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精細化公共就業服務

精細化公共就業服務

發布時間:2021-11-20 15:27:01

⑴ 深圳市南山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強隊伍

50、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並依法報告工作,堅持向區政協報告情況。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327件,實現答復率、滿意率兩個百分之百。
51、加快電子政務建設,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網上運行,政令督查監管子系統投入試用。
52、實施「千件實事量化工程」,35個政府部門「一把手」累計走訪社區1700餘次,為群眾解決1260個實際問題。
53、認真辦好行政服務大廳,接待群眾7萬多人次,辦理各類事項3萬余件。
54、強化激勵機制,全年發出49道嘉獎令。
55、嚴格督查督辦。實行行政效能監察約談制度。開展「一十百千萬」清廉行動⑦,探索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查處違紀違法案件13宗13人。
56、民族宗教、僑務台務、雙擁共建、商會、統計、區志檔案、物業管理和政府采購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我們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經過艱苦努力,基本完成了區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我們難以忘記,在危機來襲的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給予我們重要指導和堅定信心。我們難以忘記,在大規模的地鐵建設和道路改造過程中,居民群眾克服諸多不便,給予我們充分理解和支持。我們難以忘記,在全年工作推進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給予我們寶貴的智力支持,充分發揮了法律監督和政治協商的積極作用。我們難以忘記,在繁重的任務面前,全體公務人員盡職盡責、任勞任怨,付出了超乎尋常的艱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南山區人民政府,向奮斗在全區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向各位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向駐區單位、廣大企業以及關心南山發展的各界人士和外國友人,向駐區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
本屆政府已經履職四年,今年是任期的最後一年。無比光榮的責任和使命,要求我們提神、提質、提升品位,提效、提速、提升能力。對照這一標准,我們還存在諸多不足:一是品質至上,尚需固化。精品意識和作品意識雖有增強,但並未在全部領域形成常態,工作標准還達不到現代化、國際化的要求。二是以民為本,尚需強化。我們秉持人民政府為人民的理念,大幅增加投入,辦好民生實事,但民生福利在總量和質量上的差距仍然不小,還需加速加力。三是結構調整,尚需深化。當前,我們正處於新一輪產業振興的布局階段,必須深度把握世界產業格局的變化,深度落實產業結構調整策略,為未來奠基鋪路。四是深港創新,尚待破題。對於如何搭建一個具有實質意義的深港創新共建平台,以進一步突出「先鋒城區」地位,尚未有確定而詳細的實施方案。五是城市管理,尚待精細。隨著城市的迅速擴張、人口的加速聚集,粗放式管理手段已經滯後於形勢所需,亟待精益求精,革除舊弊。六是作風不實,尚需改進。進取意識還不強,創新意識還不足,還不善於創造性地抓落實。七是法治政府,尚待努力。需要依法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設。八是反腐倡廉,尚待加強。雖然反腐警鍾長鳴,但制度仍有缺失,違法違紀違規現象仍有發生,必須高度警惕,常抓不懈。
對於以上不足,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政權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不迴避、不敷衍,認真採取措施,切實予以改進和提高。
各位代表!
事不避難,知難不難。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也是南山建區20周年。
我們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設「深港創新圈」先鋒城區,在構築深港創新平台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我們必須下定決心調結構,自主創新促轉型,瞄準未來,搶占高端,為下一輪的全面振興謀篇布局。我們必須團結一心穩增長,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考驗中努力實現「好字優先,快在其中」。我們必須提質增效優環境,完成大運倒數之年的市容環境提升行動,進一步推動城區現代化、國際化。我們必須義無反顧惠民生,用更實際的舉措施惠於民,讓發展成果普惠廣大居民群眾。我們必須凝神聚力促和諧,不斷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手段,從源頭上預防和消除矛盾糾紛,扎實推進和諧南山建設向縱深發展。
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確定為,本地生產總值增長11.5%,具體工作按照12.5%來安排。做好今年工作,就是要按照區委的決策部署抓落實。具體安排是:
(一)搶占高新技術產業鏈高端
1、制定政策,吸引國家級、國際化創新機構和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究中心落戶南山,加快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儲備池,為搶占高端奠定基礎、搭建平台。
2、出台促進核心技術研發的專項扶持辦法,使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向高端聚集,使扶持資金最大限度地向高端靠攏。只要是掌握核心技術、能夠搶占高端產業份額的企業,不論規模大小,都不吝財力予以支持。
3、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服務力度,扶持引領性產業做大做強,促使一批領軍企業更多更快地誕生於南山。
(二)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
4、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發展先進儲能、綠色包裝材料等核心技術,搶占更大市場份額。
5、支持生物醫葯和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企業發展高端技術,充分發揮南山作為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集聚中心的引領作用,逐步形成獨特的南山品牌。
6、藉助騰訊、網域等領軍企業的現有優勢,扶持軟體和信息服務領域的龍頭企業佔領技術高端,增強互聯網和IT產業的集群效應,使南山成為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增值服務和IT應用技術的聚集地。
7、扶持先進裝備製造業、智能電網和LED產業的龍頭企業掌握核心源頭技術,引領戰略發展方向,進一步鞏固和發揮南山科技創新的先鋒優勢。
(三)搶占創新型服務業高端
8、依託深港合作,著力發展知識服務業。完善現有10個產業聯盟的運營機制,鼓勵產業聯盟內部開展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聯合研發,重點引進一批金融信息、商務咨詢等專業服務業。
9、著力發展以科技為內核、以創意為特色的文化產業,加快華僑城創意產業園二期、南海意庫二期、深圳設計產業園、深圳互聯網產業基地等園區建設,加快雅昌藝術中心、華南數字音樂基地、環球數碼文化創意研發基地等項目建設,積極策劃新媒體產業園、美年文化創意廣場等項目建設。
