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張穎馬鞍山

張穎馬鞍山

發布時間:2021-10-19 08:00:01

⑴  崩塌勘查典型實例示範

1.5.1長江三峽鏈子崖音頻大地電場法、甚低頻電磁法裂縫、岩溶、煤洞勘測

鏈子崖位於長江三峽兵書寶劍峽出口處右岸,瀕臨江邊的陡崖主體由二疊系棲霞組灰岩構成,底部為煤系軟弱層。在長約700m,寬30~180m范圍內發育有58條裂縫,將岩體切割成3個危岩區,即南部的I區To至T6縫區和北部的Ⅲ區T8至T12縫區以及中部的Ⅱ區T7縫區。其中T8至T12縫區危岩體緊臨長江,南、西分別被T8、T9、T11縫和T12縫切割,北、東兩側臨空,底部煤層基本被采空,是防災治理、監測預報的重點險段。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長期的大量調查研究工作,鏈子崖可見裂縫的分布情況已基本查清;但是,在表土覆蓋地段的裂縫分布、延伸、連通交切情況,隱伏構造、岩溶、煤洞的分布等尚不清楚。針對上述問題,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於1988年採用了音頻大地電場法、甚低頻電磁法勘測裂縫、岩溶、煤洞的分布情況。

1.5.1.1 隱伏裂縫勘測

基於裂縫發育的不規則性和地形條件,勘測中採用了異常追蹤法:即從已知裂縫的隱沒端開始,根據裂縫和異常發育趨勢布設勘探剖面,同時輔以現場地質調查,進行異常的定點、連接,循序漸進,直至查明(圖1-1)。裂縫上方的音頻大地電場和甚低頻電阻率異常曲線一般形態尖銳,幅值較大(圖1-2)。

裂縫勘測結果表明:鏈子崖南部Ⅲ區和北部I區裂縫已相互連通。特別是確定了Ⅲ區分布的 T8-1、T8-1-2、T9、T11裂縫均與T12裂縫連通以及T8-0縫向SE方向延伸至陡壁邊緣,對危岩體穩定性評價至關重要。勘探結果在隨後的工程探槽(圖1-3)和聲波跨孔測試中得到驗證。

1.5.1.2隱伏煤洞勘測

圖1-1追蹤裂縫的測線布置及異常分布

鏈子崖的變形與底部馬鞍山組(P1mn)煤層采空有直接關系。根據調查訪問資料,鏈子崖底部有採煤巷道20餘條,基本沿地層走向分布。為了解其存在狀況,用音頻大地電場法和甚低頻電磁法在鏈子崖頂部展開了面積性勘測。

煤洞的電場異常不同於裂縫,一是幅值較小、寬度較大、規律性較強(圖1-4a)。

勘測共確定煤洞14條,煤洞走向與岩層走向基本一致(SW—NE),長度300~400m,間隔30~40m,勘測結果和實際情況相符。

1.5.1.3隱伏岩溶勘測

平行於鏈子崖陡崖,勘測中追蹤發現一條幅值高、寬度大的異常(圖1-4b)帶近南北向發育,其東側裂縫發育,西側則明顯減少;該異常帶與北部的黃泥巴壁相接,根據異常形態、結合地質特徵分析,推測為一岩溶發育帶,後期的勘探工程證實了這一推測(連克等,1991)。

圖1-2隱伏裂縫實測剖面(T9縫前端)

圖1-3TC3工程探槽展示圖

1.5.2鏈子崖隱伏裂縫的聲波檢測

鏈子崖危岩體存在12組50餘條裂縫,出露最寬約2m,深不可測。其中T8及T9裂縫,北端隱伏於覆蓋層下,是否延伸與T12縫貫通,成為查明岩體結構與方量和確定治理工程設計的關鍵,為此,在上述裂縫延伸的關鍵部位,布兩鑽孔,孔距21m,深150餘m。由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於1989年承擔跨孔聲波測試,查明裂縫的延伸及傾向。

現場地質剖面概況及跨孔聲波測試示意圖如圖1-5a。採用等高同步測試法、扇面測試法,測取的波形記錄分別如圖1-5b及圖1-5c。這些記錄的推論是:接收到的是繞射波,其地質模型應如圖1-5d,即裂縫張開無充填。顯然,只有存在地表覆蓋層的繞射波,才會出現發射與接收點靠近覆蓋層聲傳播時間短,遠離覆蓋層則聲傳播時間加長。為證實現場測試推斷是正確的,在室內按推理的地層模型,進行模型超聲測試,取得和現場一致的測試結果。

圖1-4Ex、ρ曲線圖

另外,在一個孔內逐點發射,並接收裂縫的反射波,根據反射波的聲波走時,推斷出裂縫的傾向,與地質工程師從地質構造的推論相一致。至此對裂縫的性狀給出明確的結論,為鏈子崖危岩體的治理,提供了依據,受到國家科委表彰(展建設等,1991)。

1.5.3危岩錨固鑽孔內裂縫及裂縫密集帶聲波檢測

長江三峽鏈子崖50000方危岩體防治工程,採用錨索加固處理,錨固孔深30~40m不等,最深達64.2m。危岩體主要以棲霞灰岩為主,裂隙發育且為張性,局部成破碎軟弱帶。錨固施工需掌握上述裂縫、軟弱結構面在錨固孔中的位置,分布及幾何尺寸。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承擔此項特種檢測任務,研製一發一收干耦合換能器,在不能存留井液的水平干孔中,完成了共2670m的測試,指導了施工。圖1-6其中三個鑽孔的測試結果,其中視聲速低於1000m/s(圖中粗實線部分)的低速孔段均為裂隙及裂隙密集帶(展建設、曹修定實測,1996)。

1.5.4岩崩堆積體灌漿補強效果聲波測試

1998年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在三峽庫區遷建城鎮新址岩崩堆積體工程改造現場,完成了灌漿補強前後岩體物理力學強度變化試驗工作。採用「一發雙收」單孔及跨孔聲波檢測對半徑為1.7m圓周等分的六個鑽孔中等邊三角形分布的三個鑽孔作為實施灌漿孔,另三個按等邊三角形分布的鑽孔及圓心的鑽孔作為聲波檢測孔。採用灌漿前、灌漿後7d、灌漿後28d進行聲波單孔測試及跨孔聲波透視。

圖1-5各種方法測試示意圖及推測的地層模型

圖1-6危岩錨固孔內裂隙及軟弱破碎帶聲波測試聲速-孔深曲線粗實線為裂隙及破碎帶

單孔測試採用敲擊作震源產生縱波及橫波,以三分量檢測器貼壁接收;跨孔測試用小葯量爆炸震源的以三分量檢測器貼壁接收。

岩崩堆積灌漿補強分別在四川奉節及巫山兩地各做兩組試驗,現僅以奉節組試驗為例加以說明。圖1-7為灌漿前後單孔一發雙收的時差-孔深對比曲線;圖1-8為灌漿前後跨孔的聲速-孔深對比曲線。由跨孔測試結果可見灌漿後聲速有明顯提高,最高可達60%以上;而單孔測試最高14%、最小僅2%。單孔測試聲速變化小的原因是此法能了解沿孔壁一個波長范圍的聲速,單孔聲速的提高,說明灌漿范圍已達聲波觀測孔的孔壁;而跨孔測試是直接了解兩孔連線間的岩體灌漿情況。

圖1-7灌漿前後單孔一發雙收的時差-孔深對深對比曲線

圖1-8灌漿前後跨孔的聲速-孔深對比曲線

由於測試縱波聲速的同時,還測試了橫波聲速,因此可計算出岩崩堆積體灌漿前後的動彈性力學性能的變化,見表1-4(李洪濤等實測,1998)。

1.5.5長江三峽鏈子崖煤層采空區老空洞探地雷達探測

長江三峽鏈子崖底部煤層采空區的分布及其後期充填情況是評價鏈子崖危岩體穩定性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確定治理工程混凝土承重阻滑鍵布置的重要依據。為此,在充分的地質調查分析基礎上,委託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採用地質雷達技術,利用PD2、PD6和PD1三個勘探平硐對煤層采空區的空洞或充填疏鬆地帶進行了探測,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表1-4奉節動彈性力學參數

地質雷達資料的解釋是靠圖形識別來進行的。具體解釋過程是在資料處理後進行的對比,即對比波在相位、周期(頻率)、同相軸和波形等運動學方面的特點,以及測點間在二維(橫向與縱向)方向上組成的圖形特徵。同時,還應注意到相位的強弱(動力學特點)。圖1-9為PD2沿線的一段探地雷達圖像,圖中44~61m之間顯示為灰岩分布區,在76~85測點之間出現周期加大,相位改變,呈現明顯弧形同相軸,反映的是煤層采空區。根據采空區的這種特徵所得PD2平硐的探測成果列於圖1-10與表1-5中(劉傳正,2000)。

圖1-9PD2Z線雷達圖像(100MHz)

1.5.6金麗溫高速公路崩塌體井內電視探測

由於浙江金麗溫高速公路k81段高邊坡地質條件復雜,岩層破碎,構造擠壓,節理裂隙及斷裂構造十分發育,處於崩塌體范圍內。根據甲方要求對錨索孔B6-5、B6-9、B4-8、B6-16、B6-19、B6-23進行測試,以上各孔孔徑為φ130mm,錨索鑽孔俯角15°。主要查找鑽孔中裂縫(圖1-11)及破碎情況(封紹武實測,2002)。

圖1-10PD2平硐雷達測線布置與探測成果

1—煤層采空區;2—充填但未壓實的采空區

表1-5PD2平硐探地雷達勘查異常解釋綜合表

圖1-11浙江金麗溫高速路k81段高邊坡(水平鑽孔—干孔)裂縫圖片

參考文獻

段永侯,羅元華,柳源等.1993.中國地質災害.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郭建強,彭成,孫黨生等.2003.鏈子崖危岩體勘查中物探技術的應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胡厚田.1989.崩塌與落石.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李媛,張穎,鍾立勛.1992.中國滑坡崩塌類型及分布圖說明書.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李智毅,王智濟,楊裕雲.1996.工程地質學基礎.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李智毅,唐輝明.2000.岩土工程勘查.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李大心.1994.探地雷達方法及其應用.北京:地質出版社

連克,朱汝裂,郭建強.1991.音頻大地電場法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嘗試——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隱伏地質結構的探測.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劉傳正.2000.地質災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質出版社

晏同珍,楊順安,方雲.2000.滑坡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展建設,吳慶曾.1991.跨孔聲波穿透法在探測三峽鏈子崖隱伏裂縫中的應用.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張咸恭,李智毅等.1998.專門工程地質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⑵ 從魏蜀吳三國名將中選取一人發表見解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吳大帝孫權(182-252),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卓越的政治家,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後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孫權三伐黃祖,並於其間收得大將甘寧。同年,曹操南下,大敗劉備,佔領荊州後,並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魯肅、周瑜為首,主和以張昭為首。張昭在當時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孫權卻有意與曹操一戰。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戰有望獲勝。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曹操決戰。周瑜用黃蓋謀,以三萬人於赤壁大破曹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後,孫權與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須一代對峙,各有勝負。其間孫權聯合劉備,將妹妹嫁入荊州。又從魯肅之計,將荊州暫與劉備。215五月,征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同年劉備取蜀成功,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然曹操於此時拔漢中,劉備面臨著極大的威脅,與孫權議和,歸還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土地。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做大,並以有相當的兵力與自己叫板,旋即改變戰略,聯合曹操,拔掉門口這顆定時炸彈。以呂蒙為督取下荊州,潘璋、朱然擒殺關羽。220年,曹丕取代漢室稱帝。孫權被冊封為吳王、大將軍、荊州牧。221年,劉備稱帝,興兵問罪,孫權果斷任命39歲的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於彝陵火攻大破敵軍。222年,曹丕三路伐吳,其中兩路各有勝敗,魏軍整體局面占優,然朱桓重創曹仁軍,扭轉了整個戰局,魏軍不如預期,只得引退。(曹丕時代,對孫權四次用兵,皆不如意)223年,劉備病逝,蜀、吳互通使臣,關系緩和。226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江夏,不克而還。
229年,孫權於武昌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今湖北鄂城),東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
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卻敗於揚州都督滿寵。(229年後,孫權多次出兵北伐,因戰役過多,日後再來補充。)
稱帝後孫權曾大規模派人航海,加強對夷州(今台灣)的聯系。又設置農官,實行屯田;並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晚年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賦役繁重,刑罰殘酷。立嗣之爭,孫權也犯下極大錯誤,多數名臣死於非命。自孫登夭折後,孫權先是廢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後立幼子孫亮,這為日後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252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在位24年。

藉祖蔭、斷東南、世豪強,然不圖逐鹿但求自保、不思教子,權後無雄主,不爭不息,不戰不寧,東吳三世而終,仲謀無遠謀矣。徒富不過三代爾。

⑶ 陸遜是哪國人

陸遜字伯言(183-245),本名陸議,吳郡吳人也。世江東大族,孫策之婿,三國時期吳國大臣,著名的軍事家。少孤,為從祖康綱紀門戶。年二十一,歷東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領縣事。年旱,開倉濟民,督農桑。討會稽山越賊帥潘臨、鄱陽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權配遜策女,數訪世務,遜議以 「平山寇叛,取精銳。」權納其策。由虛勢伏兵,破丹楊費棧,安內患,得精卒數萬。建安二十四年,蒙稱疾瞞關羽,遜代獻驕兵計,軍暗渡取荊州,除撫邊華亭侯。敗詹晏、屈陳鳳。破房陵鄧輔、南鄉郭睦,誘降文布。遷鎮西將軍,封婁侯。陸遜論治荊州「拔人才、未親疏。」權納之。黃武元年,拜大都督、假節。督軍五萬西陵拒劉,伐謀分兵相機而動。火攻,備軍盡歿;伏兵,遜逸待勞。加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吳蜀合,捆以外遜主之,權留璽於遜自裁度。皖縣破曹休,繳獲從輜重。黃龍元年,拜上大將軍、右都護。輔太子。京外上疏:「寬刑罰、忘過記功,以成王業。阻權偏師取夷州。」公孫淵背盟,權欲征,遜陳弊利「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輟;圖四海,匪懷細害大。乞息六師,定中夏。」權納焉。嘉禾五年,遜協諸葛瑾攻襄陽。信韓扁為敵虜。遜佯攻暗退兵,襲江夏附者眾。陷魏江夏太守逯式解邊害。嘉禾六年,平吳遽亂,定三郡。遜憂呂壹弄權,陳曲直於權。年少豐,開倉濟民。遜善賭人,昔言以諸葛恪、暨艷、楊竺終敗喪,果應。赤烏七年,代顧雍為丞相。陳 「太子正統,藩正有別,當彼此得所,上下獲安。」叩頭流血。權不納,又累遣使責遜,遜憤恚卒,年六十三。孫休時,謚昭侯。

陸遜家世為為江東大族。其祖父陸纖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陸遜十歲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後因陸康與袁術不和,唆使孫策攻陷廬江,一個多月後,陸康病死。陸康事先將陸遜與親屬送往江東。其子陸績尚幼,所以年僅十二歲的陸遜便承擔起支撐門戶的責任。

青年陸遜是溫文爾雅的一介書生。當時,陸績及其外甥顧邵以博覽書傳齊名,陸遜、張敦、卜靜次之,風聲流聞,遠近知名。但歷史卻把陸遜推上了政治舞台。

孫策死後,孫權繼領其眾,為將軍,「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陸遜年僅二十一歲,應召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歷仕東、西曹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湘江海寧西南)屯田都尉,兼海昌縣令。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他開倉賑濟貧民,組織生產自救,緩和了災情,因此深得民心。

東漢末年,許多農民因逃避賦役而投靠豪強大族,淪落為依附民;豪強大族為了反抗政府征發、保衛和擴大既得利益,把依附民組成武裝隊伍。這類豪強武裝依山阻險,被官府稱作「山賊」、「山寇」。他們經常擾亂地方,有的豪強集團還與曹操遙相呼應,對抗孫吳政權,成了孫吳政權的隱患。

當時吳郡、會稽、丹陽(今安徽當塗東北)一帶也有很多逃戶。針對這種情況,陸遜採用查戶整頓的方法,將其中的精壯招募為部曲,其他則用於屯田。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時陸遜手下已有2000餘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陸遜因功被拜定威將軍,屯兵利浦。

通過這些戰事,陸遜初步顯示了出眾的軍事才能,很受孫權器重。孫權便將孫策的女兒嫁與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

時東吳境內的許多山區越族居民據險自守,不服從孫權政權的統治,並不斷起事反吳。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陸遜向孫權建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規望,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孫權採納其建議,任命他為右部督。

同年,費棧被曹魏策反,在丹陽煽動山區越族居民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時費棧人多勢大,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但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擊破費棧武裝。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得精兵萬余,使東吳統治得以加強和鞏固。之後,陸遜率所得精兵回駐蕪湖(今安徽蕪湖)。

會稽太守淳於式這時卻上表告陸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陸遜返回知道此事後,反為淳於式說好話。孫權也有些不解,問:「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陸遜說:「式意欲養民,是以白遜。若遜復毀式以亂聖聽,不可長也。」孫權說:「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孫權對其風范甚為佩服。

