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安慶市西馬鞍山銅礦床
一、大地構造單元
礦區大地構造單元屬於揚子准地台下揚子坳褶帶,位於郯廬斷裂與「沿江斷裂帶」之間的懷寧斷褶束東段。
二、礦區地質
(一)地層
賦礦地層主要是三疊系。三疊系分布於月山岩體周緣,主要是下統扁擔山組,岩性為鈣質頁岩、泥灰岩;中統月山組和銅頭尖組,岩性為中厚層、薄層灰岩和粉砂岩,與成礦的關系最為密切。月山組中順層產出的膏溶角礫岩(又稱同生角礫岩)、膏鹽層、層間剝離帶,對岩體頂底面的控制以及對銅、鐵礦床的就位和空間展布有極為密切的關系。銅頭尖組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屏蔽層的作用。
(二)構造
區域構造的展布受控於區域岩漿底辟變質、變形體系和白子山—月山推覆體的制約。西馬鞍山礦區位於月山岩體的東部,區內褶皺斷裂比較發育,根據各類構造行跡的空間展布及其成生聯系,可以分為近EW向、近SN向、NE和NW向構造。
(1)近NW向構造:西馬鞍山-月山復背斜位於月山岩體東支南緣接觸帶,成生時間較早,受後期近SN向褶皺疊加,控制了岩體東支南緣接觸帶及礦體形態。同時,沿岩體東支南緣接觸帶,發育有隱伏至半隱伏的EW向斷裂構造,該斷裂成礦前及成礦期均有活動。
(2)近SN向構造:是礦區內最發育的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褶皺次之。褶皺構造以中小型為主,以龜形山褶皺組最具代表性,其中以NNW向龜形山倒轉背斜規模較大,是控制安慶銅礦的重要構造。近SN向斷裂構造規模大小不等,成帶出現,由平行排列、近等距分布的壓扭性斷裂組成。規模較大的有F1斷裂,位於龜形山背斜東側,成礦後活動明顯,是典型破礦構造。
(3)NE向構造:位於月山岩體北支和東支交匯處的鐵鋪嶺向斜,該向斜是很好的容礦構造。
(4)NNE向構造:具代表性的是銅牛井斷裂,位於岩體北支的閃長岩內,是重要的控礦、儲礦構造。
(5)NW向構造:以斷裂為主,成礦期為張性、張扭性,控制安慶銅礦的部分礦體及成礦後的脈岩。
(三)侵入岩
月山岩體為燕山早期侵位的閃長岩體,岩體出露呈「十」字形,展布在銅牛井、劉家凹、東馬鞍山一帶,以大排山為中心,南北長5.5km左右,東西寬6.5km左右,地表出露面積約11km2。月山岩體為向NNE傾斜的似層狀岩體。岩體東支接觸帶產狀變化較大,北接觸帶產狀與地層產狀基本一致,隨圍岩起伏而變化,南接觸帶產狀變化較大。北支東緩西陡;西支北緩南陡;南支東接觸帶淺部向東傾斜,深部向西傾斜。與岩體接觸的圍岩主要是中、上三疊統。
縱覽月山岩體接觸帶產狀和構造特徵,推測月山岩體的這種「十」字形態可能是深部岩漿先沿著北東向基底斷裂上侵,到達淺部後沿著T2y間的層間斷裂帶貫入,同時又受到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斷裂的控制而形成的。
據1972年國際地科聯中酸性侵入岩分類方案,月山岩體—400m以上的上部,岩石以閃長岩為主,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含銅鐵岩體相比,鉀長石含量相同,石英偏低。因此,月山岩體是一個由閃長岩向二長閃長岩和石英二長岩過渡的鹼高、偏酸、色率偏低的中性岩。
新鮮閃長岩(或二長閃長岩)呈灰色,岩石具全晶質等粒結構、似斑狀結構,主要造岩礦物為斜長石、角閃石、鉀長石,其次為石英和黑雲母。另外,該岩體內還見到一種呈大的團塊狀分布於閃長岩中的由長石、透輝石、方柱石組成的岩石,呈灰綠色,具半自形粒狀結構,而且透輝石、方柱石都是原生的。
月山岩體副礦物組合的磁鐵礦-榍石-磷灰石-鋯石,屬磷灰石-榍石型。在不同類型岩石中,磁鐵礦、榍石、鋯石、黃鐵礦的含量有明顯的差異。磁鐵礦主要集中在閃長岩和二長閃長岩中,榍石則在透輝石、方柱石閃長岩中含量較高,而鋯石在二長岩中的含量是其餘兩種岩石中含量的兩倍。另外。岩體中普遍含白鎢礦和稀土礦物褐簾石、藍晶石、剛玉等,稀土具強選擇鈰族配分型。
月山岩體岩石化學成分及岩石化學參數平均值見表2-102。
表2-102月山岩體化學成分百分含量表(wB/%)Table 2-102Chemical composition(wB/%)of Yueshan intrusion
1.岩體平均化學成分特點
