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雪峰

馬鞍山雪峰

發布時間:2021-11-11 17:46:03

『壹』 學習任務中國中生界劃分與對比

【任務描述】 ①了解中生代地質特徵;②掌握中生代的地質時代劃分;③了解中生代生物界面貌,鑒定代表性化石。

一、三疊系劃分與對比

(一)典型工作任務——認識和分析三疊紀地層特徵

閱讀黔西南三疊系剖面、陝甘寧盆地(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剖面資料(圖9-8);並參觀下列地層標本,了解其代表的沉積環境:

(1)黔西南下三疊統的紫紅色含雙殼類化石砂、泥岩;

(2)黔西南中三疊統白雲岩;

(3)黔西南上三疊統海相及陸相化石的砂、頁岩;

(4)陝甘寧地區下三疊統紫紅色砂、泥岩;

(5)陝甘寧地區中三疊統含植物化石的雜色砂、泥岩;

(6)陝甘寧地區上三疊統暗色含植物化石的泥岩、粉砂岩和油頁岩。

(二)概述

三疊系是中國地層分布最廣、地層結構最為復雜、生物類群比較豐富的地質沉積體之一。三疊紀地層分異明顯受控於板塊構造和沉積古地理格局,大體上以昆侖山-祁連山秦嶺-大別山一線為界,呈現為南海北陸的沉積序列分化。二疊紀晚期,北方區的華北-柴達木、塔里木板塊與西伯利亞-蒙古板塊已連接形成巨大的勞亞大陸的一部分。中國北方大陸,包括西北、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域,在三疊紀時期僅在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內陸河湖盆地中保存沉積記錄。其中大型河湖盆地主要有華北西部的陝甘寧(鄂爾多斯)盆地和寧武-沁水盆地,西北地區的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華北東部、東北地區以及西北的祁連山、天山等地,主要是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型山間盆地。唯華北地塊南緣的陝西岐山-麟游一帶下三疊統有海相夾層。此外,在黑龍江東部的完達山北段也有中、晚三疊世海相地層。

南方區除海南、雲南、貴州等省,部分地區下、中三疊統為陸相或海陸交互相沉積外,全區主要為海相沉積。受印支運動的影響,揚子和華夏塊體在三疊紀逐步與北方區拼合,華南地區在中三疊世晚期大規模海退,淺海范圍退縮到黔桂及龍門山前一隅,其後的晚三疊世則以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或陸相沉積為特徵。揚子地塊西側西藏-滇西地區由特提斯多島洋中的一系列小塊體組成,三疊紀為海相沉積,直到三疊紀末期以後與揚子等地塊拼合。

(三)華南板塊三疊系

1.黔西南(貞豐)典型剖面分析(圖9-8)

地層古生物基礎

黔西南貞豐三疊系總厚達4000~5000m,可代表雲南東部、廣西、貴州南部等地區發育的三疊系。地層厚度巨大,表明地殼相對下降幅度很大,沉積也很迅速。從剖面岩相分析,飛仙關組以紅色的砂岩為主夾灰岩,雙殼類化石豐富,屬於半乾旱氣候條件下的亞淺海沉積。永寧鎮組和關嶺組的白雲質灰岩和白雲岩各占本組總厚度的80% 以上,是半咸化淺海沉積物,但海水偶爾恢復正常,形成正常淺海灰岩、泥岩,說明海水變淺,具明顯海退趨勢。把南組和火把沖組是海陸交互相地層,向上陸相地層增多,海相地層減少,表明華南地殼上升過程中有短期地殼下降和海侵,二橋組是陸相河湖沉積,表明貞豐一帶海水全部退出,由於地殼繼續上升,使本區變為古陸剝蝕區,因此出現沉積間斷,形成二橋組與上覆中下侏羅統的平行不整合接觸。