陸遜雖然在早期活動中初露鋒芒,但並不甚為人知,直到建安末年,吳、蜀爭奪荊州時,他才脫穎而出,成為吳軍一位傑出的後起之秀。荊州地處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與孫劉聯軍為爭奪荊州,進行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劉備劉備占據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孫權占據了江夏郡和南郡南部。劉備佔領荊州大部分地區,既阻礙孫吳勢力向西擴展,又威脅著孫吳側翼的安全,成了孫權的一塊心病。從此,吳、蜀爭奪荊州的糾紛越鬧越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蜀前將軍關羽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於禁,乘勝圍攻敗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參見樊城之戰)。魏王曹操採納丞相司馬司馬懿、曹椽蔣濟的建議,利用劉備拒不歸還所借荊州,吳蜀聯盟出現破裂之隙,派人勸說東吳孫權抄襲關羽後方,並許諾把江南封給孫權。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東吳大將呂蒙認為,關羽素懷兼並江南的野心,是對東吳的很大威脅,建議孫權趁機消滅關羽,以解除後患。孫權採納其計。

閏十月,為隱蔽企圖,呂蒙稱病返回建業,途經蕪湖,陸遜前去拜見。陸遜對呂蒙說:「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呂蒙說:「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呂蒙大驚,但為不泄露軍機,便說:「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經此番交談,呂蒙發現陸遜是可用之才。後呂蒙拜見孫權,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極力推薦陸遜,並說:「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即拜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

陸遜至陸口,即寫信給關羽,書中寫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廩良規。」又說:「於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勛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參見城濮之戰),淮陰拔趙之略(參見井陘之戰),蔑以尚茲。聞徐晃等少騎駐旌,窺望麾葆。操猾虜也,忿不思難,恐潛增眾,以逞其心。雖雲師老,猶有驍悍。且戰捷之後,常苦輕敵,古人杖術,軍勝彌警,願將軍廣為方計,以全獨克。仆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雖未合策,猶可懷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在書中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贊賞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並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

關羽看信後,甚為輕視陸遜,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把留守後方、用於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操。這時,關羽雖然在前線取得節節勝利,但他的後方卻危機四伏。關羽不善團結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滿。留守江陵、公安的將領糜芳、士仁因軍資供應不及時,關羽聲言要懲治他們,糜芳、士仁不堪忍受,頓生異心。這些情報,陸遜都了如指掌。

陸遜見破蜀時機已經成熟,立即上報孫權,孫權即命呂蒙與陸遜同時分道攻取荊州(參見江陵之戰)。呂蒙率軍攻打公安、江陵。陸遜則長驅直入,十一月,陸遜率軍直下荊州公安、南郡,被孫權任命為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吏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接著,陸遜又派將軍李異、謝旌等率3000人攻蜀將詹晏、陳鳳。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破蜀軍詹晏等,俘陳鳳。又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數千人,企圖抵抗吳軍。陸遜再次令謝旌攻討文布、鄧凱,二人逃走,蜀軍任以為將。陸遜派入前去誘降,文布率眾而降。陸遜指揮的吳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佔領了秭歸枝江、夷道,守住了峽口,堵住了關羽退回西蜀的大門。當關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從樊城撤軍的時候,公安、江陵已經被糜芳、士仁獻給了吳軍。蜀軍進退維谷,走投無路,疲於奔命,軍心動搖。關羽只得領兵退守麥城,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

陸遜前後斬獲招納蜀軍數萬人,孫權即拜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婁侯,鎮撫荊州。

時荊州新定,陸遜即上書孫權:「昔漢高受命,招延英異,光武中興,群俊畢至,苟可以熙隆道教者,未必遠近。今荊州始定,人物未達,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載抽拔之恩。令並獲自進,然後四海延頸,思歸大化」(《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孫權納其言。

建安二十五年(220)冬,曹丕篡漢稱帝,改元黃初。翌年(221)四月,劉備也在蜀中稱帝。與此同時,孫權移鎮於鄂,改名武昌。陸遜主張延納剛剛返回荊州的士人,以擴大孫吳政權的影響,孫權採用了他的意見。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欲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群臣勸諫,決意伐吳,命駐閬中的車騎將軍張飛率部前往江州(今四川重慶)與主力會合,張飛卻為部將刺殺。七月,劉備令丞相諸葛亮留成都,上將趙雲在江州為後軍督,親統大軍沿江東進(參見夷陵之戰)。

蜀大軍壓境,孫權與劉備媾和遭到拒絕,乃與曹魏修盟,曹魏趁勢離間孫、劉,八月,封孫權為吳王。孫權遂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統率朱然、韓當、徐盛、潘璋、孫桓等部5萬人抗拒蜀軍,派平戎將軍步騭領兵萬人鎮守益陽(今湖南益陽地區),以防止武陵(湘西、黔東、鄂西南)少數民族助蜀。

當蜀軍4萬進攻巫(今四川巫山)、秭歸(今屬湖北)時,陸遜採取主動後撤,誘敵深入,集中兵力,相機破敵的方略,令部將李異、劉珂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長江東岸)一帶,把數百里峽谷山地讓給劉備,以使蜀軍戰線伸長,露出破綻。

吳黃龍元年(蜀章武二年,222年)正月,劉備求勝心切,派將軍吳班、陳式督率水軍深入夷陵地區,封鎖長江兩岸。二月,親率諸將自秭歸,經崎嶇山道,進至夷陵一帶,坐鎮猇亭督師。蜀軍從巫峽至夷陵沿路紮下了幾十個大營,還命黃權為鎮北將軍,率江北諸軍進抵夷陵以北與江北吳軍相拒,並監視魏軍動向,以防襲擊;命侍中馬良部進駐武陵郡,策應反吳投蜀的少數民族首領沙摩柯部,威脅吳軍側翼。

不久,劉備派前部督張南率兵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吳軍諸將請求陸遜派兵增援,說:「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陸遜知夷道城堅糧足,有意讓其牽制蜀軍,而堅持不予分兵。便函回答說:「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後孫桓見到孫權,談及此事時說:「前實怨不見救,定至今日,乃知調度自有方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當蜀軍頻繁挑戰,吳將皆急欲迎擊時,陸遜耐心勸止,堅守不出,欲使蜀軍師老疲憊。陸遜說:「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太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厲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間是平原曠野,當恐有顛沛交逐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罷於木石之間,徐制其敝耳」(《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九》)。諸將不解,以為陸遜畏敵,各懷憤恨。

有些老將和貴族出身的將領不服約束,陸遜則繩之軍紀,嚴加制止。並說:「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剪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仆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在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劉備在山谷設伏兵1000人,令吳班平地扎營,企圖誘吳軍出戰。為陸遜識破,仍不與戰。但諸將卻都要出擊,陸遜說:「此必有譎,且觀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劉備見此計不成,便率8000伏兵從谷中撤出,陸遜說:「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兩軍相持半年之久。時至盛夏暑熱,蜀軍無法急戰速勝,兵疲意懈。蜀水軍又奉命移駐陸上,失去水陸兩軍相互策應的主動權。蜀軍深入敵國腹地,延綿數百里山川連營結寨,因戰線過長,運轉補給發生困難。

六月,陸遜決定適時轉入反攻,上書孫權說:「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諸將都說:「攻備當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陸遜說:「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陸遜先攻蜀軍一營,但交戰不利。諸將皆埋怨道:「空殺兵耳。」陸遜則說:「吾已曉破之之術」(《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命令將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營,遂令諸軍趁勢發起進攻,迫使劉備西退。張南從夷道北撤,被朱然、孫桓南北夾擊,戰死。陸遜命水軍封鎖長江,孫桓扼守夷道,將蜀軍分割於大江東西,遂行各個擊破。吳軍繼施火攻,火燒連營40餘寨,蜀軍死傷慘重,蜀將杜路、劉寧投降,都督馮習及沙摩柯被殺。劉備敗退至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即集中兵力,四面圍攻,蜀軍土崩瓦解,被殲數萬。劉備趁夜突出重圍,後衛將軍傅彤戰死。劉備逃奔秭歸,令在險道上焚燒鐃鎧,以阻塞吳追兵道路。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可見蜀軍損失之大,失敗之慘。

吳軍獲勝後,諸將這才對陸遜大為佩服。孫權聞後,說:「君何以初不啟諸將違節度者邪?」陸遜則說:「受恩深重,任過其才。又此諸將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國家所當與共克定大事者。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孫權聽後,對陸遜的博大胸襟更贊不絕口,加拜陸遜為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即改封為江陵候。

當劉備逃往白帝城時,部將徐盛、潘璋、宋謙等各自上書,要乘機進攻蜀國。孫權征詢陸遜的看法。陸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陸遜為防曹魏乘機襲吳,僅派李異、劉珂部追蹤劉備至南山(秭歸南岸山),而未行大舉追擊。黃權部被吳軍截斷歸路,被迫降魏。不久,魏軍果然發兵攻吳,但已無機可乘。

夷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著名戰例。作為吳軍主帥的陸遜統觀兩軍主客觀態勢,確定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後發制人,相機破敵的戰略。並充分利用地勢及天候等有利條件,巧施火攻,一舉擊敗蜀軍。大獲全勝後,又適時停止追擊,使曹魏無隙可乘,戰略全局運籌周密,堪稱用兵奇略。

劉備收集敗將殘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後,大為慚恚,說:「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並於次年四月病亡。劉備死後,後主劉禪即,由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仍採取聯合的策略,與東吳和好,恢復了吳蜀聯盟。凡吳、蜀關系處理,孫權都先徵求陸遜意見;給蜀的文書,也先給陸遜看,有意見陸遜可代改後再發出。孫權還專門刻了他的大印,交給陸遜,供他日常處理吳、蜀間的事物所用。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只有光武帝與唐太宗方能做到如此。

黃武七年(228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揚州牧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未辨真偽,即率步、騎兵10萬人,去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魏明帝曹睿(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命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將軍賈逵率軍向東關(今安徽含山西南),與曹休相策應。

八月,孫權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遣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並派奮武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為左、右督,各統兵3萬襲擊曹休。時曹休已然發覺,但恥於被騙,自恃兵馬精多,仍與吳軍作戰。雙方戰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大敗魏軍。魏軍敗走,陸遜等督軍追殺,直抵夾石(今安徽桐城北),斬擒魏軍1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曹休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但不久便因氣憤發病而死。

陸遜班師,仍回鎮荊州。孫權「令左右以御蓋覆遜,入出殿門。凡所賜遜,皆御物上珍,於時莫與為比」(《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可謂榮寵之極。後回軍西陵。

黃龍元年(229年),陸遜被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同年孫權東巡建業,留太子孫登、皇子及尚書九官等在武昌,讓陸遜輔佐太子,並掌管荊州及豫章三郡事務,主持吳軍國大事。

陸遜為人正直。時建昌候孫慮不務正業。陸遜正色地說:「君候宜勤覽經典以自新益,用此何為」(《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朱慮懷恨在心,常暗中抵毀陸遜。

陸遜雖身在軍中,但心系國家大事,常上疏發表自己的看法。

當時法律過嚴,陸遜建議寬法待下。便上書說:「臣以為科法嚴峻,下犯者多。頃年以來,將吏罹罪,雖不慎可責,然天下未一,當圖近取,小宜恩貸,以安下情。且世務日興,良能為先,自非奸穢人身,難忍之過,乞復顯用,展其力效。此乃聖王忘過記功,以成王業。昔漢高舍陳平之愆,用其奇略,終建勛祚,功垂千載。夫峻法嚴刑,非帝王之隆業;有罰無怒,非懷遠弘規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黃龍二年(230年)春,孫權欲派軍隊取夷州(今台灣)、朱崖(今廣東徐聞及海南島),曾徵求陸遜的意見。陸遜都認為不必,上書說:「臣愚以為四海未定,當須民力,以濟時務。今兵興歷年,見眾損減,陛下憂勞聖慮。忘寢與食,將遠規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見其利,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又珠崖絕險,民猶禽獸,得其民不足濟事,無其兵不足虧眾。今江東見眾,自足圖事,但當畜力而後動耳。昔桓王創基,兵不一旅,而開大業。陛下承運,拓定江表。臣聞治亂討逆,須兵為威,農桑衣食,民這本業,而干戈未戢,民有飢寒。臣愚以為宜育養士民,寬其祖賦,眾克在和,義以勸勇,則河渭可平,九有一統矣」(《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但孫權仍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兵萬人出兵,雖得不償失,但此舉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由此可見,陸遜也有他歷史的局限性。

嘉禾元年(232年),陸遜率軍向魏廬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東北)進發。魏揚州督都、征東將軍滿寵見吳軍舍船登陸,長驅200里而來,沒有後續部隊,是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極好機會;主張先把吳軍放進來,然後待機破敵。因此,滿寵沒有急於派兵救援廬江,而是督率精銳部隊在楊宜口(陽泉水和決水匯合處,今安徽霍丘東北)設伏,迎擊吳軍。陸遜探得魏軍動向,遂連夜率部撤退。

嘉禾二年(233年)二月春,遼東公孫淵向吳奉表稱臣,孫權大悅。三月,孫權派使者攜金寶珍貨,赴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結果公孫淵認為吳國遙遠,難以長期依靠,將使者殺死。十二月,魏國拜公孫淵為大司馬,封樂浪公。孫權聞後大怒,欲親自帶兵去征討。

陸遜即上書相阻,說:「淵憑險恃固,拘留大使,名馬不獻,實可仇忿。蠻夷猾夏,未染王化,鳥竄荒裔,拒逆王師,至令陛下愛赫斯怒,欲勞萬乘泛輕越海,不慮其危而涉不測。方今天下雲擾,群雄虎爭,英豪踴躍,張聲大視。陛下以神武之姿,涎膺期運,破操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聖化所綏,萬里草偃,方盪平華夏,總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強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窺闟,戚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借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終孫權所採納。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諸葛亮第五次攻魏(參見諸葛亮攻魏之戰),遣使聯絡東吳協同攻魏。五月,孫權親率大軍10萬進駐巢湖口,准備進攻合肥新城。遣陸遜與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漢口),准備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還遣將軍孫韶、張承率萬餘人進抵淮河,准備進攻廣陵(今江蘇淮南)、淮陰(廣陵郡治,今江蘇清江西)。

魏明帝聞報,遣護軍秦朗統領步、騎兵2萬人援助司馬懿抵禦蜀軍,遣步、騎兵8000人為先頭部隊馳援新城。七月,明帝親率水師繼進。孫權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將張穎等力戰拒守,終不能克。滿寵招募將士數十人,縱火焚燒吳軍攻城器械,射殺孫權的侄子孫泰。時吳軍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趕到,明帝統率的大軍即將到達,孫權遂撤圍退兵。與此同時,孫韶也撤軍退回。

時陸遜遣親信韓扁給孫權送信,韓扁返回時,被魏軍巡邏的士兵抓獲。諸葛瑾聞後,心中甚懼,給陸寫信說:「大駕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且水干,宜當急去」(《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陸遜得信後,並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種葑、豆,並如往常一樣與諸將弈棋、射戲。諸葛瑾說:「伯言多智略,其當有以」(《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並親自來見陸遜。陸遜對諸葛瑾說:「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慽,得專力於吾。又已守要害之處,兵將意動,且當自定以安之,施設變術,然後出耳。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遂於諸葛瑾定計,仍按原計劃向襄陽進軍,讓諸葛瑾率水軍,陸遜自率陸軍向襄陽進發。魏軍素來忌憚陸遜,馬上回城。陸遜與諸葛瑾遂進軍前行,並虛張聲勢,使魏軍不敢進攻。進至白圍(今湖北白河口)後,揚言狩獵,暗中分兵將軍周峻、張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陸(今湖北雲夢)、石陽(今湖北漢川西北)等地。吳軍所過之處,魏人皆棄物入城,以至將城門堵住,無法關門,魏軍只得自殺其民,然後才得以關上城門。吳軍斬俘1000餘人,爾後安全撤回。

陸遜對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勞,嚴禁士兵前來侵擾。陸遜此舉使魏人感懷,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人都來歸附,陸遜傾其財產,「周贍經恤」(《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嘉禾五年(236年)十月,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彭旦乘孫權調集重兵鎮壓廬陵李桓、羅厲起義之際,再次率眾起義。嘉禾六年(237年)二月,孫權遣陸遜督軍征討。雖遭義軍頑強抵抗,但終因眾寡懸殊,為陸遜所平。

同年,吳中郎將周祗赴鄱陽郡(治鄱陽,今江西波陽)徵兵,周祗問計於陸遜,陸遜認為鄱陽郡百姓易動難安,不召不妙。周祗等不聽,果然激起民變,吳遽等人聚眾起義,殺死周祗,攻下縣城數座。豫章(郡治今南昌)、廬陵(郡治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二郡民眾也群起響應。孫權聞訊,派陸遜督師征討,吳遽被招安,部分義軍被收編,得精兵8000餘人。

孫權性多疑,晚年更甚。他設立中書校事監察各級官吏,而校事呂壹等恃寵弄權,離間君臣,擅作威福,挾嫌報復,且手段又十分殘忍,使許多大臣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即使是陸遜也不敢盡言直諫,只能與潘浚竊竊私議,「言至流涕」(《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後呂壹事發,孫權誅殺呂壹,深以自責。

⑷ 陸遜的人物生平

陸遜家世為為江東大族。其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
初平三年(192年),陸遜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
興平元年(194年),因袁術和陸康不和,袁術派遣孫策攻打廬江,陸康堅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之後月余,他就病逝,此前陸康已將陸遜與親屬送往吳郡。陸康子陸績尚幼,所以陸遜便承擔起支撐門戶的責任。

