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安徽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試點縣

安徽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試點縣

發布時間:2021-11-22 07:59:17

1. 什麼是農村生產服務業,農民生活服務業,農村公共服務

農村生產服務業,顧名思義,就是為農村農業生產提供服務的行業。有植保服務隊(合作社)農機服務隊(合作社)、農資經營部、種子銷售部等;
農民生活服務業,是為農民生活提供服務的行業。有農村小買部、供水、供電、有線電視、電話(含移動)等;
農村公共服務業: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在農村興辦的服務業。有供水、供電、公共交通、銀行、信用社、移動、電信。廣播電視等生產生活服務業。
三者的關系是交叉的,公共服務包括生產生活服務,但又要非公共服務業的生產生活服務業作為補充,在有些地方甚至大部分地方是非公有服務業佔主導地位。

2. 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一)繁榮發展農村文化。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集市、文明戶、志願服務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農民崇尚科學、誠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風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勤勞致富、扶貧濟困的社會風尚。加強農村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
(二)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平等就學、完成學業,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路,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大力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增強高校為農輸送人才和服務能力,辦好涉農學科專業,鼓勵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工作,對到農村履行服務期的畢業生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在研究生招錄和教師選聘時優先。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健全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素質。健全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繼續選派城市教師下鄉支教。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加強遠程教育,及時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農村。
(三)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重點辦好縣級醫院並在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衛生院,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定向免費培養培訓農村衛生人才,妥善解決鄉村醫生補貼,完善城市醫師支援農村制度。堅持預防為主。加強農村葯品配送和監管。積極發展中醫葯和民族醫葯服務。重視健康教育。加強農村婦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和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四)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做到應保盡保,不斷提高保障標准和補助水平。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確保供養水平達到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農村受災群眾救助制度。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伍軍人等優撫政策。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農村老齡服務。加強農村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促進農村殘疾人事業發展。
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五年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形成城鄉公交資源相互銜接、方便快捷的客運網路。推進農村能源建設,擴大電網供電人口覆蓋率,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改水、改廚、改廁、改圈,開展垃圾集中處理,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推進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積極發揮信息化為農服務作用。發展農村郵政服務。健全農村公共設施維護機制,提高綜合利用效能。
(六)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實行新的扶貧標准,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把盡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並實現脫貧致富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首要任務。重點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對沒有勞動力或勞動能力喪失的貧困人口實行社會救助。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繼續開展黨政機關定點扶貧和東西扶貧協作,充分發揮企業、學校、科研院所、軍隊和社會各界在扶貧開發中的積極作用。
(七)加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強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地震監測預警,提高監測水平,完善處置預案,加強專業力量建設,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災害處置能力和農民避災自救能力。加強防洪排澇抗旱設施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提高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信設施抗災保障能力,提高農村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築質量,落實安全標准和責任。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災區農村恢復重建工作,加大投入,對口支援,發動群眾,加快受災農戶住房重建,搞好農業生產設施重建,盡早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
(八)強化農村社會管理。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農民權益機制,拓寬農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做好農村信訪工作,加強人民調解,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農村廣大幹部要進村入戶做好下訪工作,切實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加強農村政法工作,推進農村警務建設,實行群防群治,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健全農村應急管理體制,提高危機處置能力。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反對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堅決取締邪教組織,嚴厲打擊黑惡勢力。

