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知到項羽的個人資料和生平歷程以及虞姬和烏騅的最後去向
項羽是我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關的許多事跡後來逐漸演化為成語。在一人身上發生這么多的成語故事,實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語,就表現出項羽的宏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先發制人 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於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 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 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 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2, 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 力 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 垓下歌 》(項羽寫)。 此際,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和之:「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歌罷自刎,以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志,希冀勝利突圍。 3,烏騅寶馬隨霸王死在垓下大戰中,當時「遂命小卒牽馬渡江。那馬咆哮跳躍,回顧霸王,戀戀不欲上船,霸王見馬留連不舍,遂涕泣不能言。眾軍士攬轡牽馬上船,那馬長嘶數聲,望大江波心一躍,不知所往。」請注意引文中的最後一句,本來馬跳到大江中不見了,那肯定是淹死了,但是文中說「不知所往」,可見這匹馬的義氣不知道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後來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還專門寫了一首七律無題詩來歌頌烏騅馬,「傳聞有馬號烏騅,負箭滿身猶急馳,慷慨項王拖首後,不知遺革裹誰屍?」 後世還流傳出美麗的傳說,安徽馬鞍山也是由此傳說而得地名。 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 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東第一山」的美譽。所以叫烏騅馬。
『貳』 安徽書法第十屆新人展入展名單
安徽省第十屆書壇新人作品展入展名單
安徽省書壇第十屆新人新作展入展名單
本次展覽收到來稿近1500件,由省書協主席團組成評委會,分三組進行評審,第一輪700餘件作品入圍,第二輪再交叉評審,366件作品入展。此次評審方法作了適當調整,即對60歲以上老人作品單獨進行了評審。入會條件為:從今年始,入展兩次方可入會,60歲以上作者入展一次即可入會。
(366人)
安慶(19人+3人)
程久衛 曾躍進 王靖民 徐華溢 徐華民 楊屆苗
汪勝利 金吉生 李 應 程新華 吳振華 方健全
占 傑 甘長川 陳汪寶 殷小強 孫勁松 張勝奇
許振芳
60歲以上:
閆權國 馬俊濤 何崇東
中國桐城惜抱書社祝賀桐城書法家汪勝利,金吉生,李應,占傑,孫勁松,閆權國等先生入展!
蚌埠(13人+1人)
金 濤 趙 敏 賀 林 張雪峰 劉華新 桑元玲
高 堂 喬振穩 張傳忠 劉 音 武澤寶 王家好
凌建東
60歲以上:
王業謙
亳州(10人+6人)
侯保新 李 軍 孫玉華 陳曉東 趙 亮 王 莉
譚新峰 歐陽玉昆 劉 斐 董玉泉
60歲以上:
李光明 李道生 邢思敏 戴思安 徐寶華 孟憲文
巢湖(22人+8人)
夏茂先 吳春華 張宗洲 江傳生 田紅霞 水從根
王永峰 錢華明 劉志林 夏明釗 王居林 沈 傑
譚大用 謝 平 李萬來 楊 逆 丁氏民 朱興聖
楊 柳 曹曉紅 沈小林 張淼堂
60歲以上:
張亞平 周承志 沙有福 張慶余 余小元 張三建
房中文 楊書洲
池州(3人)
謝貴龍 林啟剛 馬先隊
滁州(17人+3人)
陳漢伯 袁曉虎 董文俊 錢 波 盛型全 解正勝
杜 波 程德寧 田益全 吳居柏 王海燕 呂玉成
陳發奎 邵玲玲 蔡 干 黃明亞 余慶軍
60歲以上:
施志倫 程仲凱 徐光輝
