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澆築方法可用分層連續澆築或推移式連續澆築,不得留施工縫,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混凝土的攤鋪厚度應根據所用振搗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確定,當採用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的攤鋪厚度不大於600mm;當採用非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的攤鋪厚度不大於400mm。
(2)分層連續澆築或推移式連續澆築,其層間的間隔時間應盡量縮短,必須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其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層間最長的時間間隔不大於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當層間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層面應按施工縫處理。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採取分層澆築混凝土時,水平施工縫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清除澆築表面的浮漿、軟弱混凝土層及松動的石子,並均勻露出粗骨料;
(2)在上層混凝土澆築前,應用壓力水沖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濕潤,但不得有水;
(3)對非泵送及低流動度混凝土,在澆築上層混凝土時,應採取接漿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運輸必須滿足連續澆築施工以及盡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溫度等方面的要求,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炎熱季節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時,混凝土攪拌場站宜對砂、石骨料採取遮陽、降溫措施;
(2)當採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的運輸宜採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數量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澆築的要求。
4、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及時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較大,泌水現象也較嚴重,不及時清除,將會降低結構混凝土的質量。
5、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護,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保溫養護措施,應使混凝土澆築塊體的里外溫差及降溫速度滿足溫控指標的要求;
(2)保溫養護的持續時間,應根據溫度應力(包括混凝土收縮產生的應力)加以控制、確定,但不得少於15d,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
(3)在保溫養護過程中,應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潤。保溫養護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關鍵環節,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塊體的內外溫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塊體的自約束應力。
其次是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塊體的降溫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以提高混凝土塊體承受外約束廊力的抗裂能力,達到防止或控制溫度裂縫的目的。
同時,在養護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濕度和抗風條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環境下養護。施工人員需根據事先確定的溫控指標的要求,來確定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後的養護措施。
6、塑料薄膜、草袋可作為保溫材料覆蓋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節可搭設擋風保溫棚。覆蓋層的厚度應根據溫控指標的要求計算。
7、對標高位於±0.0以下的部位,應及時回填土;±0.0以上的部位應及時加以覆蓋,不宜長期暴露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中。
8、在大體積混凝土拆模後,應採取預防寒潮襲擊、突然降溫和劇烈乾燥等措施。
B. 混凝土出罐溫度怎麼計算
根據規范附公式計算。
B.正式計算:
(1).混凝土拌合物溫度計算:
水加溫到75℃ 混凝土容重γ2=2450kg/m3
用水量W=200kg/m3
拌合物綜合比熱Cm=0.3w.h/kg.k
配比為357:792:1051:200
砂、石溫度為-1℃ ,砂含水率為8.0%,石子含水率為1.5%
則:拌合物的溫度
T0=[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ωsamsa-ωgmg)
+c1(ωsamsaTsa+ωgmgTg)-c2(ωsamsa+ωgmg)]
÷[4.2mw+0.9(mce+msa+mg)]
式中T0--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
mw、mce、msa、mg―水、水泥、砂、石用量(kg);
Tw、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溫度(℃);
ωsa、ω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熱容(KJ/Kg・K)及溶解熱(Kj/Kg)。
當骨料溫度
C. 混凝土減水劑超過有效期用到混凝土中有什麼不利影響
混凝土減水劑超過有效期(常溫保存不會發生化學反應)用到混凝土中一般影響不會太大,固體主要表現在結塊,液體表現在沉澱分層,所以對固體應再次磨細,或用水化開按原濃度使用。對於液體要攪拌均勻才使用,或因放置時乾燥脫水使減水劑濃度加大,可以適當加水化開到原濃度狀態,使用即可,關鍵是試拌混凝土時能混凝土的和易性能達到設計要求即可。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D. 液體外加劑如何密封保存
在建築行業中為了提升工程的速度,會加上四川液體速凝劑,但是非專業人士由於批發回來之後不當的存放或者操作就會使液體速凝劑變質,那麼下面成都世紀奧鑫建材有限公司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哪些原因會對其有影響。
1.水泥與無鹼液體速凝劑的相容性問題。水泥與粉體速凝劑相容性好,粉體速凝劑摻量就小,相容性差,摻量就大,造成的摻量差可達一倍。所以咱們應該在工地試驗室就進行相容性測試,然後做性價比分析,選出很好的經濟效益組合的水泥和粉體速凝劑。