3. 安徽省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沒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
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13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深化醫葯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6號)精神,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要求。按照深化醫葯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總體部署,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改革鄉村醫生服務模式和激勵約束機制,健全完善鄉村醫生補償、養老和培養培訓政策,穩定鄉村醫生隊伍,提高鄉村醫生整體素質,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監管,全面提升村級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確保全省鄉村醫生普遍具備醫葯衛生類中專以上學歷,50%以上的鄉村醫生取得執業助理醫生以上資格,鄉村醫生年齡、學歷、執業資格結構更加合理,執業環境進一步優化,合理待遇得到切實保障,基本建成一支素質較高、適應農村基層需要的鄉村醫生隊伍,促進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更好保障農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
二、健全鄉村醫生管理制度
(三)明確鄉村醫生職責任務。鄉村醫生(包括在村衛生室執業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下同)主要負責向農村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並承擔衛生計生部門委託的其他醫療衛生服務相關工作。
(四)合理配置鄉村醫生人力資源。各地要綜合考慮轄區服務人口、服務現狀和預期需求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合理配置鄉村醫生,原則上按照每千服務人口1名的標准配備鄉村醫生,每個村衛生室至少要有1名鄉村醫生執業。沒有鄉村醫生的村衛生室,由所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派駐醫生提供服務,或引進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到村衛生室工作。村衛生室實有人員超過規定配備標準的,原則上不得新進人員。
(五)嚴格鄉村醫生准入。縣級衛生計生部門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嚴格鄉村醫生資格審核,加強准入管理。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並按規定進行注冊。新進入村衛生室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必須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從事護理、葯事及醫技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相應執業資格。
(六)規范鄉村醫生考核。縣級衛生計生部門要按照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並重的原則,完善村衛生室及鄉村醫生績效考核辦法,統一組織開展考核。考核內容包括鄉村醫生提供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質量和群眾滿意度,執行基本葯物制度,遵守基本醫保規定,學習培訓以及醫德醫風等情況。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和財政補助的主要依據。具體考核工作主要由鄉鎮衛生院承擔,原則每年不少於1次。在村衛生室內部建立考核和收入分配機制,收入分配向業務骨幹傾斜。
(七)強化執業服務監管。縣級衛生計生部門要切實加強鄉村醫生執業管理和服務質量監管,促進合理用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步將鄉村醫生納入醫務人員執業監管信息系統。推進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推動鄉鎮衛生院領辦村衛生室。從嚴打擊鄉村醫生非法行醫、違規購銷葯品、誘導服務和過度醫療以及違規轉診病人的行為。
(八)完善鄉村醫生退出制度。建立健全鄉村醫生考核退出、到齡退出、違法違紀退出機制。對村衛生室及鄉村醫生的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醫生執業注冊的重要依據,考核不合格的鄉村醫生,不得在村衛生室繼續執業。對嚴重違法犯罪或出現嚴重醫德醫風問題的鄉村醫生,吊銷或暫扣其執業資格,並責令退出村衛生室。各縣(市、區)政府制定鄉村醫生到齡退出辦法,積極探索村衛生室富餘人員退出機制。
三、強化鄉村醫生培養培訓
(九)加強學歷教育。各級衛生計生部門要按照《全國鄉村醫生教育規劃(2011—2020年)》要求,制定鄉村醫生培養規劃。鼓勵符合條件的在崗鄉村醫生進入高等醫學(衛生)院校(含中醫葯院校)接受醫學學歷教育,提高整體學歷層次。對於按規定參加學歷教育並取得醫學相應學歷的在崗鄉村醫生,政府對其學費可予以適當補助。
(十)實施訂單定向培養。加強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重點實施面向村衛生室的3年制大學專科免費醫學生培養。免費醫學生主要招收農村生源。完成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的免費醫學生可安排到村衛生室工作,村衛生室工作時間計入協議規定服務期,縣級衛生計生部門和定崗的鄉鎮衛生院要在進修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予以傾斜。
(十一)規范開展崗位培訓。各地要依託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或有條件的中心鄉鎮衛生院,開展鄉村醫生崗位培訓。鄉村醫生每年接受免費培訓不少於2次,累計培訓時間不少於2周。鼓勵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鄉村醫生開展網上在線培訓。各地可選派具有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優秀鄉村醫生到省、市級醫院接受免費培訓。鄉村醫生每3—5年免費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或有條件的中心鄉鎮衛生院脫產進修,進修時間原則上不少於1個月。鄉村醫生應學習中醫葯知識,運用中醫葯技能防治疾病。
(十二)加強鄉村醫生後備力量建設。建立鄉村醫生後備人才庫。各地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和取得執業資格的醫學(衛生)院校畢業生到村衛生室工作。通過「三支一扶」等渠道公開招錄高等醫學(衛生)院校畢業生補充鄉村醫生隊伍,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享受「三支一扶」計劃相關政策待遇。「三支一扶」期滿考核合格後,鄉鎮衛生院可按規定在編制內辦理招聘手續,繼續用於鄉村醫生崗位,實行「院派院管」。
四、創新鄉村醫生服務模式
