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溫州市公共文化服務

溫州市公共文化服務

發布時間:2021-12-01 09:19:08

『壹』 溫州市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溫州市圖書館歷經九十餘個寒暑。其前身為舊溫屬公立圖書館,誕生於1919年5月9日。1913年舊溫屬六縣知識界為紀念晚清經學宗師、溫處學務分處總理孫詒讓(籀庼)而集資於九山湖畔依綠園故址籌建藏書樓,命名籀園。開館時藏書兩千餘冊,首任館長王毓英,工作人員一名。 舊溫屬公立圖書館,初期名為六縣公立,主要由永嘉縣公署管轄,1921年改由甌海道尹管轄,此後館名與管轄機關屢經更改。圖書館常年經費來自府學田租及戲捐,六縣略有補助,顯得十分拮據。但由於歷任館長傾心於地方文化事業,幾代館員慘淡經營,使館藏逐步豐富,服務功能不斷拓展,社會地位和影響得以較快提升。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梅冷生任內員工幾度將善本、珍本圖籍運至山區保藏,使珍貴文獻安然無損,深受社會各界的贊許。戰後又接收了敬鄉樓、養心寄廬等多家藏書,使藏書總數增至八萬冊。抗戰後期至解放前夕,經費極其困難,一度靠募捐與借貸度日,仍堅持開放,並舉辦學術講座,為進步青年提供種種方便。
1949年5月溫州解放,圖書館由人民政府接辦,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1950年6月更名溫州市立圖書館,1955年改為現名。由於梅冷生館長及時提出建議,溫州地區名家的藏書在土改中得到妥善保護,並悉歸市圖書館接收。同時還接受玉海樓等公私藏家的贈書,館藏古籍增至20萬冊,編目上架計15萬冊(復本未在內)。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於1966年12月閉館,1970年10月恢復開放。1969年與市文管會合並為文物圖書館,1979年恢復單獨建制。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市圖書館面貌日新月異,1986年建成上村路古籍分館,1998年10月園西巷館舍落成開放,2005年12月遷入市府路新館。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溫州市圖書館各項工作齊頭並肩,與時俱進。近幾年來,書刊與電子文獻藏量大幅度提高,圖書館專業服務隊伍逐漸壯大,服務功能與水平不斷提升。溫州市圖書館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創立鞋、服裝專業圖書館。為進一步拓展延伸服務,增設縣前頭、黎明路兩個分館及各縣(市、區)業務分館。同時在讀者服務、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咨詢與開發、讀書活動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社會效益顯著。
溫州市圖書館恪守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社會職能,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貳』 溫州市圖書館樓層分布介紹,比如自習室在幾層,教輔資料在幾層什麼的

溫州市圖書館系國家地市級一級圖書館,誕生於「五四」運動風潮激盪之時1919年5月9日,前身為舊溫屬公立圖書館。現溫州市圖書館館舍位於市府路,於2005年11月對外開放,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藏書規模300萬冊,內設閱覽座位2000個,網路節點近2000個,與科技館、博物館、大劇院連成一片環繞在市行政中心大樓周圍,是溫州市標志性建築之一。
溫州市圖書館堅持每天8:30—20:20開放(周五上午閉館),日均接待讀者達8000人次,開展借閱服務和信息參考服務,舉辦讀者活動,收集整理溫州地方文獻等,是一個集文化、教育、科研、休閑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公共圖書館。
全館布局
溫州市圖書館實行開架式服務,全館分為七層:一層為多功能廳和展覽廳,二層為服務大廳和親子借閱區,三層為社科文獻借閱區,四層為科技文獻、多媒體資料及現刊外借區、信息參考區,五層為報刊閱覽區、電子閱覽區,六層為自習區,七層為古籍閱覽區、地方文獻閱覽區。
藏書建設
作為溫州市圖書文獻收藏和利用及文獻信息資源開發中心,全館現有紙質藏書242萬余冊(含普通中文圖書203萬余冊,古籍18.8萬余冊,外文圖書4萬余冊,中文報刊合訂本17萬余冊),視聽資料24萬余片(件),各類電子圖書134萬余冊。
隊伍建設
現有正式職工編制76人,臨時工編制58人。目前實有在編人員65人和合同工58人,大專以上學歷者占總人數的95%,本科以上占近80%。擁有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近50人(正高7人,副高13人,中級30人)。
讀者活動
溫州市圖書館每年聯合社會各界面向讀者舉辦各類公益性講座、文化展覽等讀者活動1600餘場。較成熟的閱讀服務品牌包括「籀園講壇」「籀園品書會」「兒童知識銀行」「讀書話劇社」「閱秀匯朗誦社」等。每年舉辦系列主題品牌活動有「中外經典詩文朗誦會」、「新溫州人演講比賽」、「溫州詩詞大會」「元宵燈謎活動」等。這些活動面向社會,吸引了大量讀者和非讀者市民的參與,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市民接受終身教育的第二課堂。
文獻開發
自2001年7月至2007年3月,溫州市圖書館承擔負責《溫州文獻叢書》的編輯整理工作,搶救和挖掘鄉賢著作中的抄本、稿本及孤本。《叢書》分四輯完成了整理出版計劃,共計40種48冊2000萬字。《叢書》不但在國內發行情況良好,還通過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發行到美、德、韓、日等國。繼《溫州文獻叢書》(7部館員承擔)後又啟動了《溫州文獻叢刊》,目前已出版10部(4部館員承擔)。近年來,相繼啟動《溫州歷史文獻集刊》《溫州方言文獻集成》《館藏日記叢刊》整理編輯工作。2011年3月溫州市圖書館受市政府委託承擔《溫州通史》編纂工作,計劃六到八年內完成。此外,為了促進閱讀傳播,溫州市圖書館十四年來堅持編發《溫州讀書報》,受到學術界人士的肯定,也得到兄弟圖書館和廣大讀書人的歡迎。
自動化建設
現代信息技術的變革正深刻地影響著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本著讀者至上,提升服務的理念,溫州市圖書館不遺餘力地吸收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朝著現代化多功能圖書館的目標不斷前進。在原有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INTERLIB)的基礎上,溫州市圖書館自主設計研發了一卡通系統,採用RFID無線射頻讀者卡,集讀者身份識別、借閱登記、電子錢包等諸多功能於一體,既方便了讀者的使用,也簡化了圖書館的管理,在每個樓層都配備了OPAC檢索機和自助復印機。
創新項目建設
組織開展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入選「全國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試點單位」;組織開展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城市書網」建設,探索以城市書房、城市書站、城市書巴、城市知網為主要架構的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新模式,其中城市書房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全國形成較大影響。
人文關懷
溫州市圖書館設有盲文借閱區、休閑書吧,提供免費寄存包、免費開水、文獻自助復印、傳真等服務。
溫州市圖書館秉承「公平、公益、開放」的服務理念,憑借藏、借、閱、咨一體化的大開間布局,通過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優化陣地服務,每年接待讀者、文獻借閱冊次均近300萬,充分地發揮了公共圖書館應有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職能,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入選中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評定的「讀者喜愛的圖書館」;被授予「國家一級圖書館」「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圖書館先進集體」「浙江省社科普及示範基地」「溫州市文明單位」「溫州文明服務示範點」「溫州市對外宣傳采訪基地」等榮譽稱號。

