Ⅰ 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輸液袋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嚴禁將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與醫療廢物、生活垃圾混裝。被血液、體液污染或混入醫療廢物內,要按醫療廢物處理。
2、保證收集容器包裝的完好和密封性,嚴禁使用破損的包裝容器;嚴禁包裝容器超量盛裝;包裝使用要有可回收物標志。
3、有專人負責運送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 , 其運送與醫療廢物運送分開,避免污染。
4、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暫存地與醫療廢物暫存地分開。設置可回收物標志。嚴禁在暫存地以外堆放輸液瓶(袋)。
5、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應委託給具有回收處理能力的單位,並簽訂回收協議書。與回收處理單位交接應使用二聯單,分類登記轉運種類(玻璃與塑料)、轉運數量(袋數與重量) 、交接時間、 交接人員,記錄保存 3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十四條 葯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引導和督促會員依法開展葯品生產經營等活動。
Ⅱ 請問打點滴的葯效能持續多久
諾氟沙星在體內幾乎不被代謝,絕大部分自尿排出,大約葯效3.5小時。
洛美沙星
。吸收後在體內廣泛分布葯效大約8小時。常用的還有氟羅沙星,環丙沙星,大概都是這樣。
Ⅲ 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的有效期
聚丙烯輸液瓶、低密度聚乙烯輸液瓶產品:60個月聚丙烯/聚丙烯/聚丙烯三層共擠輸液用袋產品:24個月
Ⅳ 注射器,帶針頭,保質期幾年
一次性的注射器保質期是2年,以前常用的玻璃的沒有具體保質期,每次使用都要消毒,只不過針頭是一次性的。
Ⅳ 輸液保存管理制度
靜脈輸液是現代醫療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治療和護理方法,也是護士在臨床中進行護理基礎操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護士在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普遍存在輸液安全隱患問題,因此,我院護理部根據此情況特別制定出靜脈輸液管理規范,現介紹如下。
1 規范化管理的目的
確保病人輸液安全,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增強護士的防範意識和能力,防止醫療糾紛,消除不安全隱患。
2 規范化管理的內容
2.1正確地評估病人 護士對病人進行輸液前的評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膚、血管情況,根據輸入葯物的名稱、作用及葯物的濃度選擇合適的血管。
2.2輸液前的規范化管理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三查七對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洗手,戴口罩,檢查液體的有效期、劑量及質量,並用輸液本對輸液條,再用輸液條與液體查對,最後用輸液條與病人的床頭卡核對,核對無誤後再給病人穿刺,操作用物要做到一人、一帶、一巾(每人用一根止血帶一塊墊巾)。
2.3巡視液體的規范 在輸液過程中應當做好巡視工作,建立輸液巡視單,及時發現、排除輸液故障,保證輸液安全。因此,我院建立了巡視液體規范:
2.3.1穿刺成功或更換液體後,要根據葯物性質及病情變化調整好合適的滴速,並根據液體量、滴速評估所需時間,做到心中有數。
2.3.2值班護士要主動巡視液體,巡視液體工作要落實到人,無陪病人要重點巡視,特殊液體要有專人守候,確保病區整體輸液讓叫率低於10%。
2.3.3巡視液體時要做到「十查」:查液體有無錯誤,查液體剩餘量,查液體外觀有無改變,查病人體位是否舒適,查液體滴速是否合適,查輸液管道是否通暢,查膠貼固定是否牢固,查輸液部位是否紅腫,查病人有無輸液反應表現,查病人病情有無特殊變化。
2.4更換液體規范
2.4.1護士要熟練掌握本科常用葯物的配伍禁忌,根據醫囑提前對液體進行排序。
2.4.2更換液體時,要認真落實「三查七對」制度,確定無誤後方可換液,換液後及時簽署換液人員姓名、時間。簽字要求准確清楚,避免漏簽或簽錯位置。進修、學習、見習護士所換液體要由有執業資格的帶教老師查對簽名。
2.4.3更換液體時,要及時向病人進行葯物宣教,病人對所輸液體和葯物有疑問時,要認真核對,確定無誤並向病人解釋清楚後方可更換。
2.4.4液體更換完畢,要在病人旁邊停留數分鍾,觀察液體輸入情況,確定液體滴入正常且與上一組液體無不良反應後方可離開。
2.4.5更換液體後,要在15分鍾內再次巡視病人,觀察病人有無不良反應。
