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文化服務的思考

公共文化服務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1-11-22 11:17:34

A. 以文化尋根為主題,談談自己對於當前時代背景下堅持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深入思考

這是一個社會大變革大轉型的時代,一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文化體制改革在全國有步驟地全面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文化企業如雨後春筍,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改革,文化產品創作層出不窮,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沉穩矯健……

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文化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增進民生幸福、促進社會和諧,文化都是重要內容和衡量指標。認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點規律,創新文化的體制機制,是提高文化自覺的邏輯必然,增強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文化復興的歷史方位之所在。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部署啟動、全面展開、深化攻堅。經過8年的探索實踐,全黨全社會已經形成這樣的共識: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根本途徑,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大動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今天,我們已經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中國文化正迎來一個難得的黃金發展期。

改革,文化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

快速的經濟發展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帶來全面協調的社會進步,更不會簡單地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改革的特點是經濟領先,其他領域依次推進。當經濟領域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跡」時,文化領域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2000年,中國首次舉辦國際圖書博覽會,我們的出版社大多一頭霧水,圖書博覽會不能像書市一樣賣書,這個道理讓很多人想不通。當時,人民文學出版社剛拿到《哈利•波特》中國版權,這個今天看來如此普通的案例,那時卻瞬間被演繹為出版業的神話。也就是在這一年,「文化產業」這4個字正式寫進中央文件。

進入新世紀,「WTO」這短短的3個字母給中國人上了第一堂國際貿易的掃盲課。然而,打開的貿易之門卻讓門內的人倒吸一口涼氣:全世界每100本圖書,85本由發達國家流向不發達國家;全世界每100小時音像製品,74個小時由發達國家流向不發達國家;美國生產的電影雖然只有全球影片數量的10%,但它卻佔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觀影時間。

更為尷尬的是,我們的「事業單位」這樣一個體制,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根本找不到對等的稱謂,更不要說進行版權貿易。就好像整個世界坐在一張桌子上打牌,「中國」這個特殊的選手,由於沒有獨立的文化法人地位,連參賽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說國際上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巨大反差以及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的外在誘因,那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壓力則是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的內在動力。

長期以來,我國面臨著公共文化服務短缺,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文化消費不平衡,「精神飢渴」現象日益強烈的尷尬局面。

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單位由國家投資、建設和管理。文化單位按照政府財政撥款的多少劃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多給多干,少給少干,不給不幹」。想當年,一個小小的香玉劇社,靠常香玉帶領一幫藝人走街串巷,就能用自己掙的錢給國家捐飛機;可文化體制改革前,許多文藝院團竟到了無錢排戲的地步。原因何在?關鍵在於香玉劇社是向市場要錢,而國有院團則是向政府要錢。

長期以來,我們的事業職能和企業功能也混淆不清。本屬公益的,公益屬性模糊;本屬市場的,市場屬性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辦不分,「有文化、無市場」,構成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

一面是加入WTO以後國內的文化市場要逐漸放開,一面是我國的文化單位難以與國外文化企業同台競爭;一面是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趨強烈,一面是國有文化單位缺乏活力。加快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成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文化復興的迫切要求,成為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大課題。

事實證明,快速的經濟發展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帶來全面協調的社會進步,更不會簡單地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如何在繼續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開創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局面?「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部署,開啟了文化體制改革的嶄新航程。

改革,不啻一場深刻的革命

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

改革的難度可想而知。

盤點一下中國文化的家底,幾乎令人望而卻步:10000多家報刊,近10000家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個發行企業,2300多家文藝院團,近1000家影視公司……地域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不同,可謂千頭萬緒,錯綜復雜。這樣一場涉及面極其廣泛的改革,如何平穩有序地推進,著實考驗著各級黨委政府的智慧。文化本身的復雜性、不斷變化的國內外環境,使體制改革的過程註定充滿艱辛。它所涉及的內容枝枝蔓蔓,需要調整的關系層層疊疊,從宏觀設計到微觀操作,中間隔著千山萬水。

改革的困惑同樣來自內部。文化體制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但哪一個政府職能部門不想花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益?改革的成本由誰來買單?原本就窮得叮當響的文化廳局,不改革好歹還有幾個院團可以管,現在一改革似乎什麼資源都沒有了。

改革之初也曾顧慮重重。先改的單位小心試探,後改的單位觀望不前;條件好的地區想「腳踩兩只船」,既保留事業單位身份,又享有企業的收益;條件不好的地區則想慢半拍、等等看。

經過最初兩年的試點和探索,文化體制改革的思路終於明確:科學區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簡單的一句話,撥雲見日,使改革的目標和路徑變得清晰起來。

改革之難,其難在人。如同當年經濟體制改革打破鐵飯碗一樣,這也涉及數以萬計人員的身份轉換——以什麼樣的身份退休直接決定了退休後每個月拿多少錢。而且舊廟拆了,新的廟又沒有建立起來,讓只會念經的和尚做什麼?誰能把人的後顧之憂解決好,誰的改革才能成功;誰願意支付改革的成本,誰才能獲得生產力的解放。