『叄』 溫州當代文化建設情況

廣大農村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數量最多,分布最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如何從傳統的思維定勢中解脫出來,從舊的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確立與建設和諧社會相一致的思想、文化理念,抓住影響農村和諧發展的關鍵因素,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無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本文以江西省贛州市為例,從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入手,就如何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作初步探討。
一、當前農村文化建設趨向
近年來,特別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以來,我市在農村文化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農村文化建設正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農村文化意識不斷增強
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市委、市政府抓住國家越來越重視社會事業發展的機遇和農民群眾對文化需求的渴望,把農村文化建設更好地融入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中,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了新農村建設「五新一好」塑造新風貌的重要內容,並切實做到了抓緊抓實,初見成效。無論是在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領導方面,還是在對農村文化建設投入方面,包括農民群眾自覺參與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和進步。在領導上,各級政府建立健全機制,出台措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制定了農村文化建設規劃,市、縣兩級專門派出了農村文化建設指導員,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新村辦就新農村建設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聯合發文做出部署。隨著新農村建設推進,結合實際,市政府又出台了《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意見》、積極申報特色文化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針對性很強的措施,認真組織貼近農村生活的農民藝術節等,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投入上,近兩年,僅文化部門這條線向上爭取資金近1700萬元,全市先後投入近5000多萬元架設了市至縣(市)1100公里的光纜干線網,投入了800多萬元為500多個配裝健身路徑,再加上市、縣兩級專項資金和配套資金,這樣的投入可以說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管理上,逐步規范農村文化市場,凈化農村文化發展環境。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要求,由文化部門嚴格資格審查,統一辦證,在管理中引導、扶持劇團的發展;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實行持執照演出,做到合法經營;公安部門對演出內容,演出場所的治安加強監管,對違法經營場所堅決予以取締,杜絕各種格調低下、內容不健康的文化演出,營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會環境,確保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思想陣地等。這都充分體現了農村文化意識在逐步增強。
( (一)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還不夠牢固
一是思想基礎還不夠牢固。部分領導幹部的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存在著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的現象。有的認為經濟建設是實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政績馬上就可以體現出來,而文化建設是虛的、一時不能見效的,政績一時半會難以體現出來,所以有的領導嘴上講要重視文化建設,心裡和行動上不重視。一些村一級幹部對文化建設缺乏必要的認識。認為文化建設是上面的事,是城裡人的事,農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飽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沒有必要再化吃力不討好的冤枉錢。
二是組織基礎還不夠牢固。一方面表現在鄉鎮文化員隊伍不夠強。這支文化員隊伍存在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老化的現象,有很多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農村文化工作開展的需要了;另一方面表現在職責不夠清,鄉鎮的文化員大都兼其他工作,而且以兼職工作為主,從事文化工作精力很少,存在著文化幹部不姓「文」的現象;再加上村一級缺乏文化指導員,文化工作沒有「腳」,難以立住。
三是群眾基礎還不夠牢固。人民群眾既是農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又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參與者,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由於我市農村人口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而且大多沒有接受再教育的機會,盡管現在各級黨委政府越來越重視農村人口的素質培訓,但由於受精力、經費等的限制,較具影響的文化、科技、衛生、體育下鄉活動也非常有限,各種針對農民的培訓也難以滿足群眾的需要,農民的素質提高不快,接受先進文化、健康文化就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很大程度上給低俗文化和宗教、迷信留有了空間。
(二)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撐還不夠有力
一是經濟支持不夠有力。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依託一定經濟的支撐,對基礎薄弱的農村文化建設事業來說更是如此,而經費不足已是多年來困擾我市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一方面,由於經濟欠發達,縣鄉政府財力有限,導致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支持不夠,這裡面也有一個各級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視程度的問題;另一方面,村級集體經濟十分薄弱,難談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另外,社會力量參與支持仍然缺乏,各種企業和經濟實體的參與支持農村文化建設氛圍不濃。
二是載體設置不夠貼近。包括載體設置在形式上與群眾存在一定的距離。鄉鎮文化站作為繁榮和推進農村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大多數是設在鄉鎮機關內部,作用難以發揮。各類送文化下鄉也大多局限在鄉鎮政府所在地,直接把活動開展到村子裡去的很少,群眾文化群眾參與難以體現。載體的內容上難以與百姓產生共鳴。目前活躍在農村的文藝群體,由於缺乏長期的打算和素質較高的人才,在內容上創新不夠,缺少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新意,難以與群眾產生共鳴,導致了生存危機。
(三)農村文化建設的環境還不夠優化
一是政策不夠配套。文化建設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進機制。而目前除《文物法》和幾個有限的條例之外,文化建設方面的立法及政策性規定很少,文化事業發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如農村文化建設投入政策,沒有明確的規定,難以保證有效投入。
二是氛圍不夠濃厚。首先政府對城鎮文化建設較農村文化建設重視,農村文化建設氛圍不如城鎮文化建設氛圍濃厚。其次農村文化發展的人氣不旺,由於我市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較多,而且主要是青壯年,留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小孩,農村文化建設缺乏人氣。三是民間劇團不多且現狀不容樂觀,缺乏專業隊伍,勢必影響農村文化建設氛圍。
面對農村文化現狀,當前,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和發展至少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經濟轉型迫切要求發展農村文化。國家現正處於經濟體制轉型期,這是順應歷史發展和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要求的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在這期間,不僅表現在物質上的豐富,而且要求社會進步,包括文化發展。從深層次來講,這一轉型首要的還是在觀念和精神上發軔,然後才表現在物質和行為方式上。農村本來的文化資源就很匱乏,特別是長期以來農村基層文化基礎設施、文化活動、文化教育比較貧乏,填補這方面的短缺顯得尤為迫切;許多傳統的、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解體或逐步走向消亡,而適應新時期的文化還不成熟,農村急需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
二是重建新時期農村社會價值觀迫切要求發展農村文化。這種新型農村社會價值觀是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起來的農民群眾共同的道德價值觀,集中體現著廣大農村、農民的文明程度和文明進步。長期以來,由於受農村經濟、文化環境的影響,這種新型農村價值觀形成也受到一定影響。只有形成了符合當今農村發展要求的社會價值觀體系並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才能引導農村社會進步和發展,促進社會進化和社會教化。因此,建構新時期既能體現農民價值觀追求、又符合社會主義市場要求和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觀體系,已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三是建設新農村迫切要求發展農村文化。新農村建設內涵豐富,不僅包括物質方面,也包括精神層面。新農村要永具活力,必須以新型農村文化為支撐。只有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不斷提高農村群眾的思想和科學文化素質,豐富和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持續、健康、科學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鄉統籌發展的問題。這是農村發展的治本之策。