圖9-8 中國三疊系柱狀剖面對比圖

(據劉本培等,1996)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貞豐中下三疊統為咸化、半咸化及正常淺海沉積,上統則為極淺海、海陸交互相及陸相沉積。從下統飛仙關組海侵初期的紫紅色砂泥岩開始,到上統二橋組陸相砂泥岩和頂部沉積間斷止,構成一個巨大完整的沉積旋迴,其中又可分出若干較小的沉積旋迴,反映地殼的相對升降運動。在古氣候方面,貞豐三疊系也反映出明顯的規律,即由早、中三疊世的半乾旱、乾旱氣候逐漸變為中、晚三疊世的溫暖潮濕氣候。伴隨著古地理古氣候的變化,在不同沉積環境中形成不同的沉積岩和沉積礦產。

2.橫向變化(圖9-9)

整個三疊紀,華南古地理總的演變趨勢是地殼上升,淺海逐漸變成陸地,氣候逐漸由乾旱、半乾旱逐漸變溫暖潮濕。華南海區由於江南古陸的阻隔,以及海底地形的起伏,又可分為揚子區、東南區和右江區。揚子海盆的三疊系發育,岩相變化復雜且有規律;東南內陸海灣的三疊系岩性單一,且多缺失;右江邊緣海較活動,具類復理石沉積。華南海區自中三疊世起,地殼運動趨於活躍,東南區大部上升為陸,普遍缺失沉積,揚子區則形成一閉塞的咸化海盆地。晚三疊世海退繼續,華南海區逐步上升為陸,秦嶺海槽東段也同時封閉,使華南大陸與中國北方大陸連成了一體。這一階段的地殼運動在中南半島最為顯著,並主要表現為褶皺運動,故一般被稱為印支運動。

圖9-9 華南地區三疊紀沉積剖面示意圖

(據劉本培等,1996)

(a)早中三疊世;(b)晚三疊世

(四)中國北方古陸三疊系

1.陝甘寧盆地典型剖面分析

昆侖-秦嶺以北的中國北部,三疊紀處於大陸狀態,華北和西北地區廣布著一些彼此隔離的內陸盆地,其中主要的有陝甘寧盆地(又稱鄂爾多斯盆地)、沁水、寧武盆地、准噶爾盆地及吐魯番盆地,除南祁連山和東北地區的繞力河一帶出露海相三疊系外,全為陸相沉積。

地層古生物基礎

上述剖面下統及中統下部岩性以紅色砂泥岩為主,是炎熱乾旱氣候下的河湖相沉積,中統上部及上統黃綠色、深灰色砂泥岩發育,富含植物、魚及介形蟲化石,說明氣候漸趨潮濕,是湖相為主的沉積。

2.橫向變化

三疊紀時,中國北部大都處於大陸環境,大陸內部發育了彼此隔離的內陸盆地,具陸相的河湖沉積。僅西北地區的南祁連山和東北地區的撓力河一帶具海相的沉積。

中國北部以呂梁山為界,以西多為大型的盆地,以東則為一些孤立小型盆地,這種東、西部的差異反映了我國整個中生代的地史特點(圖9-10)。這些盆地三疊紀的歷史大致都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早、中三疊世為乾燥氣候下的河流、湖泊發展階段,皆為紅色的砂岩沉積,偶見石膏結核或夾層,含脊椎動物化石,表明繼承了晚二疊世的乾燥氣候環境,當時地形起伏較大,以河流及湖泊沉積為主,中晚三疊世則為潮濕氣候下的河流、湖泊、沼澤發展階段,沉積物以灰綠色砂頁岩為主,有些地區夾煤層、油頁岩,富含植物化石,屬湖泊、河流及沼澤相沉積。

(五)其他地區三疊系

1.塔里木地區

該區雖然地表露頭分布局限,但大量石油鑽井資料揭示,三疊系分布廣泛,且地層序列齊全,為一套以塔里木盆地為中心的內陸盆地碎屑沉積組合。地層序列與北方大陸相鄰的其他地層區相似,表現為下紅、上黑的結構,而且上部含煤,並可能有海泛夾層。生物群中末見水龍獸-肯氏獸動物群,上統所含植物群具有南、北方植物群混生現象。本區也夾有多層海相疑源類化石。

2.內蒙古-興安地區

該區三疊系主要是一些零散的小型山間盆地沉積物,且主要保存於東部的東北地區。下三疊統分布更加局限,主要為雜色含煤線的山麓山間碎屑沉積,含湖生葉肢介和雙殼類,其氣候為北方涼溫帶半潮濕類型,與華南的暖溫帶半乾旱型紅色序列有明顯的差別。

