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未經工商登記,是否可以行使股東權利
應該說,只有股東名冊才是認定股東資格的首要依據,是否進行工商登記,隻影響已經取得的股東資格能否對抗公司、股東之外的第三人。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規定,股權轉讓應當以股東名冊為准,即經載入股東名冊後,出資人或受讓人才能夠成為公司股東,才能夠行使股東的各項權利。工商登記只是股東資格的對抗要件,其本身並不影響股東權利的轉讓。當然,需要注意股東名冊作為一個股東資格認定的形式標准,其本身也是可以被推翻的。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東權利的實際行使以及對公司的實際出資等事實都可以在股東資格發生爭議時作為對股東名冊的對抗依據。
不僅工商登記不是認定股東資格的依據,有時候股東名冊也不是認定股東資格的依據。取得股東資格的關鍵是對公司資本的參與。可以說,像出資證明書、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等都只是證明股東資格的證據,不能取代股東資格本身。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依照本法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由這條規定反推即可知道,出資證明書、公司章程、股東名冊都不是股權轉讓的生效要件,而是股權轉讓後的法律後果。從邏輯上講,也只能是受讓人已經是股東了,然後才能去辦理新的出資證明書,變更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以及通過公司去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至於股東名冊,主要是為了保護公司,公司依照股東名冊認識公司的股東,而無需適時確切地查知股權變動情況,因為這不可能也不必要。公司依照股東名冊發布會議通知,分派紅利,即使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公司只要是善意的,即可免責。而工商登記,則純粹是為了保護與公司、股東進行交易的第三人,因為第三人無從知道公司內部的股權變動,其只能依據工商登記的內容進行判斷。
Ⅱ 公司章程、工商登記記載的股東與股權證持有人不一致,股東身份以哪個為准疑難問題,請高手作答。
您好,您的問題已獲悉,我的初步解答如下:
首先,您的問題屬於股東身份確認范疇回,理論上答以是否實際出資為標准分為實質說與形式說兩種觀點;實務中也存在股東協議、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股權轉讓合同等不同證據的沖突。
其次,隨著司法實務的發展,近年來對於股東身份確認的司法審判多以形式說為准,因為股東既然是一種身份、公司既然是一個組織且具有法律人格,那麼股東成為公司的成員必須得到公司的認可,否則其僅為持股人、享有證券持有人的權利。
最後,鑒於司法審判實踐的經驗,以及上述對於身份的要求,理應以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等「外觀主義法理」之原則加以確認。
順頌商祺
田嘉龍律師
Ⅲ 實際出資卻未被工商登記,我能否取得股東資格
問:我與本村的胡強、呂林合議成立一公司。我暫時無錢,提出等段時間再行出資,胡強、呂林表示同意,並在公司的章程中明確了我的股東身份。但公司成立後工商登記的股東只有胡強、呂林二人,且注冊資本也為二股東投資款之和。我一直不知自己未被登記,因此一年內數次以股東身份出資,公司均出具股款收據並多次向我分紅。請問我現在是否屬於該公司的股東?
