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開展殘疾人的志願服務的調查問卷
1、殘疾人是一個數量眾多、特性突出、特別需要幫助的特殊困難群體。深入開展「關愛殘疾人志願服務活動」,不斷使扶殘助殘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志願助殘理念深入人心、志願助殘實踐更加豐富、志願助殘覆蓋面不斷擴大、更好地為廣大殘疾人提供及時便利的志願服務,對於進一步推進志願助殘陽光行動和發揚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弱濟困的傳統美德,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要結合實際,廣泛開展志願助殘服務進社區、進村鎮、進工廠、進校園、進家庭等活動,幫助殘疾人解決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做好行之有效的志願助殘服務。積極協調和動員各方面力量,進一步深化「黨政領導幹部志願助殘」、「社區志願助殘」、「青年志願助殘」、「巾幗和家庭志願助殘」、「紅領巾手拉手志願助殘」、 「解放軍和武警志願助殘」、「文化志願助殘」、「科技志願助殘」、「法律志願助殘」等志願助殘陽光行動。鼓勵和支持助殘志願者與殘疾人結成長期固定的「一幫一」、「多幫一」幫扶關系,為殘疾人提供多方面和個性化的志願服務。
② 2018公務員考試提出對策專項:公共文化服務怎麼作答
居住在北京的王建國今年65歲了。退休後,他愛和老伴一起到附近的公園里散步、跳舞、下棋。說起離得不遠的文化中心,他卻搖搖頭說,人少,玩意兒少,不愛去。
像老王這樣,熱衷於自發組織活動的城市居民很多,但會頻繁光臨文化館乃至博物館、美術館的就少了。對許多老百姓而言,這些「高大上」的處所與自己的關聯甚少,不少人對其所屬范疇和職能也並不十分了解。
為此,新鮮出爐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首先對公共文化服務進行了開宗明義的規定:本法所稱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當然,只是概念的明確遠遠不夠。如果公共文化設施只顧清高自處,與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相距甚遠,效能不高,這樣的服務顯然是不到位的。
對此,文化部部長助理於群坦言,這是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寫入了總則,同時在政府責任、制度建設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於群指出,法律首先明確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主導責任。「這是解決效能問題的關鍵。公共文化服務具有公益性質,是政府的責任。政府不履責的話,效能不可能提高。因此,這部法律明確規定了政府在設施建設、產品生產、服務提供等方面的法定責任,以督促各級政府依法履職盡責。」
此外,法律還明確要求建立反映公眾文化需求的征詢反饋制度、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標准制度、公眾參與的公共文化設施使用效能考核評價制度、公共文化機構年報制度等。「這些規定的實施,將對提高效能起非常大的作用。」於群說。
「重設施建設,輕管理使用,恰恰是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與政府的公共文化供給錯位的表現。」專家指出,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者應當以這部法律的出台為契機,設法建立機制走出去,在社區環境和城市文化體系中更加醒目,更有存在感。
問題:
如何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好的服務於百姓?
【參考答案】
措施:1. 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者應當以相關法律的出台為契機,設法建立機制走出去,在社區環境和城市文化體系中更加醒目,更有存在感。
2. 用社會力量壯大服務隊伍。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法成立公共文化方面的社會組織,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服務,要建立管理評價教育培訓和激勵保障措施。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單位也要主動、積極地建立文化志願服務機制。
3. 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法律規定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要求各級政府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流動人口等群體的特點與需求,提供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
③ 為保證文化設施的使用效率,有哪些政策建議
公共文化設施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近年來,我國城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進順利,眾多城市社區和農村都建成了文化中心(文化站)、圖書室(農家書屋)、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等,預計到2015年,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將實現全覆蓋。盡管如此,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效率卻不盡如人意,重「建」不重「管」、重「驗」不重「用」的現象在一些地區仍比較突出,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化設施淪為驗收檢查的「秀場」。一些政府高調投入資金建設的文化設施,在驗收達標後就基本處於閑置狀態,或被其他事務挪用和擠占。只有當遇到上級部門檢查、視察等情況,才重新拾掇場地。個別地方的社區或農村文化設施甚至成了打麻將、鬥地主或下象棋的棋牌室。
二是文化設施在使用上存在不均衡性。戶外廣場、露天公園等場地利用率較高,而室內場所由於管理服務不到位、設施設備更新缺少科學性等原因,閑置現象居多或人數寥寥。更為突出的是,進出公共文化場所的多是老年人和兒童,年輕人缺位,使得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在某種意義上成為老年活動中心的代名詞。
三是文化設施缺少獨立產權,建設方式單一。以農家書屋為例,大多數農家書屋是建在村委辦公樓或村文化中心樓里,不少農家書屋的使用面積無法實現達標,能夠擁有獨立產權的不到1/3。並且基層幹部往往對文化設施建設熱情不高、辦法不多且路子不寬,不能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地抓建設或廣開門路。
四是文化設施的設備更新缺乏穩定投入。文化設施建成後,財政資金不再經常性地對此進行投入,僅靠基層政府單向投入,僧多粥少,杯水車薪,並且由於此類投入對地方的經濟回報不明顯,使得許多地方政府缺乏投入的主動性。
