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李白晚年描寫馬鞍山的詩句

李白晚年描寫馬鞍山的詩句

發布時間:2021-10-23 08:27:56

Ⅰ 李白描寫馬鞍山的詩急需

1、《望天門山》——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天門山雄踞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

2、《夜泊牛渚懷古》——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譯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藍的天空中沒有一絲游雲。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懷想起東晉謝尚將軍。我也能夠吟哦袁宏的詠史詩,可惜沒有那識賢的將軍傾聽。明早我將掛起船帆離開牛渚,這里只有滿天楓葉飄落紛紛。

3、《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唐代李白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連峰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閑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譯文:周先生隱居在丹陽橫山,開門就看到秀麗的丹陽。連綿的山巒圍繞周圍,壯觀的景色勝過仙鄉。有空就寫詩作曲,來了情緒就在丹陽湖上高唱《白紵詞》。丹陽湖水清秀盪漾,遠勝過東海浩盪的感覺,水光山色與菰蒲草共顯嬌嬈。

當你得意之時,心靈與天地融合在一體。任天上雲卷雲舒,看世界人來人往,哪裡還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身不在,痛苦何在?你身懷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顯。如果我們學道成功,就一起攜手游覽仙山瓊閣。

4、《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

幽人停宵征,賈客忘早發。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

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

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

譯文:自青蒼色的大江逆流而歸,行至白璧山賞玩秋月。秋日的月光照在白璧山上,如同山陰之雪般皎白令人興發。隱逸之士停止了夜晚出行,商賈買賣人忘記了早晨出發。揚帆再行來到天門山,回頭望去牛頭渚已被掩沒。

大江長啊季風按時吹來,太陽升起夜霧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卻未見面,不能共同欣賞奇景相隔如胡越。寄您一枝青青的蘭花,願我倆和諧美滿友誼長存。

5、《橫江詞六首·其六》——唐代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譯文:橫江之上經常月暈起風,整日籠罩在風霧中,江里的海鯨東向,百川倒流。波濤大浪一起,聲勢浩大,三山都會被之搖動,橫江水勢湍急,千萬不要輕易渡江,如果輕易而渡,將會有去無回。

Ⅱ 關於安徽馬鞍山的詩歌

李白在馬鞍山一帶玩過,寫過一些詩句,如《橫江詞六首》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專一風三日吹倒山,屬白浪高於瓦官閣。
其 二
海潮南去過尋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其 三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其 四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其 五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余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
其 六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Ⅲ 李白與馬鞍山

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游蹤遺跡一覽表

牛渚·牛渚磯 在市區西南公里濱江處 又稱採石磯
姑孰·姑孰溪 在當塗縣城,城外有姑孰溪 姑孰溪又名姑浦、姑溪河
青 山 在當塗縣城東南15公里 又名青林山、謝公山、謝家山
黃山·陵歊台 在當塗縣城北2.5公里 又名黃江山、浮丘山
天門山 在當塗縣西南15公里長江岸邊 又稱東、西梁山
望夫山 在金家莊區前楊橋南 又稱棗子磯、人頭磯
白壁山 在市區西南濱江三峰處 又名石壁山
慈姥山 在市區慈湖鎮西北2.5公里濱江處 又稱慈姥磯、鼓吹山、貓子山
橫山·石門 距當塗縣城東南30公里 又稱橫望山、隱居山
白 山 在當塗縣城東2.5公里姑溪河北岸 又名楚山
龍 山 在當塗縣城南5公里青山河畔 傳為桓溫宴遊之處
靈墟山 在當塗縣城東15公里 傳為丁令威得道飛升之處
丹陽湖 在當塗縣城東39公里 古為丹陽、石臼、固城湖
橫 江 天門山下游轉北橫流之江段 又稱楚江、西江
橫江館 在採石鎮濱江津渡處 又稱採石驛、皇華驛
化城寺 在當塗縣城向化橋西禮暴風驟雨坊內 又名萬壽寺
清風亭 唐在化城寺內,明移建謫仙樓後 現亭為粹然亭改建而成
謝公宅 在當塗青山南小市 為謝 築宅
謝公亭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頂 又稱謝氏山亭
謝公井 在青山小市路南 近謝公宅
謝公池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上 為謝 所築
恆公井 在當塗白 山上 又名飲馬泉,為桓溫所築
姑孰亭 原建姑孰溪彩虹橋上 俗稱姑溪水亭
李白宅 在青山、龍山、採石三處 今尚不能確指

