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有權採取哪些措施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對生產經營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
(三)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違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設備;
(五)查封違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
㈡ 我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工商局要求提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求範本。謝謝。
你們當地工商部門的要求是不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應該是統一的,應該是工商部門提供的。我有我們地方的給你發一個。
流通環節食品經營者自律制度
一、食品經營者進貨查驗制度
食品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對采購的食品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履行檢查義務。檢查食品質量和標簽;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並通過記錄、拍照、存檔、復印等多種方式,記載查驗情況;銷售進口食品的,還應當查驗進口食品的合法證明。
二、食品經營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鼓勵其他食品經營者按照上述規定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食品經營者可以將供貨者提供的載有上述規定信息的銷售票據作為進貨查驗記錄,票據應當裝訂或者粘貼成冊;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者,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企業總部應當向所屬經營者提供進貨查驗的證明;食品經營企業的進貨查驗記錄或者票據應當真實,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兩年。
三、食品批發經營企業批發記錄制度
從事食品批發業務的經營企業銷售食品,應當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銷售票據。
從事批發業務的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向購貨者開具載有前款規定信息的銷售票據,同時加蓋印章或簽字。食品批發企業和購貨企業應當實行「一票通」式台帳建立模式,即購貨企業將批發企業開具的銷售票據粘貼成進貨台帳,批發企業將一式兩聯中的另一聯銷售票據粘貼成銷售台帳,實現「一票通行」;鼓勵其他購貨者和食品批發企業採用「一票通」方式建立台帳。
食品批發經營企業的批發記錄或者票據應當真實,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兩年。
四、食品退市制度
食品經營者發現其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應當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單獨存放,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將有關情況報告轄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食品經營者未依照法律規定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責令其停止經營;退市食品應當建立登記台帳,並記入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其內容包括:食品名稱、規格型號、商標、數量、生產批次、問題類別、處理情況、生產廠家、經銷商、經辦人情況等。按發生的時間順序登記,由專人負責。
五、食品質量承諾制度
採取質量先行負責、「三包」等方式,落實質量承諾責任。食品經營者經營的食品應當符合法定標准和要求,明碼標價,主動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自覺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履行更換、退貨等義務,保證不欺詐消費者;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如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將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除賠償消費者損失外,還應承諾支付所購食品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六、協議准入制度
鼓勵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食品經營櫃台的出租者、食品展銷會的舉辦者和有條件的食品經營企業與食品生產加工基地、重點企業實行「場廠掛鉤」、「場地掛鉤」等協議准入制度。食品經營者經營的各種食品,原則都與供貨人簽訂「購銷協定」,簽訂協議的供貨人、生產商或產地應當有食品銷售信譽卡或食品質量承諾卡以及檢驗、檢疫等合格證明;水果蔬菜類食品以無公害水果蔬菜生產基地為采購定點單位,簽訂「場地掛鉤協議」,肉類經營必須到定點屠宰場采購,簽訂「場廠掛鉤協議;對供貨人、生產商或產地拒絕簽訂「場廠掛鉤、場地掛鉤」協議的,拒絕從其處進貨。
七、食品貯運、銷售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經營者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食品經營者對貯存、銷售的食品應當定期進行檢查,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時清理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主動將其退出市場,並做好相關記錄;食品經營者貯存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銷售生鮮食品和熟食製品,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溫度、空間隔離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八、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食品經營從業人員應當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從事食品流通經營活動,每年應當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檔案; 食品經營從業人員應當注意個人衛生,患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疾病的從業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本企業承諾嚴格遵守以上制度。
企業名稱:
業主姓名:
年 月 日
㈢ 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特別規定
找到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北區政發〔2007〕6號
各街道辦事處、慈城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04〕50號)和《寧波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甬政發〔2005〕104號)精神,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結合我區實際,特作出如下決定:
一、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切實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具體體現,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推進「平安江北」建設的重要內容。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大力提升我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建立全區統一領導、各級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突出工作重點,加大執法力度,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切實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緊抓好,進一步優化我區食品市場環境,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工作目標。力爭通過三年努力,使全區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明顯好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以農村現代流通網、監管責任網、群眾監督網為主要內容的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基本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更加完善,標准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安全信用體系和信息體系基本建成;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明顯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防範水平和監督能力顯著提高;食品產業基本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和健康需要不斷得到滿足。
二、突出重點,強化監管,著力消除各類食品安全隱患
(一)加強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繼續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建立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體系、例行監測制度和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檢測;推進無公害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建設,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工作,培育和扶持創建農產品名優名牌;深入開展農葯殘留、禽畜產品違禁葯物濫用、水產品葯物殘留專項整治,推廣使用低殘高效農葯、獸葯、漁葯和無污染添加劑,加強對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禁用、限用的監管。
