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衛生局的主要服務職能有哪些
1、負責市級、區級餐飲服務許可證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市級資料初審、許可證的發放工作;負責市級餐飲服務許可證年度復核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審核、貼花和許可證的發放工作。
2、負責市級、區級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市級資料初審、許可證的發放工作;負責市級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年度復核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審核、貼花和許可證的發放工作。
3、負責市級供水單位衛生許可證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市級資料初審、許可證的發放工作;負責市級供水單位衛生許可證年度復核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審核、貼花和許可證的發放工作。
4、負責市級放射診療許可證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審核、現場審核、許可證的發放工作;負責市級放射診療許可證年度校驗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審核、貼花和許可證的發放工作;負責省級放射診療許可證(核醫學項目)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現場審核、資料初審、封檔工作。
5、負責市級建設項目(非職業病危害類)衛生審核、竣工達標驗收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認可書的發放工作。
6、負責市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審核(備案)、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備案)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參與專家組評審和竣工驗收、批件的發放工作。負責市級建設項目放射性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審核(備案)、建設項目放射性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建設項目放射性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備案)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具體組織專家組評審和竣工驗收、認可書的發放工作。
7、負責省級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封檔工作。
8、負責省級消毒產品(衛生用品、消毒劑、消毒器械)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封檔工作。
9、負責省級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封檔工作。
10、負責市級醫師執業許可(首次醫師執業注冊、區外到區內變更注冊)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初審、發證工作;負責市級醫師執業許可(醫師區內變更注冊、區內到區外變更注冊)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審核、審批工作。
11、負責外國醫師來華(市衛生局發證的醫療機構)短期行醫注冊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工作。
12、負責全市護士注冊(首次注冊)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上報、執業證的發放工作;負責全市護士注冊(延續注冊、變更注冊)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初審、執業證的發放工作。
13、負責市衛生局發證的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執業登記、變更、注銷申請的收件、受理工作。
14、負責市級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申請的收件、受理、發證工作。
15、負責市級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申請的收件、受理、發證工作。
16、負責市衛生局發證的醫療機構校驗申請的咨詢服務、收件、形式審查、受理、資料審核、審批(代理)、發證工作。
㈡ 衛生監督所主要是做什麼的
衛生監督所具體工作是:
1、依法監督管理食品、消毒產品、生活飲用水及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
2、依法監督管理公共場所、職業、放射、學校衛生等工作;
3、依法監督傳染病防治工作;
4、依法監督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業人員的執業活動,整頓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行為;
5、承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2)衛生監督公共服務事項擴展閱讀
衛生監督所人事職責:
1、負責黨務、人事、新聞宣傳、紀檢、監察、精神文明和政風行風建設,群眾團體、統戰、退休人員等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協調,並督查和反饋黨總支部決議的貫徹情況。
2、負責落實黨總支部各種會議、學習和活動的組織工作。
3、負責完成黨總支各類公文起草修訂工作和黨內文書、保密資料的收集、歸檔管理工作。
4、負責組織黨員的教育管理,制訂並落實黨員、幹部、職工政治理論、黨紀政紀和法律法規學習計劃;同時負責受理、調查對黨員、幹部、職工違法違紀行為的信訪(舉報)。
5、組織制定並落實黨務、人事管理規章制度、實施細則和工作程序,負責工資福利、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及信息統計和相關報表的編制、上報工作。
6、負責所內設科室職能和編制管理,做好人員的配置、調配及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職稱評審工作。
㈢ 衛生監督的職責是什麼!
