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時期脫貧攻堅,兩個確保是什麼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明確了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到2020年要實現「兩個確保」,即: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1)脫貧攻堅公共基礎服務擴展閱讀:
國務院2016年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規劃》提出,脫貧攻堅工作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堅持統籌推進改革創新、堅持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活力等重要原則。
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准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有序摘帽,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好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
規劃明確,要立足當地資源稟賦,通過產業扶持,幫助有勞動能力和生產技能的貧困人口增收脫貧;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幫助「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約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
通過將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低保范圍,並動態調整農村低保標准逐步達到國家扶貧標准,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規劃以「老、少、邊、窮」地區為重點,通過實施百萬公里農村公路、小型水利扶貧、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網路通信扶貧、以工代賑等9大工程,加快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
❷ 脫貧攻堅進入目前階段,要重點研究解決什麼問題
解決的問題是:2020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2)脫貧攻堅公共基礎服務擴展閱讀:
脫貧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經過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脫貧攻堅戰
❸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義是什麼
1、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充分彰顯
一大批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發動群眾,以精準扶貧新理念,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好事,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改變貧困現狀,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的基本需求,通過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採取宣傳引導、政策激勵、典型示範、村規民約等多種方式。
把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不斷增強貧困群眾在參與中的主體感、獲得感,促進他們傳統觀念的改變。這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充分體現,必然使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更加密切,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基礎。
2、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為培養錘煉幹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
到貧困村和群眾一起脫貧攻堅,是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形式之一。脫貧攻堅各種政策的落實,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具體支撐。第一書記、駐村幹部不僅有事干,而且有條件幹事、干成事,這對於年輕幹部是非常難得的鍛煉機會,對於他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無疑是有價值的。
把幹部鍛煉培養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把真正能乾的幹部派下去,若干年後,這些幹部中就會出現一批對鄉村有感情、懂農村、懂農民的國家治理骨幹,這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價值體現。
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重要途徑
實踐證明,脫貧攻堅對整個社會扶貧濟困氛圍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營造更和諧的發展氛圍,都是重要抓手和載體。東西部扶貧協作,東部地區在支持西部地區減貧發展的同時,拓展了自身發展空間,彰顯了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的價值取向。
中央國家機關單位定點扶貧,不僅為定點幫扶縣帶來資金項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和新市場,而且定點扶貧成為中央國家企事業單位幹部了解農村、密切干群關系、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4、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新時代脫貧攻堅展現了我國貧困治理體系的巨大價值:以實施綜合性扶貧策略回應發展中國家扶貧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發揮政府在減貧中的主導作用以回應全球依靠經濟增長帶動減貧弱化的普遍趨勢。
我國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並經過大規模實踐檢驗的自上而下、分級負責、逐級分解與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評議相結合的精準識別機制,為有效解決貧困瞄準這一世界難題提供了科學方法。
脫貧攻堅不僅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而且成為全球反貧困事業的亮麗風景。
貧困地區特色
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迅速發展,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業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生態扶貧、易地搬遷扶貧、退耕還林等明顯改善了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奠定了實現生態保護和扶貧脫貧有機結合的基礎。
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退出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實施,明顯提高了貧困地區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要在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上著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務水平,使他們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
全體人民安居樂業,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❹ 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越到後來難度越大要把什麼作為主攻方向要把什麼作為重要補充
要把發展生產扶貧作為主攻方向,要把易地搬遷扶貧作為重要補充。
總書記在河北張家口考察時曾指出,要把發展生產扶貧作為主攻方向,把易地搬遷扶貧作為重要補充,把生態補償扶貧作為雙贏之策,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把社會保障兜底扶貧作為基本防線。
如果說產業扶植、就業協助、消費扶貧讓老鄉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醫療扶貧、教育扶貧、光伏扶貧則立足於補齊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改善的短板,既有輸血也有造血,既立足當下又著眼未來,既要物質脫貧也要精神脫貧,方可形成有層次、有質量的扶貧幫扶措施體系。
(4)脫貧攻堅公共基礎服務擴展閱讀:
脫貧攻堅戰收官之際,也是我國徹底解決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之時。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深入總結中國脫貧攻堅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不僅對我國構建持續減貧長效機制和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時也有助於為全球貧困治理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❺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什麼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葯、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從脫貧攻堅任務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仍在3%以上。3年要實現脫貧3000多萬人,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壓力不小,難度不小。這個壓力和挑戰主要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而且脫貧攻堅越往後,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
