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區公共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社區公共服務系統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政策法規咨詢、信息發布與查詢、網上參保和申報、信訪投訴、退休人員社區管理等社會化服務的信息系統。
『貳』 城市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中的問題與完善
首先,應該健全社區公共服務體系,以社區為主體,調動各方參與,增加社區內的各種社會組織。同時增加社區的現代化手段,引入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實現區域內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增加組織數量解決更多社區實際問題和困難,同時也能夠極大的提升老舊開放式社區治理服務能力,促進小區和諧發展。
其次,應該重視公共福利,關注社區內的有服務需求的群體,針對社區內的此類群體設立公益性崗位,讓其參與社區工作,使他們在社區建設中發揮作用,提升社區服務有效度。
最後,改善社區硬體環境。從硬體層面提高社區服務建設水平。
『叄』 什麼是8項社區公共服務設施
8項公共設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3)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理論擴展閱讀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肆』 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
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包含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類設施。根據北京目前執行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標准,一個完善的居住區的生活基礎配套設施應包括八類四十項,具體為:
1、教育設施: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
2、醫療衛生設施:衛生站、居住區門診、醫院;
3、文化體育設施: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門球場、體育場;
4、商業服務設施: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綜合服務樓、集貿市場、書店、中葯店、綜合便民店、綜合糧油店、其他第三產業設施;
5、金融郵電設施:儲蓄所、銀行分理處、郵局、電話局;
6、社區服務設施:社區服務中心、綜合服務部、存車處、居民汽車場、敬老院(托老所)、殘疾人托養所;
7、行政管理設施:街道辦事處、派出所與巡察、居委會、房管機構、市政管理機構、綠化、環衛管理站;
8、市政公用:密閉式清潔站、公廁、公交首末站、市政站點、公共停車場、加油站。
各種設施配備情況視小區人口規模而定,人口越多的小區設施應越齊全。如果小區內部沒有完備的設施,購房者則要考察居住區周圍是否有以上各項設施。
(4)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理論擴展閱讀:
第一類:與基本居住有關的各種公用管線以及設施,包括水、電、天然氣、有線電視、電話、寬頻網路、供暖、雨水處理、污水處理等,這些設施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滿足。
基本配套設施必須齊全:基本配套設施主要指的是水、電、燃氣、煤氣、寬頻等設施。
注意配套的便利性:重點考察小區的內部配套是否能滿足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顧的基層商店配套,服務半徑以不超過150米為宜。
多功能服務:入戶廣場、多功能運動場、社區服務用房、地下停車場、露天停車位、公共廁所、多功能兒童活動空間、衛生所、垃圾回收點、休閑廣場、健身場所。
第二類:與家庭生活需求有關的各種公共設施,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行政管理等設施,這些設施是對基本居住需求之上的更高生活需求的滿足。
學區配套:教育配套的重要一點其實就是你所購買的小區的學區是哪些。首先小區附近少有要一個托兒所、一個幼兒園。其次是學區問題,即小學、中學。
小區附近的學校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未來上學的學區,學區的規劃雖然每年都會有變化,但是一般調整范圍不大,購房前好是確定所買樓盤的學區是什麼,不要僅僅聽置業顧問說學區是什麼,更應該要求看教育部門的學區文件,並且拍照保留,若是將來出現學區問題,也有證據。
商業設施:商業配套設施有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集貿市場、葯店及其他第三產業設施;其中少要有菜市場、超市,這是基礎需求,否則居住時候買菜、買生活用品還要做公交車外出,生活十分不便。、當然如果在基礎需求之外,還有百貨商場、大型市場的樓盤就更好了。但是也需要考慮大型商場如果距離住宅太近,會有嘈雜影響,佳距離是步行15分鍾到達的距離為佳
交通配套:小區的交通狀況可分為小區外交通狀況和小區外交通狀況。內部交通包括小區內的車位設計是否足夠,車位設計少是與住戶數量為1:1比例,小區私家車進出是否方便,停車場設計是否會擾民,目前多數樓盤設計是人車分流,這是佳住宅內交通設計,安全安靜。
另外,外部交通包括小區位置是否臨近城市交通主幹道、道路通行能力、路面路況、高峰堵車狀況、交通是否受到單雙號的限制等。公交站牌距離以步行10分鍾內為佳,不同路線公交至少3種,地鐵站站台以步行15分鍾內為佳,這樣的交通配套為較好的。
物業公司:商品房小區都有物業公司,但是物業公司的資質與水平卻是參差不齊,物業公司也可以作為選擇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畢竟後期生活中,小區內部的安全與管理等生活點滴都是與物業打交道。
物業公司判斷是咨詢是其物業公司是什麼,然後去網路查詢其物業公司有沒有不良事件。也可以去其物業公司管理下的小區下觀察小區情況,咨詢其小區人員了解其物業公司如何。
醫療衛生:醫療衛生設施包括了衛生站、居住區門診、醫院,目前情況而言,每個小區附近都有醫院的可能性非常小,多數小區會配有簡單的衛生站,大型的醫院方面,好是開車15分鍾內有大型醫院為基礎需求。
金融郵電:郵電金融設施就是指銀行、郵局等,這方面是小區附近有是好,如果沒有也不必強求。當然購房者也可以到意向樓盤附近的住宅區域了解是否有。
『伍』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設施是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設施有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其中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即俗稱的基礎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陸』 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要自己生活社區的設施。 寧外作業,急呀!!!!!!!!!
