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要尋找失聯的朋友(文偉棠、鄧練漢、鍾小剛、李希陽、張子明、吳蓮、張惠蓮)都畢業於廣州六中1975
四十多了,基本上沒人玩這個
②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有哪些
1.纏臂金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綰臂雙金環」指臂釧,又稱纏臂金,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纏臂金的奧妙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般美麗。
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蘇東坡《寒具》
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寒餘纏臂金。別後大拼憔悴損,思情未抵此情深。——朱淑真《恨別》
2.戒指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用戒指定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 南朝劉敬叔《異苑》中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別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會面安可期, 見指環如見其人,指環之重躍然詩里。
《 全唐詩.與李章武贈答詩》的題解中注釋說,唐時,書生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別時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並贈詩道:「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 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早已憂思而死,指環只是空留悵惘。宋李昉《太平廣記》里說後來李章武與王氏子婦的靈魂神會於王氏宅中,這應該是人們對愛情結局的美好願望。
到了晚唐時,戒指漸漸由男女互贈變為只由男子贈與女子,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贈饋方式是類似的。
范攄《雲溪友議》中寫書生韋皋少時游江夏期間,與少女玉簫從相識到相戀的故事。韋皋臨回家鄉前送給玉簫一枚玉指環,發誓少則五年,多則七年後會來娶玉簫。然而七年光陰過去了,薄倖的韋皋卻不復再來,痴情的玉簫絕望地滄呼:「韋家郎君,一別七年,是不來矣!」竟絕食而死。人們憐憫玉簫這一場悲劇,就把韋皋送給她的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後,韋皋官運亨通,做到西川節度使,才輾轉得知玉簫的死訊,他悔恨不已,於是廣修經像,以懺悔過去的負心。後來有人送給韋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與玉簫一模一樣,而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環的肉環隱現,韋皋知道是玉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終於以再生緣的形式實現了隔世的結合。是耶非耶?為了人間有情人終局的美滿,只好姑妄信之了。
戒指既然是定親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女子都不戴戒指。
3.耳環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我國女性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用各種耳飾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 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志》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可知穿耳從三代時起至今不衰的時尚。耳飾又分為耳丁、耳璫、耳環、耳墜等樣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閑情偶記.生容》里將耳飾里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復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環。是否也因為這首詩讓人覺得以耳環為信物透著悲情?
元末張惠蓮悼念亡夫的《竹枝詞》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 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朗畫眉。 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
4.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香囊的歷史由來已久, 古時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就是說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
《紅樓夢》里林妹妹也曾給寶哥哥做過香囊,一針一線都凝結著她的情思。有一回寫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著,怎麼會送人?當芳華不再、紅雨落盡的時候,見香囊猶見伊人,卻只怕寶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卻為誰?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5.手鐲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 「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宋計有功所著《唐詩紀事》中有個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問群臣:「古詩里有『輕衫襯跳脫』句,你們有誰知道「跳脫」是什麼東西?」大家都答不上來。文宗告訴他們:「跳脫即今之腕釧也。」 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女子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曾贈羊權金和玉的跳脫。蒲松齡《聊齋志異.白於玉》中寫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釧送給吳生留念。
5.手鐲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 「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宋計有功所著《唐詩紀事》中有個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問群臣:「古詩里有『輕衫襯跳脫』句,你們有誰知道「跳脫」是什麼東西?」大家都答不上來。文宗告訴他們:「跳脫即今之腕釧也。」 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女子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曾贈羊權金和玉的跳脫。蒲松齡《聊齋志異.白於玉》中寫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釧送給吳生留念。
6.玉佩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玉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五經通義》說玉「溫潤而澤, 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孔子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節。《詩經》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古人給美玉賦予了那麼多人性的品格,以至於到現在人們仍將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系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所以《詩經》里有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舍地與其束結羅纓,這就是「結縭」,它後來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清聞人倓《古詩箋》中把「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7.同心結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繁欽詩里幾次說起「結」, 「結」是一個被賦予太多美好色彩的漢字,從遠古到今天,它始終滲透在人們的生活和情感里。同心結也一直是古人表達情感的信物,所謂「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③ 什麼物品能象徵愛情(具有代表性)
呵呵,我的意見是因人而異,這還要看戀人之間最具有愛情價值的東西!不是那個錢多就一定能代表愛情的物品,如果2個人在一起,最開始那怕因為一塊錢,一朵花,一隻筆,,,,,,,,等等,最後走到一起,對他們而言,這個也許看起來最微不足道的物品,卻最能代表了他們的愛情!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用金錢都不能來衡量的!所以你問最能代表愛情的物品,還得看戀人間起到「橋梁」的物品!(同意本人觀點,請採納!謝謝!)
