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什麼是公共服務型政府

什麼是公共服務型政府

發布時間:2022-04-12 21:04:59

① 服務型政府的具體內涵

服務型政府主要是針對中國傳統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大包大攬和以計劃指令、行政管制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種新型的現代政府治理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含義: 服務型政府要求各級政府和官員必須樹立「民本位、社會本位、權利本位」的思想,即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政府的權力來自於人民的讓渡,政府為人民服務是天職,人民的利益至上,政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與此同時,政府還必須從一味強調按章辦事和對特定「功能」「權威」「結構」的服從到強烈的當事人取向和對「使命」「公眾」和「成效」的認同,充分考慮公眾的具體情況和需求;而傳統管制型政府的理念則停留在「官本位、政府本位、權力本位」的基礎上,政府利用公共權力主要是維護統治秩序和對社會實施管制,公眾和社會的主導性和自主空間很少。
服務型政府以服務為宗旨,這意味著政府與公眾的關系將轉化為服務供給者與消費者的關系。政府行使權力的目的,不再主要是為了管制,而是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按照現代公共管理的理念,政府不是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官僚機構,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像是負有責任的「企業家」,公民則是其「顧客」。這里的「企業家」並非生意人,而是不斷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的人。服務型政府將以市場即公眾需求為導向,因為只有顧客驅動的政府,才能提供滿足人們合理、合法需求的公共服務。 管制型政府的權力本位和官本位思想使政府的行為有很大的隨意性,政府的責任心也不強,公眾甚至於對個別侵害自身權益的行為也不能得到法律和事實上對政府的追究。而服務型政府因其自身的民主特性,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和所提供的服務負責。對於政府的失職行為,人民有權對政府提出質詢、追究甚至罷免。
服務型政府與有限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有效政府是緊密相連、內在統一的。後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前者是後者的綜合體現。

② 服務型政府有哪些職責

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政府職責的基本領域,是在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滿足通過市場機制滿足不了或滿足不好的社會公共需要。包括為各種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平等競爭的條件,為社會提供安全和公共產品,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

服務型政府要求政府不僅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經濟、社會等事務服務,認真履行「人民」政府的宗旨,還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世貿規則的需要,堅持公開、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則,用市場經濟的觀點和方法解決機構設置重疊、職能交叉、政出多門、重復管制等問題,努力把政府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市場調節、社會監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務等職能上來。