(一)教育設施: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
(二)醫療衛生設施:專衛生站、居屬住區門診、醫院;
(三)文化體育設施: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門球場、體育場;
(四)商業服務設施: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綜合服務樓、集貿市場、書店、中葯店、綜合便民店、綜合糧油店、其他第三產業設施;
(五)金融郵電設施:儲蓄所、銀行分理處、郵局、電話局;
(六)社區服務設施:社區服務中心、綜合服務部、存車處、居民汽車場、敬老院(托老所)、殘疾人托養所;
(七)行政管理設施:街道辦事處、派出所與巡察、居委會、房管機構、市政管理機構、綠化、環衛管理站;
(八)市政公用:密閉式清潔站、公廁、公交首末站、市政站點、公共停車場、加油站
『柒』 小區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那些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
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
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住宅應具有與其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類設施。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捌』 社區休閑體育服務規劃與管理的理論依據有哪些
關於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與管理的意見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在新時期提出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改進社會管理方式的重要舉措。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建設和諧社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基礎。加強社區建設,科學合理配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為社區人民群眾營造一個設施完善、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根據《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加強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市委《意見》),結合實際,現就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根據市委《意見》,在全市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編制單元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導下,以服務群眾為宗旨,以群眾滿意為准則,按照「區域規劃最佳、設施配置最優、服務效率最高、資源效益最大」的要求,從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出發,因地制宜,整合資源,促進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合理配置,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完善社區綜合管理和保障體系,推動社區規范化建設,逐步建成「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現代化社區。
二、總體目標
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城市規劃網格化管理、推進社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和依據之一。通過科學規劃、規范管理和有效的保障機制,在中、近期建設行動計劃期限內,按照「社區有規劃、設施能落實、居民可共享」的總體目標,逐步推進社區建設,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合理、配套齊全、使用方便、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管理高效,適宜國內外各類人士生活、學習和創業的新型和諧社區格局。
三、基本原則
(一)統一規劃,統籌兼顧。按照社區規劃人口、社區發展需求和地區實際,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實行統一規劃、統籌安排。
(二)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服務范圍原則上以本社區居民為主,服務半徑根據不同功能的設施合理確定。
(三)因地制宜,差別配置。從實際出發,不同區域的社區,按其人口總量、人口結構及本區域內已有公共服務設施的不同情況,實行差別化配置。
(四)形式多樣,資源共享。中心城區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堅持突出重點,急需先配,分步到位。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和調整、共享、租賃、收購等多種形式,推進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計劃推進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落地。
四、基本要求
(一)規劃編制中實行差別配置
在中心城區控制性編制單元規劃及郊區新城、新市鎮總體規劃等指導下,加快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暫時沒有條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社區,先編制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用以指導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建設。控制性詳細規劃或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按照實施。
在規劃編制中,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標准原則上按照上海市《城市居住地區和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標准》(以下簡稱《居住區標准》)執行;確實有困難的地區,參照《居住區標准》,根據本地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現狀情況以及社區網格化管理要求,在滿足社區人民群眾實際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在不同區域實行差別配置。中心城區和郊區新城建成區(老城廂地區)對執行《居住區標准》中「用地」及「建築面積」兩項指標均有困難的設施項目,按建築面積指標考核。
對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的配置,按照不同地區分為三類:
1、嚴格執行《居住區標准》的地區
浦東新區、郊區新城和城鎮人口在5萬人以上的新市鎮地區以及中心城成片改造或新建地區等。
2、可按照不低於《居住區標准》建築面積下限80%配置的地區中心城浦西內外環線之間的建成居住區,郊區新城建成區(老城廂)等。
3、可按照不低於《居住區標准》建築面積下限60%配置的地區中心城浦西內環線以內的建成居住區,地處中心城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居住社區等。
此外,郊區城鎮人口在5萬人以下的新市鎮、中心村,可根據國家和上海市村鎮規劃編制的有關技術標准,配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
(二)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參照《居住區標准》和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社區建設擴大試點工作指導要求》等規定,各社區(街道、鎮、鄉)要重點建設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融入社區管理、文化學習、圖書閱覽、文藝活動、休閑娛樂、體育鍛煉、醫療服務、衛生保健、社區教育等其它社區服務設施。
1、整合優化行政管理職能,提高社區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以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為核心,歸並、調整和優化社區內的各類行政事務服務機構,合理配置行政設施,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逐步強化社區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能力。
每個社區都要設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完善社區生活服務求助系統,落實和完善居委會和居委會會議活動用房,方便居民就近辦事,解決居民實際困難。