3.西藏-滇西地區

本區三疊紀時期為特提斯多島洋中孤立北漂的小塊體,接受海相沉積,它們在三疊紀中晚期以後才與北方大陸拼合。

二、侏羅系劃分與對比

三疊紀後期的印支運動使我國大部分地區海水退去,基本上處於大陸環境。中國東部則結束了「南海北陸」狀態,華南和華北連成一片,古生代以來南北的顯著差異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東西的差異卻突出起來。

(一)典型工作任務——認識和分析侏羅紀地層特徵

(1)閱讀陝甘寧盆地侏羅系剖面(或四川盆地侏羅系剖面)資料,並參觀下列地層標本,了解其代表的沉積環境:①下侏羅統暗色含植物化石的砂、頁岩;②中侏羅統雜色含植物化石的砂、泥岩及泥灰岩;③上侏羅統紫色砂岩(或礫岩)。

圖9-10 中國晚三疊世古地理圖

(據劉本培等,1996)

(2)結合四川盆地侏羅系剖面,了解其岩性、岩相特徵、生物組合、接觸關系及地層厚度,分析該地區侏羅紀構造古地理特徵。

(3)閱讀侏羅紀岩相古地理圖,了解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對中國東部構造古地理的影響。

(二)中國東部的侏羅系

印支運動後,賀蘭山、龍門山、大雪山一線以東的中國東部,除東北的撓力河地區、台灣及珠江三角洲至湘南等少數沿海地區有海侵或偶有海侵外,其餘地區均屬大陸環境。大陸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沉積盆地,呂梁-雪峰山以西為兩個大型的內陸盆地,即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呂梁-雪峰山以東為一系列小型的盆地,並表現有強烈的地殼運動和火山活動,這些盆地均以北北東向或北東向展布,顯然是受華夏系或新華夏系構造控制。

1.陝甘寧盆地侏羅系典型剖面分析

該盆地輪廓侏羅紀時與三疊紀近似,唯沉積范圍稍有縮小,下面列出該盆地東部剖面。

地層古生物基礎

上述陝甘寧盆地的下侏羅統富縣組是湖相為主兼有沼澤相的沉積;中統延安組寶塔山段至棗園段的岩性,是由粗至細的正旋迴,是河流相轉為湖相的沉積過程;直羅組從岩性及組合分析,具有河流沉積的二元結構特點,故應是河流相;安定組中泥灰岩、油頁岩發育,富含介形類和魚類化石,是典型的湖相沉積,安定組上部多次出現紅層,說明氣候漸趨乾旱;上統芬芳河組僅見於盆地西南千陽縣、鳳翔縣一隅,為乾旱氣候,內陸盆地邊緣的山麓堆積,物源似來自其西部的古六盤山。總的情況是早、中侏羅世的沼澤成煤環境分布較廣,後期轉變為乾旱氣候。

陝甘寧盆地侏羅系相變顯著,一般邊緣為河流相,向中心逐漸過渡到濱湖相、淺湖相、深湖相(圖9-11)。其中濱湖相常發育有沼澤含煤沉積;深湖相泥灰岩、油頁岩層,富含有機質,是重要生油層;河流相、濱湖相沉積物顆粒粗,孔隙度高,為重要儲油層位。盆地西邊,賀蘭山東側一帶侏羅系厚達2000m,是較強烈的坳陷地帶。

圖9-11 陝甘寧盆地侏羅紀岩相古地理略圖

(據傅英褀等,1981)

2.四川盆地侏羅系典型剖面分析

該盆地侏羅系分布十分廣泛,均屬陸相沉積(圖9-12),岩性以紅色碎屑岩、黏土岩為主,故有紅色盆地之稱。川中地區的侏羅系在岩性及生物化石等方面有代表性,研究程度較高,現列出蓬溪、蓬萊鎮剖面如下。

地層古生物基礎

圖9-12 早、 中侏羅世川滇盆地岩相古地理略圖

(據王鴻禎等,1980)

