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業賄賂行為與附贈行為的區分
商業賄賂行為定性
王宗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商業賄賂行為概述及特徵
商業賄賂行為是指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提供服務或者接受服務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商業賄賂行為是一種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種行為都存在。這種行為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增加了社會的拜金主義,是社會的腐蝕劑之一,同時,該行為也嚴重地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所以,各國的法律都對此種行為予以制止。
商業賄賂行為的特徵主要為:第一,進行商業賄賂行為的主體可以是經營者,可以是商品的購買者,也可以是商品的銷售者,既可以是經營性服務的提供者,也可以是經營性服務的接受者。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交易的雙方均可以成為主體,主體的范圍非常廣泛;第二,商業賄賂的目的是為了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提供經營性服務或者接受經營性服務。這種目的使商業賄賂行為與其他賄賂行為相區別。其他賄賂行為的目的不是為了上述目的,而是為了其他目的;第三,商業賄賂的對象為交易對方或者交易的經辦人或者對交易有影響的人,也包括單位。商業賄賂可以是給交易對方財物或者其他利益,也可以是給經辦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還可以是給對交易有影響的其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第四,商業賄賂行為的主體在主觀上是故意的,商業賄賂行為的主體在主觀上不存在過失問題;第五,商業賄賂的手段包括財物手段或者其他手段。財物手段是指直接給對方財物,其他手段是指不是直接給對方財物,而是給對方某種利益,如提供旅遊、度假、提供物的使用權、免費考察等。
商業賄賂行為的具體表現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及有關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商業賄賂行為:經營者為銷售商品或購買商品提供經營性服務或接受經營性服務,採用財物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經營者為了上述目的以其他手段進行的商業賄賂行為。其他手段,根據國家工商局的《暫行規定》,是指提供國內外各種名義的旅遊、考察等給付財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進行的商業賄賂行為。經營者的職工採用商業賄賂手段為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的行為;單位或者個人在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時收受或者索取賄賂的行為;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行為;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行為;經營者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折扣的行為;接受折扣不如實入賬的行為;經營者給付對方傭金不明示、如實入賬的行為,對方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傭金不如實入賬的行為;經營者違法在商品交易中向對方單位或者個人附贈現金或者物品的行為;其他商業賄賂行為。
商業賄賂行為與有關行為的區別
一、商業賄賂行為與回扣
回扣是指經營者銷售商品時以現金、實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價款的行為。作為回扣,是經營者一方給付的,是從商品的價款中退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這里既包括現金,也包括實物,還包括其他形式。經營者給付回扣的目的是為了推銷商品或者購買商品。
筆者認為,回扣不一定均屬非法,非法的回扣,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回扣只是「暗中賬外」給與回扣或接受回扣的行為,明示的如實入賬的回扣就不是非法的,當然也就不是不正當競爭行為。所以,是明示入賬還是暗中賬外給付或者接受回扣是區分合法或者非法、正當競爭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限。
二、商業賄賂與折扣
折扣是指經營者為了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在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時,給予對方的價格優惠。折扣只發生在交易雙方之間即經營者之間,不發生在代理人、經辦人之間,也不發生在其他主體之間,這是折扣與回扣和傭金的重要區別之一。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允許交易的雙方以明示入賬的方式給與對方折扣,由此可見,正當的競爭行為是以明示入賬的方式給對方折扣。這種行為也是合法的行為,接受折扣的經營者也要如實入賬。不正當的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不以明示入賬的方式給對方折扣,接受折扣的經營者沒有如實入賬的行為。
三、商業賄賂與傭金
傭金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給予為其提供服務的具有合法經營者資格的中間人的勞務報酬。傭金是給付中間人的勞務報酬,因為中間人為促成交易付出了勞務,傭金可以是一方支付,也可以是雙方支付,接受傭金的只能是中間人,而不是交易雙方,也不是交易雙方的代理人、經辦人,這是傭金和回扣、折扣的重要區別。接受傭金的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筆者認為,給付傭金的應當明示,並且入賬,接受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給付傭金的,如果不明示入賬,就是不正當競爭行為,接受傭金的不如實入賬,也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四、商業賄賂與附贈