青年陸遜是溫文爾雅的一介書生。當時,陸績及其外甥顧邵以博覽書傳齊名,陸遜、張敦、卜靜次之,風聲流聞,遠近知名 。
孫策死後,孫權繼領其眾,為將軍,招納俊秀,聘求名士。建安八年(203年),陸遜年僅二十一歲,應召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歷仕東、西曹為令史;後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寧)屯田都尉,兼海昌縣令。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他開倉賑濟貧民,組織生產自救,緩和了災情,因此深得民心。 當時吳郡、會稽、丹陽(今安徽當塗東北)一帶也有很多山寇。針對這種情況,陸遜採用查戶整頓的方法,將其中的精壯招募為部曲,其他則用於屯田。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時陸遜手下已有二千餘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陸遜因功被拜定威將軍,屯兵利浦。 通過這些戰事,陸遜初步顯示了出眾的軍事才能,很受孫權器重。孫權對陸遜以君稱呼,又將自己的侄女、孫策的女兒嫁與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
陸遜向孫權建議說:「當今英雄各據一方相持爭雄,豺狼般的敵人窺測時機,要戰勝敵人平定戰亂,沒有大量的人馬不能成事,而山寇與我們懷有舊怨,依山據險。我們的內亂尚未平定,就難以圖謀遠方敵人,應當擴充軍隊,挑選精銳兵卒。」孫權採納其建議,任命他為帳下右部督,統領帳下宿衛兵,授給陸遜棨戟,讓他都督會稽、鄱陽、丹陽三郡。
同年,費棧被曹操策反,在丹陽煽動山越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時費棧人多勢大,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但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擊破費棧武裝。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得精兵萬余,使東吳統治得以加強和鞏固。之後,陸遜率所得精兵回駐蕪湖(今安徽蕪湖)。
會稽太守淳於式這時卻上表告陸遜陸遜違法徵用民眾,所轄區域的百姓受其擾亂而愁苦不堪。陸遜返回知道此事後,反為淳於式說好話。孫權也有些不解,問:「淳於式控告你而你卻推舉他,是什麼原因?」陸遜說:「淳於式的心意是想休養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詆毀他以混淆聖聽,此類風氣不可長。」孫權說:「這確實是忠厚的長者所為,而別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孫權對其風范甚為佩服。 陸遜雖然在早期活動中初露鋒芒,但名聲卻未遠揚四海。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虎威將軍呂蒙與孫權定下奪得南郡,擒獲關羽的計劃。閏十月,為隱蔽企圖,呂蒙稱病返回建業,途經蕪湖,陸遜前去拜見。
」陸遜對呂蒙說:「關羽自恃他的驍勇膽氣,欺悔別人。剛剛建立大功,意氣驕橫志向狂肆,只顧北往進攻中原,對我們未存戒心,他若聽到您病重,必然更加不為防備。現在出其不意地出擊他,一定能夠將他擒拿制服。您見到至尊,應好好計劃。」呂蒙大驚。經此番交談,呂蒙發現陸遜是可用之才。後呂蒙拜見孫權,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極力推薦陸遜,並說:「陸遜考慮事情深遠,有擔當重任的才幹,而且名聲尚未遠揚,不會被關羽重視。孫權即拜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

陸遜至陸口,即寫信給關羽,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在書中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贊賞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並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
關羽看信後,甚為輕視陸遜,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把留守後方、用於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操。這時,關羽雖然在前線取得節節勝利,但他的後方卻危機四伏。關羽不善團結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滿。留守江陵、公安的將領麋芳、士仁因軍資供應不及時,關羽聲言要懲治他們,麋芳、士仁不堪忍受,頓生異心。這些情報,陸遜都了如指掌。
陸遜見破關羽時機已經成熟,立即上報孫權,孫權即命呂蒙與陸遜同時分道攻取荊州。呂蒙率軍攻打公安、江陵。陸遜則長驅直入,十一月,陸遜率軍直下荊州公安、南郡,被孫權任命為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吏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 。接著,陸遜又派將軍李異、謝旌等率三千人攻蜀將詹晏、陳鳳。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破蜀軍詹晏等,俘陳鳳。又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數千人,企圖抵抗吳軍。陸遜再次令謝旌攻討文布、鄧凱,二人逃走,關羽軍任用他們為將。陸遜派入前去誘降,文布率眾而降。陸遜指揮的吳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佔領了秭歸枝江、夷道,守住了峽口,堵住了關羽退回益州的大門。當關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從樊城撤軍的時候,公安、江陵已經被麋芳、士仁獻給了吳軍。關羽軍進退維谷,走投無路,疲於奔命,軍心動搖。關羽只得領兵退守麥城,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並斬首。
陸遜前後斬獲招納關羽軍數萬人,孫權即拜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婁侯,鎮撫荊州。 孫權嘉獎陸遜的功德,想要彰顯他的榮耀。雖然陸遜已經是將軍、列侯。仍然想要讓他擔當本州的舉人。於是孫權讓揚州牧呂范辟陸遜為別駕從事,舉茂才。
延康元年(220年)冬天,曹丕篡漢稱帝,改元黃初。翌年(221年)四月,劉備也在蜀中稱帝。與此同時,孫權移鎮於鄂,改名武昌。陸遜主張延納剛剛返回荊州的士人,以擴大孫吳政權的影響,孫權採用了他的意見 。 黃武元年(221年),劉備欲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群臣勸諫,決意伐吳,命駐閬中的車騎將軍張飛率部前往江州(今重慶)與主力會合,張飛卻為部將刺殺。七月,劉備令丞相諸葛亮留成都,上將趙雲在江州為後軍督,親統大軍沿江東進。
蜀漢大軍壓境,孫權與劉備媾和遭到拒絕,乃與曹魏修盟,曹魏趁勢離間孫、劉,八月,封孫權為吳王。孫權遂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統率朱然、韓當、徐盛、潘璋、孫桓等部五萬人抗拒蜀漢軍,派平戎將軍步騭領兵萬人鎮守益陽(今湖南益陽地區),以防止武陵(湘西、黔東、鄂西南)的五溪蠻夷助蜀。
當四萬蜀軍進攻巫(今四川巫山)、秭歸(今屬湖北)時,陸遜採取主動後撤,誘敵深入,集中兵力,相機破敵的方略,令部將李異、劉珂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長江東岸)一帶,把數百里峽谷山地讓給劉備,以使蜀軍戰線伸長,露出破綻。
黃武二年(222年)正月,劉備求勝心切,派將軍吳班、陳式督率水軍深入夷陵地區,封鎖長江兩岸。二月,親率諸將自秭歸,經崎嶇山道,進至夷陵一帶,坐鎮猇亭督師。蜀漢軍從巫峽至夷陵沿路紮下了幾十個大營,還命黃權為鎮北將軍,率江北諸軍進抵夷陵以北與江北吳軍相拒,並監視魏軍動向,以防襲擊;命侍中馬良部進駐武陵郡,策應反吳投蜀漢的五溪蠻夷首領沙摩柯部,威脅吳軍側翼。
不久,劉備派前部督張南率兵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吳軍諸將請求陸遜派兵增援,說:「孫安東是至尊的同族,他受到圍困,怎能不去救援?」陸遜知夷道城堅糧足,有意讓其牽制蜀軍,而堅持不予分兵。便函回答說:「孫安東得到官兵擁戴,城池堅固糧草充足,沒有什麼令人擔憂的。待我的計謀全面施行,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圍也自然被解。」後孫桓見到孫權,談及此事時說:「開始我確實怨您不來相救,如今勝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調度自有良方。」
當蜀漢軍頻繁挑戰,吳將皆急欲迎擊時,陸遜耐心勸止,堅守不出,欲使蜀漢軍師疲憊。陸遜認為如今蜀軍銳氣正盛,難以向他們發起迅猛的進攻。如今應該褒獎和激勵將士,觀察形勢變化。等待他們自己敗壞再攻擊。諸將不解,以為陸遜畏敵,各懷憤恨。 有些老將和貴族出身的將領不服約束,陸遜則繩之軍紀,嚴加制止。
劉備在山谷設伏兵一千人,令吳班平地扎營,企圖誘吳軍出戰。為陸遜識破,仍不與戰。但諸將卻都要出擊,陸遜認為有詐。 劉備見此計不成,便率八千伏兵從谷中撤出。
兩軍相持半年之久。時至盛夏暑熱,蜀軍無法急戰速勝,兵疲意懈。蜀漢水軍又奉命移駐陸上,失去水陸兩軍相互策應的主動權。蜀軍深入敵國腹地,延綿數百里山川連營結寨,因戰線過長,運轉補給發生困難。
六月,陸遜決定適時轉入反攻,上書孫權說,他縱觀劉備前後帶兵作戰,總是勝少敗多,如今劉備舍棄舟船專以步兵作戰,正是攻擊劉備的時候,希望至尊高枕無憂,不必掛念。

陸遜先攻蜀漢軍一營,但交戰不利。但陸遜掌握到打敗劉備的辦法,隨即命令將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漢營,遂令諸軍趁勢發起進攻,迫使劉備西退。張南從夷道北撤,被朱然、孫桓南北夾擊,戰死。陸遜命水軍封鎖長江,孫桓扼守夷道,將蜀軍分割於大江東西,遂行各個擊破。吳軍繼施火攻,火燒連營四十餘寨,蜀漢軍死傷慘重,蜀漢將領杜路、劉寧投降,都督馮習及沙摩柯被殺。劉備敗退至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即集中兵力,四面圍攻,蜀漢軍土崩瓦解,被殲數萬。劉備趁夜突出重圍,後衛將軍傅彤戰死。劉備逃奔秭歸,令在險道上焚燒鐃鎧,以阻塞吳追兵道路。蜀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見蜀漢軍損失之大,失敗之慘。
吳軍獲勝後,諸將這才對陸遜大為佩服。孫權聞後,說:「你當時怎麼不上告諸將不服從指揮約束呢?」陸遜則說:「我深受國恩,所負重任超越自己的實際能力。況且這些將領或是陛下親信,或是我軍勇將,或是國家功臣,都是國家理當依靠來共同建立大業的人。為臣雖說笨魯懦弱,心中暗慕藺相如、寇恂謙虛居下的道義,以成就國家大事。」孫權聽後,對陸遜的博大胸襟更贊不絕口,加拜陸遜為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即改封為江陵候。
當劉備逃往白帝城時,部將徐盛、潘璋、宋謙等各自上書,要乘機進攻蜀國。孫權征詢陸遜的看法。陸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陸遜為防曹魏乘機襲吳,僅派李異、劉珂部追蹤劉備至南山(秭歸南岸山),而未行大舉追擊。黃權部被吳軍截斷歸路,被迫降魏。不久,魏軍果然發兵攻吳,但已無機可乘。
夷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著名戰例。作為吳軍主帥的陸遜統觀兩軍主客觀態勢,確定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後發制人,相機破敵的戰略。並充分利用地勢及天候等有利條件,巧施火攻,一舉擊敗蜀軍。大獲全勝後,又適時停止追擊,使曹魏無隙可乘,戰略全局運籌周密,堪稱用兵奇略。
劉備收集敗將殘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後,大為慚恚,說:「我竟受到陸遜的挫折侮辱,豈非天意啊!」並於次年四月病亡。劉備死後,後主劉禪即位,由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仍採取聯合的策略,與東吳和好,恢復了吳蜀聯盟。凡吳、蜀關系處理,孫權都先徵求陸遜意見;給蜀的文書,也先給陸遜看,有意見陸遜可代改後再發出。孫權還專門刻了他的大印,交給陸遜,供他日常處理吳、蜀間的事物所用。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少見的。 黃武五年(226)春,陸遜因駐守的地方缺糧,上表命令諸將廣開農田。孫權回復說:「主意很好!即日起我父子親自領受一份農田,用給我駕車的八條牛分拉四犁耕作,雖然比不上古聖賢所作,也可以與大家一樣同等勞動。」十月,陸遜上表勸孫權廣施恩德、減輕刑罰,放寬田賦的徵收,停止戶稅的收稽。孫權一一作答,表示二人情分特別不一般,喜樂與憂慮實同。於是孫權命令有關主管官員寫好全部的法令條款,派郎中褚逢送給陸遜和諸葛瑾過目,讓他們如果覺得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就手增削修改。當年,孫權分析交州另置廣州,不久又復合為交州。
黃武七年(228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揚州牧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未辨真偽,即率步、騎兵十萬人,去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魏明帝曹叡(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命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將軍賈逵率軍向東關(今安徽含山西南),與曹休相策應。 八月,孫權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遣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並派奮武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為左、右督,各統兵三萬襲擊曹休。時曹休已然發覺,但恥於被騙,自恃兵馬精多,仍與吳軍作戰。
朱桓獻計於孫權道:「曹休本因是皇親國戚而被任用,並不是有勇有謀的名將。今如交戰必敗無疑,敗後必逃,逃走時肯定經由夾石、掛車。這兩條道路都很險要狹隘,如若能讓一萬士兵用柴斷路,那麼可把他的部眾全部俘虜,甚至可以生擒曹休。請求用我的部隊斷路,若蒙上天神威,使得曹休自動投降,我們就可乘勝長驅直入,進而攻取壽春,割據准南,劃分許昌、洛陽,這是萬世難逢的良機,切不可失!」孫權以此詢問陸遜,陸遜認為不可,於是沒有採取行動。
雙方最終戰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大敗魏軍。魏軍敗走,陸遜等督軍追殺,直抵夾石(今安徽桐城北),斬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曹休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但不久便因氣憤發病而死。
孫權對陸遜榮寵萬分。出征前,孫權讓百官下跪,假陸遜黃鉞,自己執鞭謙遜地見他 ,陸遜班師,仍回鎮荊州。孫權贈送自己的車蓋給他,命左右覆蓋陸遜出入宮殿的大門 。孫權脫下裙帽和帶金環的腰帶贈送他,親自給陸遜戴上 。贈給陸遜繒彩、丹漆 。孫權為群僚召開酒宴,喝醉時,讓陸遜跳舞,並脫下所穿的白鼯子裘贈給他 ,又與陸遜對舞 。等到陸遜回西陵,公卿一起為他送行,孫權又贈給他彩色繒帛的御船 。凡是賞賜給陸遜的,都是御用珍品,沒有哪個人能與陸遜相比。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贊賞陸遜的功績,在大將軍之上又設置上大將軍,地位高於三公。陸遜被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同年孫權東巡建業,留太子孫登、皇子及尚書九官等在武昌,讓陸遜輔佐太子,並掌管荊州及揚州豫章等三郡事務,主持吳軍國大事。
陸遜為人正直嚴厲,負責教育皇子公子。當時建昌侯孫慮喜好鬥鴨。陸遜正色地說:「君侯應當勤讀經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孫慮當即就拆毀了斗鴨欄。射聲校尉孫松在公子中最親近孫權,他不整軍紀,放縱士兵,陸遜當著他的面將他的手下罰以剃光頭發。南陽人謝景稱贊劉廙先刑後禮的理論,陸遜呵斥謝景說:「禮治優於刑治,久為歷史所證明,劉訥以瑣屑的狡辯來歪曲先聖的教誨,完全是錯誤的。您如今在東宮侍奉,應當遵奉仁義以顯揚善言,像劉廙之談不必講了。」
陸遜雖任職在外,但心中卻牽掛著朝廷大事,他上疏陳述時事認為法令條例過於嚴厲,應首先考慮人的優良才能,請求提拔重用施展他們為國效力的才幹。這是撫招遠方人才歸附的大計。
黃龍二年(230年)春天,孫權欲派軍隊取夷州(今台灣)、朱崖(今廣東徐聞及海南島),曾徵求陸遜的意見。陸遜認為不必,上書認為這樣的事情沒有益處。孫權依然去征討夷州,只得到數千人,得不償失,大為後悔。
嘉禾元年(232年),陸遜率軍向魏廬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東北)進發。魏揚州都督、征東將軍滿寵見吳軍舍船登陸,長驅二百里而來,沒有後續部隊,是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極好機會;主張先把吳軍放進來,然後待機破敵。因此,滿寵沒有急於派兵救援廬江,而是督率精銳部隊在楊宜口(陽泉水和決水匯合處,今安徽霍丘東北)設伏,迎擊吳軍。陸遜探得魏軍動向,遂連夜率部撤退。
嘉禾二年(233年)二月春,遼東公孫淵向吳奉表稱臣,孫權大悅。三月,孫權派使者攜金寶珍貨,赴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結果公孫淵認為吳國遙遠,難以長期依靠,將使者殺死。十二月,魏國拜公孫淵為大司馬,封樂浪公。孫權聞後大怒,欲親自帶兵去征討。陸遜上書相阻,孫權聽取了他的意見。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五次攻魏,遣使聯絡東吳協同攻魏。五月,孫權親率大軍十萬進駐巢湖口,准備進攻合肥新城。遣陸遜與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漢口),准備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還遣將軍孫韶、張承率萬餘人進抵淮河,准備進攻廣陵(今江蘇泰子州.)、淮陰(今江蘇淮安)。
曹睿聞報,遣護軍秦朗統領步、騎兵二萬人援助司馬懿抵禦蜀軍,遣步、騎兵八千人為先頭部隊馳援新城。七月,曹睿親率水師繼進。孫權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將張穎等力戰拒守,終不能克。。時吳軍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趕到,曹睿統率的大軍即將到達,孫權遂撤圍退兵。
陸遜遣親信韓扁給孫權送信,韓扁返回時,被魏軍巡邏的士兵抓獲。諸葛瑾聞後,心中甚懼,給陸遜寫信說:「陛下大駕已返歸,敵人捉住韓扁,完全掌握到我們的底細。而且現在江水乾涸,應當趕緊撤軍。」陸遜得信後,並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種葑、豆,並如往常一樣與諸將弈棋、射戲。於是諸葛瑾親自前來會見陸遜。
陸遜認為陛下已經大駕東歸,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他們需要施展靈變的計策,然後退兵。遂於諸葛瑾定計,仍按原計劃向襄陽進軍,讓諸葛瑾率水軍,陸遜自率陸軍向襄陽進發。魏軍素來忌憚陸遜,馬上回城。陸遜與諸葛瑾遂進軍前行,並虛張聲勢,使魏軍不敢進攻。進至白圍(今湖北白河口)後,揚言狩獵,暗中分兵將軍周峻、張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陸(今湖北雲夢)、石陽(今湖北漢川西北)等地。吳軍所過之處,魏人皆棄物入城,以至將城門堵住,無法關門,魏軍只得自殺其民,然後才得以關上城門。吳軍斬俘千餘人,爾後安全撤回。
陸遜對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勞,嚴禁士兵前來侵擾。帶家眷前來之人,派人前往照看料理。如果失去妻子兒女的,就給他們衣服、糧食,優厚慰勞,打發他們回家,有的人因此受到感動傾慕而相攜前來歸附。鄰境地區的人們也心向陸遜,魏國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人,都率領黨羽部下前來依附陸遜。陸遜拿出所有財物,周到地贍恤他們。又有魏國江夏太守逯式,兼領當地兵馬,頗為吳國邊境之患,但與魏國老將文聘的兒子文休一向不和。陸遜聽說這一情況,即假裝給逯式回信同意他歸降。吳軍將信放在兩國的境界上,逯式惶恐不安,於是親自送妻子兒女返回洛陽。自此後逯式的部下再也不親近依附他,因此被罷官免職。
嘉禾六年(237年)正月,孫權下詔令群臣討論對奔喪進行立法,丞相顧雍奏請違法奔喪應處以死罪。此後吳縣縣令孟宗違法奔母喪歸家,事後在武昌自己將自己拘禁起來聽候處罰。陸遜向孫權說明孟宗的平時作為,並借機為孟宗求情,孫權於是給孟宗減刑一等,並申明下不為例,於是違法奔喪的事絕跡。二月,孫權遣陸遜督軍征討彭丹,為陸遜所平。
同年,吳中郎將周祗赴鄱陽郡(治鄱陽,今江西波陽)徵兵,周祗問計於陸遜,陸遜認為鄱陽郡百姓易動難安,不召為妙。周祗等不聽,果然激起民變,吳遽等人聚眾起義,殺死周祗,攻下縣城數座。豫章(郡治今南昌)、廬陵(郡治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二郡民眾也群起響應。陸遜與陳表徵討吳遽,吳遽被招安,部分義軍被收編,得精兵八千餘人,三郡平定。陸遜任命陳表為偏將軍,晉封為都鄉侯,北往駐守章坑。
赤烏元年(238年)春,校事的呂壹姦邪的罪行敗露被處死。他先前恃寵弄權,離間君臣,擅作威福,挾嫌報復,且手段又十分殘忍。遠在武昌的陸遜和潘濬憂心此事,提起來常常到了流淚的地步。孫權誅殺呂壹後深以自責。 孫權派遣中書郎袁禮向大家致歉,又責備諸葛瑾、呂岱、朱然、步騭自認為是武官,將責任推給陸遜和潘濬,不肯有所陳述。
其時謝淵、謝厷等各自陳述當前應辦事宜,打算改變一些政治措施,為國家興辦一些有益的事情,孫權將此事下交陸遜審定。陸遜建議:「國以民為本,強盛取決於民力,財貨也出自民眾。民富而國弱,民貧而國強,這種事從古未有。故此治理國家者,得到民心則國家得治,失去民心則國家有亂。如果不讓人民得到利益,而想讓他們竭力效勞,實在難於做到。是以《詩經》有言慨嘆『便益人民,上天賜福』。請求陛下廣施聖恩,安撫賑濟百姓,數年之間,國家財力小有豐裕,然後再考慮其他事情。」 赤烏七年(244年)正月,孫權在前任丞相顧雍死後,任命陸遜為丞相。下詔說:「朕以無德之人,承應天命,登上大位,天下尚未統一,奸亂之徒充塞道路,朕朝夕憂恐,顧不上休息。惟你天資聰穎,美德顯著,擔任上將重職,輔佐朝廷除亂。有蓋世之功者,就應受到廣大的榮耀,兼具文武才乾的人,定要擔當社稷重任。過去伊尹使商湯興隆,呂尚輔佐西周,如今朝廷內外大事,實由你一人肩負。今以你為丞相,遣使持節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章綬帶。你自當發揚光大高尚的美德,建樹美好的功業,恭服遵從王命,安撫平定四方。嗚呼!總管三公職事,訓導群臣百官,能不嚴肅認真嗎?你自勉努力吧!你原來擔任的荊州牧、右都護兼武昌留守等職仍舊。」
陸遜素來深思靜慮,所推測的事沒有一件不應驗。當初暨艷大造建造府第的輿論,陸遜規勸告誡他,認為必定會由此招禍。陸遜又對諸葛恪說:「在我之前的人,我一定事奉他與我一道升遷;在我之後的人,我則幫助扶持他。現在看您氣勢侵凌上級,心裡蔑視下屬,這並非能鞏固自己德行的基礎。」諸葛恪知道陸遜嫌棄自己,於是又寫信給他說明情況。又有廣陵人楊竺,年輕時就博得較大的名聲,而陸遜認為他最終會惹禍敗亡,便勸楊竺的哥哥楊穆與楊竺分開生活另立門戶。 當時,太子孫和同魯王孫霸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兩宮並立,朝廷內外的官員,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孫和或孫霸,全琮告知陸遜,陸遜認為這些子弟應該憑借才能得到採用,不應該私自邀利取榮。他站在中立立場,認為這些支持兩宮勢力的子弟必會各自結成派別,這是古人最忌諱的事。陸遜又寫信給全琮說,全琮之子全寄支持孫霸,必然會給他的家族裡帶來禍患。全琮不採納他的意見,二人甚至生出了間隙。
孫權私下召見楊竺,楊竺認為魯王有文武英才,應為嫡嗣。孫權答應了他。當時有役使藏於孫權的床下偷聽,告知了孫和。孫和於是與陸遜族子陸胤密議,欲請陸遜上疏表諫 。太傅吾粲也幾次與陸遜通信。陸遜於是屢次上疏陳述嫡庶之分 ,請求面見。孫權發怒,因為陸遜是重臣沒有處罰他,派使者前去責備。
此時,太子黨與魯王黨爭斗更加激烈,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等人支持太子,全琮父子指出當年芍陂之役中張休、顧承與典軍陳恂串通謀取功勞,最終三人被流放。而吾粲因為要求魯王遷徙到外地和寫信給陸遜而遭到孫霸全寄記恨,被下獄處死。陸遜內心氣憤難平。赤烏八年(245年)二月 陸遜去世,終年六十三歲。家裡沒有的富餘的財物。 。 陸遜長子陸延早亡,次子陸抗襲爵 。陸遜去世時陸抗時年20歲,被孫權任命為建武校尉,領陸遜部眾五千人。陸抗葬父於蘇州,還都謝恩時,孫權拿出以前楊竺告發陸遜的20條罪狀,與陸抗核實。陸抗逐條對答,為父辯白。孫權聽了陸抗之言,漸漸消除了對陸遜的怒氣。
赤烏十三年(250年),楊竺夥同孫霸構害孫和之事敗露,楊竺時先已密談泄露一事被誅,仍被流屍於長江。太元元年(251年),陸抗還都治病,等到要離開,孫權哭泣著與他告別:「吾過去聽用讒言,對你父親違背了正道,有負於你。我前後責問的材料,一把火燒滅干凈,不要讓人再見到。」
吳景帝孫休繼位時,追謚陸遜為昭侯。
歷任官職:東曹令史→西曹令史→海昌縣令・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偏將軍右都督→宜都太守・撫邊將軍・華亭侯→右護軍・鎮西將軍・婁侯→(上將軍・列侯→別駕從事・茂才)→大都督→輔國將軍・荊州牧・江陵郡侯→上大將軍・右都護→丞相。