10、依託後海金融總部商務區和深圳市金融服務技術創新基地,積極發展金融、創投、擔保等投融資服務業和以軟體開發、增值服務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建立深圳乃至全國的第三方金融中心,逐步形成全國風投、創投企業聚集地。
(四)搶占都市型服務業高端
11、做好歡樂海岸、太子郵輪母港、海上世界國際金融休閑街區、濱海長廊等重點項目跟蹤服務,推動項目盡快建成運營,打造都市型服務業聚集區。
12、落實「深圳灣商圈」整體推廣計劃,打造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辦好「第十二屆深圳南山荔枝文化旅遊節」,配合做好深圳國際旅遊文化節活動。
(五)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13、加快推進南方科技大學拆遷、大沖村舊改、江西吉安深圳產業園三大項目,推進南方科技大學安置區建設,做好大沖村集體物業、村民私宅物業的移交拆除工作。
14、今年要完成「大沙河創新走廊」、沙河五村整體規劃。加快啟動長源村舊改,加快一甲村、大新村等重點片區的改造步伐。
15、全力支持蛇口工業區的整體改造和產業升級。積極爭取為華僑城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大空間。
16、推動茶光、馬家龍、永新、信諾、僑城北等舊工業區改造試點項目建設,將南油第一工業區打造成時尚、現代的服裝創意產業園。
(六)打造企業家滿意的服務南山
17、籌集安排各類發展扶持資金4.3億元,安排基本建設支出9.5億元,落實銀行融資6億元。
18、加強對自主創新、企業上市、技術研發、技術改造和重點展會活動的資金扶持。
19、強化對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推動中海油南方基地、百麗總部、航天國際中心、天虹總部項目開工建設,跟進落實喜之郎、海王星辰、中建鋼構、中石油昆侖天然氣公司等項目落戶後海金融商務區。
20、深化政企合作拓展市場的「南山模式」,鼓勵企業參展高交會、文博會以及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國際音樂節、動漫節等大型內貿拓展和境外重點展覽活動。
(七)打造居民滿意的平安南山
21、嚴厲打擊「兩搶兩盜」等讓市民群眾缺乏安全感的違法犯罪活動,嚴厲打擊涉黑涉惡、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確保「平安南山10」和「百日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22、加快推進電子防控系統建設,優化流動人口及出租屋管理模式。
23、發揮專業執法和群防群治兩支隊伍的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完善專業、規范、聯動、長效的工作機制,增強社會治安防控的密度和廣度。
(八)打造居民滿意的宜居南山
24、強力實施市容環境提升行動,強力保障各類工程的進度和品質,最大限度爭取市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盡最大努力減少因施工給居民生活帶來的不便。
25、完成建築立面刷新和屋頂改造總任務量的50%以上,為2011年全面完成任務奠定基礎。
26、完成南新路等11條道路街道傢具的清洗刷新。開展戶外廣告專項整治行動,依法依規引導商家設置規范店招。
27、完成南山大道北段、常興路、桂廟路等33條道路及建築節點的整治工程。完成51個區屬物業排水管網改造工作。
28、繼續開展「全民植樹月」活動,推進生態風景林改造工程。建設科技公園、小南山公園、興海公園和松坪山公園,滿足市民群眾的休閑需求。
29、對桃園路、南光路、東濱路西段、深南大道南山段、同樂路南光高速高架橋段進行綠化改造升級。對深南大道沙河西路立交轉盤、深南南海立交轉盤實施生態綠化改造,推廣屋頂綠化、牆體垂直綠化。
30、實施後海深圳灣片區燈光景觀工程,完成南海大道、後海大道、東濱路、南山大道、前海路等「星光大道」建設。
(九)辦南山居民滿意的教育事業
31、建立國家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強力推動教學改革,加強教育科研,大力調動教師的教學探索積極性,關心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強化對深圳大學城的政府服務,盡最大努力支持大學城做優做強。
32、加強與國際學校聯盟和國際兒童閱讀聯盟的合作,引進優質外教資源,籌備召開國際卓越校長論壇。
33、探索教育發展新模式。積極制定政策,推進高層次私立教育加快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學位。
(十)辦南山居民滿意的衛生事業
34、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激活公辦醫療事業單位用人機制,提高醫務人員醫技、醫德水平,大力調動醫務人員實踐探索的積極性,關心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
35、深化與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的合作,全面提升中心醫院的醫療技術和衛生管理水平。
36、完善骨幹醫師定期到社康坐診制度,強化社康醫務人員配備和葯品配備的科學性、合理性,不斷提高社康中心醫療服務水平。
37、密切監測和防控重大傳染病、食物中毒和職業危害群體性事件。
(十一)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
38、加大財政投入,繼續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實施公共就業服務和「一對一」就業援助。堅持「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促進4500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39、組織開展企業職工崗位培訓、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和外來勞務工技能培訓,切實解決企業「招聘難」和失業人員「就業難」問題。
(十二)加強住房保障
40、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分配的新機制,完善周轉房、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房、人才公寓等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確保麗雅苑安居房交付使用。
(十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41、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42、依託「星光老年之家」,建立社區綜合服務平台。開展陽光助醫、金秋助學、勞務工關愛基金、雛鷹展翅計劃等慈善項目。建立「大病兒童救助專項基金」。
43、規劃建設殘疾人集中就業基地,打造殘疾人培訓、就業、職業康復「一體化」服務模式。
44、完善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體系,深入開展計生優質服務。
(十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
45、加快南山文體中心、南山藝術博覽館等項目建設,實施南頭古城南門廣場、天後博物館改造工程。繼續推進圖書館分館建設,籌建蛇口街道分館和設計圖書館。
46、落實《南山區文化藝術活動資助實施細則》,鼓勵社會非營利文化藝術活動,扶持優秀民間文化項目和群眾文藝社團,支持老年人文化活動,促進文化藝術全面繁榮。
47、制訂非國有博物館、民間辦館的扶持和管理辦法,打造一批高質量的民間博物館。
(十五)落實大運城市行動計劃
48、加快南山大運場館的基本建設,新建一批社區體育設施,組建和培訓大運會南山賽區管理、保障團隊。
49、辦好F1世界摩托艇深圳大獎賽和深圳國際自行車嘉年華兩項國際品牌賽事。
50、舉辦200場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動和體育比賽。
(十六)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
51、建立城市管理監督隊伍,實施全天候、全方位巡查。完善街道綜合執法考評體系,提升街道綜合執法水平。
52、繼續開展「城管論壇」、「走進城管」等活動,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治理模式。
