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出哪些主要措施
構建現復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制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服務設施網路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明確不同文化事業單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
引入競爭機制,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文化非營利組織。
㈡ 什麼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公共文化建設 公共設施方面的建設 完善市場就業回機制 擴大就業規模 建立基答本醫療衛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控制人口增長 促進優生優育 優化生態環境 防止污染
㈢ 簡答題 西方公共藝術的發展
公共藝術的核心是藝術的公共性。
公共性意味著交往、溝通、
強調共同的社會秩序和個人的社會責
任。公共藝術的出現不是一種藝術樣式,事實上,它可以採用豐富的藝術形式來實現,如建築、雕塑、壁
畫、攝影、書法、景觀小品、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表演藝術、公共設施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賴以
生存的全球環境出現了深刻的生態危機,
打破了生存空間與自然演進的平衡,
使人類遠離了自然。
這時候,
人類需要一個載體,把積淀在心靈深處的希冀吶喊出來,公共藝術接受了這個使命。公共雕塑愈來愈受到
人們的重視與肯定,許許多多的雕塑家引用公共雕塑來闡述著自己的理想與渴望。
中西方由於歷史文化、
民族背景等的不同,
在公共藝術的創作思維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西方人思維以
邏輯分析為主要特徵,講求科學與准確,藝術創作上主要表現為寫實、理性;中國人則以宏觀的、哲學的
角度去認識事物,思維以直觀、綜合為基本特徵,意象思維在藝術創作上影響大。
公
共
藝
術
對
於
西
方
來
說
由
來
已
久
,
而
對
於
中
國
來
說
,
它
的
提出和起步則比較晚,但在藝術創作思維方面卻有著自身獨特的
優勢。本文主要就中西公共藝術的特點作比較,闡述它們各自的特點。
不同的文化歷史、
民族背景決定了不同的思維方式,
西方民族的思維方式是以邏輯分析為主要特徵,而
在中國,人們的思維方式則以直觀綜合為基本特徵。中西方不同的認知方式深深地影響著各自民族的理論
思維和藝術方式,
使其沿著不同的路向發展,
在藝術創作上,
特別是傳統藝術的創作,
中國表現為
「寫意」
,
而西方則表現為「寫實」。西方哲學總是關注著世界的本源、主客體的關系以及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等,
雖然他們在簡單的儀器下的觀察和實踐缺乏邏輯的連貫性,理性的方式並不系統,但他們的這種直接觀察
總是彌漫著理性思維的色彩,抽象思辨是西方思維的特徵。而中國傳統懂得思維方式則以直覺和經驗為特
征。中國的科學和哲學的各種概念和范疇大多是靠向內思維得到的,是將各種經驗現象醞釀體會、融會貫
通而提出的,。這些概念的理解與西方的向外思維邏輯演繹所得的不同,這種理解只能意會難以言傳,是
一種通過想像、聯想而達到審美的過程,是向內型思維,就好像對一副書法作品、一幅國畫的欣賞,只有
向內領會才能領略作者的神韻。
再者,西方文化結構以細節分析居優,中國文化結構則以整體綜合見長。所以,中國藝術從宏觀的哲學
角度去認識物體,
是透過現象去表現本質——精神。西方藝術從微光的理性的角度去認識事物,
是科學的、
准確的,這種思維方式對於中國藝術,尤其是對於中國的佛教雕塑藝術而言,卻是狹隘的。中國文化的根
深植於大地之中。在藝術創作中,影響最大的是意象思維。倘若說,西方傳統的思維方式主要講究分析、
注重普通、偏於抽象的話,中國的意象思維則著重從特殊的、具體的、直觀的領域去把握真理。西方人的
創作思維是立體的、科學的、准確的、向外型的;中國人的創作思維是線性的、平面的、意象的、向內型
的。兩種思維傾向不同,在現代公共藝術的運用上可以形成互補,特別是在現代環境雕塑、園林景觀方面。
向外型思維可以讓我們的創作更有形式感,更科學、更准確;向內型思維讓我們有限的藝術空間變得更寬
廣,想像更豐富、更遼闊。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
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思維具有不同的特色。
我們應極力推崇中國傳統的意象思維,
它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同於西方傳統文化的獨特思維方式,也是中國傳統藝術創作的基本方法。無論
是中國古代詩歌對意與象、意與境的追求,還是中國書法、繪畫對「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的揭示,都顯
示了其不同於西方傳統藝術追求再現、摹仿、寫實,而強調象徵表現和寫意的特徵。因而,我們有理由相
信,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與意象思維,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傳統的精華,也是打造當代中國公共藝術文化、
促進中國公共藝術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正是由於中國的藝術思維模式,才讓藝術,特別是公共藝術
的空間有了更寬廣的領域;正是由於中國藝術創作思維的包容性、整體性,才使我們藝術發展的空間有了
更多、更遠的可能;正是中國藝術創作思維的非寫實性,才讓我們有了更多想像的空間,使藝術不致落入
寫實主義狹窄的窠臼。同時,我們也相信:中國傳統的藝術創作思維,一定會在我們的城市雕塑和公共藝
術發展中發揚光大,一定會為中國當代的雕塑文化、為世界公共藝術的繁榮做出重要的貢獻。
㈣ 如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將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文化非營利組織作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明確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的方向、思路和實施路徑,必將大大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動力,有效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廣闊空間,切實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福祉。