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

發布時間:2021-12-02 01:37:19

1.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創建工作

(一) 在文化部機關報和創建工作指定宣傳平台《中國文化報》開辟專欄和專門版面,組織重要稿件,有效推動、指導各地文化部門開展示範區創建工作。
1、開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專欄和專版:及時報道文化部對創建工作的要求、各地創建工作動態。
2、開辟「公共文化論壇」:結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刊發專家學者及各地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理論研討文章。
3、組織有關研討會:對示範區創建工作進行探討,對研討成果進行集中刊發。
4、組織示範區創建成果展覽展示活動:在示範區取得階段性成果時,組織有關成果展覽展示活動,擴大創建工作的影響。
(二)建立示範區(項目)信息報送制度,通過《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工作動態》(暫定名)溝通信息。各創建單位應確定專人負責及時報送工作動態信息,由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辦公室整理後,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工作動態》(暫定名)及有關內刊刊發。
(三)通過「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管理平台」(即「國家公共文化網」),發揮專家委員會作用,對創建單位進行針對性指導。「國家公共文化網」以專題報道方式反映創建工作動態,並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全面報道。
(四)在文化部社文司指導下,組織中央重要新聞媒體適時進行集中宣傳。
1、在示範區創建工作的重要節點,組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網等中央重要新聞媒體,通過實地調查、集中訪談等多種方式,對示範區創建工作進行深入報道。
2、建立與中央重要新聞媒體的日常工作機制,及時反饋創建工作進展情況。
3、利用有關媒體的內部參考等平台,適時組織重要稿件,建立靈活的發稿機制。 1、創建工作動態:反映各創建單位工作進展,有關地方黨委、政府對示範區、示範項目創建工作的要求,有關會議、文件的精神。
2、創建工作經驗、體會:反映各地示範區、示範項目創建工作中的經驗做法、措施和效果。
3、理論觀點: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工作相結合,以國家課題和各地課題為重點,通過專家學者的文章,對示範區創建工作進行理論闡述。
4、舉辦有關宣傳活動:通過舉辦論壇、展覽等活動,擴大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的影響。
5、及時反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其他工作:對全國文化先進單位評選表彰和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評估定級工作,對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古籍保護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等進行全面的報道。 1、每個創建單位確定1名信息員,負責信息報送和宣傳工作的組織。
2、各創建單位應制定宣傳工作方案,並報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辦公室。
3、參加中央媒體宣傳統一由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辦公室協調安排。

2.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哪些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面向大眾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先進文化版理論研究服務體系、文藝精品權創作服務體系、文化知識傳授服務體系、文化傳播服務體系、文化娛樂服務體系、文化傳承服務體系、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等七個方面。先進文化理論研究服務體系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具有引導性意義。

3. 國家關於公共文化建設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提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問題。