三、今後農村文化發展思路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既是當前農村、農業、農民實現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先進文化牢牢紮根農村陣地,以先進文化引導農村文化,推進我市農村文化建設進程,任重道遠。
(一)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1、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全面貫徹落實各級《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領導,搞好農村文化建設規劃,使農村文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攜手同行。加大政府公共財政對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優先安排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文化項目,降低文化消費門檻,更好地實施對公眾特別是農民免費或優惠開放公共文化設施。
2、繼續深入實施「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知識工程」、「蒲公英計劃」;進行農村電影數字化改革;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加大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程的建設實施力度,並做好資源共享工程的扶持指導工作。2007年要達到縣縣建有資源共享網點的目標。
3、繼續鞏固發展新農村建設創建「百、千、萬」文化工程建設成果,按照「十一五規劃」要求,加大新建和改造縣(市、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力度,瑞金、信豐新建建築面積不低於2500平方米的圖書館,新建擴建興國、瑞金博物館(紀念館)等項目。與此同時,持續深入開展全省農村文化「三項活動」,加大對農村文化「三項活動」資金使用和開展活動情況監督力度,組織舉辦全市農民藝術節和「贛州市開展農村文化『三項活動』成果圖片展」。
4、加快建立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農村文化建設工程」,認真抓好圩鎮文化示範點的規劃和建設,2007年全市有35%的鄉鎮文化站達到省達標站標准,其中有一級站10個;每個鄉鎮有一個影劇院或室外演出場所;逐步實現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特色文化村」,全市60%的行政村有二室一欄(圖書室、文化活動室、宣傳欄),並能正常開展活動;每個自然村至少擁有1戶符合標準的農村文化中心戶。
5、鼓勵社會力量捐助和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以政府為主導,社會為主體,做到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創新機制,以鄉鎮為重點,抓住村這個關鍵,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興辦農村文化事業的積極性,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抓住農戶這個細胞,鼓勵群眾自編、自寫、自演、自唱、自拍、自畫,培養百名群眾作者和農村文藝明星,在入戶到人上下功夫;培育和扶持各類群眾文藝社團,充分調動農民自辦文化的積極性。
(二)建設和諧農村文化
1、大力繁榮文藝創作,為新農村建設營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加大對農村題材重點選題的資助力度,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為農民創作推出一批反映當代農村生活、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特別是結合當前文化工作實際,加強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價值取向的文藝創作,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和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充分運用文藝作品的認識、教育、審美、娛樂等功能,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促進農村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繼續組織人員根據農村、農民的實際狀況,匯編農村文化活動方案集、優秀劇目集和電影片目集,以供全市農村基層文化工作者交流共享並得以借鑒。
2、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凈化新農村文化發展環境。積極培育和完善農村文化市場,大力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根據農村文化市場的季節性、喜慶性、地域性、流動性的特點,加強對重點問題、重點時間和重點地區的管理。針對目前「文化垃圾」有向農村蔓延,腐朽落後文化毒害農民群眾的跡象,要嚴格資格審查,統一辦證,加強對演出內容,演出場所的監管,對違法經營場所堅決予以取締,杜絕各種格調低下、內容不健康的文化演出,營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會環境,確保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思想陣地。
3、積極開展文化活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節假日和農村集市開展文化活動,把送文化下鄉、送戲下鄉、送書籍下鄉與專業文化工作者到農村輔導群眾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把經常性、小型多樣的文化活動與定期舉辦大中型群眾文化活動結合起來,對農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大團結等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
(三)保護和利用農村特色文化
1、進一步做好古村落的保護和申報工作。在新農村建設及村鎮規劃建設工作中,進一步發掘古村落的文化內涵,積極組織推薦申報文物保護名錄和歷史文化名村。贛南是客家搖籃和聚居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但由於歷史原因,許多古村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保存較好的古村落並不多。要切實做好古村落的文物保護工作,鼓勵各縣(市、區)採取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對古村落中瀕臨倒塌的文物古建築實行搶救維修。積極制訂古村落文物保護管理措施,抓緊對農村瀕危古建築、古民居的搶救維修工作,每年重點安排2-3項較大文物維修工程。
2、繼續搞好新農村建設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加強新農村建設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工作,在研究保護的基礎上弘揚民族民間優秀文化傳統和地方特色文化。適應農民觀眾的審美需求,在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時,積極挖掘現有的、獨特的民間民俗文化資源,不斷整理民間藝術,培育民間文藝隊伍,創新活動方式,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利用本地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通過節慶日和農民文化藝術節,組織農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客家民俗風情展演和民間絕技表演及美術、書畫、攝影展覽等活動,使農民朋友在「農民演戲」「演農民戲」過程中活躍生活,陶冶情操,傳承保護當地民間民俗文化。
同時,深入挖掘、系統性地加工整理贛南採茶戲曲藝術創作、聲腔、曲牌等;努力培養藝術新人,尖子人才,並深入開展採茶戲曲理論研究。積極搶救、整理贛南民歌。編輯出版一期贛南民歌集,把原有的民間音樂盒帶資料全部錄製成光碟。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推出弘揚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宋城文化等地方文化研究論著,完成非物質文化資源的普查、建檔、項目申報工作。創2個「江西省民間藝術之鄉」、1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6個特色文化村,再創一個先進文化縣。
3、加強新農村建設文物保護工作,有計劃地搶救保護一批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傳統建築及紅軍標語漫畫等文化遺存。高度重視革命歷史文物的收集、整理和重點革命歷史遺跡的保護。抓緊實施對蘇區標語、漫畫等珍貴革命歷史文物的搶救性保護工程,做好紅軍標語、漫畫的保護與資料整理工作,完成《贛南蘇區紅軍標語漫畫選》。「十一五」期間,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30個點,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公布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保護名錄100處。
(四)大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
加強農村特色文化資源的普查和規劃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文化資源有效整合,初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文化產業體系。通過組織根雕、奇石、燈彩、籠燈、書畫、剪紙、紙扎等具有我市地方特色文化產品批量生產,打響根雕、奇石、紙扎、竹編、硯台等更多個特色文化產業品牌;結合本地文化特色打造「客家民俗風情」、「紅綠古」、「農家樂」等旅遊項目,給農村帶旺人氣,增加經濟收入。積極推進特色文化產品業、農村文化旅遊業等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和優化升級。積極拓展演藝市場,增加經濟效益。逐步將特色文化產業培育成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真正做到將農村文化與農村經濟發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給廣大的農民帶來精神和物質的實惠。
(五)加強人才培養
積極扶植農村專業和業余文化隊伍,努力提高農村文化工作者素質,將文化建設與農民經濟增收聯系在一起,不僅僅是勞動力產業,還要加入更多的科技文化。當前,盡快改善農村文化隊伍「青黃不接」的現狀,及時補充「新鮮血液」成為緊迫任務。今後將進一步加大對人才的培養支持力度,逐步配齊配強隊伍,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指導,確保農村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做、有人管。