1、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根據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2011年全國設置化學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點480個,對19類10.2萬份樣品進行監測;設置食源性致病菌監測點716個,對9大類5.3萬份樣品進行監測;在465個醫療機構設置監測點,開展食源性疾病試點工作。
2、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監管。
根據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報告(下同),2011年,職業衛生實際監督7.2萬戶,監督覆蓋率50.1%;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9.7萬戶次,合格率99.1%。依法查處職業衛生監督案件1586件。
放射衛生實際監督2.8萬戶,監督覆蓋率62.3%,進行經常衛生監督4.6萬戶次,合格率99.2%。依法查處放射衛生監督案件633件。
3、公共場所和生活飲用水監督抽檢。
2011年,公共場所實際監督73.3萬戶,監督覆蓋率58.3%,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135.7萬戶次,合格率99.4%。依法查處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案件11000件。生活飲用水實際監督3.3萬戶,監督覆蓋率67.9%,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7.3萬戶次,合格率98.8%。
監測生活飲用水樣品3.2萬件,合格率92.1%。依法查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案件340件。
4、學校衛生和傳染病防治監督。
2011年,學校衛生實際監督13.7萬戶,監督覆蓋率63.7%,經常衛生監督22.3萬戶次,合格率99.9%。依法查處學校衛生監督案件135件。傳染病防治實際監督7.6萬戶,進行經常衛生監督10.5萬戶次,合格率99.7%。監測消毒產品7.9萬件,合格率96.3%。
依法查處傳染病防治監督案件6480件。
5、醫療衛生和血液安全監管。
2011年,醫療衛生實際監督39.4萬戶,監督覆蓋率66.3%,進行經常衛生監督65.4萬戶次,合格率98.3%。依法查處醫療衛生監督案件12469件,無證行醫案件6477件。采供血機構實際監督594戶,監督覆蓋率76.0%,進行經常衛生監督1583戶次。依法查處采供血衛生監督案件7件。
(3)衛生監督公共服務事項擴展閱讀
衛生監督的分類
1、食品衛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之規定,劃歸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管理
2、環境衛生。
2004年全國27個省公共場所衛生監督55.1萬戶,監督率97.9%,監測合格率93.8%。全國21個省(區、市)共抽檢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化妝品產品24942件,合格率為94.1%,其中進口化妝品合格率95.2%,國產化妝品合格率94.0%。
3、勞動衛生。
2004年,全國15個省(區、市)各類職業病發病4423例,其中:塵肺3166例,慢性職業中毒483例,急性職業中毒265例,職業性眼、耳鼻喉疾病267例。據19個省統計,生產環境中有害因素測定點25.7萬個,實測率61.8%。
2004年,全國23個省(區、市)共有24483個放射工作場所接受經常性衛生監督,放射工作人員就業後健康體檢率78.6%。
4、學校衛生。
2004年全國27個省有48239所學校(包括高校、中專、技校、中學及小學)接受經常性衛生監督, 衛生監督頻次為1.66,合格率為45.4%。全國學校共體檢3萬余次,參加體檢的學生人數為2449萬人,學生體檢率47.4%。
參考值資料來源:網路-衛生監督
㈣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公共衛生產品,主要任務是由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協助基層衛生監督機構開展食品安全、職業衛生、飲用水衛生、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報告並協助調查。
㈤ 衛生監督員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內容
公共場所的監督工作。就是包括各類旅店、理發店、游藝廳公共場所,還有包括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的衛生方面的監督工作。場所的設計、布建、施工。員工的從業資格等的監督工作。
㈥ 衛生監督局的職責是什麼
以深圳市為例,深圳市衛生監督局的職責如下:
1、對深圳市財政性經費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采供血機構及人員依法執業情況進行直接監管;
2、對市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學校以及列入「政府直通車」名單中的機構、重大活動接待單位的傳染病防治、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等公共衛生項目實施直接監管;
3、負責擬定全市衛生監督規范、年度監督計劃、專項工作方案和相關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4、負責對區級衛生監督機構實行業務指導、業務督導、稽查和執法考核;
5、負責組織全市衛生監督機構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6、組織指導全市監督機構開展法律知識宣傳;
7、負責全市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業務知識培訓;
8、協調和指導各區衛生監督機構查處重大違法案件和跨區違法案件。
深圳市衛生監督局內設機構職能
1、監督巡查與重大活動保障科
負責對被管理對象綜合巡查、雙隨機抽查;依法綜合協調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依法綜合協調對本行政區域內違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行為進行查處;依法綜合協調我市重大活動的衛生監督保障工作。
2、行政許可科
負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管轄許可權內行政許可事項和服務事項的咨詢、受理、初審、現場審查、制證、發放、資料歸檔,公共場所及集中式供水單位新、改、擴建建設項目的預防性衛生審查和竣工驗收,以及依法對違反《行政許可法》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等工作。
3、學校衛生與飲用水監督科
負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管轄許可權內市屬學校的生活飲用水、教學環境、生活設施以及控煙工作的監督管理,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市屬托幼機構的生活飲用水的監督管理,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違反學校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進行查處;負責生活飲用水、涉水產品的監督管理,依法對涉水產品開展衛生審查。
以上內容參考深圳市衛生監督局-深圳市衛生監督局機構職能
㈦ 衛生監督所詳細職能
衛生監督所職能和承辦工作:
一、各省市的衛生監督所主要職責有所不同,如:北京市衛生監督所主要職責:
依法監督管理食品、消毒產品、生活飲用水及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依法監督管理公共場所、職業、放射、學校衛生等工作;依法監督傳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監督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業人員的執業活動,整頓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行為;承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2005年9月開始,承擔市衛生局衛生監督處相關職能。
二、目前,監督中心已承辦8項由衛生部直接審批的行政許可工作,分別是:
1、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受理、評審;
2、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受理、評審;
3、首次進口的化妝品受理、評審;
4、化妝品新原料受理、評審;
5、消毒劑、消毒器械受理、評審;
6、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受理、評審;
7、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工作相關事項;
8、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資質(甲級)的受理、資料審查、評審意見匯總上報。
同時,還承擔國家計量認證衛生評審組工作,受理國家級、省級衛生檢測機構和實驗室開展計量認證申請、評審事宜。承擔制定衛生監督執法檢驗技術規范。
協助衛生部開展衛生標准審查、衛生標准制修訂、重大理論問題研究、衛生標准宣貫工作。
負責國家級衛生監督信息平台運行與管理,並進行全國衛生監督信息 的收集、整理、匯總分析及衛生監督員培訓等項工作。
(7)衛生監督公共服務事項擴展閱讀:
中國衛生監督:國家法定的一個監督機構,主要負責公共衛生、職業衛生、消毒殺蟲產品、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等等的監督檢查管理工作。