(十三)開展契約式服務。各地要結合實際,探索開展鄉村醫生和農村居民的簽約服務。鄉村醫生或由鄉鎮衛生院業務骨幹(含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組成團隊與農村居民簽訂一定期限的服務協議,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並按規定收取服務費。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分擔,具體標准和保障范圍由各地根據當地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簽約人群結構以及醫保基金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鄉村醫生提供簽約服務,除按規定收取服務費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費用。未開展鄉村醫生和農村居民簽約服務的地方,對於鄉村醫生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成本,要通過收取一般診療費等措施,由醫保基金和個人分擔。各縣(市)2015年至少選擇1個鄉鎮開展試點,總結經驗後逐步擴大覆蓋范圍。加大適宜技術的推廣力度,鼓勵鄉村醫生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並按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十四)建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制度。在現行的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中增設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按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相關規定執行,考試合格的發放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限定在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執業。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可以按規定參加醫師資格考試。
五、保障鄉村醫生合理待遇
(十五)切實保障鄉村醫生合理收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全面落實村衛生室葯品零差率補助、一般診療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運行經費等補償政策。動態調整鄉村醫生各渠道補助標准,逐步提高鄉村醫生的待遇水平。在2014、2015年將農村地區新增的人均5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全部用於鄉村醫生的基礎上,未來新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繼續重點向鄉村醫生傾斜,用於加強村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連片特困地區服務的鄉村醫生,各地要適當增加補助。各地要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等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管理。
(十六)規范經費撥付方式和監管。規范村衛生室賬戶開設和核算運行,加強財政補助經費和醫保補償資金的使用監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葯品零差率補助、村衛生室運行補助經費實行「按季預撥、打卡發放、考核結算」,由縣級財政部門直接撥付到村衛生室賬戶。一般診療費醫保報銷部分,由醫保經辦機構按季撥付到村衛生室賬戶,年終結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葯品零差率補助、一般診療費由村衛生室負責人根據鄉村醫生實際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分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監管。
(十七)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完善老年鄉村醫生生活保障機制,在崗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比照村幹部政策執行。各地要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對具有鄉村醫生資質、從事鄉村醫生工作10年以上、到齡從村衛生室退出的鄉村醫生,落實每月不低於300元的生活補助,補助資金由市、縣(市、區)政府統籌解決。對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年限或退出年齡達不到上述條件的,可由各地根據財力情況,制定具體辦法,適當給予補助,補助水平不得超過符合條件到齡退出的鄉村醫生。
六、優化鄉村醫生執業環境
(十八)改善鄉村醫生工作條件。採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方式,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和設備采購。加快信息化建設,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以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和基本診療為核心的信息系統並延伸至村衛生室,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即時結算管理、健康檔案和基本診療信息聯動、績效考核以及遠程培訓、遠程醫療等。
(十九)拓展鄉村醫生職業前景。在同等條件下,鄉鎮衛生院優先聘用獲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進一步吸引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和醫學院校畢業生到村衛生室工作。
(二十)完善執業風險化解機制。建立健全覆蓋村衛生室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置體系。完善鄉村醫生執業風險防範機制,按照村衛生室業務收入的適當比例提取醫療風險基金,縣級財政可給予適當補助。
七、切實強化組織領導
(二十一)制定實施方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將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納入深化醫葯衛生體制綜合改革中統籌考慮。各市要在2015年5月底前制訂出台具體實施方案,並報省醫改辦、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
(二十二)落實資金投入。縣級人民政府要將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省對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予以支持,進一步加大對困難地區的補助力度。各級財政要及時足額下撥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相關經費,確保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挪用、擠占。
(二十三)加強督查指導。各地要切實維護鄉村醫生的合法權益,嚴禁以任何名義向鄉村醫生收取、攤派國家規定之外的費用。對在農村預防保健、醫療服務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鄉村醫生,可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建立督查和通報機制,確保鄉村醫生相關政策得到落實。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3月31日