⑸ 長江三峽工程蓄水對鏈子崖危岩體穩定性影響分析

金梟豪王剛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長江三峽工程於2003年6月蓄水至135m,危岩體前緣被水淹沒,防治工程受到嚴峻的考驗。本文通過對鏈子崖危岩體在三峽工程蓄水前後監測資料分析、對比,評價三峽工程對危岩體的影響程度,評價危岩體的穩定性。

【關鍵詞】鏈子崖危岩體三峽工程蓄水穩定性影響

1概述

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位於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原新灘鎮)境內,與黃崖老崩塌體,新灘滑坡區及其他隱患區共同組成長江西陵峽崩滑隱患區。鏈子崖危岩體北端危岩高聳百米以上,俯視長江。總體呈近南北向分布,與長江呈60°~70°角斜交,南高北低,北寬南窄,崖頂向北西傾斜,坡角20°~30°,分布高程由南500m降至北臨江180m。危岩體由下二疊統棲霞組灰岩夾數層薄層灰岩、頁岩組成,其下為厚1.6~4.2m的馬鞍山組煤層。危岩體內發育有30多條寬、大裂縫。山體被切割成3個大小不等的危岩區,Ⅰ區為T0—T6縫段;Ⅱ區為T7縫段;Ⅲ區為T8—T12縫段。

T8—T12縫危岩體,西部以T12縫(F3斷裂)為界,南部以 T8-1-1縫為界,東、北兩側為臨空陡崖,底部為馬鞍山組煤系地層(R001),邊界條件清晰。

按照邊界條件、裂縫的控制性、變形特徵及傳統分解方案,將區內岩體劃分為「五萬方」危岩體、「七千方」滑體、T9—T11縫區岩體、T8—T9縫區岩體及雷劈石滑體等5個相對獨立的工程地質塊體。

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已於1999年竣工,通過危岩體多年監測資料分析,危岩體各縫段岩體變形已經趨於相對穩定;各縫間岩體變形已趨於相對穩定;岩體應力已經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圖1)。2003年6月長江三峽工程蓄水至135m,危岩體前緣被江水淹沒,防治工程受到了嚴峻的考驗。

2三峽工程蓄水對危岩體穩定性的影響

2.1「五萬方」危岩體

2.1.1岩體相對位移分析

「五萬方」危岩體相對位移監測顯示,各裂縫張合變形和位錯變形都在監測儀器精度范圍之內(0.1mm),表明岩體相對位移變形不明顯。T13縫東端和T12縫崖下三角區是岩體比較破碎的部位,相對變形較大,但其變形極不規律,不能代表整個岩塊的變形。從圖2可以看出,塊體間裂縫的張合、位錯及垂向相對位移變形已經趨於穩定。變形趨勢上,各月變形量一般都在儀器測量精度范圍之內,變形是基本穩定的,三峽庫區蓄水前後的變形量差別不大(圖3)。

圖1鏈子崖危岩體裂縫分布及承重阻滑工程布置圖

1.承重阻滑鍵;2.地表裂縫;3.平硐入口;4.深部位移監測鑽孔

圖2「五萬方」三峽工程蓄水前後有關裂縫位移歷時曲線

圖3「五萬方」三峽工程蓄水前後有關裂縫位移月變化量歷時曲線

2.1.2水平孔多點位移分析

「五萬方」危岩體陡壁水平孔多點位移計監測資料(表1)分析三峽工程蓄水前後位移量基本上都在監測精度范圍內,只是隨季節變化而波動,這表明裂縫深部位移變形不明顯,三峽工程蓄水對岩體變形影響不大。

表1水平孔多點位移計監測數據月變化量統計表

2003年6月份三峽工程蓄水以來,水平孔各測點的變形規律及變形趨勢未發生明顯的改變,塊體間的變形基本上趨於穩定(圖4),這表明三峽工程蓄水對岩體變形影響不大。

圖4「五萬方」三峽工程蓄水前後水平孔SK2月變化量歷時曲線

2.1.3錨索測力計應力分析

「五萬方」危岩體陡壁錨索監測資料分析得知,危岩體防治工程結束以後經過應力調整已經達到相對平衡狀態。三峽工程蓄水前後監測資料顯示每月的變化量不大,三峽庫區蓄水前後岩體應力變化與趨勢差異不大(圖5)。

圖5「五萬方」三峽工程蓄水前後錨索測力計監測月變化量歷時曲線

2.2「七千方」滑體

「七千方」滑體的變形特徵類似「五萬方」錨固區岩體的「回彈」變形。「七千方」滑體相對位移監測資料(表2)可以看出三峽工程蓄水前後變形量、變形特徵、變形趨勢沒有大的改變。「七千方」滑體已經趨於相對穩定(圖6)。

表2「七千方」滑體相對位移監測數據月變化量統計表

圖6「七千方」滑體三峽工程蓄水前後有關裂縫位移歷時曲線

2.3T9—T11縫區岩體

2.3.1相對位移分析

T9—T11縫區內發育的主要為北東緣臨陡崖的T10縫組。長期觀測表明,T10縫組岩體裸露,其相對位移受環境溫度影響明顯,變形表現出較強的不規律性,再加之岩體比較破碎,裂縫切割深度較淺,所以監測數據不能代表該段岩體的整體變形。

2.3.2岩體應力分析

T9—T11縫區岩體應力經過長時間調整已經處於相對穩定狀態,2003年6月三峽庫區蓄水對岩體應力有一定的影響,各監測點的應力變化在2003年6月都是減小(圖7),並且又調整到相對穩定狀態。這表明三峽工程蓄水對岩體應力平衡影響不大。

圖7T9—T11縫區岩體三峽工程蓄水前後應力變化歷時曲線

2.4T8—T9縫區岩體

2.4.1相對位移分析

T8—T9縫區「老鷹嘴」岩塊近幾年來變形一直相對比較穩定(圖8);T8~T9縫區順層蠕滑及下沉變形在三峽工程蓄水前後相差不明顯(表3)。

圖8T8—T9縫區岩體三峽工程蓄水前後有關裂縫位移歷時曲線

表3T8—T9縫區相對位移監測點月變形量統計表

2.4.2岩體應力分析

T8—T9縫區的岩體應力監測點在三峽工程蓄水以後岩體應力變化與 T9—T11縫區岩體變化特徵相似,三峽工程蓄水期間應力減小,但不明顯,應力通過特徵已經達到相對平衡狀態。

3結語

防治工程結束後,「五萬方」危岩體、T9—T11縫區岩體、T8—T9縫區岩體位移變形已經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三峽工程蓄水對危岩體穩定性影響不大,防治工程對危岩體的穩定性發揮了巨大的效力,岩體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參考文獻

[1]殷躍平,康宏達,張穎.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錨固工程施工方案[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6,7(1):44~51

[2]王景宏.鏈子崖危岩體穩定性分析與治理[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56~62

[3]徐衛亞,孫廣忠.鏈子崖危岩體整治工程地質適應性[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43~55

[4]王尚慶.鏈子崖危岩體監測預報初步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79~89

[5]王洪德,高幼龍,薛星橋等.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監測預報系統功能及效果[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1,12(2):59~63

[6]王洪德,韓子夜.監測工作在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2004(已投稿)

[7]王洪德,姚秀菊,高幼龍等.防治工程施工對鏈子崖危岩體的擾動[J].地球學報,2003,24(4):375~378

⑹ 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效果評價

王洪德金梟豪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1995年開工,1999年8月竣工。危岩體經過施工階段和竣工後的應力重新調整,岩體逐漸趨於新的穩定,且危岩體安全度有了很大提高,防治工程效果日漸顯著。本文通過對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前後監測資料分析、對比,評價危岩體的穩定性,預測危岩體變形趨勢,並對工程治理效果作出初步評價。

【關鍵詞】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效果評價

1概述

1.1地質概況

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位於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原新灘鎮)境內,與黃崖老崩塌體、新灘滑坡區及其他隱患區共同組成長江西陵峽崩滑隱患區。鏈子崖危岩體北端危岩高聳百米以上,俯視長江。總體呈近南北向分布,與長江呈60°~700角斜交,南高北低,北寬南窄,崖頂向北西傾斜,坡角20°~30°,分布高程由南500m降至北臨江180m。危岩體由下二疊統棲霞組灰岩夾數層薄層灰岩、頁岩組成,其下為厚1.6~4.2m的馬鞍山組煤層。危岩體內發育有30多條寬、大裂縫。山體被切割成3個大小不等的危岩區,Ⅰ區為T0—T6縫段;Ⅱ區為T7縫段;Ⅲ區為T8—T12縫段。

1.2工程概況

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於1994年10月開始,整個體系主要由 T0—T12縫段地表排水工程、T8—T12縫段煤硐承重阻滑鍵工程、「五萬方」及「七千方」錨索工程、猴子嶺防沖攔石壩工程等組成。防治的重點為T8—T12縫段(250萬 m2)危岩。兩大主體工程——承重阻滑鍵工程和錨索工程於1995年5月開始,分別於1997年8月、1999年8月竣工,標志著危岩體防治工程施工部分於1999年8月結束,而後全面轉入防治工程效果監測階段。

1.3監測系統概況

鏈子崖危岩體監測系統從20世紀70年代起逐步建立,到防治工程結束時,形成了監測手段多樣、數據採集及處理自動化的立體監測系統,包括:

(1)岩體表面絕對位移監測點(大地形變)30個;

(2)裂縫相對位移自動監測點26處39點;

(3)水平孔多點位移計自動監測點3處11點;

(4)預應力錨索測力計監測點9個;

(5)承重阻滑鍵岩體應力監測點41點;

(6)岩體深部位移監測(鑽孔傾斜儀)5處;

(7)中心處理機房1處,可24小時隨時採集、處理監測數據。目前,上述監測設備均正常運行。

圖1鏈子崖危岩體裂縫分布及承重阻滑工程布置圖

1.承重阻滑鍵;2.地表裂縫;3.平硐入口;4.深部位移監測鑽孔

2 工程施工前危岩體變形狀況

2.1T8—T9縫段

據1978~1994年監測資料,危岩體治理前,崖頂岩體朝 NW向蠕動,即大體上順岩層傾向運動。其中東部朝N17°W水平位移1.2mm/a,下沉0.9mm/a;地表中、西部則向NW向水平位移0.7~2.5mm/a,下沉0.4~0.9mm/a;崖下T9縫南側岩體向NNE位移,水平位移為2.3mm/a(見表1)。

表1鏈子崖 T8—T9縫段岩體治理前年平均位移量表

2.2T9—T11縫段

長期以來,T9—T11縫段岩塊以不均一的蠕動朝 NNW—NNE方向運動,據1978~1994年絕對位移監測資料:東部崖頂向 NNW向位移,速率為1.4~1.7mm/a,下沉0.5~0.8mm/a;中西部崖頂岩體向N22°~29°W位移,速率為1.6~1.9mm/a,下沉0.6~0.7mm/a;東部崖下岩體向近N方向位移,速率為1.8~2.0mm/a(見表2)。

表2鏈子崖 T9—T11縫段岩體治理前年平均位移量表

2.3「七千方」滑體

「七千方」表層滑移體長期以來一直順傾向以R402為滑面向NW向滑移。據S7點監測資料,該滑體1995年以前,順R402軟層朝N30°~45°W累進位移34.36mm,速率為4.9mm/a,滑移角30°,與岩層產狀基本一致(岩層傾角27°~35°)。

2.4「五萬方」岩體

崖頂 G上點自1978~1995年朝 N20°W位移,速率為1.5mm/a,下沉0.7mm/a,F/H=1/0.47。表明「五萬方」在治理以前的變形特徵為順岩層傾向蠕滑並伴隨下沉。

2.5雷劈石滑體

1978~1995年底,雷劈石滑體朝NW方向位移,速率為1.6~2.0mm/a(T801和T802點)。

可以看出:工程施工前,T8—T12縫段崖上岩體及「七千方」滑體、「雷劈石」滑體主要以NW向順層滑移變形為主,崖下岩體則朝近N向長江方向位移。

3工程施工後危岩體變形狀況

3.1T8—T9縫段

根據1997~2003年監測資料(見表3),危岩體治理後,T8—T9縫段岩體崖頂東部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2.5mm/a減小為2003年2.0mm/a(T81點),下沉量由治理前0.9mm/a減小為2003年0.4mm/a(T81點);西部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0.7~1.8mm/a減小為2003年0.6~1.1mm/a,下沉量由治理前0~0.4mm/a減小為2003年0~0.2mm/a(T82、T83點);變形方向由治理前NW變為NE方向;崖下T9縫南側岩體由NNE轉向SW方向位移,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2.3mm/a減小為2003年0.8~1.7mm/a(T9x1、A下點)。

岩體變形趨於穩定狀態(見圖2、圖3、圖4),說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圖2T8—T9縫段T81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相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4)也可以看出危岩體工程治理以後,岩體經過應力調整變形逐漸趨於相對穩定。

圖3T8—T9縫段T83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圖4T8—T9縫段T82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表3T8—T9縫段岩體治理前後絕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表4T8—T9縫段岩體相對位移年變化量表

3.2T9—T11縫段

根據多年的絕對位移監測資料,T9—T11縫段岩塊在治理前一直以不均一的蠕動朝 NNW—NNE方向運動,治理後絕對位移監測資料顯示(見表5),該縫段崖頂岩塊水平位移量由治理前1.4~1.9mm/a減小為2003年0.6~1.9mm/a,下沉量由治理前0.5~0.8mm/a減小為2003年0.1~0.5mm/a,變形方向基本上為NNE—NE—NS;崖下岩體由近 N方向轉向 NNE、NE方向位移,位移量由治理前1.8~2.0mm/a減小為2003年1.3~1.7mm/a(B下、T9x2點)

圖5T9—T11縫段B上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表5T9—T11縫段岩體治理前後絕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該縫區岩體治理後位移變形量及下沉量逐步減小並且低於多年平均位移速率,其值均小於點位中誤差,並且變形趨勢已經基本相對穩定(見圖5、圖6),這表明岩體位移變形不明顯,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圖6T9—T11縫段 F上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3.3「七千方」滑體

「七千方」表層滑移體長期以來一直沿傾向以R402為滑面向NW向滑移。根據絕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6),「七千方」滑體錨固工程加固以後,岩體朝錨索拉張力方向位移,此後沿該方向的位移量逐步減小,位移量由治理前4.9mm/a減小為2003年1.3mm/a(S7點),並且變形趨勢(見圖7)已經基本上趨於相對穩定狀態。說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表6「七千方」滑體治理前後位移年變化量表

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技術方法論文集

圖7「七千方」滑體S7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七千方」滑體治理後相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7)分析可以知道岩體變形趨於穩定狀態,說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表7「七千方」滑體治理後相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3.4「五萬方」岩體

「五萬方」危岩體經歷了NW向順層滑移(施工前)到朝SE向運動,再朝SE、SW向緩慢位移,位移量由大到危岩體逐漸趨於穩定的過程(見表8)。錨索工程施工後,「五萬方」岩體均朝有利於岩體穩定的方向位移且變形量漸趨穩定。以崖頂G上點為例,治理前多年平均水平位移量為1.5mm/a,2003年為0.8mm/a,治理前下沉量0.7mm/a,2003年該點垂向沒有發生變形(見圖8)。其他各監測點變形情況與G上點類似。

錨索測力計監測也反映了上述變形現象(見圖9,圖10,表9),該危岩體1996年、1997年經錨索加固鎖定後,錨索鎖定力逐漸變小(測力計年變數為負值,且絕對值越來越小),表明危岩體朝錨固力方向位移,位移變化量由大到小。1999年錨索測力計年變數多為正數,顯示錨索持力之特點,與位移監測表明的岩體變形現象一致,通過近幾年的監測資料岩體應力已經重新調整並趨於相對穩定狀態,說明錨固工程效力已經發揮。

表8「五萬方」絕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圖8「五萬方」危岩體G上點年變化量—時間曲線圖

圖9「五萬方」危岩體錨索測力計監測數據—時間曲線圖

圖10「五萬方」危岩體錨索測力計位移—時間曲線圖

表9錨索測力計監測年變化量統計表

相對位移監測資料(見表10,圖11)顯示治理後由於防治工程發揮效力,危岩體變形已經趨於相對穩定狀態。

表10「五萬方」危岩體相對位移監測點年變化量表

圖11「五萬方」危岩體裂縫相對位移歷時曲線

3.5雷劈石滑體

雷劈石滑體位移量由治理前1.6~2.0mm/a減小為治理後(見表11)2002年0.6~1.7mm/a(T801和T802點),變形量逐步減小並且相對穩定,變形方向由治理前NW方向改為基本上向NE方向。

表11雷劈石滑體絕對位移監測點(T801、T802)年變化量表

從監測資料分析可以看出,危岩體在防治前後變形趨勢明顯減緩並且趨於相對穩定,這表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有效遏制了危岩體向不利於岩體穩定方向的變形。

4效果評價

以上分析表明,防治工程結束以後,T8—T9縫段岩體、T9—T11縫段岩體、「七千方」岩體、「五萬方」岩體和雷劈石滑體位移變形已不明顯;塊體間無明顯的位移變形。從變形趨勢來看,危岩體在防治工程結束以後,岩體應力重新調整,變形趨勢逐步趨於穩定。表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

綜合分析認為,防治工程結束以來,危岩體在經歷了變形調整後,岩體變形進入相對穩定期,岩體的穩定性明顯提高。危岩體已經達到相對穩定狀態。防治工程效果已經初步體現。

5結語

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竣工後,通過危岩體監測資料進行分析,對危岩區的岩體變形可得出:危岩體各縫段岩體變形明顯減小,已經趨於相對穩定;各縫間岩體變形已趨於相對穩定。這表明防治工程已經發揮效力,防治工程效果已經初步體現,危岩體已經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參考文獻

[1] 殷躍平,康宏達,張穎.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錨固工程施工方案[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6,7(1):44~51

[2] 王景宏.鏈子崖危岩體穩定性分析與治理[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56~62

[3] 徐衛亞,孫廣忠.鏈子崖危岩體整治工程地質適應性[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43~55

[4] 王尚慶.鏈子崖危岩體監測預報初步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5(3):79~89

[5] 王洪德,高幼龍,薛星橋等.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監測預報系統功能及效果[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1,12(2):59~63

[6] 王洪德,韓子夜.監測工作在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2004(未出版)

[7] 王洪德,姚秀菊,高幼龍等.防治工程施工對鏈子崖危岩體的擾動[J].地球學報,2003,24(4):375~378

⑺ 劉備是被誰在夷陵之戰大敗而歸的

陸遜於「夷道猇亭」破劉備前部四十餘營,劉備率殘部試圖撤退,目的地應該是秭歸,原因是秭歸有城,退到秭歸就可以整頓殘兵權且抵擋陸遜的追擊。

《水經注》:縣城東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臨大江,故老相傳,謂之劉備城,蓋征吳時所築也。

從夷陵至秭歸需向西北方向撤退,中途劉備在馬鞍山這個地方聚攏殘兵,不過再次被陸遜擊破。按《方輿紀要》,馬鞍山在夷陵西北三十里。

劉備遂又遭重創,不過還是成功退回到了秭歸,並在秭歸「收合離散兵」,可見夷陵之戰雖損失巨大尤未全軍覆沒。

到達秭歸進行了適當休整之後,劉備准備率殘部退回白帝,為了防止東吳追趕,劉備在撤退的路上「燒鐃鎧斷後」,燒鎧絕道的地點在石門,《方輿紀要》曰:漢昭烈初,為陸遜所破走,徑此門,追者甚急,乃燒鐃鎧斷道,然後得免。

又吳書《韓當傳》和《朱然傳》的兩段記載值得商議

「宜都之役,(當)與陸遜、朱然等共攻蜀軍於涿鄉,大破之」

「然別攻破備前鋒,斷其後道,備遂破走。」

先看《韓當傳》,宜都原為縣治夷道,建安中曹操置臨江郡於此,後劉備改宜都郡,夷陵,猇亭皆屬之。涿鄉這個地方,應該只是個小地方,《集解》按謝鍾英言「涿鄉當在夷陵縣西」,這里只給出了一個很模糊的說法,我的理解是「距夷陵不遠的西面」。劉備大軍聯營七百里,從猇亭到夷陵都是劉備的軍隊,劉備隨著前軍潰敗,後軍必然西向一段距離,陸遜軍勢如破竹一直殺至劉備所在後軍,才有「與陸遜、朱然等共攻蜀軍於涿鄉,大破之」,從前軍被擊破到陸遜殺到劉備面前,劉備軍只西撤十餘里,這明顯不是逃命,只是戰略後撤,准備在這個地方收合尚未受損的後軍和陸遜再拼一次 所以這場戰斗實際是一場主力會戰,意義不亞於猇亭。可以合並為夷陵之戰的主力會戰階段,經過這一階段,劉備才算全軍潰敗。由上解釋《朱然傳》的「斷其後道」顯然指的是劉備撤退途中的馬鞍山一戰。

⑻ 2013年專利代理人考試在哪報名啊

關於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有關事項的公告(第187號)
根據《專利法》、《專利代理條例》及相關部門規章的規定,現將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報 名

(一)報名條件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且具備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報名參加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

1.18周歲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畢業或者具有同等學力;

3.熟悉專利法和有關的法律知識;

4.從事過兩年以上科學技術工作或者法律工作。

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畢業是指取得國家承認的理工科大專以上學歷,並獲得畢業文憑或者學位證書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或者學位證書報名的,其學歷或者學位證書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符合報考學歷或者學位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高等院校在讀碩士研究生學習期滿兩年的以及高等院校在讀博士研究生,視為從事過兩年以上科學技術工作。

(二)報名時間、報名方式和考點

1.報名時間:2013年5月28日0時至6月17日24時。

2.報名方式:報名人員在報名期間內登錄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http://www.sipo.gov.cn)進行網上報名。

3.考點:在全國20個城市設立考點,考點城市為北京市、天津市、沈陽市、哈爾濱市、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福州市、濟南市、鄭州市、武漢市、長沙市、廣州市、南寧市、重慶市、貴陽市、西安市、蘭州市和烏魯木齊市,由考點城市所在的省(區、市)知識產權局負責報名事宜,具體信息參見附件1。

報名人員可以在報名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個考點參加考試。

(三)報名材料

報名人員在網上報名時,應當填報或者上傳以下材料:

1.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報名表;

2.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者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3.學歷或者學位證書;

4.工作證明;

5.本人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

(四)查驗時間和查驗方式

1.查驗時間:2013年6月3日至6月24日。

2.查驗方式

報名人員可以自己或者委託他人攜帶相關材料到所選考點所在的省(區、市)知識產權局設置的查驗地點接受查驗。

(五)查驗材料

1.首次報名人員

對於2013年首次參加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報名人員,接受查驗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者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原件及復印件;

(2)學歷或者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3)工作證明原件。

2.再次報名人員

對於2009年至2012年曾經參加過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報名人員,接受查驗時,應當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者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原件及復印件。

3.委託他人進行查驗

報名人員委託他人進行查驗的,除提交上述材料外,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受託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者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原件及復印件;

(2)報名人員出具的委託書原件。

(六)考試報名費

報名人員應當根據考點的要求向所選考點所在的省(區、市)知識產權局繳納考試報名費。

二、考 試

(一)考試日期和地點

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定於2013年11月2日至3日在上述20個考點城市同時進行。

(二)考試科目、時間和方式

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命題范圍以《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大綱》為准。

考試分為三門科目,各科目名稱和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專利法律知識:11月2日9∶00—11∶30;

相關法律知識:11月2日14∶00—16∶00;

專利代理實務:11月3日9∶00—13∶00。

考試採取閉卷方式進行。專利法律知識和相關法律知識兩門科目採用填塗機讀答題卡方式,專利代理實務科目採用論述答題和實際撰寫方式。

(三)考試試題公布

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結束後,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公布專利法律知識考試和相關法律知識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在指定期限內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對反饋的意見進行研究和論證。

三、錄取及證書發放

(一)按照實際需要確定合格分數線

考試結束後,由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根據專利工作的實際需要和當年試題的難易程度,經充分討論確定合格分數線。

(二)證書發放

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的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由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辦公室統一製作,由考點所在地的省(區、市)知識產權局發放。

四、考試的復習與培訓

(一)考試指南

報名人員可以依據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辦公室編寫的《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指南》進行復習、備考。

(二)考前培訓

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考前培訓工作將繼續發揮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地方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等各方面的作用,培訓的授課時間、培訓內容、授課教師、收費標准等均由培訓舉辦單位自行決定。

國家知識產權局不舉辦考前培訓班,培訓舉辦單位不得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名義組織、舉辦培訓班或者進行相關宣傳。

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以及台灣居民考試事宜

(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

1.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符合報名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香港、澳門報名人員應當在報名期間內登錄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http://www.sipo.gov.cn)進行網上報名。

2.居住在香港或者國外的香港報名人員可以通過網上報名選擇在廣州考點參加考試、在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接受查驗,並且攜帶相關材料於2013年6月3日至6月24日期間前往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接受查驗。

居住在澳門或者國外的澳門報名人員可以通過網上報名選擇在廣州考點參加考試、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接受查驗,並且攜帶相關材料於2013年6月3日至6月24日期間前往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接受查驗。

上述香港、澳門報名人員符合報名條件獲准參加考試的應當於2013年11月1日前往廣州考點報到,繳納考試報名費,領取准考證(主證、副證)並參加考試,逾期無效。

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和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的具體聯系方式參見附件2。

3.居住在內地的香港、澳門報名人員可以通過網上報名選擇在北京、上海、廣州或者福州考點接受查驗和參加考試,並且應當按照本公告要求的時間、地點前往所選考點接受查驗、繳納考試報名費和參加考試。

(二)台灣地區居民

1.具有台灣地區居民身份的台灣居民符合報名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台灣報名人員應當在報名期間內登錄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http://www.sipo.gov.cn)進行網上報名。

台灣報名人員進行網上報名時,應當上傳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和台灣居民身份證。不能上傳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應當上傳台灣居民身份證和戶籍謄本或者戶口名簿。

台灣報名人員接受查驗時,應當提交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和台灣居民身份證。不能提交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應當提交台灣居民身份證和戶籍謄本或者戶口名簿;提交戶籍謄本或者戶口名簿復印件的,應當同時提交經台灣地區公證機構公證的公證書原件及其復印件。

台灣報名人員委託他人進行查驗的,還應當提交受託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其復印件一式兩份和報名人員出具的經台灣地區公證機構公證的委託書原件。