③ 如何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

改變傳統行政觀念 樹立現代政府理念 所謂現代政府理念即公共服務型政府理念。現代政府理念是在20世紀80年代新公共管理運動蔚然成風的背景下首先由西方國家提出的,此後又得到多次修正。這一理念主張管理就是服務,政府的存在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政府應盡可能地為社會提供滿意的公共產品。 要確立現代政府理念,關鍵要克服傳統行政管理觀念的束縛和影響。 一、劃清傳統行政觀念和現代政府理念的界限 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與現代政府理念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思想理論體系。其本質區別主要表現在: 1、出發點不同。在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是為了實現統制而行使權力。它主張官本位,權力本位。而現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務型政府則是從公民需要出發,主張人本位,社會本位,以為公民謀福祉為宗旨。 2、政府工作的實現過程不同。在傳統行政管理觀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的管理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恩賜」過程,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統治;而在現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務型政府的管理則是公民與服務者互動的過程,雙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協商,達成一致。 3、工作對象的選擇權利不同。在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面前,被服務者也是被統治對象。因此,一切服務都不排斥強制性(包括出於好心的服務);而在現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務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下,服務的成立條件則是被服務者的自願與要求。因此,杜絕非法不合理強制是對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4、對政府職能定位不同。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認為,政府的核心職責是發展經濟,要建立管制型政府以便管理經濟和社會。現代政府理念則認為,政府的核心職能是公共服務,即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社會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以及發布公共信息等。 5、對政府工作檢測的標准不同。傳統理念把行政效率作為檢測政府工作的標准。現代理念則以績效作為檢測政府工作的標准。 當前,重在實現三方面轉變:指導思想上實現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會本位、公民本位轉變;管理內容上實現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轉變;管理方式上實現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的轉變。 二、樹立現代政府理念 所謂現代政府即公共服務型政府,也就是以公民為中心的政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為「國家」這條船掌舵的時候,必須聽從人民的意見。這就要求政府在從經濟發展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的過程中,樹立如下理念: 1、以民為本。政府要確立公民取向的公民第一主義。 2、主權在民。國家主權屬於人民,而不是屬於某個個人或利益集團。因此,保障公民權利,促進公民權利的實現是政府的基本職能。 3、「顧客」至上。政府要致力於建設一個「企業家政府」,像企業家一樣想盡一切辦法滿足作為消費者的人民的合理期待和正當要求,不斷提升為人民服務的標准。 4、有限政府。現代政府是一個權力有限的政府,其權力的最大邊界是不損害公民合法權益。 5、民主開放。現代政治的基本特徵是民主,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公開。只有制定出相關政策和制度以保障人民參與政府決策、監督政府行為,才是真正的民主。 改善政府結構,建立服務型體制 調整政府結構,是實行政府轉型的核心內容。 首先,要將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轉向市場主導型經濟。 其次,進一步減少行政層次,改善政府結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執行、監督、協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同時,要整合政府機構,「壓平」政府層級,構建綜合化、扁平化組織結構。 再次,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務財政體制,加大政府對公共服務的投入。當前要擴大公共財政支出的范圍,將財政支出的重點轉向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來。 第四,不斷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一是要擴大公共服務對不同群體的覆蓋。要滿足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公共需求。二是不斷擴大公共服務區域。不僅要加強面向城鎮的公共服務,更要加強面向廣大農村的公共服務。三是不斷增加公共服務項目,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各種物質和精神需求。 改革傳統行政方式 建設在線電子政府 以往的機構改革,從機構數量上看確實是大量減少了,但是從財政供養的人數上看,不僅沒有壓縮反而與日俱增。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世界不少國家電子政務已進入第三、四階段,真正實現了在線公共服務。而我國大部分政府的電子政務仍處於第一階段,難以在線開展公共服務。 我國必須加快發展電子政務的步伐。這是因為,推行電子政務是適應信息化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的必由之路。電子政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對政府管理的影響表現為具有生產力性質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創新,政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電子政務的推行將真正精簡機構和人員,降低管理成本。因為電子政務要求與之相適應的行政體制,這必然極大地改變政府現有的管理組織形態。 改革傳統行政管理模式 提供有效公共服務 要實現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政府還必須改革服務模式,調動社會各方積極因素,共同提供公共服務。 首先,政府不僅要提供企業和民間組織不能或不願提供的公共服務,還要動員民營企業、民間組織參與提供公共服務,並明確其責任。同時,政府對公共服務的生產和供給要進行有效監督。 其次,推進中介組織的改革與發展。中介組織可以為政府的宏觀調控提供信息咨詢,為政府制定、執行規劃、政策提供建議和參考,中介組織還是為市場、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支生力軍。 再次,政府要建立符合本國和本地區特色的公共模式。

④ 服務型政府的性質和基本特徵

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及其特徵

何謂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用政治學的語言表述是為社會服務,用專業的行政學語言表述就是為公眾服務。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於服務者的角色,並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公正執法為標志,並承擔著相應責任的政府,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具體體現。其主要特徵如下:

一、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政府。在我國,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就是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這一核心競爭力是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趨勢相一致的,是我們構築國家「軟實力」的基本要素。一個服務型政府,首要的特徵就是張揚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實現了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的「制度化形態」,並在社會實踐和改革過程中具有切實的可操作性。離開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憲法原則和我們黨的執政理念談服務型政府,這個服務型政府就可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民主和負責的政府。就是說,是一個人民民主和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前者是指政府的性質,後者是指政府的目的。人民民主是共和國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特別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限性。憲法規定的這「四個民主」權利,反映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在現實的制度安排中一個都不能少。公民通過正常程序和渠道參與國家治理,表達自己的願望,是服務型政府的本質特徵,惟其如此,才能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個服務型政府。