1.濱湖砂礫岩相;2.淺湖砂泥岩相;3.湖心泥灰岩相;4.沼澤含煤相(疊加);5.海陸交互碎屑岩相

地層古生物基礎

由上述剖面可以看到川中地區侏羅系發育齊全,厚1437~3775 m。自流井組根據岩性及化石尚可分出六段,自下而上:珍珠沖紫紅色泥岩、東岳廟灰黑色頁岩夾介殼灰岩段、馬鞍山紫紅色泥岩段、大安寨紫紅色泥岩夾灰岩段及涼高山雜色砂泥岩段。由岩性及化石分析,本組為湖相沉積,氣候特點是乾燥和溫暖交替出現,屬過渡類型;從沙溪廟期開始的中晚侏羅世,盆地內普遍沉積棕紅色、紫紅色的砂岩和泥岩為主的一套紅層,並含石膏,厚層狀砂岩增多,屬燥熱氣候下河湖相沉積。

盆地內自流井組為內陸靜水湖相沉積,川中地區位於湖盆中心,岩性多灰岩夾層,並富含淡水雙殼類化石;由川中向西至江油-天全一線出現明顯的粗碎屑岩沉積,多硬砂岩及礫岩夾層,應是濱湖沉積;由川中向東至鄂西和向北至廣元地區均相變為含煤沉積(川北稱白田壩組);本組具備油氣生成和轉化條件,同時具有良好的儲集和蓋層條件。

中侏羅世沙溪廟期的盆地輪廓與自流井期基本一致,而岩相變化特點大致從龍門山向川中、川東地區,由砂礫岩洪積相變為砂泥岩河湖相到湖相。

晚侏羅世遂寧期,四川盆地處於相對穩定時期,岩性岩相變化不大,以磚紅、紅色泥岩為主夾粉砂岩及石膏,屬乾燥炎熱的內陸湖相為主的沉積環境;由於生物缺乏,不利於生油,但砂層具儲油條件,川中地區本組地面油苗普遍,在個別構造上已獲小量工業油流。蓬萊鎮期的古地理特點與沙溪廟期相似,岩性西粗東細,顯示出東部水體較深。

侏羅紀時,四川盆地范圍廣闊,向西南可能和滇中沉積盆地相連,向東包括了川東、鄂西,向南已達黔中一帶,屬於巨大的內陸沉積盆地。

3.東部小型盆地的侏羅系

東部地區的侏羅系是一系列中小型盆地中的沉積,主要為陸相和火山岩相,僅少數淺海地區具海相及海陸交互相沉積。可以冀北遼西為代表(圖9-13之①)。

圖9-13 中國侏羅系柱狀剖面對比圖

(據劉本培等,1996)

冀北遼西地區的侏羅系,其下侏羅統為含煤沉積,屬河流碎屑岩相和沼澤含煤相,夾火山岩;中上侏羅統為火山岩與沉積岩互層,上部含以Lycoptera (狼鰭魚)為代表的「熱河動物群」屬火山噴發岩相和河湖相。侏羅紀中、晚期的地殼運動在冀北燕山地區十分顯著,使本區發生斷裂和強烈的火山噴發,並多次發生局部的沉積間斷和角度不整合,因此這一運動稱為「燕山運動」,此稱謂後來被廣泛用來代表侏羅紀和白堊紀這一時期的地殼運動,它對我國東部地區具有極大的影響。

(三)中國西部侏羅系

在賀蘭山、龍門山、大雪山以西的我國西部侏羅系海相、陸相都很發育,昆侖山以南以海相為主,昆侖山以北以陸相為主。

昆侖山以南,因雪山運動,大雪山一帶已褶皺升起,海水主要淹沒西藏、滇西、青海南部和新疆西南邊緣,並與古地中海相通,屬特提斯洋東段。昆侖山以北,主要為幾個北西向排列的內陸盆地,盆地輪廓大體與三疊紀相似,以吐魯番盆地為代表。我國西北地區的陸相侏羅系,均與吐魯番盆地相似,下、中侏羅統為含煤的湖沼沉積,上侏羅統為紅層,並且整個侏羅系厚度大。

