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政府職能轉變

公共服務政府職能轉變

發布時間:2021-12-05 15:17:51

① 如何理解我國現代行政職能轉變的關鍵是建設公共服務性政府

中國人每個人活的都不容易
我覺得中國的政府還都停留在清王朝時代的君
而老百姓還都停留在臣子的份上,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許多老百姓甘願稱臣
而許多當官的卻甘願成君
而現代社會的發展,
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去看看人家美國吧
政府和警察通常都是很尊重
並且有點害怕百姓的
因為人家是公正透明的全民投票制
中國不行
全部都是當官的說了算
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權利
為什麼讓別人給代替了
所以
要想搞好社會主義
必須先把政府的只能改變了
不是奴役百姓
而是為百姓服務!
希望我的觀點能給你些許的啟發!

② 政府職能轉變 內容

政府職能轉變,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一定時期內,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其應擔負的職責和所發揮的功能、作用的范圍、內容、方式的轉移與變化。政府職能轉變的必然性,是由影響政府職能的諸多因素所決定的。
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戰略目標:
1、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
2、調整行政組織結構,加強宏觀調控部門,減少專業經濟部門,適當調整社會服務部門,加強執法監督部門,培養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
3、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調整行政部門的職責許可權,明確部門間的職責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職能由同一部門承擔,克服多頭管理、政出多門。
4、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政府職能體系的法制建設,實現政府職能運行的法制化。
社會環境變遷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外在動因。
公共行政科學化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內在動力。
技術手段的創新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根本保障
傳統行政文化是影響政府職能轉變的制約因素。

政府職能轉變必須明確三方面的內容:任務、瓶頸、途徑。這是因為我們必須明了政府職能在現代市場經濟制度下,所要履行的職責,即我們政府職能所要達到的目標。同時根據這一目標尋找差距,找出阻礙這一目標的原因。然後根據原因制定實施方法,最終目標還是為了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任務:建立為社會公共服務型的政府。下面分別探討。
政府的基本職能大體包括四種類型:
第一種,政治職能。包括階級專政的職能,就是保衛的職能、社會治安的職能、民主政治的職能以及國際交往的職能,這都屬於政治職能的范疇。
第二種,政府的經濟職能。在經濟職能中,大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要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實行宏觀調控。在實行宏觀調控方麵包括很多具體的內容:比如制定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制定經濟規則,調整產業結構,完善市場體系,建立監督機制,監管國有企業,這就是中國特色。這是經濟職能的一個方面,就是要調節社會經濟運行,實施宏觀調控這樣一個職能。經濟職能的第二方面,就是要管理國有資產職能,這也是中國政府職能的特色。第三方面,要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職能,任何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這樣一個格局下,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須要參與國際社會的經濟活動。所以,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職能也稱為政府的重要的經濟職能之一。
第三種基本職能即所謂的社會職能。社會職能大體包括實施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在西方國家稱為福利國家,他們在這方面政府負有更大的職責。這和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相關,我們現在正在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另外,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也是政府的社會職能。還有,保護環境、嚴厲地控制人口,這也是中國政府社會職能的特色。再就是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地發展。還有政府要提供各種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如環境保護,西方國家走過了一條"先發展後治理"的彎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現代化的歷程中,就要借鑒西方過去走過的彎路,再不能走他們的老路。我們現在堅持既要發展同時要治理環境,兩個方面要同時進行,不能先污染後治理,這是所謂的第三種職能-社會職能。
第四種基本職能是文化職能,政府所承擔的文化職能。這里講的文化職能是一種大文化的概念,廣義上的文化概念。他包括 科學、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各類事業發展的職能。上面我講的政府的基本職能如果在國際社會中來看,以上四種基本職能應該說是所有國家中都有的職能,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它的側重點范圍是有所不同的。

③ 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既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應有之義,又是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必有環節。閱讀材料,