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所作詩文一覽表:
1 望天門山 開元十三年(725)
2 夜泊牛渚懷古 開元二十七年(739) 一作開元十五年(727)
3 自金陵激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天寶七年(748)
4 贈丹陽橫山周處土惟長 天寶九年(750) 一作天寶六年(747)
5 白 辭三首 天寶九年(750) 一作開元十三年(725)
6 題東溪公幽居 天寶元年至九年
7 橫江詞六首 天寶十二年(753) 一作李白放還後
8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天寶十三年(754)
9 當塗趙少炎粉圖山水歌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十二年(753)
10 登黃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天寶十三年至十四年(754—755)
11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天寶十三年(754)
12 陪族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二年(743)
13 贈友人三首 至德元年(756) 一作越中剡溪作
14 酬殷佐明見贈五雲裘歌 天寶十三年(754) 一作上元年間作
15 姑孰十詠:姑孰溪、丹陽湖、謝公宅、陵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磯、靈墟山、天門山 分別作於天寶後期至上元、定應年間(756—762) 從《十詠》中所寫春山、夏蓮、秋澗、凋柳看,並非一時之作
16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 上元二年(761) 一作寶應元年(762)
17 春日獨的二首 寶應元年(762) 一作開元二十五年(737
18 江南春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上元元年(760)
19 下途歸石門舊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十三年(754)
20 覽鏡書懷 寶應元年(762)
21 見野草中有名白頭翁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2 日出入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六年(744)
23 江上秋懷 寶應元年(762)
24 田園言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5 九日龍山飲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6 九月十日即事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7 游謝氏山亭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8 古風其五十九惻惘泣路歧 寶應元年(762) 一作至德二年(757)
29 臨路歌 寶應元年(762)
30 笑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1 悲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2 天門山銘 寶應十三年(754) 一作天寶後
33 化城寺大鍾銘並序 天寶年間 有作天寶二年、六年、七年、十四年者
34 夏日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孰亭序 天寶十四年(755)
35 春於姑孰送趙四流炎方序 至德元年(756)
36 當塗李宰君畫贊 寶應元年(762)

Ⅳ 李白在馬鞍山留下多少詩篇

你問問別人

Ⅳ 為了參加千字文大賽急求李白描寫馬鞍山的詩詞50首(全部)

江上清風樓上月;
詩中才子酒中仙。

太白樓,位於採石磯南面山坡下,又名青蓮祠、謫仙樓,為紀念李白而建。建於唐元和年間,今存建築為清光緒三年重建。前後三進,主樓三層。樓內有木刻李白立、卧雕像
狂到世人皆欲殺;
醉來天子不能呼。

姚興滎題太白樓
愛國有詩儕杜甫;
報君以士識汾陽。

徐立綱題太白樓。 儕:輩、類。 汾陽:即郭子儀。玄宗時為朔方節度使,平安史之亂,立有功勛。累官至太尉、中書令,封汾陽邵王,尚父。世稱郭汾陽。薦汾陽指李白與郭子儀的情誼,據說郭因罪當斬,李白極力相救,重薦於朝
詩酒神仙,天自夢中傳彩筆;
樓上風月,人從江上拜宮袍。

李璋題太白樓
詩酒神仙,吟魂醉魄歸何處;
江山如畫,月色濤聲共一樓。

太白樓
勝跡畫圖中,莫辜負此日登臨,依山枕渚;
奇才詩酒老,曾記取當年狂放,動地驚天。

太白樓
薦汾陽再造唐家,並無尺土酬功,只落得採石青山,供當日神仙嘯傲;
喜妃子能讒學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脫去名韁利鎖,讓先生詩酒逍遙。

太白樓。 喜妃子句:指李白因醉酒作《清平調》被楊玉環誣陷之事
侍金鑾,謫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窮通?但隨遇而安,說什麼仙,說什麼狂,說什麼文章身價,上下數千年,只有楚屈平、漢曼倩、晉陶淵明,能彷彿一個胸次;
踞危磯,俯大江,這眼前更覺天空地闊。試憑欄遠望,不可無詩,不可無酒,不可無奇談快論!流連四五日,豈惟牛渚月、白紵雲、青山煙雨,都收來百尺樓頭。