我國的侏羅系有陸相、火山岩相和海相三種類型。以陸相分布最廣,多為盆地湖泊沉積。火山岩相主要分布於我國東部地區。海相僅限於我國西南部(西藏、青海南部、滇西),而廣東、東北撓力河等邊緣地區則具有海相和海陸交互相沉積(圖9-14)。

三、白堊系劃分與對比

(一)典型工作任務——認識和分析白堊紀地層特徵

(1)閱讀松遼盆地白堊系剖面(或陝甘寧、四川盆地白堊系剖面)資料,並參觀下列地層標本:①松遼盆地白堊系各色含雙殼類等化石的泥岩、粉砂岩;②陝甘寧盆地白堊系棕紅色含魚化石的細砂岩、泥岩;③四川盆地白堊系棕紅色含雙殼類化石的細砂岩、泥岩。

(2)對比遼西和四川盆地的生物面貌、沉積特徵及其與氣候的關系。

(3)根據遼西侏羅、白堊系地層的岩性、岩相特徵、接觸關系、岩漿活動及地層厚度,分析該地區侏羅、白堊紀構造古地理特徵。

(4)閱讀侏羅、白堊紀岩相古地理圖,了解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對中國東部構造古地理的影響。

(二)概述

白堊紀我國大部分地區仍為大陸,海侵范圍更加縮小,海水僅到達西藏、西昆侖,新疆西南緣和台灣等地區,因此我國的白堊系有陸相、火山岩相和海相三種類型。而陸相和火山岩相廣泛發育,是我國白堊系最顯著的特點。

中國白堊系研究起始於20世紀20年代,早年僅在地質考察或礦產資源調查中作為一項內容進行的,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很有限。50年代以後,隨著各種比例尺地質調查填圖和石油、煤等沉積礦產的普查與勘探工作的廣泛開展,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白堊系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建立起了各大區區域白堊系地層層序與對比關系,尤其在中國東部火山岩發育地區,建立起了熱河群及其與下伏、上覆地層的完整層序,肯定了建德群、永康群、衢江群的層序關系,從而建立起具有代表意義的完整火山-沉積岩系的白堊系層序及其生物群組合序列。並以燕遼、松遼平原地區的白堊系及其生物群的綜合研究為標准層序,建立了中國陸相白堊系12個階。各門類化石的研究取得了系統的成果,建立起葉肢介、介形蟲、雙殼類、爬行類、孢粉、植物等多個門類的生物組合帶或生物帶,為各地層區地層層序的建立和對比,進而與國際白堊系研究對比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據。在海相白堊系發育地區,以喜馬拉雅地區白堊系層序為標准層序,建立起海相白堊系層序和海生生物組合帶或生物帶序列。

圖9-14 中國玩侏羅世古地理圖

(據劉本培等,1986)

(三)中國東部

中國東部的白堊系基本上全為一系列內陸盆地的陸相沉積,這些盆地在侏羅紀時大多已經存在,經燕山運動進一步發展。呂梁-雪峰山以西仍然是一系列大型盆地,即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呂梁-雪峰山以東又出現一系列大型盆地即松遼盆地、華北盆地和江漢盆地,它們於侏羅紀後期至白堊紀時,由於地殼斷裂,下陷而形成。此外,還有一系列的小型盆地,以火山活動強烈為特徵。

1.遼西白堊系剖面分析

由於110Ma前燕山運動的影響,早白堊世早期和早白堊世晚期至晚白堊世兩個階段地層發育特徵不同。遼西剖面著重介紹早白堊世地層發育情況(圖9-15),由阜新、朝陽、建昌等地綜合建立。

