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入股公司不去工商登記的法律風險

入股公司不去工商登記的法律風險

發布時間:2021-10-22 10:33:41

① 個人與公司之間能夠形成合夥關系嗎不去工商部門登記的合夥關系有效嗎

只要是書面的合夥協議,又無違法之處,就是有效的。
沒有注冊並不影響協議的效力,這是內部之間的問題
你的這個情況適用個人合夥。其實兩種合夥沒什麼區別,適用哪個都一樣,就是登記的是個體還是企業的問題。

② 我要入股朋友的公司,簽了股權轉讓合同並開具出資證明,但不出工商登記,請問這份合同具有法律效應嗎

具有法律效應。
1、如果甲方不同意到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您的股權存在甲方再次進行買賣的風險;
2、此份協議基本條款都具備,但是不利於受讓方即乙方權益的保險;
3、建議此份協議讓所有股東簽字確認。
股權轉讓變更工商登記的法律意義。依據法律規定,公司應當在股東發生變更之日起30日內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31條第1款)。這種登記起到一種公示作用,登記之後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反之,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如果你不辦理工商登記,可能會出現你朋友一股二賣的風險,另外如果未登記也未通知公司,則可能你的股東權利會受到影響,比如分紅、接受股東會通知等。
但是,變更登記不能直接決定股權轉讓協議的成立與生效與否:股權轉讓合同自股東會決議通過時生效(公司法第72條第2款)。注意:股權轉讓屬於非營業執照登記事項,所以,股權變動不是公司規定的必須登記的事項(公司法第7條第2、3款)。
建議你最好辦理工商登記,同時應將股權轉讓事宜通知公司,公司股東不同意轉讓且又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則視為同意轉讓。

③ 公司增加股東投資是否可以不備案登記,有什麼法律後果呢求詳解,求依據或者求判例

這要看該公司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還要看該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增資擴股的條件和相關程序應該早已在公司章程中有所規定,根據相關規定,非上市公司增資擴股要經股東會投票決議,形成決議後在工商部門作變更登記。在此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1、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註冊資本發行新股時,股東認購新股,依照本法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繳納股款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八十一條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在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五百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
2、第一百八十條第二款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至於有限責任公司相對就比較簡單,你可以查詢下公司法相關資料,在此提供有限責任公司增資的相關經典案例以供參考:
2000年5月12日,張某與人合夥開辦了一公司,因公司缺資金周轉,張某便找到其親戚張某,要求張某借80000元錢給自己,周某見張的公司年年贏利,便提出這80000元作入股資金,雙方約定:不管張某公司是否虧損,周某每年可分得紅利3000元。2001-2002年,張某按照雙方約定每年分給周某紅利3000元。2003年,因張某的公司虧損,張某未支付周某紅利。2004年6月,周某找到張某要求其償還入股資金80000元及拖欠的紅利4500元,張某則以公司虧損為由要求周某共同承擔虧損。為此,周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張某償還投資款80000元及應得紅利4500元。法院審理中查明,被告張某公司系一家由自然人出資成立的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00元,營業期限自2000年4月26日至2003年12月5日。從2000年3月被告公司提交的工商年檢報告看,該公司成立以來,既無股東變更登記又無資本金變更登記,在公司章程「股東名稱和姓名」條款中也無原告周某姓名。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張某這80000元到底屬股東出資,還是借款的問題上,合議庭存在以下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此款應認定為借款。有限公司經營過程中吸收新的股東,增加註冊資本金,法律是允許的,但必須依法操作,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如雙方需有真實意思表示,公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公司章程的修改,法定期限內向工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等。本案原告向被告交付80000元人民幣屬實,該款項雖然名為「投資款」,但究其性質,由於被告既未向原告簽發出資證明書,也未修改公司章程,更無工商部門變更登記,故此款應認定為借款。

第二種意見認為:此款應認定為投資款。因為張某與周某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明確約定:這80000元屬於投資款,且在2001年和2002年張某給付了周某投資款的紅利,雙方都承認了這筆錢屬於投資款。故此80000元應認定為投資款。

[評析]:

筆者認為第一種意見正確。理由如下: 當投資關系發生糾紛並訴諸法院時,當事人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經常會故意混淆「投資」的性質:當公司贏利時,投資者希望將「投資」理解成股東出資,以便多獲利;而當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或虧損時,投資者當然希望給公司提供的是借款,從而避免股東應承受的風險。筆者認為,在類似投資糾紛案件的審理中,某一主體對某公司的「投資」屬於股東出資,還是借款性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否履行法定登記程序。投資者對公司出資,直接引起該公司注冊資本的增加。按照相關公司法律規定,增加註冊資本是公司的大事,應當履行較為嚴格的表決程序及登記程序。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增資應由董事會制定增加註冊資本的方案,然後提交股東會決議,並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公司增加註冊資本的,應當自增資款繳足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同時提交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如果被投資公司履行了上述法定程序,「投資」的性質當然就一目瞭然了。但在現實生活中,投資行為並不都操作規范,常常是口頭協商的多,簽署文件的少;事實行為的多,履行登記程序的少。因此,從尊重事實及公平的原則出發,有必要進一步考察其他方面。