2.合理預估工程上無鹼液體速凝劑的使用量:一些工程項目上,由於受工程進度、天氣環境等因素影響,聚羧酸減水劑使用速度往往不易掌控。有些工程上的聚羧酸減水劑放置在工地的時間有的大於了3個月甚至更長,腐敗變質時有發生。所以建議廠家送貨前要與工程項目處溝通產品使用進度與周期。
3.無鹼液體速凝劑選用**的葡萄糖酸鈉緩凝劑:目前市面上葡萄糖酸鈉生產企業較多,具有嚴格的生產控制體系的廠家能在生產過程中有效控制葡萄糖、黑麴黴的殘留量,降低聚羧酸減水劑腐敗變質的風險。
4.溫度對粉體速凝劑摻量的影響。實踐證明,以20℃為基準,溫度下降10℃,無鹼液體速凝劑摻量增大1-2%;溫度上升10℃,速凝劑摻量減小1-2%。因而,冬季速凝劑用量比夏天多出許多。
5.減少甲醛、亞硝酸鹽等防腐劑的使用。據了解,目前有一部分無鹼液體速凝劑使用甲醛、苯甲酸鈉及強氧化性的亞硝酸鹽進行防腐。
6.無鹼液體速凝劑的拌合到噴發所用時間對粉體速凝劑摻量的影響。拌合到噴發所用的時間越長,粉劑速凝劑用量越大。因而,盡量縮短混凝土的拌合到運用時間,快速運用拌合好的混凝土,是節省粉體速凝劑的要害,同時也是防止混凝土往下掉的有效的方法之一。變干噴為濕噴,選用噴發混凝土機械手快速噴發,也是節省粉體速凝劑的有用辦法。
通過小編對四川液體速凝劑可能會存在的變質因素,希望大家可以有效的避免這些因素造成的損失。如有更多需要了解的,歡迎聯系我們。
E. 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論文參考文獻
有兩篇,你看著修改吧
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
混凝土的裂縫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難於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本文對混凝土工程中常見的一些裂縫問題進行了探討分析,並針對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預防、處理措施。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種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質脆性材料。由於混凝土施工和本身變形、約束等一系列問題,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著眾多的微孔隙、氣穴和微裂縫,正是由於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現出一些非均質的特性。微裂縫通常是一種無害裂縫,對混凝土的承重、防滲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產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載、溫差等作用之後,微裂縫就會不斷的擴展和連通,最終形成我們肉眼可見的宏觀裂縫,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說的裂縫。
混凝土建築和構件通常都是帶縫工作的,由於裂縫的存在和發展通常會使內部的鋼筋等材料產生腐蝕,降低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載能力、耐久性及抗滲能力,影響建築物的外觀、使用壽命,嚴重者將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於裂縫的不穩定發展所致。近代科學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實踐證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縫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圍內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將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鋼筋混凝土規范也明確規定[1]:有些結構在所處的不同條件下,允許存在一定寬度的裂縫。但在施工中應盡量採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縫產生,使結構盡可能不出現裂縫或盡量減少裂縫的數量和寬度,尤其要盡量避免有害裂縫的出現,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很多,有變形引起的裂縫:如溫度變化、收縮、膨脹、不均勻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縫;有外載作用引起的裂縫;有養護環境不當和化學作用引起的裂縫等等。在實際工程中要區別對待,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
二、 凝土工程中常見裂縫及預防
1.干縮裂縫及預防
干縮裂縫多出現在混凝土養護結束後的一段時間或是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一周左右。水泥漿中水分的蒸發會產生干縮,且這種收縮是不可逆的。干縮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不同的結果:混凝土受外部條件的影響,表面水分損失過快,變形較大,內部濕度變化較小變形較小,較大的表面干縮變形受到混凝土內部約束,產生較大拉應力而產生裂縫。相對濕度越低,水泥漿體干縮越大,干縮裂縫越易產生。干縮裂縫多為表面性的平行線狀或網狀淺細裂縫,寬度多在0.05~0.2mm之間,大體積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見,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縮裂縫通常會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引起鋼筋的銹蝕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壓力的作用下會產生水力劈裂影響混凝土的承載力等等。混凝土干縮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質和用量、外加劑的用量等有關。
主要預防措施:一是選用收縮量較小的水泥,一般採用中低熱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縮受水灰比的影響較大,水灰比越大,干縮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應盡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選用,同時摻加合適的減水劑。三是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絕對不能大於配合比設計所給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並適當延長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冬季施工時要適當延長混凝土保溫覆蓋時間,並塗刷養護劑養護。五是在混凝土結構中設置合適的收縮縫。
2.塑性收縮裂縫及預防