地層古生物基礎

遼西地區九佛堂組空間上存在顯著相變,有時與義縣組內部沉積夾層不易區分,總體上仍代表強烈的構造-火山活動末期的沉積記錄。沙海組-阜新組代表新一輪拉張構造背景下的裂陷盆地沉積,以沙海組上部的深湖相泥岩段代表湖盆最大水進期,發育濁積岩和滑塌構造,表明拉張裂陷作用達到高峰。阜新期起轉化為總體向上變淺的盆地充填過程,成煤沼澤廣布,是主要的含煤層位。阜新組頂部礫岩增多,達400 多米,僅見薄煤層(有人另建半拉山組),標志著盆地周圍地勢抬升,堆積速度增強的盆地填滿過程,孫家灣組紅色粗碎屑岩代表急流堆積,分布局限,從區域上看以角度不整合覆於下伏地層之上,但盆地中心部位與阜新組頂部間未見明顯間斷。因此,阜新組和孫家灣組間發生過重要構造運動,導致原先張裂盆地遭受擠壓而抬升成為山地。這期運動發生在早白堊世晚期(約110Ma),稱為中期燕山運動,或燕山運動Ⅱ。遼西地區從此不再發生明顯沉降和接受沉積,可能出現一些零星的火山噴發(約90Ma)作用。

2.松遼盆地白堊系剖面分析

燕山運動引起中國東部古地理格局的重要變化,早白堊世晚期起新的大型坳陷盆地轉移到北北東向的松遼盆地一帶,形成我國目前最重要的含油岩系——松花江群(圖9 15),介紹如下。

地層古生物基礎

火石嶺組、營城組為火山間歇噴發與湖沼相共同的產物,沙河子組是相對寧靜的淺湖、沼澤含煤沉積。從火石嶺組至登樓庫組沉積范圍狹窄,岩性變化較大,代表小型斷陷盆地沉積類型,從泉頭期起轉化為大型坳陷盆地。登樓庫組和泉頭組屬弱氧化和弱還原環境下的河湖相沉積,青山口組至嫩江組是以還原環境為主的湖相沉積,是主要的生、儲油層段,四方台期和明水期又出現了弱氧化和弱還原環境下的河湖相沉積。登樓庫期至明水期構成一個巨大而完整的沉積旋迴,其中尚可分出登樓庫期、泉頭期至嫩江期、四方台期至明水期三個次一級的旋迴,青山口期至嫩江期是湖水最深時期。

圖9-15 中國白堊系柱狀剖面對比圖

(據劉本培等,1996)

3.東部小型盆地中的白堊系

從東北東部,經山東半島至雪峰古陸以東的東南沿海一帶,除蘇北地區外,白堊紀時分布著一系列小型盆地,這些盆地以北東向或北北東向展布,白堊系一般由火山岩和紅色岩層組成,系大陸火山活動地區沉積環境多變的火山岩-沉積岩的綜合性組合。東部小型盆地白堊系的特點,除含有大量火山岩系外,就是上、下白堊統間普遍呈角度不整合接觸,代表燕山運動的一幕,向上和第三系一般則多為整合接觸。

4.四川盆地和陝甘寧(鄂爾多斯)盆地的白堊系

四川盆地和陝甘寧(鄂爾多斯)盆地中的白堊系,主要為一套乾燥、半乾燥氣候條件下的紅色或雜色河湖相沉積。地層分布及岩性特徵表明:盆地東部逐漸有所上升,沉積中心向西遷移,使盆地形成西緣陡而東緣緩的地形。

圖9-16 中國早白堊世晚期-晚白堊世古地理圖

(據劉本培等,1996)

綜上所述,賀蘭山-龍門山-大雪山一線以東的中國東部地區,白堊紀是一系列內陸盆地發展的歷史,它們是繼侏羅紀中後期的燕山運動而進一步發展起來的,皆以北北東向展布。從西向東共有三列盆地(圖9-16):第一列為兩個大型的穩定盆地即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白堊紀時其東側有所上升,沉降中心向西側轉移,後期鄂爾多斯盆地整體上升;第二列為一系列新形成的大型盆地,即松遼盆地、華北盆地和江漢盆地,它們為侏羅紀後期至白堊紀時顯著下降的新的大型凹陷區,含豐富的石油及天然氣礦產,火山活動和褶皺運動僅華北盆地有表現;第三列為一系列中小型盆地,即東北東部、山東半島及浙閩等小型盆地發育地區,僅蘇北盆地較大,它們鄰近環太平洋海槽,地殼運動強烈,表現為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和褶皺運動(上、下白堊統間不整合)。中國東部地區的白堊系普遍為紅色岩系,在江漢和蘇北等盆地的上白堊統中尚含有膏鹽層,說明普遍為乾旱氣候環境,僅東北北部(特別是雞西一帶)白堊系含煤層,屬潮濕氣候環境。