Al2O3、SiO2、K2O、Na2O+K2O含量比黎彤值略高,FeO、Fe2O3、MgO、Na2O、CaO含量比黎彤值低,為富鹼偏酸性的中性岩。
2.微量元素特徵
微量元素種類及含量與A.H.維諾格拉多夫1926年統計的中性閃長岩相比較,具有以下特徵:
鐵族元素種類(Cr、Co、Ni、V)普遍存在,與維氏值相比,Co含量偏高,Cr、Ni偏低。該族元素具有同步消長的變化規律。
親銅元素(Cu、Pb、Zn)與維氏值相比,Zn偏低,Cu、Pb偏高,Cu平均含量為65×10-6,較維氏值高0.85倍,反映了原始岩漿含銅較高。
稀土元素(Be、Nb、Y、Yb、La)含量低,無明顯異常。Ba、Sr、Zr廣泛出現,含量略高於維氏值,Ga含量與維氏值相同,Ag、Bi含量較低。
三、礦床地質
月山礦田內礦體主要分布在月山岩體與三疊紀地層接觸帶、捕虜體接觸帶及其附近,少量分布於岩體內裂隙中。礦床在空間上的排列反映礦化的規律,以有用組分富集的地質環境和產出的狀態不同,主要的礦化類型有接觸交代型-銅(鐵)礦床;石英脈型銅-鉬礦床。礦床在礦田內的分布,由東向西依次為安慶鐵銅礦床、馬頭山銅礦床、鐵鋪嶺銅礦床、劉家凹鐵銅礦床、銅牛井銅鉬礦床、學田鐵礦點、劉家大排鐵礦床(圖2-149)。
礦床在空間上由東向西依次排列為,礦漿型(安慶銅礦)→過渡型(劉家凹)→熱液型(劉家大排)。
礦床埋藏深度也有一定規律,礦漿型在深部—280~—620m,過渡型在中部—280~—60m,熱液型在上部—60~0m。
安慶鐵銅礦位於月山岩體東支前鋒,大小有40餘個礦體,其中主要礦體有兩個,分別稱為I號和Ⅱ號礦體。礦體產在接觸帶舌狀體構造部位,形狀受舌狀體構造控制(圖2-150)並被後期斷層切割。礦體與圍岩界線截然清楚。
(一)礦體特徵
1.Ⅰ號礦體賦存於礦區NE部,東西長1200m左右,南北寬400m,面積0.28km2。礦體形態簡單,中心厚,兩側逐漸變薄、尖滅,為一變化不大的透鏡體,埋深—210~—800m,礦體一般厚50m,最大厚度115m。
圖2-149月山礦田礦點分布圖Fig.2-149Location of mineral occurrence in Yueshan ore field(據安徽省地礦局三二六地質隊)(after geological Team 326,Anhui province)
1—安慶鐵銅礦床;2—馬頭山銅礦床;3—龍門山礦床;4—劉家凹鐵銅礦床;5—鐵鋪嶺銅礦床;6—銅牛井銅鉬礦床;7—劉家大排鐵礦床;8—黎彤鎢礦點;9—學田鐵礦點;10—團凸山銅鐵礦點;11—劉崗嶺鐵礦點;12—章河灣銅鐵礦點;13—劉家嶺鐵銅礦點;14—洪屋鐵礦;15—橫灣銅鈾礦點
2.Ⅱ號礦體位於I號礦體的西側。在F1斷層上盤,主要賦存於—280~—520m間,最淺處為—236m,最大埋深—600m,面積約為0.17km2。規模次於I號礦體,厚度比Ⅰ號礦體小。一般厚15~40m,最大厚度48m,最小厚度1.5m,平均厚度19.4m。礦體形態似一張開的蚌狀。在0線—460m以下,礦體走向急劇變化,普遍具分叉、尖滅、復合現象。
Ⅰ號和Ⅱ號礦體,主要產於三疊系與月山岩體接觸帶內。整個礦體與圍岩界線清楚。
(二)礦石特徵
1.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礦石分為鐵礦石、銅鐵礦石、銅礦石;或分為接觸交代型鐵礦石、磁鐵礦型礦石、接觸交代型銅礦石、閃長岩型銅礦石。
礦石結構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海綿隕鐵結構及包含結構。
礦石主要構造有緻密塊狀、浸染狀、脈狀及團塊狀構造。
2.礦石成分
(1)礦物中主要金屬礦物有磁鐵礦、黃銅礦、黃鐵礦及磁黃鐵礦,次要金屬礦物為斑銅礦、輝銅礦、赤鐵礦。非金屬礦物有石榴子石、透輝石、方柱石、斜長石,還可見有少量磷灰石、榍石、陽起石、方解石、綠泥石。
(2)礦石的化學成分:主要化學成分以Cu、Fe為主,伴生組分有S、Co、Au、Ag,次要的組分有Pb、Mo、Ce、Ga、Se、Te、In、稀土及放射性元素。
全礦區平均品位:Fe4 6.69%,Cul.32%,S 3.07%,Co 0.011%,Au 0.13×10-6,Ag 3.96×10-6。
(三)圍岩蝕變
礦區圍岩蝕變很弱,大理岩幾乎完全沒有蝕變。鉀質和鈉質交代微弱,自交代夕卡岩發育。見有氣成高溫期鈉質角閃石(鈉鐵閃石)化。