4. 安徽的28項民生工程是哪28項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09年實施28項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09〕1號)指出,為貫徹落實中央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決策部署,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強公共服務能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安徽省政府決定2009年實施28項民生工程。

一、深入推進原有的17項民生工程

按照「鞏固、規范、完善、提高」的要求,認真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12項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安徽建設的意見》(皖政〔2007〕3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實施民生工程的意見》(皖政〔2008〕3號)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政策,提升水平,繼續實施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戶」供養、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醫療救助、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保障、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17項民生工程。全省農村中小學304萬平方米D級危房改造任務已於2008年圓滿完成,自2009年起,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納入正常工作安排,不再列入民生工程項目。

二、大力實施新增的11項民生工程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急事先辦、務求實效」的原則,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09年全省新增實施11項民生工程。

(一)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加大全省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新建、改建、擴建力度,提高集中供養率,2009-2012年計劃新建敬老院1370所,新增入院五保對象13.45萬人,總投資11.5億元,集中供養率達50%。2009年投資3.99億元,增加47500個床位。

(二)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2009年安排資金1.69億元,對40.12萬已享受低保的重度殘疾人予以生活救助,其中城鎮重度殘疾人每人每年補助600元,農村重度殘疾人每人每年補助360元,緩解重度殘疾人醫療康復支出負擔較重、生活水平偏低等困難。

(三)新型農民培訓工程。2009年安排2.54億元,培訓新型農民56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30萬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6萬人、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和農民創業培訓20萬人。

(四)農民工技能培訓工程。鼓勵農民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2009年安排1.5億元,對50萬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

(五)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計劃用4年時間,使我省婦女兒童健康相關指標達到中部地區領先水平和東部地區平均水平。2009年安排2億元,對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給予補助,實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對縣級婦幼保健所修繕房屋、購置設備,以及兒童免疫規劃一類疫苗接種給予補助。

(六)「農家書屋」工程。滿足基層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設「農家書屋」,到2015年基本覆蓋全省所有的行政村。2009年投入6000萬元,在全省建設3000家「農家書屋」;每個農家書屋配置標准為2萬元。

(七)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大力繁榮農村文化,到2010年全省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1150個,基本實現鄉鄉有綜合文化站建設目標。2009年投入1.3億元,建設33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投資40萬元,其中建設資金30萬元,配套設施資金10萬元。

(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提高農民體育健身設施水平,到2010年,我省規劃在4000個行政村建設標準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009年投資1650萬元,在550個行政村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每村投入3萬元,建設一塊混凝土標准籃球場,配備一副標准籃球架和2張室外乒乓球台。

(九)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創新支農方式,構建市場化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按照《關於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皖政〔2008〕42號)要求,進一步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政策性農業保險資金由各級財政和投保戶共同承擔,2009年投入3.9億元。

(十)農村沼氣建設工程。推廣使用沼氣,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2009年安排2.2億元,建設5萬口沼氣池,開展改廚、改廁、改圈,建設20個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和一批鄉村沼氣服務網點。

(十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我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步伐,用3年時間完成全省89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到2012年完成全省1820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2009年投資14.9億元,對811座病險水庫實施除險加固,其中繼續實施2008年省計劃內小(二)型水庫加固工程400座、新增開工省計劃內小(二)型水庫加固工程300座、國家規劃內重點小型病險水庫93座、國家規劃內大中型水庫18座。

通知要求,實施民生工程具有擴大內需與改善民生的雙重效應,已經上升為國家「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重民生」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內容。今年實施28項民生工程,是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2009年省政府重點工作之一,涉及領域更寬,受益面更廣,工作強度更大,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一項一項抓好落實,不斷抓出成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強化協調調度,強化資金保障,強化制度建設,強化督查考核,提升實施效果,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精心實施每一項民生工程,讓廣大人民共享多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5. 「十三五」時期財政支農要做哪些事

重點一:

加大投入,強化管理

通過機制創新來加大投入。按照「保障重點,壓縮一般」的要求,將資金更多地向脫貧攻堅、適度規模經營、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傾斜。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

通過整合統籌來增強合力。一是積極加大源頭整合。按照要求,中央財政逐步將涉農資金整合為農業綜合發展、農業生產發展、水利發展、林業改革發展、農村社會發展、扶貧開發等六類。總體思路是,進一步大幅減少專項個數,梳理和重設支出方向,賦予地方統籌使用自主權。同時,擴大因素法分配比例,改革績效評價方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省級及以下層面也要提前研究部署,認真做好謀劃。二是認真抓好各項試點。按照點面結合的原則,著力抓五個方面試點工作。面上,抓好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點上,抓好黑龍江「兩大平原」涉農資金整合、省級涉農資金管理改革、湖南省高標准農田整合、市縣涉農資金整合優化等試點。對於非試點地區而言,可以在現有政策框架內,繼續探索其他有效的整合模式,著重從機制上進行創新。

