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精密螺紋
就是精度級很高的螺紋,在軸與孔中你常見h6/H7的精度要求。
Ⅱ 珍螺是什麼茶
你好。你指的應該是針螺茶吧。
針螺茶來自中國特種茶之鄉—福建省福鼎市,它位於福建的東北部,是一片美麗的土地。那裡有一個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太姥山風景名勝區,上面種有大白毫品種茶樹。太姥山的海拔高於1300米,全年雲霧環繞,四周不種農作物,空氣清新,無污染,那裡茶樹全年都不打農葯,全用綠色農草肥。
針螺茶是經過高級茶師及技術師的精心研製而製成的,經過清香茉莉花的泡製,滋味清香甘醇,具有一種綠色的特別香型,一直深受國內外的好評。
Ⅲ 這是什麼螺,怎麼吃啊
盤子里放冰,把花摞清洗干凈,再把裡面的肉刁出來,放在冰上,[配料:老酒,醋,味精,少放點白糖,攪拌均勻]把花摞的肉沾調配好料,那吃起來真的是美味佳餚啊,你可以在搞點冰啤酒喝著,那麼更美味了
Ⅳ 四大名螺是哪四樣
鸚鵡螺(Nautilus Pompiplius)是屬於頭足綱四鰓亞綱鸚鵡螺目的軟體動物及貝類動物。
現有的種類不多,但都是暖水性動物。它們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區特有的種類,在我國台灣、海南島和南海諸島均有發現。
鸚鵡螺基本上屬於底棲動物,平時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層用腕部緩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它們能夠靠充氣的殼室在水中游泳,或以漏斗噴水的方式「急流勇退」。在暴風雨過後,海上風平浪靜的夜晚,鸚鵡螺愜意地浮游在海面止,貝殼向上,殼口向下,頭及腕完全舒展。這類動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為底棲的甲殼類,特別以小蟹為多。
鸚鵡螺的貝殼很美麗,構造也頗具特色。這種石灰質的外殼大而厚,左右對稱,沿一個平面作背腹旋轉,呈螺旋形。貝殼外表光滑,灰白色,後方間雜著許多橙紅色的波紋狀。這在各國發行的鸚鵡螺郵票上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殼有兩層物質組成,外層是磁質層,內層是富有光澤的珍珠層。殼的內腔由隔層分為30多個殼室,動物藏身於最後一個隔壁的前邊,即被稱為「住室」的最大殼室中。其他各層由於充滿氣體均稱為 「氣室」。每一隔層凹面向著殼口,中央有一個不大的圓孔,被體後引出的索狀物穿過,彼此之間以此相聯系。被截剖的鸚鵡螺,像是旋轉的樓梯,又像一條百褶裙,一個個隔間由小到大順勢旋開,它決定了鸚鵡螺的沉浮,這正是開啟潛艇構想的鑰匙,世界上第一艘蓄電池潛艇和第一艘核潛艇因此被命名為「鸚鵡螺號」。
鸚鵡螺現有的種類不多,但化石的種類多達2500種。鸚鵡螺化石也稱菊石,這些在古生代高度繁榮的種群,構成了重要的地層指標。地質學家利用這些存在於不同地址年代的化石,可以研究與之相關的動物演化、能源礦產和環境變化,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科學的數據。
揭示大自然演變的鸚鵡螺
1952年9月阿爾及利亞主辦第十九屆國際地質大會,首次為大會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其中第一枚郵票上出現的就是鸚鵡螺化石,它具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此後,鸚鵡螺化石圖片就頻頻在郵票上出現。
一九九六年《中國剪報》上轉載了一篇文章,講述了鸚鵡螺化石的又一作用:
「最近,美國兩位地理學家根據對鸚鵡螺化石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見解,月亮在離我們遠去,它將越來越暗。
鸚鵡螺在古生代幾乎遍布全球,但現在基本絕跡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還存在著六種鸚鵡螺。
這兩位科學家觀察了現存的幾種鸚鵡螺,發現貝殼上的波狀螺紋具有樹木一樣的性能。螺紋分許多隔,雖寬窄不同,但每隔上的細小波狀生長線在30條左右,與現代一個塑望日(中國農歷的一個月)的天數完全相同。觀察發現鸚鵡螺的波狀生長線每天長一條,每月長一隔,這種特殊生長現象使兩位地理學家得到極大的啟發。他們觀察了古鸚鵡螺化石,驚奇地發現,古鸚鵡螺的每隔生長線數且隨著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漸減少,而相同地質年代的卻是固定不變的。
研究顯示,新生代漸新世的螺殼上,生長線是26條;中生代白堊紀是22條;中生代侏羅紀是18條;古生代石炭紀是15條;古生代奧陶紀是9條。由此推斷,在距今42000多萬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時,月亮繞地球一周只有九天。
地理學家又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原理,計算了那時月亮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得到的結果是,4億多年前,距離僅為現在的43 %。
科學家對近3000年來有記錄的月蝕現象進行了計算研究,結果與上述推理完全吻合,證明月亮正在遠去。」
鸚鵡螺對揭示大自然演變的奧秘真是功不可沒。
近日,與大熊貓一樣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活化石」之稱的鸚鵡螺也在北京海洋館安家了。這些鸚鵡螺,歷經六千五百萬年演化,外形、習性和四億五千萬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中的祖先相比幾乎沒有變化,這讓科學家們也驚嘆不已!