圖2-150安慶銅礦床縱0線地質剖面示意圖Fig.2-150Schematic profile of line 0 in Anqing copper deposit(據安徽省地礦局三二六隊簡化)(simplified from geological Team 326,Anhui province)
1—第四系;2—三疊繫上統黃馬青群角頁岩;3—三疊繫上統黃馬青群鈣質角頁岩;4—三疊繫上統黃馬青群角礫狀大理岩;5—三疊系中統大理岩;6—閃長岩;7—透輝石化閃長岩;8—夕卡岩;9—礦體;10—斷裂破碎帶
四、成礦條件
從成礦物質來源、成礦物理化學條件和成礦流體性質等方面,本礦田接觸交代型鐵銅礦床屬於礦漿到熱液的過渡型礦床系列。
(一)成礦物質來源
1.岩石、礦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月山岩體稀土豐度∑REE平均值為225.57×10-6,高於地殼平均值(164×10-6)。與中性岩(196×10-6)、寧蕪地區同熔型岩漿岩(196.30×10-6)和鄂東地區岩漿岩(192.11×10-6)相近。
w(∑Ce)/w(∑Y)平均值為8.90,遠高於華南地區重熔型岩漿岩(1.19),與鄂東(5.86)、華南(5.41)和寧蕪(5.82)同熔型岩漿岩相近。屬於∑Ce富集型。
δEu為0.90,Eu弱副異常富集分配模式,與鄂東(0.98)、華南(0.86)和寧蕪(1.03)同熔型岩漿岩相似,但明顯高於華南(0.20)重熔型岩漿岩。
2.月山岩體成因類型的歸屬
從月山岩體稀土參數及其圖解可以看出,月山岩體稀土特徵值都在同熔型岩漿岩區內。
3.礦石稀土地球化學特徵
礦田內接觸交代型礦床礦石的稀土元素(∑REE)豐度值具有以礦漿型礦石到過渡型礦石到熱液型礦石依次減小的趨勢。w(∑Ce)/w(∑Y)在礦田內各成因類型礦石中均大於1,表明它們都是輕稀土富集型。
綜上所述,本礦田內礦漿型礦石與閃長岩岩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徵,熱液型礦石具有與大理岩相似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徵,從而說明成礦流體與閃長岩漿(月山岩體)可能具有同源關系。
(二)岩(礦)石微量元素特徵分析
本區微量元素在礦石中的含量與岩體中的含量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如礦石中的親石元素Cs、Li,親鐵元素Cr、Ni,親銅元素Pb、Zn,揮發分元素S、F及部分常量元素與閃長岩岩體中的基本一致,而Ba、Sr、Rb、Mn、V、Co、Cu、Ga及部分常量元素Fe、Al、Ca、Mg與閃長岩岩體中的相應元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礦石與閃長岩岩體中微量元素的一致性說明成礦物質與成岩物質可能具有相同的來源,其差異性是由於深部岩漿在分異過程中,地球化學性質存在明顯差異的微量元素分別富集在不同的流體(K、Na硅酸鹽熔漿和含礦夕卡岩漿)中造成的。另外,這些微量元素在不同成因類型礦石中的差異可能說明成礦流體性質的差異以及可能受了圍岩(大理岩)的影響。
(三)同位素地質特徵
(1)氧同位素地質特徵:本礦田礦床中δ18O在7.48‰~9.31‰,說明本礦田成礦介質是由初生水與部分地殼水混合而成的。區內磁鐵礦的礦物δ18O 2.10‰~2.81‰,與鄂東部分地區(小包山、腦窖)深源鐵礦床中磁鐵礦的礦物δ18O 2.4‰~3.2‰和月山岩體中磁鐵礦δ18O1‰~3‰一致。說明本礦田鐵銅礦床的成礦物質是深源的。夕卡岩中石榴子石礦物的δ18O為7.33‰,與鐵山夕卡岩中石榴子石礦物δ18O 5.7‰~8.56‰一致,說明了與本區鐵銅礦密切相關的夕卡岩同樣具有深源特徵。
(2)硫同位素:月山礦田δ34S變化范圍在1.5‰~13.1‰,其中礦漿型礦床中硫化物δ34S在1.5‰~2.7‰范圍內,基本接近隕石硫組成,說明其物質來源有幔源岩漿的特點,而過渡型礦石中硫化物δ34S的變化范圍在11.7‰~15.2‰,既高於隕石的δ34S,又明顯低於原生沉積的碳酸鹽中的δ34S,這一特徵可能是月山組膏鹽層中硫酸鹽或地下水提供了較多的重硫造成的。
(四)成礦的物理化學條件
1.成礦溫度和成礦壓力的估算
