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鞍山市端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端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2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無等。
法定代表人:端偉
成立時間:2013-02-28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14590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花山區中央花園8-217
B. 好聽的日本女孩名字!
琉璃,彌生,冬梨,夏梨,千秋,海理,夏旋,八雲
C. 馬鞍山市七中端木惠子
我在七中,可她已經不再七中
D. 演員端木惠子是日本人嗎為啥一直在中國
端木、東野、新垣、東門、西宮、公良、木門等6個復姓,與日本姓氏差不多,很容易被人以為是日本人
端木也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姓氏,端木的始祖是孔子弟子子貢,其實子貢原名叫端木賜。還有一種說法,「端木」一姓源自周文王姬昌的老師鬻熊的後代端木典。
另外一種說法,復姓端木的漢族曾融入過中國古代回回民族,比如清朝的書法家端木埰、書畫家端木焯和端木治。端木姓作為中國典型的復姓,分布也很廣,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雲南、河北、河南、陝西、安徽、黑龍江、台灣、香港等12個省市,據說端木姓還去了美國、日本等地。
E. 四個字的明星
迪麗熱巴,古力娜扎,易烊千璽,歐陽娜娜等
F. 當塗一中端木春波老師的電話
直接去一中找他不就得了
G. 姓端木的來歷
源流一
源於羋姓(源於軒轅氏),出自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之師鬻熊之後端木典,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歷史文獻《端木氏家譜》、《端木氏祖德性譜》的記載:黃帝次子昌意。
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長子重黎,次子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六子,少子季連。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
之後其世系失記,至二十餘世有鬻熊,仕於周,為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之師。鬻熊生二子,長子熊麗,次子侸叔(端木侸)。侸叔生典,典以父名為姓,名端木典,這是端木氏得姓之始祖,其後幾世斷紀無考。
西周末期,有端木典的後裔端木舒,仍仕於周王室。他隨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陽,在建立成周的過程中建有功勛。端木舒生子徹,端木徹生子緘,端木緘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廣單。後來端木廣單被衛獻公姬衎聘為客卿,自此,端木氏家族遷居衛國。
端木廣單生子伾。端木伾生子巨。端木巨仕衛靈公姬元,「匡君澤民,稱衛之賢大夫」。端木巨娶蘧氏,蘧氏「天性賢良,仁慈端莊……懷孕十月,夢神賜寶玉」,遂誕子,因名端木賜。按此記載,端木氏源出羋姓,為祝融氏的後裔子孫。
春秋時期,在孔子門下求學而道藝精通的七十二賢者之一的端木賜,就是衛靈公執政時期(公元前534~前493年)的大夫端木巨之子。端木賜,公元前520~前456年,字子貢,衛國人(今河南浚縣),著名孔子門下弟子。
關於端木賜之字,著名漢朝學者劉向在《說苑》中,將端木賜之字「子貢」稱為「子贛」,並指出:「子貢乃子贛之誤」,他還強調,在端木賜為魯國宰相時,魯公賜端木賜字子贛,因「贛」字的古讀音為gòng(ㄍㄨㄥˋ),因而後人凡筆訛為「子貢」,屬於音訛所改。
這一說法在漢朝典籍《石經》中也有描述:「貢應作贛」。「贛」字今天讀音為gàn(ㄍㄢˋ),則是因古代吳越人的地方方言讀音而致,為漢語九大方言中「贛方言」的特點,並影響到許多漢字讀音的衍展性。端木賜善於經商,是孔子所有弟子中最富裕的,家累千金。
端木賜其人善於辯論,做事很能幹,曾出任過魯國、衛國、齊國的宰相,曾經游說吳國,出師敵齊以存魯。但他「富貴而能謙恭守禮」,故而他的家族一直很昌盛。端木氏源遠流長,祖述聖學,書香門第,歷代英才輩出。端木賜的後裔如今繁衍已至八十九代。自先賢端木子貢之後端木家族有系統的族譜,繁衍、遷徙昭然有序。
在端木賜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端木氏,歷經兩千五百餘年,綿延數十代,至今後裔宗脈遍布海內外,分衍有端木氏、端氏、木氏、沐氏、贛氏、貢氏及部分林氏等。端木氏族人以及省改的端氏、木氏、沐氏、贛氏、貢氏、林氏族人皆尊奉端木賜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端木氏,出自漢族端木氏融入回回民族。