53、組建區規劃土地監察大隊和街道監察中隊,實現查違工作由綜合執法向專業執法轉變。在堅決遏制新的違法建築和違法用地的同時,全面加快歷史遺留違法建築處理工作。
54、今年要確保南海大道、後海大道等7條城市主幹道保潔機掃率達到80%以上,落實環衛工作全覆蓋管理。
55、繼續開展排水管網清源行動和排水達標小區創建工作,推進前後海片區永久性排水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防洪排水體系。
(十七)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
56、以建設低碳型城區為切入點,倡導綠色旅遊、綠色消費和清潔生產理念,啟動商業文化中心區綠色、低碳示範工作,深入推進國家級生態區和全民環境教育示範區建設。
57、依託轄區環保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優勢,爭取市政府政策、土地和資金支持,建立珠三角地區第一個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和環保技術研究院。
(十八)鞏固提升和諧社區建設成果
58、深入開展和諧社區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打造「和諧企業工作室」、「愛心驛站」等品牌亮點,力爭90%社區成為省、市「六好」社區。
59、啟動新一輪和諧社區建設工作,努力打造鄰里和睦、文明向上、歡樂祥和的幸福社區、文明社區。
(十九)加強信訪維穩工作
60、全面整合推廣「桃源模式」、「一格三員」、「331」分類分級等管理模式,著力構建反應快速、控制有力的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體系,努力把不穩定因素及時化解在萌芽狀態。
61、繼續實行重大信訪案件領導包案制度,著力解決一批信訪疑難積案、重大勞資糾紛案件以及與城市規劃建設相關的重大維穩案件和纏訪、鬧訪案件。
62、建好、用好信訪大廳和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大力推進電話信訪和網上信訪,形成區街聯動、統一受理、調處矛盾和服務群眾的工作平台。
(二十)強化安全生產監管
63、完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推廣安全生產「一格三員」監管模式,分時期、分類別對重點監管企業進行專項督察。
64、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深入排查、治理各類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二十一)舉辦慶祝特區建立30周年系列活動
65、完成紀念雕塑工程,評選南山區改革開放30周年最具影響力人物。
66、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安排千場電影送青工、千場演出進社區,營造隆重、熱烈的喜慶氛圍。
各位代表!
以上所列,是貫徹落實區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我們的一切努力,最終都是為了助力南山現代化,助推南山國際化,這是我們謀全局、創未來的旗幟和標桿。為此,必須「強化三個保障、營造三種環境」:
一是強化人才保障,營造充滿活力、生生不息的人才環境。這是推動南山國際化、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我們將著力解決人才住房問題,滿足人才的住房需求。著力解決企業創業經費不足問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著力運用好政府獎、發明獎和創新成就獎,提升人才社會地位,形成尊重人才、愛護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圍,再造「孔雀東南飛」的聚才效應。
二是強化法治保障,營造公平正義、嚴格有序的法治環境。這是推動南山國際化、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我們將致力於建設法治政府,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辦事,維護司法公正。探索建立中小企業法律服務室,成立公益律師事務所,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機制。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弘揚法治精神,建立起公平、公正、嚴謹、規范的社會秩序。
三是強化人文保障,營造和諧包容、誠信友愛的文明環境。這是推動南山國際化、現代化的基本條件。我們將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扎實開展道德實踐活動,踐行文明行為,培育文明風尚,不斷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和公共文明程度,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打造市民滿意的文明南山。
各位代表!
我們深知,為了使政府服務與時俱進,並能有效回應市民需要,我要求各部門首長在來年審視現行服務承諾的執行情況和優化處理投訴的機制。在繁榮中求進步,在挑戰中謀發展,必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今年的政府自身建設,我們將著力強化迎難而上、克難求進的精神狀態,著力建設人人有責、制度強責、嚴格問責的責任體系,著力追求干實事、求實效的務實作風,不辱使命,認真履責。
我們將切實依法行政。認真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深入實施「陽光工程」,推進公共財政管理、行政決策、行政審批和行政處罰等重點領域的法治化建設。
我們將大興學習之風。堅持政府專題學習制度,重點圍繞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公共服務型政府等內容,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養,注重學以致用、學用相長。
我們將強化優質服務。重點圍繞納稅百強、工業百強、民營領軍企業,細化服務措施,提升服務質量。繼續實施「千件實事量化工程」,為群眾解難題、辦好事。
我們將深化自身改革。充分利用區級政府機構改革的契機,提升行政管理效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我們將厲行勤儉節約。本年度公用支出比2009年壓縮5%。從嚴控制一般性經費開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們還將堅定不移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全面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部位的廉政工作。發揮行政電子監察系統作用,強化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深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統一會計核算管理。加強廉政教育,接受廉政監督,樹立樂於奉獻、干凈幹事的團隊風氣。
各位代表!
春光融融,惠風和暢。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信心滿懷,激情澎湃。20年崢嶸歲月的磨礪,一次次危機困境的洗禮,更加堅定了我們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決心,更加堅定了我們走科學發展之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信心。我們堅信,昨天的南山,經受了風浪的滌盪;今日的南山,亦能創造發展的奇跡。讓我們在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任期內,緊緊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堅定地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總體部署上來,把行動統一到新形勢下南山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上來,凝神聚力,扎實工作,以2010年的特別作為,譜寫南山新一輪繁榮發展的最新篇章!