一場不可逆的改革發動起來了。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幾個關口上,黨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作出的重要部署,成為改革的強大推力。從2003年開展試點,到2005年點面結合,再到2009年全面展開,文化體制改革如關山飛度,一刻沒有停歇。一年一次的經驗總結會,半年一次的考察學習,一個月一次的進度匯報,使改革既有明確的任務書,精細的路線圖,又有具體的時間表,要求2012年上半年,所有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基本完成轉制任務,基本完成一批國有骨幹文化企業建設任務,基本完成有線電視網路整合任務,基本完成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任務。這四個「基本」,其實都是硬任務。中央甚至建立了退出機制,明確規定,對不具備市場准入條件的出版社,允許其在做好資產財務清算和人員安置的前提下停辦;地方所屬電影製片廠在2009年底前尚未完成轉制任務的,將視為自動退出;非時政類報刊不符合改革要求、不具備市場生存條件的也要退出。

「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中共中央、國務院2005年底出台的《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充分彰顯了中央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2009年8月,在南京召開的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標志著改革的全面展開,出版、發行、電影、文化市場管理等領域的改革,進入決定性階段。國務院隨後出台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首次將發展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

擔心,在政策支持面前消融;共識,在不斷探索中達成: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養不起」,不會「一轉就死」,也不會使傳統文化消亡。目前,已完成轉企改制的國有院團出人出戲出效益,生存狀況遠好於改革前。迅猛發展的數字技術,也將人類社會流傳下來的文化成果「上載」,並製成數字文化消費品。

文化資源轉變為經濟優勢,精神文化轉化成物質財富,這是歷史性的進步。

中國文化,迎來黃金發展期

誰早進行改革誰就早發展,誰先進入市場誰就先受益

哪裡有改革哪裡就有新氣象,哪裡有改革哪裡就有新局面。

文化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緊扣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改善宏觀管理、轉變政府職能這四個關鍵環節全面推進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

轉企改制,重塑市場主體的關鍵所在。不下決心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硬殼砸掉,就無法培育出真正的市場主體。

作為北京市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2004年1月,北京兒藝完成股份制改造,從原來的事業單位徹底轉為公司法人,實現了驚人的飛躍:演出場次增長了7倍,總收入增長了100倍。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體制改革任務如期完成,全國出版發行、電影電視劇製作等領域基本完成全行業轉制,國有文藝院團完成轉制590家,非時政類報刊完成轉制595家,22個省區市實現省內廣電傳輸網路整合。全國共注銷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4000多家,核銷事業編制18萬個以上。隨著大批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完成企業工商注冊登記,曾經靠吃「皇糧」生存的事業單位開始面向市場,「事業人」變成了「企業人」。

這些驚人的變化證明:文化單位蘊藏的潛力是巨大的,文化市場開發的前景是廣闊的,誰早進行改革誰就早發展,誰先進入市場誰就先受益。

創新機制,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大大提升。長期以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公共性」沒能得到充分體現。因此,建立健全遍布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成了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上海浦東新區通過「競標+配送」的方式,把對文化產品的選擇權由政府交給基層、交給受眾,變傳統的「上面送什麼,下面看什麼」為如今的「下面要什麼,上面給什麼」。自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正式啟動以來,各級政府對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超過了過去幾十年的總和。尤其是「十一五」以來,我國文化事業費年均增速達到18%以上。政府實施的五大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和社區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建設等,極大地緩解了基層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文化活動少的狀況。

調整結構,文化產業規模迅速擴張。各地通過推動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兼並重組、整合資源,使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涌現出一批大型文化企業。

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團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重組的中國和平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為國內出版業首次跨地區重組的企業。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整合省內發行網路,控股海南發行集團公司,成為出版業首家超百億元企業。

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區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目標,紛紛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2010年,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湖南、雲南等省市文化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都超過5%,有的甚至達到7%。

如果8年前,我們講文化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別人會說這話太不靠譜,但是今天這句話已經上升為我國的一項大政策。

轉變職能,加強和改進文化管理。通過大力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正在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由主要管理直屬單位向社會管理轉變。

山東省臨沂市率先探索出「三局合一、聯合執法」的「臨沂模式」。以「臨沂模式」為藍本,全省各地市加快整合文化行政管理機構,組建了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同時整合文化市場執法職能和執法隊伍,組建起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這一改革舉措,真正實現了文化審批權、執法權之間的分離。

「走出去」,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隨著對外文化交流渠道的不斷拓寬,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藝術門類,取得了長足進步,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脫穎而出。在海外設立中國文化中心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戰略選擇,目前也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已與148個國家簽訂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建成海外中國文化中心9個。

8年的奮斗,8年的探索,充分證明文化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是對文化復興歷史方位的准確把握。

今天,中國文化迎來了難得的黃金發展期,一個管理科學、市場規范、創作繁榮、消費旺盛的文化中國正崛起於世界的東方。

提高文化自覺才能解放文化生產力

一個發展中大國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就必須有符合時代要求的科學的文化發展觀

文化體制改革的過程,不僅僅是生機勃發的文化產業和一大批活力四射的文化企業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更是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是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奠定堅實思想基礎的過程。

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深刻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和戰略任務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文化體制改革啟動的時機和節奏時,不能不嘆服這高屋建瓴、大膽縝密的頂層設計。