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重中之重是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這就要求各級政府正確處理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通過簡政放權,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各種市場主體和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來,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供給方式和資金投入多元化,形成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協力發展」為基本特徵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治理結構,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和總體水平。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為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有效路徑,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進入公共事業領域。這有利於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做法,促進政府自身運作方式的改革,減輕政府壓力,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效率;有利於發揮社會力量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改善社會文化治理方面的作用,激發整個社會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創造力。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歸根到底是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政府工作重點在於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實現各級政府保障責任和義務的標准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標准化,同時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健康的文化消費觀念和方式,激發文化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方面有許多立足實際、改革創新的探索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寶貴經驗。今後,各級政府還應進一步完善健全政策措施,加強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政策扶持;營造平等准入的發展環境,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事業;推動社會體制機制創新,培育和促進文化類社會組織發展壯大;加強宣傳激勵機制,營造有利於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輿論氛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缺一不可,要把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有機結合起來,引入市場機制,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生動格局,全面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活力和發展動力。
㈤ 如何理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代性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現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在基本文化理念層面,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在文...
㈥ 公共藝術的歷史與發展是怎麼樣的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區文化的個性將是未來公共藝術的主要課題。城市是文化的中心,而城市環境中的公共藝術則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公共空間的藝術作品定義為一種特定「空間媒介」,這種空中媒介必然有其藝術的個性,同時,它必須是屬於某一個特定場所的特定構築物或藝術單體,它是整個環境形態中的一個局部,有著自己特定的創作方法和審美原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共藝術作為環境功能機制的一部分,在人文精神和審美效應上應與環境整體相協調,並有著獨立的觀賞價值;它已成為地域歷史文化的延續及精神文化傳承的載體,同時與當代的時尚追求,精神生活,經濟發展緊密相連,成為視覺的焦點和時代的象徵。有標志性,識別性或者能牽動人們的紀念性或宗教情緒;公共藝術可能是無標題的構築物創作,僅作為場所中的空間媒介,市民參與其中得到放鬆,學習,溝通,互動等各種生活體驗,在完成「空間對話」的同時,還有一定的獨立的藝術價值;它既是綠色生態環境中的一部分,又是人們精神與心理安慰的調節劑,同時又擁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的造型藝術,不僅是指物質概念上的公共,空間上的共享,更具有在精神內涵上「共同擁有」,「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的文化特製,體現大眾的文化意願與審美特點,這些決定它們的創作和執行與傳統的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有不同的功能,方法和規律;
事實上,作為純觀賞性的公共藝術品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公共藝術品的設計前提,是輔助完整的環境形態構成,去實現和傳遞場所中物與物,人與物,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對話關系。公共藝術是城市公共環境的組成部分,它存在於公共空間內,讓人們傳遞著各種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民俗民風等社會學,文化學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傳遞出作品本身的表現結構,符號內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風格。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在法國,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曾出現過大量羅馬式,歌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建築。直到19世紀歐洲的大型建築上都帶有裝飾性的雕刻。但是在1990年以後,人們開始對只有裝飾性雕刻的建築,表示極大的不滿,從而提倡一種在新建築中,堅決拒絕以往的裝飾雕刻的意識。這一意識在20世紀初期,占據著歐洲建築領域的主流。從羅丹到畢加索,那些近代的雕塑先驅們,在他們初期的創作活動中,已經有了與同時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家一起工作的機會,因此大力提倡雕塑與建築想結合,而這種論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被人們真正注意到。