(二)大力整治食品安全生產加工業。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鼓勵並推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開展HACCP體系認證;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實行生產企業巡查、回訪、年審、監督抽查等監管制度,強化法定代表人作為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開展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包裝材料等安全性評價;嚴厲查處無證無照的生產經營行為,嚴厲打擊濫用添加劑、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違禁葯物等違法行為。通過整頓,堅決關閉一批不具備食品質量安全條件的生產加工企業,嚴厲懲處一批制售假冒劣質食品的違法犯罪分子,大力扶持一批食品質量安全有保障的名優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一步提高食品工業水平。
(三)進一步加強食品流通市場監管。深入實施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辟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加強農貿市場的整治和改造,有計劃地推進「星級文明規范市場」建設,全面落實市場巡查、監督抽查和食品衛生例行監測制度,重點加強農村市場的監管;督促引導食品經銷企業落實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台賬和質量承諾制度,嚴格實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銷毀、公布制度;強化食品安全標識和包裝管理。加強菜牛定點屠宰管理。
(四)加強餐飲消費環節的監管,把好「入口關」。加快推進餐飲業、學校食堂導入「五常法」管理模式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步伐,完善並加強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建設;加強餐飲單位衛生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規范化培訓;加強對餐飲業、學校、建築工地食堂及集體供餐企業的監管,預防和控制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加強對餐飲垃圾的綜合管理。
(五)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重點食品的監督。將監管重點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強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加大對分散在社區、城鄉結合部和村鎮的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個體商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館的監管力度,強化對學校(幼兒園)食堂、建築工地食堂、集中供餐企業、超市、100個餐位以上餐飲企業等單位的監管;有關部門要採取綜合措施,切實加強與居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食品的監管,特別要有效遏制制售假冒偽劣兒童食品的行為。
(六)依法嚴厲查處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整合各部門執法力量,建立和健全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統一領導、各主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公安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聯合執法機制,加強部門間的協作與配合,形成打擊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的合力。充分發揮各級消費者協會及其基層組織的作用,在農村建立一支群眾性的消費維權監督員隊伍,構築「群眾監督網」;對涉嫌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違法案件,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大案要案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懲處。
三、標本兼治,著力治本,構築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一)加強食品安全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要加強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制訂、修訂符合江北實際的食品安全政策性文件,強化依法行政,規范管理。
(二)建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區內現有各類食品檢驗檢測資源,實施資源合理配置,嚴格資質審核,逐步面向社會,實行檢測資源共享和檢測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和重復檢測。
(三)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和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按照分段監管的要求,加強各監管部門的信息互通共享,構建信息匯集和通報網路,盡快建成反應靈敏、快速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統。
建立食品質量預警機制,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被警告或警示的生產經營企業要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治,經整治合格後,方可解除警告或警示。
以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建設為核心,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逐步建成我區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
(四)加強行業管理,大力發展專業性食品行業協會。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環節的行業管理工作。大力發展專業性食品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推動我區食品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五)加快構築「農村現代流通網」。以實施「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為抓手,加快改造和完善農村現代流通網路體系。引導和支持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向農村發展連鎖經營網點、開設超市,建立商品配送和供應網路,並實行動態管理,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食品進入農村流通領域。
(六)落實監管責任制,劃定監管責任區,明確監管責任人,加快構築「監管責任網」。進一步健全監管責任機制,落實好分段監管職責和屬地管理責任。各街道(鎮)主要領導是本轄區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街道(鎮)要負責本轄區食品安全工作,建立食品安全協調機構,明確相應監管機構和責任人;對社區居委會和農村村委會等基層組織,也要落實相應的責任人和監管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路體系。
(七)廣泛發動群眾,拓展信息渠道,構築及時有效的「群眾監督網」。完善基層食品安全信息監督網路,充分發揮各級消費者協會及基層組織的作用,在農村和社區建立一支群眾性的消費維權監督隊伍,要做好監管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法制水平和監督能力。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制度,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建立方便、暢通的舉報渠道,廣辟執法監管部門的信息來源,增強市場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領導,健全機制,確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結合我區食品安全工作實際,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由區政府統一領導,各監管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各自監管環節實行監管,全面落實企業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著力營造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為切實加強對全區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按照政府對當地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要求,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統一領導、協調本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和整治工作,組織相關監管部門開展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同時,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對各街道、慈城鎮和部門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的內容,建立食品安全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食品安全工作評價和考核辦法由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制定。