英國BBC曾經評論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領導人也正將注意力轉向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就必須有自己的文化設計,有符合時代要求的科學的文化發展觀。如果說,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與《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回答的是文化如何為人民服務的問題,建設的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那麼,這次文化體制改革,不僅要回答在新的歷史時期文化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還要回答如何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問題。

從理論層面看,文化體制改革的價值是實踐、豐富、深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體系,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深化了人們對於文化生產力的認識;從實踐層面看,它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產力,創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發展體制機制,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天,我們總結文化體制改革的認識和經驗,是為了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鼓起遠航中可以憑借的風帆。

文化體制改革為什麼能形成廣泛的思想基礎?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導向。沒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以及由此而來的文化自強,就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果說,黨的十六大吹響文化體制改革的進軍號時,人們對於改革的必要性還認識不足的話,那麼,黨的十七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確立「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時,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則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

文化體制改革為什麼能夠順利推進?改革能否順利,關鍵是改革是否尊重和順應規律。實踐證明,經營性文化產業只有進入市場,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積極性才能更高,主流的聲音才能傳播得更遠。這既是文化發展的規律,也是文化體制改革的規律。因為把文化推向市場,就是把創造的權利、評價的權利、選擇的權利交給了群眾,就是讓實踐的檢驗、群眾的檢驗成為衡量文化發展的標准,從而文化才能在接受市場的評價中不斷校準自己的方向。事實上,那些關注現實、藝術精湛、思想深刻、製作精良的文化產品往往都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近年來《亮劍》、《任長霞》、《恰同學少年》、《士兵突擊》、《金婚》、《闖關東》等一大批優秀電視劇,其收視率節節攀高就說明:佔領市場就是佔領意識形態陣地;市場份額越大,服務的群眾就越多,正確導向就越能落到實處。

改革能否順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改革對象是否理解和支持。文化體制改革之所以能夠保持波瀾不驚、順利推進的良好態勢,就是因為在改革中堅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到實處。只有依靠群眾、為了群眾,改革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8年來的文化體制改革實踐,可以說也是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它表明群眾路線的法寶對於我們黨來說永遠不會過時。

文化體制改革為什麼能有一個優化的路徑?善於總結經驗,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種科學有效的領導方法。正是因為有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改革的經驗教訓作參照,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日漸清晰。

自十六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就設計了一個比較完備的發展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一手努力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手壯大文化產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其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建設認識上的一個重大突破、文化發展實踐上的一個重大創新。

B. 當前我國文化建設存在哪些問題及解決辦法

當前我國文化建設存的問題有:

一、在硬實力的基礎上如何提升文化軟實力

面對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變化、變革、變動,面對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我們應當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增強創造既富有民族優良傳統又有鮮明時代特點,既立足中國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視國情現實又放眼未來的新文化的堅定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二、如何處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過程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和中國實踐相結合,二是和中國文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包括實踐詮釋,而且包括文化解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內容要在中國社會實踐和中國文化傳統兩個維度上展開,並由此揭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意義和文化意蘊。

三、如何提高文化的品位與格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代中國的精神旗幟,是優秀中華文化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重要體現,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的問題是功利化和低俗化。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因為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因為追逐暴利、見利忘義,於是就沒有了格調,沒有了品位,沒有了境界,甚至沒有了道德底線。

解決當前文化建設問題的方法:

一、專設文化產業發展的統籌機構

我國應設立專門統籌機構,制定文化產業規劃,完善產業經濟政策,提供財政支持,打破各行業界限,在組織管理、人才培養、生產經營等方面逐步加強機制建設,對文化產品的研發、製作、經銷、出口,實施系統性扶持。在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同時,可採取先行委託統籌管理的專門部門,逐漸在改革深入的過程中整合各部門功能。

二、建立、健全文化產業法律體系

法律制度的健全對於文化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文化產業的全球流通、交易與創新,是以文化、知識、信息、技術為內容的產權交易與版權經濟的產權資本流通。中國一方面要推進全球版權經濟中建立自己的文化版圖及版權保護體系,另一方面在國內立足於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構建統一開放的現代文化市場

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投入辦法,形成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文化事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社會化。大力加強地方縣級和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加大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力度。
只有構建統一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才能真正促進文化建設的持續發展。

(2)公共文化服務的思考擴展閱讀:

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

一是提升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一個人所具備的最基本素養,影響個人的發展方向和價值觀的確立,主要包括審美觀、文化品質和自我創造能力、創新精神等。通過培養個人對於各種藝術形式的愛好和欣賞能力,提升國民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是文化建設的歸宿和價值性成果。

二是提高文明素質

文明素質主要包括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強的意志力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其核心是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質,對公民人格塑造、社會文明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促進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公民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資源和物質基礎。提升文化產品的思想品格和藝術品位,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傳遞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發展,尤其是那些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青少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國文化建設三大前沿問題