黃琴士題太白樓。 金鑾:唐宮殿名。侍金鑾指李白在天寶年間曾供奉翰林院、待詔金鑾。 謫夜郎:李白於乾元元年被充軍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途中遇赦得歸。夜郎,地名。 屈平:屈原名。 曼倩:東方朔字。 牛渚:安徽採石附近的牛渚山。 白紵:即馬鞍山市北的白紵山
脫身依舊仙歸去;
撒手還將月放回。

捉月台
誰作砥柱中流,激憤一腔忠義;
俯瞰大江東去,開拓萬里心胸。

捉月台
舉杯邀明月;
盪胸生層雲。

問月亭。 舉杯句: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盪胸句:杜甫《望岳》:「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去帆疑峽走;
卷浪駭江飛。

清風亭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氣,青蓮居士謫仙人。

清風亭。 蓬萊句:李白詩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蓬萊是仙人的居所;建安骨即建安詩體,由漢魏時曹操父子及「鄴中七賢」所創的詩歌風格
把酒問青天,放眼已無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曠懷猶憶謝將軍。

清風亭。 高力土,唐潘州人,本姓馮。少閹,聖歷元年入宮,武則天令給事左右,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姓高。以誅蕭岑等有功,累官至騾騎大將軍等要職,安史之亂,隨玄宗入蜀,肅宗時遭流配,後死於途中。傳李白曾令其捧靴。 謝將軍:謝朓,南齊陳郡陽夏人,字玄暉。與謝靈運同族,稱小謝,曾任宣城太守,為蕭遙光誣陷死
紫微九重,碧山萬里;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齊彥槐題李白衣冠冢。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 流水句:見司空圖詩:「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意指李白心境瑩亮,志趣清悠
山間明月;
江上清風。

李白衣冠冢
爛醉小天地;
狂吟空古今。

李白衣冠冢
舉杯邀明月;
放眼看青山。

李白衣冠冢
功名飛燕誤;
心跡大鵬俱。

李白衣冠冢
高風大節同千古;
明月梅花共一樓。

李白衣冠冢
偶呼明月問千古;
恰對青山思故人。

李白衣冠冢
明月有情公已去;
青山無約我頻來。

李白衣冠冢
千年醒眼何曾醉;
到處風濤總是詩。

李白衣冠冢
自公一去無狂客;
此地千秋有盛名。

李白衣冠冢
神仙詩酒空千古;
風月江天貯一樓。

李白衣冠冢
老友一生惟子美;
青山千載壓玄暉。

李白衣冠冢。 子美:杜甫字。 玄暉:即謝朓
後身金粟前身月;
對面青山側面江。

李白衣冠冢。 金粟:佛家謂維摩詰之前身為「金粟如來」
樽中美酒長須滿;
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衣冠冢
吾輩此中堪飲酒;
先生在上莫題詩。

李白衣冠冢
更上一層,星辰可摘;
不磨千古,詩卷長留。

李白衣冠冢
樓壓驚濤,萬里江天供醉墨;
山臨幽壑,四時風物助詩懷。

李白衣冠冢
一碧江天,憑眺如今摩詰畫;
四時風月,暢懷尤勝少陵詩。

李白衣冠冢。 摩詰:王維字,曾作《輞川圖》,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等。 少陵:即杜甫
天籟風吹,如聞敏捷詩千首;
江濤月涌,想見飄零酒一杯。

李白衣冠冢。 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唐陸龜蒙詩:「唱既野芳坼,洲還天籟疏」
才似仙名,詩酒高風傳萬古;
地因人重,江山勝跡播千秋。

李白衣冠冢
如此江山,合作先生詩酒地;
對茲風月,同銷我輩古今愁。

李白衣冠冢
千尺青山,妙句豈惟凌謝朓;
一龕金粟,後身須信是如來。

李白衣冠冢
讒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樓風景一樓詩。

李白衣冠冢
對影成三人,賀監遠邀明月;
相知唯一已,謝公近在青山。

李白衣冠冢。 賀監:即賀知章,曾任秘書監,故亦稱賀監。 謝公:指謝朓
此處其題詩,誰個敢為學士敵;
江山曾捉月,我來甘拜酒仙狂。

李白衣冠冢
驚世以文章,無怪才名齊工部;
憂心惟社稷,請看慧眼識汾陽。

李白衣冠冢。 工部:即杜甫。因杜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 汾陽:即郭子儀
詩界此重新,江上才人休錯過;
酒仙臣自許,醉來天子不能呼。