2.居住在台灣島內或者國外的台灣報名人員可以通過網上報名選擇在福州考點接受查驗和參加考試。

上述台灣報名人員可以選擇於2013年6月3日至6月24日期間攜帶相關材料前往福州考點接受查驗,繳納考試報名費。也可以選擇於2013年11月1日攜帶相關材料前往福州考點接受查驗,繳納考試報名費,領取准考證(主證、副證)並參加考試,逾期無效。

3.居住在大陸的台灣報名人員可以通過網上報名選擇在北京、上海、廣州或者福州考點接受查驗和參加考試,並且應當按照本公告要求的時間、地點前往所選考點接受查驗、繳納考試報名費和參加考試。

(三)其他事宜

1.學歷或者學位證明和工作證明是外文的,應當附具中文譯文,中文譯文無需公證。

2.考試試題採用簡體漢字,香港、澳門和台灣報名人員可以使用繁體漢字作答,答題時應當使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所規定的專業術語。

特此公告。

附件:1.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各考點聯系人、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

2.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和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聯系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3年4月24日

附件1: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各考點聯系人、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doc
附件2: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和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聯系方式.doc

13-04-27
附件1
2013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
各考點聯系人、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

北京市考點
承辦單位:北京市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馬東輝、李葭
電 話:010—66173160
傳 真:010—66187557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南大街16號
郵 編:100035
政府網站:http://www.bjipo.gov.cn
天津市考點
承辦單位:天津市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龍悅、張穎
電 話:022—23039872 022—23039879
傳 真:022—23039848
通訊地址:天津市新技術產業園區華天道6號海泰信息廣
場G座2樓
郵 編:300384
政府網站:http://www.tjipo.gov.cn
沈陽市考點
承辦單位:遼寧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趙陽、李東
電 話:024—86866959 024—86916019
傳 真:024—86866959 024—86916019
通訊地址: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崑山中路34號九州大廈遼
寧省知識產權信息中心1108房間
郵 編:110032
政府網站:http://www.lnipo.gov.cn
哈爾濱考點
承辦單位: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楊峰、王德民
電 話:0451—82627634
傳 真:0451—82627634
通訊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302號省直
機關辦公區11樓
郵 編:150001
政府網站:http://www.hlipo.gov.cn
上海市考點
承辦單位:上海市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趙平、劉海江、盛曉寧
電 話:021—52288200轉302/333/305
傳 真:021—62672790
通訊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580號B樓十層
郵 編:200041
政府網站:http://www.sipa.gov.cn
南京市考點
承辦單位:江蘇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張鋒、王培軍
電 話:025—83279959 025—84315559
傳 真:025—83279984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孝陵衛200號知識產權學院
郵 編:210094
政府網站:http://www.jsip.gov.cn
杭州市考點
承辦單位:浙江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冀瑜、姚帥
電 話:0571—86876217
傳 真:0571—86876217
通訊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學源街258號中國計量學院
法學院
郵 編:310018
政府網站:http://www.zjpat.gov.cn

合肥市考點
承辦單位:安徽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鄭紅鶯、黃勝
電 話:0551—62999915 0551—63600579
傳 真:0551—62999921 0551—63492131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馬鞍山路509號省政務大廈B座
15樓
郵 編:230001
政府網站:http://www.ahipo.gov.cn
福州市考點
承辦單位:福建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薛炳新、吳曉靜
電 話:0591—87812159 0591—87812130
傳 真:0591—87817515
通訊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湖東路7號
郵 編:350003
政府網站:http://www.fjipo.gov.cn
濟南市考點
承辦單位:山東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鄒磊、耿慶祝
電 話:0531—12330轉2 0531—88198565
傳 真:0531—88198565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東路157號山東省知識產權
局法律事務處
郵 編:250014
政府網站:http://www.sdipo.gov.cn
鄭州市考點
承辦單位:河南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馮紅建、劉蕾
電 話:0371—65800685
傳 真:0371—65800685
通訊地址: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東段28號河南報業大廈
17樓1705房間
郵 編:450008
政府網站:http://www.hnpatent.gov.cn
武漢市考點
承辦單位:湖北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馬駿、蔣誕一
電 話:027—87168519
傳 真:027—87641834
通訊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廣八路8號湖北省知識產權
局協調管理處
郵 編:430072
政府網站:http://www.hbipo.gov.cn
長沙市考點
承辦單位:湖南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劉文慧、黃湘玲
電 話:0731—88856516
傳 真:0731—88944554
通訊地址:湖南省長沙市瀟湘中路113號湖南省知識產權局
郵 編:410006
政府網站:http://www.hnipo.gov.cn
廣州市考點
承辦單位:廣東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吳小潔、張淑芳
電 話:020—32210174 020—87680843
傳 真:020—32210174 020—37666320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先烈中路100號
郵 編:510070
政府網站:http://www.gdipo.gov.cn
南寧市考點
承辦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唐玲、莫俊淼
電 話:0771—2613455
傳 真:0771—2613455
通訊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新竹路20號1號樓413房
郵 編:530022
政府網站:http://www.gxipo.net
重慶市考點
承辦單位: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胡海容、張婷
電 話:023—62563371 023—62563375
傳 真:023—62563371 023—62563375
通訊地址:重慶市巴南區紅光大道69號重慶理工大學知
識產權學院
郵 編:400054
政府網站:http://www.cqipo.gov.cn
貴陽市考點
承辦單位:貴州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田景甲、張力
電 話:0851—6865005
傳 真:0851—6826060
通訊地址: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友誼路230號國家知識產
權局專利局貴陽代辦處
郵 編:550004
政府網站:http://www.gzsipo.gov.cn
西安市考點
承辦單位:陝西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張娟、張曉雪
電 話:029—85534962
傳 真:029—85538743
通訊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號
郵 編:710054
政府網站:http://www.snipo.gov.cn
蘭州市考點
承辦單位:甘肅省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管士俊、梁俊榮
電 話:0931—8732319 0931—4674365
傳 真:0931—8732319 0931—4674372
通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段家灘496號蘭州商學院
段家灘校區行政樓105室
郵 編:730020
政府網站:http://www.gsipo.gov.cn
烏魯木齊市考點
承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知識產權局
聯系 人:史治勛、姜曉璐
電 話:0991—8878379
傳 真:0991—8878382
通訊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光明路140號電
子機械行辦一樓109室
郵 編:830002
政府網站:http://www.xjipo.gov.cn