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成立於2002年1月23日,是衛生部承擔行政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也是衛生部衛生行政許可對外的統一窗口,人員依照公務員管理。
監督中心的工作宗旨是:務實高效、廉潔勤政、服務社會、保障安康,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㈧ 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督依據什麼法規
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是為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人體健康制定。由國務院於1987年4月1日發表並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是為保證食品衛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強人民體質,而制定的法律。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於修訂通過,自1995年10月30日起施行。
(8)衛生監督公共服務事項擴展閱讀: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1987年4月1日國務院發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下列公共場所:
(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
(三)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
(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
(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六)商場(店)、書店;
(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條公共場所的下列項目應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一)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
(二)水質;
(三)採光、照明;
(四)噪音;
(五)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
公共場所的衛生標准和要求,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2]
第四條國家對公共場所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2]
"衛生許可證"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簽發。
第二章衛生管理
第五條公共場所的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對所屬經營單位(包括個體經營者,下同)的衛生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並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六條經營單位應當負責所經營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建立衛生責任制度,對本單位的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工作。
第七條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八條除公園、體育場(館)、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兩年復核一次。
第九條公共場所因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經營單位應妥善處理,並及時報告衛生防疫機構。
第三章衛生監督
第十條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
民航、鐵路、交通、廠(場)礦衛生防疫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施行衛生監督,並接受當地衛生防疫機構的業務指導。
第十一條衛生防疫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交給的任務。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同級人民政府發給證書。
民航、鐵路、交通、工礦企業衛生防疫機構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其上級主管部門發給證書。
第十二條衛生防疫機構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職責:
(一)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測和衛生技術指導;
(二)監督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指導有關部門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2]
第十三條衛生監督員有權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索取有關資料,經營單位不得拒絕或隱瞞。衛生監督員對所提供的技術資料有保密的責任。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在執行任務時,應佩戴證章、出示證件。
第四章罰則
第十四條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衛生防疫機構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一)衛生質量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而繼續營業的;
(二)未獲得"健康合格證",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
(三)拒絕衛生監督的;
(四)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
罰款一律上交國庫。
第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造成嚴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受害人賠償損失。
違反本條例致人殘疾或者死亡,構成犯罪的,應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對罰款、停業整頓及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天內,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但對公共場所衛生質量控制的決定應立即執行。對處罰的決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訴的,由衛生防疫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十七條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機構和衛生監督員必須盡職盡責,依法辦事。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收取賄賂的,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條例的實施細則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
第十九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公共場所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有關衛生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以及相關的衛生標准、規范,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宣傳,預防傳染病和保障公眾健康,為顧客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
第三條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全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國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鐵路部門所屬的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對管轄范圍內的車站、等候室、鐵路客車以及主要為本系統職工服務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隊伍和公共場所衛生監測體系,制定公共場所衛生監督計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鼓勵和支持公共場所行業組織開展行業自律教育,引導公共場所經營者依法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公共場所衛生知識。
第六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違反本細則的行為,有權舉報。接到舉報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按照規定予以答復。