⑵ 為什麼很多城市都放開落戶限制

現在的政策就是:中小城市要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發改委日前發布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通知指出,繼續落實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人口在城市舉家落戶,鼓勵對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及技術工人實行零門檻落戶。

⑶ 廣西:關於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意見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關於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意見
(2019年11月13日)
實施強首府戰略,是服務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加快建設壯美廣西的重要舉措,是打造引領全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的關鍵舉措。為確保強首府戰略取得實效,全面增強南寧市綜合競爭實力,帶動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抓住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重大機遇,突出城市建設的「形、實、魂」,聚焦強經濟、強產業,著力聚要素、拓空間、優環境、增活力,凝聚全區上下合力,共同推動首府南寧快馬加鞭、提速發展,提高首位度,引領帶動全區高質量發展。
(二)戰略定位
——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持續暢通「南寧渠道」,不斷深化交流合作,引領構建中國面向東盟的高水平開放合作新格局。
——「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充分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作用,提升交通、信息、資金、物流、人文互聯互通水平,打造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重要樞紐。
——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強化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主動對接大灣區先進生產力,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引領帶動北部灣城市群與大灣區融合發展。
——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成為壯鄉魅力彰顯、多元文化共生、亞熱帶風貌突出的生態宜居城市典範。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南寧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比2018年翻一番。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支撐作用凸顯,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對外開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基本建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市集聚力、承載力和輻射力明顯提升。
到2035年,南寧市引領帶動作用顯著提升,經濟總量佔全區比重力爭達到30%。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全面建成,經濟實力、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法治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為寬裕,引領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作用大幅增強。