(1)成礦溫度礦田中主要成因類型礦石中,包裹體以原生氣液包裹體為主,個別樣品中偶見熔融包裹體。液相包裹體,在礦區內一般為3~8um,氣相比總體積的10%~20%,均一溫度在590~640℃。熔融包裹體存在於塊狀、條帶狀接觸交代型磁鐵礦及粉砂岩內石榴子石夕卡岩脈中,主要礦物為石榴子石、透輝石、陽起石,大小在5~8μm范圍內,氣相為黑色,個別包裹體中有子礦物出現。均一溫度在280~1020℃。
區內磁鐵礦爆裂溫度區間很大,從411~720℃。
本礦田均一溫度具有從深部到淺部,從東到西(即從礦漿型到熱液型礦石)逐漸降低的變化趨勢。
(2)成礦壓力的估算根據鄰區地層厚度來推測岩漿就位時上覆地層的總厚度。這樣估算出的閃長岩形成深度約3km。本區礦體主要分布於岩體頂緣淺部,礦化頂面與閃長岩頂面標高基本一致,成礦是成岩的繼續,因此,基本上可以認為岩漿侵位深度與礦體形成時的深度一致。這樣間接估算內生成礦期的主要成礦階段時壓力值為80~900MPa(按每3.3km產生靜壓力約100MPa計算)。
2.氧逸度的估算
由於本區成礦物質來源於深部,成礦流體具有從礦漿到熱液過渡的性質,因此,根據Sack(1980)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計算氧逸度值。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本礦田鐵銅礦床成礦流體氧逸度值[1g(fo2/105Pa)]具有從礦漿型的—21.9526~—22.8731到過渡型流體到熱液型的—20.1289~—20.3442,有逐漸增大的趨勢。
(五)礦床的成因類型
月山礦床的成因類型有兩類:一類是接觸交代型鐵銅礦床,另一類是石英—方解石脈型銅鉬礦床,二者總體上分離,而局部重疊(如劉家凹)。
礦田中接觸交代型鐵銅礦床與通常接觸交代型礦床顯著不同,其特點有二:同時型和夕卡岩漿型。
1.同時型
同時型礦床的特徵在於夕卡岩礦物與磁鐵礦和硫化物為同階段形成,其依據主要為:
(1)豆狀構造發育,它表現為磁鐵礦石中有石榴子石+磁鐵礦組成的豆體。豆體內磁鐵礦與主體磁鐵礦的特徵一致,在透輝石夕卡岩中有磁鐵礦和硫化物的豆體。
(2)包含互包含結構發育,透輝石與硫化物互相包裹,常見透輝石與磁鐵礦的互包現象,也是二者同時形成的證據。
(3)海綿隕鐵結構,結狀結構等均反映了夕卡岩與磁鐵礦、硫化物同階段形成的特徵。
需要指出的是,月山礦田中接觸交代型鐵礦屬同時型礦床,而接觸交代型銅礦床為同時型+疊加型,且以疊加型為主。
2.夕卡岩漿型
礦田中形成的夕卡岩的流體為一漿一液過渡系列,這與通常認為夕卡岩僅為熱液作用是不同的,作為岩漿成因夕卡岩的依據主要有:
(1)夕卡岩呈充填—貫入狀穿入大理岩中。
(2)夕卡岩既可穿入大理岩,也可穿入砂岩中。
(3)夕卡岩除以石榴子石、透輝石為主外,還有石英、長石、磷灰石、榍石、鋯石等一套花崗岩的礦物組合,有時還在夕卡岩中形成花崗偉晶岩囊。
(4)夕卡岩中發育氣孔構造,氣孔壁上夕卡岩礦物晶體明顯粗大。
(5)夕卡岩中發育有粗晶夕卡岩礦物所組成的囊狀體。這種粗晶乃至偉晶囊狀體的存在表明形成夕卡岩的流體中揮發分是不均勻的,正是由於這種局部的揮發分相對集中,促使形成粗大的礦物晶體。
(6)熔離條帶的發育。礦石中發現由透輝石與磁鐵礦組成的條帶,一種形式為韻律狀構造,一種為磁鐵礦與透輝石各呈細條帶相間而成。
(7)豆狀構造發育。
(8)熔融包裹體的存在,在石榴子石、透輝石、石英、陽起石中多次發現有熔融包裹體或熔體-流體包裹體。
上述證據均表明月山礦田中一部分夕卡岩為岩漿成因,尤其在西馬鞍山表現最為明顯,因此安慶西馬鞍山銅礦的成因類型可定為夕卡岩漿型銅鐵礦床。從礦田空間分布看,無論是形成夕卡岩的流體還是成礦流體都具有東漿西液的特徵,即從安銅向西成礦流體由漿逐漸變為熱液,至劉家大排則形成熱液交代型礦床。
西馬鞍山的成礦模式可參考鐵山礦床。
『貳』 馬鞍山時代1 1集成吊頂店在哪裡
廚房的設計裝修,是家庭裝修中非常復雜的一個空間,一個好廚房是對女主人最大的疼愛。那麼決定集取暖、照明、換氣功能的吊頂改如何選擇呢?
集成吊頂又稱整體吊頂、組合吊頂、智能吊頂。是將傳統吊頂拆分為取暖、照明、換氣、吊頂四大可自由組合大小,規格統一的模塊,可根據需要選用影音視聽等輔助功能模塊,改變傳統吊頂配件不協調現象,消除事故隱患。是目前廚衛吊頂的高端技術產品。
做一個內行的消費者在選購吊頂時應注意哪些呢?