五是基層文化設施管理和運行模式難以為繼。基層文化設施的管理人員多是兼職,並且大多數是社區或村委會的人員參與管理,長此以往極易造成管不好、管不了的局面,也不利於實現由依賴政府「輸血」到自身「造血」的轉變。另外,一些基層文化設施內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管理人員不懂管理或管理無序,一些基層文化設施的開放沒有按照群眾的生活規律進行,管理不規范、不靈活。
針對以上種種現象,筆者對於提高基層文化設施使用效率有一些建議:
首先,應當通過各省區市的文化廳(局),重點面對區縣,通過自查、抽查和向群眾發放調查問卷等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地建成的文化設施的使用率、安全隱患等進行全方位普查。普查僅是了解數據、掌握情況,不與地方政績掛鉤,從而提高地方配合的積極性。同時應通過大力宣傳讓更多的公眾了解文化、參與文化、共享文化。
基層文化設施應是「三分建七分管」,後續資金的投入十分重要。文化部門應每年列支專項資金用於基層文化設施的設備更新、添置,以及對公共文化設施使用率的獎勵和評比。對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公共文化設施要形成專人聯系制度、檢查指導制度、考核評比制度。在確保政府投入為主的基礎上,各地區也應採取多種形式爭取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擴大投入渠道,進一步充實基層文化陣地活動經費。
此外,應當加強文化設施管理者的考核和培養。以社區和農村為單位,盡快解決基層文化設施管理者的身份和待遇問題。文化部門應形成一整套的基層文化設施日常督察、通報、考核、獎懲等制度,同時形成對基層文化設施管理人員的定期崗位培訓制度。還可以在熱心文化工作的群眾中選擇一批責任心強、熱情度高的人員參與到基層文化設施的管理與維護工作中來,充分發揮這些志願者在組織和協調方面的作用。
④ 在建設和發揮公共文化設施設備方面,有哪些意見建議
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措施及意見
一、 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措施
(一)、強化文化管理部門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對轄區文化基礎設施的運行管理,使用、開展文化活動的考評、及各文化單位的經費管理要相對集中到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對各類文化工程項目建設要聽取政府文化管理部門指導見意,保障基礎文化設施科學合理的建設和運行,保障各基層文化單位最大化為群眾服務。
(二)、加強政策配套 要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行優惠政策。在文化項目建設上,政府要有相關政策上向文化方面傾斜。包括免費提供建設用地或減收土地租金,減免建設中的各項稅費。多出台一些鼓勵社會資金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寬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投入渠道,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力量贊助、捐贈社會文化事業,或通過各種形式,興辦社會文化事業,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渠道投入社會文化建設的良性機制。
(三)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運行保障機制 保障區文化館、城區辦事處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及鄉鎮綜
合文化站、社區及行政村文化活動室三級文化單位的公共文化設施正常運轉和經常開展活動所必需的經費。建議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按轄區人口年人均5-10元的標准,投入基層公共文化經費,使各鄉鎮、辦事處普遍建成集辦公、服務、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各行政村、社區基本建成「一室多用」的綜合性文化活動室。
二、 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意見
(一)、加強文化設施建設經費投入 建立公益文化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納入財政年度支出預算,根據經濟增長情況結合國家投入公共文化設施計劃,按比例逐年增加。特別是加強人口相對集中,文化活動氛圍相對濃厚的社區和鄉鎮的投入比重,強化示範與帶頭作用,改變過去那種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資金加強重點扶持,以提高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時,建議由區文化主管部門牽頭,根據全區實際情況,建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庫,項目應向基層單位、特色文化社區、文化村、鎮傾斜。
(二)、優先建設導向性、示範性文化基礎設施 結合城市建設布局,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導向性、示範性群眾文藝培訓與交流、文化娛樂休閑及大型文化藝術演出場所,並配備基本文化活動器材;開設一些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廣場,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活動需求,努力建設面向廣大人民群眾、便於群眾參與的文化設施和場所,逐步改善文化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和服務能力薄弱的局面。
(三)、強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網路 提高文化館現代化水平。改善區文化館文化活動設施、設備,把區文化館建成群眾文化培訓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示範性基地,使之真正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龍頭。 加強鎮辦、社區和村文化設施。落實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及鄉鎮綜合文化站人員編制及業務活動經費,強化活動場地建設,增加活動器材的配備,解決好現有文化站不達標的問題,按照鄉鎮文化站建設的有關標准和要求建設鄉鎮文化站。加強社區和居民小區及村配套文化設施建設,
(四)、切實加強基層文化設施的管理和使用。 政府文化管理部門要加大對基層文化設施使用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范服務行為。引導和監督社區及行政村文化活動室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廣泛了解群眾文化需求,倡導和完善綜合服務功能,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陣地文化活動,提高基層文化設施的利用率。充分發揮當地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及鄉鎮文化站的職能;加強對新建居民小區配套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和使用情況的監督,防止基層文化設施被擠占、挪用;充分利用轄區單位內部和社區現有的文化設施,努力實現資源共享。