2.4.6葯物入壺的操作及觀察要同液體更換的要求。
2.4.7如出現兩組液體的不良反應,要重新更換輸液器,必要時重新穿刺,避免發生反應的液體輸入病人的體內,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重點加強巡視,上報科室領導,避免糾紛發生。對換下的液體及輸液器要上報科室領導妥善處理,同時將出現不良反應的葯物登記交班,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2.5拔針規范 病人液體輸完畢,護士首先要用病人的輸液條查對當天的醫囑本,看有無新的醫囑未執行,確定無誤後方可拔針。拔針後,用無菌棉簽按壓穿刺點3~5分鍾,防止皮下溢血、淤血。患者或患者家屬以及拔針護士雙方在輸液條上簽全名和拔針時間,囑病人休息片刻再活動。
3 結果
靜脈輸液規范化管理的制定與實施,提高了我院護理工作者的業務素質,降低了輸液讓叫率,減少了護患之間的矛盾與摩擦,增進了護患之間的關系。不但使患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治療,還使醫院服務滿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4 討論
在護理理論和臨床中,防止輸液中出現問題是護理安全的關鍵,建立靜脈輸液的規范化管理是降低護理安全隱患的保障,輸液過程中除按規范化管理操作外,還需做到「四禁止」,即:巡視液體時要到病人床旁,禁止隔窗看液;更換液體時要嚴格查對,禁止將無姓名或姓名書寫有誤的液體換給病人;更換液體後要按要求觀察,禁止換完液體就走;換下的輸液袋、瓶、管等要及時放回治療室處置,禁止隨意放在病房。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的核心,輸液安全直接關繫到病人的生命與健康,靜脈輸液的規范化管理不但提高了靜脈輸液的安全性,還有效地預防了護理糾紛的發生。
Ⅵ 打點滴的葯水要多久才會在體內消失沒有殘留物
如今,人們已經把靜脈輸液當成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大病小病都選擇輸液。其實,不適當的輸液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甚至會危及生命。即使像一般的感冒、發燒、腹瀉,很多人也要求醫生輸液,認為輸液可以讓病情迅速好轉,把靜脈輸液當成了無所不能的「救命稻草」。專家提醒,現在許多人對靜脈輸液存在誤區。誤區一很多患者常說,輸液能提高身體對葯物的吸收速度,病就好得快現在多數患者到醫院看病,都要求醫生給自己輸液,認為只有輸液才能使病好得快。32歲的吳女士是公司的財務主管,她可是醫院的常客,每次只要有些發燒、腹瀉、頭痛,她都要到醫院去輸液。當醫生問她為什麼總是要求輸液時,她說「我覺得吃葯病好的慢,輸液快。每次感冒後吊一瓶葯水,沒幾天就能好,比吃葯快多了。」走出誤區濫輸液的危害相當大,一般情況下,可服葯或肌肉注射治療解放軍302醫院的劉士敬博士強調,大多數人對於輸液可能和吳女士有同樣的理解,這是缺乏醫學常識所致,也是大多數人存在的誤區。不可否認,靜脈輸液的方法減少了胃酸對葯物的破壞,效果比較直接,特別是對那些患有胃病和伴隨高燒的患者。但是,輸液也並不像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液到病除,相反,輸液的方式比口服葯物有更大風險。因為輸液要求無菌操作,特別是靜脈輸液,環境必須清潔,否則大氣內的細菌、致病微生物會對穿刺部位和輸入的液體造成污染,引起患者不良反應。對於有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及老年人,不適當的輸液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專家建議如果不是十分必要輸液的話,可以用肌肉注射或服葯來治療。誤區二大多數人認為,輸液效果好,無論大病小病都選擇輸液有些人把輸液當成了救命的法寶,認為輸液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都要求醫生給其輸液。其實,治療像感冒這類疾病,一般是不需要靜脈輸液的。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張維君教授認為,對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發燒,最好的辦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補充維生素C。當然,你也可以遵醫囑口服抗感冒葯物,緩解感冒症狀。口服葯物與輸液相比有方便、安全、經濟的優點。當然,如果感冒者症狀較重,如高熱不退、食慾極差、頻繁嘔吐、繼發細菌感染(如肺炎等),就應由專科醫生診斷,看是否需要輸液。走出誤區不合理輸液很危險,能吃葯盡量不打針,能打針盡量不輸液靜脈輸液對葯物的純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葯物中有雜質,隨著吊針直接進入血管,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樣非但沒能治病,還會產生副作用,甚至造成過敏性休克,如果搶救不及時,人在幾分鍾之內就會喪失生命。