『肆』 想知道: 溫州市 溫州公共自行車服務點 在哪些地方

18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一覽表

序號 街道 站點名稱 路段 規劃車樁數
1 五馬 區政府行政中心 廣場路 40
2 五馬 廣信大廈 廣場路 30
3 五馬 安平大廈 信河街 40
4 五馬 工人文化宮 信河街 40
5 五馬 星河廣場 望江東路 30
6 五馬 安瀾渡輪碼頭 望江東路 40
7 五馬 海悅名邸酒店 望江東路 30
8 五馬 國際公館 甌江路 20
9 五馬 市中心醫院 百里東路 40
10 五馬 八仙小區 百里東路 30
11 五馬 市九中 環城東路 30
12 五馬 麗都大廈 江濱西路 40
13 五馬 數碼廣場 黎明西路 30
14 五馬 街心公園 人民東路 30
15 五馬 開太百貨 解放街 30
16 南匯 鹿城區審批中心 寬頻路 20
17 五馬 文華大廈 府前街 20
18 五馬 松台廣場 信河街 40
19 五馬 國光大廈 信河街 40
20 五馬 群藝大廈 人民西路 30
21 五馬 電力局 小南路 30
22 五馬 銀濤大廈 吳橋路 30
23 五馬 馬鞍池公園南 30
24 五馬 馬鞍池公園北 馬鞍池東路 40
25 五馬 大南門農貿市場 蓮花路 40
26 五馬 銀泰百貨 大南路 30
27 五馬 國際大酒店斜對面 大南路 20
28 南匯 吳橋路加油站對面 寬頻路 30
29 五馬 建設大廈 飛霞路 20
30 五馬 陽光大廈 飛霞路 20
31 五馬 巽山 飛霞路 30
32 五馬 體育中心西對面 民航路 40
33 五馬 文景花苑東 民航路 30
34 五馬 去茶去門口 環城東路 30
35 五馬 中山公園 公園路 20
36 五馬 溫州書城 五馬街 30
37 五馬 縣前頭 20
38 五馬 五馬美食林對面 府前街 20
39 五馬 小南門立交橋旁 人民西路 20
40 五馬 阿外樓大酒店 環城東路 20
41 五馬 眼科醫院 學院西路 30
42 五馬 醫學院 學院西路 30
43 五馬 飛霞路沃爾瑪 飛霞南路 30
44 濱江 市公安局 錦綉路 30
45 濱江 文化公園 錦綉路 30
46 濱江 體育館 錦綉路 40
47 濱江 王朝大酒店 錦綉路 30
48 濱江 工商銀行 湯家橋北路 30
49 濱江 人本超市 學院路 30
50 濱江 會展中心 濱江東路 40
51 濱江 上蒲州 匯源路 30
52 濱江 雲中花園 匯源路 30
53 濱江 歐倫花園 豐源路 30
54 濱江 新城大道路口 新城大道 30
55 濱江 山下 府東路 30
56 濱江 楊府山公園 學院東路 40
57 濱江 楊府山 學院東路 30
58 濱江 上陡門居民區 學院中路 30
59 濱江 鹿城文化中心 惠民路 30
60 濱江 原溫師院 學院中路 30
61 濱江 育英大禮堂 學院中路 30
62 濱江 府東花園東門 府東路 30
63 濱江 府東花園南門 黎明東路 25
64 濱江 惠民路郵政局 惠民路 30
65 濱江 教育新村東門 惠民路 30
66 濱江 上新橋公交站 惠民路 30
67 濱江 上陡門住宅區西門 惠民路 30
68 濱江 鹿城區啟蒙幼兒園 惠民路 30
69 濱江 萬盛錦園 江濱中路 20
70 濱江 濱江花園 江濱中路 30
71 濱江 濱江美景園 江濱中路 20
72 濱江 筲箕塗小區北門 江濱中路 25
73 濱江 海上天大酒店北門 江濱中路 25
74 濱江 海上天大酒店南站台 江濱中路 30
75 濱江 黎明僑村站台 車站大道 30
76 濱江 洪殿 黎明東路 30
77 濱江 航標路口北站台 黎明東路 30
78 濱江 航標路口南站台 黎明東路 30
79 濱江 黎明立交橋下公交中心 黎明西路 30
80 濱江 華躍大廈 車站大道 25
81 濱江 學院大廈 學院中路 30
82 濱江 橫河南新村 橫河南路 20
83 濱江 龜湖路口 民航路 40
84 濱江 東南劇院 車站大道 30
85 濱江 體育館西門 民航路 20
86 濱江 綠城廣場 甌江路 30
87 濱江 甌江廣場 甌江路 20
88 濱江 東門堂天主教堂對面 甌江路 30
89 濱江 東泰大廈 江濱西路 30
90 濱江 博林大廈 環城東路 20