⑤ 公共文化服務滿意度群眾參與度不高怎麼辦
一是要以復推進標准化實施為重點,以「制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導向性」為主要內容,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重點服務指標和服務標准,探索制定文化志願服務標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務品牌化為重點,精準制定文化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分類、分群文化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形成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數字化建設為重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豐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依託文化志願者網站和管理平台,加強文化志願者信息資料庫的建設,對專業分類與人才結構進行數據分析,使服務、培訓工作從「面」向「點」轉變,疏通文化志願服務發展瓶頸。
⑥ 公共文化設施有哪些
圖書館,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館、紀念館、劇院、體育場、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
一、圖書館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圖書館,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
二、博物館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三、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含有較多文化內涵為主要建築特色的較大型的場地,在城市區域開辟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公共空間與文化活動的場所。文化廣場亦屬於市民廣場,是市民廣場中體現更多文化特徵的廣場。有著更多文化內涵的市民廣場被稱為文化廣場。
四、劇院
劇場可以指:劇場 (建築),為表演場所的劇場;劇場 (藝術),為表演藝術形式或藝術流派的劇場;劇場版,動畫的電影版。劇場,有時又稱劇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築體構成的表演場所,亦可作為表演場所的總稱。
劇院通常指室內的表演場所,而劇場則同時適用於戶外廣場及室內建築。劇場也可指電視台播放電視劇的欄目,譬如鑽石獨播劇場等。
五、青少年宮
青少年宮是各類青年宮、少年宮、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青少年活動營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概稱。
中國青少年宮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類青少年宮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是專門面向青少年開展實踐教育、社會教育和校外活動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⑦ 文化志願者服務內容
志願工作具有志願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四大特徵。
1、是傳遞愛回心,傳播文明。志願者在答把關懷帶給社會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這種「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
2、是有助於建立和諧社會。志願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幫助的機會,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促進社會和諧;
3、是促進社會進步。社會的進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志願工作正是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服務社會的行列中來,對促進社會進步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對志願者個人而言,志願活動具有以下積極意義:
1、是奉獻社會。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工作,有機會為社會出力,盡一份公民責任和義務。
2、是豐富生活體驗。志願者利用閑余時間,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和活動,既可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親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這對志願者自身的成 長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是提供學習的機會。志願者在參與志願工作過程中,除了可以幫助人以外,更可培養自己的組織及領導能力。學習新知識、增強自信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
⑧ 1.您認為應該如何更好地開展社區文化志願者的工作(回答三個問題)
1、 如何發揮社區文化志願者的作用?如何讓街道文化志願者協會不僅僅是一種擺設,而能在實際操作中真正正常運轉,受到社區人民的歡迎?
(1)組織好社區文化志願者深入社區,調查民意,了解大家希望社區志願者提供什麼樣的文化套餐,街道文化志願者協會再根據調查結果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社區文化活動。
(2)多宣揚民族文化、民俗文化,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精神編排成豐富多彩的娛樂節目,傳承我國或本地優秀傳統文化。也可以通過編排文藝節目,宣揚我國當前的政策方針,貫徹當前的民主法制精神等。
(3)能發揮志願者對社區文化的引領作用,通過各種文化宣傳抵制腐朽文化,宣揚健康文化。
(4)通過媒體廣泛宣傳,讓社區文化活動多起來,讓社區建設動起來,讓優秀的社區文化志願者紅起來,提升社區文化志願者的社會地位。
(5)提升街道文化志願者協會的影響力。有關文化部門要推出一批典型,不僅只有禪城區祖廟街道文化志願者協會,讓其他街道、其他區也以他們為榜樣行動起來,「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⑨ 求 大學生三下鄉,關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村文化發展的調查問卷。多多益善喔😊
你好,關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村文化發展的調查問卷,可以在人人調查網問卷模板裡面找到,你只要在裡面搜索「農村文化」,就可以找到的,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