二、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四)做強現代先進製造業。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植「工業樹」、打造「產業林」,持續強化產業發展、園區建設、企業培育工作,發展壯大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葯等重點產業,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現代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區域性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基地。
壯大重點產業集群。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搶抓電子信息產業全球布局調整新機遇,大力引進電子信息龍頭企業,著力構建網路通訊、智能終端、新型顯示等產業鏈,建成承接東部、銜接東盟的重要電子信息產業核心部件研發、製造和供應基地。打造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重點引進乘用車、商用車等整車和配套項目,建成整車及零部件協同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扶持南寧軌道交通裝備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提高市場佔有率,建設服務國內、面向東盟的城軌、高鐵車輛製造基地。打造生物醫葯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現代中葯、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等產業,區市合作共建廣西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南寧國家高技術生物產業基地,提升生物制葯、化學葯新制劑研發製造能力。
加快推動傳統產業「二次創業」。大力發展航空交通鋁材,把南寧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高端鋁產業基地。推動食品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建材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化工產業向高檔化、精細化發展。
做強做優工業園區。南寧要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激發對外經濟活力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國家級開發區開放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分別把南寧高新區、南寧經開區和廣西-東盟經開區打造成為主導產業鮮明、創新體系完備的千億產業園。以南寧·中關村科技園為基礎,創建自主創新示範區。拓展工業發展空間,支持南寧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和建設現代工業園。堅持產城融合,加大對南寧各縣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加快園區人口集聚;促進縣區工業園區提質升級,鼓勵縣區結合自身資源條件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形成「一區一主業」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打造邕寧蒲廟-青秀伶俐-橫縣六景-賓陽黎塘先進製造業產業帶。
「內育外引」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國內外企業落戶南寧,廣西投資集團、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廣西玉柴集團、廣西汽車集團、廣西林業集團、廣西農村投資集團等自治區國有企業要集中資源在南寧布局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培育形成一批產值超百億的工業企業。大力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尖」發展,扶持一批有創新優勢的高成長性企業快速做大做強,加快形成百億企業引領、億元企業支撐、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新格局。
(五)做強現代服務業。堅持強優勢、樹品牌,加快構建具有首府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大力推動金融開放。高質量高標准高水平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創建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持續推進區域性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區域性貨幣交易清算中心和跨境投融資服務中心建設,打造金融後台服務基地、財富管理服務基地、金融信息服務基地和金融交流培訓基地,建設完善中國-東盟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黃金產業交易市場、區域股權投資市場、區域產權交易市場和資本培育服務市場,加快形成金融要素窪地和金融開放創新高地。加強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
大力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建設一批集物流集散、配套加工、信息服務、商貿展示、金融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專業市場、物流配送中心,推動建設陸港型、商貿服務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打造面向東盟和服務我國西南、中南的地區物流總部。依託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推進南寧與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的港口協同聯動發展,打造南寧港聯動鐵路線接入北部灣港的江鐵海聯運示範路線,加快形成以海鐵聯運為主幹的多式聯運體系。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探索「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聯運」新模式。
大力建設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強化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品牌效應,提升發展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引進產業帶動能力強的國內外大型知名會展集團和國際大型會展品牌,培養會展專業人才,深化會展業跨界融合,建設會展企業總部基地,形成面向東盟的大型國際展會集聚區。
大力發展大健康和文旅產業。深化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推進醫養結合、體醫融合,加快規劃建設南寧國家中醫葯健康旅遊示範區等一批健康特色小鎮、示範基地、產業集聚區,推動形成環大明山健康產業帶,打造區域性國際健康養老勝地。大力發展健身休閑、山地戶外、民族體育等運動產業,在邕舉辦各類重大體育賽事。實施旅遊大項目帶動戰略,推進大明山景區、昆侖關景區、百里秀美邕江、園博園等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建設環首府生態旅遊圈,加快南寧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打造中國-東盟旅遊開放合作新高地。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一批文化龍頭骨幹企業。大力發展「互聯網+文化」產業,推進特色文化與影視、旅遊、會展等融合發展。積極拓展以東盟為主要方向的國際文化市場,著力打造壯鄉文化、東盟文化產品交易集散地。
(六)培育發展新經濟。以研發新技術、培育新組織、發展新產業、創造新業態、探索新模式為路徑,聚焦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綠色經濟等新經濟形態,把南寧打造成為區域性新經濟發展策源地。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搶占數字技術轉化為應用的前沿陣地。推動在南寧設立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和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優化升級南寧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服務東盟的離岸數據中心。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智慧城市等重點項目和支撐平台優先在南寧布局、向南寧集聚,加快5G網路商用和產業發展,打造區域性數字經濟高地。推進先進數字技術與各領域各行業深度融合,重點推動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重大成套裝備、工業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家居等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南寧智能製造城。
加快培育平台經濟。著力構建平台產業生態,鼓勵一批商品市場搭建開放平台與中小商戶共享,推動傳統交易場景的數字化重構,實現上下游企業和周邊服務企業的智能互聯。推動生產資料市場與企業開展供需對接,發展「市場+平台+服務」模式,培育形成一批開放、高效、綠色的供應鏈平台。扶持一批資源集聚度高、產業融合成效好的本地平台經濟企業做大做強,大力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互聯網平台企業和結算中心。推動完善信用記錄、發布、披露、風險預警等制度,構建以市場信用評價為核心的平台經濟共治體系。
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重點推動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等研發及裝備製造產業做大做強,加快發展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產業,積極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大力推動綠色生活方式,在城市建設中加大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產品推廣應用,加快廢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積極發展高效節能家電、綠色家居、綠色餐飲等綠色消費產業。
(七)做優特色農業。聚焦產業振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推動現代特色農業加快發展,創建香蕉、晚熟柑橘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打造生豬、水果等百億產業集群。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提檔升級,創建和提升國家級、自治區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田園綜合體。實施農業品牌振興計劃,培育壯大南寧香蕉、南寧火龍果、橫縣茉莉花、古辣香米等區域公用品牌,推進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打造高品質「菜籃子」基地。大力打造農業龍頭企業總部基地。推進蔗糖、水果、茶葉、木材等農(林)產品精深加工,打造現代都市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示範市。加快建設一批農產品交易中心及農批農貿市場,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地頭冷庫,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網路布局。
三、加快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
(八)深化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進一步暢通「南寧渠道」,高水平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爭取更多國家和地區在南寧設立領事機構或商務辦事機構,推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區域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延伸。推動在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設立保稅物流中心,支持南寧設立國家鐵路貨運口岸。加快建成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加快建設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打造區域性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中國-東盟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加強與東盟國家的產業合作,把南寧打造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東盟市場和東盟企業進入中國大陸的產業投資聚集地、貿易往來結算地、科技創新支撐地、生活服務保障地。
(九)加快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圍繞打造制度創新高地、營商環境高地、開放型經濟高地、人才聚集高地,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出台相應支持政策,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經濟、文化傳媒以及新興製造等產業,積極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自由貿易園區。