(二)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明確監管職責。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採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明確監管責任。其中,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初級水產品和初級可食林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貿易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的行業管理,肉類定點屠宰、肉禽蛋統一索證索票和菜市場集中銷售、集中宰殺監管;城管部門負責轄區內佔道經營的流動無證無照食品商販的查處;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對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承擔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職能,負責對各街道(鎮)和有關監管部門食品安全工作的綜合評價和考核、食品安全信息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的規劃、食品安全綜合整治的組織實施、食品安全綜合信息的發布和宣傳教育等工作。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的查處取締和幾種特殊生產經營行為的監管工作按照寧波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主要監管部門監管職責的意見》(甬食安委〔2006〕5號)明確的職責分工執行。
按照責權一致的原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及責任追究機制,將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在履行職能、行使權力的同時,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能造成具有重大影響的損失或後果的,要追究相關部門及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由區食品安全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三)加強基層監管隊伍建設,加大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財政投入。基層食品安全監管是基礎和重點,直接關繫到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和各項工作部署能否落到實處。要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工作隊伍建設,充實食品安全基層工作力量。財政要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經費的投入,改善工作條件、執法裝備和檢驗檢測設施;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專門用於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考核獎勵、綜合監督抽查、信息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等費用。
(四)加大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各街道(鎮)、有關部門要加大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做到宣傳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與宣傳、教育等部門和新聞單位的密切聯系,相互配合,採用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要及時宣傳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和安全知識,積極引導廣大生產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要正面報道食品安全工作成果以及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曝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典型案件,營造人人關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
二○○七年四月二日
㈣ 食品安全主要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有哪些
主要監管部門是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1、與農業部的有關職責分工。農業部門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責獸葯、飼料、飼料添加劑和職責范圍內的農葯、肥料等其他農業投入品質量及使用的監督管理。
2、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安全標准制定。
3、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食品包裝材料、容器、食品生產經營工具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的監督管理。
4、與商務部的有關職責分工。商務部負責擬訂促進餐飲服務和酒類流通發展規劃和政策,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和酒類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
5、與公安部的有關職責分工。公安部負責組織指導食品葯品犯罪案件偵查工作。
(4)2014年工商局食品安全工作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條規定:
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職責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承擔有關食品安全工作。
㈤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為做好食品經營工作,切實保障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特製定以下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制度
一、制定本單位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衛生責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單位食品經營場所衛生設施改善的規劃。
三、按有關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辦理領取或換發食品流通許可證,無食品流通許可證不得從事食品經營。做到亮證、亮照經營。
四、組織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有關法規和知識的培訓,培訓合格者才允許從事食品流通經營。
五、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六、對本單位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總結、推廣經驗,批評和獎勵,制止違法行為。
七、執行食品安全標准。
八、協助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監測。
食品安全檢查制度
一、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日常食品安全監督檢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堅持落實每天檢查各部門、各崗位的衛生狀況和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並作好登記。
三、每日組織一次衛生檢查,單位負責人每月組織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工作。
四、每次檢查,都必須有記錄。
五、發現問題,應有人跟蹤改正。
六、檢查內容應包括食品儲存、銷售過程;陳列的各種防護設施設備,冷藏、冷凍設施衛生和周圍環境衛生。
七、對損壞的衛生設施、設備、工具應有維修記錄,確保正常運轉。
八、各類檢查記錄必須完整、齊全,並存檔。
食品采購管理制度
一、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食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
二、采購各類食品應注意生產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標識,不應采購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購時應向銷售方索取該批產品有效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
四、禁止采購腐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購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明顯致病寄生蟲的禽、畜、水產品及其製品、酸敗油脂、變質乳及乳製品、包裝嚴重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而造成污染的食品。
六、禁止采購摻假、摻雜、偽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
七、采購人員應記錄采購食品的來源及保管好相關的資料,注意個人衛生並隨時接受管理人員檢查。
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品經營者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經營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參加工作。
三、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職工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
四、從業人員體檢合格證明應隨身攜帶,以備檢查。
五、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合格證不得塗改,過期、筆跡不清無效。
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制度
一、從業人員每年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二、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
三、勤洗衣服、被,勤換工作服,進入操作間須戴發帽,頭發必須全部戴入帽內。
四、定期理發,不留長胡須。
五、平日不染紅指甲,上班不戴戒指,手錶,手鐲。
六、不準穿工作服上廁所,大小便後堅持洗手消毒。
七、工作時嚴禁吸煙。
八、工作時不要隨地吐痰。
九、不準用工作服擦汗,擦餐具或擦鼻涕。
十、不準用手抓直接入口食品。
十一、不準對著食品咳嗽或大噴嚏。
十二、自覺遵守衛生制度。
十三、抹布專用,經常搓洗,消毒。
食品倉庫衛生崗位責任制
一、食品貯存方法:
1、低溫貯存
1)冷藏貯存:0℃至-10℃條件下貯存
2)冷凍貯存:0℃至-29℃條件下貯存
2、常溫貯存
貯存基本要求(1)清潔衛生(2)通風乾燥(3)無鼠害
二、食品貯存庫的衛生要求:
1、門窗、四壁完整,不漏雨,地面用不滲水無毒材料鋪石。
2、庫內保持通風、乾燥,避免陽光直射。
3、要安裝紗門、紗窗,擋鼠板,保證無蠅、無鼠、無昆蟲。
4、高溫冷庫溫度控制在4℃-0℃。
低溫冷庫溫度控制在-18℃以下。