塑性收縮是指混凝土在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在乾熱或大風天氣出現,裂縫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較短的裂縫一般長20~30cm,較長的裂縫可達2~3m,寬1~5mm。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混凝土在終凝前幾乎沒有強度或強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剛剛終凝而強度很小時,受高溫或較大風力的影響,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造成毛細管中產生較大的負壓而使混凝土體積急劇收縮,而此時混凝土的強度又無法抵抗其本身收縮,因此產生龜裂。影響混凝土塑性收縮開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環境溫度、風速、相對濕度等等。主要預防措施:一是選用干縮值較小早期強度較高的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二是嚴格控制水灰比,摻加高效減水劑來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減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澆築混凝土之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均勻濕透。四是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潮濕的草墊、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終凝前表面濕潤,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噴灑養護劑等進行養護。五是在高溫和大風天氣要設置遮陽和擋風設施,及時養護。
3.沉陷裂縫及預防
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於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導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後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此類裂縫多為深進或貫穿性裂縫,其走向與沉陷情況有關,一般沿與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發展,較大的沉陷裂縫,往往有一定的錯位,裂縫寬度往往與沉降量成正比關系。裂縫寬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地基變形穩定之後,沉陷裂縫也基本趨於穩定。
主要預防措施:一是對松軟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結構施工前應進行必要的夯實和加固。二是保證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且支撐牢固,並使地基受力均勻。三是防止混凝土澆灌過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時間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後次序。五是在凍土上搭設模板時要注意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
4.溫度裂縫及預防
溫度裂縫多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澆築後,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當水泥用量在350~550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將釋放出17500~27500kJ的熱量,從而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達70℃左右甚至更高)。由於混凝土的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部而不易散發,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這樣就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較大的溫差造成內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一定的拉應力(實踐證明當混凝土本身溫差達到25℃~26℃時,混凝土內便會產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多發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後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當溫差變化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襲擊等,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溫度急劇下降,而產生收縮,表面收縮的混凝土受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將產生很大的拉應力而產生裂縫,這種裂縫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較淺的范圍內產生。
溫度裂縫的走向通常無一定規律,大面積結構裂縫常縱橫交錯;梁板類長度尺寸較大的結構,裂縫多平行於短邊;深入和貫穿性的溫度裂縫一般與短邊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縫沿著長邊分段出現,中間較密。裂縫寬度大小不一,受溫度變化影響較為明顯,冬季較寬,夏季較窄。高溫膨脹引起的混凝土溫度裂縫是通常中間粗兩端細,而冷縮裂縫的粗細變化不太明顯。此種裂縫的出現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凍融、抗疲勞及抗滲能力等。
主要預防措施:一是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如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二是減少水泥用量,將水泥用量盡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級配,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等來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五是改善混凝土的攪拌加工工藝,在傳統的三冷技術的基礎上採用二次風冷新工藝,降低混凝土的澆築溫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摻加一定量的具有減水、增塑、緩凝等作用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熱,推遲熱峰的出現時間。七是高溫季節澆築時可以採用搭設遮陽板等輔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溫升,降低澆築混凝土的溫度。八是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應力與結構尺寸相關,混凝土結構尺寸越大,溫度應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層、分塊澆築,以利於散熱,減小約束。九是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設置冷卻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氣冷卻,減小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十是加強混凝土溫度的監控,及時採取冷卻、保護措施。十一是預留溫度收縮縫。十二是減小約束,澆築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鋪設5mm左右的砂墊層或使用瀝青等材料塗刷。十三是加強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築後,及時用濕潤的草簾、麻片等覆蓋,並注意灑水養護,適當延長養護時間,保證混凝土表面緩慢冷卻。在寒冷季節,混凝土表面應設置保溫措施,以防止寒潮襲擊。十四是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鋼筋或者摻入纖維材料將混凝土的溫度裂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5.化學反應引起的裂縫及預防