4. 論述怎樣理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其特點

一、如何理解「政府主導」
《意見》在基本原則中強調政府主導。如何理解政府主導呢?通常的看法是,所謂政府主導就是通過財政投入,按照政府部門的設計,為公眾提供文化產品。這是認識上的誤區。我認為,政府主導是指政府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要直接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西方公共管理理論有這樣一個人們熟知的觀點,就是「政府並不保證提供公共產品,政府只保證公共產品被提供」,這句話意思是說,政府的責任是保證公共產品被提供,但公共產品誰來提供是另外一回事,政府並不是提供公共產品的唯一主體。公共文化產品也一樣。從公共文化產品提供方式看,公共文化產品提供方式大致有四種方式:一是由政府提供,二是由社會組織提供,三是由企業提供,四是由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企業共同提供。所以,把政府主導簡單理解為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文化產品是不準確的。
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政府文化管理部門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而不是按照公眾的意願來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由此造成效益低下。
以農家書屋為例。農家書屋是政府有關部門為滿足公眾讀書看報需求於2007年實施的文化惠民重大工程。要求全國64萬個行政村,每村建立一個農家書屋,可借閱的實用圖書不少於1000冊,報刊不少於30種,電子音像製品不少於100張。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截止2012年,全國已建成60萬家農家書屋,國家財政投入120億元,社會資金60多億元。政府投入的財力不可謂不大。這些農家書屋運行狀況如何?社會各界都很關心。2014年春節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春節期間發揮農家書屋作用 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農家書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延長農家書屋開放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以滿足春節期間返鄉農民工和放假學生的旺盛文化需求。為了解各地落實《通知》的情況,光明日報記者和大學生志願者組織的調查組,到各地走訪調查,共走訪了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廣西、青海等地14個行政村。記者發現,他們所走訪的14個行政村,11個村的農家書屋不是大門緊閉,就是無人問津。書屋建成,不見讀者的情況十分普遍。其餘3個村根本就沒有建立農家書屋。2014年2月26日,光明日報以《農家書屋生存狀況堪憂 大多數大門緊閉無人問津》為題,報道了此次調研的情況,這篇報道產生了很大反響。
近幾年,我作為文化部聘請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去過不少農村地區調研農家書屋運行情況。有做得不錯的,但多數地區與光明日報的報道大體一致。實際上,不僅是農家書屋,「5+1」的項目之一——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效益低下的問題也很嚴重。在我調研中,就有地方黨委政府部門負責人就跟我說,建議中央有關部門取消這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問題出在這些文化惠民工程是政府部門按照主觀願望設計的,並不是真正源於公眾的文化需求。於是就出現了政府的願望很好,但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