另外,一些補液中本身就帶有容易引起發燒的物質。因此,專家告誡能吃葯盡量不打針,能打針盡量不輸液,尤其不要輕易輸抗菌素和激素。誤區三經常有人談論說,自行輸液好,既方便,又同樣有效果36歲的王女士是某軟體公司的經理,平時工作非常忙。為了生病時減少到醫院掛號、排隊的時間,她讓家裡的小保姆學會了注射,有個小病小痛的,就自行去葯店買葯和輸液器,回家讓小保姆給她輸液。她說,這樣既省了時間,也治了病,何樂而不為呢。但是王女士忽略了很多問題,靜脈輸液直接給葯於血管中,它對無菌要求非常高,患者很難在家中自行解決。一旦病菌直接進入血液就有可能導致敗血病,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走出誤區自行輸液存在4大安全隱患,實在要輸液也應去正規醫院專家指出,王女士至少忽略了4大安全隱患1.葯物安全問題如果出現假葯,過期、過質的葯,將會嚴重損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2.注射器的安全問題如果消毒不徹底,或者注射器感染了如肝炎、愛滋病等傳染病,就可能感染這些傳染病。3.在輸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操作程序不正確、不規范,都可能出現嚴重的輸液反應。4.輸液的人員問題輸液人員是要通過嚴格訓練和考核的,不要相信一些沒有行醫執照的「江湖郎中」,另外自行輸液要慎重,不要讓你的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專家建議,在必須輸液治療的情況下,您應該去正規的醫院,在合格的環境下、正確的操作下進行輸液。即使是醫生要求輸液,您也要問個明白。尤其當要給您輸抗生素或激素時,更要問清楚為什麼,以防濫輸液給您帶來沒有必要的傷害。1.發熱反應發熱是輸液中常見的一種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輸入的溶液或葯物製品不純、消毒保存不良等所致。表現為發冷、寒戰和發熱,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在停止輸液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熱達40~41℃,並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症狀。2.循環負荷過重肺水腫是由於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咳嗽,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嚴重時稀痰液可從口鼻湧出,肺部出現濕啰音。這是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現,如果不停止輸液並採取急救措施,可能導致生命危險。3.靜脈炎靜脈炎是由於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剌激性較強的葯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而旨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的感染。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4.空氣栓塞空氣栓塞是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接不緊有漏縫或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並發症。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時,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紫紺和缺氧,並可立即導致死亡。 ----------------------------------------------- 謝謝請採納: 不能發連接啊,請在網路 搜索『珍惜知識網』點進去就是了[BGQE]
Ⅶ 生理鹽水打開後如何保存並且能保存多久
生理鹽水打開後一般不宜超過24小時,時間過長可能會因水分蒸發使水減少而導致濃度升高,濃度改變之後就不能用,可以放到冰箱延長一定時間,但即使放在冰箱中也不能長時間保持,建議現配現用。
生理鹽水能夠避免細胞破裂,它的滲透壓和細胞外的一樣,所以不會讓細胞脫水或者過度吸水,所以各種醫療操作中需要用液體的地方很多都用它,人體細胞生活中所處液體環境的濃度。
一般輸液用的都是0.9%的NaCl或者是5%的葡萄糖溶液,發燒的時候人體丟失的水分增加,所以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0.9%的生理鹽水對人體細胞沒有損害,至於為什麼有時候用鹽水,有時候用糖水,這個因素就多了,而門診輸液主要考慮的是葯物問題,有些葯物只能用鹽水做載體,在糖水中會沉澱或葯效降低或失效等。劇烈運動後,應喝適當生理鹽水,以補充機體因汗出過多損失的能量。