第二章衛生管理
第七條公共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其經營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立衛生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本公共場所的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檔案。
第八條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應當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衛生管理部門、人員設置情況及衛生管理制度
(二)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水質、採光、照明、雜訊的檢測情況;
(三)顧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換及檢測情況;
(四)衛生設施的使用、維護、檢查情況;
(五)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消毒情況;
(六)安排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情況和培訓考核情況;
(七)公共衛生用品進貨索證管理情況;
(八)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預案或者方案;
(九)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求記錄的其他情況。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應當有專人管理,分類記錄,至少保存兩年。
第九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建立衛生培訓制度,組織從業人員學習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並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崗。
第十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組織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從業人員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的人員,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十一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保持公共場所空氣流通,室內空氣質量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公共場所採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應當符合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相關衛生規范和規定的要求。
第十二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提供給顧客使用的生活飲用水應當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要求。游泳場(館)和公共浴室水質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第十三條公共場所的採光照明、雜訊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公共場所應當盡量採用自然光。自然採光不足的,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配置與其經營場所規模相適應的照明設施。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降低雜訊。
第十四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提供給顧客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保證衛生安全,可以反復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一客一換,按照有關衛生標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潔。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第十五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根據經營規模、項目設置清洗、消毒、保潔、盥洗等設施設備和公共衛生間。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建立衛生設施設備維護制度,定期檢查衛生設施設備,確保其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除、改造或者挪作他用。公共場所設置的衛生間,應當有單獨通風排氣設施,保持清潔無異味。
第十六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配備安全、有效的預防控制蚊、蠅、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設施設備及廢棄物存放專用設施設備,並保證相關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及時清運廢棄物。
第十七條公共場所的選址、設計、裝修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
公共場所室內裝飾裝修期間不得營業。進行局部裝飾裝修的,經營者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證營業的非裝飾裝修區域室內空氣質量合格。
第十八條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室外公共場所設置的吸煙區不得位於行人必經的通道上。
公共場所不得設置自動售煙機。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並配備專(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
第十九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按照衛生標准、規范的要求對公共場所的空氣、微小氣候、水質、採光、照明、雜訊、顧客用品用具等進行衛生檢測,檢測每年不得少於一次;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准、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
公共場所經營者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可以委託檢測。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並對其衛生檢測的真實性負責,依法依規承擔相應後果。
第二十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制定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預案或者方案,定期檢查公共場所各項衛生制度、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危害公眾健康的隱患。
第二十一條公共場所發生危害健康事故的,經營者應當立即處置,防止危害擴大,並及時向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報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危害健康事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第三章衛生監督
第二十二條國家對除公園、體育場館、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場所實行衛生許可證管理。
公共場所經營者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後,還應當按照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申請衛生許可證,方可營業。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的具體范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公布。
第二十三條公共場所經營者申請衛生許可證的,應當提交下列資料:
(一)衛生許可證申請表;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身份證明;
(三)公共場所地址方位示意圖、平面圖和衛生設施平面布局圖;
(四)公共場所衛生檢測或者評價報告;
(五)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六)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還應當提供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檢測或者評價報告。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對申報資料進行審查,對現場進行審核,符合規定條件的,作出准予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的決定;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決定並書面說明理由。