C. 什麼事基層文化基層文化建設的內容是什麼

一部分是基地重點研究成果.對《大局視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職業道德建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狀況及對策調研報告》、《企業轉型與文化變革》、《關於構建和諧企業的思考》等五篇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盡的介紹.
第二部分是基層重要研究成果.報告對《建設和諧社區、促進社會和諧》、《以團隊為基礎、推進開放式學習型組織創建》、《在企業重組中再塑企業文化理念》、《找准執政能力建設的著力點、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關於加強民政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等有關基層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第三部分是基層戰略研究與規劃.這一部分收錄了《西城區「文化興區」戰略研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首都文化中心區》、《關於朝陽區文化發展的思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塑造「文化昌平」品牌》、《關於研究開發永定河文化的思考》、《海淀區文化發展規劃綱要(2004-2008)》等研究成果.
第四部分是基層典型創新案例.報告對首鋼總公司著眼創新、服務大局,形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的案例,對北京移動通訊有限責任公司實施職業道德建設量化管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案例,對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庄村堅持「三貼近」深入有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大發展的案例,對北京市農工委通過互聯網建立「道德賽場」的案例,對順義區「我與奧運同行、人人都愛環境」主題教育的案例,崇文區全面推進「文明乘車從我做起」宣教活動等一系列基層思想文化建設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研究

D. 誰有公共文化服務管理創新實踐案例和工作思考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也感謝同事們在工作中對我的信任和支持。(個人簡介)。每一次競聘不僅是一次展示自我、認識自己的機遇,更是一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 今天我競聘的崗位是XX分公司經理。我清楚地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經理不容易,做為一個單位的負責人,不僅要有實干精神,還要善於謀略;不僅要熟悉本單位的業務,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不僅要有高超的組織管理水平,而且還需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我之所以要競聘這個崗位,是因為我覺得我完全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因為我認為自己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有利條件: 1、本人具有正直的人品、良好的修養以及完善的工作作風。做為領導,必須先做好人。一個領導無能,最多是件次品,而一個品德不好的領導,則是危險品。 2、目前的市場營銷其實主要就是關系營銷。我出生在XX,家住在XX,對XX的地理環境及政府機關的領導、工作人員都比較熟悉,我堅信在我和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之下,肯定能協調好與各級政府機關之間的關系,把聯通公司的業務向縱深方向發展。 3、我有飽滿的工作熱情。我將用百分之百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去,讓公司的業績更上一層樓。 目前,我認為XX分公司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不足: 1、營銷渠道開發的比較窄,與縣委、縣政府及各部、委、辦、局、場、鄉、鎮溝通得不夠理想,沒有形成網路,與競爭對手相比沒有絕對優勢。 2、合作營業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3、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還有待於提高。 如果能夠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在這次競聘中我能有幸當選的話,我將會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工作: 第一、開拓發展。小平同志曾經說過:「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要從發展入手,拓寬銷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首先,XX分公司有一個自有營業廳和十四家合作營業廳及六家核心代理商。由於他們分別座落在每個鄉鎮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所以要通過他們加大對各鄉鎮及周邊農村的宣傳,逐步完成各合作廳的村級代辦,使我們聯通公司的業務真正的進入到每一村、每一戶,真正做到家喻戶曉。其次,通過本人在XX當地的人際關系網,匯同代理商一起同各級政府機關搞好關系,逐個溝通、逐個推進、逐個攻破,爭取使大部分機關單位都成為我們公司的集團用戶。使XX分公司在完成明年移動GSM業務收入1350萬元和CDMA業務收入450萬元基礎上,更上一個台階。 第二 提升服務。樹立以客戶為中心,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經營理念。對自有營業廳和合作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提高營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改變服務觀念,提升公司形象,力爭讓每一個客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另外,要處理好重大投訴事件。每一次投訴,都是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鞭策,一定要按照公司的制度,在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完畢,不躲避、不推諉。給客戶一個滿意的答復。 第三 加強管理。沒有科學的管理企業就不會有生機,不會有活力。因此,要切實加強公司內部管理,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和培訓計劃,加強紀律監督,定期組織學習和培訓,提高所有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大考核力度。使每個員工都做到紀律嚴明,形象良好,談吐適度,為聯通公司創造更加完美的形象,使XX分公司成為一個更加團結,更具戰鬥力的一個集體。 空談誤事,實干興邦。我雖然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什麼搏大精深的施政綱領。但我深知事業如山,同時我也清楚自己還有不適應這個職位的另一面。但我相信有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的幫助、支持和配合,我有信心、有能力出色地做好這項工作,當好一名稱職的分公司經理。 坦誠地說,我關注競聘結果,渴望參與成功。但我更重視參與的過程,因為對於我來說,參與的過程有時可能比結果更為重要。我想無論競聘成功與否,都不會改變我對事業的執著,更不會改變我對在座各位的尊重與熱愛。 「給我一次機會,我將還您十分精彩!」這就是我永恆不變的信念和這次競聘的諾言。最後,祝大家身體康健、萬事順隨!祝願我們聯通公司明天會更好! 謝謝大家!