(7)輸液保存期限擴展閱讀:
各種動物需用的生理鹽水
哺乳類需用生理鹽水濃度是0.9%。稱取0.9克氯化鈉,溶解在少量蒸餾水中,稀釋到100毫升。
鳥類需用的生理鹽水濃度是0.75%。稱取0.75克氯化鈉,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
兩棲類 需用的生理鹽水濃度是0.65%。稱取0.65克氯化鈉,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理鹽水
Ⅷ 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有效期超過一年後注射到人體會有什麼樣的危害,急盼答案
從三個角度來看,
從病人角度:
一是已經靜脈注射進去了,被注射的人並沒版有發現現階段顯權而易見的不良反應,但他擔心遠期的或不定期的會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故極為焦慮、恐懼。
二是還沒有注射進去,我奉勸就不要注射了吧,過期的食品和葯品原則上是不能再用了的。
從專業角度:
包裝完整,氣密性良好,對光檢查無異物、沉澱,這樣瓶裝的輸液裡面的葡萄糖和氯化鈉,理論上是不會變性的。但時間長了,裡面是否有滋生了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或致熱原,就不能肯定了。
所以是不能給病人注射過期葯物的。
從法律角度看:
你要被注射人保存和固定證據,向醫療事故鑒定機構提出申訴和仲裁,走法律途徑比較穩妥。
私了也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辦法,但雙方要拿出誠意來。
私底下說,如果當時沒有不良反應,以後就不會有了;當時要是發生了,一般是畏冷、寒戰、抽搐、嘔吐等輸液反應,停止注射及對症處置即可緩解。
向當事人適量索賠精神撫慰金是可以理解的。
Ⅸ 配好的靜脈注射葯或滴注葯有規定在多長時間內必須使用
葯液本身因ph值、光照、時間、水解作用等原因導致活性或有效成分不斷降低,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降解方式,因此不同葯物時間不同。
一般用於靜脈(用注射針配)的24小時內使用,但也是僅供參考,不同葯物具體分析。某些要求時間更短。一般直接開蓋的那種不用於靜脈,要求四小時內使用。
總而言之,要視具體葯物、保存條件而定。
Ⅹ 門診注射單保存多少年
這個問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是有明確規定的。
該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應當自受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之日起5日內通知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提交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所需的材料。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醫學會的通知之日起10日內提交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醫療機構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會診意見、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
(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
(三)搶救急危患者,在規定時間內補記的病歷資料原件;
(四)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葯物等實物,或者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對這些物品、實物作出的檢驗報告;
(五)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他材料。
在醫療機構建有病歷檔案的門診、急診患者,其病歷資料由醫療機構提供;沒有在醫療機構建立病歷檔案的,由患者提供。
醫患雙方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提交相關材料。醫療機構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如實提供相關材料,導致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能進行的,應當承擔責任。」
顯然是要有門診記錄的。
但在醫療機構建有病歷檔案的門診、急診患者,其病歷資料應當由醫療機構提供;只有沒有在醫療機構建立病歷檔案的,才由患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