對於附贈行為,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並沒有規定,但是,在實踐中,附贈行為是經常出現的,這種行為如果不加以限制,就可能變為不正當競爭行為。許多國家對附贈行為作了限制性的規定,如果附贈過度,就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國家工商局規定允許在符合商業慣例贈送小額廣告禮品,按照商業管理贈送一些小額禮品作為一種符合商業慣例的促銷手段可以允許,但數額不能過多。
商業交易中附贈行為的定性及其法律後果
廣東廣大律師事務所 朱寧
在市場經濟競爭中,企業為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會採用各種各樣的市場推廣及促銷手段,附贈是企業普遍採用的促銷手法之一。那麼,附贈行為是否合法?企業在進行市場行為時,應注意合法的競爭行為與違規行為的界限,避免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一、要正確區分正當的促銷行為與不正當競爭的商業賄賂行為的界限,必須要了解附贈行為的法律特徵。
首先,所謂附贈,就是指在商業交易中,經營者向對方單位或個人附帶地、無償地贈與一定數量的現金和實物的行為。
其次,附贈行為中存在兩個法律關系,一是交易關系,一是贈與關系。交易關系是主關系,贈與關系是從關系。贈與的目的是使主交易更具誘惑力,從而達成交易。
第三,附贈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與其交易對象,即客戶。客戶分為對方經營者和普通消費者兩類。因此,根據交易對象性質的不同,附贈分為經營者對另一經營者的附贈和經營者對消費者的附贈兩種。
第四、附贈行為是公開進行的。附贈作為一種商業交易的條件,贈品是向不特定的所有的交易對象提供的,只要與該經營者達成交易,該經營者即將贈品公開的給予任何一個交易對象。附贈行為更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附贈的贈品可以是與所購物品相同的商品,也可以是不相關的商品。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買十送一"或者購買微波爐送飯煲、購買真空煲送廚具等。經營者會根據商品的自身特點,作出不同的附贈行為。
二、正當的促銷行為與不正當競爭的商業賄賂的界定。
首先,可以通過商業交易的主體確定附贈行為的性質。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國家工商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八條規定,經營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對方單位或者其個人附贈現金或者物品。因此,實施附贈行為的主體應為經營者,非經營者的行為不構成附贈。
其次,應注意附贈對象的二元性。前文說過,根據交易對象性質的不同,附贈分為經營者對另一經營者的附贈和經營者對消費者的附贈兩種。根據國家工商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法律只對經營者之間的附贈進行了規范,而對經營者對普通的消費者的附贈,則沒有進行法律上的限制。因此,若附贈行為的對象也是經營者,則構成商業賄賂,若對於普通的消費者進行附贈,則不構成商業賄賂。
第三,贈送小額廣告禮品是商業慣例,是合法行為。國家工商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中規定,按照商業慣例贈送小額廣告禮品的,不視為商業賄賂行為。贈送小額廣告禮品與附贈的主要區別在於,贈送小額廣告禮品是廣告行為,是以宣傳商品為目的;而附贈實質上是經營者為銷售或購買商品而以財物等利誘對方單位或個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四、在交易過程中贈送商品的附件或者備用件,不屬於附贈。這是因為,贈送商品的附件或備用件是為了商品設備保養的需要,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商品的使用性能,而不在於讓利引誘,不屬於不正當競爭的范疇。
第五、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中,有部分經營者並未取得合法的經營資格,但相當部分的不正當競爭案件往往發生於這些非法經營的企業。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就是說雖然非法經營未經合法登記注冊,只要其實際上從事了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不管是法人、其他經濟組織還是個人,都是經營者。且非法經營行為必定影響合法經營者正常的商業交易機會,對合法經營者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所以,無證照的非法經營者只要客觀上實施了不正當競爭行為,即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約束,並應從重處罰。
三、附贈行為的法律後果。
國家工商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沒有直接規定附贈所要承擔的法律後果,但明確規定了附贈視為商業賄賂行為,屬不正當競爭行為,所以,附贈行為應當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三條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要監督管理機關,有權對附贈行為作出處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對違反上述法律規定的經營者作出以下行政處罰:
1)根據情節處以人民幣一萬至二十萬的罰款;
2)沒收違法所得。
2. 什麼是商業賄賂
商業賄賂是賄賂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同於其他賄賂形式。(反不正當競爭法)是從反不正當競爭角度規定商業賄賂的,即商業賄賂行為首先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這是因為,倘若經營者不是通過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等參與競爭,而是通過賄賂手段購買或者銷售商品,那麼必然違背競爭原則,扭曲市場關系,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