④ 張惠蓮這幾個字的行書
1.【張惠蓮】字蔡雲漢簡體行書書法字體寫法。
2.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⑤ 七夕送什麼禮物好
七夕可以送的禮物有:鮮花、口紅、護膚品、定製飾品、巧克力、杯子等。七夕節是情人節,首先需要定位一下目前雙方處於一個什麼狀態,不同階段選擇的禮物有可能不同。除了根據階段送禮物外,還可以根據對方的喜好來選擇。七夕送禮,要用心,還要給對方驚喜。
鮮花
如果你准備和對方發展成為戀人關系,或者已經是戀人了,那麼送鮮花是個好選擇。一般選玫瑰花,玫瑰花是最直觀表達愛意的花朵。
口紅
女生沒有幾個是不愛口紅的,但是送口紅需要有技巧的,你要平時多留意,多問,自己的女朋友看的是哪個品牌的口紅,喜歡的色號是什麼。
護膚品
女生相信擁有青春就是擁有了永恆。所以送上關於保濕補水的護膚品或者面膜一定是不會錯的。
定製飾品
這類禮物特別有心,可以在項鏈、手鏈、吊墜、戒指等上面刻上她的名字。這個能讓她永遠記得你。
巧克力
巧克力也是非常受歡迎的禮物。送的是什麼「品種」的巧克力,也可以反映出你對她的愛戀程度,如果你能夠親自動手製作,那是最好的了。
杯子
杯與輩同音,一杯子,有「一輩子」的意思,男生送女孩一杯子,如果兩人之間還未確立關系,則有一種愛慕,追求的暗示;如果已經確立關系,則是情侶之間的一種美好願望
⑥ 廣東競揚國際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東競揚國際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是2013-10-28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科韻路16號自編1棟801之19(僅限辦公功能)。
廣東競揚國際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080392242L,企業法人張惠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東競揚國際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體育組織;競技體育科技服務;全民健身科技服務;體育工程科技服務;體育器材裝備安裝服務;廣告業;文化藝術咨詢服務;體育運動咨詢服務;策劃創意服務。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766611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6801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東競揚國際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⑦ 信物的定情信物
古代定情信物
我出東門游,邂逅承清塵。思君即幽房,侍寢執衣巾。時無桑中契,
迫此路側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魏晉南北朝以前的情詩,處處都可見到不加掩飾的真摯與熾烈,這首三國詩人繁欽的《定情詩》也是如此,詩里一對戀人用各種信物來見證他們的愛情,每一信物都被賦予了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信念。如果說在古代,男子還有接觸外界世界的自由,那麼,對那些大多數禁錮在家的女性來說,信物幾乎代表了她們的身心伴著所愛的人神遊外界,讓所愛之人隨身攜帶的信物就起到了使情人睹物思人的作用。《定情詩》中提到的信物有一些已經遠離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一些直到現在還在相愛的人之間傳遞。
纏臂金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綰臂雙金環」指臂釧,又稱纏臂金,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纏臂金的奧妙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般美麗。蘇東坡《寒具》詩雖然是寫一種叫饊子的食物,但詩中「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的句子更讓人聯想到一個戴著纏臂金的女子於濃睡未醒中,帶出幾許醉意的嫵媚,由此也可見臂釧為古代女性容色增輝的效果。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在她的《恨別》中寫道:
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寒餘纏臂金。
別後大拼憔悴損,思情未抵此情深。
在理學禁錮日深的南宋,朱淑真是一位敢於沖破藩籬,熱烈追求個人幸福的女子,這首詩表達了她與戀人分別後肝腸欲斷的思念,思念使她日漸消瘦,憔悴,以至於纏臂金都松脫了。可惜她到底沒有見到她思念的人,因為她愛的人最終選擇了逃避,朱淑真只好寫下「待封一傷心淚、寄與南樓薄倖人。」後抑鬱而終。
戒指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用戒指定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南朝劉敬叔《異苑》中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別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會面安可期, 見指環如見其人,指環之重躍然詩里。《全唐詩.與李章武贈答詩》的題解中注釋說,唐時,書生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別時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並贈詩道:
「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
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早已憂思而死,指環只是空留悵惘。宋李昉《太平廣記》里說後來李章武與王氏子婦的靈魂神會於王氏宅中,這應該是人們對這場愛情結局的美好願望。
