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服務品質五大缺口,再選一個缺口提解決問題。。原因不要寫
消費者預期與管理者認知間的差距
管理者認知與服務品質要求間的差距
服務品質要求與服務傳遞間的差距
服務傳遞與外部廣告宣傳間的差距
顧客對服務的事前期望與實際接受服務後感覺間的差距
2. 我國公共服務需求存在哪些問題
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錯位」現象突出。
政府公務員為民服務意識淡薄。
政府活動的績效亟待改善。
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水平不高。
政府的回應能力有待增強。
3. 公共服務與社會化服務
(一)公共服務及供給
1.公共服務及分類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能夠促成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公共服務體制,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是我國改革與發展進程在當前階段的迫切要求。在我國,公共服務有三種含義:一是國家是公共服務型國家,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二是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三是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
根據公共服務的方式,公共服務可分為一般公共服務與具體公共服務。如果國家的性質與職能是為全體公民及其共同利益服務,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那麼所有的國家公職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不論其所從事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如何,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所有使用了國家公共權力和國家公共資源的社會過程都屬於公共服務。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共服務。具體的公共服務則是依其內容和形式而定的。具體公共服務分為直接公共服務和間接公共服務。間接公共服務是指為滿足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如未成年子女)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間接需求而不是直接需求、使用了國家權力和國有資源的社會活動過程,如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直接公共服務則是為滿足公民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直接需求的、有國家權力、政府行為和國有資源介入的社會生產過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當談到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證公共服務的提供的時候,就是指的這種直接公共服務。
根據公共服務的內容,公共服務可分為基礎性公共服務、經濟性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服務。基礎性公共服務是指那些公民及其組織從事經濟和社會活動、或者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有某種政府行為介入的基礎性服務,如供水、供電、供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等;經濟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或生產活動所提供的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社會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的生活、發展與娛樂等社會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務,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福利以及環境保護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的服務。
2.公共服務對象
公共服務的對象是公民及其組織。公民的各種直接需求,在很多情況下是通過組織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公民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分別表達了公民的經濟需求和社會需求。公民的經濟組織即各種形式營利性的企業,公民的社會組織即各種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這兩種組織形式構成了民間的組織。政府為滿足公民及其組織的直接需求所開展和介入的活動,即為公共服務。如果某政府機構是在為政府本身的需要而工作,其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那麼就不屬於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滿足的是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對服務的需求可以是無限的,但卻並不能要求由公共服務去滿足所有需求。公共服務只需保障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而其他部分的直接需求則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去決定。譬如,公共服務應該對每一個公民及其被監護人保證基礎教育的供給和基本社會保障的供給,在此之外的教育和社會保障可以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決定。也就是說,保障社會弱勢群體或者窮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是公共服務的目標,富人則可以通過民間供給機制去滿足其更多的或更高的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公共服務水平和優先事項安排是由該社會的發展水平、文化傳統、價值取向、社會經濟體制以及發展戰略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3.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
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責任,必須有政府介入,但卻並不一定須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與手段是多樣的,其所依託的組織機構也是多種形式的。譬如,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可以是公共行政機構,即正式的政府機構,可以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如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也可以是具有公共性的民間服務組織。所謂公共性的民間組織,是指私人企業和各種形式的社會組織,如非營利公共服務組織和社區組織等。私人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共同特性是非政府,它們都不屬於公共組織。但是,如果有了政府行為的某種介入,如政府通過特許經營、合同承包、無償資助或者優惠貸款、共同投資等方式介入了民間組織的活動,那麼這些私人和社會組織在保持其民間性質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成為貫徹國家意志、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工具。在實現公共服務的整個過程中,政府必須承擔最終責任,保障公共服務的提供和績效,但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卻可以根據情況靈活選擇和組合。