面板:即吊頂模塊組件,看厚度、平整度、表面光潔度、組合緊密度。要求表面平整、平凈光滑。
主機:集成吊頂主要功能區由主機控制,必須通過CCC認證。選購時先試一試,聽聲音。
組合:必須把平面設計圖交給商家來設計布局。
內工藝:特別是功能模塊,內在電器連接要整齊,做工精良。各零配件為品牌提供。
吊頂鋁扣板具有防火防潮、防火抗靜電、吸附隔音的作用,是最常見的廚衛吊頂材料。其表面由沖孔吸音板和平面裝飾板兩種。吸音板內鋪有薄膜軟墊,潮氣可通過沖孔被薄膜吸收,試用於衛生間。裝飾板簡潔流暢色彩形狀豐富。
選購注意事項:
1、厚度:在0.6mm和0.7mm間選,保障不變形。
2、基材:國產為鋁鎂合金、鋁錳合金。進口鋁鋅合金,硬度高。一般選擇鋁鎂合金即可。
3、表面處理工藝:有三種,噴塗、滾塗、腹膜珠光。腹膜珠光常用,防火、防腐蝕、耐候性強、不燃燒、易清潔、二十年不褪色。不宜選擇噴塗,易變色、掉色。宜選進口腹膜。
四種挑選方式:
目測:板面平整無裂紋,無劃痕或其他瑕疵。斷面無發黑、發灰、發綠和雜質。
手感:用手摸表面是否細膩光滑。
耳聽:好的鋁扣板用手指敲,金屬聲音明顯、清脆。差的聲音悶,金屬聲音不明顯。
用手適當彎折:用能否恢復原來的形狀來測試彈性。
鋁扣板安裝注意事項:
1、順序。廚房:先固定油煙機的軟管煙道,確定油煙機位置在吊頂。浴室:先裝浴霸、排風扇,在吊頂
2、事先把燈、浴霸、脫排的位置大小告訴工人,以便確定開孔位。浴霸龍骨要自行安裝或自製簡易木架。
3、切忌把排風扇、浴霸、大小燈具直接安裝在龍骨上,可直接加固在頂部。
4、方板應用輕鋼龍骨,條板用鋁龍骨或鍍鋅龍骨。走向根據測量施工圖。打孔深度3-4cm為宜,以防破壞電線管或防水層。
5、按扣板大小布置龍骨,間距為50-60cm,吊桿距離主龍骨端部不超過30cm,否則應增設吊桿,以防下墜。
6、面板與龍骨連接緊密,表面平整,接縫均勻。無污染,折缺,缺楞掉角。
7、最好設置檢修孔,可裝在隱蔽處。檢查處做藝術處理。
『叄』 馬鞍山人民會堂變形金剛2的票價是多少不同時段票價有沒有區別
每次到馬鞍山來的電影都是模擬版的,就是不是正版的,哎。。。
『肆』 變形縫漏水部分怎樣處理
變形縫施工方法
根據《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和《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的相關設計規范,我們制定出專門的襯砌病害處理專用材料和施工工藝的研究。
根據《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的「堵 排 防 抗相結合、因地制宜、剛柔相濟、綜合治理」的原則,再結合不均勻動態的使用環境,和施工前的最初的設計方案,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幾個研究成果:
堵---對滲漏的裂縫、採用針孔法深層高壓灌漿堵漏。灌漿材料採用最新的非固化橡膠瀝青灌漿料。這種灌漿料灌入變形縫後有抗變形的特點,還有灌漿料不會隨季節性雨季而收縮和乾枯,二次有水時候不會變形再滲漏,對細小裂縫(0.2-1毫米)滲漏的時候對灌漿料的蠕動性會自動修補。材料和工藝能保證隧道滲水裂縫灌漿堵漏處理的特點,這樣就能保證恢復整體性和原來隧道設計的要求。
對滲漏的裂縫,採用針孔法深層高壓灌漿堵漏。灌漿材料採用最新的水性環氧彈性注漿膠。
水性環氧彈性注漿膠是以硅藻膠、橡膠、改性樹脂、膨脹劑、交聯劑和多種物質研製而成的。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止水性、高膨脹包水性、強粘接性,可適用於不同類型的作業面、穿牆管縫隙、沉降縫及不規則混凝土結構裂縫。
『伍』 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效果評價
王洪德金梟豪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1995年開工,1999年8月竣工。危岩體經過施工階段和竣工後的應力重新調整,岩體逐漸趨於新的穩定,且危岩體安全度有了很大提高,防治工程效果日漸顯著。本文通過對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前後監測資料分析、對比,評價危岩體的穩定性,預測危岩體變形趨勢,並對工程治理效果作出初步評價。
【關鍵詞】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效果評價
1概述
1.1地質概況
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位於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原新灘鎮)境內,與黃崖老崩塌體、新灘滑坡區及其他隱患區共同組成長江西陵峽崩滑隱患區。鏈子崖危岩體北端危岩高聳百米以上,俯視長江。總體呈近南北向分布,與長江呈60°~700角斜交,南高北低,北寬南窄,崖頂向北西傾斜,坡角20°~30°,分布高程由南500m降至北臨江180m。危岩體由下二疊統棲霞組灰岩夾數層薄層灰岩、頁岩組成,其下為厚1.6~4.2m的馬鞍山組煤層。危岩體內發育有30多條寬、大裂縫。山體被切割成3個大小不等的危岩區,Ⅰ區為T0—T6縫段;Ⅱ區為T7縫段;Ⅲ區為T8—T12縫段。
1.2工程概況
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於1994年10月開始,整個體系主要由 T0—T12縫段地表排水工程、T8—T12縫段煤硐承重阻滑鍵工程、「五萬方」及「七千方」錨索工程、猴子嶺防沖攔石壩工程等組成。防治的重點為T8—T12縫段(250萬 m2)危岩。兩大主體工程——承重阻滑鍵工程和錨索工程於1995年5月開始,分別於1997年8月、1999年8月竣工,標志著危岩體防治工程施工部分於1999年8月結束,而後全面轉入防治工程效果監測階段。
1.3監測系統概況