通過強化管理來提質增效。一方面,要鞏固專項整治行動成果。對於已經完成整改的省份,要及時組織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全面、徹底、到位。對於還沒有完成整改的省份,要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緊迫意識,採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作進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要通過分析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從體制機制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重點二:

大力支持脫貧攻堅

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財政部牽頭研究起草並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了《關於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改革的核心是,把一部分財政資金的配置權力徹底下放給貧困縣,由貧困縣統籌整合用於脫貧攻堅。

支持易地扶貧搬遷,打好脫貧攻堅揭幕戰。一是瞄準建檔立卡搬遷對象,妥善處理精準搬遷和整村搬遷的關系。建檔立卡不準確的,予以調整,將來按人驗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同步搬遷的其他農戶所需建房資金,由各地統籌其他資源、農戶自籌資金予以解決,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可一並統籌規劃。二是節約使用各項搬遷資金。各地要按照中央要求,合理研究確定投資和補助標准,把補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面積控制在25平方米以內,不搞高標准建設。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完成後,項目資金如有結余,可以調劑用於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還本付息和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後續產業發展。三是高度重視防控債務風險,加強搬遷相關資金的監管。要防控承貸操作不規范形成的風險、資金監管不到位的風險等。同時,加強扶貧搬遷項目管理,對完工項目逐一驗收、核對銷號,把好事辦好。

支持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一是明確資產收益扶貧資金範圍。用於資產收益扶貧的資金,不僅包括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還包括其他相關涉農資金。可以把籌資來源擴大到投入貧困地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並能產生穩定經營收益的其他財政支農資金。還可以把貧困戶可獲益資產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水電、礦產等資源開發領域,讓貧困人口分享資源開發收益。二是明確資產收益扶貧重點。要依據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條件,找准資產收益扶貧與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結合點,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實現扶貧開發由短期「輸血」向長期「造血」轉變。三是明確資產收益扶貧要求。要不改變資金用途,折股量化的是財政投入形成的資產而非資金本身。不能簡單地把相關涉農資金直接投資入股,而是把相關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光伏、水電、鄉村旅遊等項目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貧困村和貧困戶。開展資產收益扶貧,既要保障原有政策的既定目標和建設任務能夠順利實現,又要認真研究財政資金投入市場化經營主體的適宜方式,建立退出機制,防止一些地方直接用財政資金投資經商辦企業,投入一些高風險的行業,甚至出現利益輸送、騙取套取財政資金等問題。四是量化股權分配向貧困群眾傾斜並動態調整,確保貧困群眾優先受益。股權分配方案各地可結合實際確定,但要重點向貧困戶傾斜,特別是將無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作為優先支持對象,增加配置股份,幫助其獲得穩定的收益分紅。

重點三:

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

支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做好「田」和「水」兩篇大文章。「田」就是要劃定並保護好永久基本農田,建設高標准農田,提升耕地質量。同時,圍繞增加耕地產出,推廣先進適用農業科技,提高農機裝備應用水平;「水」就是要堅持不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推動江河湖庫綜合整治,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要按照五大發展理念要求,通過水利資金的精準管理和水利政策的精準發力,支持統籌解決好水短缺、水災害、水生態、水環境等問題。此外,要加快推動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促進氣象為農服務轉型升級。

支持農業結構調整。找准支持結構調整的著力點,集中發力。樹立糧食安全意識,保障「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強化市場意識,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增收為目標,著力支持發展地方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針對細分的農產品市場,滿足多層次需求。增強緊迫意識,對明顯不合理的供給結構及時進行調整,抓好「糧改飼」「米改豆」等試點工作,做好政策銜接配套,防止農民因種植結構調整導致減收。

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在財力緊張的背景下,今年中央財政新增安排補獎資金20多億元,充分體現了對草原生態保護的重視。省級要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抓好政策落實。

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政策。2015年底,財政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7個部門印發《關於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的通知》,提出將確需退耕還林還草的25度以上坡耕地基本農田調整為非基本農田,並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需要強調的是,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要與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有機結合,使之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有效手段。

完善天然林保護全覆蓋政策。2016年,中央財政將新增資金,擴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的范圍,並進一步提高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各項補助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准。同時,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完善東北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伐補助政策。

