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教育服務的公共性

公共教育服務的公共性

發布時間:2021-11-14 15:38:45

『壹』 簡述教育的公共性原則

教育的公共性原則:

《教育法》中規定:「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這一規定確立了我國教育的公共性原則。教育法之所以要確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1、首先,教育事業是國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業。

2、其次,個體發展的活動必然影響社會的發展。因而,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個體活動就不再是個人的事情,而成為整個社會活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並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最後,教育工作本身就是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教育的公共性原則主要表現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盈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漢語言文字為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基本教學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

(1)公共教育服務的公共性擴展閱讀:

教育性公共性原則的理解和認知:

一、依標用本,明確教學目標

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首先面臨的是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內容的選擇。這是品德,教師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品德課程標准指出:「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

也就是說,道德存在於生活之中,存在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要聯系兒童的各方面生活,實現引導兒童建構有道德意義的生活。

因此,品德教師必須在兒童的生活世界中開發課程資源,選取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但作為教師的個體,要明確教學目標,要「依標用本」,即依據課程標准,用活教材,遵循兒童的生活邏輯,恰當地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避免品德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理解課標要求,確定教學的基本目標

新的小學品德課程標准從國家和社會對兒童品德的基本要求與兒童個體健康發展的要求兩者有機結合的高度,對小學品德教育的目標與內容作出了基本規定,品德教師必須深入學習和理解有關內容。

例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在「內容要求」中明確規定,學生通過學習能「適應並喜歡學校生活」、「在學校里情緒安定,心情愉快」、「熟悉學校環境,能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這一內容要求體現了低年級兒童「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學習目標。

教師明確了這一目標,既能在低年級教學中自覺、靈活地實現這一目標,克服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誤區。作為承擔以育人為主要目標的品德教學的教師,必須學習和理解本課程的課程標准,准確地把握教學的整體目標和年級目標,這樣才能在具體的教學中心中有目標、胸中有方法。

2、鑽研教材,把握教學的基本出發點

品德課程是有計劃有目標地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專門課程,它有別於其他的德育活動,教材仍然是教師可利用的基本的課程資源。

在如何使用教材上,存在一些偏頗:一是唯教材是用,照搬教材,上課時教師講教材,學生看教材,教師眼中根本沒有學生,上課成了看圖說話、看圖說文,品德課變成了語文課;

二是隨意處理教材,甚至完全拋開教材,教學無目標、無計劃,一些需要經過系列教學活動,通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等才能培養和形成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簡單地用一兩次活動代替。

這兩種傾向都違反了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原則,大大削弱了課程的作用,使教學成為無序的隨意活動。

從教師使用的教科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來看,從選題到內容都很注重體現課程標準的目標和內容要求,同時教材中還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創設了具有兒童特點的教育情景和活動形式,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話題和教學思路。

教師要正確理解教材,包括對教材編者的意圖、教材中的圖例、留白、生活事例、情景對話等各自的意義和作用都要有全面而准確的認識,仔細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怎樣體現課程目標的,層層剖析各級目標,弄明白一學期、每個單元、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分別都是什麼。

通過鑽研教材,教師才能准確地把握好一學期品德教育的基點,定位好教學的出發點。另一方面,教師還要認識到,由於教材只是教學的一個範例,內容相對固定,但是學生個體具有特殊性,教學活動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師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聯系學生實際,找到課程資源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

兒童的生活經驗是品德課程的基礎,品德的形成植根於自身真實的生活世界。品德教師平時應關注兒童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從中去捕捉、提取和開發品德課程的教學資源,尋找教材與兒童已有的結合點,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指導他們今後的生活。

以教科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教材中「平安回家」、「認識好朋友」、「我們的老師真好」、「親親大自然」等內容,就需要教師聯系本地、本班的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教師要判斷教材所選取的教學事件與本地區、本校、本班的具體情況哪些相符,哪些不相符;哪些教材資源可以直接應用於教學,哪些教材所提供的活動案例不符合本班學生實際,需要重組、替換、重新開發等等。