6隻從國外來到北京海洋館安家的鸚鵡螺吸附在水下礁石上,有成年人拳頭大小。它們的外表非常美麗,很像一個染了五顏六色的搪瓷缸。鸚鵡螺的殼薄而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從殼的臍部輻射出紅褐色的曲折條紋,很像鸚鵡的頭部。飼養員用長鑷子夾著魷魚肉伸入水下,本來一動不動的鸚鵡螺很快行動起來,通過排出殼室內的水向前推進,可以像潛水艇一樣懸浮在水中,非常神奇!
據海洋館專家楊道明先生介紹,這些1歲大的鸚鵡螺還沒有到達生兒育女的年紀,因此從外表還看不出是男是女。目前,這些珍稀海洋生物正在休養狀態中,每天都可以吃到非常新鮮的蝦肉、魚肉,過著飯來張口的生活。當然,它們還肩負著科研任務,北京海洋館將對它們進行深海魚類養殖和動物進化上的科學研究。
鸚鵡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古老的軟體動物,已有上億年的生活史,素有「活化石」之稱,在研究動物進化上有很高價值。目前世界上僅殘存四種。鸚鵡螺與烏賊同屬於軟體動物頭足綱,外形卻與腹足綱普通的螺相似:具有單一螺旋形的外殼;它們將身體蜷曲於外殼中,通過殼室內空氣的調節來控制身體的沉浮。它們晝伏夜出,在傍晚上浮於水表層覓食,經人工馴化後可在白天餵食,吃食冷凍的魚肉、魷魚及蝦等。
鸚鵡螺有著多重迷人的身世。它被古生物學家習稱為無脊椎動物中的「拉蒂曼魚」,一種活化石的代名詞。這些具有分隔房室的鸚鵡螺,歷經六千五百萬年演化,外形似乎鮮少變化,這讓科學家驚嘆不已!而它們的祖先族群多達三十多種,卻在六千五百萬年前那場大劫難中,與恐龍同遭被掃盪一空滅絕的命運。少數殘存的現生鸚鵡螺後裔,棲息在印度洋與大西洋海域,剩下了「龐氏鸚鵡螺」、「深臍鸚鵡螺」、「大頭鸚鵡螺」以及兩個不大確定的種。科學家稱它為活化石,是因為和同樣具有多房室外殼的菊石類相關聯。
鸚鵡螺屬於軟體動物這一大門類中的頭足動物綱,它們還包括了烏賊、章魚、墨魚等,是海洋軟體動物門中最特化者,被海洋生物學家稱為汪洋中的噴射推進器。藉由水流不斷通過動物體的外套膜,然後經管狀肌肉本身以及動物體膨脹軟體而噴射往後方推進遊行。而鸚鵡螺則更為特化,它的外殼由橫斷的隔板,分隔出三十餘個獨立的小房室,最後一個(也是最大一間)房室就是動物體居住處。當動物體不斷成長,房室也周期性向外側推進,在外套膜後方則分泌碳酸鈣與有機物質,建構起一個嶄新的隔板。在隔板中間,貫穿並連通一個細管:得以輸送氣體(多為氮氣)進到各房室之中,這樣就像潛水艇似的,掌控著殼室的浮沉與移行。鸚鵡螺通常夜間活躍,日間則在海洋底質上歇息,以觸手握在底質岩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層一直到六百米深,氣體的量必須能夠調控,使鸚鵡螺適應不同深度的壓力。當動物死亡後,身軀軟體脫殼而沉沒,外殼則終生漂泊海上。它的名字事實上就是源自拉丁文「水手」一字,古代人們,僅發現到成群鸚鵡螺的空殼隨波逐流;而數學家們,更著迷於鸚鵡螺外殼切面所呈現優美的螺線。
自古,鸚鵡螺就以它令人炫目的美麗讓人發出由衷的贊美。出土於東晉南京王興之夫婦墓的鸚鵡杯以海里稀有貝類動物鸚鵡螺殼為杯身,殼外用銅邊鑲扣,兩側裝有銅質雙耳,螺內自然形成的水車輪片狀可以儲存酒,構思精巧,造型獨特,是目前為止六朝考古中唯一的一件。鸚鵡螺杯在出土文物中罕見,但在古代詩文中並不罕見。李白的《襄陽歌》中就有「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的詩句。