(十)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圍繞主通道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構建多式聯運體系。加快建設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推進鐵路玉洞貨運場站及聯絡線建設。開通南寧連接中南半島國家的跨境公路直通車,加快推進南寧國際鐵路港建設,促進南向運輸跨境貨物在南寧集散,把南寧南站建成西南地區貨物出海重要鐵路貨運編組站。
(十一)推動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推進要素集聚,強化國際合作、金融開放、信息交流、商貿物流、創業創新等核心功能,培育一批有特色優勢的產業聚集區,提升南寧核心城市綜合功能和集聚輻射帶動北部灣城市群的能力。推動與「北欽防一體化」深度聯動發展,促進北海、欽州、防城港融入南寧都市圈,共同建設「南寧-北欽防」城鎮發展軸,形成引領全區發展的龍頭。建立完善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機制,推動南寧對接融入大灣區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共建產業孵化器、人才培養、市場拓展、科技金融等服務平台,推行「飛地經濟」共建共管等模式,加快建設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產業轉化的示範區。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完善互派幹部雙向掛職長效機制。
(十二)加快五象新區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平台作用,把五象新區打造成為廣西改革開放創新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示範區。從自治區層面統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解決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新興產業園、現代工業園發展空間不足問題。鼓勵五象新區在與東盟進行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經濟、新興製造產業、貿易自由、人文交流等對接發展中率先探索,高水平打造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對五象新區范圍內自治區稅收分享部分全額返還南寧市,由南寧市統籌安排支持五象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深化五象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在數字經濟、智慧物流等領域的創新合作與融合發展,建設粵港澳合作區。建立簡約高效的管理機制,探索推行政府雇員制,建立「優績優酬」績效工資體系並與中央有關政策做好銜接,推動形成激發幹部幹事創業活力的人事制度。
四、加快發展要素集聚
(十三)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堅持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大對南寧創新機構、研發平台、創業載體、成果轉化平台等創新平台體系的建設力度。大力引進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推動南寧在發達地區設立「飛地孵化器」。深化區域協同創新,大力推進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等平台建設。加快建設中國-東盟科技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動實施重大產業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對南寧市重點引進和培育的高層次人才、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等的研發費用獎勵補助力度。
(十四)強化人才智力支撐。加快南寧教育園區建設,推動一批高校入駐園區。在高級職稱評審、中高級崗位設置等方面給予南寧更大自主權。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加快引進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平台和龍頭企業。在南寧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予以收費優惠、物流保稅優惠等國際通行權益。順應產業發展需要,自治區在南寧籌建一所以工科為主的高校,優化駐邕高校、職業院校布局和學科專業結構。加快推進駐邕高校、職業院校國際化進程,鼓勵支持駐邕高校、職業院校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為全區企業「走出去」提供外向型人才。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對南寧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設等的支持力度。
(十五)強化金融稅收支撐。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加大對重大產業、新經濟等的支持力度。在南寧設立地方銀行、消費金融等各類法人金融機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高企業上市融資、債券融資等直接融資比重,加大企業上市培育力度,做大做強南寧上市企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設立產業、科創等各類基金。允許南寧市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報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後,給予減免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的優惠。
(十六)強化國土空間資源支撐。在自治區級國土空間規劃中,對南寧發展所需的空間拓展予以支持,充分保障南寧市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佔全區四分之一以上。在市域范圍內統籌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和布局,重點發展南寧大都市區,推進賓陽、橫縣新型產業經濟區和隆安、馬山、上林生態經濟區差異化發展,進一步優化市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支持南寧市科學合理調整永久基本農田。南寧市范圍內的自治區本級土地由南寧市統一規劃、統一收儲。優先保障南寧市新增建設用地需求,持續單列下達五象新區、南寧教育園區建設用地指標,新增單列下達南寧空港經濟區建設用地指標。南寧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市級統籌推進的重大產業和公益性項目,納入自治區專項指標核銷范圍。南寧市要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處置閑置土地,創新開展城市改造更新工作,促進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五、加快區域性國際大都市建設
(十七)打造南寧大都市區。適應城鎮化發展趨勢,向南向海拓展南寧發展空間,合理擴大城市規模。加快建設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優化調整行政區劃,科學配置南寧大都市區空間資源,優化提升主城區,重點向南建設五象新區、向東拓展三塘和邕寧片區,加快推進武鳴城區、吳圩空港新城、六景產業新城以及特色近郊城鎮組團建設,全面構建多中心、多組團的大都市區空間結構。
(十八)加快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形成以南寧為樞紐的全方位高速鐵路網,規劃建設昆明-南寧-玉林-深圳等高速鐵路,充分預留區域高鐵廊道,重構「多主多輔」的國家客運綜合樞紐布局。推動規劃建設崇左(憑祥)-南寧-玉林-粵港澳大灣區、南寧-河池-重慶、南寧-百色-瑞麗貨運鐵路,打通粵港澳大灣區連接中南半島貨運通道和中緬貨運通道,加速提升通達北部灣港口貨運鐵路出海通道能力。規劃建設中心城區通往六景、大塘、武鳴、橫縣、賓陽、扶綏等方向和環大明山市郊鐵路。加快落實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2018-2030年),優先建設南寧出區出海出邊的通道項目。著力建設區域性國際航空中心,加快機場跑道、新航站樓等建設,支持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爭取第五航權。加快內河水運建設,規劃建設平陸運河,實現南寧港與北部灣港的江海聯運。加快建設南寧國際空港、南寧國際鐵路港等綜合交通樞紐,完善樞紐銜接設施和多式聯運設施。
(十九)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健全綠色高效交通體系,提高城市核心地區的軌道網路密度,優化主幹路網布局和城市微循環,加快建設「五橫七縱」的快速路網,形成「開放式、網路化」的市內交通路網格局。創建國家公交都市,構建以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統。統籌推進水資源開發利用、能源結構優化、地下綜合管廊、智能電網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二十)提高生態宜居水平。科學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確定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治理總體格局。深化大氣污染治理,持續提升「南寧藍」品質。實施流域綜合整治,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大力推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加強土壤污染綜合防治,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等土壤環境風險。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區域統籌、綜合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提升「中國綠城」品質,深化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構建「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城市綠地綜合體系,率先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及創建國際花園城市。積極開展城市修補,提高濱水空間連續性、可達性,營造高品質強活力的藍綠網路,構建覆蓋中心城的無障礙城市慢行綠道系統。大力推進南寧市資源循環基地建設,建設城鄉垃圾收運體系,建立生活垃圾處理生態補償機制。加快鄉村生態振興重點區域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二十一)加強公共服務供給。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夯實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台。推動南寧市開展跨境勞務合作,探索在外企較為集中的經濟園區或產業集聚區設立涉外勞動糾紛調處機構或外國人服務站。完善學前和義務教育布局,加快學前教育普惠提質,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促進高中階段教育特色化發展,在全區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圍繞綠色、民族、東盟等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和傳承地方文化與歷史文化內涵,積極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健康南寧,加快推進各級各類醫院和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完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住房保障等制度,建立更加安全的社會保障網。強化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法治南寧、平安南寧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掃黑除惡等工作,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加快推進5G網路建設,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應用到生產生活各領域,創建面向東盟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
六、強化保障措施
(二十二)建立實施機制。成立強首府戰略指揮部,統籌協調推進強首府戰略各項工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重大問題及時報告自治區黨委、政府。完善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營造敢闖敢乾的幹事創業良好環境。
(二十三)強化政策保障。除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明確不能下放或委託的事項外,按照「能放則放、能給盡給」的原則,把自治區相關許可權下放南寧市。推動南寧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招商引資方式創新、城市空間統籌利用、農業農村改革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試,勇當全區改革發展的排頭兵。
(二十四)強化責任擔當。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解放思想、統一認識,切實擔起相應責任。區直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具體政策措施,全力做好各項指導支持工作。南寧市要發揮主體作用,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干,壓實工作責任,細化實施方案,明確任務清單,實行掛圖作戰,舉全市之力推動強首府戰略全面實施。