三、食品貯存的衛生管理
1、建立入庫、出庫食品登記制度。按入庫時間先後分類存放,先進先出。
2、各類食品要分開存放、按品種種類,進庫整齊存放日期分類。
3、存放的食品應與牆壁,地面保持一定的距離。離地20CM-30CM,離牆30CM,貨架之間有間距,中間留有通道。
4、建立庫存食品定期檢查制度掌握食品的保質期,防止發生霉爛,軟化發臭,鼠咬。
5、倉庫要定期打掃。
6、食品貯存庫內不得存放農葯等有毒有害物品。
7、冷庫內不得存放腐敗變質和有異味的食品。
本制度一式兩份,一份交許可機關留存,一份由經營者張貼懸掛於經營場所醒目位置。
㈥ 當前基層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是多頭監管責任不明。根據國務院分工,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是農業部門,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是質檢部門,流通環節是工商部門,消費環節由衛生部門監管。一個食品安全問題,牽扯到多個部門和多部法規,光靠一頭監管難見成效。
二是監管制度較難落實。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特別規定》,食品經營戶必須建立索證索票制度和購貨台帳制度。在工商人員的日常巡查中,工商部門也將檢查兩項制度的落實情況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重點,但在檢查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三是部分法規不易操作。根據國家規定,食品類商品屬國家強制質量認證產品,沒有QS標志的食品不允許在市場銷售,但在執法中經常遇到豆製品包裝上沒有QS標志,豆製品是否應按照農產品進行管理?如何界定此類商品很難操作。
四是食品檢測效率不高。按照《食品安全法》草案規定,工商部門是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作的實施部門,分局今年先後有三個工商所在抽檢中發現了檢測結果超標,但在送質檢部門檢測後卻全部合格,既影響了快速檢測的權威,也降低了工商部門的威信。
㈦ 工商部門在的食品安全工作有哪些職能
1. 食品安全主要監管部門有:食品葯品監管總局、質檢總局、衛生計生委、農業部。
2. ①食品葯品監管總局的主要職責有:食品(含保健食品)生產許可;食品(含保健食品)經營許可;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使用新原料保健食品注冊和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不包括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品)注冊審批;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等。②質檢總局的主要職責有:進口食品生產企業注冊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業務的檢驗許可;進境動植物產品的國外生產、加工、存放單位和出境動植物及其產品、其他檢疫物的生產、加工、存放單位注冊登記等。③衛生計生委的主要職責有:新食品原料審批;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審批;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審批;利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化學物質生產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的審批。④農業部的主要職責有: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試驗、生產、經營和進口審批;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核發;農作物種子、草種、食用菌菌種經營許可證核發;從境外引進畜禽、蜂、蠶遺傳資源,向境外輸出或在境內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護名錄的畜禽、蜂、蠶遺傳資源審批;轉基因種畜禽、水產苗種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出口農作物種質資源初審;向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輸入易感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申報、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核發;食用菌菌種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母種、原種)等。
3. 其他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還有糧食局、海關總署、工商局等,具體的內容你可以去國務院網站查詢。
㈧ 食品安全主要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有哪些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各主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分工如下: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對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在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環節: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的日常監督,要嚴格實行生產許可、強制檢驗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嚴厲查處生產、製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質量違法行為。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質量監督,要認真做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注冊工作,取締無照生產經營食品行為,加強上市食品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銷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質量違法行為,查處食品虛假廣告、商標侵權的違法行為。衛生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衛生許可和衛生監督,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衛生許可,衛生許可的主要內容是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防護和從業人員健康衛生狀況的評價和審核,要嚴厲查處上述范圍內的違法行為。
㈨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印發《2010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具體要求
各級工商機關要在鞏固去年整頓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集中執法力量,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專項執法檢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著力解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圓滿完成國務院部署的2010年整頓工作安排和為期兩年的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涉及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的各項任務。
(一)認真開展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執法檢查。各級工商機關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總局《關於食品流通許可證印製發放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認真開展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執法檢查。按照「誰登記、誰規范、誰負責」的原則,分別由各級食品流通許可、注冊登記機構依法實施;按照「誰監管、誰清理、誰負責」的原則,由各省區市工商局統一部署和督查,由縣級工商局組織,基層工商所採取逐戶排查等辦法依法實施,對發現存在食品主體准入方面的問題及時依法處理。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按照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和工商機關各職能機構的職責分工,依法查處和取締無證無照經營食品違法行為。
(二)認真開展對重點食品和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食品經營以及季節性、節日性食品市場的專項執法檢查。各地要把開展重點食品專項執法檢查作為整頓工作的重要任務,著力解決本地區食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認真開展對重點食品的專項執法檢查。以消費者申訴舉報多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品種為重點,突出抓好奶製品、肉製品、米面製品、禽蛋製品、兒童食品、老年食品、膨化食品、豆製品、糕點、月餅、調味品、食用油、酒類、腌制食品、冷凍食品等品種的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銷售過期霉變食品、「三無」食品等違法行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二是認真開展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食品經營的專項執法檢查。以城鄉結合部、社區、車站、碼頭、旅遊景區為重點,依法抓好小食品店、小攤點、小市場的專項執法檢查,堅決依法取締無照商販。嚴厲打擊銷售地溝油等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以商場、超市等食品經營企業和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及食品店為重點,突出抓好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的自查自糾和自律工作,由基層工商所按轄區逐戶排查,認真監督食品經營者落實對食品安全的法定責任和義務,切實做到不進、不存、不銷假冒偽劣食品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三是認真開展季節性、節日性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以「五一」、中秋、「十一」、元旦、春節等為重點,突出抓好節日性、季節性重點食品品種及重點區域、場所的檢查,針對節日和季節食品市場的消費特點,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重點整治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過度包裝、搭售商品、虛假宣傳及欺詐消費者等問題,切實保障節日性、季節性食品市場消費安全。同時,按照各地和總局服務2010年上海世博會及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總體部署,加強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期間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完善食品安全預警防範和應急處置機制,切實維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期間流通環節食品市場秩序。