⑼ 四川2010年國培優秀學員名單

你好

楊振峰
阜陽地理2班
潁泉抱龍中學
譚振
阜陽化學1班
臨泉縣譚棚中心校
劉金標
阜陽化學1班
潁泉行流中學
丁傑
阜陽歷史1班
臨泉縣廟岔鎮中心學校
劉允珍
阜陽歷史1班
潁州清河中心校
李倩
阜陽歷史2班
太和蔡廟中心校
劉朋成
阜陽歷史2班
潁泉姜堂中學
郭建敏
阜陽美術1班
潁州潁西中心校
劉慧
阜陽美術1班
潁上縣耿棚中學
馬敏
阜陽美術1班
臨泉縣張集職高
康子林
阜陽生物1班
太和三塔天宮中學
張曉莉
阜陽生物1班
臨泉實驗中學
杜曉慶
阜陽生物1班
阜陽實驗中學
楊丘平
阜陽生物2班
界首光武中心校
范麗
阜陽生物2班
潁上五十鋪鄉中心學校
楊俊傑
阜陽數學1班
阜南龍王中心學校
李玉民
阜陽數學1班
阜南柳溝鎮中心學校
余姝文
阜陽數學2班
臨泉縣單橋中心校
周興榮
阜陽數學2班
臨泉縣土陂中心校
曹憲法
阜陽數學2班
臨泉四中
豐華
阜陽數學3班
太和桑營中心校
劉維全
阜陽數學3班
太和民族中學
和輝
阜陽數學4班
潁州潁西中心校
童金亮
阜陽數學4班
潁東棗庄中心校
李士房
阜陽數學5班
界首五中
李光紅
阜陽數學5班
潁泉邵營初中
朱新苗
阜陽數學6班
潁上五十鋪鄉中心學校
焦妹
阜陽數學6班
潁上縣迪溝鎮中心學校
曹秀麗
阜陽思品1班
太和民族中學
趙俊峰
阜陽思品1班
界首小黃中心校
孫桂標
阜陽思品1班
阜南縣朱寨鎮雙溝中學
葛軍
阜陽思品2班
潁泉新河中學
劉超
阜陽思品2班
穎東新華李窪初中
李振貴
阜陽體育1班
馬集鄉中心學校
劉印
阜陽體育2班
潁州馬寨中心校
蘇婷
阜陽體育2班
潁州程集鎮中心學校
臧守祥
阜陽物理1班
地城中心校
朱純虎
阜陽物理1班
楊橋中學
李靜
阜陽物理2班
太和皮條孫鎮中心學校
楊少海
阜陽物理2班
界首陶中中心校
馬獻鋒
阜陽物理2班
潁東區老廟中心校
周飛
阜陽物理3班
潁上縣耿棚中學
曹海聖
阜陽物理3班
潁泉姜堂中學
王亞男
阜陽信息技術1班
潁州三十里鋪中心校
許莉娟
阜陽信息技術1班
太和六中
陳敏
阜陽音樂1班
界首顧集中心校
董亮
阜陽音樂1班
潁東區正午鎮中心學校
王路瑤
阜陽音樂1班
潁上縣八里河中心學校
丁慶合
阜陽英語1班
阜南洪河橋曾沃中學
鎖娜
阜陽英語1班
阜南苗集鎮中心學校
黃慶峰
阜陽英語2班
潁東插一區中心校
陳蓮
阜陽英語2班
穎東阜陽市鐵二處學校
張振傑
阜陽英語2班
界首磚集中心校
李純鋒
阜陽英語3班
臨泉縣滑集中學
李遠離
阜陽英語3班
臨泉縣關廟鎮中心校
張影
阜陽英語3班
臨泉縣黃嶺中心校
韓興平
阜陽英語4班
太和五中
於彥娉
阜陽英語4班
太和宋集中學
李影
阜陽英語5班
潁州袁集中心校
陳青松
阜陽英語5班
潁州三合鎮中心學校
吳德隆
阜陽英語6班
三十鋪鎮中心學校
韓琚
阜陽英語6班
紅星鎮中心學校
戎成葦
阜陽語文1班
阜南二初
郝淑華
阜陽語文1班
阜南焦陂職高
申猛
阜陽語文2班
界首泉陽中心校
王中鋒
阜陽語文2班
界首蘆村中心校
馬偉
阜陽語文3班
臨泉四中
王顯陽
阜陽語文3班
臨泉縣楊橋中心校
張穎
阜陽語文3班
臨泉縣楊橋職高
趙秀俠
阜陽語文3班
臨泉縣黃嶺中心校
陳健
阜陽語文4班
太和大廟中心學校
王芬俠
阜陽語文4班
太和肖口中心學校
王俊傑
阜陽語文4班
太和三塔天宮中學
趙美
阜陽語文4班
太和三堂中心學校
陳超
阜陽語文5班
穎東十一中
陳苗苗
阜陽語文5班
穎東烏江中心校
杜銀華
阜陽語文6班
姜堂中學
劉娟
阜陽語文6班
聞集中學
姜允發
阜陽語文7班
潁上縣新廟職高
馬長娟
阜陽語文7班
潁上縣新廟職高
楊卉
阜陽語文7班
潁上夏橋鎮中心學校
王彬
阜陽語文7班
潁上縣六十鋪中心學校
姚輝
阜陽語文8班
潁州潁西單橋實驗學校
屈文靜
阜陽語文8班
潁州馬寨中心校
周艷
阜陽語文8班
潁州大田中學
葉海林
阜陽語文8班
潁州九龍中心學校
張殿剛
阜陽綜合實踐1班
阜南焦陂職高
張鳳武
阜陽綜合實踐1班
潁上縣耿棚中學
陳永思
合肥歷史1班
肥西館驛學校
蒯正聰
合肥歷史1班
長豐縣埠里中學
王衛華
合肥歷史1班
肥東縣肥東三中
梁其霞
合肥生物1班
肥西金橋職高
王國華
合肥生物1班
長豐縣陶湖中學
張敏
合肥數學1班
肥西江夏店初中
鮑士前
合肥數學1班
長豐縣庄墓初中
陳元
合肥數學1班
肥東縣陳集中學
施成波
合肥思品1班
肥東縣八斗中學
陳宏
合肥思品1班
長豐縣羅集中學
章燁
合肥思品1班
肥西紫蓬山樑崗學校
蔡亮
合肥體育1班
肥東縣元疃中學
楊辰光
合肥體育1班
長豐縣陶樓中學
陳群
合肥物理1班
長豐縣實驗高級中學
葛鴻
合肥物理1班
肥東縣肥東四中
張勇
合肥英語1班
肥西江夏店初中
陳紅芹
合肥英語1班
肥東縣西山驛中學
李琳玲
合肥英語1班
長豐縣左店中學
郝曉霞
合肥語文1班
長豐縣陶樓中學
劉洋
合肥語文1班
肥東縣橋頭集中學
時國慶
合肥語文1班
長豐縣崗集中學
王川芸
合肥語文2班
肥東縣楊塘中學
趙娟
合肥語文2班
肥西董崗中學
趙剛
合肥語文2班
肥西銘傳中學
夏倫旺
合肥綜合實踐1班
肥西官亭中學
蘇豫
合肥綜合實踐1班
肥東縣眾興中學
梁為娟
合肥綜合實踐1班
肥西長崗中學
薛加民
淮北地理1班
濉溪縣南坪中心學校
代淮玲
淮北地理1班
石選學校
何文靜
淮北化學1班
杜集區東山路學校
畢志華
淮北化學1班
濉溪縣楊柳中心校陳樓初中
馬俊
淮北歷史1班
孟庄學校
彭先進
淮北歷史1班
濉溪縣初級中學
陸秀玲
淮北生物1班
濉溪縣任集中心學校
余淑梅
淮北生物1班
古饒初中
王磊
淮北數學1班
烈山區任樓學校
楊小平
淮北數學1班
烈山區新安中學
張曉超
淮北數學2班
濉溪縣白沙中心校袁店學校
常慶功
淮北數學2班
濉溪縣四鋪中心學校
馬雪芳
淮北數學3班
濉溪縣祁集中心校
王文力
淮北數學3班
濉溪縣劉橋中心學校
張文
淮北數學3班
濉溪縣初級中學
馬玉明
淮北數學4班
濉溪縣祁集中心校
張小文
淮北數學4班
濉溪縣雙堆中心校
張沖
淮北數學4班
濉溪縣四鋪中心學校
陳欽明
淮北數學5班
濉溪縣徐樓中心校
吳延平
淮北數學5班
濉溪縣岳集中心校
吳信靈
淮北數學6班
淮北六中
薛盤雲
淮北數學6班
桓譚中學
陳平
淮北思品1班
白沙中心校
解麗娜
淮北思品1班
城關中心學校新城初中
曹從坤
淮北思品2班
濉溪縣鐵佛黃集學校
秦望嶺
淮北思品2班
濉溪縣四鋪中心學校
李玲琍
淮北思品3班
桓譚中學
王進步
淮北思品3班
相山區實驗中學
李秀麗
淮北體育1班
濉溪縣任集中心學校
張建設
淮北體育1班
烈山區蔡里初中
邵從榮
淮北物理1班
杜集區實驗初中
趙禮臣
淮北物理1班
濉溪縣初級中學
曹靜
淮北音樂1班
濉溪縣韓村中心學校
許汝振
淮北音樂1班
古饒中學
凌雲志
淮北英語1班
城關中心校新城初中
魏亞軍
淮北英語1班
陳集中心校三和中學
李群
淮北英語2班
南坪中心學校
李萍
淮北英語2班
鐵佛中心學校
邵艷雲
淮北英語3班
張集中學
任茜
淮北英語3班
濉溪縣南坪中心學校
采國平
淮北語文1班
開渠中學
代清文
淮北語文1班
烈山區任樓學校
雷永
淮北語文2班
濉溪縣百善中心校
湯中付
淮北語文2班
濉溪縣城關中心學校
王美紅
淮北語文3班
濉溪縣南坪中心學校
張淑梅
淮北語文3班
濉溪縣徐樓中心校
胡心玲
淮北語文4班
濉溪縣任集中心學校
趙玲
淮北語文4班
濉溪縣任集中心學校
梁作成
淮北語文5班
鐵佛中心學校
張遼亮
淮北語文6班
相山區實驗中學
劉園園
淮北語文6班
鍾樓中學
張瑞平
淮北綜合實踐1班
徐樓中心校
張曉玲
淮北綜合實踐1班
東山路學校
劉文娟
淮南化學1班
左集中學
葉發標
淮南化學1班
鳳台縣關店中學
童彗
淮南歷史1班
鳳台七中
魯中志
淮南歷史1班
李沖回民中學
劉培
淮南數學1班
鳳台四中
童樹超
淮南數學1班
鳳台六中
吳晉
淮南數學1班
鳳台十中
石玉磨
淮南英語1班
鳳台三中
畢學娟
淮南英語1班
鳳台四中
陳娟
淮南語文1班
鳳台七中
劉靜
淮南語文1班
鳳台四中
張國素
淮南語文1班
鳳台六中
劉正愛
淮南語文1班
鳳台縣第八中學
吳麒
黃山數學1班
胥嶺學校
汪國禎
黃山數學1班
古溪學校
程瓊
黃山英語1班
黃山市屯溪五中
吳麗霞
黃山英語1班
祁門二中
汪勁松
黃山語文1班
祁門二中
許源
黃山語文1班
渚口中學
王家兵
六安地理1班
霍邱縣戶胡中心校
謝同娟
六安化學1班
白蓮鄉中心學校
王良兵
六安化學1班
高塘吳集中學
洪星
六安歷史1班
壽縣保義中心校
劉玉國
六安歷史1班
金安區淠東鄉淠東初中
馬玲
六安歷史1班
壽縣安豐中心校
李道仁
六安歷史1班
霍邱縣三流中心校
方成
六安歷史1班
舒城縣河中
劉永慧
六安美術1班
壽縣三中
陳登明
六安生物1班
舒城縣城關中心校
謝宜芳
六安生物1班
裕安區徐集鎮初中
汪業健
六安生物1班
舒城縣棠樹鄉八里初中
周名雲
六安數學1班
霍邱縣馬店中心校
張萬海
六安數學1班
霍邱縣三流初中
陳必舫
六安數學2班
金安區橫塘崗鄉橫塘崗初中
鮑劍波
六安數學2班
金安區卅鋪鎮羅管初中
郭祥才
六安數學3班
金寨縣槐樹灣鄉中心學校
胡勇
六安數學3班
霍山縣下符橋中心校
馬雲江
六安數學4班
壽縣壽春中學
李傳錦
六安數學4班
壽縣三中
查斯舜
六安數學5班
舒城縣查灣中心學校
李永剛
六安數學5班
舒城縣重陽中學
榮維剛
六安數學6班
新安初中
翁海東
六安數學6班
六安市十二中
彭傑
六安思品1班
霍山縣單龍寺初中
俞艾穎
六安思品1班
霍山縣下符橋中心校
江光濤
六安思品2班
金寨縣油坊店鄉中心學校
朱文余
六安思品2班
金寨縣金江實驗學校
汪敏
六安體育1班
金安區八中
周宇
六安體育1班
霍邱縣邵崗中心學校
陳宏
六安物理1班
金安區施橋鎮施橋初中
汪士東
六安物理1班
霍邱縣馮瓴沈台初中
葛蕊
六安物理2班
壽縣迎河中學
張慧
六安物理2班
金寨縣鮮花嶺中心學校
畢宣昌
六安物理2班
壽縣保義開荒初中
胡洪余
六安物理3班
裕安區丁集鎮華祖初中
施華實
六安物理3班
舒城縣燕春中心校
劉明亮
六安信息技術1班
霍邱縣馮井中心校
王怡
六安信息技術1班
霍邱縣臨淮初中
郭存
六安音樂1班
壽縣大順中心校
劉燕
六安英語1班
臨淮初中
周名海
六安英語1班
周集中心校
羅俊
六安英語1班
烏龍中心校
張莉莉
六安英語2班
金安區馬頭鎮馬頭初中
郭微微
六安英語2班
金安區東河口鎮順河店學校
王婭婭
六安英語2班
金安區張店鎮左大橋學校
陳再鳳
六安英語3班
霍山縣開發區中心校
彭良明
六安英語3班
霍山縣東西溪中心學校
張金雙
六安英語3班
金寨縣金寨二中
王鐵
六安英語4班
壽縣板橋中心校
張振新
六安英語4班
壽縣瓦埠方興中學
汪健
六安英語5班
舒城縣春秋中心校
莫麗萍
六安英語5班
舒城縣周公渡中學
陶榮花
六安英語5班
舒城縣張母橋鎮中心校
付亮
六安語文1班
范橋中心校
姜永利
六安語文1班
臨淮中心校
陳國奇
六安語文1班
馮瓴沈台初中
丁仕麗
六安語文2班
霍邱縣姚李大顧店初中
殷述峰
六安語文2班
葉集區孫崗初中
許宏禮
六安語文2班
葉集區觀山初中
劉宜成
六安語文3班
金安區濱河學校
魏福文
六安語文3班
金安區馬頭鎮馬頭初中
文麗
六安語文4班
壽縣澗溝中心校
陳敏
六安語文4班
壽縣三中
楊國興
六安語文5班
舒城縣周公渡中學
胡茂恆
六安語文5班
舒城縣杭埠鎮中心學校
程貞轉
六安語文5班
舒桃溪中心校城縣
傅立琴
六安語文6班
徐集鎮初中
孫世芳
六安語文6班
分路口初中
吳長保
馬鞍山數學1班
江心初中
劉君
馬鞍山數學1班
博望初中
劉聲蘭
馬鞍山英語1班
太白初中
陳桂生
馬鞍山英語1班
博望初中
鮑中林
馬鞍山語文1班
江心初中
唐宗斌
馬鞍山語文1班
新橋初中
陳宏亮
馬鞍山語文1班
大隴職中
葉偉
宿州地理1班
宿州八中
張建國
宿州地理1班
宿州八中
蔣光順
宿州化學1班
尹集中學
庄可強
宿州化學1班
東風中學
劉明俠
宿州化學2班
宿州市埇橋區苗安中學
朱劍
宿州化學2班
宿州市埇橋區汴河梅安中學
劉正念
宿州化學2班
宿州市埇橋區永安中學
谷敏
宿州歷史1班
靈璧縣禪堂中學
路建來
宿州歷史1班
靈璧縣禪堂中學
武秀芳
宿州歷史2班
埇橋區順河鄉中心校
周麗華
宿州歷史2班
埇橋區北楊寨劉合中學
杜麗靜
宿州美術1班
杜閣學校
劉俊芳
宿州美術1班
玄廟中學
楊貴齊
宿州生物1班
靈璧縣九頂中學
王邱軍
宿州生物1班
靈璧縣韋集中學
曹玲
宿州生物2班
宿州市大店中學
張敬虎
宿州生物2班
埇橋區大店中學
王海榮
宿州數學1班
碭山五中
張秀麗
宿州數學1班
李庄初中
田朝陽
宿州數學2班
靈璧三中
楊四化
宿州數學2班
靈璧縣大廟中學
安冬
宿州數學3班
泗縣黑塔中學
陶建設
宿州數學3班
泗縣長溝中學
孫影
宿州數學4班
蕭縣龍城鎮梅村初中
胡冰
宿州數學4班
蕭縣梅村初中
邵明
宿州數學4班
蕭縣龍城鎮梅村初中
高波
宿州數學5班
宿州市埇橋區永安中學
孫銀香
宿州數學5班
宿州特教中心
張永軍
宿州數學6班
埇橋區苗安石橋初中
武華平
宿州數學6班
埇橋區夾溝青山初中
尹家學
宿州思品1班
程庄中學
常昕
宿州思品1班
碭山五中
李峰
宿州思品1班
碭山五中
張永
宿州思品2班
大廟中學
田朝萍
宿州思品2班
靈璧一中
陳素俠
宿州思品3班
宿州市埇橋區大店中學
姚蕾
宿州思品3班
宿州十一中
張濤
宿州體育1班
靈璧一中
王敏
宿州體育1班
靈璧縣黃灣中學
張軍
宿州體育2班
宿州市埇橋區欄桿闞町初中
馬成都
宿州體育2班
宿州市埇橋區時村中學
范慧菊
宿州物理1班
碭山四中
王建啟
宿州物理1班
小屯中學
尹明響
宿州物理2班
靈璧縣婁庄中學
王勤利
宿州物理2班
靈璧縣婁庄中學
曹雪
宿州物理3班
宿州八中
馬宜健
宿州物理3班
埇橋區祁縣初級中學
王海峰
宿州物理4班
埇橋區大店中學
王光榮
宿州物理4班
埇橋區苗安李圩中學
段震天
宿州信息技術1班
宿州十一中
羅惠峰
宿州信息技術1班
宿州市桃園中學
李茜茜
宿州音樂1班
豆集初中
魏翠梅
宿州音樂1班
魏廟中學
李艷
宿州英語1班
葛集鎮黃河中學
汪偉
宿州英語1班
民族學校
張靜
宿州英語1班
碭山五中
方翠玲
宿州英語2班
靈璧縣大廟中學
花紅雲
宿州英語2班
靈璧一中
姚玉文
宿州英語3班
泗縣中學
武文花
宿州英語3班
泗縣草溝中學
劉敏
宿州英語4班
梅村初中
王浩
宿州英語4班
梅村初中
李小原
宿州英語5班
宿州市埇橋區灰古鎮灰南中學
劉娜
宿州英語5班
埇橋區龍王廟高口中學
丁明明
宿州英語6班
埇橋區東坪中學
王雲俠
宿州英語6班
埇橋區桃園鎮東坪中學
徐柯
宿州英語6班
埇橋區西寺坡鎮龍王廟中心學校
陳雲亭
宿州語文1班
碭山五中
黃莉
宿州語文1班
碭山五中
李艷龍
宿州語文1班
良梨二中
魏超峰
宿州語文2班
魏廟中學
張桂英
宿州語文2班
程庄中學
王煒
宿州語文2班
民族學校
劉德新
宿州語文3班
靈璧縣馮廟中學
盧剛
宿州語文3班
靈璧一中
時俠峰
宿州語文3班
靈璧一中
馬燕
宿州語文3班
靈璧一中
張雲
宿州語文4班
漁溝中學
鄭才志
宿州語文4班
九頂中學
段煉
宿州語文5班
宿州市埇橋區沱河中學
付博
宿州語文5班
宿州市第五中學
李德保
宿州語文5班
沖疃中學
劉倪虎
宿州語文6班
宿州市埇橋區時村中學
秦懷谷
宿州語文6班
宿州市埇橋區桃溝大秦中學
蘇婷
宿州語文6班
宿州市埇橋區曹村中學
余長志
宿州語文7班
宿州市埇橋區朱仙庄三鋪中學
楊麗娟
宿州語文7班
宿州市埇橋區桃園東坪中學
竇琨
宿州綜合實踐1班
官莊中學
馬鵬
宿州綜合實踐1班
宿州市埇橋區時村二初中
蔣賢德
銅陵數學1班
流潭中學
陶宏水
銅陵數學1班
鍾鳴中學
姚付貴
銅陵數學1班
順安中學
陳枝瓊
銅陵英語1班
銅陵縣教研室
鮑基榮
銅陵英語1班
金榔中學
阮巧雲
銅陵語文1班
縣朱村中學
阮勝明
銅陵語文1班
董店中學
陶本鳳
銅陵語文1班
銅陵縣第三中學
畢森林
蕪湖化學1班
48中
楊學斌
蕪湖化學1班
周皋中學
劉家忠
蕪湖歷史1班
翰文中學
李濤
蕪湖歷史1班
二中
陳時平
蕪湖數學1班
花橋學校
崔峰
蕪湖數學1班
保沙中學
楊亮
蕪湖數學2班
趙橋中學
錢瑞林
蕪湖數學2班
陶辛中學
季義
蕪湖思品1班
42中
萬偉
蕪湖思品1班
43中
萬賢林
蕪湖思品1班
紅楊中學
張珽
蕪湖物理1班
新豐中學
梅小兵
蕪湖物理1班
48中
潘連榮
蕪湖英語1班
39中
桂堅
蕪湖英語1班
43中
龔平
蕪湖英語2班
橫崗中學
劉有雲
蕪湖英語2班
趙橋中學
程伍麗
蕪湖語文1班
新豐中學
桂繁榮
蕪湖語文1班
48中
孫金燁
蕪湖語文2班
六郎中學
張勝
蕪湖語文2班
紅楊中學
丁榮山
宣城數學1班
郎溪縣南豐中學
凌慶生
宣城數學1班
宣城數學1
張焱
宣城數學1班
古泉中心初中
朱衛祥
宣城物理1班
桃李園學校
胡梅雙
宣城物理1班
寧國市西津初中
周春桃
宣城物理1班
寧國市寧陽學校
蔡啟翠
宣城英語1班
寧國市寧中初中
伏基龍
宣城英語1班
高湖中學
陳興福
宣城語文1班
五星中心初中
張成蘭
宣城語文1班
郎溪二中