2、發揮社區文化、體育設施功能,努力提高社區文明程度。社區文化活動設施建設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載體,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陣地建設,整合社區圖書館、文化館(宮)、群藝館、青少年宮(中心)和少科站等文化設施資源,構建以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主體,惠及未成年人、中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等群體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網路。要保障公益性文化設施的投入,採取多種渠道,加快社區文化設施建設,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要充分利用所在社區的學校、單位體育場(館)向社區開放。重視室外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建設。室外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可與公共綠地建設結合起來,實行統一規劃、同步建設、綜合利用。
3、完善社區衛生服務設施配置,方便居民群眾就近看病求醫。原則上,每個社區配置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若干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並設置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葯店,為居民提供基本、綜合、公平、可及的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服務。
4、重視基礎教育設施配置,進一步完善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設施。新建居住區必須嚴格按照《居住區標准》,配置基礎教育設施。中心城區中學、小學、幼兒園設施配置不足的,要按照批準的規劃,逐步完善和提升學校教育設施水平;已列入舊區改造的,要就近安排,先建設後拆遷。按規劃建設的中學、小學和幼兒園等教育設施,未經規劃許可,不得任意改變使用性質。
5、加強社區福利設施建設,尤其重視老年服務設施配置。
要加強社區福利設施建設,完善社會救助網路,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的權益。尤其要重視老年服務設施的配置,每個社區(鎮、鄉)至少設置1個養老設施。到2010年,中心城浦西內環線以內的建成區以及地處中心城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居住社區,按照不低於本社區老年人總數的1.5%配置床位;中心城內外環線之間的建成居住區以及郊區新城老城廂地區,按照不低於本社區老年人總數的2%配置床位;浦東新區、郊區新城和城鎮人口在5萬人以上的新市鎮以及中心城成片改造地區或新建地區,按照高於本地區老年人總數的2.3%配置床位。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和社會團體創辦不同標準的敬老、養老設施,以調節、補充養老床位,切實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在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中,要特別充實完善為老年人、殘障人服務的內容。
6、加強菜市場規劃、建設和管理,保障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要切實加強菜市場規劃和管理,按規劃配置建設的菜市場,不得挪作他用;已挪作他用的,要恢復原有功能。
社區菜市場配置不足或不達標的,要按照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結合舊區改造,採取收購、改建或置換等措施逐步解決,切實保障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7、按照《居住區標准》及社區需求,合理配置其他社區服務設施。新建居住區要嚴格按照《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配置停車泊位。中心城已建成居住區,要充分利用現有地上地下空間資源,合理配置社會停車場(庫)。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開放自用停車場地,為社區服務,緩解中心城停車難的壓力。要按照社區網格化管理要求,合理配置社區安全防範設施,提高防災應急能力,為社區居民營造管理有序、安全舒適、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各區縣要結合實際,按照《居住區標准》合理配置其它社區服務設施。
(三)充分挖掘、綜合利用社區資源,為社區人民群眾服務。中心城社區要依託區內的市級、地區級的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社區服務體系;採取購買、置換、改建、租用等方式,實行綜合利用、餘缺調劑,資源共享,為社區人民群眾服務;要採取多種方法和形式,鼓勵社區內一些有條件的單位在節假日期間,將內部的服務設施面向社區開放,增加社區公眾活動空間。
五、具體措施
(一)加強改建引導,優先配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中心城區及郊區新城建成區要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凡現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不足或缺口較大(達不到配置標准50%)的社區,要嚴格控制存量土地的開發建設,並按照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確定的規劃指標,優先建設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要集約使用土地,盡可能綜合配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鼓勵在中心城區及郊區新城建成區結合建設項目,配套建造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對增建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部門在審核規劃指標時給予一定獎勵;對經營性建設項目中增加建設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經區縣政府認定,可向建設方返還因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而增加部分的土地出讓金。
(二)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管理,禁止擅自改變使用性質。按照規劃配置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其產權除已有明確規定的外,一律歸區縣政府所有,明確國資監管責任主體,納入國有資產管理范疇。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實行餘缺調劑、綜合利用、合理使用,屬公共服務設施范圍內調劑的,須經區縣政府批准,按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按照規劃建設(配置)的各類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不得改變設施用途,確需更改作為非公共服務設施用途的,須經區縣政府同意後,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報市或區縣規劃等相關部門辦理手續。未經批准,擅自變更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用途的,一經查實,按照《上海市城市規劃條例》和《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三)增加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財力投入,保障公共服務設施有效運行。構建政府公共財政框架,將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經費納入市、區縣兩級預算管理體制。區縣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財政支出用於社區建設,實現社區建設的均衡保障。建立和形成多元投入的機制,鼓勵和支持各種社會力量投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用地、用房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四)發揮街道(社區)、鎮(鄉)的作用,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使用和管理。以社區為基本網格,實行區縣、街道(社區)分級負責管理。街道要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優化和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的規劃驗收,並受區縣政府委託,對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進行日常管理和使用,不得擅自改變其使用性質。
(五)制定配套政策,加強組織領導。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協調。
區縣政府是推進社區建設的責任人。各區縣政府要積極推動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科學制定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各區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有效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效能,更好地為社區人民群眾服務。
希望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