(三)認真開展打擊流通環節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執法檢查。按照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非食用物質和添加劑的品種名單,對重點食品、重點區域和重點食品經營者,認真開展集中執法檢查行動,依法規范食品添加劑經營者主體資格,狠抓大要案件查辦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查處和打擊違法銷售食品添加劑以及流通環節食品經營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四)認真開展奶製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深入貫徹《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以及總局的實施意見,依法履行《條例》、《綱要》賦予工商機關的職責,嚴格監督奶製品銷售者落實進貨查驗和進銷貨台賬制度。強化對奶製品市場的專項執法檢查,集中時間和執法力量對城鄉市場奶製品經營者開展拉網式逐戶清查,對轄區內經營者銷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奶製品,要依法監督或責令其全部停止銷售、下架退市,不留死角。對下架退市的奶製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配合相關部門,分工協作,落實監管責任,該由生產企業召回的及時召回,該銷毀的堅決依法銷毀,嚴防再次流入市場。對進口的奶製品,重點檢查食品合格證、中文標簽和中文說明書及相關手續。
(五)認真開展農村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要結合農村食品市場特點,突出農民消費者日常食品消費的必需品種,加大對農村城鎮、集鎮、鄉村舉辦的食品交易會、廟會等經營食品的監管力度,嚴格規范農村食品經營秩序。加大對農村和鄉鎮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食雜店的監管和整治力度,規范連鎖配送和送貨下鄉經營食品行為,依法打擊銷售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的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農村食品市場消費安全。認真落實總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示範店規范指導意見》,按照「兩重點、三嚴格、四統一、五規范」的建設要求,加快推進農村食品安全示範店建設進程,充分發揮示範店的示範引導作用。
(六)認真開展對食品經營者履行法定責任義務的專項執法檢查。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總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嚴格依法監督食品經營者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嚴格監督商場、超市等食品經營企業和食品店,在鞏固索證索票、進貨台賬「兩項制度」成果的基礎上,切實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義務,嚴格落實企業內部食品質量管理責任,規范食品質量市場准入行為,切實把好食品進貨關。鼓勵和引導食品經營企業建立健全以食品進貨把關、質量管理和退市等為主要內容的電子化台賬及信息化網路管理體系。加強對食品經營者內部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檢查,督促經營者針對食品保質期的不同時間段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引導其採取消費提示和食品有效期管理警示等防範措施,切實對消費者負責。監督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食品質量管理、食品退市、應急處置、消費糾紛解決、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等制度,切實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七)加大食品廣告監管執法力度。依法嚴厲查處含有虛假、誇大內容的食品廣告,特別是保健食品廣告。嚴厲查處涉及宣傳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違法食品廣告;堅決制止和查處有關部門或者機構、協會違法推薦食品的廣告。對廣告宣傳的產品功能和成分與標簽、說明書不一致的,要責令停止發布,並依法查處。對於被確認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要立即停止發布該食品的廣告。
(八)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協作配合工作。進一步加強與衛生、農業、質檢、食品葯品、工業和信息化、商務、公安等有關職能部門的協作與配合,在按照國務院《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做好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的同時,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和協調下,依據職能,依法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其他整頓工作。一是依法配合商務、農業等部門加強畜禽屠宰整頓,嚴厲打擊銷售病死病害畜禽肉和注水肉等行為,嚴防病死、注水、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肉品進入流通環節。二是依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包括食用農產品在內的農產品和農葯市場的監管。三是依法配合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整治普通食品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誇大宣傳功能的行為。四是依法參與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標準的宣傳貫徹與食品安全標准實施等工作。五是依法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建立食品企業誠信不良記錄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行業退出機制,加強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者質量信用建設和信用分類監管。 要在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頓工作的同時,強化食品市場日常規范監管,加大食品市場巡查力度,嚴格食品市場主體准入管理,嚴格食品質量監管,嚴格食品經營行為的規范,依法查辦食品大(要)案件,進一步創新監管機制和手段,積極構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保障體系。
(一)嚴格市場主體准入管理,依法規范證照核發行為。要嚴格按照法定條件、程序和有關規定核發《食品流通許可證》;堅持先證後照,對未獲得相關許可文件的,登記注冊機關不得核發營業執照。要嚴格執行總局《關於對食品經營主體予以特別標注的通知》的規定,對食品經營主體進行特別標注。建立許可證發放機關與登記注冊機關的信息溝通機制,依託工商系統信息化網路體系,實現食品流通許可機構與登記注冊機構信息共享,依法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
(二)嚴格食品質量監管,依法規范食品質量抽樣檢驗行為。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及總局有關規定和制度,依法開展流通環節食品抽樣檢驗工作,認真執行當地政府年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計劃中確定的流通環節食品抽樣檢驗的安排,嚴格食品質量抽樣檢驗工作程序和紀律,嚴格抽樣檢驗信息和發布的規范管理及審核程序,認真落實總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和《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制度》。同時,要充分發揮食品抽樣檢驗結果的作用,加強綜合分析,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進行消費提示和警示,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相關職能部門和行業組織,促進食品安全的源頭治理和行業自律。要監督食品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對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立即停止經營,履行通知相關生產者和消費者、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的責任和義務,配合生產者落實食品召回制度,對沒有及時召回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堅決依法徹底銷毀,並作好銷毀記錄存檔備查。同時,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退市後的跟蹤監管,嚴防再次流入市場。