(1)①市場和計劃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②政府將適合市場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或市場機構承擔,遵循價值規律,引入競爭機制,通過供求、價格機制,充分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了資源的有效利用。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注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定項委託、合同管理、評估兌現,綜合運用了經濟手段、法律等手段加強宏觀調控,要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將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2)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我國的執政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實行政治領導。②黨提出推廣政府購買服務,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工作,不斷創新和完善服務提供方式,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③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遵循了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

④ 論述: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論服務型政府建設與政府職能轉變

內容提要:政府職能具有動態性,應當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做出調整與轉變。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政府職能轉變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必然要求和實現途徑,只有明確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確定政府職能重心,合理調整政府管理許可權,綜合運用恰當的政府管理方式,才能保證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順利進行。本文結合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及建設要求,從上述幾方面對目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中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梳理與分析。關鍵詞:政府職能;政府職能轉變;服務型政府
政府職能是指政府在一定的時期內,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承擔的職責和功能。政府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職能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時准確地轉變政府職能是保證政府正確行使權力,發揮相應作用的關鍵。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要求,但從目前來看,我們的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距離服務型政府所要求的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本文立足於服務型政府建設,對當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梳理與解析。

政府職能是國家職能的具體體現,必然反映國家活動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務和主要作用。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國家職能包括兩方面: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的統治,因此國家在實施統治過程中,其核心職能必然是政治統治職能。統治階級利用國家機器,主要是採用暴力等強制手段,控制被統治階級,鎮壓被統治階級及一切破壞現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會秩序分子的反抗活動。同時,統治階級為了更好地實施政治統治,又必然運用公共權力承擔起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社會管理職能。
政府職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政府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職能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任何類型的政府都有一些貫穿政府始終的基本職能,如維護政治統治、防禦外來侵略等。但政府的職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政府職能應呈現一種動態性,需要不斷地變化和調整。政府職能轉變即是指政府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調整與變化,如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職能重心的調整、政治職能或社會職能的職能許可權與履行方式的變化等。政府職能轉變是政府不斷調整自己的職能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政府職能的變化主要有兩方面的情況:一是國家政權性質發生變化,政府職能必然會發生本質的改變;二是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環境等發生改變,也會使得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變化,如某些職能的增減、職能重心的變化、職能履行方式的調整等。
我國自1988年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
http://wenku..com/link?url=-ec4JrC

⑤ 服務型政府和轉變政府職能的關系

首先,政府職能轉變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一定時期內,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其應擔負的職責和所發揮的功能、作用的范圍、內容、方式的轉移與變化。
所謂服務型政府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用政治學的語言表述是為社會服務,用專業的行政學語言表述就是為公眾服務。它把為社會、為公眾服務作為政府存在的、運行和發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會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以公正執法為標志,按著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並承擔責任的政府。
其次,兩者的關系:
1、政府職能轉變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它包括將政府職能由全能型轉變為服務型,由審批型轉變為服務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礎工作),由高成本轉變為高效率(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前提)。
2、服務型政府是政府職能轉變所要達到的戰略目標。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從政府結構、職能轉變、流程再造、管理方式等多個方面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社會而設計的,相對於傳統計劃體制中的政府體制,已經具有了體制轉軌的色彩。
另外,政府職能轉變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建設服務型政府,又將使中國的政治制度、政府職能更加合理,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廣泛,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和管理國家事務的范圍和權利不斷擴大,基層社會自治更加自主完善。

