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蘭庭是什麼意思
蘭庭.
我見過"山水蘭庭".還有一些什麼字眼後面加上"蘭庭"二字,不過那些好象是形容什麼小區呀,猶如"時代家園"一樣.
我是這么認為的,好象是一個標志一樣.
2. 蘭亭的化妝品怎麼樣
性價比高。
蘭亭的細胞精華系列,感覺這個系列的成分好一點的。以前用的那個藻白金系列的,補水美白效果還可以,現在重心放在抗衰老上面了,這個細胞精華系列,適合熟齡肌使用的,可以有效的去皺紋,補水,修復肌膚。
使用一個品牌的護膚品覺得還不錯,就長期使用,這其實是錯誤的做法。就像身體長期使用同一種物質,本身也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功能,即便是再好的產品也不會將功效發揮至極致。
適時更換不同品牌的護膚品,讓肌膚嘗嘗鮮,才能使肌膚的新陳代謝和吸收功能更好。換品牌使用,千萬不要整套全換,這樣肌膚細胞會因為外界的「突變」而受到「驚嚇」,導致肌膚產生不適。最好的辦法還是單品使用、單品更換。
產品成分或功效的類似,在搭配組合後,效能反而會被相互削弱、抵消。建議大家不要同時使用相同功效的護膚品。其實道理很簡單,相同功效的產品所含的成分和工作原理類似,加上肌膚本身的吸收能力有限,同一營養攝入過多但吸收不了,甚至會出現相互抵消的現象。
3. 蘭亭稧後是什麼意思
蘭亭是地名,歷史上,在這里舉行了一次 修禊 活動 ,這次活動因為王羲之寫的蘭亭序而名揚千古。
修禊,一種風俗,舉行這活動能消災祈福。成為當時上流社會的一種文化活動。
蘭亭修禊之後,就是這意思。
4. 王羲之的《蘭亭序》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
思想:文章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闡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觀點,批評了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顯然是有感而作,緣情而發。
參加蘭亭集會的是當時社會上的名流,他們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們思想消極,行動無為,就像浮萍之於海水,隨波盪漾,飄到哪裡就是哪裡。對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評。
生和死是兩碼事,不能等同起來。生有各種各樣的生,有的人活得窩窩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種各樣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無聞,有的人死得轟轟烈烈。正如作者所說的:「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這樣寫,表明了他對生死問題的看重,他是想以此來啟發那些思想糊塗的所謂名士,不要讓生命輕易地從自己的身邊悄悄逝去。
背景: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歷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賞析:文中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嘆。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
作者: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5. 《蘭亭序》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蘭亭集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說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文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嘆。
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書聖王羲之所作。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今浙江紹興西南蘭清)盛游之事,其書從容嫻和,氣盛神凝。據傳唐太宗李世民酷愛其書法,認為《蘭亭序》是「盡善盡美」之作,死後將它一同葬入陵墓。
《蘭亭序》在王書中雖不及其行草書札,但作為一種典雅、雙逸、瀟灑的時代風格是無人能超越或與之相伴的。那種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雙逸的風神,變化多端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使後世學書者感到面對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測的城樓,往住不得其門而入。
單看其用筆的豐富,就有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由方轉圓、由圓轉方等種種奇妙變化,有些橫與波挑又帶有隸書遺意,變化莫測,時出新愈,平和之中見奇縱。
這也是《蘭亭序》永久的藝術魅力所在,所謂「不激不勵,風規自遠」(唐·孫過庭語)正應是對《蘭亭序》之神最恰當的評語。
作者簡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
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6. 蘭亭對弈意思
根據題意,這個詞語按字面來理解的意思是:
在蘭亭裡面下棋
對弈就是兩個人下棋的意思。
7. 蘭亭序表達了什麼意境
一、王羲之的《蘭亭序》究竟想表達的意思是——
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其一,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
其二,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
其三,生命之長短之存滅,不是主觀所能左右的,它取決於自然的造化:其四,批評當時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的思想。
二、附原文如下:
蘭亭序
東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8. 蘭亭的四周有哪些有意境的建築