(三)嚴格食品市場巡查,依法規范食品市場監督檢查行為。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市場巡查監管制度的要求,強化市場巡查,將監管重心下移,嚴格落實基層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屬地監管責任制。基層工商所要突出巡查檢查重點,通過增加巡查頻次、強化巡查措施、完善巡查機制、創新巡查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巡查,切實提高巡查效能,著力解決重點市場、重點區域和重點食品經營者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制度規范、責任明晰、執法嚴格、反應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機制。要如實記錄巡查中發現、制止和查處食品經營者違法行為的情況,並將巡查記錄納入經營者食品安全監管檔案和信用分類管理體系,激勵守信者,查處違法者。要將食品市場巡查與經濟戶口管理、食品質量監管、食品市場分類監管等結合起來,加強對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記錄與信用體系建設,完善監管檔案,並加強對監管數據的統計和綜合分析,切實提高日常巡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嚴格落實監管制度和創新監管手段,依法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要突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關鍵環節、重點部位,結合專項執法檢查和日常監管的實際情況,在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和構建長效監管機制上下功夫,特別要抓好各項監管制度的實施和落實,切實用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要認真落實總局制定下發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八項制度,並在實踐中不斷細化、完善和創新,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水平。同時,要認真落實總局《關於積極推進流通環節商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網路建設工作的意見》,強化網路信息技術在流通環節食品市場主體許可、登記注冊、食品質量監管、市場巡查和執法辦案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要加快建立流通環節食品經營主體、食品市場質量監管、食品抽樣檢驗、食品安全監管和案件查辦資料庫,並與工商機關其他執法監管信息互聯互通,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各地要加快推進基層工商所信息化網路體系建設和應用,充分運用無線網路執法平台、移動查詢終端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市場巡查和日常監管,有效開展網上預警防範和應急處置工作。要認真落實食品安全預警防範和應急處置各項工作,完善機制,嚴格責任制度,切實做到超前防範,及時有效應對和處置。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切實履行法定職責,以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為重點,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一把手親自抓,主管領導具體抓,各內設機構按照職能分工負責,密切協作,切實抓好組織實施和落實工作。要落實各項市場監管制度,有效防範市場監管的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各地要層層制定具體的整頓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精心組織和認真實施。
(二)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和隊伍建設。各級工商機關要加大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力度,嚴格監管執法、市場巡查和案件查辦程序,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確保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經得起司法監督,切實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法制體系。各地要按照建設學習型機關和基層的要求,採取學習、培訓、崗位練兵、實踐鍛煉等方式,加大基層執法人員政治理論、業務知識、法規政策、管理技能的學習和培訓力度,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業務上、作風上過硬的幹部隊伍,為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提供人才和素質保障。
(三)進一步健全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各級工商機關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嚴格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調整充實執法力量,改善監管執法條件。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屬地監管領導責任制、職能機構指導監督檢查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基層監管崗位責任制及其責任追究制。總局食品流通監督管理司負責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的綜合協調工作。各地工商機關要明確一個內設機構牽頭負責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的綜合協調工作,並明確各內設機構的職能分工。企業登記注冊、外資企業登記注冊和個體私營經濟監管機構要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登記管理,嚴格特別標注管理,查處違反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取締無照經營;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要及時受理和依法分流、處理消費者的咨詢和申訴舉報,依法加強食品添加劑的質量監管,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食品流通監管機構要依法加強流通環節食品質量監管,依法查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市場監管機構要加強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集貿市場食品安全的管理,依法查處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銷售企業的違法行為,依法配合有關部門加強農葯市場管理,加強食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監管,規范食品市場秩序;競爭執法、直銷監管、商標管理、廣告監管等機構要依法分別加大對食品市場不正當競爭、傳銷、商標侵權、虛假廣告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紀檢監察機構要對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中發生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問題,依據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四)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新聞宣傳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局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統籌和規范食品安全整頓信息發布工作的要求,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公布制度。要依法依職責依程序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做到准確、及時、客觀。對涉及其他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的,要依據有關規定聯合公布。要嚴格宣傳紀律,適時宣傳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進展、成效和典型事例,引導新聞媒體客觀准確報道,為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五)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和檢查落實工作。要加強工商機關內設機構之間以及與各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及時通報有關情況,建立健全協調協作機制,切實形成監管合力。各級地方工商機關要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和協調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參與相關工作,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局要層層加強對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指導、督查和考核,採取重點督查、專項督查、交叉檢查、明查暗訪等多種方式,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組織領導、工作任務、工作措施、工作責任、人員力量和經費保障等落實到位。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監管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確保各項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總局將適時組織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檢查督查工作。
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局於12月10日前將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情況書面報告國家工商總局。
附件: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情況統計表(略)
㈩ 食品衛生監督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食品衛生監督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九項制度
為切實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 管,維護食品市場秩序,保證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實際,制定白山市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九項制度。
一、食品市場主體准入登記制度
流通環節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申請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未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從事食品經營活動。
(一)《食品流通許可證》審查批准。對申辦許可證的經營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屬地管轄原則,依據《吉林省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試行)》進行認真審查,按從事食品流通經營活動的經營場所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