⑥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措施有哪些

政府職能重心的轉變新時期深化政府職能轉變的幾點思考新時期環境和任務的特點政府職能轉變在實施了20多年後依然被列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大致源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早期職能轉變的目標和期望還沒有到位,因而改革進程需要進一步加快;二是新環境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因而需要與時俱進,使改革進一步深化。在筆者看來,後一點更為重要,它關乎到職能改革目標、任務、基本方向和側重點的設計。新時期的環境有哪些特點?可以說,新一代領導集體提出的新施政理念,構成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的大背景和新環境。新一代領導集體意識到我國處在一個「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現期」並存的關鍵時期,因而其施政理念是對多年來發展歷史的總結和對現狀、未來系統思考和審時度勢的產物。施政理念的轉變要求政府治理模式的轉變,這一轉變涉及職能結構、角色定位和施政方式的轉變。那麼,從政府職能角度來看,上述環境特點會對職能轉變產生哪些影響?會提出哪些新的任務和要求?(一)政府職能轉變從過去聚焦經濟擴展到更為廣闊的領域計劃經濟時代我國政府職能結構的特徵可以歸結為:政治、經濟職能過強,社會職能過弱,管制功能過強,服務功能過弱,在經濟職能中,微觀管理職能過強,宏觀管理職能過弱。改革開放伴隨著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向經濟建設的轉移,與此相應,政府職能轉變的重點長期放在經濟領域:「從計劃調節到市場調節,從微觀管理到宏觀管理,從直接管理到間接管理」等,顯然都屬於政府經濟職能轉變的范疇。「科學發展觀」理念與「和諧社會」目標要求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職能,《十一五規劃》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發展思路出發,突出強調以人為本和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問題。這些都意味著,政府職能轉變從過去聚焦經濟領域擴展到了更為廣闊的領域。(二)職能轉變領域的擴展要求多項職能之間的合理平衡一個基本事實是,政府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職能,必須擁有相對充足的資源,而政府財政資源的汲取量又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如果社會經濟發展出現滑坡,政府財政資源的汲取必然受到負面影響。這時,縱然有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職能的良好願望,政府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換句話說,政府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的有效履行以經濟職能的有效履行為前提。這一點意味著,強化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並不是政府工作重心的再次轉移,而是一方面要超越對經濟職能的過分倚重,另一方面又要在有效履行經濟職能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社會和公共服務等多項職能之間的合理平衡。這意味著職能的高度復雜化,要求職能調整的設計和實施要強化協調和統籌,要求職能結構優化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前瞻性。(三)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具有新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多年來,政府職能轉變集中於經濟領域,改革的側重點在於放開那些「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務。所謂經濟職能轉變,其核心問題是確定政府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在哪些方面有所不為。時至今日,就政府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而言,黑白分明的地方已基本解決,我們的理念和認識已基本到位,深化職能轉變必然觸及那些不那麼涇渭分明的領域。在這些領域,政府職能不再是「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所能回答得了的,它與政府履行職責的具體方式密切相關,與政府在應該管理的領域中的角色定位密切相關。相應地,政府職能轉變具有了深層次的內涵和新的表現形式。舉例而言,各級政府都承擔著經濟職能,但不同層級政府在履職方式和手段方面有著很大的區別。換句話說,各級政府都「該管」經濟,其分野主要在於怎樣去管。「怎樣管」和「該不該管」就這樣緊密聯系,共同決定著政府的職能定位。政府職能轉變的側重點不再是回答該不該管,而要深入到「如何去管」的問題。這一點不僅適合於經濟領域,同樣適合於政府的其它職能領域。(四)經濟領域深化政府職能轉變的未來著力點就經濟領域而言,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政府職能轉變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筆者認為,未來改革的著力點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科學發展觀對政府職能轉變提出新的要求。科學發展觀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包括改變對投資和出口的過度依賴,擴大內需使消費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擺脫以資源消耗和生態犧牲為代價的可持續陷阱,靠知識經濟和自主創新推動經濟增長改變非均衡發展模式,促進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等等。