此外,兒童生活的環境與兒童的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品德教師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學校和成人等方面的資源,把社會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吸收到教學內容中去,增強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兒童體驗和感悟

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要求生活化的教學途徑。小學品德課程標准指出: 「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進行。」

品德課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兒童所熟悉、所喜歡的活動,是在兒童生活中找得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場景」。

教師通過密切聯系兒童生活,以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引領兒童在模擬真實生活的氛圍中,經歷道德難題,引發他們的探索慾望,讓他們在體驗、感悟生活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合理的道德認知結構。

例如,引導兒童關心殘疾人,就要讓兒童走進殘疾人的生活,體驗殘疾人的情感;教育兒童關心他人,就要讓兒童體驗關愛帶來的快樂,模擬如何去關心他人。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再現生活的教學活動,兒童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培養,學會生活,學習做人。

教學活動應植根於兒童的生活,但並不是兒童生活的簡單翻版,教師應將經過生活錘煉的、積極的、有意義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經過一定的手段進行提煉、重組後用於教學活動。活動的目標、內容和形式都要精心設計,切忌隨意性和形式化。

四、拓展教學空間,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建構良好品德

品德課程的核心是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教學內容源於生活、教學活動再現生活的最終目的,在於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諦,領悟到怎樣對待和處理生活中的道德問題,逐漸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為他們在今後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講,品德教師如果只滿足於課堂教學活動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讓課堂上的所悟所感回到兒童的生活中去,讓他們在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知與行統一的教學效果。

要使品德課程的教學實效落實到指導生活上,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就要防止課堂內外脫節、道德學習與道德行為相脫節、認知與品行相分離。要使品德課程真正發揮指導兒童生活的作用,品德教師可以從以下四方面拓展教學活動。

1、有針對性地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時,需要觀察學生真實的表現,體察學生真實的感受,並給予引導性的評價,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體驗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為的過程。

2、評價促進。評價可以加強課程與兒童生活的聯系,促進良好品德的內化。以上面的課為例,課後教師可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進行跟蹤觀察和引導,通過多種評價形式,激勵學生延續自己在課堂上的積極體驗,矯正自己不好的心態和行為,逐漸形成愉快、開朗的性格。

3、布置適當的課後作業。對品德課程而言,課堂教學活動絕不是課程的全部,良好品德的形成也絕不是在課堂上能夠完成的。

品德教師在課後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有要求、有督促、有檢查,加強對學生思想、情感、行為變化的指導和檢查。教師在課後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實踐性、體驗性的作業,讓兒童由「知」走向「行」,進一步內化道德認知,建構良好品德。

4、家校聯系。教師可通過家訪、家校聯系卡、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與溝通,形成互動合力,達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總而言之,品德課程要實現育人的功能,教師必須從教材中引發、從兒童生活世界中開發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溝通課堂教學與兒童生活的聯系,實現「從生活中來」;又要關注學生需求,引領兒童自主建構良好品德,使品德課服務於兒童的生活,實現「再回到生活中去」。

只有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讓道德教育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貳』 結合實際,談談你對教育公共性原則的理解和認識

我個人認為,教育的公共性原則,應該是共識的理念通過實踐驗證,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然後在用統一教育的手段,把它強化,進而流通現實的規范手段。

『叄』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設施是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設施有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其中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即俗稱的基礎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肆』 公共服務包括哪些