(四)中國西部

白堊紀時中國西部與侏羅紀相似,仍處於「南海北陸」狀態,但昆侖山以南的海侵范圍已大大縮小,陸相地層逐漸佔主要地位。西北地區為一些內陸盆地,新藏地區、西昆侖及滇西為海水淹沒,其海水與特提斯海相通(圖9-16)。

西北地區的一些內陸盆地,以新疆准噶爾盆地為代表,下白堊統以灰綠色砂岩、泥岩為主,夾褐紅色泥岩,含Dsungaripterus (准噶爾翼龍)及介形蟲等;上統為磚紅色砂岩、泥岩、礫岩,含介形蟲化石,屬溫濕氣候逐漸變為乾燥氣候的湖相沉積。

新藏海區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南部珠峰地區屬陸緣淺海沉積,由深色頁岩、灰岩及泥灰岩組成,夾石英砂岩,具Neohoploceras,Calycoceras,Bournonia 等菊石及海膽、雙殼、珊瑚等底棲與浮游生物,岩性及厚度穩定,完全沒有火山岩;中部雅魯藏布江地區為活動型深海-半深海沉積,岩性較復雜,以碎屑岩為主,復理石層發育,並夾大量中基性火山岩,具菊石、箭石等浮游生物,屬海槽性質;北部喀喇昆侖、藏北地區,屬濱海及淺海沉積,以淺色碎屑岩及灰岩為主,夾陸相沉積,局部具中-酸性火山岩,含菊石、雙殼、珊瑚等浮游和底棲生物。

『貳』 長白山有雲頂天宮么

那隻是小說!!
順便介紹下吉林的長白山十六峰 :

  1. 白雲峰是長白山的主峰,聳立於天池西側,海拔2691米,是東北第一高峰,又叫「層岩」。 孤隼峰海拔2611米,位於天池東南之紫霞、三奇峰之間。

  2. 冠冕峰又名玉雪峰,海拔2525.8米,從天池至峰頂370.8米,位於天池正南,與天豁峰、天池瀑布相望。

  3. 觀日峰海拔2670米,位於天池東南。西連孤隼峰。

  4. 華蓋峰又名黃岩峰,海拔2640米。從天池至峰頂466米,南連紫霞峰,距天文峰東南350米。

  5. 錦屏峰海拔2590米,位於天池西。錦屏峰在芝盤、觀日峰中間,其東起龍門,西經觀日、芝盤,南至白雲峰之大馬蹄形內壁(俗稱大簸箕)之正中。

  6. 龍門峰為長白十六峰之一,海拔2595米,在乘槎河兩岸,與天豁峰相對,因形狀如門,故名龍門。

  7. 鹿鳴峰又叫芝盤峰,在天池西北方,海拔2603米。

  8. 長白山西南側有座海拔2543米的山峰,岩石裸露,形狀如梯。

  9. 天豁峰海拔2620米,在二道白河東岸,與龍門峰對峙。因「峰起雙尖,中辟一線,有豁然開朗,令人不可思議之趣」,故名天豁峰。

  10. 天文峰俗名鷹嘴峰,位天池北偏東。

  11. 鐵壁峰海拔2560米,位於天池中心北側。東與天文峰相連;西隔織女峰與天豁峰相望。

  12. 卧虎峰海拔2566米,從天池至峰頂411米。位於天池偏西,南臨冠冕峰,北側水平相距梯雲峰1925米。為中朝兩國界峰。

  13. 平相距梯雲峰1925米。為中朝兩國界峰。玉柱峰在天池以西,東北距白雲峰一公里,又名青石峰,此峰海拔2664米,山峰高聳,像一根擎天的玉柱,頂天立地,可謂白雲峰之輔弼。

  14. 織女峰海拔2558米,東隔鐵壁峰。

  15. 紫霞峰海拔2618米。位於天池東側,西北與華蓋峰相對;南隔雞冠峰與孤隼峰相望。紫霞峰由紫色沙石堆積,遠觀之煙雲繚繞,宛若西天落霞,紫氣生輝,古香古色,因而得名。