⑷ 如何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當前,扶貧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工作。「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擺脫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標志性指標。要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對扶貧資源進行精準化配置,對貧困戶進行精準化扶持,對貧困人口進行精細化管理。要通過轉移就業、產業扶持、易地搬遷、社會保障、特殊救助等途徑,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確保在2017年底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率先在全省實現全面脫貧目標。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最大的生活保障。就業問題解決得如何,關繫到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關繫到社會的長治久安。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創業扶持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要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建立健全各類人群收入調整增長機制,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確保物價基本穩定,讓全市人民更加充分地享受到發展成果。
要讓群眾的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工作,社會關注度高,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積極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創新發展高等教育,加快發展特殊教育,支持發展民辦教育。要實施「健康濟源」工程,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構建覆蓋城鄉、防治並重、分工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慈善事業,繼續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
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穩定,改革發展就無從談起。穩定才能發展,穩定才能保障民生。要深化平安濟源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制;要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要健全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基層綜治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嚴密防範、依法懲治違法犯罪,優化市場發展環境;要暢通群眾信訪渠道,傾聽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合法利益訴求;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民生無小事,民生無易事。全市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切切實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唯有如此才能贏得民心,集聚民智,齊心協力,早日實現建設又富又美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

⑸ 什麼是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

前,正值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時期,在報名時,總會有考生反應國考職位表不知道怎麼看、具體要求不理解、不知道自己符不符合條件,下面中公教育就針對國考職位表中常出現的限制條件來為大家一一進行講解。

一、學歷學位的相關要求

1.高等學歷教育經歷均需取得相應學歷學位

有的職位也會寫作「本科及以上學習階段均要求各階段學歷證書、學位證書雙證齊全」,本質上含義是一樣的,就是你必須擁有符合你每段高等教育經歷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如你是研究生學歷,除了要有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外,還要提供本科的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

2.職位要求專業為最高學歷對應專業

就是只能用最高學歷的專業去報考該崗位,如職位限制專業為「工商管理類」,考生本科專業是工商管理,研究生專業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高學歷與對應專業不符合要求,那麼就不可以報考。但如果考生擁有雙學位或輔修專業,則可以向招考單位進一步咨詢可否以第二學位或輔修專業報考。

二、專業的相關要求

1.須同時具有相應專業的學歷、學位/最高學歷、學位專業需滿足專業要求

意思就是你最高學歷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上的專業必須一致,並且符合該職位的專業要求。

2「專業」應為二級學科專業名稱,不是學科門類

我國學科目錄分為學科門類、一級學科(本科教育中稱為「專業類」)和二級學科(本科專業目錄中為「專業」),限制「專業」應為二級學科專業名稱的意思就是如果該職位的專業要求是限法學,那麼只有法學專業的人可以報考,其他例如政治學、社會學、公安學等雖然屬於法學學科門類下的專業,但是也不能報考。

⑹ 怎樣辦理小微企業補助

小微企業創業補貼的申領程序如下:
按照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可於正常經營一年後的次月起,按要求向《營業執照》登記注冊地同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出補貼申請。
申請時需要提供如下材料:
1、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需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復印件,並加蓋企業公章: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和《稅務登記證(副本)》;
(2)企業法人身份證;
(3)企業法人繳納社會保險費明細賬(單)(12個月);
(4)企業財務報表;
(5)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6)工資發放表(有招用人員的企業提供);
(7)《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申請表。
2、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需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復印件,並加蓋企業公章: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和《稅務登記證(副本)》;
(2)企業財務報表;
(3)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4)招用人員名單及身份證、《就業創業證》或《畢業證書》、《勞動合同》;
(5)工資發放表;
(6)為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明細賬(單)(連續繳納4個月以上);
(7)《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申請表、申請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花名冊》。