目前,公共服務這一措詞已被相當廣泛地使用,但是,對什麼是公共服務,卻有不同的見解,在很多情況下是含糊不清的,而概念上的混亂又助長了實踐中的混亂。
公共服務與公共管理
所有涉及到國家管理的行為與活動都在公共管理的涵蓋之內。公共服務管理屬於公共管理的組成部分。但公共服務管理與公共行政管理是不同的,是兩種不同性質與形式的公共管理。例如,對公辦教育或公立學校的管理屬於公共服務管理,但政府對教育的執法與行政管理則屬於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服務與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
這四項職能都是國家應承擔的,都屬於由公職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在廣義上,可以將公職人員使用公共權力與資源所從事的各項工作都看作是公共服務。當國家是建立在普遍的公民主權基礎之上的時候,國傢具有公共性質,國家存在的目的和職能,就是為全體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務。在這個意義上,由國家的公共性質所決定,國家體系中的所有機構,如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人們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在中國,這意味著在人大、法院、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國家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但是,對公共服務的概念只有作狹義、具體和明確的界定才能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上具有實質性意義,即提供公共服務是國家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並且可與政府或國家的其他職能相區分。也就是說,公共服務只是同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相並列的國家的又一項職能。
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筆者的研究所採用的公共服務的概念是狹義的,即能夠滿足公民直接需求的由國家介入的服務活動,如教育、醫療保健、社會保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公共服務的類別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伍』 在我國義務教育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什麼

在我國完成義務教育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權利,所以我國的義務教育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強制性!