回顧經濟體制改革歷程我們會發現,在「短缺經濟」和「剩餘經濟」的不同階段,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明顯不同,其經濟職能相應具有很大差異。可以設想,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政府經濟職能及履職方式會產生重大影響,提出新的要求。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和思考還應進一步深化和細化。第二,實施《十一五規劃》對深化職能轉變提出新的要求。《十一五規劃》相關部分提出了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任務目標和基本方向。以「深化體制改革」為例,它涉及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稅收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現代市場體系完善等多個方面。這些都和政府的經濟職能密切相關。因此,結合重點改革領域和目標、方向,釐清這些對政府職能的具體要求,進而根據國情,把原則性的理念具體化並落到實處,是深化政府職能轉變的未來著力點之一。職能轉變與政府的角色定位前已提及,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具有新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其側重點不再是政府「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而是深入到政府履行職責的具體方式,即政府在應該管理的領域中的角色定位問題。(一)政府在經濟領域中的角色定位政府經濟角色的歸位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歷程。雖然成效卓著,但筆者認為前一時期的改革基本上屬於角色歸位的過渡時期,從「壟斷主導性經濟主體」向「積極的經濟主體」的過渡:一方面,與計劃經濟時代相比,政府逐步放棄了對資源的全面壟斷和對市場機制的排斥,開始了國有企業在競爭領域的撤退、市場機制的引入和非公經濟主體的培育。另一方面,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登台唱主角,從早期的直接興企業到後期的層層經濟目標責任制以及招商引資狂熱,導致了重復建設、粗放經營、地方分割、部門保護種種弊端。這就是說,政府扮演了「積極的經濟主體」的角色,而在制度保障、市場環境締造和公正仲裁等方面著力不足。《十一五規劃》強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主要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努力實現。政府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完善政策,為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營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這意味著政府角色的進一步轉換——從「積極的經濟主體」到「制度保障者、市場環境締造者和公正仲裁者」的重心轉移。這是政府經濟角色歸位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二)政府在社會職能中的角色定位強化政府的社會職能是新施政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政府的社會職能是一個龐雜的體系,但考慮到提出的時代背景,強化的著力點應在擴大就業、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扶貧工作力度、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等方面,當然在一定程度上還包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所有這些都具有某種「傾斜性」特徵,即對弱勢群體和相對落後區域的救助、保護和扶持。雖然屬於不同職能領域,經濟體制改革對強化社會職能同樣具有借鑒意義。如果說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由「積極的經濟主體」向「制度保障者」的角色歸位,那麼在社會職能領域,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應該有兩條:一是「慈父」與「組織協調者」角色之間的合理平衡;二是「授魚者」與「授漁者」角色之間的合理平衡。(三)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角色定位政府的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如果說社會職能具有「傾斜性特徵」,強化社會職能主要表現為對弱勢群體和相對落後地區的救助、保護和扶持,公共服務則具有「普遍性特徵」,強化公共服務意味著面向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一視同仁地增加或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務,如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治安、良好生態環境等等。就普遍性公共服務而言,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是「安排者」和「生產者」之間的區分和理性選擇:一方面,承認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份內職責;另一方面,又要認識到公共服務不一定由政府獨家壟斷生產。按照新的角色定位,政府作為「安排者」決定哪些屬於公共服務應該由政府來做,做到什麼程度或水平,怎樣付費等問題。至於多數公共服務的生產和提供,完全可以通過合同外包、政府補助、憑單、特許經營等形式由私營部門或社會機構來完成。由於教育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目前出現的種種問題,公共服務市場化在我國正面臨責難和質疑。筆者認為,推進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沒有錯,所要反思的僅僅是市場化的內容及具體形式。