所謂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商業賄賂行為的特徵有三:(1)主體是經營者,賭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作為商業賄賂主體的經營者不限於法人,除法人外,還包括其他組織和個人。法人也不限於企業法人,還包括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2)目的是為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即為達到商業目的,通過賄賂手段,獲取優於其他經營者的競爭地位。(3)手段有兩類,即財物手段和其他手段。當然,商業賄賂與其他賄賂都屬於賄賂的范疇,觸犯刑律的都要給予刑事制裁,但在行政責任上是不同的,商業賄賂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給予行政處罰,其他賄賂要受黨紀政紀處分。
3. 商業賄賂行為與正當競爭行為相區別的關鍵
筆者認為,這種解釋非常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法律規定商業賄賂的對象不僅僅是行賄方經營者的交易對方單位或,還包括那些接受行賄方給付的財物和利益引誘而幫助其在競爭中獲取交易機會或有利的交易條件的單位或個人。有利於打擊那些以傭金、勞務費、介紹費等為名,給沒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間人以利誘,利用他們提供的經紀、居間服務,在競爭中爭取交易機會,獲取有利交易條件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很多時候是如實入帳的,所以它不能按回扣行為查處。但它又不是以正當手段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價格上開展的公平競爭,因此,這樣來理解和解釋法律的規定,可以擴大對商業賄賂行為控制的范圍,使一線執法者走出商業賄賂主要是回扣行為的誤區,更有利於打擊危害正當市場競爭秩序的一般性商業賄賂行為。
但是,1996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制訂頒布的《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以下稱《暫行規定》)第二條將商業賄賂界定為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它將賄賂的對象只限定在行賄方經營者的交易對方,縮小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所禁止的商業賄賂行為的范圍。《暫行規定》只是部門行政規章,在效力上低於屬於法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按照上級法優於下級法的原則,在實踐中出現類似沖突時,應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處理。
在帳外暗中給予和收受回扣的行為只是商業賄賂的一種典型表現形態,《暫行規定》第八條規定的附贈行為也是商業賄賂的一種表現形態,但是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的商業賄賂並不僅僅局限於這兩種行為,這是實踐中很多人容易混淆的誤區。
目前,我國關於商業賄賂的立法主要有《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和1996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以下稱《暫行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國家工商局等就具體問題所做的司法解釋。1993年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對商業賄賂行為正式從法律上做出規定,條文沒有從正面解釋和界定商業賄賂行為,而是從反面禁止性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這可以認為是對商業賄賂行為的一般性規定。它所要禁止的是經營者為銷售或購買商品而採用財物或其他手段進行賄賂的行為,其實質是禁止經營者以不正當的利益引誘交易。經營者無論將這種利誘給予交易對方單位或個人,還是給予與交易行為密切相關的其他人,也不論給予或收受這種利益是否入帳,只要這種利誘行為以爭取交易為目的,且影響了其他競爭者開展質量、價格、服務等方面的公平競爭,就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禁止的商業賄賂。[①]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對其中賄賂的表現方式、什麼是回扣、判斷帳外暗中的標准等未做詳細解釋和界定,帶來實際執法部門操作上的困難。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則彌補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這些缺漏,還對折扣、傭金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界定,並增加了增強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沒有提及的可視為商業賄賂的附贈行為,增強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可操作性,成為一線執法者打擊商業賄賂行為的主要法律依據。
《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中間人接受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 本規定所稱傭金,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給予為其提供服務的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間人的勞務報酬。」這就是說,那些通過提供經紀、居間服務幫助交易但沒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間人所獲得的報酬,不能受到保護。這一方面有利於規范經紀人服務,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打擊借傭金之名行賄賂之實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杜絕掌握關鍵交易機會的工作人員包括某些公務員的腐敗。有的學者認為本條是從正面對傭金的規定,如果中間人在市場交易中為經營者提供經紀服務但沒有合法經營資格,那他屬於無照經營和違反稅法的行為,應補交個人所得稅。對此我認為,雖然這確屬於無照經營,但是法律在這里做這樣規定的本意應該是禁止以傭金、勞務費之名給予和接受利誘,引誘交易,爭取交易機會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以傭金之名逃避反不正當競爭法甚至刑法商業賄賂罪的懲罰,這里的立法重點是打擊不正當競爭,規范市場競爭秩序,而不是強調如違背該款規定是無照經營。結合以上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關於商業賄賂的實質分析,法律在這一點上的立法目的是非常清楚的。