三、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現代政府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建立合理的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前提。我國政府就其本質來說,是依據憲法原則建立並按照憲法原則運作,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憲法並按照憲法原則辦事,才能在全社會樹立政府的權威,確立政府的社會公信力。一個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個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認真的落實。建立服務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須尊重憲法精神,按憲法原則辦事,只有這樣,人民才會相信政府,政府服務才能為群眾所接受。依法行政是提高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關鍵環節。

四、服務型政府是一個為全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核心是在公共財政和預算以及財政轉移支付的導向上,要真正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願望。把錢真正用到惠及千百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人民安居樂業、心情舒暢、生活幸福的事業上來。要真正關心社會的弱勢群體。政府必須下決心把錢投到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關乎千家萬戶生活命脈的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勞動力失業和培訓、環境保護、公共基礎設施、社會安全和秩序等方面來。這些都是一個服務型政府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是關乎國家穩定、發展和繁榮的國家戰略產業,搞得好與不好,直接決定著我們黨和政府執政的物質基礎,決定著人心向背,決定著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要提高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就是要把這些方面作為公共財政支出和財政轉移支付基本方向,切實通過預算硬約束保證公共財政的正確使用。

五、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實現了合理分權的政府。合理分權是完善政府治理、優化政府結構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分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分權;上下級之間的權力下放;政府與社會中介組織之間的許可權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許可權劃分等。合理分權是現代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合理分權是我們建立服務型政府所遇到的一個最復雜的結構性難題,解決得不好,就可能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社會失序和國家混亂,這是我們在分權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但分權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合理的分權至少可以帶來以下幾點好處:第一,最大好處是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率;第二,可以合理地控制政府的管理幅度,不至於因為管理幅度過大而造成管理失誤;第三,可以減輕中央的財政負擔;第四,可以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第五,可以有效地平衡中央與地方的利益;第六,在政治上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建立問責制政府,轉移政府責任,明確政府核心工作,便於政府的績效評估。實現合理分權,是提高我黨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服務型政府的新定位

從全能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

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政府職責的基本領域,是在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滿足通過市場機制滿足不了或滿足不好的社會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包括為各種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平等競爭的條件,為社會提供安全和公共產品,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

全能型政府的職能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對象。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進行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產者、監督者、控制者的角色,為社會和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和角色被淡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交給市場調節。政府由原來對微觀主體的指令性管理轉換到為市場主體服務上來,轉換到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這一重大轉變是艱難的,但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啃掉的「硬骨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政府與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角色混淆現象得到改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迫使政府管理經濟方式轉變;現代產權制度的建立也將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現象有一定改變。但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與市場競爭秩序維護「缺位」並存,政府規模的膨脹加劇,影響了市場交易的順利進行。

事實證明,把經濟決策權歸還給市場主體,同時提供各類市場主體自由競爭、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讓市場主體分散決策並獨立承擔經濟後果和社會影響,政府專注於市場環境和市場秩序維護的有限理性思維,更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從審批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有必要通過規制市場行為和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市場競爭活動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場經濟活動的運行成本,增進市場效率。但政府規制不應成為維持政府部門利益的手段。政府設置過多過繁的審批或檢查項目,有的甚至是亂收費、亂罰款,大大增加微觀主體的市場運行成本和制度成本,同深化市場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馳。傳統體制下的行政審批還通過設置所有制門檻,對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領域進行限制。這與新的條件下國家對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思路相左,與「非禁即入」的自由競爭理念也格格不入。因此,應當進一步大幅度削減行政審批,減少行政干預中的隨意性,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使各種生產要素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優化組合。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礎工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原則是:對不符合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原則、妨礙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以及實際上難以發揮有效作用的行政審批,堅決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場機制代替的行政審批,通過市場機制運作;對於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要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做到審批程序嚴密、審批環節減少、審批效率明顯提高,行政審批責任追究製得到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的出台對轉變政府職能,改變我國「審批」過多過濫、冗長復雜的現象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是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政府只有切實把行政審批的范圍減下來,實現審批行為的規范化,才談得上向服務型模式的轉變。