在蘭亭的四周還有許多有意境的建築,如同眾星捧月般將蘭亭包圍在其中。自入口步入蘭亭,穿過一條修篁夾道的石砌小徑,迎面是一泓碧水,即為鵝池。
鵝池池畔是一塊用石塊鋪砌的40平方左右的「道地」,道地的西首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石碑的石頭采自東湖,碑高1.93米,寬0.86米,厚0.28米。
相傳這兩個字分別是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手書。
相傳有一天,王羲之正在寫「鵝池」兩字。剛寫完「鵝」字時,忽然有大臣拿著聖旨來到。
王羲之只好停下來出去接旨。在一旁看到父親寫字的王獻之也是有名的書法家,他看見父親只寫了一個「鵝」字,就順手提筆一揮,接著寫了一個「池」字。
兩個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諧,一碑兩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話。
王羲之愛鵝出了名,相傳他還特意在蘭亭建造了一口池塘養鵝,後來乾脆取名「鵝池」,並且在池邊建了碑亭。
鵝池池水清碧,數只白鵝嬉戲水面,池左旁是一座式樣特別的石質三角形鵝池碑亭。池水清碧,白鵝戲水,訴說著王羲之愛鵝、養鵝、書鵝的傳說。
蘭亭里還有流觴亭。流觴亭面闊三間,四面有圍廊。亭前是一條「之」字形的曲水,中間有一塊木化石,上面刻著「曲水流觴」4個字。
這4個字所寫得正是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描繪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當時,王羲之共邀請了42位名人雅士在蘭亭雅集修禊。他們列坐在曲水岸邊,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隻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誰處停下,誰就得賦詩一首,作不出者罰酒3杯。
後來,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來這里仿效王羲之,蘭亭雅集,飲酒賦詩。每年書法節都要在此舉行曲水流觴的雅集盛會。流觴亭就是為紀念「曲水流觴」活動而修建的。
按古人上巳修禊的習俗,要在農歷三月第一個巳日臨水洗濯,去除不祥。詩人們在曲水旁,將盛著酒的杯子從曲水上游放出,讓它順著流水漂下,流到誰的面前,誰就暢飲此杯,臨流賦詩。
時人將這些詩匯集起來,成為《蘭亭詩集》,王羲之為此寫了一篇序文,那就是千古留名的《蘭亭集序》。
由與《蘭亭集序》太過有名,相較之下其中的王羲之的《蘭亭詩》即較少為人注意,其實詩、文表現的思想與描繪的景象有不少相同之處,可互相發明。
在這些詩中《蘭亭詩六首》最為有名,其中的第三首最為成功,詩寫道: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
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
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
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詩文中的「群品」即指萬象。這天氣候宜人,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詩人們自然可以寄情山水,暢敘幽情。「寄暢在所因」一句寫出了人與自然的冥契,說明人與外物的聯系,富於哲理。
同時引出下文,「仰望」以下就是「所因」的對象與「寄暢」的內容。仰望是朗然無滓的萬里晴空,俯首則低佪於清澈見底的曲水之濱。
詩人的俯仰所見包蘊天地萬象,一切都生機盎然,令人想到造化的偉大。這兩句與序文中所說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段所描繪的意境相似,只是更加凝練而形象,這正是詩與散文的不同之處。
面對著如此寥廓朗暢、一望無際的景觀,於是詩人由此悟出了自然與人生的真諦。這里王羲之由眼前景物所激起的,並不是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是對宇宙與生命的思索,因而接下來的不是抒情,而是陳理。
王羲之在文中贊嘆造化的功績,感到了自然的力量。而對於王羲之這個被稱為「三才之一」的人來說,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雖千差萬別,但無一不是新鮮而充滿生機的。
其與5首詩也都蘊含著許多哲理,分別在不同的層面顯示出了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集會時所領悟的內容。
這6首詩的地位與名氣均不如詩集的序文《蘭亭集序》,但標志著詩人進行一種新的嘗試,即詩已開始留意山水審美,並從山水中體悟玄理。
因此也可以說,蘭亭的這次集會也是山水詩將要興起的標准。也正因為如此,蘭亭才會更加被後人津津樂道。
在流觴亭上還有匾額「流觴亭」,這三個大字為後來清代江夏太守李樹堂題,旁邊還有對聯:
此地似曾游,想當年列坐流觴未嘗無我;
仙緣難逆料,問異日重來修禊能否逢君。
亭內陳列著由「蘭亭修葺圖」和「曲水流觴圖」。亭背面還另懸由後來清代湘潭人楊恩澍所書的當年參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孫綽所作的《蘭亭後序》全文。
至1661年至1722年,在蘭亭內增建了蘭亭碑亭、御碑亭、臨池十八缸、王右軍祠等建築。
跨過鵝池上的三折石板橋,步入卵石鋪成的竹蔭小徑,迎面是康熙御書的「蘭亭」碑亭。蘭亭碑亭是蘭亭的標志性建築,也被人們稱為「小蘭亭」,名列我國四大名亭之一。
過鵝池越三曲橋前行,便是小蘭亭,亭中碑上刻有「蘭亭」兩字。蘭亭碑亭始建於1695年,亭呈四方形,背面臨水。面積約27平方米,磚石結構,為單檐歇山頂建築,顯得古樸典雅。
碑上的「蘭亭」兩字,為康熙皇帝御筆所書。後來被人砸成4塊,後來又修復了。人們都喜歡用手去摸這通殘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稱「君民碑」。
小蘭亭西側為「樂池」,臨池有一草亭,稱「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西有茶室供人休憩。出流觴亭往北便是御碑亭。御碑亭為八角重檐,同樣始建於1661年至1722年。
御碑亭中立一巨碑「御碑」,系清代原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在1693年所臨寫的《蘭亭集序》全文,書風秀美,雍容華貴。
碑的背面是後來乾隆皇帝1751年游蘭亭時即興所作的一首七律詩《蘭亭即事詩》,書法飄逸,對蘭亭的仰慕之情溢於言表。祖孫兩代皇帝同書一碑,所以又稱「祖孫碑」。
臨池十八缸是由十八缸、習字坪、太字碑組成。這是根據「王獻之十八缸臨池學書,王羲之點大成太」這一典故而來。