市場化具有多樣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既可以是「政府責任」的市場化——把本應是政府「份內職責」的公共服務推向市場;也可以是「提供機制」的市場化——在政府承擔安排者責任的前提下,推行公共服務生產過程的市場化,通過多元生產者間的競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質量。深化職能轉變的實施理念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利益分化、社會多元化和高度復雜化的背景下,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在面臨的種種巨大挑戰面前,深化職能轉變需要實施方式的創新,包括先進的實施理念和有效的實施機制兩個基本層面。考慮國情和實踐中面臨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深化職能轉變過程中應該提倡和堅持以下理念或原則。(一)「協同政府」理念協同政府的核心是「確保政策制定的高度協調和具有戰略性」。高度協調即建立不同部門之間在決策過程中的制度化溝通和協商機制,克服公共決策的部門化,確保不同政策領域之間在政策上的高度一致性和整合性。決策的戰略性則強調公共決策從長遠出發,避免決策成為對目前現實壓力的被動應付。我國長期受到「決策部門化、部門利益化、部門利益法制化」的困擾,離《十一五規劃》要求的公共決策的系統性和戰略性還有相當的距離,因此,堅持協同政府理念尤為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借鑒發達國家「協同政府」和「跨部門合作機制」的機制和具體措施,建立跨部門的設計、實施和評價機制,避免部門化可能導致的碎片化、相互掣肘和割裂。協同政府還包括政府部門與外部主體之間的協同,首先是公民參與,其次是發揮外部專家的作用。我國改革具有不同程度的封閉性,主管部門充當了優先項選擇者、方案設計者、改革推行者和效果評價者多重角色,外部獨立專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公民參與效果更為有限。沒有這些方面的突破和創新,職能轉變的系統性、整體性和戰略性同樣難以實現。(二)結果導向的責任政府理念政府職能轉變存在一個內在矛盾:一方面,改革要求政府部門放手或改變慣常的干預方式。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又在改革的創議和實施方面擁有主導性權力。職能轉變意味著政府部門的自我革命,其效果可想而知。實踐中部門爭奪審批權和重審批、輕監管的傾向可為見證。在協同政府(包括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的有效機制建立和有效發揮作用之前,可以運用「結果導向的責任政府」理念和機制來緩解這一問題。所謂「結果導向的責任政府」理念,就是政府的主管部門向結果負責,權力獲取與權力行使的目標和結果密切掛鉤。以審批權為例,部門索求審批權要達到什麼目標?這些目標是否可以直接測定?目標的實現程度如何評價?部門行使審批權一定時間後,所期望的目標和實際效果是否達到?如果特定審批權的行使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和結果,那麼該審批權就要收回或者取消。這就是權責一致,而「責任」主要用權力運行的實際結果來判斷。(三)「可持續性」理念強化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是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的亮點和突出特徵之一。這無疑反映了「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同時旨在擺脫粗放增長模式和巨大的貧富、城鄉、區域差距帶來的「可持續陷阱」。但強化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同樣存在可持續問題,而且比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更為重要,也更為復雜。20多年來國民經濟和政府財政收入的高速增長,使我們有了強化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的本錢。但許多隱憂依然存在,包括薄弱的現有基礎和巨大且日益增長的潛在需求,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的巨額債務,可能的經濟波動等。前些年,每當中央政府確立經濟增長目標,地方政府多會層層拔高、層層加碼,呈現出某種大轟大嗡的運動式特徵。強化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恐怕難以擺脫這一「規律」,可持續性陷阱相應可能採取多種形式:描繪宏偉美麗的藍圖而沒有認真核算資源需求和財政承受能力;以「豐年」的標准確定服務量和水平,不認真考慮「歉年」可能面臨的壓力等等。從一些地方政府的種種規劃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出一些影子。公共服務尤其社會福利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剛性特徵,公眾沒有享受到應該享受的公共服務或福利時無疑會不滿,從而影響到社會穩定。但可以設想,當出現資源嚴重不足,政府不得不剝奪已經享受的服務或福利時,公眾的反應決不是「不滿」一詞所能形容的,對社會穩定帶來的破壞性無疑會更大。(四)「管理精緻化」原則需要牢固樹立一個觀念:理念需要技術支撐,忽視制度、技術和機制的構建,再先進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從馬克思的「人民公僕」到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從鄧小平的「三個有利於」到今天的「以人為本」,新民生路線有其歷史根基。教訓在於過分熱衷於新理念的闡釋、傳播和中繼站式的層層傳達,在因地制宜構建有效制度和機制方面著力不足。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意味著任務多樣化和復雜化,相應要求變革過程管理的精緻化。管理精緻化側重於技術層面和細節,目的是實現細致化、科學化和操作化,這應該體現在變革過程的每個環節,包括優先項選擇、目標確立、方案設計、實施與評價等等。目前,我們對改革的操作和技術層面重視不足,管理還相當粗放。