讀者:文靜山
答: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由此可見,工商登記只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和股份公司發起人股東資格的認定具有意義。記載於公司登記機關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並沒有創設股東資格的效果,就股東資格而言,工商登記並非設權程序,只具有對善意第三人的證權功能。只有在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就股東資格發生爭議的情況下,才具有實際的法律審判意義,當公司內部由於股東資格問題發生爭議時,工商登記的確認結果不具有確認股東資格的決定意義,其證明力並不比其他證據要高。確切地說,工商登記只能是在解決外部關系的股東資格糾紛中起到證據的作用。公司章程是在股東之間就股東資格及其權利義務發生爭議時,在各形式要件中具有優先的效力;而工商登記是在涉及公司股東與第三人的關系時,對股東資格的認定具有優先的效力。
因此,實際出資卻未被工商登記為股東不影響股東資格的取得,你現在還是公司的股東。江蘇邳州市人民法院衡永紅李曉東第1頁共1頁
Ⅳ 法律知識:未進行工商變更登記,是否具有股東資格
確實存在公司來在工商局的登記股源東與實際股東存在不一致的情形。在公司內部涉及股東之間的糾紛中,法律並未明確規定未經登記的股東不具備股東資格。如果公司向出資股東簽發了出資證明書,同時記載了該股東的姓名、身份證號、出資時間、出資金額等內容,按照法律規定,已符合股東名冊的要件;工商登記只具有對第三人公示股東權利的功能,並不具有設立股東權利的作用,股東資格不因未工商登記而被否定。
Ⅳ 工商單位是否要股東資格證
股東資格需要工商登記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依法設立的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出資、出資證明書編號等內容。且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Ⅵ 沒有進行股東的登記算是公司股東嗎
股權依法轉讓後,是否進行登記,不影響股東轉讓的法律效力,原股東不再享有股東權,與公司沒有法律上的關系。
股東與他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在公司股東名冊中進行變更的,股權即發生變動。原股東不再享有股東權。股權變更情況是否在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法律效力。但未經登記的,對不知股權變更的第三人沒有法律效力。
《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6)工商登記上不顯的股東資格擴展閱讀:
股東身份的取得依據的是當事人的約定,並不是工商登記。
那麼工商登記在股權變更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有重大事項發生變更,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增加股東、增加公司的注冊基本,均屬於公司的重大變更事項,都應依法修改公司章程、變更股東名冊、出具出資證明書和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手續。
由此,以上工商變更登記的手續僅是公司的行政義務,不履行這一義務並不意味著否定內部出資人的股東身份,工商登記只是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一種公示方式。
在司法實踐中,有限責任公司未置備股東名冊,或者因股東名冊登記管理不規范,未及時將出資人或者受讓人記載於股東名冊,但以其他形式認可出資人或者受讓人股東身份的,出資人或者受讓人可以向公司主張權利。
股東向公司主張權利,公司僅以其未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東登記抗辯的,人民法院對其抗辯不予支持。
因此,你無須擔心自己的股東地位由於沒有進行工商變更登記而否定。但是,工商登記確認依然是個重要環節,經過工商登記,即可起到公示作用,可以有效對抗第三人。為了明確股東身份,以及防止日後可能發生的股東權利行使的受限,你還需要積極的要求公司依法履行有關登記義務。
如果公司依然消極應對,既不將你的姓名記載於公司股東名冊,也不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確認股權並要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司法
Ⅶ 工商局注冊了股東信息在法律意義上就擁有股權嗎
你好,股東資格原則上以工商登記為准。但是實踐中不可否認的是,存在有的出資人並沒有工版商登記,如內部權持股、股權代持等情形。
對於外部而言,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工商登記股東)之間關於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對外不具有約束力,外部的第三人若需向公司股東主張權利時,以工商登記股東為准,即可。
對於股東內部而言,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24 條規定,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工商登記股東)之間達成的約定,雖然對外不具有約束力,但在股東內部之間是有效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Ⅷ 公司內部約定與工商登記不致時股東的股權份額如何認定
如果乾股股東不出資,需要通過公司設立協議約定誰出資及相互墊資或借款關系內,因為股權比例按實際出資由容工商確定。
至於分紅比例是按照股東間的約定,可以與股權比例不一致,甚至零分紅都是可以的。
一般以公示的工商登記的股權比例為准,股東之間達成的比例只在雙方之間起約束效力,不能對抗第三人。
也就是說,如果日後被第三人追究股東未完全出資等法律責任,是按照工商登記的比例來對外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是按照股東之間約定的比例承擔,承擔賠償責任後再由股東之間來追索
Ⅸ 我們公司的股東名冊有記載我的名字,但是工商登記沒登記我,這要怎麼辦
你可以要求公司在工商行政部門進行登記變更,否則你是存在項目部分,不存在法律意義的公司整體股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