(二)公共服務社會化的現實條件
在世界各國的公共服務改革過程中,公共服務社會化是一個較有共性的發展趨勢。所謂公共服務社會化,就是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的性質和特點,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鼓勵各種非營利公共服務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興辦公益事業和社會服務,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各種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公共服務社會化的內涵主要有:在政府與社會關系的認識上,政府不再作為唯一的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而更多地轉為社會主體活力的持續釋放提供製度保障這一角色上來:在政府與公民關系的認識上,公民作為政府行政行為的相對方,享有參與權和發言權。政府行政的效果取決於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有賴於行政相對人的合作與支持。政府和公民之間不僅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同時還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服務與被監督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在公共服務社會化方面進行了多樣化嘗試,並在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前推動公共服務社會化的有利條件有以下幾點。
1.隨著經濟體制轉軌社會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強,「第三部門」日漸壯大成熟,為公共管理社會化奠定了一定的社會條件
政府和社會組織體系之間開始建立新型的夥伴關系,為非政府組織在公共服務社會化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提供了空間。行政手段在弱化,社會漸漸從行政的一元化中分離出來,各種社會中介組織進一步發育、發展,它們正在逐漸成為民間社會自我調節的重要力量。社會關系分化速度加快,各種新的利益群體重新組合、構造,正尋找新的利益表達途徑。廣泛的社會參與要求已經動搖了 「單位」和 「部門」在某些領域中的特權。
2.政治體制改革為公共服務社會化創造了體制條件
通過改革,政府逐漸轉變了管理方式,管理的觸角正從微觀管理領域收回而轉向宏觀管理領域,變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變單一管理為多元管理、變過程管理為目標管理。政府管理方式的轉變使得公共服務社會化在管理制度層面上成為可能。
3.行政文化環境的演變為公共服務社會化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行政文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精華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新文化不斷整合、相互滲透,對公共行政系統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社會心理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民主、公平、效率、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已成為行政文化的主流。
4. 「回天改造計劃」如何對准民生痛點
一個為期3年、投資200億元的整體提升改造計劃,在「亞洲第一社區」回龍觀和天通苑地區激起波瀾。
抓住民生痛點,聚焦民眾高度關心的問題,從家常日用的最起碼訴求出發,不斷提升城市公共服務的人性化水平,不僅直接影響著民眾的幸福指數,也是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具體體現。
在前不久發布的《北京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舉措的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完善城鄉治理體系、推進社會民生領域改革的多項具體措施,回龍觀和天通苑地區的優化提升計劃,不妨視為是對這一行動計劃的具體踐行。
致力於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北京,需要解決百萬人口社區的種種現實困難。必須看到,無論是自嘲還是調侃,背後依然是熾熱的改變訴求,政府的回應越迅速,改變越徹底,則民眾被激發出來的內生動力就越強大。期待「回天改造計劃」在改善社區居民生活的同時,也成為北京啟動和諧宜居行動的先聲。
來源:新京報
5. 現有人數29,需求人數180,缺口人數151,缺口佔比怎麼算
151除以180等於0.84。缺口佔百分之84。
6. 北京市1.8萬農民城市公共服務崗就業,解決了哪些民生問題
北京市在公交、地鐵、環衛等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為.8萬余名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解決了這些農民的就業問題。讓他們能夠在新時代跟著城市的發展一起進步,為建設北京首都貢獻自己的力量,也從根本上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有了生計來源,可以說這件事是一個造福民生的“大工程”。
為通過這個措施解決很多的民生問題。首先,解決就業的問題。在不同的城市服務領域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可以大大的增加農民的就業率,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更加的幸福;其次,激發他們的熱情。將這么多的農民安排到這些城市的公共服務崗位上,畢竟可以激發他們建設北京的激情,還可以讓他們更加的有動力去服務市民,創造更加美好的首都;最後,減少一些陋習。將閑置的農民安排到崗位上工作,還可以大大的減少農村一些陋習的發生,降低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比如打麻將、賭博和其他違法行為。
三、減少違法活動和犯罪行為。將閑置的村民安排到崗位上工作,可以改變這些農民在平日無所事事的現象,讓他們沒有了進行一些違法行為或者犯罪活動的動機。比如常見的賭博、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
你覺得將農民安排到城市的公共服務崗位值得借鑒嗎?
7. 北京將在公共服務等五個方面支持雄安建設
據報道,近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發布會之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果新聞發布會,會議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將樹立「雄安新區需要支持什麼,北京就堅決支持什麼」的意識,將推動符合雄安新區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新區疏解轉移,並引導北京人口隨功能疏解有序向雄安新區轉移。
首先是規劃做好對接,目前雄安新區還在規劃階段,包括白洋淀生態治理修復、雄安新區的規劃、起步區的規劃等,在這個過程中,北京要與雄安做好對接。
其次是政策的銜接,「雄安新區是一個和深圳、浦東並列的全國性新區,會有新的政策,目前政策正在研究過程中」。
第三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雄安新區的選址條件之一就是此地交通相對便利,為了讓新區能夠更好發展,北京與雄安新區在交通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一體化建設。
第四是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目前雄安新區包括的雄縣、容城、安新三個縣在公共服務領域還比較薄弱,而北京有資源優勢,可以通過分院、分校、合作等方式進行支持。
第五是在科技創新方面,以中關村為代表的創新要素向雄安新區對接。「中關村就是一片大森林,生態系統豐富,才能有勃勃發展生機,雄安新區的發展動力也要靠創新,北京要發揮優勢,推動一些創新要素在新區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