20世紀80~90年代,公共藝術的熱潮也涌進了亞洲的日本。一時間「創造擁有雕塑的新型城市」,建造「城市中的美術館」「與雕塑一起散步」等等各種提案紛紛出台,引進公共藝術的大型計劃,也從全國各地的社會團體中爆發出來。他們主張:通過在城市中放置雕塑,使市民對藝術雕塑有一個廣泛和普遍的認識,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鑒賞中,豐富和提高整體市民的文化素養。從有關統計數字來看,以上述主張為出發點或為目的而提出類似計劃的社會團體,佔80%以上。與此同時,還有了以建設省為首,各級政府促進,創造文化景觀的支援政策。由此,大小城市一起上陣,不僅有收藏大型世界名作的雕塑公園,還有偏遠的小鎮車站前的中型公共藝術。結果,一些社會團體的具體責任者,在還沒有完全理解本地有沒有必要引進公共藝術的同時,就盲目的開展了工作。在挑選評定作品時,由於常常邀請全國美術界的權威人物組成評選委員會評選,審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全國各地同類風格的,甚至是同一個雕塑家的作品到處存在的傾向。有人尖刻的指出:「是創造擁有雕塑的城市,還是生產雕塑垃圾?」是公共空間里的公害,還是私有空間里的權威式的個人藝術?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思考,特別是得到那些受助於納稅人大力支援的藝術家們的深刻思考。
我國戶外藝術(主要指雕塑,壁畫等形式)的大量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它顯示了逐漸掙脫於50年代以來政治意識形態的紀念性,宣傳性,以及80年代以來對藝術(及材質與技術)形式語言的探索,開始邁向社會公共對話與公共批評的文化層面,並少部分的開始注意到戶外藝術與地方文化及其生態環境的關系。但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大量的壁畫也是公共藝術,只是藝術主題都重視歷史。作品多數在探索形式語言,而90年代大多都是在模仿。
20世紀50~80年代,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大主要城市及江浙等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已有一定與市民經濟、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藝術,其他地方則相對缺少。這些公共藝術的設計雖然也強調藝術的大眾化、世俗化,強調與社會現實的聯系,強調為工農大眾服務的宗旨,然而由於「階級斗爭」的宣傳需要,往往弱化和扼殺了它們作為公共領域中美化社會、愉悅心情、陶冶情操的作用。雕塑等景觀藝術更多顯現出政治斗爭為導向的說教,而沒有真正成為社會真、善、美的代表,公共空間也沒能成為市民自由交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場所。
上世紀90年代至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型城市規劃以及商業競爭日益加劇,全面快速地影響著城市中人們的生活空間、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公共藝術的增設成為環境空間不可缺少的要素,並受到廣泛的重視。街道、社區、廣場、商業步行街及城市的各個角落,在與公共藝術的交融中,力求營造出可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營造出現代與歷史對話的空間氛圍,營造充滿藝術美感的公共空間,發揮它們傳承歷史、撫慰心靈、凝聚人氣、啟迪來者的教育意義。使市民的生活、學習等活動更具人性化,使環境空間更生機和活力。
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跨越。但是,由於長期受架上藝術和學院教育的影響,藝術家尚熱衷與對自我意識下的個人感受和個人經驗的表述,而對公共社會的普遍理想與恆久性的文化精神的關切,顯得薄弱,與當代本土社會形態和一般大眾的生存狀態,沒有發生密切的關聯。在此並不是否定藝術家個人的文化權利及個性的張揚,而是強調藝術家對現實文化整體的關注與對話,包括必要的啟迪與警示。與此同時,由於現代社會存在著嚴重的生態及能源危機,藝術的公共性必將更多的被要求對城市生態環境及公共設施形態的整體規劃與合理設計的參入,並顯示對人性及其尊嚴的普遍關切和維護。
由於公共藝術不僅僅是把較大尺度的藝術作品展露於可供公共出入的公共空間之中,客觀上,它還要求公共藝術具有許多「同制性」較高的社會群體進行對話的可能,並要求以可訴諸大眾的藝術語言及展示形態。否則,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及其公共精神的存在便值得懷疑。另一方面,公共藝術並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觀念上或樣式的前衛性,它同樣可以表達人間恆常的理性與普通情懷,公共藝術拒斥精英的孤芳自賞或對大眾的訓導。在多層次社會、多元文化的時代,尤是如此。如果說,公共藝術具有較為獨特和明顯文化價值的話,恰恰是它與它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公共大眾引申出更為廣泛的話題,並載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視覺記憶的核心之中,而非僅為公眾對藝術作品本身的關注。誠然,在一個開放而多元的民主社會中,公共藝術也及易受到來自不同文化取向或政治見解的社群的異議和爭論,這已為國外公共藝術的時間所證明。然而,這正是其「公共性」及「公共參與」的真實反映,也正是公共藝術與社會產生雙向互動的必然表現。它往往起著培養一個民族的公共意識,鍛造市民社會品格及其公共精神的潛在作用。
總之,當下中國公共藝術的發展,正待喚起全社會的公共精神和文化良知。公共藝術的發展方向,則首先倡導藝術對公眾社會深度的人文的關懷,以及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長遠維護事業相結合,從而逐步建設中國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公共藝術形態。
只有當社會開始自覺的邁向不可逆轉的現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進程時,才有可能談論公共藝術及其實踐這個當代問題。尚若暫且撇開公共藝術所包含的物化形態的特徵,而就其具有的文化品格及社會倫理來看,或許「公共精神」便是公共藝術的靈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