到了晚唐時,戒指漸漸由男女互贈變為只由男子贈與女子,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贈饋方式是類似的。范攄《雲溪友議》中寫書生韋皋少時游江夏期間,與少女玉簫從相識到相戀的故事。韋皋臨回家鄉前送給玉簫一枚玉指環,發誓少則五年,多則七年後會來娶玉簫。然而七年光陰過去了,薄倖的韋皋卻不復再來,痴情的玉簫絕望地滄呼:「韋家郎君,一別七年,是不來矣!」竟絕食而死。人們憐憫玉簫這一場悲劇,就把韋皋送給她的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後,韋皋官運亨通,做到西川節度使,才輾轉得知玉簫的死訊,他悔恨不已,於是廣修經像,以懺悔過去的負心。後來有人送給韋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與玉簫一模一樣,而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環的肉環隱現,韋皋知道是玉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終於以再生緣的形式實現了隔世的結合。是耶非耶?為了人間有情人終局的美滿,只好姑妄信之了。
這個故事裡還有一段寫韋皋憑借少翁招魂之術與玉簫的魂魄相會的情節,讓現代的人們體會了一個古代痴心女子對薄情人負約的責備。相會以後,臨去時玉簫對韋皋說:「丈夫薄情,令人生死隔矣!」 生死隔矣,只緣丈夫對感情承諾的薄情!而怨言竟然是面帶著微笑說出來的,這樣的微笑卻帶著何等的沉痛。千載之後,這段文字還讓我們讀來感慨萬千,而古代女子依人為活的命運註定玉簫只能如此。當相思空擲了,還是如此難舍難棄的眷戀,望穿秋水地想念,一枚戒指誤了她這一世,她又一往無悔地戴著它到了來世。
戒指既然是定親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女子都不戴戒指。隋代丁六娘《十索詩》所寫「欲呈纖纖手,從郎索指環。」或許可以說明古代,甚至是現代女子對戒指的那一份難言的情懷,這個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卻最重。滿懷著希望,伸出手來讓心愛的人為自己戴上,而後,或許幸福地戴上一輩子,或許有一天對著它哭到心碎。
耳環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我國女性用耳飾打扮自己的最早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志》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可知穿耳從三代時起至今不衰的時尚。耳飾又分為耳丁、耳璫、耳環、耳墜等樣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閑情偶記.生容》里將耳飾里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復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環。是否也因為這首詩讓人覺得以耳環為信物透著悲情?元末張惠蓮悼念亡夫的《竹枝詞》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
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朗畫眉。
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
七夕在望,祝姐妹們孤單的找到有情人——有情人終成眷屬——眷屬要一起攜手白頭!
圖片:北宋天鵝型金耳環 出土於江西彭澤易氏墓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意思是:歸還你的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作品原文節婦吟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作品鑒賞
據此詩另一版本,標題下有「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李師道是當時藩鎮之一的平盧淄青節度使,又冠以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其勢炙手可熱。中唐以還,藩鎮割據,用各種手段,勾結、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們,韓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轉地加以勸阻。張籍是韓門大弟子,他的主張統一、反對藩鎮分裂的立場一如其師。這首詩便是一首為拒絕李師道的勾引而寫的名作。通篇運用比興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單看錶面完全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之詩,骨子裡卻是一首政治詩,題為《節婦吟》,即用以明志。
此詩似從漢樂府《陌上桑》、《羽林郎》脫胎而來,但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說: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甚明,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這里的「君」,喻指藩鎮李師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來,直接指出師道的別有用心。
接下去詩句一轉,說道: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之明珠系在紅羅襦上。表面看,是感師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層看,話中有文章。
繼而又一轉,說自己家的富貴氣象,良人是執戟明光殿的衛士,身屬中央。古典詩詞,傳統的以夫婦比喻君臣,這兩句意謂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緊接兩句作波瀾開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爭激烈:前一句感謝對方,安慰對方;後一句斬釘截鐵地申明己志,「我與丈夫誓同生死」。