鹼骨料反應裂縫和鋼筋銹蝕引起的裂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最常見的由於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拌和後會產生一些鹼性離子,這些離子與某些活性骨料產生化學反應並吸收周圍環境中的水而體積增大,造成混凝土酥鬆、膨脹開裂。這種裂縫一般出現中混凝土結構使用期間,一旦出現很難補救,因此應在施工中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主要的預防措施:一是選用鹼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二是選用低鹼水泥和低鹼或無鹼的外加劑。三是選用合適的摻和料抑制鹼骨料反應。
由於混凝土澆築、振搗不良或者是鋼筋保護層較薄,有害物質進入混凝土使鋼筋產生銹蝕,銹蝕的鋼筋體積膨脹,導致混凝土脹裂,此種類型的裂縫多為縱向裂縫,沿鋼筋的位置出現。通常的預防措施有:一是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二是混凝土級配要良好。三是混凝土澆注要振搗密實。四是鋼筋表層塗刷防腐塗料。
三、裂縫處理
裂縫的出現不但會影響結構的整體性和剛度,還會引起鋼筋的銹蝕、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勞、抗滲能力。因此根據裂縫的性質和具體情況我們要區別對待、及時處理,以保證建築物的安全使用。
混凝土裂縫的修補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補法,灌漿、嵌逢封堵法,結構加固法,混凝土置換法,電化學防護法以及仿生自癒合法。
1.表面修補法
表面修補法是一種簡單、常見的修補方法,它主要適用於穩定和對結構承載能力沒有影響的表面裂縫以及深進裂縫的處理。通常的處理措施是在裂縫的表面塗抹水泥漿、環氧膠泥或在混凝土表面塗刷油漆、瀝青等防腐材料,在防護的同時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種作用的影響繼續開裂,通常可以採用在裂縫的表面粘貼玻璃纖維布等措施。
2.灌漿、嵌逢封堵法
灌漿法主要適用於對結構整體性有影響或有防滲要求的混凝土裂縫的修補,它是利用壓力設備將膠結材料壓入混凝土的裂縫中,膠結材料硬化後與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從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膠結材料有水泥漿、環氧樹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學材料。
嵌縫法是裂縫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縫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剛性止水材料,以達到封閉裂縫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膠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膠等等;常用的剛性止水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
3.結構加固法
當裂縫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性能時,就要考慮採取加固法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處理。結構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加大混凝土結構的截面面積,在構件的角部外包型鋼、採用預應力法加固、粘貼鋼板加固、增設支點加固以及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
4.混凝土置換法
混凝土置換法是處理嚴重損壞混凝土的一種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將損壞的混凝土剔除,然後再置換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換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漿、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漿。
5.電化學防護法
電化學防腐是利用施加電場在介質中的電化學作用,改變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所處的環境狀態,鈍化鋼筋,以達到防腐的目的。陰極防護法、氯鹽提取法、鹼性復原法是化學防護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防護方法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小,適用鋼筋、混凝土的長期防腐,既可用於已裂結構也可用於新建結構。
6.仿生自癒合法
仿生自癒合法是一種新的裂縫處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組織對受創傷部位自動分泌某種物質,而使創傷部位得到癒合的機能,在混凝土的傳統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組分(如含粘結劑的液芯纖維或膠囊),在混凝土內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癒合神經網路系統,當混凝土出現裂縫時分泌出部分液芯纖維可使裂縫重新癒合[4]。
四、結 論
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築物的抗滲能力,影響建築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築物的承載能力,因此要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認真研究、區別對待,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並在施工中採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和發展,保證建築物和構件安全、穩定地工作。
http://hi..com/%C1%D1%B7%EC%D0%DE%B2%B9/blog/item/12d861b7a79fe9f031add1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