除了外表,鸚鵡螺的精密構造也是造物的奇跡。人類模仿鸚鵡螺排水,吸水的上浮、下沉方式,製造出了第一艘潛水艇。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誕生,「鸚鵡螺」號總重2800噸,共花費5500萬美元。整個艇體長90米,航速平均20節,最大航速25節,可在最大航速下連續航行50天、全程3萬公里而不需要加任何燃料。該艇與當時的普通潛艇相比,航速大約快了一半。整個核動力裝置占船身的一半左右。艇體外形與內部、動力儀器與作戰裝備,都是最精密的科學產品,都是用最流線型的外貌與簡便的控制裝配起來的,與普通潛艇相比,「鸚鵡螺」號艇體外殼顯得更為厚實,潛水深度在150米以下,在深海中行進時,憑其特裝的聲吶,可以自由探路,絕無觸礁撞石的危險。
據以色列國防部透露,美以聯合研製的「鸚鵡螺」激光武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擊落火箭的戰術高能激光武器系統。
雖然鸚鵡螺和大熊貓一樣稀有,但是許多人卻並不知道。據了解,我國沿海一些城市都出現過販賣鸚鵡螺工藝品的現象。根據《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法》規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鸚鵡螺,若需出售,每隻得向國家交3萬元資源保護費,同時得經農業部批准才能經營。但非法經營鸚鵡螺的行為卻屢禁不止。有關人士認為,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因為店主非法販賣的方式非常隱秘,貨不上架,有的店主甚至把鸚鵡螺殼藏在離商店有一定距離的家裡,或其他難以查到的地方,而漁業和工商部門的人店主一般都認識,查處非常難。
萬寶螺
拉丁文名稱:Cypraecasis rufa
英文名稱:Bull's-mouth Helmet
貝類動物:腹足綱、鶉螺超科、唐冠螺科。
萬寶螺表有許多排列整齊的純瘤,貝殼厚而重,螺塔低、殼口大。整體呈艷紅色或褐紅色。萬寶螺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太平洋。棲息地為珊瑚礁附近,一般尺寸為15厘米。該螺不僅可作為觀賞收藏,還可以置於手掌中進行按摩保健。
唐冠螺:(Cassis cornuta)
軟體動物、腹足綱(Gastropoda)、前鰓亞綱、中腹足目、唐冠螺科
大型海螺。貝殼大而厚重,長和高都可以達到30厘米,灰白色到金黃色,具金屬光澤,形狀象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螺旋部低矮。肩部有5~7個角狀突起。內、外唇擴張,呈桔黃色的盾面。外唇內緣有5~7個齒。
在中腹足目中有一科動物的貝殼十分珍貴,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螺殼個體大,形狀獨特而美麗,是具家陳設和把玩的珍品,其市場價格也不菲。這就是唐冠螺(Cassis cornuta),現存80多種。另外還有一種是形狀亦如帽,殼面有凸起的瘤突,光滑而晶瑩的萬寶螺也是其成員之一。
這種軟體貝類動物通常螺塔低,貝殼膨脹,體層豐滿,一般具有結節、肋或縱脹肋。雌雄形態有別,喜棲息於砂底。大多數以海膽為食。因其內唇擴張如帽緣,體形如唐朝僧人的帽子而得名。