91 南匯 市科技館 市府路 30
92 南匯 市圖書館 府西路 30
93 南匯 市政府北門口 綉山路 30
94 南匯 廣電中心 新城大道 30
95 南匯 金色家園 劃龍橋路 20
96 南匯 景秀灣對面 錦綉路 30
97 南匯 湯家橋南 湯家橋路 30
98 南匯 上田菜場 府東路 30
99 南匯 溫州大劇院 市府路 20
100 南匯 萬源路口 萬源路 20
101 南匯 府東路口 府東路 20
102 南匯 綉山社區衛生院 綉山路 30
103 南匯 新城車站 新城大道 30
104 南匯 溫州中西醫結合醫院 錦綉路 30
105 南匯 建國醫院對面 溫州大道 20
106 南匯 錦江家園 錦江路 30
107 南匯 火車站對面 惠民路 30
108 南匯 站前東小區 惠民路 20
109 南匯 交通銀行 車站大道 20
110 南匯 時代廣場 錦綉路 30
111 南匯 綉山公園北門 錦綉路 30
112 南匯 南郊醫院 南浦路 30
113 南匯 橋兒頭公交站 南浦路 30
114 南匯 南浦橋 南浦路 30
115 南匯 農貿市場 溫迪路 40
116 南匯 世紀聯華 劃龍橋路 30
117 南匯 南匯街道門口 雙龍路 30
118 南匯 地稅局 劃龍橋路 30
119 南匯 南浦小區 春暉路 30
120 南匯 春暉路口 春暉路 20
121 南匯 裕達大廈 溫迪路 30
122 南匯 附二醫南浦院區 劃龍橋路 30
123 南匯 溫州銀行 牛山北路 30
124 南匯 建設銀行 劃龍橋路 30
125 南匯 麗景花園對面 溫迪路 30
126 南匯 市審批中心 惠民路 30
127 南匯 魚鱗浹 魚鱗浹路 20
128 南匯 大自然家園 市府路東 30
129 南匯 白鹿洲公園 錦綉路 30
130 南匯 綉山中學 惠民路 30
131 南匯 新南站 南浦路 30
132 松台 東甌大橋下 望江西路 30
133 松台 麗江花苑 望江東路 30
134 松台 迎潮大廈 望江東路 30
135 松台 工商銀行 望江東路 20
136 松台 文化宮南門 百里西路 40
137 松台 皮坊巷北站台 百里西路 30
138 松台 徐衙巷小區南門 百里西路 40
139 松台 雙桂小區南門 百里西路 40
140 松台 時代海景阿一靚湯門口 和平路 40
141 松台 金匯廣場門前站台 和平路 30
142 松台 溫州糧食供應站旁 和平路 25
143 松台 皮坊巷南站台 百里西路 30
144 松台 珠冠大廈 百里西路 40
145 松台 妙果寺 人民西路 40
146 松台 九山公園西門 九山路 40
147 松台 湖濱飯店門口 游泳橋 30
148 松台 維和花園 勤奮路 30
149 松台 嘉匯錦苑 勤奮路 20
150 松台 粗糠橋公交站 勤奮路 30
151 松台 雪山路中信銀行 勤奮路 30
152 松台 財政局對面 勤奮路 30
153 松台 奧林匹克廣場南站台 鹿城路 30
154 松台 溫州旅遊集散中心 鹿城路 40
155 松台 雪景公寓 雪山路 30
156 松台 鑫城佳園 雪山路 30
157 松台 雪松服裝城 雪山路 30
158 松台 杏花路交行 杏花路 20
159 松台 百花苑西小區東大門 杏花路 30
160 松台 延生堂 杏花路 20
161 松台 肯德基門口 馬鞍池西路 30
162 松台 松柏社區南門 馬鞍池西路 20
163 松台 水心住宅區櫻組團 馬鞍池西路 30
164 松台 郵政局 馬鞍池西路 30
165 松台 浦發銀行 馬鞍池西路 20
166 松台 附一醫八院區 錦綉路 30
167 松台 中國石化 鹿城路 30
168 松台 大世界超市 西城路 30
169 松台 西城路農貿市場 西城路 25
170 松台 公交集團 鹿城路 20
171 松台 太平寺 鹿城路 30
172 松台 紡織品交易市場 鹿城路 30
173 松台 小商品市場 鹿城路 30
174 松台 金泰輔料市場 廣化橋路 30
175 松台 區交通運輸局 廣化橋路 20
176 松台 廣化橋站台 廣化橋路 20
177 松台 涌金花園北門 鹿城路 20
178 松台 國美電器 人民西路 20
179 松台 河濱公園 隔岸路 20
180 松台 九山綠道 九山路 20