從高成本政府轉向高效率政府

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前提。政府運作的高成本與政府服務的低效率是如影隨行的。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責權,明確中央和地方對公共服務方面的管理責權,有利於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社會中介服務組織也是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特別是信息成本的有效途徑。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規范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自律性組織,減少政府規制范圍,也有利於減低行政成本。

在逐步降低政府成本的基礎上,增強政府的回應性是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的又一重要環節。政府的回應性是衡量政府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公共管理人員和機構應當定期地、主動地向公民、企業征詢意見、解釋政策和回答問題,對公眾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及時作出處置和負責的反應。具有充分回應性的服務型政府模式,導致政府在權力結構中角色的變化:政府由原來的公共權力統治者,變為市場秩序的監管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

⑤ 服務性政府是什麼樣的

服務型政府是以人為本的政府。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必須服務於人民,接受人民的監督。過去,由於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往往更多的是從「官本位」的角度來看待手中的權力,來對待群眾,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權力輕責任、重管理輕服務的現象。其實,服務型政府從本質上更應該是一個「服務員」角色。在政府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決定著航向,怎樣提供服務、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以及什麼時候提供服務都是由人民來決定。
服務型政府是透明政府。經歷過非典等各類災難事件後,人們發現,在這個社會生活深刻變革、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的時代,只有政務公開透明才能進一步實現政府與民心、民意、民情的聯動,保障人民政府為人民服務。近年來,我國在政務公開方面確實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比如,我國的立法法、行政許可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規等對相關政府信息的公開做了規定,使政務更公開更透明。
服務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所謂法治政府,主要是指政府根據人民意志依法組建而成;必須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必須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項權利和自由;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行政違法必須承擔責任。簡單說,政府必須依法產生、受法律約束、依法律辦事、對法律負責。而這些恰恰是一個政府成為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條件。
服務型政府是責任政府。問責制度是建設服務型政府一項必不可少的制度。近幾年,「引咎辭職」、「問責制」逐漸為人們所熟悉。一些負有責任的人有的被免職、有的引咎辭職,承擔了應有的責任。人們深有感觸地說,再也沒有「太平官」可當了。正所謂有權必有責,政府的權力和責任始終是一對″孿生″兄弟,每一份權力都連帶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⑥ 什麼是服務型政府

一、什麼是服務型政府
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和改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大任務,也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把政府職能歸結為四個方面: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提出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服務型政府,是一個能夠公正、透明、高效地為公眾和全社會提供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是一項比經濟體制改革更為艱巨的任務,要求政府從管理理念、管理職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為方式等方面,實現根本性轉變。服務型政府的內涵至少應包括四個層面。
一是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理念。政府的管理理念決定著政府的行為。樹立為人民服務理念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前提條件。各級政府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務活動中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權、尊重民意、關注民生、開發民智。
二是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政府職能問題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問題。建設服務型政府,必須明確並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向公眾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這應成為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職能。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沒有制度保證,「服務」就會成為一句空話。要通過制度設計,加快形成政府服務運行機制。嚴格依法行政,維護法律的尊嚴,依法規范和約束行政行為。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政務公開機制、群眾監督和參與機制。
四是改進政府管理手段和行為方式。政府應成為經濟發展方向的指引者、經濟關系的協調者和公共服務的供給者,做「精明的導航員」、「公正的裁判員」和「忠實的服務員」。整合行政資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服務型政府具有以下六個特徵:
民主責任。民主是服務型政府的前提。人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政府受人民委託行使權力。公民通過法定程序和渠道參與社會管理,表達自己的願望。民主政治與民主行政在本質上必然是對社會和公眾盡職盡責。責任政府,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務時必須對服務對象負責。
法治信用。法治是現代行政的基本手段、發展趨向和根本標志,是建立合理的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前提,因而也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保障。法治的實質是秩序,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也是秩序的遵守者。權力意味著責任,法治意味著信用。一個法治政府必然是一個信用政府,必須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
有限開放。現代政府是一個權力有限的政府。政府不是「劃槳者」,而是「掌舵者」,它的主要職能在於彌補「市場失靈」。從一定意義上說,「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對公民開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徵之一。只有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來保障人民參與政府決策、有效監督政府行為,才是真正開放的政府。
協調精幹。協調,就是要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政府與所屬部門之間政令暢通,政府各部門之間協調一致,整個行政體系目標統一、合理分權、運轉有序。精幹,就是要求政府職能界定科學清晰,機構設置合理精幹、分工明確、職權責統一。服務型政府應當是馬克思所設想的「廉價政府」,即機構規模小、行政官員少、運行成本低。
公正透明。公平、正義和平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政府行政的價值取向。政府公共性的根本體現,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型政府應當是「陽光政府」,根據公眾的需要提供政務信息,落實公民的知情權,給人民群眾以更多的監督權,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高效廉潔。服務型政府必須高效行政、廉潔從政。高效,就是要求政府運轉速度快,辦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廉潔,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政,杜絕腐敗現象,做到用權為公、執政為民,決不能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⑦ 什麼叫服務型政府