重點四:

推進農業領域重點改革

農業「三項補貼」改革。經報國務院批准,今年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在全國推開。農業「三項補貼」合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後,政策目標包含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兩項。一是用於耕地地力保護的補貼,直接發放給農民。補貼發放依據,可以是二輪承包耕地面積、計稅耕地面積、確權耕地面積或糧食種植面積等,具體以哪一種或哪幾種類型面積進行補貼,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二是用於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資金,近幾年主要用於支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目前,國家農擔公司籌建工作進展順利。在業務范圍上,國家農擔公司主要面向省級農擔機構開展再擔保業務,同時也提供政策業務指導、行業行為規范、風險救助、人才培養等服務,不直接從事與省級農擔機構有業務沖突的直接擔保業務。

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明確了改革的總體要求和任務措施。各地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抓好改革任務。一是將農田水利建設和機制創新緊密結合。按照「先建機制,後建工程」的原則,把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運行管護機制創新作為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各級財政部門在安排農田水利資金時,要重點向改革積極性高、工作有成效的地區傾斜。繼續支持完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加大對末級渠系改造的投入,完善計量供水設施,落實維修養護責任,保障工程良性運行。二是建立可持續的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多渠道籌集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資金,在完善水價形成機制的基礎上,對定額內用水成本與運行維護成本之間的差額進行補貼,根據節水量對採取節水措施、調整種植業結構節水的用戶給予獎勵,調動農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部門預算管理改革。要加快預算執行進度,盡量減少結轉結余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進一步做好部門預算項目庫儲備,應該納入評審范圍的要全部進行評審,為下年預算編制盡早做好准備。突出部門事業發展重點,提前研究、合理設置部門預算里的項目,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項目要進一步整合統籌使用。進一步適應專員辦轉型後工作職能,積極做好與專員辦在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檢查中的銜接工作。

重點五:

支持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完善鄉村治理機制。要落實和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推動村幹部報酬和辦公經費落實到位。支持以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為基礎,以發展公益事業和公共服務為載體,加強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創新議事形式,豐富議事內容,規范議事程序,強化決策執行力。把培育農村服務性、公益性、合作性和互助性社會組織,作為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的重要環節,積極研究支持其參與農業農村服務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採取多種形式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服務功能。

扎實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一是做好選點工作。要綜合考慮區域代表性、地方政府積極性和村幹部工作能力等因素,重點向糧食主產區和貧困地區傾斜。二是完善制度設計。要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配製度,確保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能夠有效運轉。要將「一事一議」民主決策融入到試點當中。同時,要發揮鄉鎮財政的就地監管優勢,加強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監督管理和相關項目的監督檢查。三是強化政策綜合支持效力。鼓勵支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高標准農田建設、農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及資金項目向試點縣(市)、試點村傾斜,支持試點村集體經濟發展。

加強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規范引導。繼續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作為農村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著力打造好這塊「金字招牌」,切實解決好老百姓亟需的民生問題。一是認真做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十三五」規劃。要結合村莊人口布局變化趨勢和財力狀況,統籌處理好當前與長遠、需求與可能、重點投入與普遍受益的關系。二是妥善處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與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的關系。「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以農民普遍受益為目標,重點在保障農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美麗鄉村則是在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基礎上的美化和提高。三是發揮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制平台作用。為其他涉農涉村項目的實施,提供良好的基礎平台和有益的經驗借鑒。

積極支持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將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工作納入農墾體制改革的整體框架內統籌考慮,支持第二批試點省份繼續開展試點。根據中央關於「總結推廣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經驗」的要求,支持9個省份開展相關工作。到2017年,所有省份要統一按照新的實施方案執行。在資金補助辦法上,總的思路是「先改後補、以補促改」,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6. 為什麼開展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

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對於鞏固農村綜合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具專有重要意義。在部署工作屬中,要求全鎮各村一是要統一思想,提升境界,深刻認識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工作的意義;二是要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的保障內容、范圍和標准,將目標任務落實到具體各村和責任人,做到靠實、務實、求實;三是要強化責任落實,各村責任人必須規范資金管理,嚴格把握政策,按照「保基本、廣覆蓋」的要求和標准嚴格執行

閱讀全文

與安徽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試點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