『陸』 什麼是公共服務

在中國,這是創造性的新事業,也是中國所面對的重大挑戰,從而也就存在著許多未知的和不確定的東西。因此,很有必要明確弄清關於公共服務的含義。公共服務可以有三種含義公共服務的第一種含義:國家是公共服務型國家,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關於國家,有很多定義。在每一個社會中,都存在著社會整體的權力,它是壟斷的和最有權威的,並以強制性力量為依託。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社會整體的權力,是由決策或立法、審判或司法、以及行政執行機構構成的權力體系。本文中所謂的國家,即是指這一社會整體的權力體系。當國家是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所有的時候,國傢具有公共性質,國家存在的目的和職能,就是為全體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務。在這個意義上,由國家的公共性質所決定,國家體系中的所有機構,如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人們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在中國,這意味著在人大、法院、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國家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上述機構也都是或者都應是公共服務機構。公共服務的第二種含義: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本文中所謂的政府,是指國家的執行機構。雖然有人將國家稱作廣義的政府,但從邏輯關系和實際運用的角度看,將國家的行政機構或者國家意志的執行機構視為政府將更明確和易於理解。國家是一種社會權力體系,而政府則是一種組織機構;國家確定權力運作的方向和重大決策,政府則負責實施貫徹。政府是國家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家的性質決定著政府的性質。當國家權力體系具有公共性質的時候,作為國家主要執行機構的政府應該成為公共服務型政府,通過貫徹國家意志、執行公共職能、提供公共服務。在這個意義上,各種形式的政府部門和機構都是公共服務機構,政府的各項職能都具有公共服務的性質,政府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公共服務的第三種含義:即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並且可與政府的其他職能相區分。在這個意義上,即使在公共服務型國家和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條件下,國家公職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所從事的並不都是公共服務,他們中只有部分人才從事公共服務活動。近年來,在政府職能轉變的改革中,通常提到「中國政府的職能應轉變到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這里,公共服務是同其他三項政府職能相並列以示區別的。公共服務:具體、直接、公共性具體的直接的公共服務,是能使公民(包括其被監護人如未成年的子女)及其組織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的社會生產過程。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雖也是公民活動所需的,但那都是間接的,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能夠滿足公民直接需求的,除衣食住行外,有教育、醫療保健、社會關照以及環境等。公共服務是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的社會生產過程。公民及其組織的各種直接需求,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生產過程予以滿足。在這些社會生產過程中,通過資源的配置和組合而達到產出。這些社會生產過程就是提供服務的過程(這里所指的服務同產出是否實物形式無關)。在一個社會中,由公民及其組織產生對服務的總需求。這個社會的總服務供給是由民間服務和公共服務兩部分構成的。公共服務只是社會總服務中與民間服務相對的一個部分。如果一個社會生產過程沒有使用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是純粹民間行為,屬於民間服務而不是公共服務。政府體現和行使的是公共權力,公共資源則是由國家所有的各種資源和資金。如果一個社會生產過程中有政府以某種方式的介入,如財政資金、產權或特許等,並在某種程度上貫徹著國家意志,那麼就屬於公共服務。譬如,不僅政府和公立機構提供的教育是公共服務,民間教育機構如果有政府特許或者使用了公共資源,那麼也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公共服務一定是公民所需的,能夠使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的,使公民受益的和得到享受的。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公共服務的對象是公民及其組織。公民的各種直接需求,在很多情況下是通過組織起來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公民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分別表達了公民的經濟需求和社會需求。公民的經濟組織即各種形式營利性的企業,公民的社會組織即各種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這兩種組織形式構成了民間的組織。在中國,目前分別被稱作民營企業和民間組織。政府為滿足公民及其組織的直接需求所開展和介入的活動,即為公共服務。如果某政府機構是在為政府本身的需要而工作,其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那麼就不屬於公共服務。公共服務滿足的是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對服務的需求可以是無限的,但卻並不能要求由公共服務去滿足所有那些需求。公共服務只須保障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的滿足,而其它部分的直接需求則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去決定。譬如,公共服務應該對每一個公民及其被監護人保證基礎教育的供給和基本社會保障的供給,在此之外的教育和社會保障可以留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決定。也就是說,保障社會弱勢群體或者窮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是公共服務的目標,富人則可以通過民間供給機制去滿足其更多的或更高的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公共服務水平和優先事項安排是由該社會的發展水平、文化傳統、價值取向、社會經濟體制以及發展戰略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公共服務的種類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性公共服務;經濟性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性公共服務是指那些公民及其組織從事經濟和社會活動、或者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有某種政府行為介入的基礎性服務,如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等。經濟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或生產活動所提供的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社會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的生活、發展與娛樂等社會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務,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福利以及環境保護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的服務。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責任,必須有政府介入,但卻並不一定須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與手段是多樣的,其所依託的組織機構也是多種形式的。譬如,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可以是公共行政機構,即正式的政府機構,可以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如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在中國稱作事業單位;也可以是具有公共性的民間服務組織。 所謂公共性的民間組織,是指私人企業和各種形式的社會組織,如非營利組織和社區組織等。私人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共同特性是非政府,它們都不屬於公共組織。但是,如果有了政府行為的某種介入,如政府通過特許經營、合同承包、無償資助或者優惠貸款、共同投資等方式介入了民間組織的活動,那麼這些私人和社會組織在保持其民間性質的同時還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成為貫徹國家意志、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工具。在實現公共服務的整個過程中,政府必須承擔最終責任,保障公共服務的提供和績效,但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卻可以根據情況靈活選擇和組合。公共服務不同於公共行政公共服務不同於公共行政,但卻屬於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是有政府行為介入的一種服務機制,而公共行政則是以政府為主體的一種權力機制。公共服務可以使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如教育和醫療保健。公共行政則是規范公民開展社會活動的行為以及公民的其他間接需求。公共服務可以由公民根據個人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選擇,公共行政則要求公民必須接受。公共服務涉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公共行政則是自上而下的等級式的。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政府則是專門的公共行政機構。公共管理則涵蓋公共服務和公共行政,包括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管理。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概括:公共服務可分為一般公共服務與具體公共服務。如果國家的性質與職能是為全體公民及其共同利益服務,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那麼所有的國家公職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不論其所從事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如何,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所有使用了國家公共權力和國家公共資源的社會過程都屬於公共服務。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共服務。具體的公共服務則是依其內容和形式而定的。具體公共服務分為直接公共服務和間接公共服務。間接公共服務是指為滿足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如未成年子女)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間接需求而不是直接需求、使用了國家權力和國有資源的社會活動過程,如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直接公共服務則是為滿足公民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直接需求的、有國家權力、政府行為和國有資源介入的社會生產過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

『柒』 什麼是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是指政府供給或政府和私人部門聯合供給的教育單位,是准公共產品