鏈子崖危岩體監測系統從20世紀70年代起逐步建立,到防治工程結束時,形成了監測手段多樣、數據採集及處理自動化的立體監測系統,包括:
(1)岩體表面絕對位移監測點(大地形變)30個;
(2)裂縫相對位移自動監測點26處39點;
(3)水平孔多點位移計自動監測點3處11點;
(4)預應力錨索測力計監測點9個;
(5)承重阻滑鍵岩體應力監測點41點;
(6)岩體深部位移監測(鑽孔傾斜儀)5處;
(7)中心處理機房1處,可24小時隨時採集、處理監測數據。目前,上述監測設備均正常運行。
圖1鏈子崖危岩體裂縫分布及承重阻滑工程布置圖
1.承重阻滑鍵;2.地表裂縫;3.平硐入口;4.深部位移監測鑽孔
2 工程施工前危岩體變形狀況
2.1T8—T9縫段
據1978~1994年監測資料,危岩體治理前,崖頂岩體朝 NW向蠕動,即大體上順岩層傾向運動。其中東部朝N17°W水平位移1.2mm/a,下沉0.9mm/a;地表中、西部則向NW向水平位移0.7~2.5mm/a,下沉0.4~0.9mm/a;崖下T9縫南側岩體向NNE位移,水平位移為2.3mm/a(見表1)。
表1鏈子崖 T8—T9縫段岩體治理前年平均位移量表
2.2T9—T11縫段
長期以來,T9—T11縫段岩塊以不均一的蠕動朝 NNW—NNE方向運動,據1978~1994年絕對位移監測資料:東部崖頂向 NNW向位移,速率為1.4~1.7mm/a,下沉0.5~0.8mm/a;中西部崖頂岩體向N22°~29°W位移,速率為1.6~1.9mm/a,下沉0.6~0.7mm/a;東部崖下岩體向近N方向位移,速率為1.8~2.0mm/a(見表2)。
表2鏈子崖 T9—T11縫段岩體治理前年平均位移量表
2.3「七千方」滑體
「七千方」表層滑移體長期以來一直順傾向以R402為滑面向NW向滑移。據S7點監測資料,該滑體1995年以前,順R402軟層朝N30°~45°W累進位移34.36mm,速率為4.9mm/a,滑移角30°,與岩層產狀基本一致(岩層傾角27°~35°)。
2.4「五萬方」岩體
崖頂 G上點自1978~1995年朝 N20°W位移,速率為1.5mm/a,下沉0.7mm/a,F/H=1/0.47。表明「五萬方」在治理以前的變形特徵為順岩層傾向蠕滑並伴隨下沉。
2.5雷劈石滑體
1978~1995年底,雷劈石滑體朝NW方向位移,速率為1.6~2.0mm/a(T801和T802點)。
可以看出:工程施工前,T8—T12縫段崖上岩體及「七千方」滑體、「雷劈石」滑體主要以NW向順層滑移變形為主,崖下岩體則朝近N向長江方向位移。
3工程施工後危岩體變形狀況
3.1T8—T9縫段
根據1997~2003年監測資料(見表3),危岩體治理後,T8—T9縫段岩體崖頂東部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2.5mm/a減小為2003年2.0mm/a(T81點),下沉量由治理前0.9mm/a減小為2003年0.4mm/a(T81點);西部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0.7~1.8mm/a減小為2003年0.6~1.1mm/a,下沉量由治理前0~0.4mm/a減小為2003年0~0.2mm/a(T82、T83點);變形方向由治理前NW變為NE方向;崖下T9縫南側岩體由NNE轉向SW方向位移,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2.3mm/a減小為2003年0.8~1.7mm/a(T9x1、A下點)。
岩體變形趨於穩定狀態(見圖2、圖3、圖4),說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圖2T8—T9縫段T81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相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4)也可以看出危岩體工程治理以後,岩體經過應力調整變形逐漸趨於相對穩定。
圖3T8—T9縫段T83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圖4T8—T9縫段T82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表3T8—T9縫段岩體治理前後絕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表4T8—T9縫段岩體相對位移年變化量表
3.2T9—T11縫段
根據多年的絕對位移監測資料,T9—T11縫段岩塊在治理前一直以不均一的蠕動朝 NNW—NNE方向運動,治理後絕對位移監測資料顯示(見表5),該縫段崖頂岩塊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1.4~1.9mm/a減小為2003年0.6~1.9mm/a,下沉量由治理前0.5~0.8mm/a減小為2003年0.1~0.5mm/a,變形方向基本上為NNE—NE—NS;崖下岩體由近 N方向轉向 NNE、NE方向位移,位移量由治理前1.8~2.0mm/a減小為2003年1.3~1.7mm/a(B下、T9x2點)
圖5T9—T11縫段B上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表5T9—T11縫段岩體治理前後絕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該縫區岩體治理後位移變形量及下沉量逐步減小並且低於多年平均位移速率,其值均小於點位中誤差,並且變形趨勢已經基本相對穩定(見圖5、圖6),這表明岩體位移變形不明顯,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圖6T9—T11縫段 F上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3.3「七千方」滑體