李白衣冠冢
長歌詠松風,依舊螺山留勝跡;
相期邈雲漢,迄今牛渚憶知音。

李白衣冠冢
有句思謫仙,爭看爐火照天地;
此山騰傲氣,豈憚鼻息吹虹霓。

趙朴初題李白衣冠冢
時代文章,問江底青天,竟無一語;
撫懷今古,看樓頭明月,獨有千秋。

李白衣冠冢
大江淘盡英雄,山經百戰樓仍在;
詩卷長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李承謀題李白衣冠冢
長安市上酒家眠,醉後敢將天子傲;
採石磯頭明月好,當年猶說謫仙歸。

李白衣冠冢
公昔登臨,想詩境滿懷,酒杯在手;
我來依舊,見青山對面,明月當頭。

胡書農題李白衣冠冢
萬里大江來倚,翠嶂高樓,月朗風清依舊;
六朝陳跡盡瞻,錦袍遺像,天長地久猶新。

李白衣冠冢
公昔去長沙,笛吹黃鶴樓中,梅花默默;
我今望秋月,帆掛翠螺山下,楓葉紛紛。

李白衣冠冢
詩中無敵,酒里稱仙,才氣公然籠一代;
殿上脫靴,江頭披錦,狂名直欲佔千秋。

李白衣冠冢
莫上層巒,睹江水狂瀾,流不盡英雄涕淚;
聊傾蟻酒,聽秋林落葉,感從來才子飄零。

李白衣冠冢。 蟻酒:酒面有浮沫者,為蟻酒
千秋拜衣冠,嘆犀水無情,醉得酒仙不醒;
一樓好風月,羨螺山有幸,名隨詩聖長存。

李白衣冠冢
唐代久成墟,僅採石一拳,留與謫仙供嘯傲;
謝公差可友,對青山半面,長教詞客仰風騷。

李白衣冠冢
若有人兮,每逢月夜高吟,畫舫與誰乘逸興;
登斯樓也,回憶雪山遺耕,書堂同此駐仙蹤。

李白衣冠冢
勝地喜重新,每當風月勾留,俯瞰長江流檻外;
謫仙猶未遠,遐想精靈來往,定攜彩筆到樓頭。

李白衣冠冢
謝宣城何許人?只憑江上五言詩,教先生低首;
韓荊州差解事,肯讓階前盈尺地,使國士揚眉。

李白衣冠冢。 謝宣城:即謝朓。 韓荊州:即韓朝宗,唐京兆長安人。玄宗時官至荊州長史,時稱韓荊州
布鼓過雷門,問何人鐵板銅琶,敢唱大江東去;
欃槍經電掃,仍往日珠簾畫棟,重看明月西來。

李白衣冠冢。 欃槍:慧星的別名
笛吹黃鶴樓中,想當年無限騷情,一曲江城歌古調;
舟泊翠螺山下,慨此日重尋勝跡,千秋風月念斯人。

李白衣冠冢。 翠螺山:在馬鞍山市西南長江邊
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掛席來游,三楚風光攜袖底;
對太白樓一千年明月,舉杯邀問,六朝煙景落樽前。

李白衣冠冢
酒家何處,楊柳依垂,每當月白風清,勝地也應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無恙,到此神怡心曠,前身或許是汪倫。

李白衣冠冢。 汪倫:唐涇縣人,李白游涇縣桃花潭,倫具酒以待,白因賦詩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去日苦難留,須臾六十四年,覺浮生仕真若夢,游真若夢;
高風洵寡偶,上下三千餘載,問何人詩可稱仙,酒可稱仙。

李白衣冠冢
丹青不知老將至;
天地常在壯觀間。

劉海粟題李白衣冠冢
江空欲聽水仙操;
壁立直上蓬萊峰。

集句題李白衣冠冢。 水仙操:琴曲名,相傳為俞伯牙所作
對面青山似解人,凡我輩登臨,莫向班門去弄斧;
願把長江當作畫,讓先生痛飲,可能醉後再題詩。

胡書農題李白衣冠冢
此江若變作春酒;
問余何事棲碧山。

黃炎培題廣濟寺,位於採石太白樓西,舊名石磯院,又名資福院,東吳赤烏二年建

Ⅵ 馬鞍山雪的詩句

第一首
東城復南陌塵,紫幰與朱制輪。
盡說無多事,能閑有幾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誰見衡門里,終朝自在貧。
——閑居