最後以深情語作結,一邊流淚,一邊還珠,言詞委婉,而意志堅決。
詩中所說「雙明珠」是李師道用來拉攏、引誘作者為其助勢的代價,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聲名地位、富貴榮華一類的東西。作者慎重考慮後委婉的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貴不能淫」,像一個節婦守住了貞操一樣的守住了自己的嚴正立場。但當時李師道是個炙手可熱的藩鎮高官,作者並不想得罪他、讓他難堪,因此寫了這首非常巧妙的雙層面的詩去回拒他。
「你雖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絕。」這就是張籍所要表達的,可是它表達得這樣委婉,李師道讀了,也就無可奈何了。
此詩富有民歌風味,它的一些描寫,在心理刻畫中顯示,寫得如此細膩,熨貼,入情入理,短幅中有無限曲折,真所謂「一波三折」。
此詩情理真摯,心理描寫細致入微,全詩委婉曲折而動人。除了它所表現的是君子坦盪胸懷這一因素外,其在藝術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為名作的重要原因。
⑧ 在古代,定情信物一般有哪些
一、同心結
香囊的歷史由來已久, 古時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就是說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
《紅樓夢》里林妹妹也曾給寶哥哥做過香囊,一針一線都凝結著她的情思。有一回寫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著,怎麼會送人?當芳華不再、紅雨落盡的時候,見香囊猶見伊人,卻只怕寶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卻為誰?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8)高唐縣工商局張惠蓮擴展閱讀
定情信物包括:手鏈、戒指、如意、羅漢錢、紅豆、鳳釵、手帕、荷包等,或者是家中祖傳的某種小物件、本人精心選購的某種紀念品等。不管信物為何、價值是否貴重,信物總會有一定來歷或與自己有特殊的關系,其精神上的含義肯定是不能用物品是否值錢來衡量的。贈上了信物,猶如呈上了自己的心願,表明自己將終身不移其志。
在中國古代,定親是男女雙方確定婚姻關系、僅次於正式結婚的社會性的重要禮儀。定親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卻常有用信物來定情的做法;迫於禮教和社會壓力,交換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雙方私下進行,他人無從知曉。
一般地說,一方贈予信物,對方也應回贈。信物是一定要保管好的,更不能轉送他人。信物丟失,預示著不忠。若是退回,則暗示情感破裂。
⑨ 古代有寓意的禮物
互相交換定情信物,是僅次於正式結婚的社會性質的重要禮儀,這就是我們現在人常說的儀式感,信物可以不必過於昂貴、也不必是特殊的什麼東西,但是總得是有一定來歷,或者和自己有些關系,精神上的含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一旦交換了信物,就表示把自己的忠心,也交付給了對方。
一般的定情信物,大多都是戒指、手鏈、羅漢錢等東西,在古代的時候,定親一般都是父母之命,或者有些時候,男女雙方產生了感情,但迫於禮教的壓力,所以私下裡互相交換信物,表達自己的感情,而且信物一點要保管好,丟失了就代表對對方的不忠,要是感情破裂,就會把信物,退還給對方。
雖然定情信物是流行於古代的,但是現在人們,也會在談戀愛的時候,或者是各個重要的節日,送給自己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一些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也代表著自己的心意,也表示兩個人的關系,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和現代,有什麼通用的定情信物呢?
先來說說戒指這個東西,用戒指定情這種習俗,已經在我國由來已久,南朝時期至晚唐之前,戒指都是男女互贈的,後來到了晚唐之後,就漸漸變成了,只能男子贈予女子,直到現在,有很多款式的時髦的戒指,是人們定情最喜歡送的禮物,而且在兩人訂婚、結婚時,都要有戒指作為紀念。
再來說說手鏈這種東西,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是都有的,也是人們會送到的一種信物,一般都是銀制的,也有寶石、水晶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大家要注意,這里的手鏈就是我們通常見到的鏈狀的,和手鐲手環等,都不一樣。
手鏈的一個作用,除了美觀之外也有祈求平安的意思,也表示了以他之愛,冠你婉間牽手終身等的含義,是定情信物中,除了戒指之外,送的最多的一件禮物了。
耳環也是古代和現代,女子們都喜愛的一種裝飾,早在《山海經》中就有了,女子佩戴耳飾的記錄了,所以穿耳的起訴,從三代起到現在一直都在流行,耳飾分為耳釘、耳環、耳墜等樣式。
清初的李漁李笠翁,有名的文學家、戲劇家和美學家,就曾經在《閑情偶記.生容》中說到過,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這種東西,在古人的審美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還有一種信物是裙子,裙子也是古代現代女子,都穿的一種衣物,但是古代的裙子和現代, 又有些不同,古代的裙子有不同的材質,其中絹做的最為普遍,皇家公主比較尊貴,用的起百鳥的羽毛,用這羽毛織成了百鳥狀的裙子,但畢竟奢華的貴婦還在少數,普通人家的女子,都穿的是簡單的布裙。
古代也有不少著名的裙子,有石榴裙、鳳尾裙、月華裙、彈墨裙等,各個朝代有各個朝代的風俗,頗具古風,現在很多人喜歡漢服、唐朝服飾,也會偶爾傳出來紀念傳統,而現代的裙子,樣式要更多了,這就不贅述了,相信大家在平時也都看過不少。
古代關於裙子,最經典的一首詩,那就是女皇武則天曾經給李治寫的一首,其中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這兩句話最為經典,縱然後來成了一代帝王,但她的心中,總是留有綿長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