早期的回族端木氏族人,有清朝書法家端木埰、書畫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東南沿海地區。
(7)馬鞍山端木惠子擴展閱讀:
端木姓為漢字復姓。端木此姓相當的古老,自東周時期便有此姓,據元和姓纂記載,端木一姓的祖宗為孔子弟子端木賜(即子貢),系出於衛國。端木姓分布相當的廣,但後來大多改姓為端姓、木姓、沐姓,故今日已不多見。
今雲南省的昆明市、通海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凓水區、宜興市、句容市、金壇市、常州市、無錫市、蘇州市、六合區、徐州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的杭州市、麗水市、金華市、青田市。
河北省的 邢台市滄州市、衡水市、青縣、邯鄲市邯山區、秦皇島市,河南省的濮陽市南樂縣、鶴壁市浚縣、鄭州市新密市、新鄭市、偃師縣、登封市、洛陽市伊川縣、焦作市、南樂縣、安陽市、商丘市。
廣東省的深圳市、清遠市,安徽省的馬鞍山市、六安市,山東省的濟南市歷城區、濟寧市、菏澤市鄆城縣、聊城市東昌府區、茌平縣、濱州市無棣縣,吉林省的長春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建德市,陝西省的西安市,黑龍江省的鶴崗市、河港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美國,日本等地,均有端木氏族人分布。
H. 端木賜的存魯亂齊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
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彊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柰何?」
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說曰:「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彊,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彊晉,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彊齊。智者不疑也。」
吳王曰:「善。雖然,吾嘗與越戰,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子貢曰:「越之勁不過魯,吳之彊不過齊,王置齊而伐越,則齊已平魯矣。且王方以存亡繼絕為名,夫伐小越而畏彊齊,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且王必惡越,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此實空越,名從諸侯以伐也。」吳王大說,乃使子貢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問曰:「此蠻夷之國,大夫何以儼然辱而臨之?」
子貢曰:「今者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而先聞,危也。三者舉事之大患。」
句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於會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願也。」遂問子貢。子貢曰:「吳王為人猛暴,群臣不堪;國家敝以數戰,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內變;子胥以諫死,太宰嚭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今王誠發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寶以說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彼戰不勝,王之福矣。戰勝,必以兵臨晉,臣請北見晉君,令共攻之弱吳必矣。其銳兵盡於齊,重甲困於晉,而王制其敝,此滅吳必矣。」越王大說,許諾。送子貢金百鎰,劍一,良矛二。
子貢不受,遂行。報吳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棲於會稽,國為虛莽,賴大王之賜,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謀之敢慮!』」後五日,越使大夫種頓首言於吳王曰:「東海役臣孤句踐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問於左右。今竊聞大王將興大義,誅彊救弱,困暴齊而撫周室,請悉起境內士卒三千人,孤請自被堅執銳,以先受矢石。因越賤臣種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領,鈇屈盧之矛,步光之劍,以賀軍吏。」
吳王大說,以告子貢曰:「越王欲身從寡人伐齊,可乎?」