附贈,是指經營者隨著自己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交易而向對方附帶提供現金、物品的行為。它分為面向一般消費者的附贈和面向經營者的附贈。《暫行規定》第8條規定:「經營者商交易中不得向對方單位或者其個人附贈現金或者物品。但按照商業慣例贈送小額廣告禮品的除外。違反前款規定的,視為商業賄賂行為。」。這里,附贈的對象是「經營者在商品交易中的對方單位或其個人」,其中「個人」是「交易對方單位的個人」而不是作為交易對方的一般消費者,因此,本規定禁止的是經營者之間的附贈,面向一般消費者的附贈則不被視為商業賄賂。但是,在現實中面向一般消費者的附贈不僅大量存在,而且具有很強的危害性。這種附贈即附贈式有獎銷售。如果附贈的是小額廣告禮品在多數國家的競爭法中是許可的,但是,如果超過一定額度就會帶來一些問題:經營者以贈品為誘餌銷售滯銷商品或變相搭售商品或服務,或把贈品價格並入主件商品中,造成附贈假象,誘使消費者購買本不想購買的商品。同樣也會構成以贈品為名對交易對方個人即一般消費者的賄賂,以爭取消費者跟他進行交易,獲得交易機會。這種行為如不加限制,就會將經營者之間在質量、價格、服務上的公平競爭演變成贈品數額的攀比,增加了經營者的生產經營成本,使它們不堪重負,最終損害消費者利益,破壞公平競爭環境。一些商業發達國家對附贈做出限制性規定。
如日本的《不當贈品及不當表示防止法》將附贈行為作為不當的引誘顧客行為加以規制。對面向一般消費者的贈品銷售,限制性地規定了贈品的范圍和最高額,超過適當限度的贈品銷售被嚴厲禁止。[②]又如德國的《附贈法令》,禁止在商業往來中帶有饋贈、獎勵、憑票贈送、免費、贈品詞語的廣告宣傳。只允許在銷售中附帶贈送一些價值低廉的小禮品,如氣球、打火機。而且這些物品只可用做廣告,上面要有永久性的明顯的廣告標志。如此規定的還有法國。[③]因此,我國對商業賄賂的立法沒有對這一行為進行限制,而且在《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有獎銷售的規定中也未對附贈式有將銷售的贈品數額范圍進行限制,對以贈品為名變相搭售的不當或欺騙做法未予提及,這不能不說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一大缺陷。
4. 工商局和紀委查辦商業賄賂案件有什麼不同
現實中,兩者會有所區別。
工商局內部查辦:由於涉及本局利益,很可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確保本局根本利益「不受侵害」。
紀委查辦:公事公辦,一是一二是二,該怎麼處理怎麼處理。
5. 作為行賄和受賄的聯絡人,中間人,是否犯罪,具體的法律條款在哪裡
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條規定,介紹賄賂罪是指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行為。介紹賄賂罪在主觀方面屬於故意,即明知是在為受賄人或者行賄人牽線效勞,促成賄賂交易。
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在行賄人和受賄人之間進行聯系、溝通關系、引薦、撮合,促使行賄與受賄得以實現的行為。構成介紹賄賂罪還必須具備情節嚴重的條件。
(5)工商局中間人商業賄賂擴展閱讀
介紹賄賂罪是指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行為。「介紹賄賂」是指在行賄人與受賄人之間溝通關系、撮合條件,使賄賂行為得以實現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介紹個人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介紹單位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二、介紹賄賂數額不滿上述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使行賄人獲取非法利益而介紹賄賂的;
2、3次以上或者為3人以上介紹賄賂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介紹賄賂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6. 如何理解《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商業賄賂行為
提問者你好,《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商業賄賂行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12月1日)第八條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帳。
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0號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1996)有比較詳細的規定:第二條 經營者不得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採用商業賄賂手段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本規定所稱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
前款所稱財物,是指現金和實物,包括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假借促銷費、宣傳費、贊助費、科研費、勞務費、咨詢費、傭金等名義,或者以報銷各種費用等方式,給付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財物。
第二款所稱其他手段,是指提供國內外各種名義的旅遊、考慮等給付財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
第三條 經營者的職工採用商業賄賂手段為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的行為,應當認定為經營者的行為。
第五條 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本規定所稱回扣,是指經營者銷售商品時在帳外暗中以現金、實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價款。
本規定所稱帳外暗中,是指未在依法設立的反映其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行政事業經費收支的財務帳上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明確如實記載,包括不記入財務帳、轉入其他財務帳或者做假帳等。