『伍』 溫州市圖書館有因寒潮關閉嗎

沒有,溫州市圖書館沒有因寒潮關閉。

溫州市圖書館歷經九十餘個寒暑。其前身為舊溫屬公立圖書館,誕生於1919年5月9日。1913年舊溫屬六縣知識界為紀念晚清經學宗師、溫處學務分處總理孫詒讓(籀庼)而集資於九山湖畔依綠園故址籌建藏書樓,命名籀園。開館時藏書兩千餘冊,首任館長王毓英,工作人員一名。
舊溫屬公立圖書館,初期名為六縣公立,主要由永嘉縣公署管轄,1921年改由甌海道尹管轄,此後館名與管轄機關屢經更改。圖書館常年經費來自府學田租及戲捐,六縣略有補助,顯得十分拮據。但由於歷任館長傾心於地方文化事業,幾代館員慘淡經營,使館藏逐步豐富,服務功能不斷拓展,社會地位和影響得以較快提升。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梅冷生任內員工幾度將善本、珍本圖籍運至山區保藏,使珍貴文獻安然無損,深受社會各界的贊許。戰後又接收了敬鄉樓、養心寄廬等多家藏書,使藏書總數增至八萬冊。抗戰後期至解放前夕,經費極其困難,一度靠募捐與借貸度日,仍堅持開放,並舉辦學術講座,為進步青年提供種種方便。
1949年5月溫州解放,圖書館由人民政府接辦,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1950年6月更名溫州市立圖書館,1955年改為現名。由於梅冷生館長及時提出建議,溫州地區名家的藏書在土改中得到妥善保護,並悉歸市圖書館接收。同時還接受玉海樓等公私藏家的贈書,館藏古籍增至20萬冊,編目上架計15萬冊(復本未在內)。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於1966年12月閉館,1970年10月恢復開放。1969年與市文管會合並為文物圖書館,1979年恢復單獨建制。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市圖書館面貌日新月異,1986年建成上村路古籍分館,1998年10月園西巷館舍落成開放,2005年12月遷入市府路新館。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溫州市圖書館各項工作齊頭並肩,與時俱進。近幾年來,書刊與電子文獻藏量大幅度提高,圖書館專業服務隊伍逐漸壯大,服務功能與水平不斷提升。溫州市圖書館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創立鞋、服裝專業圖書館。為進一步拓展延伸服務,增設縣前頭、黎明路兩個分館及各縣(市、區)業務分館。同時在讀者服務、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咨詢與開發、讀書活動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社會效益顯著。
溫州市圖書館恪守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社會職能,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場館布局
溫州市圖書館實行開架式服務,全館分為七層:一層為多功能廳和展覽廳,二層為服務大廳和親子借閱區,三層為社科文獻借閱區,四層為科技文獻、多媒體資料及現刊外借區、信息參考區,五層為報刊閱覽區、電子閱覽區,六層為鞋服特色服務區、自習區,七層為古籍閱覽區、地方文獻閱覽區。
館藏資源
作為溫州市圖書文獻收藏和利用及文獻信息資源開發中心,全館現有紙質藏書150萬余冊(古籍16萬余冊),各類電子圖書70餘萬冊
場館管理
現有正式職工編制80人,目前在編人員72人,臨時工編制64人,目前在崗人員60人,大專以上學歷者占總人數的95%,本科以上占近80%。擁有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近50人(正高3人,副高15人,中級29人)。