E. 思考青年學子如何為文化強國夢做貢獻

1、要深入生活,努力創造出優秀文化,同時對於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泊,不斷創新,要善於吸收外來優秀文化

2、要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弘揚民族文化,讓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不斷得到發展和宣揚。要讓更多中國人愛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覺維護和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3、努力學習,踏實做人,多去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知識,提高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幫助大學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

(5)公共文化服務的思考擴展閱讀:

建設文化強國要抓住三要素。

1、強基,就是強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讓人人平等接受文化滋養,要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和效能,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尤其是要扶持老少邊貧地區文化建設,增強群眾參與度和獲得感。這是打造文化強國的土壤,只有土壤厚重、博大,才能打造好文化強國的地基,才能讓文化強國的夢想有根源,有支撐,有精彩。

2、鑄魂,建設文化強國,關鍵是要鑄造文化之魂。

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要高舉旗幟,旗幟是引領,引領人們的靈魂,因此,我們要把握方向,服務大局,以文化自信凝聚中國精神,以文化創新譜寫文明新篇,讓文化旗幟高高飄揚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3、壯隊伍,就是要壯大人才隊伍。

必須持黨的領導,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這是文化繁榮的有力保障,這是建設文化強國的中流砥柱。建設文化強國不能靠一腔熱情,不能靠蝦兵蟹將;建設文化強國必須有一支強壯有力的文化人才隊伍。我們要在發現文化人才,呵護文化人才,鼓勵文化人才上形成制度體系,讓文化人才有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F. 高中政治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必要性

1.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2.政府具有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是滿足公民文化生活需要的體現。
3.政府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G. 公共文化的概念特徵