第二十五條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應當載明編號、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經營項目、經營場所地址、發證機關、發證時間、有效期限。
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有效期為四年。
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應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
第二十六條公共場所進行新建、改建、擴建的,應當符合有關衛生標准和要求,經營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預防性衛生審查手續。
預防性衛生審查程序和具體要求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公共場所經營者變更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應當向原發證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公共場所經營者變更經營項目、經營場所地址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重新申請衛生許可證。
公共場所經營者需要延續衛生許可證的,應當在衛生許可證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原發證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對公共場所的健康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分析,為制定法律法規、衛生標准和實施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承擔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下達的公共場所健康危害因素監測任務。
第二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對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實施量化分級管理,促進公共場所自身衛生管理,增強衛生監督信息透明度。
第三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衛生監督量化評價的結果確定公共場所的衛生信譽度等級和日常監督頻次。
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應當在公共場所醒目位置公示。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公共場所進行監督檢查,應當依據有關衛生標准和要求,採取現場衛生監測、采樣、查閱和復制文件、詢問等方法,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或者隱瞞。
第三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抽檢,並將抽檢結果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發生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場所,可以依法採取封閉場所、封存相關物品等臨時控制措施。
經檢驗,屬於被污染的場所、物品,應當進行消毒或者銷毀;對未被污染的場所、物品或者經消毒後可以使用的物品,應當解除控制措施。
第三十四條開展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檢測、評價等業務的技術服務機構,應當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衛生標准、規范的要求開展工作,不得出具虛假檢驗、檢測、評價等報告。
㈨ 如何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
衛生監督機構要正確運用法律、法規開展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
1 承擔起衛生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利和義務。
1.1 規范執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 監督執法機構要通過建立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強內部管理,保證依法行政、嚴格執法。衛生監督機構對衛生行政處罰案件要實行分級負責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對在執法過程中不履行職責及違規違紀者追究其責任。通過建立制約機制,使衛生執法行為得以規范,保證衛生監督執法的公正性和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有利於加大執法力度。
1.2 嚴格執法程序,提高辦案質量 衛生執法程序是指衛生執法機關及衛生監督員行使衛生執法許可權的過程中所遵循的方式和步驟。衛生執法活動僅有程序是不夠的,其程序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規定,違反法定程序的執法行為屬於違法的行政行為,違者將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近年來,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衛生訴訟案件也在逐年增加,其中部分為執法程序不合法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例,由於執法程序不合法導致衛生監督執法部門的敗訴。這就要求廣大執法人員在精通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還必須認真學習法定執法程序,以正確行使處罰職權,防止因程序不合法而引起衛生行政敗訴,以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
1.3 拓寬衛生執法范圍促進立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新興行業,如婚紗攝影、網吧等尚未列入《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其他衛生法律、法規管理范疇,而這些正是與人們身體健康乃至生命息息相關的行業。通過衛生監督管理以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而推動我國立法工作,更好地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2 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使得公共衛生領域中各種違法活動更加隱蔽、更加富有欺騙性,如豬飼料中摻入「瘦肉精」,麵粉中加入「吊白塊」及洗浴業使用循環水等,這些非法活動嚴重危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社會反映強烈。衛生監督機構應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加大監督查處力度,對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充分發揮衛生監督和輿論監督的雙重作用,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以維護社會穩定,真正體現衛生監督的社會效益。
衛生監督機構要轉變職能,要做到監督與服務相結合。在按照法律、法規、規章進行監督的同時,幫助企業和經營者改善衛生條件,加強對生產經營過程的指導,要注意保護和尊重企業合法權益,保證執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還要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宣傳,使其知法守法。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各種社會活動中的衛生秩序,保護人民健康的權益,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穩步發展。
3 提高監督隊伍自身素質
3.1 實行優質服務注重行風建設 執法人員要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為企業和經營者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杜絕「冷、硬、頂、推、拖」現象,實行優質服務;杜絕「吃、拿、卡、索、要」和享樂主義,做到秉公執法、清正廉潔。同時還要注意自身修養,做到著裝整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樹立良好的衛生監督新形象。
3.2 競爭上崗及崗位輪換 對監督員要採用考試、考核競爭上崗,擇優聘用,使思想好、業務精、能力強的同志走上監督崗位。對重點崗位實行人員輪換制,這樣一方面有利於監督員的培養與鍛煉,豐富其工作經驗,增長才幹;另一方面可防止產生貪污腐敗,有利於廉政建設。
3.3 強化業務培訓,提高執法水平 衛生監督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它不僅需要衛生執法人員具有相應的衛生專業知識及衛生監督員大多知識結構單一,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衛生監督工作需要。衛生監督執法機構要制定嚴密的培訓、考核計劃,對衛生執法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定期考核,並使其形成一種制度,堅持持久,以提高衛生監督員的業務素質,使之更好地完成衛生監督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