(二)工商登記注冊。必須堅持先證後照、依法登記原則。對未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前置審批文件的,不得辦理登記注冊手續;對未依法取得許可證照從事經營活動的,要依法進行嚴肅處理;對改變許可項目、許可證到期的食品經營者,要及時責令其限期辦理變更登記或重新辦理,逾期不辦的,要依法注銷許可證。
(三)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經營者,不予辦理市場准入登記:
1.未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相關批准文件的;
2.已經取得的《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相關批准文件被吊銷、撤銷或者有效期屆滿後未依法重新辦理許可審批手續的;
3.個體工商戶吊銷《營業執照》不滿六個月的;
4.偽造、塗改、使用他人《食品流通許可證》的;
5.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不得從事經營活動的。
(四)接受社會監督。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公示審批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相關內容,接受社會監督。
二、食品市場質量監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加強食品質量管理,嚴把食品質量准入關。對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食品,應當採取責令停止銷售、退回供貨方、銷毀等措施,清理退出食品市場。
(一)食品市場質量准入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做好下列工作:
1.監督食品經營者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制度,督促食品經營者嚴格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證明文件;
2.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並執行進銷貨記錄制度, 鼓勵有條件的經營者建立電子進貨查驗記錄和質量自檢制度;
3.監督市場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展銷會舉辦者建立並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4.積極引導食品經營者建立「場廠掛鉤」、「場地掛鉤」
等協議准入制度;
5.開展食品質量抽樣檢驗,重點強化對消費者申(投)訴集中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種類食品的抽樣檢驗,確保上市食品質量安全。
(二)食品退市監管。對下列食品,應當按照相關規定,責令退出市場:
1.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3.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4.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雜使假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
6.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7.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8.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9.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
10.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經營的食品;
11.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內容與實際不符的食品;
12.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不符合規定的進口預包裝食品;
13.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三)食品退市的處理。
1.對標簽、標識或者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但內在質量合格的食品,應當責令停止經營、退回食品生產者;在食品生產者採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銷售,銷售時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明示生產者採取的補救措施;
2.對經檢驗確定為內在質量不合格的食品,要及時下架,並依法處理;
3.對已經售出的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有毒有害食品,要通過公告、通知等方式追回或責令經營者追回;
4.對其他行政機關公布的屬於退市的食品,要依法處理,並採取退市措施,清出市場;
5.對不主動退市、責令退市後仍不退市或者名義上退市實際仍以其他方式繼續銷售的,應依法從重處罰。
(四)退市食品消費警示。對轄區發現的退市食品的有關信息,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示,向消費者發布消費警示。
(五)退市食品跟蹤監督。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對退市的不合格食品記錄在案,以備查詢。要適時進行跟蹤回訪,確保不合格食品真正退出市場。
三、食品市場巡查監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加強食品市場日常巡查監管工作,認真履行監管職責,維護食品市場秩序。
(一)食品市場巡查的組織。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組織基層工商分局(所)開展食品市場巡查工作。
(二)食品市場巡查的內容。食品市場巡查過程中要做到「七查七看」:
1.查經營資格,看食品經營者證照是否齊全,期限是否有效,是否按要求懸掛,是否出租出借證照,是否超范圍經營,是否具備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證明;
2.查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和記錄制度,看食品經營者進貨時是否履行了檢查驗收責任,是否索取了供貨方相關證照、發貨票等相關證明材料;
3.查經銷食品,看是否有質量合格證明、檢驗檢疫證明,是否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經銷國家明令淘汰、失效、變質的食品,是否建立食品退市制度;
4.查包裝標識,看食品標識內容是否真實,是否有產品名稱、廠名、廠址,是否標明食品主要成分和含量,是否標
明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限等國家規定必須標明的內容;
5.查商標廣告,看食品商標是否有侵權和違法使用行為,食品廣告是否含有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的內容;
6.查市場開辦者(包括櫃台出租者、展銷會舉辦者)責任,看食品市場開辦者是否建立並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是否認真履行法定責任義務;
7.查食品貯存,看經營者經營環境、條件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是否及時清理超期變質食品。
(三)食品市場巡查要求。
1.必須兩人以上著裝亮證依法巡查;
2.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糾正和處理,如遇重大問題要及時向上一級機關報告;需要查處的,要依法予以查處,並將相關情況錄入經濟戶口;
3.按照經營者自律和誠信經營情況,組織開展經常性市場巡查,重大節日期間要相應增加巡查次數;
4.積極創新巡查方式方法,採取隨機抽取經營者經營的食品進行「倒查」的辦法,檢查其落實查驗記錄義務和建立執行自律制度情況。
(四)食品市場巡查記錄。基層工商分局(所)進行食品市場巡查時,應當翔實記錄巡查監管情況,對有違法行為的,應當補充記錄處理結果。巡查記錄經執法人員和食品經營者簽字後歸檔,巡查記錄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檔案管理相關規定。
四、食品安全預警及應急處置制度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在當地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及時作出反應,配合衛生行政等相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應急處置,控制事態發展。
(一)食品安全預警及應急處置。下列情形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進行預警和處置:
1.發生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傷害或死亡的事件;
2.發生區域性銷售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偽劣食品事件;
3.發生其他引起市場波動或者嚴重危及公共利益和社會穩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二)食品安全重大事件處理程序。
1.按《白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環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定的時限,應當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通報,同時向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告;
2.迅速派出人員前往事發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阻止和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開展調查核實及相關處理工作;
3.按照事件波及的范圍及時向相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出協查或者聯查通報,並及時向上級工商機關報告調查和處理的進展情況。
(三)食品安全重大事件處理方法。經核實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的食品安全事件,應當採取以下措施處理:
1.責令經營者對涉案食品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封存,防
止涉案食品擴散;
2.涉案食品已經擴散的,應當採取發布公告、責令經營者召回、組織追繳等措施予以追回;
3.需要立案查處的,應當及時立案查處;
4.完整記錄預警和處置的有關情況,在應急狀態解除後,及時形成專題報告,報送當地政府,並逐級上報上級工商機關。