第二首
一山橫江卧津渡,江月千年戀灘塗。
太白捉月跳江磯,溫嶠誅魅燃犀渚。
平叛英雄歷險道,臨路詩仙履坦途。
青石綽影疑還似,翠螺風物驚世殊!
——採石磯懷古

第三首
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
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復恐蘭膏汗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第四首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餘聲。
戌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第五首
山水人文大鋼都,煙雨詩情美畫圖。
巍峨三台碑疊閣,青翠九峰碧環湖。
寺塔禪林如椽筆,苑院藝館似磚書。
護國驍將攘魏漢,朱然浩氣貫東吳。
——馬鞍山抒懷

Ⅶ 山水詩都馬鞍山(千古文人地,一城山水詩)

山水詩都·休閑名城——馬鞍山
馬鞍山,地處長三角的頂端,是一座新興工業之城、港口之城,也是一座富裕、文明、詩意、休閑的山水詩都、旅遊之城。
富裕的馬鞍山。目前,馬鞍山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位於全省前列,人均GDP約為63000元(9000美元以上),人均財政收入1094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00元。2011年,馬鞍山將在全省第一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文明的馬鞍山。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也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
詩意的馬鞍山。這是一個盛產詩歌的地方,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詩篇,自1989年起,舉辦了22屆中國李白詩歌節。成為全國唯一的以詩歌文化為主題的節慶活動。每年重陽節,海內外詩歌愛好者紛至沓來,或登台獻詩,或邊吟邊舞。
休閑的馬鞍山。當代最火的美籍華人作家嚴葛玲,她的少年時代是在馬鞍山讀過的,她這樣評價自己的家鄉:馬鞍山是個剛柔相濟的城市,現有以鋼鐵為代表的現代工業的陽剛之氣。又有當代移民文化與傳統詩歌文化相融合,而表現出的休閑慢生活的陰柔儒雅氣質。
馬鞍山旅遊產業的五大獨特資源:
中國第一詩山。1500多年前,山水詩的鼻祖南朝詩人謝朓就在此修宅種竹、策杖遨遊,這里更被其譽為「山水都」。李白一生仰慕謝朓,有「宅近青山同謝公,一生俯首謝宣城」的願望。這里也是李白的終老之地。《太平府志》記載宋代米芾為青山題「第一山」碑文,足見青山是中國詩歌開始和成名的重要地方之一。亞洲第一大河。長江在馬鞍山段演繹的文采風流「無與倫比」,用余秋雨的話說:「採石磯是萬里長江的結穴處」,「長江流到這里,已足可證明自己具有世間一流的文化品相。」他還說過:「採石磯的魅力,在於它扼住了亞洲第一大河的咽喉,對萬里長江做了一個文化總結。」今天馬鞍山段的長江是一個景觀之江、詩歌之江、文化之江。
世界級大詩人。李白作為世界級大詩人已毋庸置疑。他一生鍾情這里的山水人文,給馬鞍山留下了《望天門山》、《姑孰十詠》等50多首(篇)膾炙人口的詩文,最終他選擇了這兒作為自己的終老之鄉,更是為這里留下了說不完的軼聞故事。
千年傳承的詩歌文化。馬鞍山不僅因為有了謝朓、李白而成為詩城,更主要是因為繼他們之後,有著更多的詩人,留下了更多的詩歌,如宋代的李之儀在姑溪河畔寫下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南宋傑出女詞人李清照在這兒留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鏗鏘之句。也是在這兒,文天祥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歌。特別是到了80年代的中後期,馬鞍山市委、市政府通過舉辦詩歌節把詩歌引入到社會各階層。

Ⅷ 李白的簡介及李白與馬鞍山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回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答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一、李白與馬鞍山之李白詩文遺跡釋考 。。。二、李白與馬鞍山之歷代碑序賦記輯注
三、李白與馬鞍山之歷代詩歌詞曲輯注 。。。四、李白與馬鞍山之當代李白研究文選

Ⅸ 李白在馬鞍山東西梁山寫的詩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復斷楚江開,碧水東制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品評】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 「 天門 」 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 「 望 」 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於沒有弄清 「 望 」 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閱讀全文

與李白晚年描寫馬鞍山的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