第六條 經營者銷售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予對方折扣。經營者給予對方折扣的,必須如實入帳;經營者或者其他單位接受折扣的,必須如實入帳。
本規定所稱折扣,即商品購銷中的讓利,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以明示並如實入帳的方式給予對方的價格優惠,包括支付價款時對價款總額按一定比例即時予以扣除和支付價款總額後再按一定比例予以退還兩種形式。
本規定所稱明示和入帳,是指根據合同約定的金額和支付方式,在依法設立的反映其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行政事業經費收支的財務帳上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明確如實記載。
第七條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中間人接受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
本規定所稱傭金,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給予為其提供服務的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間人的勞務報酬。
第八條 經營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對方單位或者其個人附贈現金或者物品。但按照商業慣例贈送小額廣告禮品的除外。
違反前款規定的,視為商業賄賂行為。
7. 商業賄賂的含義及其危害與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2、客觀要件
客觀上採用了以秘密給付財物或其它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個人行為。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其手段主要表現為回扣,即經營者暗中從賬外向交易對方或其他影響交易行為的單位或個人秘密支付錢財或給予其他好處的行為。回扣的表現形式一般有三種:
(1)現金回扣。即賣方從買方付款中扣除一定比例或固定數額,在賬外返還給對方;
(2)實物回扣,如給付對方高檔家用電器等名貴物品;
(3)提供其他報酬或服務,如為對方提供異地旅遊等。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經營者。商業賄賂的主體必須是經營者,未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非經營者不能成為商業賄賂的主體。
4、主觀方面
故意。行為人主觀上有在經營活動中爭取交易機會,排斥競爭的目的。
好律師網參考
8. 這些證據是否構成商業賄賂
你手裡的材料是重要證據,請向當地工商局報案(該案可能已經涉嫌犯罪,向公安局報案也可),根據你所講的情況,這兩家公司的人已經涉嫌收受商業賄賂。工商局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處理,如果構成犯罪,公安可介入調查。
9. 經營者給付不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間人的傭金是否構成商業賄賂
屬於的。已經構成了商業受賄罪、賄賂罪。兩罪並罰為商業受賄罪行為。
10. 商業賄賂與合理折扣的區別
商業賄賂行為與有關行為的區別
一、商業賄賂行為與回扣
回扣是指經營者銷售商品時以現金、實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價款的行為。作為回扣,是經營者一方給付的,是從商品的價款中退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這里既包括現金,也包括實物,還包括其他形式。經營者給付回扣的目的是為了推銷商品或者購買商品。
筆者認為,回扣不一定均屬非法,非法的回扣,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回扣只是「暗中賬外」給與回扣或接受回扣的行為,明示的如實入賬的回扣就不是非法的,當然也就不是不正當競爭行為。所以,是明示入賬還是暗中賬外給付或者接受回扣是區分合法或者非法、正當競爭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限。
二、商業賄賂與折扣
折扣是指經營者為了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在銷售商品或者購買商品時,給予對方的價格優惠。折扣只發生在交易雙方之間即經營者之間,不發生在代理人、經辦人之間,也不發生在其他主體之間,這是折扣與回扣和傭金的重要區別之一。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允許交易的雙方以明示入賬的方式給與對方折扣,由此可見,正當的競爭行為是以明示入賬的方式給對方折扣。這種行為也是合法的行為,接受折扣的經營者也要如實入賬。不正當的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不以明示入賬的方式給對方折扣,接受折扣的經營者沒有如實入賬的行為。
三、商業賄賂與傭金
傭金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給予為其提供服務的具有合法經營者資格的中間人的勞務報酬。傭金是給付中間人的勞務報酬,因為中間人為促成交易付出了勞務,傭金可以是一方支付,也可以是雙方支付,接受傭金的只能是中間人,而不是交易雙方,也不是交易雙方的代理人、經辦人,這是傭金和回扣、折扣的重要區別。接受傭金的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筆者認為,給付傭金的應當明示,並且入賬,接受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給付傭金的,如果不明示入賬,就是不正當競爭行為,接受傭金的不如實入賬,也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四、商業賄賂與附贈
對於附贈行為,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並沒有規定,但是,在實踐中,附贈行為是經常出現的,這種行為如果不加以限制,就可能變為不正當競爭行為。許多國家對附贈行為作了限制性的規定,如果附贈過度,就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國家工商局規定允許在符合商業慣例贈送小額廣告禮品,按照商業管理贈送一些小額禮品作為一種符合商業慣例的促銷手段可以允許,但數額不能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