服務指南
讀者活動:
溫州市圖書館每年聯合社會各界面向讀者舉辦各類公益性講座、展覽等讀者活動近200場。較成熟的講座品牌包括「籀園講壇」「大榕樹市民學堂」「文明大學堂」「女性課堂」等。每年舉辦系列主題品牌活動有「中外經典詩文朗誦會」、「新溫州人演講比賽」、「溫州市英語之星大獎賽」「元宵燈謎活動」等。這些活動面向社會,吸引了大量讀者和非讀者市民的參與,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市民接受終身教育的第二課堂。
文獻開發:
自2001年7月至2007年3月,溫州市圖書館承擔負責《溫州文獻叢書》的編輯整理工作,搶救和挖掘鄉賢著作中的抄本、稿本及孤本。《叢書》分四輯完成了整理出版計劃,共計40種48冊2000萬字。《叢書》不但在國內發行情況良好,還通過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發行到美、德、韓、日等國。繼《溫州文獻叢書》(7部館員承擔)後又啟動了《溫州文獻叢刊》,目前已出版10部(4部館員承擔)。近年來,相繼啟動《溫州歷史文獻集刊》《溫州方言文獻集成》《館藏日記叢刊》整理編輯工作。2011年3月溫州市圖書館受市政府委託承擔《溫州通史》編纂工作,計劃六到八年內完成。此外,為了促進閱讀傳播,溫州市圖書館十四年來堅持編發《溫州讀書報》,受到學術界人士的肯定,也得到兄弟圖書館和廣大讀書人的歡迎。
特色服務:
溫州市圖書館結合地方的經濟優勢,吸納社會力量參與辦館。先後創辦了「鞋都圖書館」和「服裝圖書館」,走出了一條特色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之路。2005年底新館落成之際,溫州市圖書館將「鞋都圖書館」與「服裝圖書館」的資源重新進行整合,合並成立了「特色圖書館」。特色館藏有國內外頂級鞋類專業期刊及精品服裝書籍等專業信息資源。先後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溫州大學聯手創建了鞋業和服裝業的「教學科研基地」,由該院、校定期組織相關專業的學生在館內進行現場授課,使圖書館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和企業未來設計中堅的孵化場。
自動化建設:
現代信息技術的變革正深刻地影響著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本著讀者至上,提升服務的理念,溫州市圖書館不遺餘力地吸收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朝著現代化多功能圖書館的目標不斷前進。在原有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INTERLIB)的基礎上,溫州市圖書館自主設計研發了一卡通系統,採用RFID無線射頻讀者卡,集讀者身份識別、借閱登記、電子錢包等諸多功能於一體,既方便了讀者的使用,也簡化了圖書館的管理,在每個樓層都配備了OPAC檢索機和自助復印機。
社團組織:
為了進一步推廣閱讀,近兩年來,溫州市圖書館先後成立讀書話劇社、音樂沙龍、溫圖服飾文化沙龍、籀園品書會,並以此為平台開展各類活動,提高讀者素養、充實文化生活。
人文關懷:
溫州市圖書館設有盲文借閱區、休閑書吧,提供免費寄存包、免費開水、文獻自助復印、傳真等服務。
溫州市圖書館秉承「公平、公益、開放」的服務理念,憑借藏、借、閱、咨一體化的大開間布局,通過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優化陣地服務,每年接待讀者、文獻借閱冊次逾200餘萬,充分地發揮了公共圖書館應有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職能,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入選中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評定的「讀者喜愛的圖書館」;被授予「國家一級圖書館」「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圖書館先進集體」「浙江省社科普及示範基地」「溫州市文明單位」「溫州文明服務示範點」「溫州市對外宣傳采訪基地」等榮譽稱號。
社會榮譽:
溫州市圖書館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為溫州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後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讀者喜愛的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先進集體,連續數年榮獲市級文明單位、百花杯金杯獎等榮譽。

『陸』 城市書房是私人還是政府

城市書房是政府的。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合辦,依託各級中心圖書館,採用自動化設備和無線射頻技術,實現一體化服務,具備24小時開放條件的場館型自助公共圖書館。

城市書房是溫州市政府與社會力量合辦依託各級中心圖書館.採用自 動化設備和RFID技術,實現一體化服務,具備24小時開放條件的場館型 自助公共圖書館。

2014年開始,溫州市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 採用政府與企業、社區等社會力量合作方式建設城市書房,並通過「連鎖」 運行模式,統一標准,規范管理,有效促成都市「15分鍾文化圈」建設,為市民提供嶄新的知識共享、信息交流、互動閱讀的人文空間。

城市書房建設工作自2015開始,連續五年被溫州市委、市政府列入「為 民辦實事」項目,截止2019年5月,溫州已建成城市書房76家,總建築面積11800 平方米,總藏書69.81萬冊,日均開放22小時。

累計接待讀者704萬人次,流通圖書480萬冊次,辦理借書證6萬張,圖書流通率高達380%,讀者滿意率達98%以上。2017年, 作為城市書房的延伸版,溫州市在農村基層新建「百姓書屋」 22個,拓展 了基層群眾的閱讀空間。

城市書房點亮了城市溫暖的閱讀之燈,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和文化氛圍, 已成為一道引人注目的城市文化風景,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評,領導專家的廣泛認可。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央主流媒體多次聚焦報道。2015年名列「溫州精神文明建設十大亮點」之首, 2016年獲「浙江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十大創新」項目。

2017年入鏡中央電視台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全國各地先後有300餘批次考察團前來參觀學習近百個城市在落地推進。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城市書房

『柒』 溫州市網吧證要多少萬 120台電腦

網吧證件分為單體證和連鎖證兩類,單體證的性質在三年前已經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按現行公司法管理,不過,單體證早在兩年前省文化廳已經要求全省各地不準再立項申批了。還有一種是連鎖證,現在只能辦 連鎖證了.... 什麼20萬啊,都是騙人的
採納哦

『捌』 城市書房一般可以舉辦啥活動

城市書房一般可以舉辦讀書會。

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合辦,依託各級中心圖書館,採用自動化設備和無線射頻技術,實現一體化服務,具備24小時開放條件的場館型自助公共圖書館。

項目介紹:

城市書房是溫州市政府與社會力量合辦依託各級中心圖書館.採用自動化設備和RFID技術,實現一體化服務,具備24小時開放條件的場館型自助公共圖書館。

2014年開始,溫州市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採用政府與企業、社區等社會力量合作方式建設城市書房,並通過「連鎖」運行模式,統一標准,規范管理,有效促成都市「15分鍾文化圈」建設,為市民提供嶄新的知識共享、信息交流、互動閱讀的人文空間。

城市書房建設工作自2015開始,連續五年被溫州市委、市政府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截止2019年5月,溫州已建成城市書房76家,總建築面積11800平方米,總藏書69.81萬冊,日均開放22小時,累計接待讀者704萬人次,流通圖書480萬冊次,辦理借書證6萬張。