『捌』 聯系實際談談你對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公平和教育公共性的看法

怎麼看教育公平
安徽銅陵,一個以盛產銅礦而得名的城市,近年來因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而廣受關注。經過十幾年的改革探索,銅陵市通過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創造了一個「學校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遠近之別」的「銅陵模式」。很多地方盛行的「擇校風」,在這里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孩子們在公平、寬松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教育公平,讓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藍天,是億萬家庭的殷切期盼,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
為什麼教育公平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舉辦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基本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顯著改善了新增勞動力結構和素質;高等教育規模躍居世界首位,毛入學率達到24.2%,進入大眾化階段;國民受教育程度顯著提升,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年。教育發展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同時也應看到,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待還不適應,特別是教育公平問題還很突出。據2009年年底的一項調查顯示,56.5%的人認為存在教育不公問題。這反映了人們對教育公平問題的高度關注。
當前,人們對教育公平問題反映最強烈的,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優質教育的機會、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質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以及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會讓我們對此有直觀、切身的感受。
比如,「擇校熱」高溫不降。在我國許多城市,中小學擇校非常普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進入聲譽和質量較好的學校,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家長操勞、奔波數月,通常還要支付數額很大的「擇校費」。為了增加「擇校」資本,孩子們不得不參加各種各樣的「占坑班」、補習班,考取名目繁多的證書,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初中化」傾向愈加嚴重。這些現象多年來禁而不止,治而不愈,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大「頑症」。
比如,困難群體公平受教育機會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一部分農民工隨遷子女還在辦學條件不達標的打工子弟學校就學,國家助學體系尚沒有覆蓋普通高中教育,沒有做到「應助盡助」,殘疾兒童教育水平仍落後於普通兒童教育水平,等等。
再比如,不同地區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公平,部分地區學生入學機會偏少。這種現象多年來一直備受爭議,由此引發的「高考移民」問題時有發生。
教育寄託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解決好這些問題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對個人來講,它關系每一個人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對整個社會來講,直接影響社會公平正義,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正因為如此,教育公平問題才受到群眾廣泛關注。

影響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麼?
「中央給咱辦實惠,農民種地不交稅,娃娃上學不交費,真是和諧好社會。」這是近年來我國農村許多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慨。可以說,隨著免費義務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有學上」、「上得起學」已經不是問題了。人民群眾現在對教育問題的意見,對教育公平的呼喚,實際上主要是對「上好學」的期待。
當前,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了教育公平呢?
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由於自然條件、歷史基礎和具體政策等多種原因,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大。而發展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責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區域和城鄉之間發展的差距必然帶來教育發展的差距。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為15473.62元,而貴州省僅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說,教育不公平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在教育領域的直接反映。
教育投入不足。「窮國辦大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真實寫照。雖然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直較低,2008年只達到3.48%,不僅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而且低於部分發展中國家,與我國教育發展的需求還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投入的不足,嚴重製約著教育條件的改善和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的擴展。
資源配置不合理。我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實行重點學校制度。在教育投入總量小、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集中財力、物力辦好一批中小學,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曾產生積極作用。而重點學校制度也同時導致了學校之間資源配置不均衡。近年來,國家取消了重點學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學校改造力度,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但是,重點學校本身長期積累的名牌效應依然存在,人們形成的固有觀念很難改變,這些學校依舊能夠吸引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優秀學生,加劇了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區域內學校之間兩極分化的局面。
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之後,我國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但影響和制約教育公平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依然存在。一些已經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鄉分治的戶籍制度加劇了教育不公;省級政府統籌管理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機制尚未建立。同時,對新出現的一些問題,如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初中後教育」等,還沒有可供依據的法律和制度規范。
人民群眾教育需求日益增長。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受教育程度逐漸成為影響個人職業、收入乃至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家庭「投資」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對子女接受教育的關注度空前提高。再加上獨生子女普遍化,人們都希望讓孩子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這必然造成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不斷增長與供給短缺的矛盾凸顯,使教育公平問題日益突出。