何謂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用政治學的語言表述是為社會服務,用專業的行政學語言表述就是為公眾服務。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於服務者的角色,並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公正執法為標志,並承擔著相應責任的政府,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具體體現。其主要特徵如下:
一、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政府。在我國,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就是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這一核心競爭力是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趨勢相一致的,是我們構築國家「軟實力」的基本要素。一個服務型政府,首要的特徵就是張揚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實現了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的「制度化形態」,並在社會實踐和改革過程中具有切實的可操作性。離開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憲法原則和我們黨的執政理念談服務型政府,這個服務型政府就可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民主和負責的政府。就是說,是一個人民民主和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前者是指政府的性質,後者是指政府的目的。人民民主是共和國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特別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限性。憲法規定的這「四個民主」權利,反映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在現實的制度安排中一個都不能少。公民通過正常程序和渠道參與國家治理,表達自己的願望,是服務型政府的本質特徵,惟其如此,才能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個服務型政府。
三、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現代政府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建立合理的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前提。我國政府就其本質來說,是依據憲法原則建立並按照憲法原則運作,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憲法並按照憲法原則辦事,才能在全社會樹立政府的權威,確立政府的社會公信力。一個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個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認真的落實。建立服務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須尊重憲法精神,按憲法原則辦事,只有這樣,人民才會相信政府,政府服務才能為群眾所接受。依法行政是提高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關鍵環節。
四、服務型政府是一個為全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核心是在公共財政和預算以及財政轉移支付的導向上,要真正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願望。把錢真正用到惠及千百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人民安居樂業、心情舒暢、生活幸福的事業上來。要真正關心社會的弱勢群體。政府必須下決心把錢投到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關乎千家萬戶生活命脈的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勞動力失業和培訓、環境保護、公共基礎設施、社會安全和秩序等方面來。這些都是一個服務型政府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是關乎國家穩定、發展和繁榮的國家戰略產業,搞得好與不好,直接決定著我們黨和政府執政的物質基礎,決定著人心向背,決定著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要提高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就是要把這些方面作為公共財政支出和財政轉移支付基本方向,切實通過預算硬約束保證公共財政的正確使用。
五、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實現了合理分權的政府。合理分權是完善政府治理、優化政府結構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分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分權;上下級之間的權力下放;政府與社會中介組織之間的許可權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許可權劃分等。合理分權是現代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合理分權是我們建立服務型政府所遇到的一個最復雜的結構性難題,解決得不好,就可能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社會失序和國家混亂,這是我們在分權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但分權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合理的分權至少可以帶來以下幾點好處:第一,最大好處是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率;第二,可以合理地控制政府的管理幅度,不至於因為管理幅度過大而造成管理失誤;第三,可以減輕中央的財政負擔;第四,可以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第五,可以有效地平衡中央與地方的利益;第六,在政治上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建立問責制政府,轉移政府責任,明確政府核心工作,便於政府的績效評估。實現合理分權,是提高我黨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政府職責的基本領域,是在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滿足通過市場機制滿足不了或滿足不好的社會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包括為各種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平等競爭的條件,為社會提供安全和公共產品,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