在中國分布於台灣和西沙群島。多生活在水深1~20米的沙質海底。肉可食用,殼供觀賞,還可作為雕刻工藝材料。
例如:
1. 火焰唐冠螺 (Cassis flammea)
2. 唐冠螺 (Cassis cornuta)
3. 侏儒唐冠螺 (Cassis nana)
4. 萬寶螺 (Cypraecassis rufa)
5. 棋盤鬘螺 (Phalium areola)
大法螺(Trumpet Triton):屬法螺科,也稱海神法螺,海南民間俗稱鳳尾螺。螺塔高而尖,高度低於總殼高的一半,螺頂常缺損。每層寬大的體層常有兩條明顯的縱脹肋。體層上的螺肋光滑、寬大而且低平,其間有較深的螺溝及少數細肋。縫合線深刻,各螺層在縫合線下的螺肋常呈波狀並有皺紋。前水管溝寬大而短,沿螺軸壁有折褶。殼表為乳白色,有深褐色斑紋和新月形斑紋。殼口橙褐色,外唇齒間有白色溝槽。軸齒白色,齒間為深褐色。
分布:印度太平洋、日本南部、大洋洲;
棲息地:珊瑚礁;
Ⅳ 馬鞍山哪些裝飾公司好
正確的選擇是成功的一半!選擇裝修公司是裝修中最重要的一步,好的裝修公司不僅可以減少裝修預算,更可以讓業主省心、省力!選擇裝修公司應該至少考察其如下幾個方面:公司的專業水平、公司的可靠性、公司的信譽。
Ⅵ 馬鞍山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簡介
馬鞍山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公司」)坐落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慈湖經濟開發區海螺大道,佔地177畝,公司定員238人。
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金家莊區
Ⅶ 怎麼飼養觀賞螺
1、飼養條件
普通魚缸即可,最好有蓋子,因為黃金螺、紫衣螺、紫百合螺、藍水晶、白象牙有在繁殖期在水面上方產卵的習性,容易掉出去摔傷。
所有螺之間可以混養,並且可以和大部分小型或中型魚混養,但是像潛水艇、巧克力娃娃、河豚、烏龜這些是不好混養的,它們會吃掉螺。
2、水溫
大部分螺可以適應12-35℃的水溫。最佳溫度21-28℃。水溫增加螺的活動量也增加,在低於18℃度時不愛活動。
3、飼養密度
一般來講飼養密度可以5 升水飼養一隻成螺比較合適,小螺可以適當多些,過大的量會很容易造成缺鈣和水混濁現象。當然如果循環系統比較強大可以多養一些的。
4、食物
螺是雜食性動物,各種飼料、煮菠菜葉、白菜葉、新鮮的玉米、死魚、缸壁上的藻、魚吃剩的殘渣等都可以。但是不要忘記螺殼的生長需要比魚更加吸收大量的鈣質,這就要求主糧必須含鈣量高,最好補充一些鈣片。
(7)馬鞍山精螺擴展閱讀:
觀賞螺的繁殖:
水溫越高繁殖越頻繁(21-28 ℃之間)反之繁殖周期加長。超過30℃後大部分螺反而停止繁殖。
月光螺(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同時下卵)產凝膠狀的卵,一般附著於水草上,成螺每次大約可以產100 多個卵,根據水溫和含氧量孵化時間在15-25 天左右。
黃金、紫衣、藍水晶、白象牙、紫百合這些神秘螺是要分公母的,交配後母螺產卵在水面上部的缸壁上,每次150 粒左右,卵是一顆一顆產下並互相黏接成為一個卵塊。剛產下時是軟的的並帶著乳白色,數小時內會硬化,孵化時間在12-20 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