為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中央作出了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決策。從2008年8月啟動,《規劃綱要》的制定歷時1年零9個月,經過40輪大的修改,兩次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徵求意見,2010年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在這個描繪中國教育未來10年改革發展路線圖的綱領性文件中,鮮明地提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理念貫穿始終。它昭示了黨和政府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的態度和決心,讓人們進一步看到了實現教育公平的美好前景。
如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對於當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不公平問題,人們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是義務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義務教育作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具有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是最應體現教育公平的領域。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就抓住了促進教育公平的關鍵。
近年來,在推動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時,黨和政府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05年,教育部專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把義務教育工作重心轉到均衡發展上來。2006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將均衡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強調各級政府的法定義務。《規劃綱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標和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
當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城鄉、區域之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區域內校際之間資源配置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短缺、輻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內涵發展為重點,通過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質量」。在人人都有學上之後,人們對教育公平的關注主要體現在教育質量上。促進均衡發展要把提升質量作為根本,更加註重教育的內涵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從應試教育的重壓下解放出來,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二是「縮差距」。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後,城鄉、區域間發展不均衡上升為義務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進均衡發展,就要大力加強對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發展的支持。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和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盡快形成城鄉同標准、一體化發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完善對口支援制度,促進老少邊窮地區義務教育發展。很多地方為此進行了積極探索,如成都積極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大力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廣東省開展「千校扶千校」活動,組織發達地區100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對口幫扶欠發達地區薄弱學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資源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措施。陝西吳起縣投入5億多元統一全縣建校標准,實現了辦學條件均等化;安徽銅陵市鼓勵教師跨校兼課、兼職,促進了高水平教師資源共享。要從硬體、軟體等各方面促進區域內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推進學校標准化建設,取消設置重點校和重點班,統一學校公用經費和生均教育經費標准,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力度。實行區域內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加強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搭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機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建立長效機制。要打破校際和城鄉之間的分割,形成城鄉和地區義務教育共同發展機制。認真總結一些地方探索的學區管理、集團化辦學、農村九年一貫制、示範性高中和重點高中招生指標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經驗,創新教育管理運行機制。強化督導評估,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和激勵機制。
還應注意的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義,更不是一個模式辦學,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學校的同時,要鼓勵優質學校繼續辦出水平、辦出特色。
如何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問題?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和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加快,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數量逐年增加,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日益凸顯。據統計,2009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隨遷子女適齡人數達到997.1萬人。如何給這些孩子一張安穩的書桌,讓他們像城市的孩子一樣接受義務教育,健康成長,是促進教育公平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早在2001年,就明確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依法保障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的「兩為主」政策。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要求多渠道安排農民工子女就學,在入學條件等方面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把接納非戶籍居住地上學的兒童納入政府管理的范疇。
2009年中央財政下撥20億元,專項用於補充接收農民工子女的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公用經費和改善辦學條件等。各地也紛紛出台政策,保障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經過這些努力,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民工子女就讀難的問題。但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辦學校入學「門檻高」、農民工子女學校教學質量低等問題。而且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加快,這一問題將更加突出。如何進一步解決好農民工隨遷子女的上學問題呢?