⑧ 服務型政府的五大特點是什麼

1、具有核心競爭力。

2、民主和負責。

3、法治和有效。

4、為全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

5、實現了合理分權。

(8)什麼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擴展閱讀

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看得見摸得著」

建設「服務型政府」提出了多年。近年來,更是愈發明確有力,擲地有聲。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如今再次強調「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足見決心和定力。「人民滿意」、「服務型」,兩個關鍵詞,有目標有路徑,清晰勾勒出新時代政府建設追求的形態。

發展不停步,改革不止步。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已發生了轉化,國內外形勢也和過去不一樣了。這樣的現實背景,無疑對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也明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服務型政府建設成效的根本標准。

⑨ 什麼是全能型政府、服務型政府

全能型政府: 1978年以前的全面直接的「統制型」政府。全能型政府的職能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對象。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全面直接控制經濟,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進行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產者、監督者、控制者的角色,為社會和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和角色被淡化。
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核心理念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公共服務的本質是政府機構為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始終圍繞人的現實緊迫需要加以制度設計和產品提供。而且,公共服務決不是政府對於民眾的居高臨下的施捨,而是來自於人民、用之於人民,政府不過是公共服務的規劃者和執行者而已。

⑩ 為什麼要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明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要求,並就服務型政府的宗旨、職能配置、管理方式、行為模式等方面作出原則性規定。這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對經濟市場化、國際化的新要求,進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新的形勢要求政府經濟職能要從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和直接投資管理項目向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轉變。把不該管且管不好的事情交給市場、企業、社會組織,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和整個社會的活力與效率。同時,應該由政府辦的事情,政府必須切實負起責任,不折不扣地辦好。

第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的發展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社會結構如人口結構、就業結構、地區結構、城鄉結構、階層結構的調整落後於經濟結構的調整,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很不協調。逐步扭轉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建立基本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以基礎教育、基本醫療、群眾文化、公共基礎設施為主要內容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等等,都要求政府轉變管理方式,加快政府管理創新,都要求政府逐步從競爭性行業撤出資金,在履行好經濟監管、市場調節職能的同時,更加註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將公共資源注入公共產品和公共事業發展,為社會提供系統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續性的公共服務。

第三,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許多進展,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總的看來,行政管理體制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仍然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建設服務型政府能夠很好解決政府管理中為誰服務、誰來服務、服務什麼、怎樣服務等問題,因而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

第四,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有利於促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自覺按照國際通行規則辦事,提高我們社會制度的競爭力,增強政府的公信力;有利於在擴大開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增強防範各種外部沖擊和風險的能力,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要在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建立起公共服務型政府,增強其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當前關鍵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改變傳統行政觀念

樹立現代政府理念

所謂現代政府理念即公共服務型政府理念。現代政府理念是在20世紀80年代新公共管理運動蔚然成風的背景下首先由西方國家提出的,此後又得到多次修正。這一理念主張管理就是服務,政府的存在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政府應盡可能地為社會提供滿意的公共產品。

要確立現代政府理念,關鍵要克服傳統行政管理觀念的束縛和影響。

一、劃清傳統行政觀念和現代政府理念的界限

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與現代政府理念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思想理論體系。其本質區別主要表現在:

1、出發點不同。在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是為了實現統制而行使權力。它主張官本位,權力本位。而現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務型政府則是從公民需要出發,主張人本位,社會本位,以為公民謀福祉為宗旨。

2、政府工作的實現過程不同。在傳統行政管理觀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的管理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恩賜」過程,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統治;而在現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務型政府的管理則是公民與服務者互動的過程,雙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協商,達成一致。