相傳王獻之練了3缸水後就不想練了,認為已經寫得很不錯有些驕傲。
有一次他寫了一些字拿去給父親看,王羲之看後覺得寫得還不好,特別是其中的一個「大」字,上緊下松,一撇一捺結構太松。於是隨手點了一點,變成了「太」字,說「拿給你母親去看吧!」
王羲之夫人看了後,說:「吾兒練了3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
王獻之聽後非常慚愧,知道自己的差距,於是刻苦練習書法,練完了18缸水,長大後也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王右軍祠是蘭亭的精華所在。王右軍祠位於「流觴亭」左邊,始建於1698年,總面積756平方米,飛檐迴廊,古樸深沉。祠大門上端懸掛「王右軍祠」木質匾額。
右軍祠內有墨池。相傳王羲之臨池學書,常在池中洗筆,日久池水變黑,故名「墨池」。池中建有「墨華亭」。「墨華亭」3字為陶恩沛書,落款有小跋,記墨華亭來由。
王右軍祠最盡處是一大廳,中柱、邊柱分別有聯。步入大廳,上懸一「盡得風流」木匾。畫像旁是沙孟海先生撰寫的對聯,寫道:「畢生寄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大廳內左右兩旁各置兩塊木質陰雕掛屏,內容為康熙皇帝所臨《蘭亭集序》。
同樣建於清代,粉牆黛瓦,四面臨水。右軍祠是紀念王羲之的祠堂。祠內兩側迴廊是歷代名家臨寫的《蘭亭集序》刻石。其內涵可以用兩句詩來概況:「山水廊橋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隸行。」
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
祠內有清池一方,傳為書聖王羲之洗筆之墨池。據說,王羲之自幼就對書法有過人之處,他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
王羲之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墨池中有墨華亭,亭旁連橋,祠旁環廊,整個建築「山水廊橋亭」於一體,獨具匠心。
蘭亭本身就是非常寶貴的園林傑作,而且又是歷史文化內涵非常豐富的地方。蘭亭處處成景,處處幽雅,成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
清代增建的臨池十八缸
9. 蘭亭序原文譯文及賞析
原文全文:
(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釋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舉行禊飲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無不到會,老少濟濟一堂。蘭亭這地方有崇山峻嶺環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羅帶一般映襯在左右,引溪水為曲水流觴,列坐其側,即使沒有管弦合奏的盛況,只是飲酒賦詩,也足以令人暢敘胸懷。這一天,晴明爽朗,和風習習,仰首可以觀覽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眾多的物類,縱目游賞,胸襟大開,極盡耳目視聽的歡娛,真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人們彼此親近交往,俯仰之間便度過了一生。有的人喜歡反躬內省,滿足於一室之內的晤談;有的人則寄託於外物,生活狂放不羈。雖然他們或內或外的取捨千差萬別,好靜好動的性格各不相同,但當他們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於一時,感到欣然自足時,竟然都會忘記衰老即將要到來之事。等到對已獲取的東西發生厭倦,情事變遷,又不免會引發無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歡欣,很快就成為歷史的陳跡,人們對此尚且不能不為之感念傷懷,更何況人的一生長短取決於造化,而終究要歸結於窮盡呢!古人說:"死生是件大事。"這怎麼能不讓人痛心啊!
每當看到前人所發的感慨,其緣由竟像一張符契那樣一致,總難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嘆一番,不過心裡卻弄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我當然知道把死和生混為一談是虛誕的,把長壽與夭亡等量齊觀是荒謬的,後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處。所以我要列出到會者的姓名,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盡管時代有別,行事各異,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動因,無疑會是相通的。後人閱讀這些詩篇,恐怕也會由此引發同樣的感慨吧
蘭亭序 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行書法帖。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藍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行書第一」。唐時為太宗所得,推為王書代表,曾命趙模等鉤摹數本,分賜親貴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10. 解釋一下蘭亭序原文的意思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里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里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盡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間很自得,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總是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心裡又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我)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盡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於生死這件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