⑦ 請問政府職能轉變是什麼意思呢

全能型政府的職能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對象。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進行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產者、監督者、控制者的角色,為社會和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和角色被淡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交給市場調節。政府由原來對微觀主體的指令性管理轉換到為市場主體服務上來,轉換到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這一重大轉變是艱難的,但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啃掉的「硬骨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政府與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角色混淆現象得到改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迫使政府管理經濟方式轉變;現代產權制度的建立也將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現象有一定改變。但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與市場競爭秩序維護「缺位」並存,政府規模的膨脹加劇,影響了市場交易的順利進行。
事實證明,把經濟決策權歸還給市場主體,同時提供各類市場主體自由競爭、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讓市場主體分散決策並獨立承擔經濟後果和社會影響,政府專注於市場環境和市場秩序維護的有限理性思維,更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⑧ 如何轉變政府職能 提升服務質量

「轉變政府職能」,是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形勢而提出的旨在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是經濟社會發展到這一階段的客觀要求。為盡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激發市場經濟活力,中央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作為突破口,以期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近年來,我州積極響應中央相關政策規定,及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打造服務型政府進行了積極探索。州委七屆九次全會上,州委書記楊洪波代表州委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中再次直面政府職能轉變問題,明確提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解決政府對經濟發展服務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延伸閱讀】
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以來,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簡政放權相關工作,並結合實際不斷下放政府權力,取消部分行政審批事項,不斷轉變政府職能,這些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發展動力和社會創造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再次聚焦政府職能轉變工作,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政府要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准等制定和實施,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加強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加強地方政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
近年來,全州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簡政放權工作,有助於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難題,也有助於激發經濟活力,促進全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重點解讀】
轉變政府職能,目的是為市場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創造條件,但如何轉變,如何下放權力才能更好激發市場潛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呢?全會提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避免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干預不當,解決政府對經濟發展服務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全面梳理權力清單 進一步簡政放權
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則能促進經濟發展,運用得不好,則會阻礙經濟進步。因此,釐清政府權力清單,做好簡政放權工作顯得極為重要。全會提出,要正確定位政府職能、職權、職責,能簡則簡,能放就放,真正讓政府回歸本位,防止缺位、錯位和越位問題,杜絕「有利可圖搶著做、無利可圖踢皮球」的現象。具體方面,要從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入手,增大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盡快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加快服務業有序開放,放寬製造業准入限制,最大限度發揮市場機制調節經濟活動的作用;要堅持放管結合,既要放得開、又要管得住。凡屬市場能做到和能做好的事,就放給市場去做,該少做就少做,不該做就不做,將有形的「手」收到最緊、最實,將無形的「手」放到最寬、最活。
——強化服務意識 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
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凸顯服務功能,有助於提高政府公信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會提出,要強化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著重抓好戰略規劃制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服務和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改善,一是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推動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創新上門服務、在線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模式;二是堅決防止服務中各種陳規陋習,治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打破違背市場規律、損害企業利益的潛規則。
——加強市場監管 彌補市場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並不意味著政府只當「甩手掌櫃」,而是要把重心放在營造法治環境、健全公共服務等方面,確保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全會提出,要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清理和廢除所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防止一切形式的「暗箱操作」,反對地方保護、反對各種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打擊欺行霸市、市場壟斷,消除市場封鎖與割據,懲處假冒和有害商品銷售;加快建設標准化體系,突出抓好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著力消除隱患,減少事故。
——創新政府服務方式 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
在轉變政府職能中,政府購買服務是一項重要內容,其對市場有著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全會提出,要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託、邀標等形式,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盡可能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等承擔,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滿足公眾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要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實施體系,明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產品,制定計劃,列出清單,推動規范化操作、公開化運行、全程化監督。

與公共服務政府職能轉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