3、工作對象的選擇權利不同。在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面前,被服務者也是被統治對象。因此,一切服務都不排斥強制性(包括出於好心的服務);而在現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務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下,服務的成立條件則是被服務者的自願與要求。因此,杜絕非法不合理強制是對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4、對政府職能定位不同。傳統的行政管理觀念認為,政府的核心職責是發展經濟,要建立管制型政府以便管理經濟和社會。現代政府理念則認為,政府的核心職能是公共服務,即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社會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以及發布公共信息等。

5、對政府工作檢測的標准不同。傳統理念把行政效率作為檢測政府工作的標准。現代理念則以績效作為檢測政府工作的標准。

當前,重在實現三方面轉變:指導思想上實現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會本位、公民本位轉變;管理內容上實現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轉變;管理方式上實現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的轉變。

二、樹立現代政府理念

所謂現代政府即公共服務型政府,也就是以公民為中心的政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為「國家」這條船掌舵的時候,必須聽從人民的意見。這就要求政府在從經濟發展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的過程中,樹立如下理念:

1、以民為本。政府要確立公民取向的公民第一主義。

2、主權在民。國家主權屬於人民,而不是屬於某個個人或利益集團。因此,保障公民權利,促進公民權利的實現是政府的基本職能。

3、「顧客」至上。政府要致力於建設一個「企業家政府」,像企業家一樣想盡一切辦法滿足作為消費者的人民的合理期待和正當要求,不斷提升為人民服務的標准。

4、有限政府。現代政府是一個權力有限的政府,其權力的最大邊界是不損害公民合法權益。

5、民主開放。現代政治的基本特徵是民主,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公開。只有制定出相關政策和制度以保障人民參與政府決策、監督政府行為,才是真正的民主。

改善政府結構,建立服務型體制

調整政府結構,是實行政府轉型的核心內容。

首先,要將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轉向市場主導型經濟。

其次,進一步減少行政層次,改善政府結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執行、監督、協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同時,要整合政府機構,「壓平」政府層級,構建綜合化、扁平化組織結構。

再次,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務財政體制,加大政府對公共服務的投入。當前要擴大公共財政支出的范圍,將財政支出的重點轉向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來。

第四,不斷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一是要擴大公共服務對不同群體的覆蓋。要滿足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公共需求。二是不斷擴大公共服務區域。不僅要加強面向城鎮的公共服務,更要加強面向廣大農村的公共服務。三是不斷增加公共服務項目,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各種物質和精神需求。

改革傳統行政方式

建設在線電子政府

以往的機構改革,從機構數量上看確實是大量減少了,但是從財政供養的人數上看,不僅沒有壓縮反而與日俱增。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世界不少國家電子政務已進入第三、四階段,真正實現了在線公共服務。而我國大部分政府的電子政務仍處於第一階段,難以在線開展公共服務。

我國必須加快發展電子政務的步伐。這是因為,推行電子政務是適應信息化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的必由之路。電子政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對政府管理的影響表現為具有生產力性質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創新,政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電子政務的推行將真正精簡機構和人員,降低管理成本。因為電子政務要求與之相適應的行政體制,這必然極大地改變政府現有的管理組織形態。

改革傳統行政管理模式

提供有效公共服務

要實現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政府還必須改革服務模式,調動社會各方積極因素,共同提供公共服務。

首先,政府不僅要提供企業和民間組織不能或不願提供的公共服務,還要動員民營企業、民間組織參與提供公共服務,並明確其責任。同時,政府對公共服務的生產和供給要進行有效監督。

其次,推進中介組織的改革與發展。中介組織可以為政府的宏觀調控提供信息咨詢,為政府制定、執行規劃、政策提供建議和參考,中介組織還是為市場、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支生力軍。

再次,政府要建立符合本國和本地區特色的公共模式。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各地發展水平也不盡一致,因此,公共服務模式的選擇也不可能等齊劃一。各級政府必須結合本國及本地區的特點,選擇最佳的服務模式。比如,就我國而言,在基礎建設和公用事業發展方面,就要打破行政壟斷和國有壟斷,讓各類企業都參與這些經濟性公共服務的供給。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公共服務型政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