強化流入地政府責任。廣大農民工為流入地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流入地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將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指導和督促公辦中小學認真做好接收就學和教育教學工作。建立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將所需經費納入地方財政保障范疇,對接收農民工子女人數較多的學校給予補助。制定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收費標准,做到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採取措施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農民工子女就學。
發揮公辦學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辦中小學潛力,合理調整和完善學校布局,新建、改擴建一批學校,盡可能多地接收農民工子女就學。降低入學門檻,簡化入學手續,不得隨意設置入學條件限制。對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要與當地學生在收費、管理等方面同等對待,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加收借讀費及其他任何費用。
扶持社會力量辦學。農民工子女在短時期內完全進入公辦學校就讀還不太現實,必須進一步發揮民辦農民工子女學校的作用。要將農民工子女學校納入民辦教育管理范疇,制定審批辦法和設置標准,在辦學場地、辦學經費、師資培訓、教育教學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加強 對這類學校的督導工作,規范其辦學行為,促進其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根本上要解決農民工的「身份」問題。2010年6月,廣東省出台有關規定,實行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政策,只要積滿60分,農民工就可以申請入戶,其隨遷子女就學問題也將得到有效解決。應逐步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逐步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吸納有條件的農民工轉為城鎮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此外,隨著很多農民工子女開始進入高中階段,他們接受「初中後教育」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由於借讀費用昂貴、戶籍障礙、高考政策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課程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他們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難度更大。應研究制定農民工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讓流入地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大門也向他們敞開。
如何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得起學?
2009年8月16日,來自四川廣安的小張懷揣錄取通知書,惴惴不安地來到中國科技大學新生報到處報到。剛出家門時還為學費發愁的小張馬上安心了:在出示有關證明後,馬上通過「綠色通道」順利辦好了入學手續。「不帶一元錢,也可進校園」,為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全國高校普遍建立了「綠色通道」制度,對經濟困難學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再根據核實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資助。
「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是切實保障全體人民特別是困難群體受教育權利的必然要求。由於各種原因,我國城鄉還有一些學生家庭經濟比較困難,這些孩子的上學問題一直牽動著黨和政府的心。近年來,國家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免除學雜費,為農村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在中等職業學校,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保障制度,國家助學金每年資助近1200萬人,總資助面達在校生的90%,同時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除學費;在高等學校,建立健全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和國家助學貸款制度,每年資助約450萬人,總資助面超過20%。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是國家對困難學生資助強度最大的制度安排,也是困難學生得到實惠最多、人民群眾最滿意的制度安排。要不斷完善這一政策體系,把各項資助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每一個學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無論哪個教育階段,都不能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上不起學。
擴大資助范圍。資助范圍要在現有基礎上,向各個教育階段、各級各類學校延伸。鼓勵各地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提供資助;推進把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國家助學體系;逐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費范圍,在免除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學費基礎上,將政策實施范圍擴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研究生資助政策,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這樣,就能逐步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資助體系,實現「應保盡保」。
提高資助標准。由於國家財力有限,目前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標准還不高。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大資助力度,讓這些孩子不僅上得起學,而且逐步上得好學。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准,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建立國家獎助學金標准動態調整機制。
落實資金保障。完善資助體系,資金投入是基礎。中央和地方財政要足額安排應當負擔的資金並及時撥付到位。省級政府要做好統籌協調,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制度,確保應承擔的資金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要從其事業收入中提取4%-6%的資金,用於助學。加強對各項資助經費的管理使用、審計監察,提高經費使用效益,把國家有限的財力用好。
動員社會力量。長期以來,社會力量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希望工程實施20年來,募集資金超過56億元,援建希望小學15900多所,資助失學孩子340多萬名。要繼續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崇文重教、扶危濟困的文明風氣,完善各項引導激勵政策,形成社會各界關心教育、幫助困難家庭學生的良好氛圍。
「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是全國億萬孩子的共同心願;「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是黨和政府的庄嚴承諾。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讓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線上,讓祖國的花朵共享一片藍天的目標,必將逐步變為現實。

『玖』 什麼是網路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網路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是為試點高校的網路教育提供學習支持服務,由多個學專習中心組成,屬其職能與試點高校直接建立的學習中心相同。公共服務體系協助試點高校進行招生宣傳、技術支持、學生管理、考試管理等等,可以同時為多個試點高校服務。在公共服務體系所屬的學習中心學習的學生,其注冊的學籍是學生所選擇的試點高校,畢業證書由該試點高校頒發,經電子注冊後國家予以承認。
目前教育部批準的公共服務體系有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公共服務體系。此外,教育部批准兩家公司與有關試點高校聯合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

閱讀全文

與公共教育服務的公共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