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又從其君,不義。君受其幣,許其師,而辭其君。」吳王許諾,乃謝越王。於是吳王乃遂發九郡兵伐齊。子貢因去之晉,謂晉君曰:「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夫齊與吳將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
晉君大恐,曰:「為之柰何?」
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晉君許諾。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田常想要在齊國叛亂,卻害怕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移他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孔子聽說這件事,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地方,是我們出生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危險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麼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請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張、子石請求前去救魯,孔子也不答應。子貢請求前去救魯,孔子答應他。
子貢就出發了,來到齊國,游說田常說:「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魯國,是難攻打的國家,它的城牆單薄而矮小,它的護城河狹窄而水淺,它的國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們虛偽而中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厭惡打仗的事,這樣的國家不可以和它交戰。您不如去攻打吳國。吳國,它的城牆高大而厚實,護城河寬闊而水深,鎧甲堅固而嶄新,士卒經過挑選而精神飽滿,可貴的人才、精銳的部隊都在那裡,又派英明的大臣守衛著它,這樣的國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頓時忿怒了,臉色一變說:「你認為難,人家認為容易;你認為容易的,人家認為是難的。用這些話來指教我,是什麼用心?」子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國內的,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國家。如今,您的憂患在國內。我聽說您多次被授予封號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為朝中大臣的有反對你的呀。現在,你要攻佔魯國來擴充齊國的疆域,若是打勝了,你的國君就更驕縱,佔領了魯國土地,你國的大臣就會更尊貴,而您的功勞都不在其中,這樣,您和國君的關系會一天天地疏遠。這是您對上使國君產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成就大業,太困難啦。國君驕縱就要無所顧忌,大臣驕縱就要爭權奪利,這樣,對上您與國君感情上產生裂痕,對下您和大臣們相互爭奪。象這樣,那您在齊國的處境就危險了。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假如攻打吳國不能取得勝利,百姓死在國外,大臣率兵作戰朝廷勢力空虛,這樣,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的非難,孤立國君專制齊國的只有您了。」田常說:「好。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開赴魯國了,現在從魯國撤軍轉而進兵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麼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請讓我為您出使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援助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田常採納了子貢的意見,就派他南下去見吳王。