公共文化這一概念建構始於資本主義早期階段的民主化進程,伴隨資本主義近代民主化進程而形成的公共領域,在分化為政治公共領域和文化公共領域後,經由體制化而發展成為現代社會的公共文化。
基於公共文化具有全民參與共享和非營利的性質,實際上,人類社會的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公共文化,因而公共文化本質上是一種非生產性文化生產形態。在歷史上,不同國家、民族、地區以及不同時期的公共文化有著形態和內容的差異。公共文化具有共享性、儀式性、差異性和建構性等特徵。
一、文化構築公共空間
(一)「公共文化」概念生成的現代語境
在現代主義語境中,公共文化一詞與公共領域這一概念具有內在關聯性。所謂公共領域,是指人人擁有的共同的空間。阿倫特在闡釋「公共的」這一術語的含義時指出:「它首先是指,凡是出現於公共場合的東西都能夠為每個人所看見和聽見,具有最廣泛的公開性。
表象——即不僅為我們自己,也為其他人所看見和聽見的東西——構成了現實……第二,世界對大眾來說是共同的,並與大眾的私人地盤相區別。就此而言,『公共的』一詞指的就是世界本身。」
最早的公共領域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城邦時期,那一時期分享民主權利的城邦政治形式既是最早形式的市民社會,也是公共領域的早期形式。現代公共領域的形成標志著近代歐洲社會從中世紀的封建社會向近代民主社會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公共文化的發展扮演了關鍵角色,它具體體現為一種具有文化生產意味的活動方式、組織形式和結構關系。現代政治公共領域起源於17、18世紀由宮廷聚會演變而來的藝術沙龍以及街頭咖啡館。
維柯在《新科學》中描述了公共領域的形成過程。他特別指出了文化在建構公共領域中的特殊作用。實際上,公共領域的邊界正是由公共文化界定的,公共文化界定的公共領域一方面與私人領域相對立;另一方面,進入公共領域的所有人一致認同某種觀念原則和文化價值。
(二)中國語境中「公共文化」的內涵嬗變
中國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引進西方先進思想文化,逐步形成了類似歐美按學科劃分的知識體系。但是,在有關文化的知識體系中,並沒有引進「公共文化」的概念,也很少有人使用這一概念。即使有,也只是在較為狹窄的意義上來使用的。例如,把城市街頭的雕塑稱之為「公共藝術」,其實際的含義是「放置於公共場所的藝術品」;又如,把面向全體市民的各級圖書館稱之為「公共圖書館」,以區別於歸屬各個部門、單位如學校、科研院所的圖書館,盡管這些部門和單位的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在所有制性質上是一樣的,都屬全民所有。實際上,在20世紀的100年中,中國人對於「公共文化」概念的使用,主要是從空間上來理解的,這里的「公共」限定詞是指面向社會公眾的場所,意思近似「公共文化」這一概念最初生成的語境,即指一些特定場所如沙龍、咖啡館等構成的公共領域。
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03年以來,「公共文化」 一詞的內涵在中國語境中有了深刻轉變。2004年,上海明確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目標,作為新世紀文化建設實踐的創新形式。隨著建設實踐的不斷展開,「公共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深化和擴大。上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賦予了「公共文化」這一概念在中國語境中的新內涵。2006年,中國《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作為政府文件,首次將「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其中,提出要以公共文化服務均等為原則,完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網路建設;加強以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流動綜合文化服務車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 普及文化知識;建立公共文化發展的援助機制;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等。2007年,《上海文化發展「十一五」規劃》進一步明確提出「構建覆蓋全面,功能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標,這一文件所使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念,在內涵上不僅涵蓋了傳統上由國家興辦的文化事業,如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等,也包括了此前所提出並推進建設的東方文化系列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 還包括了公共文化的管理運行體制機制、公共文化的財政保障、其產品服務的生產供給、群眾性文化活動、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等內容,甚至將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也囊括其中。
公共文化的概念內涵在中國語境中的急劇變化, 與中國1978年以來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背景密切相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改革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以事業體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發展模式,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文化領域推進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發展的主要任務。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首次將中國文化發展領域區分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兩大部分,明確提出了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而在文化管理體制改革還沒有完成,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文化事業體制中還混雜著文化行政管理單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和經營性文化單位,三者的功能、相互關系,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還沒有得到全面釐清的情況下,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一概念來重新劃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益性文化事業的范圍和邊界, 重新確定其功能、結構和運行機制, 不僅在實踐上是一種創新,而且在理論邏輯上具有合理性。
二、公共文化的歷史形態及其演變
(一)公共文化的歷史形態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自覺自願結成生產和生活共同體,即原始公社。原始公社的基本特徵是生產分工簡單、主要從自然界獲取生存資料,人們共享一切勞動成果,也共享文化。原始社會時期的社會文化基本特徵是社會全體成員群體參與文化生產、共同分享文化;這同時表明社會成員之間只有性別和長幼之別,還沒有形成以財產多寡為標志的階級差別。社會文化的生產通過儀式化的群體參與,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使社會成員接受並信奉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宗教文化、道德觀念、生活習俗、財產制度和價值意識,從而發揮促進生產發展、維護生活秩序、保障社會穩定的作用。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屬於公共文化范疇,孔子把《詩經》的基本特點概括為「興觀群怨」, 可以說是極為准確地反映了《詩經》作為西周公共文化的社會功能和基本特徵。
在西方文明中,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傳說是歐洲文化之源。同時,它也真實地展示了當時的宗教生活。實際上,儀式化的宗教文化是古希臘羅馬城邦時期的公共文化。透過這些儀式,處處可見宗教文化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和約束。除了儀式化的宗教活動外,古羅馬城邦時期的主要城市裡,都建有神殿、劇場、溫泉浴室、競技場和圖書館等大型公共建築和文化設施。
歷史表明, 文化發展既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 又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而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共享同一種公共文化,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只是一種理想。無論是古代中國、古希臘羅馬,還是古埃及、古印度或其他古代文明中,地域的文化差異並不影響各古代社會都有公共文化,同時也無一例外地在這些社會內部存在著多種形態的、差異化的公共文化。財產的私有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社會階層的分化和沖突,都在公共文化的差異性上得到鮮明的體現。