(二)投資者與被投資公司的意思表示。 筆者認為,判定「投資」是何性質,雙方的意思表示最為關鍵。因為從根源上講,「投資」行為本身就是基於雙方的自由意願而形成的,一般在「投資」行為開始前,雙方就會明確「投資」的形式。雙方意思表示的方式很多,口頭的商定雖然最直接,亦被廣泛應用,但在訴訟過程中,口頭意思表示由於無法固定,往往不能成其為證據,故主要核實的應為以下幾個方面:

(1)書面合同或協議。合同或協議是「投資」性質最直觀的記錄,因此也是最重要的證據。通過審查合同中「投資」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包括投資的形式、投資人的回報、投資人是否參與公司經營、投資款是否可收回等內容,我們可以探知「投資」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從而形成對「投資」性質的綜合判斷。

(2)公司內部資料。如果當事人關於「投資」事項未簽訂書面合同,或合同內容及其簡單不足以反映「投資」性質的,應當考察被投資公司的內部文件資料,包括股東會決議、股東會議紀要、董事會決議、董事會會議紀要、出資證明書等。這些文件是判定「投資」是否為股東出資的參考依據,因為當公司接受新股東出資時,內部領導層往往會首先形成意見,並以會議記錄形式記載下來。

(三)投資人是否行使股東權利。如果上述書面證據或不存在,或不足以證明「投資」的性質,不妨進一步考察投資人向公司交付資金後,與公司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果投資人對公司行使股東的權利,如收取過紅利,實際參與過公司的經營決策,則可認定為股東出資。綜上,筆者認為,雙方之間沒有簽訂投資合同或其他合意性文件,根據筆者上述評析,「投資款」的稱謂並不能判定「投資」是股東出資還是借款性質,公司亦未在接受投資之日起30日內到有關機關辦理登記手續,故在沒有其他證據可以印證的情況下,認定原告向被告提供的「投資」系出資入股,證據不足。因此,筆者更傾向於將本案中原告提供的「投資」按借款處理。

④ 公司股東己交錢入股,但沒有工商局登記有效嗎

最好在工商登記,因為股東的話,他只對法律保護的。

⑤ 員工出資購買股點,同公司法定人簽訂入股合同,但沒去工商局登記,現在不想做了,怎麼收回出資的錢

依合同處理.如果沒合同約定,那就協商,協商不了,也只好起訴,

⑥ 與沒有在工商部門登記的公司交易受法律保護嗎有什麼壞處

首先,公司是屬於法人,法人通俗的說法就是:依照法律規定設立的組織,被法律當做「人」來看待,可以作為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活動。
所以,公司的成立必須要按照法律規定,經過法定的程序,在工商部門登記設立,否則就不叫公司。

你與一個沒有經過登記設立而自稱是公司的進行交易,風險極大,因為與你交易的相對方是一個不成立的組織。

壞處就很多了,比如貨款風險,交易標的物的風險(包括質量、標的物合法性)等等諸多風險。

最後,建議謹慎行事!

⑦ 未到工商部門登記的入股算啥回事

未到工商部門登記的入股是不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的~那您入股的時候有簽訂相關的協議或合同么~現在您只能根據當初的協議和合同來幫自己維權~因為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公司並沒有你的名字~

⑧ 交給公司錢入股公司不給在工商注冊屬於詐騙嗎

證的話,很明顯是屬於詐騙的那種,你的公司都沒有登記清楚,肯定是屬於詐騙。

⑨ 我們公司想讓員工入股,但又不想在工商局變更,怎麼辦理,需要簽什麼協議,有協議範文嗎

呃。。。如果不在公司章程中注名在工商局備案登記的話,以後出了問題得不到法律保障啊。。。還是爭取去登記一下。。

⑩ 入股朋友公司不到工商局更改股份轉讓,只是私下簽訂協議,這樣的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協議受法律保護,這是一份代持協議,但是本協議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內
也就是說你的朋友把你容的股權賣給別人,只要買受人是善意的,不知情的,那你就不能讓對方退還你的股權,而且也不能向買受人追責。
不建議你這么做。
因為辦一下股權轉讓的手續是很簡單的。
除非你是公職人員,不能在外投資。

閱讀全文

與入股公司不去工商登記的法律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