目前,貧困人口超過200萬的有7個省區,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有111個、超過20%的貧困村有1.67萬個。按照這些縣和村前幾年每年貧困發生率下降3至4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剩餘3年時間內完成脫貧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特別是「三區三州」地區,不僅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基礎條件薄弱、致貧原因復雜、發展滯後較多、公共服務不足,有的地方可以用「有天無地,有山無田,有人無路」來形容,脫貧難度更大。
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居住著51%的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村兩委班子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後,村內道路、入戶路、環境衛生設施短缺,大量危房需要維修和重建等難題,貧困村無人管事、無人幹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
當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居高不下,分別超過40%和14%,缺勞力、缺技術的比例分別佔到32.7%和31.1%, 65歲以上老人佔比超過16%,這些人群的比例越往後將會越高,是貧中之貧、艱中之艱。化解特殊貧困群體難題是打好脫貧攻堅戰面臨的最為突出的挑戰。
另外,貧困群眾短期脫貧容易、長期穩定致富難度大的問題也很突出。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但現在大部分地區產業扶貧措施比較重視短平快,考慮長期效益、穩定增收不夠,很難做到長期有效。如何鞏固脫貧成效,實現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正視和解決好的重要問題。
❻ 決勝脫貧攻堅階段,我們面臨的問題挑戰是什麼
1、深度貧困問題依然突出。貧困縣和貧困村貧困發生率平均每年下降3—4個百分點。照此速度,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將十分艱巨。
2、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發展滯後。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發展滯後,道路交通、通信設施、教育培訓、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還存在不少短板。
3、扶貧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屢禁不止,頻繁填表報數和層層評估檢查加重了基層負擔。脫貧進度和脫貧標准把握不準,急躁情緒與消極拖延現象都有。
(6)脫貧攻堅公共基礎服務擴展閱讀
脫貧目標:
1、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2、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有效應對脫貧攻堅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❼ 從政府職能的角度說明政府在脫貧攻堅中應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一、脫貧攻堅戰勝利的決定因素三是發揮建議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官的作用。脫貧攻堅結束後,要對已經攻下來的陣地牢牢守住,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查補漏洞和缺項,同時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動態識別,及時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納入幫扶。
❽ 如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助推脫貧攻堅
一是加大文化服務,普惠大眾。繼續實施文化館、圖書館、紅七軍軍部舊址、縣城北新區體育場館等文體設施免費開放;推進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歡樂下基層」、「四進社區」等活動制度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場所等免費或優惠開放。
二是積極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模式,推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開拓思路,創新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模式,圍繞均等化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引領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尤其是貧困地區傾斜。目前將縣游泳館作為創新公共文化設施管理試點。同時保護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重大宣傳主題活動,公益性演出每年不少於50場。貫徹落實《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倡導全民閱讀,不斷提升全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三是充分利用文化遺產項目,助力群眾脫貧致富。利用「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訓計劃,廣泛動員貧困戶參與傳統手工藝培訓,培養(培育)數名大師級傳承人,十數名省內外知名手工藝品設計師,數十名傳統手工骨幹傳承人,數十名州內知名手工藝品設計者、市場營銷人員,數百個村落傳統手工藝傳承骨幹,在村寨內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紅色遺跡,傳統村落等文化資源,建設一批紅色文化旅遊景區、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旅遊景區、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將民俗和傳統節日與旅遊深度融合,大力扶持當地群眾發展民宿客棧、民俗表演、旅遊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旅遊產業;利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博文化服務向偏遠貧困地區傾斜,積極開展文化扶貧,通過文化宣傳教育開闊思維眼界、提升知識技能,掌握了解國家政策、市場信息,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資訊服務。
四是實施榕江文化「大數據戰略行動」。依託國家、省、州、縣、鄉、村六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網路,整合公共文化服務、非遺保護、文物保護、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數字資源,藉助公共數字文化終端服務等大數據技術手段,藉助互聯網+文化旅遊宣傳平台創新文化數字資源的傳播和服務手段,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以快捷、方便、准確、安全和共享的數字文化信息資源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強力推進文化脫貧工程。
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哪些成就
❿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哪4個關鍵問題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
1、打造和配強扶貧幹部隊伍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幹部。扶貧幹部隊伍包括村組幹部、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扶貧部門的幹部、鄉鎮幹部等。
2、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
基層黨組織是扶貧攻堅的主要工作力量,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對凝聚人心,形成脫貧攻堅強大氣場,凝聚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至關重要。
3、發揮脫貧攻堅人才支撐作用
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如期實現精準脫貧,需要大力發揮各類人才作用。貧困地區應積極引進科技人才、農業技術人才,採取兼職掛職、項目合作、科技咨詢等方式,爭取智力支持。
4、注重從貧困群體自身入手
扶貧,除了物質,更重要的是思想扶貧。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扶貧力度,各項優惠政策不斷落地,很多人都享受到了諸如教育扶貧、醫療扶貧、住房扶貧、產業補助等方方面面的優惠。
(10)脫貧攻堅公共基礎服務擴展閱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 。
11月2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發布 。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10月,國家脫貧攻堅普查領導小組成立。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