  16. 在長白山周圍分布著100多座火山。最大的火山口海拔2600米左右,直徑達4.5公里,是漏斗型,深達800多米。其景觀獨特,國內罕見。周圍小的錐體,海拔高在1000米左右。火口多為溢出口,呈椅形、新月形,山頂平坦。著名的有西鵝毛頂子、東鵝毛頂子、西土頂子,東土頂子、西馬鞍山、東馬鞍山、赤峰、老房子小山等。這些多如繁星的小火山拱衛著長白山,構成了壯觀的火山群。

『叄』 邵陽的十大風景是啥

1、崀山風景名勝區

崀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新寧縣境內,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18處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餘處,有三大溶洞和一個原始森林,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難得的環保型山水自然風景區。

2、城步南山

南山,位於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南部,綿延80餘里,人稱八十里大南山。她得天獨厚,平均海撥1760米,象一塊碧綠的翡翠,嵌鑲在湘桂邊陲的崇山峻嶺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既有北國草原的蒼茫雄渾,又有江南山水的靈秀神奇。

3、黃桑自然保護區

黃桑自然保護區位於綏寧縣西南部,南北長25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9.5公里,有森林面積25.5萬畝,其中原始次生林23.5萬畝,堪稱稀世之寶的名貴樹木、花草、葯材、動物、在這里生長旺盛,一座真正的自然王國。

4、高洲溫泉

高洲溫泉座落在金石橋鎮熱泉村,南距縣城63公里。溫泉最早開鑿於漢代,馳名於川黔和江南廣大地區,相傳乾隆皇帝南巡時還專程來此暢游沐浴過。

5、雲山風景名勝區

雲山位於邵陽市武岡縣城南7.5公里,海拔1372.5米,屬雪峰山余脈。東西綿延數十里,毗連著武岡、新寧、城步三縣疆界。雲山之名,據清初新化人鄧顯鶴游雲山後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見腳底白煙一線,蓬蓬出石際,老僧日:『雲起矣』,已而蓊然滿山谷。

6、湖南綏寧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綏寧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地處三湘林業第一縣的綏寧,有神奇生態綠洲之稱,屬湖南省重點生態功能區。濕地公園主要以流經綏寧縣關峽苗族鄉至長鋪苗族鄉溶岩苗寨的巫水為主體,包括石脈河、蘭溪等支流河段和沿岸部分林地。

7、黃桑林海石峰

黃桑-石峰霧海茫茫,去霞飛渡,此時你若高翔天際,鳥瞰-,就會看到座座石峰突兀,有如孤島;又像神仙去游的仙境,神秘飄逸。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八戒巡山,來去匆匆;天狗守洞,兩耳豎立;麒麟過天,雙蹄騰空;穿岩高聳,拔地而起;桃子山頂,秀色橫溢,菩薩排座,「神光四射」。

8、綏寧神龍洞

神龍洞並非洞中有真龍,而是由於整個洞由神似龍體的大小六層溶洞構成而得名。經地質、考古、文物方面的專家認證,該洞內石頭構造形成年限約5億年,比一般溶洞形成的時間長,冬暖夏涼。

9、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位於邵陽市雙清區昭陵西路兩路口28號。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又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湘通訊處,原設在長沙市。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被日寇佔領,湖南腹背受敵。湖南省黨部於11月中旬火燒長沙之後遷往沅陵,省政府遷往耒陽,長沙處於混亂之中。

10、六鵝洞瀑布

六鵝洞瀑布在湘西南雪峰山與五嶺山接吻的地方,有一片浩瀚的原始次生林——國家黃桑自然保護區。密林深處,太平溪上游,有一處十丈高的瀑布,飛流直下,猶如一塊從天上垂下的白簾,

瀑布出口水柱有四隻水桶那麼粗,幾乎成直角下瀉,下部散開兩丈來寬,一絲一絲流水注入深潭,潭上方四丈處,有一塊尖石突起,阻擊水珠飛濺,活像水簾中開出一朵白蓮花。

『肆』 馬鞍山市當塗的前身在古代屬於什麼地方

明 清兩朝代,今安徽當塗縣 是太平府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雪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