子貢游說吳王說:「我聽說,施行王道的不能讓諸侯屬國滅絕,施行霸道的不能讓另外的強敵出現,在千鈞重的物體上,再加上一銖一兩的分量也可能產生移位。如今,擁有萬輛戰車的齊國再獨自佔有千輛戰車的魯國,和吳國來爭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險。況且去援救魯國,是顯揚名聲的事情;攻打齊國,是能獲大利的事情。安撫泗水以北的各國諸侯,討伐強暴的齊國,用來鎮服強大的晉國,沒有比這樣做獲利更大的了。名上保存危亡的魯國,實際上阻阨了強齊的擴張,這道理,聰明人是不會疑的。」吳王說:「好。雖然如此,可是我曾經和越國作戰,越王退守在會稽山上棲身,越王自我刻苦,優待士兵,有報復我的決心。您等我攻打越國後再按您的話做罷。」子貢說:「越國的力量超不過魯國,吳國的強大超不過齊國,大王把齊國擱置在一邊,去攻打越國,那麼,齊國早已平定魯國了,況且大王正借著」使滅亡之國復存,使斷絕之嗣得續「的名義,卻攻打弱小的越國而害怕強大的齊國,這不是勇敢的表現。勇敢的人不迴避艱難,仁慈的人不讓別人陷入困境。聰明的人失掉時機,施行王道的人不會讓一個國家滅絕,憑借這些來樹立你們的道義。現在,保存越國向各國諸侯顯示您的仁德,援助魯國攻打齊國,施加晉國以威力,各國諸侯一定會競相來吳國朝見,稱霸天下的大業就成功了。大王果真畏忌越國,我請求東去會見越王,讓他派出軍隊追隨您,這實際上使越國空虛,名義上追隨諸侯討伐齊國。」吳王特別高興,於是派子貢到越國去。
越王清掃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貢,親自駕馭著車子到子貢下榻的館舍致問說:「這是個偏遠落後的國家,大夫怎麼屈辱自己莊重的身份光臨到這里來了!」子貢回答說:「現在我已勸說吳王援救魯國攻打齊國,他心裡想要這么做卻害怕越國,說:『等我攻下越國才可以』。像這樣,攻破越國是必然的了。況且要沒有報復人的心志而使人懷疑他,太拙劣了;要有報復人的心志又讓人知道他,就不安全了;事情還沒有發動先叫人知道,就太危險了。這三種情況是辦事的最大禍患。」勾踐聽罷叩頭到地再拜說:「我曾不自量力,才和吳國交戰,被圍困在會稽,恨入骨髓,日夜唇焦舌燥,只打算和吳王一塊兒拚死,這就是我的願望。」於是問子貢怎麼辦。子貢說:「吳王為人兇猛殘暴,大臣們難以忍受;國家多次打仗,弄得疲憊衰敗,士兵不能忍耐;百姓怨恨國君,大臣內部發生變亂;伍子胥因諫諍被殺死,太宰嚭執政當權,順應著國君的過失,用來保全自己的私利:這是殘害國家的政治表現啊。現在大王果真能出兵輔佐吳王,以投合他的心志,用重金寶物來獲取他的歡心,用謙卑的言辭尊他,以表示對他的禮敬,他一定會攻打齊國。如果那場戰爭不能取勝,就是大王您的福氣了。如果打勝了,他一定會帶兵逼近晉國,請讓我北上會見晉國國君,讓他共同攻打它,一定會削弱吳國的勢力。等他們的精銳部隊全部消耗在齊國,重兵又被晉國牽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憊不堪的時候攻打它,這樣一定能滅掉吳國。」越王非常高興,答應照計行動。送給子貢黃金百鎰,寶劍一把,良矛二支。子貢沒有接受,就走了。
子貢回報吳王說:「我鄭重地把大王的話告訴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說:『我很不走運,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又不自量力,觸犯吳國而獲罪,軍隊被打敗,自身受屈辱,棲居在會稽山上,國家成了荒涼的廢墟,仰賴大王的恩賜,使我能夠捧著祭品而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懷,怎麼另有其他的打算!』」過了五天,越國派大夫文種以頭叩地對吳王說:「東海役使之臣勾踐謹派使者文種,來修好您的屬下近臣,托他們向大王問候。如今我私下聽說大王將要發動正義之師,討伐強暴,扶持弱小,困扼殘暴的齊國而安撫周朝王室,請求出動越國境內全部軍隊三千人,勾踐請求親自披掛鎧甲、拿著銳利的武器,甘願在前面去冒箭石的危險。因此派越國卑賤的臣子文種進獻祖先珍藏的寶器,鎧甲十二件,斧頭、屈盧矛、步光劍、用來作貴軍吏的賀禮。」吳王聽了非常高興,把文種的話告訴子貢說:「越王想親自跟隨我攻打齊國,可以嗎?」子貢回答說:「不可以。使人家國內空虛,調動人家所有的人馬,還要人家的國君跟著出征,這是不道義的。你可接受他的禮物,允許他派出軍隊,辭卻他的國君隨行。」吳王同意了,就辭謝越王。於是吳王就是調動了九個郡的兵力去攻打齊國。
子貢因而離開吳國前往晉國,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不事先謀劃好計策,就不能應付突然來的變化,不事先治理好軍隊,就不能戰勝敵人。現在齊國和吳國即將開戰,如果那場戰爭吳國不能取得勝利,越國必定會趁機擾亂它;和齊國一戰取得了勝利,吳王一定會帶他的軍隊逼近晉國。」晉非常恐慌,說:「那該怎麼辦呢?」子貢說:「整治好武器,休養士卒,等著吳軍的到來。」晉君依照他的話做了。
子貢離開晉國前往魯國。吳王果然和齊國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齊軍打得大敗,俘虜了七個將軍的士兵而不肯班師回國,果然帶兵逼近晉國,和晉國人在黃池相遇。吳晉兩國爭雄,晉國人攻擊吳國,大敗吳軍。越王聽到吳軍慘敗的消息,就渡過江去襲擊吳國,直打到離吳國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營紮寨。吳王聽到這個消息,離開晉國返回吳國,和越國軍隊在五湖一帶作戰。多次戰斗都失敗了,連城門都守不住了,於是越軍包圍了王宮,殺死了吳王夫差和他的國相。滅掉吳國三年後,越國稱霸東。
所以,子貢這一出行,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掉了吳國,使晉國強大而使越國稱霸。子貢一次出使,使各國形勢發生了相應變化,十年當中,齊、魯、吳、晉、越五國的形勢各自有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