⑺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文件推進

民政部 教育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通知
民發〔2014〕1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局)、衛生計生委(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教育局、財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建設局、衛生局: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2014年2月21日以國務院649號令頒布,自5月1日起施行。為做好《辦法》的貫徹落實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辦法》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
社會救助是國家和社會對依靠自身能力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公民提供的物質幫助和服務,是保民生、托底線、救急難、促公平的基礎性制度安排,關繫到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的維護和保障,關繫到黨和政府執政理念的實現和執政根基的穩固,關繫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辦法》的頒布施行,從法律上確立了社會救助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則、主體責任、制度安排、基本程序等,既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維護公民基本生存權益提供了法制保障,也為政府各部門依法救助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社會救助提供了法規依據,明確了行為規范,是社會救助事業發展新的里程碑,標志著新形勢下社會救助事業邁上了法制化、體系化、規范化統籌發展的新階段。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理解、准確把握《辦法》的精神實質和主要內容,充分認識新形勢下《辦法》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將貫徹落實《辦法》作為當前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維護困難群眾生存權益和人格尊嚴的重要舉措抓緊抓好,努力讓困難群眾不為飢寒所迫、不為災害所急、不為大病所困、不為住房所難、不為失業所憂,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二、依法完善落實各項配套政策措施
《辦法》以社會救助體系為統領,對各項社會救助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規定,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以及醫療救助(含疾病應急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和臨時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框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辦法》要求,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抓緊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辦法》的有關規定落到實處。
(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制度。要研究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的認定辦法,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認定標准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制定辦法,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保障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要制定健全完善特困人員供養制度的具體措施,城鄉統籌實施;加強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工作管理,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適時開展績效評估,從制度機制上杜絕關系保、人情保和騙保等違規現象。
(二)完善受災人員救助制度。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做好上下級預案響應標準的銜接,強化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編制實施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規劃,明確物資儲備布局和規模,建立適應本地救災需要的物資儲備機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准確統計報送自然災害損失情況,建立健全災情核查評估機制和統一發布機制。編制和落實各級自然災害救助資金預算,研究制定出台災害救助標准,切實有效做好災害緊急救助、過渡性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和倒損農房恢復重建等工作,保障受災人員得到及時、公平、合理的救助。
(三)完善醫療救助制度。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供養人員為重點,進一步健全完善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將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群眾納入救助范圍,逐步提高救助水平,使之真正起到托底保障、救急解難的作用。建立健全疾病應急救助制度,落實《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為急危重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無力支付相關費用的患者提供應急醫療救治。加快建立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相銜接的醫療費用結算機制。加快疾病應急救助制度與其他醫療保障制度的銜接。
(四)完善教育救助制度。進一步健全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覆蓋各教育階段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從制度上保證「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完善實施教育救助的具體措施和救助體系,優先將在各級各類學校就讀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納入現有的學生資助體系,並動態調整資助標准和覆蓋范圍,努力做到應助盡助。
(五)完善住房救助制度。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房地產市場狀況以及財力可能,制定並及時調整住房困難標准和救助標准,形成科學規范、可持續的住房救助長效機制。完善實施住房救助的具體措施,規范救助程序,確保符合條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全部納入住房保障體系,優先安排解決。
(六)完善就業救助制度。要健全完善實施就業救助的具體政策措施,依託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摸清就業救助對象底數和就業需求,提供政策咨詢、崗位信息、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精細化、個性化的就業服務,通過鼓勵企業吸納、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途徑,對就業救助對象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確保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成員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
(七)建立臨時救助制度。要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突出其「救急難」的制度特點,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後基本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及時給予救助。要根據當地實際,制定具體的臨時救助對象認定辦法,明確救助類型、范圍和標准。要加強救助管理機構建設,及時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加強臨時救助與其他社會救助制度之間的銜接,形成制度合力,消除救助盲區。
(八)加強社會力量參與。各地要細化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向社會力量購買社會救助中的具體服務事項的辦法。要全面了解、掌握本地區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設立慈善項目的情況,搭建政府部門救助資源、社會組織救助項目與困難群眾救助需求對接的信息平台,充分發揮慈善救助方法靈活、形式多樣、一案一策的特點,鼓勵、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愛心人士等針對急難個案開展慈善救助。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隊伍等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專業優勢和服務特長,針對不同救助對象開展生活幫扶、心理疏導、精神慰藉、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要加快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健全完善促進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各項財政支持政策,落實好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引導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和企業設立社會救助公益基金,多渠道、多形式參與社會救助。
三、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工作機制
(一)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各地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和制度銜接,不斷提高社會救助的整體效益。民政部門要發揮好牽頭協調的作用,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衛生計生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密切協作,共同促進政府各部門之間、政府與社會力量之間救助資源的統籌使用、信息共享,以及救助資源與救助需求之間的合理配置,切實落實好各項社會救助制度。
(二)加快建立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各地民政部門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會同有關部門、機構研究制定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辦法,加快建立跨部門、多層次、能共享的信息核對平台,不斷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醫療救助對象、住房救助對象、教育救助對象等社會救助對象認定的准確性。2014年底前全國70%的地區要建立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十二五」末實現全覆蓋。
(三)建立健全「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各地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要加強配合,密切協作,依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務大廳、辦事大廳等,設立統一的社會救助申請受理窗口(疾病應急救助除外)。要根據部門職責,制定並不斷優化受理、分辦、轉辦、反饋等工作流程,明確辦理時限和要求,跟蹤辦理結果,並將辦理情況及時告知求助對象,真正做到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四)建立健全社會救助信息共享機制。各地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要在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社會救助管理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加快建立民政、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衛生計生等部門救助信息共享機制。民政部門要及時為其他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及其他困難群眾基本信息,為教育、住房、就業、疾病應急等救助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衛生計生等部門要及時將教育救助對象、就業救助對象、住房救助對象和疾病應急救助對象獲取相關救助的基本信息反饋民政部門,為民政部門對各項救助之後仍有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提供依據。
(五)建立健全社會救助資金保障機制。各地要按照《辦法》的相關規定,將社會救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建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資金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大社會救助資金投入,確保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各項社會救助制度有效落實。要嚴格資金管理,堅持專款專用,規范預算編制、預算下達、資金支付等環節,確保救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六)全面建立社會救助監督檢查長效機制。各地各相關部門要依照《辦法》的有關規定,加快研究制定本地區、本部門加強社會救助監督管理、責任追究、績效評價的具體辦法。加大社會救助信息披露力度,嚴格執行社會救助對象公示制度,在申請人居住的村民委員會或社區居民委員會,對社會救助家庭獲得救助前進行審核公示和審批公示,獲得救助後進行長期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四、加強貫徹落實《辦法》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貫徹實施《辦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責任,精心組織,認真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統籌安排,全面部署,切實把貫徹實施《辦法》工作與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抓出實效。要以貫徹落實《辦法》為契機,將社會救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體系。
(二)強化能力建設。各地要加強社會救助經辦機構建設,科學整合基層社會救助管理資源,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加強經費保障,按照《辦法》「將政府安排的社會救助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有關規定,落實好社會救助工作經費。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經辦服務方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通過設置公益崗位、聘用專業社工、吸納志願者、靈活用工等途徑,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協助做好睏難排查、信息報送、宣傳引導、公示監督等工作。
(三)加強監督檢查。各地要加強《辦法》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和考核獎懲,定期、不定期開展督促檢查,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狠抓政策落實。對落實政策不力,在實施救助審核審批過程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失職瀆職的責任人員,要依紀依法追究責任。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辦法》貫徹落實情況監測和信息通報,及時了解掌握各地《辦法》執行情況,按季度進行通報;並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地貫徹落實情況適時進行專項督查。
(四)加強政策宣傳。各地要結合實際,組織好《辦法》的學習宣傳工作,做到領導幹部熟悉《辦法》、工作人員精通《辦法》、廣大群眾了解《辦法》。要多渠道、多形式做好《辦法》宣傳工作,各級民政部門要結合社會救助宣傳周等活動建立社會救助宣傳長效機制;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衛生計生等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救助政策的宣傳工作。要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以及互聯網、微博等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的優勢,廣泛、深入地宣傳《辦法》,確保困難群眾知曉政策規定,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社會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圍。
各地貫徹落實《辦法》有關情況請及時上報。
民政部 教育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衛生計生委
2014年6月20日

⑻ 北京為何將劃分就業困難等級

北京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使用全市統一的就業困難程度分級工具,幫助求職者確定就業困難等級,並首次設立「就業援助服務專員」等,採取多項措施,為各類服務對象提供更高質量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及時主動聯系在本地區求職登記的就業困難人員,與其簽訂就業援助服務協議,建立就業援助服務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並指定一名本機構職業指導人員,作為「就業援助服務專員」,為就業困難人員協調開展跟蹤、回訪、職業發展空間測評等後續專門服務。

⑼ 如何通過財政政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實施了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民的生活保障的政策,並有寬松到現在的穩健量化,比如在交通,水利,醫改等方面。這些政策不僅使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使基礎狀況(包括生活)得到改善,其政策是有效的。

開始為了配合財政政策的實行,我國實施的是寬容的貨幣政策,而由於當前我國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現象,國家開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銀行儲備金率,加大控制貸款力度,提高存款利率等。

使目前的情況得到一些改善,取得了一些效果。國家應注意對市場的監管力度,控制貨幣的發行量,對外匯率等方面。

閱讀全文

與精細化公共就業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