「七千方」表層滑移體長期以來一直沿傾向以R402為滑面向NW向滑移。根據絕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6),「七千方」滑體錨固工程加固以後,岩體朝錨索拉張力方向位移,此後沿該方向的位移量逐步減小,位移量由治理前4.9mm/a減小為2003年1.3mm/a(S7點),並且變形趨勢(見圖7)已經基本上趨於相對穩定狀態。說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表6「七千方」滑體治理前後位移年變化量表
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技術方法論文集
圖7「七千方」滑體S7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七千方」滑體治理後相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7)分析可以知道岩體變形趨於穩定狀態,說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表7「七千方」滑體治理後相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3.4「五萬方」岩體
「五萬方」危岩體經歷了NW向順層滑移(施工前)到朝SE向運動,再朝SE、SW向緩慢位移,位移量由大到危岩體逐漸趨於穩定的過程(見表8)。錨索工程施工後,「五萬方」岩體均朝有利於岩體穩定的方向位移且變形量漸趨穩定。以崖頂G上點為例,治理前多年平均水平位移量為1.5mm/a,2003年為0.8mm/a,治理前下沉量0.7mm/a,2003年該點垂向沒有發生變形(見圖8)。其他各監測點變形情況與G上點類似。
錨索測力計監測也反映了上述變形現象(見圖9,圖10,表9),該危岩體1996年、1997年經錨索加固鎖定後,錨索鎖定力逐漸變小(測力計年變數為負值,且絕對值越來越小),表明危岩體朝錨固力方向位移,位移變化量由大到小。1999年錨索測力計年變數多為正數,顯示錨索持力之特點,與位移監測表明的岩體變形現象一致,通過近幾年的監測資料岩體應力已經重新調整並趨於相對穩定狀態,說明錨固工程效力已經發揮。
表8「五萬方」絕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圖8「五萬方」危岩體G上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圖9「五萬方」危岩體錨索測力計監測數據—時間曲線圖
圖10「五萬方」危岩體錨索測力計位移—時間曲線圖
表9錨索測力計監測年變化量統計表
相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10,圖11)顯示治理後由於防治工程發揮效力,危岩體變形已經趨於相對穩定狀態。
表10「五萬方」危岩體相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圖11「五萬方」危岩體裂縫相對位移歷時曲線
3.5雷劈石滑體
雷劈石滑體位移量由治理前1.6~2.0mm/a減小為治理後(見表11)2002年0.6~1.7mm/a(T801和T802點),變形量逐步減小並且相對穩定,變形方向由治理前NW方向改為基本上向NE方向。
表11雷劈石滑體絕對位移監測點(T801、T802)年變化量表
從監測資料分析可以看出,危岩體在防治前後變形趨勢明顯減緩並且趨於相對穩定,這表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有效遏制了危岩體向不利於岩體穩定方向的變形。
4效果評價
以上分析表明,防治工程結束以後,T8—T9縫段岩體、T9—T11縫段岩體、「七千方」岩體、「五萬方」岩體和雷劈石滑體位移變形已不明顯;塊體間無明顯的位移變形。從變形趨勢來看,危岩體在防治工程結束以後,岩體應力重新調整,變形趨勢逐步趨於穩定。表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綜合分析認為,防治工程結束以來,危岩體在經歷了變形調整後,岩體變形進入相對穩定期,岩體的穩定性明顯提高。危岩體已經達到相對穩定狀態。防治工程效果已經初步體現。
5結語
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竣工後,通過危岩體監測資料進行分析,對危岩區的岩體變形可得出:危岩體各縫段岩體變形明顯減小,已經趨於相對穩定;各縫間岩體變形已趨於相對穩定。這表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防治工程效果已經初步體現,危岩體已經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參考文獻
[1] 殷躍平,康宏達,張穎.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錨固工程施工方案[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6,7(1):44~51
[2] 王景宏.鏈子崖危岩體穩定性分析與治理[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56~62
[3] 徐衛亞,孫廣忠.鏈子崖危岩體整治工程地質適應性[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43~55
[4] 王尚慶.鏈子崖危岩體監測預報初步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79~89