在古代中國,先秦時期形成的禮製作為公共文化,其內部本身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在《詩經》文本中以風、雅、頌的體裁差別傳遞出先秦社會階級分化、貧富懸殊和文化疏離的信息,在千百年的歷史傳承中,古代禮樂文化逐漸趨向精英化而成為社會上層公共文化的一部分。但在社會底層,即在民間社會,始終存在著民間大眾共享的公共文化形態。這種民間公共文化以民間習俗的方式,深深植根於基層社會民眾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之中,影響和支配著基層民眾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如廟會作為中國傳統中少有的全民性文化活動,廟會文化作為民間公共文化幾千年來沿續至今,並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不斷改變其形式,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古代公共文化更多地表現為整體性「民俗」,所謂民俗,就是民間的風俗習尚。民間習俗作為社會下層的公共文化,其主要社會功能是,通過對地域社會的空間組織和再生產宗教信仰、道德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來規范民間社會的生活秩序。
「公共文化」概念的形成史表明,「公共」是相對於個體或私有而言的。盡管「公共文化」是一個現代術語,但就其實質而言,公共文化是一個社會得以存在和延續的基本要素。因此,無論古今中外,只要有社會,就必然有公共文化存在。不同地域、民族和社會形態的公共文化,有著自身的特色,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同歷史階段中的公共文化呈現為不同的發展形態。盡管如此,公共文化隨著社會歷史的進步而不斷改變形式、擴大范圍和增添新的內容。
(二)社會主義中國的文化事業體制
以「十月革命」為標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開啟了20世紀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特別是二戰以後,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相繼誕生。與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社會主義的公共文化建設採取了國家化的體制模式。新中國成立後,作為社會主義大國, 我國全面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國家建立了以財政資金為支撐的文化事業體制,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工人文化宮、群眾藝術館、公園、文化遺產(址)保護等公共文化機構全部被納入文化事業范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實踐表明, 由國家財政支撐的文化事業發展體制為各類文化機構和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同時也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建設積累了雄厚的基礎。公共文化的體制化不僅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形成了差異化的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更重要的是, 公共文化獲得了相應的法律地位。現代國家大都以立法形式保障公共文化的存在與發展。而全體公民共享的應有文化權利已經成為基本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今人類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194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規定締約國有義務運用政權力量,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資源,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的實現。
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事業建設不以贏利為目的,根本目標是保障公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實現,因而具有純粹公益性質。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公共文化發展的基金會制度和贊助體系相比較,一是社會主義國家文化事業體制所涵蓋的文化內容要大於西方文化基金會制所涵蓋的內容;二是從法律地位上看,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事業體制在保障公民分享公共文化的公平性上要高於西方的文化基金會制。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盡管以國家財政支撐的文化事業體制在社會主義公共文化的體制化進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但是, 在文化事業體制覆蓋不到的廣大鄉村地區, 仍然沿襲著千百年流傳至今的民俗傳統,而這種民俗形態的公共文化積淀了歷史傳統和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大量的封建、迷信和歷史糟粕的內容, 在20世紀50至70年代難以被主流意識形態所接納, 從而一度被禁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民俗以其頑強的生命力重新在廣大鄉村地區蓬勃興起,並在規范鄉村社會的生產、生活秩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當代中國公共文化存在著兩種形態,這種狀況從表面上看是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但從根本上說, 是社會主義中國仍處在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尤其是文化生產力水平仍然不高使然。中國城鄉二元結構長期存在文化事業以城市為中心的傾向,致使具有公共文化性質的文化事業體制在布局和服務供給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空間不均衡,從而給民俗形態的公共文化發展留下了巨大空間。自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在追求現代化進程中,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並不把傳統的民間文化看成是公共文化,民俗傳統被認為是一種低俗文化。但是,只要是民俗傳統所構築的文化空間不能為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所容納,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將難以完成。因此,從公共文化的體制化進程看,中國社會主義公共文化的發展在今後相當長的階段內,所面臨的一個巨大現實命題和任務是,如何把兩種形態的公共文化整合為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統一的文化空間和精神世界。
三、公共文化的功能和特徵
(一)共享性
文化在本質上具有公共性,這種公共性表現為一定的人群共同擁有這一文化。就文化的本性而言,文化是天生共享的。公共文化的共享性直接來源於文化的公共性。從公共文化的形成來看,原始社會的文化具有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基本特徵。但是,在原始社會生產、生活的公社制沒有瓦解之前,社會並沒有出現財產私有和階級分化分層現象, 因而從文化上看,也無所謂公共文化和屬於少數人的文化之區別。公共文化是在階級社會中文化發展形成分層、分化之後才真正形成。因此,在階級分化、財產私有和社會地位懸殊的社會背景下,公共文化為社會成員共同分享,實際上體現為社會成員對於公共文化的平等參與。社會群體的平等參與是公共文化共享的重要形式特徵, 是實現其公益性的唯一途徑。但是,從文化發展的歷史實踐看,隨著階級社會的形成,文化發展同樣出現了分化。由於不同社會群體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的不均,社會階級之間的文化差異、對立甚至沖突都非常之大。公共文化的存在只在一定范圍、層次和方式上體現社會各個階層的平等相處,並不能改變整個社會階級、財產和權利不平等的現實,由於階級社會的存在以及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限制,歷史上,公共文化不分階級身價和社會地位的高低貴賤為全民共享畢竟是有限的,更多地具有象徵意義,是對等級制社會制度及其矛盾的一種調適。
(二)儀式性
無論公共文化呈現為怎樣的形態,是上層社會的禮儀,還是民間百姓的風俗習尚,公共文化最重要的形態特徵是具有儀式性。在民間的廟會活動中,總是固定地上演一些廟戲。廟戲演出不同於作為獨立藝術形態的戲曲表演。作為公共文化的一種形式, 廟戲與一定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受到諸種規則的制約, 如神戲的演出有許多禁忌,祭祀關羽的神戲一般多唱《桃園聚義》,禁唱《走麥城》;慶祝佛誕,多唱《目連救母》等等,進而形成習俗。
公共文化在形態上具有儀式性,起源於遠古先民的巫術活動。古代社會,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崇拜自然,信仰自然。早期的巫術儀式是對自然神的崇拜。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巫術逐漸分化為宗教、民俗和其他藝術形式,早期巫術具有的娛神性質,在儀式作為表徵信仰和觀念的形式流傳中進一步發展演變,更具有了娛人的性質,並且成為公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在民俗形態的公共文化中,口頭儀式表現為咒語、禁忌、俗語、傳說、童話、民間故事等口傳的民間文學形式;非口頭儀式則體現為游戲、競技、體育、游藝、工藝等各種民俗;此外,還有兼具語言類和非語言類兩種性質的民俗儀式,如廟戲、民間歌舞等。公共文化具有儀式性表明,公共文化的發展和形態演變依據古老的傳統。事實上,古老的儀式以象徵的方式,通過重復的、程式化的動作,明確傳達某種信念、價值和觀念。儀式不僅在民俗中表現為日常生活的習俗和慣例,一旦它有利於統治階級治理國家,就會經由國家明文確認,成為法律和制度。