五、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轄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發布,並對其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法律性負責。
(一)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內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職責,可以向社會公布下列食品安全信息:
1.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總體形勢和趨勢信息。包括反映本轄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趨勢現狀及預測預警信息;
2.食品安全檢驗及監督檢查信息。包括不符合有關食品安全標准,假冒他人商標、包裝、裝潢及虛假廣告等信息;
3.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包括食物中毒、突發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病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
4.其他影響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信息。
(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的主要方式。
1.通過新聞媒體適時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2.在辦公場所設置「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板)」,並指導轄區食品經營者、市場開辦者在商場、超市等大型食品經營場所設置「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板)」,向公眾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三)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的要求。
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應當做到准確、及時、客觀。對已經公示的食品安全信息,應當建檔留存,以便有關單位或者消費者查詢。
六、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根據食品經營者經營場所、特點和信用,有針對性地採取分類監管措施,明確監管重點和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
(一)商場、超市的監管。監督商場、超市等企業,在鞏固進貨查驗、查驗記錄「兩項制度」成果的基礎上,切實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義務。引導有條件的商場、超市逐步實行計算機管理,提高監管效能。
(二)食品批發企業的監管。嚴格監督食品批發企業建立和完善食品銷貨台賬,履行好進貨查驗義務和查驗記錄義務,確保食品經營行為規范。
(三)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的監管。監督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明確入場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入場食品經營者的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建立食品經營者檔案,記載市場內食品經營者的基本情況、主要進貨渠道、經營品種和供貨商狀況等信息。建立和完善食品經營管理制度,加強對食品經營者的培訓。設置食品信息公示欄,及時公開市場內或行政機關公布的相關食品信息。
(四)食品店的監管。嚴格監督食品店履行查驗義務,認真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確保食品來源合法。
七、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追究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明確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嚴格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追究,確保各項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到位。
(一)實行食品安全逐級負責制。
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實行逐級負責制。
1.各級工商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對上一級工商局負責;
2.市州局、縣級局和承擔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的派出機構,對轄區內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工作負領導及監督管理責任;
3.基層工商分局(所)對轄區內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工作負直接監督管理責任。
(二)實行食品安全責任人制度。
1.各級工商局的主要負責人承擔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領導責任;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承擔直接領導責任;
2.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內部根據分工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職責的機構主要負責人,承擔主要組織、協調、指導等責任;分管負責人承擔直接組織、協調、指導等責任;
3.基層工商分局(所)長承擔本轄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工作直接監督管理責任;
4.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及基層工商分局(所)的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承擔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具體監管責任。
(三)責任追究范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1.在《食品流通許可證》審核發放工作中,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的;
2.對無證、無照等違法經營行為,未及時進行處理的;
3.對違法行為未依法處理,放縱違法行為,或者無法律依據減輕處罰的;
4.對群眾舉報、上級工商機關交辦、督辦及相關部門轉辦的食品案件,無正當理由未及時調查處理的;
5.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未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預警和處置的;
6.對應當上報的食品案件瞞而不報,或者對其他重要情
況瞞報、謊報、緩報、漏報的;
7.對應當移送其他部門的食品案件,不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移交的;
8.因主觀過錯,導致有毒有害食品未能得到及時控制,造成危害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故,或者給本地區、本單位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
9.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發現的其他失職、瀆職行為。
(四)責任人的處理。對負有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要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視具體情節給予相關責任人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因不認真履行職責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的具體監管責任人,要按照《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對造成嚴重後果、涉嫌犯罪的,要按照相關規定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八、食品廣告監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廣告的監管力度,依法嚴格規范食品廣告發布行為。
(一)食品廣告內容要求。食品經營者應當保證食品廣告內容真實、健康、科學、准確,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騙或誤導消費者。
(二)違法廣告查處。對違法廣告、特別是含有虛假內容的食品廣告和涉及宣傳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違法食品廣告,要嚴厲查處;對被確認為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的食品,要立即責令停止廣告發布行為;堅決制止和查處機關、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的不法行為。
(三)食品廣告監測和預警。應當加強對食品廣告發布情況的監測和預警,及時了解和掌握食品廣告發布動態,杜絕違法食品廣告發布行為。
九、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協作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組織、協調下,依法做好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一)建立食品安全監管協作機制。建立健全與衛生部門的協調機制;與質檢、食品葯品、農業、工業和信息化、商務、公安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機制;完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通報機制。
(二)相關部門協作問題的處理。
1.對監督檢查中發現違法行為屬於其他監管部門管轄的,應當及時書面通報或移交相關監管部門;
2.對申訴舉報處理工作中發現應由其他監管部門處理的,應當及時轉交並告知舉報人,相關移交、轉交材料要存檔備查;
3.對其他監管部門通報和移交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的,應當及時依法查處或處置,並及時反饋結果。
(三)食品安全信息通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獲知的食品安全信息,涉及其他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通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