圖書流通率高達380%,讀者滿意率達98%以上。2017年,作為城市書房的延伸版,溫州市在農村基層新建「百姓書屋」22個,拓展了基層群眾的閱讀空間。

『玖』 溫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內設機構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設10個職能處室:
(一)辦公室。組織擬訂全市文化、文物、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局重要文件、報告、規章制度;負責監督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綜合協調局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局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的文秘、檔案、信息、信訪、保密、議案提案、後勤服務、辦公自動化及接待等工作;負責組織協調全局重大活動、重要綜合性會議。
(二)政策法規處。組織開展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事業政策和重大課題研究,牽頭負責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負責審核本系統規范性文件;協助做好文化市場執法人員的資格認證、證件發放工作;審核重大行政處罰,監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檢查工作;牽頭承辦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應訴工作;負責本系統法制宣傳和普法教育,受理有關政策法規的咨詢;牽頭負責本系統安全保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三)人事處。研究制訂並組織實施文化行政管理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指導本系統人事制度改革;負責本系統機構編制、組織人事、工資福利、職稱評定、獎懲任免、教育培訓、計劃生育和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等工作;負責全市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和外事工作。
(四)計劃財務處(文化產業處)。擬訂並指導實施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和規劃,負責全市文化產業的培育、扶持和發展;負責局機關和指導監督直屬單位財務、統計等工作;統籌本系統財政專項資金的申報、核撥及監督使用;監管機關和直屬單位國有資產;指導、管理全市國有經營類文化事業單位;指導、管理和實施系統內基本建設工作。
(五)行政審批處。負責市級文物、文化市場、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交流等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辦理;負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和保護區的保護、維修、改變功能用途、拍攝等審批,負責審批博物館設立和變更;負責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活動備案工作;負責審核和審批廣播、電影、電視單位的設立和變更,負責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設置的審批,負責廣播影視節目傳送業務、視頻點播業務、電視劇製作、公共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業務、廣播電視設施建設和保護的行政審核;負責審核和審批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企業、出版物印刷企業、出版物發行單位、報刊記者站設立、變更和年檢,負責審批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的發行和年檢工作;負責審核上報對外、對港澳台文化交流項目;負責指導全市文化市場、文物、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行政審批工作。
(六)文化遺產管理處。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負責、指導全市文物的管理、保護、發掘、鑒定、維修、研究、出境等工作;組織推薦、申報各級文保單位;編制文物維修經費預算,組織維修項目竣工工程驗收;審核、報批文博單位重大展覽項目及藏品交換、調撥;指導協調全市博物館建設;指導協調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發展;協助有關處室做好文博系列職稱的評審。
(七)文化藝術處。擬訂和組織實施全市專業文化、社會文化和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管理和發展全市專業文化、社會文化事業;管理、指導和協調全市文藝創作、藝術生產、重大文藝活動和圖書館業務建設;配合有關處室指導專業藝術團體和社會文化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改革;協助有關處室做好藝術系列、圖書資料系列、群眾文化系列職稱的評審。
(八)廣播影視管理處。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全市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發展規劃;管理監督全市廣播電視行業;指導、監督廣播電視技術政策、規定、標準的執行,監督、指導和協調全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技術防範工作;監督、指導廣播電視工程建設;指導監測廣播電視節目、信息網路視聽節目和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視聽節目,協助查處違反宣傳紀律事件和重大宣傳事故;協同新聞出版管理處管理廣播電視記者證;指導電影發行、放映工作,協助有關處室做好電影放映系列職稱的評審。
(九)文化市場管理處。研究擬定並組織實施全市文化市場發展規劃;監管全市娛樂業、網吧、演出、藝術品、動漫、網路游戲、藝術培訓市場和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指導、開展全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和執法隊伍建設;承擔市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聯系相關行業協會開展工作。
(十)新聞出版管理處。研究擬定並組織實施印刷業、報刊業、出版物發行業和版權業發展規劃;依法監管印刷業、音像業、出版物發行業經營活動;負責全市報刊行業管理和監督工作;監管全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連續性出版內部資料;管理全市著作權(包括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工作;管理全市新聞單位記者證和外地報刊(社)駐溫記者站;聯系和指導相關行業協會開展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拾』 溫州市銳思特逸致溫州鹿城店(原鹿城飯店)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銳思特逸致酒店作為逸柏酒店集團旗下中端商旅連鎖酒店品牌,崇尚個性與美學的交融,商務與休憩的結合。時尚現代的設計風格,簡約而不失活力,創意性的細節處處融入酒店產品,為高品質的商旅人士的工作和生活帶來靈感,滿足他們的社交情感需求。除了一如既往的溫馨環境,我們還提供更為專業化的商務洽談空間和公共休息區域,為您在繁忙的差旅中帶來一段度假式的住宿體驗。銳思特逸致溫州鹿城店原鹿城飯店坐落於市商業中心位置,位於交通便利的南站天橋與黎明西路的交接處;酒店以「快捷經濟超衛生」為主導,盡顯色彩簡約旅遊文化三重之美的裝修風格,將您帶入非凡獨特的居住環境。旅店內客房設施一應俱全,擁有不同類型的標准客房111間,餐位300個.溫州火車站溫州動車站新城站客運中心西站客運中心雙嶼客運中心汽車南站及溫州永強國際機場門口皆有公交車直達。酒店緊鄰五馬街國際會展中心歐洲城丹璐廣場人民中路手機市場黎明西路電腦城等時尚購物中心;北接江濱路酒吧一條街;南靠溫州大學溫州外國語大學;東鄰火車站;西鄰溫州附屬二醫溫州一醫中山公園等地。銳思特溫州黎明西路店鹿城飯店全新產品上市,房間採用地板等材料裝修打造。雙層真空隔音玻璃杜絕一切噪音干擾。液晶電視,部分房間設置了投影儀,讓您享受電影院的效果,全樓免費WIFI覆蓋,妙速熱水,獨立衛浴和空調。酒店樓高4層,並設有電梯會議廳餐廳公共免費停車場。客房內設有寬敞舒適溫馨高雅清新安靜的經濟標准大床房和雙床房以及豪華大床和豪華雙床房還設立了行政高級大床房和行政高級雙床房,還不定時推出特惠大床房。為廣大賓客提供物超所值的細致服務,酒店的硬體設施以及充滿個性化的優質服務使您享受如家般的溫馨。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銳思特逸致溫州鹿城店(原鹿城飯店)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閱讀全文

與溫州市公共文化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