⑽ 能告訴我有關陸遜的事情

陸遜家世為為江東大族。其祖父陸纖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陸遜十歲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後因袁術與陸康不和,唆使孫策攻陷廬江,一個多月後,陸康病死。在此之前陸康已將陸遜與親屬送往江東。陸康子陸績尚幼,所以年僅十二歲的陸遜便承擔起支撐門戶的責任。 青年陸遜是溫文爾雅的一介書生。當時,陸績及其外甥顧邵以博覽書傳齊名,陸遜、張敦、卜靜次之,風聲流聞,遠近知名。但歷史卻把陸遜推上了政治舞台。 孫策死後,孫權繼領其眾,為將軍,「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吳主傳》)。陸遜年僅二十一歲,應召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歷仕東、西曹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寧)屯田都尉,兼海昌縣令。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他開倉賑濟貧民,組織生產自救,緩和了災情,因此深得民心。 東漢末年,許多農民因逃避賦役而投靠豪強大族,淪落為依附民;豪強大族為了反抗政府征發、保衛和擴大既得利益,把依附民組成武裝隊伍。這類豪強武裝依山阻險,被官府稱作「山賊」、「山寇」。他們經常擾亂地方,有的豪強集團還與曹操遙相呼應,對抗孫吳政權,成了孫吳政權的隱患。 當時吳郡、會稽、丹陽(今安徽當塗東北)一帶也有很多逃戶。針對這種情況,陸遜採用查戶整頓的方法,將其中的精壯招募為部曲,其他則用於屯田。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時陸遜手下已有2000餘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陸遜因功被拜定威將軍,屯兵利浦。 通過這些戰事,陸遜初步顯示了出眾的軍事才能,很受孫權器重。孫權便將孫策的女兒嫁與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 時東吳境內的許多山區越族居民據險自守,不服從孫權政權的統治,並不斷起事反吳。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陸遜向孫權建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規望,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陸遜傳》)孫權採納其建議,任命他為右部督。 同年,費棧被曹魏策反,在丹陽煽動山區越族居民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時費棧人多勢大,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但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擊破費棧武裝。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得精兵萬余,使東吳統治得以加強和鞏固。之後,陸遜率所得精兵回駐蕪湖(今安徽蕪湖)。 會稽太守淳於式這時卻上表告陸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陸遜傳》)。陸遜返回知道此事後,反為淳於式說好話。孫權也有些不解,問:「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陸遜說:「式意欲養民,是以白遜。若遜復毀式以亂聖聽,不可長也。」孫權說:「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陸遜傳》)孫權對其風范甚為佩服。 陸遜雖然在早期活動中初露鋒芒,但並不甚為人知,直到建安末年,吳、蜀爭奪荊州時,他才脫穎而出,成為吳軍一位傑出的後起之秀。荊州地處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與孫劉聯軍為爭奪荊州,進行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劉備占據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孫權占據了江夏郡和南郡南部。劉備佔領荊州大部分地區,既阻礙孫吳勢力向西擴展,又威脅著孫吳側翼的安全,成了孫權的一塊心病。從此,吳、蜀爭奪荊州的糾紛越鬧越大。 《真·三國無雙5》中的陸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蜀前將軍關羽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於禁,乘勝圍攻敗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參見樊城之戰)。魏王曹操採納丞相司馬懿、曹椽蔣濟的建議,利用劉備拒不歸還所借荊州,吳蜀聯盟出現破裂之隙,派人勸說東吳孫權抄襲關羽後方,並許諾把江南封給孫權。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東吳大將呂蒙認為,關羽素懷兼並江南的野心,是對東吳的很大威脅,建議孫權趁機消滅關羽,以解除後患。孫權採納其計。 閏十月,為隱蔽企圖,呂蒙稱病返回建業,途經蕪湖,陸遜前去拜見。陸遜對呂蒙說:「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呂蒙說:「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呂蒙大驚,但為不泄露軍機,便說:「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陸遜傳》)經此番交談,呂蒙發現陸遜是可用之才。後呂蒙拜見孫權,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極力推薦陸遜,並說:「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陸遜傳》)即拜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 陸遜至陸口,即寫信給關羽,書中寫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廩良規。」又說:「於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勛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參見城濮之戰),淮陰拔趙之略(參見井陘之戰),蔑以尚茲。聞徐晃等少騎駐旌,窺望麾葆。操猾虜也,忿不思難,恐潛增眾,以逞其心。雖雲師老,猶有驍悍。且戰捷之後,常苦輕敵,古人杖術,軍勝彌警,願將軍廣為方計,以全獨克。仆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雖未合策,猶可懷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陸遜傳》)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在書中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贊賞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並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 關羽看信後,甚為輕視陸遜,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把留守後方、用於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操。這時,關羽雖然在前線取得節節勝利,但他的後方卻危機四伏。關羽不善團結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滿。留守江陵、公安的將領糜芳、傅士仁因軍資供應不及時,關羽聲言要懲治他們,糜芳、士仁不堪忍受,頓生異心。這些情報,陸遜都了如指掌。 陸遜見破蜀時機已經成熟,立即上報孫權,孫權即命呂蒙與陸遜同時分道攻取荊州
吳國戰役示意圖(一)(20張)(參見江陵之戰)。呂蒙率軍攻打公安、江陵。陸遜則長驅直入,十一月,陸遜率軍直下荊州公安、南郡,被孫權任命為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吏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接著,陸遜又派將軍李異、謝旌等率3000人攻蜀將詹晏、陳鳳。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破蜀軍詹晏等,俘陳鳳。又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數千人,企圖抵抗吳軍。陸遜再次令謝旌攻討文布、鄧凱,二人逃走,蜀軍任以為將。陸遜派入前去誘降,文布率眾而降。陸遜指揮的吳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佔領了秭歸枝江、夷道,守住了峽口,堵住了關羽退回西蜀的大門。當關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從樊城撤軍的時候,公安、江陵已經被糜芳、士仁獻給了吳軍。蜀軍進退維谷,走投無路,疲於奔命,軍心動搖。關羽只得領兵退守麥城,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 陸遜前後斬獲招納蜀軍數萬人,孫權即拜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婁侯,鎮撫荊州。 時荊州新定,陸遜即上書孫權:「昔漢高受命,招延英異,光武中興,群俊畢至,苟可以熙隆道教者,未必遠近。今荊州始定,人物未達,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載抽拔之恩。令並獲自進,然後四海延頸,思歸大化。」(《陸遜傳》)孫權納其言。 建安二十五年(220)冬,曹丕篡漢稱帝,改元黃初。翌年(221)四月,劉備也在蜀中稱帝。與此同時,孫權移鎮於鄂,改名武昌。陸遜主張延納剛剛返回荊州的士人,以擴大孫吳政權的影響,孫權採用了他的意見。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欲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群臣勸諫,決意伐吳,命駐閬中的車騎將軍張飛率部前往江州(今四川重慶)與主力會合,張飛卻為部將刺殺。七月,劉備令丞相諸葛亮留成都,上將趙雲在江州為後軍督,親統大軍沿江東進(參見夷陵之戰)。 蜀大軍壓境,孫權與劉備媾和遭到拒絕,乃與曹魏修盟,曹魏趁勢離間孫、劉,八月,封孫權為吳王。孫權遂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統率朱然、韓當、徐盛、潘璋、孫桓等部5萬人抗拒蜀軍,派平戎將軍步騭領兵萬人鎮守益陽(今湖南益陽地區),以防止武陵(湘西、黔東、鄂西南)少數民族助蜀。 當蜀軍4萬進攻巫(今四川巫山)、秭歸(今屬湖北)時,陸遜採取主動後撤,誘敵深入,集中兵力,相機破敵的方略,令部將李異、劉珂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長江東岸)一帶,把數百里峽谷山地讓給劉備,以使蜀軍戰線伸長,露出破綻。 三國志09的陸遜
吳黃武元年(蜀章武二年,222年)正月,劉備求勝心切,派將軍吳班、陳式督率水軍深入夷陵地區,封鎖長江兩岸。二月,親率諸將自秭歸,經崎嶇山道,進至夷陵一帶,坐鎮猇亭督師。蜀軍從巫峽至夷陵沿路紮下了幾十個大營,還命黃權為鎮北將軍,率江北諸軍進抵夷陵以北與江北吳軍相拒,並監視魏軍動向,以防襲擊;命侍中馬良部進駐武陵郡,策應反吳投蜀的少數民族首領沙摩柯部,威脅吳軍側翼。 不久,劉備派前部督張南率兵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吳軍諸將請求陸遜派兵增援,說:「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陸遜知夷道城堅糧足,有意讓其牽制蜀軍,而堅持不予分兵。便函回答說:「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陸遜傳》)。後孫桓見到孫權,談及此事時說:「前實怨不見救,定至今日,乃知調度自有方耳」(《陸遜傳》)。 當蜀軍頻繁挑戰,吳將皆急欲迎擊時,陸遜耐心勸止,堅守不出,欲使蜀軍師老疲憊。陸遜說:「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太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厲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間是平原曠野,當恐有顛沛交逐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罷於木石之間,徐制其敝耳」(《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九》)。諸將不解,以為陸遜畏敵,各懷憤恨。 有些老將和貴族出身的將領不服約束,陸遜則繩之軍紀,嚴加制止。並說:「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剪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仆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在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陸遜傳》)。 劉備在山谷設伏兵1000人,令吳班平地扎營,企圖誘吳軍出戰。為陸遜識破,仍不與戰。但諸將卻都要出擊,陸遜說:「此必有譎,且觀之」(《陸遜傳》)。劉備見此計不成,便率8000伏兵從谷中撤出,陸遜說:「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陸遜傳》)。 兩軍相持半年之久。時至盛夏暑熱,蜀軍無法急戰速勝,兵疲意懈。蜀水軍又奉命移駐陸上,失去水陸兩軍相互策應的主動權。蜀軍深入敵國腹地,延綿數百里山川連營結寨,因戰線過長,運轉補給發生困難。 六月,陸遜決定適時轉入反攻,上書孫權說:「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諸將都說:「攻備當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陸遜說:「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陸遜傳》)。 陸遜先攻蜀軍一營,但交戰不利。諸將皆埋怨道:「空殺兵耳。」陸遜則說:「吾已曉破之之術」(《陸遜傳》)。命令將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營,遂令諸軍趁勢發起進攻,迫使劉備西退。張南從夷道北撤,被朱然、孫桓南北夾擊,戰死。陸遜命水軍封鎖長江,孫桓扼守夷道,將蜀軍分割於大江東西,遂行各個擊破。吳軍繼施火攻,火燒連營40餘寨,蜀軍死傷慘重,蜀將杜路、劉寧投降,都督馮習及沙摩柯被殺。劉備敗退至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即集中兵力,四面圍攻,蜀軍土崩瓦解,被殲數萬。劉備趁夜突出重圍,後衛將軍傅彤戰死。劉備逃奔秭歸,令在險道上焚燒鐃鎧,以阻塞吳追兵道路。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陸遜傳》),可見蜀軍損失之大,失敗之慘。 吳軍獲勝後,諸將這才對陸遜大為佩服。孫權聞後,說:「君何以初不啟諸將違節度者邪?」陸遜則說:「受恩深重,任過其才。又此諸將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國家所當與共克定大事者。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陸遜傳》)。孫權聽後,對陸遜的博大胸襟更贊不絕口,加拜陸遜為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即改封為江陵候。 當劉備逃往白帝城時,部將徐盛、潘璋、宋謙等各自上書,要乘機進攻蜀國。孫權
吳國戰役示意圖(二)(2張)征詢陸遜的看法。陸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陸遜傳》)。陸遜為防曹魏乘機襲吳,僅派李異、劉珂部追蹤劉備至南山(秭歸南岸山),而未行大舉追擊。黃權部被吳軍截斷歸路,被迫降魏。不久,魏軍果然發兵攻吳,但已無機可乘。 夷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著名戰例。作為吳軍主帥的陸遜統觀兩軍主客觀態勢,確定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後發制人,相機破敵的戰略。並充分利用地勢及天候等有利條件,巧施火攻,一舉擊敗蜀軍。大獲全勝後,又適時停止追擊,使曹魏無隙可乘,戰略全局運籌周密,堪稱用兵奇略。 劉備收集敗將殘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後,大為慚恚,說:「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陸遜傳》)!並於次年四月病亡。劉備死後,後主劉禪即,由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仍採取聯合的策略,與東吳和好,恢復了吳蜀聯盟。凡吳、蜀關系處理,孫權都先徵求陸遜意見;給蜀的文書,也先給陸遜看,有意見陸遜可代改後再發出。孫權還專門刻了他的大印,交給陸遜,供他日常處理吳、蜀間的事物所用。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只有光武帝與唐太宗方能做到如此。 黃武七年(228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揚州牧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未辨真偽,即率步、騎兵10萬人,去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魏明帝曹叡(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命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將軍賈逵率軍向東關(今安徽含山西南),與曹休相策應。 八月,孫權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遣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並派奮武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為左、右督,各統兵3萬襲擊曹休。時曹休已然發覺,但恥於被騙,自恃兵馬精多,仍與吳軍作戰。雙方戰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大敗魏軍。魏軍敗走,陸遜等督軍追殺,直抵夾石(今安徽桐城北),斬擒魏軍1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曹休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但不久便因氣憤發病而死。 陸遜班師,仍回鎮荊州。孫權「令左右以御蓋覆遜,入出殿門。凡所賜遜,皆御物上珍,於時莫與為比」(《陸遜傳》)。可謂榮寵之極。後回軍西陵。 黃龍元年(229年),陸遜被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同年孫權東巡建業,留太子孫登、皇子及尚書九官等在武昌,讓陸遜輔佐太子,並掌管荊州及豫章三郡事務,主持吳軍國大事。 陸遜為人正直。時建昌侯孫慮不務正業。陸遜正色地說:「君侯宜勤覽經典以自新益,用此何為」(《陸遜傳》)?孫慮懷恨在心,常暗中抵毀陸遜。 陸遜雖身在軍中,但心系國家大事,常上疏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國演義動畫版》陸遜
當時法律過嚴,陸遜建議寬法待下。便上書說:「臣以為科法嚴峻,下犯者多。頃年以來,將吏罹罪,雖不慎可責,然天下未一,當圖近取,小宜恩貸,以安下情。且世務日興,良能為先,自非奸穢人身,難忍之過,乞復顯用,展其力效。此乃聖王忘過記功,以成王業。昔漢高舍陳平之愆,用其奇略,終建勛祚,功垂千載。夫峻法嚴刑,非帝王之隆業;有罰無怒,非懷遠弘規也」(《陸遜傳》)。 黃龍二年(230年)春,孫權欲派軍隊取夷州(今台灣)、朱崖(今廣東徐聞及海南島),曾徵求陸遜的意見。陸遜都認為不必,上書說:「臣愚以為四海未定,當須民力,以濟時務。今兵興歷年,見眾損減,陛下憂勞聖慮。忘寢與食,將遠規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見其利,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又珠崖絕險,民猶禽獸,得其民不足濟事,無其兵不足虧眾。今江東見眾,自足圖事,但當畜力而後動耳。昔桓王創基,兵不一旅,而開大業。陛下承運,拓定江表。臣聞治亂討逆,須兵為威,農桑衣食,民這本業,而干戈未戢,民有飢寒。臣愚以為宜育養士民,寬其祖賦,眾克在和,義以勸勇,則河渭可平,九有一統矣」(《陸遜傳》)。而後結果果然如陸遜所料,「權遂征夷州,得不補失」(《陸遜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吳主傳》),「軍行經歲,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權深悔之」(《全琮傳》)。 嘉禾元年(232年),陸遜率軍向魏廬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東北)進發。魏揚州都督、征東將軍滿寵見吳軍舍船登陸,長驅200里而來,沒有後續部隊,是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極好機會;主張先把吳軍放進來,然後待機破敵。因此,滿寵沒有急於派兵救援廬江,而是督率精銳部隊在楊宜口(陽泉水和決水匯合處,今安徽霍丘東北)設伏,迎擊吳軍。陸遜探得魏軍動向,遂連夜率部撤退。 嘉禾二年(233年)二月春,遼東公孫淵向吳奉表稱臣,孫權大悅。三月,孫權派使者攜金寶珍貨,赴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結果公孫淵認為吳國遙遠,難以長期依靠,將使者殺死。十二月,魏國拜公孫淵為大司馬,封樂浪公。孫權聞後大怒,欲親自帶兵去征討。 陸遜即上書相阻,說:「淵憑險恃固,拘留大使,名馬不獻,實可仇忿。蠻夷猾夏,未染王化,鳥竄荒裔,拒逆王師,至令陛下愛赫斯怒,欲勞萬乘泛輕越海,不慮其危而涉不測。方今天下雲擾,群雄虎爭,英豪踴躍,張聲大視。陛下以神武之姿,涎膺期運,破操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聖化所綏,萬里草偃,方盪平華夏,總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強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窺闟,戚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借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陸遜傳》)。終孫權所採納。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諸葛亮第五次攻魏(參見諸葛亮攻魏之戰),遣使聯絡東吳協同攻魏。五月,孫權親率大軍10萬進駐巢湖口,准備進攻合肥新城。遣陸遜與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漢口),准備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還遣將軍孫韶、張承率萬餘人進抵淮河,准備進攻廣陵(今江蘇泰子州.)、淮陰(今江蘇淮安)。 魏明帝聞報,遣護軍秦朗統領步、騎兵2萬人援助司馬懿抵禦蜀軍,遣步、騎兵8000人為先頭部隊馳援新城。七月,明帝親率水師繼進。孫權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將張穎等力戰拒守,終不能克。滿寵招募將士數十人,縱火焚燒吳軍攻城器械,射殺孫權的侄子孫泰。時吳軍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趕到,明帝統率的大軍即將到達,孫權遂撤圍退兵。與此同時,孫韶也撤軍退回。 時陸遜遣親信韓扁給孫權送信,韓扁返回時,被魏軍巡邏的士兵抓獲。諸葛瑾聞後,心中甚懼,給陸寫信說:「大駕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且水干,宜當急去」(《陸遜傳》)。陸遜得信後,並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種葑、豆,並如往常一樣與諸將弈棋、射戲。諸葛瑾說:「伯言多智略,其當有以」(《陸遜傳》)。並親自來見陸遜。陸遜對諸葛瑾說:「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慽,得專力於吾。又已守要害之處,兵將意動,且當自定以安之,施設變術,然後出耳。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陸遜傳》)。遂於諸葛瑾定計,仍按原計劃向襄陽進軍,讓諸葛瑾率水軍,陸遜自率陸軍向襄陽進發。魏軍素來忌憚陸遜,馬上回城。陸遜與諸葛瑾遂進軍前行,並虛張聲勢,使魏軍不敢進攻。進至白圍(今湖北白河口)後,揚言狩獵,暗中分兵將軍周峻、張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陸(今湖北雲夢)、石陽(今湖北漢川西北)等地。吳軍所過之處,魏人皆棄物入城,以至將城門堵住,無法關門,魏軍只得自殺其民,然後才得以關上城門。吳軍斬俘1000餘人,爾後安全撤回。 陸遜對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勞,嚴禁士兵前來侵擾。陸遜此舉使魏人感懷,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人都來歸附,陸遜傾其財產,「周贍經恤」(《陸遜傳》)。 嘉禾五年(236年)十月,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彭旦乘孫權調集重兵鎮壓廬陵李桓、羅厲起義之際,再次率眾起義。嘉禾六年(237年)二月,孫權遣陸遜督軍征討。雖遭義軍頑強抵抗,但終因眾寡懸殊,為陸遜所平。 同年,吳中郎將周祗赴鄱陽郡(治鄱陽,今江西波陽)徵兵,周祗問計於陸遜,陸遜認為鄱陽郡百姓易動難安,不召為妙。周祗等不聽,果然激起民變,吳遽等人聚眾起義,殺死周祗,攻下縣城數座。豫章(郡治今南昌)、廬陵(郡治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二郡民眾也群起響應。孫權聞訊,派陸遜督師征討,吳遽被招安,部分義軍被收編,得精兵8000餘人。 孫權性多疑,晚年更甚。他設立中書校事監察各級官吏,而校事呂壹等恃寵弄權,離間君臣,擅作威福,挾嫌報復,且手段又十分殘忍,使許多大臣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即使是陸遜也不敢盡言直諫,只能與潘濬竊竊私議,「言至流涕」(《陸遜傳》)。後呂壹事發,孫權誅殺呂壹,深以自責。 赤烏七年(244)正月,孫權在前任丞相顧雍死後,任命陸遜為丞相。詔書曰:「朕以不德。應其踐運,王塗未一,姦宄充路,夙夜戰懼,不遑鑒寐。惟君天資聰睿,明德顯融,統任上將,匡國彌難。夫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湯,呂尚翼周,內外之任,君實兼之。今以君為丞相,使使持節守太常傅常授印綬。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績,敬服王命,綏靖四方。於乎!總司三事,以訓群寮,可不敬歟,君其勖之!其州牧都護領武昌事如故」(《陸遜傳》)。 陸遜素有先見之明。當初暨艷大造營府,陸遜為此多次相勸,避免遭禍。還對諸葛恪說:「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則扶持之。今觀君氣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陸遜傳》)。廣陵楊竺少獲聲名,而陸遜卻言之終敗。這些,都被陸遜言中。 不久,陸遜捲入孫權兩子——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斗爭,陸遜站在太子一邊。孫權聽信讒言,遂有廢黜太子之意。陸遜屢次上疏陳述嫡庶之分,他說:「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陸遜傳》)。他還要求到建業當面申述自己的意見,因而得罪了孫權。太子太傅吾粲、太常顧譚也多次上疏辨嫡庶之義,反對廢嫡立庶。但是,孫權既不許陸遜還都,又以親附太子的罪名處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等流徙。太傅吾粲因幾次與陸遜通信,竟被下獄處死。孫權還多次派中使前去責罵陸遜,陸遜憂傷過度,於赤烏八年(245年)二月含恨而亡,終年六十三歲。陸遜死後,家無余財。陸遜長子陸延早亡,次子陸抗襲爵。陸抗亦有大將之才,為吳國後期最著名的將領。 直到景帝孫休繼位時,才追謚陸遜為昭侯。 陸遜次子陸抗,字幼節。遜死,抗拜建武校尉,率遜眾還葬。明年與恪換屯柴桑,又壽春勝魏,督西陵等地。蜀亡,攻巴東羅憲,無功而返。抗憂國憂民,鞠躬盡瘁。數諫朝堂,厲眾治寡、安治亂,親賢遠宦戒於君。守江陵與晉車騎羊祜英雄相惜;築圍牆退楊肇平西陵降步闡眾。後上疏求敕薛瑩,任人唯賢。又言休養生息,以待時機。鳳皇二年,就拜大司馬、荊州牧。三年夏,病重上疏,陳西陵利害,勸施仁治,重守西陵,以應急變,秋天卒。

閱讀全文

與張穎馬鞍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