5. 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的師資力量

華中師范大學「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學科初建於1949年6月中原大學政治系國際政治組,由陶軍教授講授《比較政治》、《國際關系史》等課程,並編寫了在當時全國高校中具有首創性的國際關系史教材《國際三十三年(1914~1945年)》。後經過老一輩學者40多年的建設,於2001年成立了國際政治研究室,2002年開始招收國際政治專業第一批博士生,2004年9月更名為國際事務研究所。國際事務研究所現有專職科研人員7名,其中3名教授及博士生導師,3名副教授及碩士生導師,1名講師;他們均有到國外知名高校學習和參會的學術經歷。
國際事務研究所學科方向齊全、學科特色鮮明、學位類別完整。自研究所成立以來,承擔了國家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攻關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及青年項目共1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近20本,在CSSCI上發表文章100多篇。研究所在國際政治理論和國際合作、國際政治研究方法、東南亞區域與國別研究等方面均有較強實力,在國內國際政治學界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在新時期,國際事務研究所將進一步凝煉學科方向,在區域與國別研究上爭取有突破性進展。
國際事務研究所現有專業及研究方向如下:國際政治——國際政治理論、國別政治和區域政治;國際關系——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亞太地區國家間關系、國際關系與中國的對外政策;外交學——外交學理論、中國外交和外國外交。設置的主要中文課程有:國際關系(政治)理論、國際關系學名著導讀、中國外交、大國外交、國際關系史專題研究、世界民族宗教問題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學專題研究、國際政治(關系)前沿問題研究、方法論研究、世界經濟專題研究等。另外,我所還開設了對應的全英文課堂,深受留學生們的歡迎。
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除了招收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之外,每年還招收了來自亞、非、歐、美和大洋洲地區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30餘名。 :
政治學研究所以地方治理為主攻研究領域,以制度創新為研究重點,以比較政治為研究視域,對當代中國地方治理創新及國際比較進行團隊合作研究。同時,以科學研究為基礎、人才培養為主旨、隊伍建設為主線、基地建設為依託,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外政治制度國家重點學科,並以中外政治制度為主幹,形成「一主四副」(即地方政府學、政治社會學、國家治理與考選制度、社會工作)學科群發展新格局。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不斷增強承擔國家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和社會服務能力,產出標志性科研成果。
本所目前建三個研究平台:(1)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小組辦公室研究基地「中國農村綜合改革協同創新研究中心」;(2)湖北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城市社區建設研究中心」;(3)與人民日報社等機構合作共建的「中國縣域發展研究中心」。
在不到三年時間里,本所承擔了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亞洲開發銀行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4項一般項目的研究工作。同時,還承擔完成了民政部、文化部、中央編譯局、湖北省委工作領導小組、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委、湖北省民政廳、溫州市政府等部門各類大小項目40餘項。經初步統計,近三年本所老師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CSSCI論文4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7部,主編教材4部;榮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各級各類成果獎勵20餘項,其中吳理財教授參著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對接——新鄉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榮獲2009-2010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社科類)一等獎(安徽省人民政府,2014年7月),吳理財著《改革與重建:中國鄉鎮制度研究》入選2012年度「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
在咨政服務方面,本所研究人員共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交政策咨詢報告50餘篇,其中獲得中央和省部領導人批示4次,研究報告均得到有關部門的採納;2項獲得教育部優秀「專家建議稿」;先後4次參與湖北省、溫州市等地方政府的改革創新活動,積極服務地方政府決策;舉辦社區社會工作能力訓練25場,共培訓社區書記、主任和骨幹分子近2000人。
在人才培養方面,本所實施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計劃」,重視研究生培養的質量。目前本所在讀碩士研究生114名,博士研究生20餘人,其中外國博士留學生1名(蒙古),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1名。三年以來,在讀博士生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2項,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在C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12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6名碩士研究生創新團隊獲全國第十三屆大學生「挑戰杯」學術課外作品競賽特等獎。
目前共有專任教師9人,兼職教師1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獲全國百優博士論文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培養計劃3人,(民政部)全國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2人,(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小組辦公室與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農村綜合改革標准化專家1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城鄉地方和基層治理研究、城鄉社區及村民自治研究、文化治理與文化政策研究、農村公共服務及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鄉鎮財政及村級財務研究、新型城鎮化與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外及大陸與台灣基層治理比較研究等,並對中國農村土地、產權、戶籍、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污染防治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 政治學研究院規章制度匯編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目 錄
一、政治學研究院校院兩級管理改革實施細則
二、政治學研究院專業委員會工作職責
三、政治學研究院教師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實施細則
四、政治學研究院教師聘期基本職責及考核規定
五、政治學研究院科研任務年度考核細則
七、政治學研究院關於拔尖人才培育工程的實施方案
八、政治學研究院2014年教學津貼計算方案
九、政治學研究院廉政風險防範實施方案
十、政治學研究院關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實施細則
十一、政治學研究院院級集體決策會議議事規則
十二、政治學研究院考勤規定
十三、政治學研究院教師教學工作規范
十四、政治學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條例
十五、接受申報掛靠政治學研究院各學位點研究生導師的規則
十六、政治學研究院接受提前攻博的實施規定
十七、政治學研究院辦公室工作規定
十八、政治學研究院資料室管理規范
十九、政治學研究院閱覽室規章制度
二十、政治學研究院文書檔案規章制度
二十一、關於規范政治學研究院機構、榮譽牌照掛牌的通知
二十二、政治學研究院接受社會捐贈獎勵辦法
二十三、政治學研究院黨員管理制度
二十四、政治學研究院優秀畢業研究生評選辦法
二十五、政治學研究院優秀研究生幹部評選辦法
二十六、政治學研究院優秀研究生評選辦法
二十七、政治學研究院全日制研究生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助學金實施細則
二十八、政治學研究院管理崗位職責

6. 汪振軍的人物簡介

汪振軍,1963年生,河南靈寶人,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現任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庫成員、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副秘書長;河南省特聘教授、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州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

7. 第三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名單何時公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精神,加快推進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科學發展,根據《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門推薦、各地市(區)人民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門積極申報的基礎上,經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評審、公示並報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同意,7月22日,第三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名單正式公布。在公布的30個示範區創建名單中,東營市是山東省唯一入圍的城市。

8.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5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文化部等部門《關於內做好政府向社會容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意見的通知》。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國新表示,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是一項全新的改革性工作,做好這一工作,不僅需要各級政府有正確的認識、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措施,還需要有一批形態多樣、結構合理、能力專業、治理規范的承接主體,其中就包括依法在登記管理部門登記或經國務院批准免予登記的社會組織。文化類社會組織在文化治理體系中可以發揮「第三部門」的作用,是政府以社會化機制和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

閱讀全文

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