(三)差異性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時間和空間都在公共文化動態演進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跡,而這種印跡表現為公共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差異性。 公共文化的差異性具有多種內涵,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加以觀察,但最主要的是形態、空間和社會分層這三種差異。
首先,公共文化具有多種形態。公共文化自形成以來,始終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呈現為動態演進的過程。公共文化的形態差異既反映了人們的不同民族屬性以及信奉的不同宗教,也體現在不同的表現方式上如某種藝術樣式所具有的不同審美趣味上,從而區分出人的社會身份和地位差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歷史的總體特徵給公共文化發展留下了鮮明的歷史形態特徵。在當代中國,公共文化的形態差異不僅表現為地方性的文化差異,也同樣在組織形式上有著鮮明體現。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由國家財政支撐的公共文化生產、供給和服務機構;而以民俗傳統存在的公共文化是由民間自發組織生產並共同分享的形態;除此之外,在城市社區,以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民眾自願結成的各類非正規組織,同樣也是公共文化形態差異的一種表現。
其次,公共文化具有地域空間特徵。現實中的人總是生活在某個地域中,某個地域空間的人群所共同擁有的文化,也會因這一地域空間的自然、歷史和社會的獨特性而在文化上得以體現。一方面,空間的自然屬性表現在地域性上,即某一地方與其他地方在氣候、資源稟賦和自然景觀上的不同特點,地域的自然空間差異直接影響和制約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生產、居住和交往等。另一方面,地域空間的自然屬性雖然影響居於其中的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並在文化上呈現出來,但是文化本身也賦予這一地域空間以精神內涵,進而構成這一地域的文化空間。實際上,在民俗形態的公共文化中,各地民俗的豐富多樣性正是公共文化差異性在地域空間上所體現的鮮明特徵。
最後,社會分層和階級分化不僅在公共文化的形態上造成很大差異,而且構成公共文化內部本身的層次差別。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在佔有掌握生產資料和社會財富方面有著明顯差別,致使不同層次的公共文化在建構社會空間過程中具有影響力的強弱之分。公共文化的層次差異正是通過社會空間的建構機制,來區分、規定和約束人的社會地位、階級、身份及其相互關系。
(四)建構性
文化是社會空間建構的結構要素。人們擁有和共享相同的語言、信仰、道德、法律、習俗和生活方式,形成以公共文化為表徵的社會共同體。社會共同體的每一個成員,藉助於公共文化完成其身份認同, 執著於共有的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這種社會共同體可以是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鄉村社會的村莊,也可以是一個宗教群體、一個民族甚或是一個國家。真實具體的公共文化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隨著生產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不斷發展,同時也反過來影響和制約著人類的生產實踐和社會進步。
一個國家有其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但這一國家內部還存在著分屬不同地域、族群和層次的公共文化,公共文化的這種差異特徵或者為某個社會階層所擁有, 或者屬於某個族群,或者是某個地方特色的體現,所有這些都不妨礙具有相異性、歸屬不同的公共文化構成一個整體。事實上,公共文化整體所包含的差異性正是文化內涵豐富多樣性的表現,文化內涵的豐富多樣性使其充滿張力且呈現為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力,並成為推動文化在交流融合中發展的重要動力。
但是,公共文化的差異性也可能成為導致社會沖突和矛盾的重要原因。在現代社會,公共文化是社會成員國家認同的最重要載體,主流意識形態以象徵符號的方式,通過公共文化的儀式性而處處顯示國家的「在場」。但是,如果公共文化內部結構的差異過於巨大,就有可能使分屬不同地域、族群和層次的公共文化難以在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層面上實現整合,尤其是社會發展進入劇烈變化的時期,過於巨大的公共文化差異甚至有可能導致文化的分裂,從而加劇社會矛盾和沖突。因此,在面對公共文化的差異性上,一方面要從保持文化發展的內在活力出發,保護和發展公共文化內部的差異性;另一方面又要防止過大的差異性引發文化沖突,進而阻礙公共文化在國家層面上對社會的整合。總之,推進公共文化發展,不在於削除其差異性, 而是要使其保持內在和諧和張力,從而保障公共文化社會功能的實現。
四、文化生產視角下加快公共文化發展的若干思考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是人類生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生產的兩大基本形態之一, 公共文化的發展演進和形態變化,需要從文化生產的角度來理解和把握。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生產,公共文化生產與物質生產一樣,也有其產品,即觀念形態的思想、意識、心理和情感等,而生產循環過程同樣也是一個投入產出過程。但是,公共文化生產有著與物質生產完全不同的經濟特性,不僅如此,還有著不同於非公共文化生產的性質。從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公共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看,與公共文化這一概念高度相關的文化發展實際狀況,其形態差異不僅僅體現在內容、生產形式、組織方式等體制多樣性上,而且從領域來看,也表現為不同形態的公共文化相互交叉的局面,甚至與經營性的文化生產也有著相互關聯和纏繞的復雜關系。
黨的十五大報告首次明確地把中國的文化發展區分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兩大部分,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國家支持和保障公益文化事業,並鼓勵其增強自身發展活力。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基本內涵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公益性,所謂公益性文化事業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沒有生產性收入,經費由國庫支出的社會文化活動;二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提供的服務內容,主要是知識、信息、歷史文化和娛樂等,主要的功能是增進公民的知識、道德修養,培育高尚的人格,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三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服務對象是全體公民, 只要是公民,都有權享受國家法定的公益文化服務。劃入公益性文化事業的主要有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科技館等各種公共文化設施。
但是,由於公共文化形態的多樣性,以國家財政支撐的公益性文化事業體制無論在內容、活動方式,還是在組織形式上,都沒有全部覆蓋整個社會的公共文化領域。由此引出的一個問題是, 在中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從文化生產的視角著眼,進一步優化配置公共文化生產的各種資源, 充分激發中國公共文化生產的巨大潛力, 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就必然要求, 國家的整體文化發展和管理體制要為更有效地推進公共文化發展提供保障。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國家支持和保障公益文化事業」。《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等政府文件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從概念、內容、性質、財政投入、稅收、人員、場館建設、設施、管理體制、政策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說法,這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健康發展確定了方向,必將有力地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閱讀全文

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思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