[5] 王洪德,高幼龍,薛星橋等.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監測預報系統功能及效果[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1,12(2):59~63
[6] 王洪德,韓子夜.監測工作在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2004(未出版)
[7] 王洪德,姚秀菊,高幼龍等.防治工程施工對鏈子崖危岩體的擾動[J].地球學報,2003,24(4):375~378
『陸』 馬鞍山哪裡有好一點的鍾錶行
我家的表都是在原來桃源商店樓上一個賣鍾表的大嬸那裡修的,雖然不是什麼好的牌子,但是她手藝不錯,態度也不錯,而且修了好多年了,桃源商店裝修以後,她就在桃源商店旁邊租了個門面,你可以去試試僅供參考
『柒』 濱太平洋構造域深斷裂
1.大和鎮深斷裂(F9)
位於研究區東北隅,總體呈北北東向延伸,南起迎春向北經大和鎮至同江,延入俄羅斯境內,區內長約200km。該斷裂是重要的構造單元分區界線,其西側為佳木斯地塊及其與東側燕山褶皺帶的過渡帶;斷裂東側為早中生代的大陸邊緣增生褶皺帶,燕山期花崗岩、基性岩、超基性岩發育,三疊紀—中侏羅世的硅質岩、枕狀玄武岩、橄欖岩等蛇綠岩組合分布較廣。沿該斷裂帶逆沖推覆作用強烈,發育斷層擠壓破碎帶、構造透鏡體化帶,並具有斷續分布的超基性岩(或蛇綠混雜岩)的構造侵位(圖1-5)。這些特徵反映該深斷裂具早燕山期俯沖帶與縫合帶的性質。
2.敦化-密山深斷裂(F10)
該深斷裂在研究區東部斜穿遼、吉、黑三省。由遼寧省的清源循渾河進入吉林省,經敦化延入黑龍江,再順牡丹江、穆棱河延至密山、虎頭北部進入俄羅斯境內,區內長900km,總體走向北東50°。斷裂在航磁圖上為線性延伸的負磁常帶;東北段在重力正場區顯示為條帶狀重力低,西南段在重力負場區則表現為局部帶狀重力高;沿斷裂帶還有多次淺源及深源地震發生。斷裂兩側地殼厚度不等,說明沿斷裂帶莫霍面已被錯斷。另據黑龍江鹿道一帶沿斷裂噴發的玄武岩中深成包體來源深度為67.65km,吉林汪清縣北老廟一帶玄武岩中深成二輝橄欖岩包體來源深度為117.48km~172.26km,說明斷裂已切過地殼而伸入上地幔。該斷裂帶主要由兩條高角度主幹斷裂組成,表現為「地塹式」或「逆地塹式」構造,地貌上一般表現為線狀谷地,一般寬10km~20km。斷裂帶兩側破碎帶、片理化、劈理化及牽引構造發育(圖1-6)。斷裂控制了中、新生代斷陷盆地的線性展布和燕山期、喜馬拉雅期的岩漿活動。
圖1-4 依蘭倭肯河斷裂構造剖面圖
圖1-5 大和鎮斷裂帶構造剖面圖
圖1-7 尚志燕河鎮北斷裂構造剖面圖
4.四平-哈爾濱深斷裂(F12)
該斷裂位於松遼盆地的東緣,南起吉林四平附近,向北經德惠至黑龍江哈爾濱附近,呈北北東走向,區內長800km以上,構成松遼盆地與東部山區的分界。在斷裂帶附近重力異常梯度帶和地殼厚度等厚線變異帶多為北東、北北東向,與斷裂延伸方向一致;航磁特徵表現為該斷裂帶上存在線性異常帶。據物探資料推斷,該斷裂帶傾向南東東,傾角75°~80°。
5.孫吳-大慶深斷裂(F13)
該斷裂是展布於松遼盆地中部的一條規模較大的隱伏基底斷裂,總體走向北北東向,其北起中俄邊境的孫吳附近,向南經德都、大慶延至大安一帶,長達300km以上。斷裂在重磁場圖上反映為梯度帶和不同性質的重磁場邊界,西側重磁場以降低變化為主,反映為基底的相對凹陷;東側異常以升高變化為主,反映為基底的相對隆起。中、新生代斷裂活動強烈。其兩側沉積作用明顯不同,西側由於基底相對下降,自北而南形成依安、林甸、古龍等一系列早白堊世斷陷;在其東側由於基底相對抬升,自北而南形成克山-明水-宋站、龍鳳-大同隆起帶等。沿斷裂有中生代岩漿侵入和噴發活動。
6.嫩江深斷裂(F14)
該斷裂位於大興安嶺東緣、松遼盆地西側,北起黑龍江黑河附近,向南沿嫩江流域到吉林省白城、洮南,進一步向南延至赤峰一帶,呈北北東向,長1200km以上。該斷裂所造成的地貌特徵極為清楚,斷裂以西為大興安嶺高山地帶,以東為松遼斷陷盆地。在區域磁場中,斷裂北段沿嫩江河谷為一大而穩定的負磁異常帶;南段則是在負異常的背景上顯示串珠狀正異常帶;在區域重力場中,位於大興安嶺-太行山重力異常梯度帶東側,與地殼深構造變化帶相吻合。該斷裂帶可能是在古俯沖帶或縫合帶附近重新改造、破裂而形成的中、新生代斷裂,控制了松遼盆地的發育。
7.鴨綠江深斷裂(F15)
該斷裂由遼寧省沿鴨綠江進入吉林省東南部,向北東經延邊地區的松江、明月鎮,延入黑龍江省,區內全長約800km,總體走向北東45°~50°。斷裂局部控制晚中生代盆地沉積以及新生代的玄武岩噴溢活動。
8.塔溪-雞西深斷裂(F16)
該斷裂位於研究區北部,北起嫩江縣塔溪附近,向南東經北安、鐵力、依蘭至雞西北部,呈北西向延伸,斷續長度約600km。斷裂在鐵力以西表現為松嫩平原與小興安嶺山區的分界線。該斷裂切割了前白堊紀地層,對松遼盆地及勃利盆地的晚中生代沉積具有明顯的控製作用,沿斷裂具有中、新生代火山活動。該斷裂的方向與古亞洲構造域及濱太平洋構造域的深斷裂均明顯不同,推測其形成可能與中生代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活動有關。
『捌』 馬鞍山金舵瓷磚和蒙娜麗莎瓷磚哪個好瓷磚有什麼好的
馬鞍山金舵瓷抄磚和蒙娜麗莎瓷磚相比,蒙娜麗莎瓷磚好,蒙娜麗莎拋釉磚所使用的釉料具有透明特點,對瓷磚表面的各種釉面絲毫不遮蓋,在進行拋釉處理時只將釉面拋去一薄層。拋釉磚釉面很厚,在高溫燒制中很容易出現氣泡現象,如表層釉面太薄,進行拋光時很容易出現露底或是變形。
2、看瓷磚的尺寸
在購買瓷磚的現場測量,用直尺或捲尺測量,瓷磚的四邊和對角線,檢查尺寸是否相同。
3、摸瓷磚的釉面
看釉面有無針孔,斑點,釉面的質感,有無色差。主要是看瓷磚表面是否有黑點、氣泡、針孔、裂紋、有無劃痕、色斑、、缺邊、缺角玻化磚還要注意是否有漏拋、漏磨等缺陷。
『玖』 急~急~急~急~急~馬鞍山最近哪裡有放好看的影片
人民會堂
馬鞍山只有這一家影院放的是正版片子
現在正在熱映 變形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