阜陽(45人+5人)
王雙喜 童光美 李亞貝 段振祥 魏 震 張玉彪
陳連文 王梓梁 張 奔 范 丹 王兆剛 李萬鵬
劉懷軍 賈賢祥 王啟軍 房付韜 趙高明 郭如軍
馮汝坤 夏運夫 周振國 劉麗麗 楊 健 桑 亮
王 軍 胡婷婷 陳學軍 楊金玉 穆瑞軍 盛業璇
丁朝陽 李清兵 楊進聲 葉桂林 趙高明 丁 銳
任 偉 范吉永 朱洪源 李國良 薛敬龍 袁天浩
劉雷峰 尹雷雷 曹家順
60歲以上:
李子良 徐克明 楊振宇 韓文東 余德義
合肥(45人+25人)
劉曉輝 湯長全 郭洪海 陳 斌 張俊飛 張 紅
蘇禮前 吳升光 凌德富 汪淞灧 王 浩 程建華
張春松 向 梅 劉廷舉 史曉燕 章文勝 劉無輝
陳國勝 陳昌寶 盧亞婷 梁英才 鄭 海 陳 燕
陳少平 於興祥 聶培強 荀鷹松 孔慶鳳 萬鳳雲
王維華 胡恆廣 占萬正 岳明賢 賀春錢 杜春軍
趙士榮 張九如 吳曉平 張正付 袁文長 潘申義
衛道志 張 健 董昭禮
60歲以上:
程仁揚 班福田 劉華為 郭學報 周立仁 左東京
余華慶 馬義靖 楊德球 陳太宏 武禮傅 郭樹森
陸業良 張良柱 李 洵 童道山 李成文 尹典倫
徐厚友 孫國珍 夏登雲 向經柱 徐炳康 郭增會
洪秀英
淮北(11人+1人)
趙運飛 李 佛 楊俊豪 李 娜 程晉英 任安全
陏 坤 王克勤 劉志安 呂 瑞 黃雲勝
60歲以上:
丁子明
淮南(9人)
李北海 賀文穆 童延軍 李國選 牛國聲 張建華
王培安 聶 磊 楊厚春
黃山(4人+1人)
邢壽平 李京秋 張小平 汪 惠
60歲以上:
程天靈
六安(12人+6人)
朱獻武 顧 誠 吳仁德 彭玉蒞 華從池 方從廣
劉為學 劉 傑 王順如 孟祥安 蔡文祥 邵必余
60歲以上:
王兢業 屈光祖 吳林男 趙言富 毛德甫 臧延伍
馬鞍山(3人+1人)
宋勝梅 王 磊 馬宗禹
60歲以上:
倪進坤
宿州(44人+7人)
馮 林 趙 宇 陳儒堂 郭清武 鄭大帥 王瑞民
許爾剛 郭昭君 劉克忠 郭 華 周永祥 李 佳
李連華 王世榮 劉德忠 董傳俠 尹傳光 丁君傑
孫學祥 劉炳武 王海洋 崔 振 梁愛華 張偉昊
陳 勇 楊國慶 樊小華 張世坤 劉風雷 鍾劍波
呂 峰 劉 磊 韓守領 年俊強 王真易 劉金橋
王 軍 汪 洋 凌建東 亢 姚 高 玉 孫 箐
胡澗芷 范忠成
60歲以上:
汪慎友 李永才 劉居生 耿洪周 劉長山 郭怡君
孫敦讓
銅陵(3人)
徐文耀 丁文爾 王 忠
宣城(23人+2人)
丁仕榮 丁擎天 胡柏林 張世敏 王 穎 梅 嶺
方正喜 黃兆水 趙德賢 姚麗紅 傅甫生 黃朝江
李小陸 洪雪青 楊新兵 孫宏元 徐嘉政 薄 輝
景明勝 張賢世 聶 瑩 程玉隆 王明清
60歲以上:
張寅武 吳瑞榮
蕪湖(8人+1人)
奚邦祥 張清江 潘禮象 崔 鋼 王貴平 張忠宏
許宏權 王 偉
60歲以上:
江昌頤
外地(5人+1人)
鍾讀林 王大華 崔倫強 張 兵 黃學衛
60歲以上:
董利鋒
中國桐城惜抱書社祝賀所有入展作者!
『叄』 這些成語更哪些歷史人物有關(高手請進)
1、高山流水:
《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很擅長彈琴,他到楚國馬鞍山遇到鍾子期,兩人談論琴律很投機。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彈奏一曲,鍾子期高興地說泰山江河。兩人結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會鍾子期,得知鍾子期病故,就在墳前傷心地毀琴。
3、指鹿為馬:
《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末宦官趙高在秦始皇病故後假傳聖旨命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太子,他還想篡奪帝位,特地把一匹鹿當馬送給秦二世胡亥,胡亥說是鹿,趙高叫胡亥問群臣。群臣有些迫於丞相趙高的勢力違心說是鹿,只有部分說是鹿的大臣後被趙高所害。
5鑿壁偷光: 西漢宰相匡衡
6圖窮匕見 :戰國,荊軻
8破釜沉舟 :項羽
9請君入瓮 :周興。唐朝武則天時酷吏周興設計許多慘無人道的酷刑對付囚犯。後來有人密告武則天說周興想謀反,武則天派另一個酷吏來俊臣去查辦。來俊臣請周興喝酒詢問對付囚犯的辦法,周興說用大瓮燒火對付,來俊臣就用這個辦法使周興就範。
11樂不思蜀 :劉禪,蜀國後主。
12煮豆燃萁: 曹植
13紙上談兵 :趙括
14再衰三竭 :庄公(或曹劌)
15木牛流馬: 諸葛亮
16世外桃源 :陶淵明
17投筆從戎: 班超
18卧薪嘗膽 :勾踐
19圍魏救趙 :孫臏
20投鞭斷流: 苻堅
21退避三舍: 重耳
22望梅止渴 :曹操
23草木皆兵: 苻堅
24完璧歸趙: 藺相如
25暗渡陳倉: 韓信
26拔山扛鼎: 項羽
27懸梁刺股:孫敬、蘇秦
28罄竹難書:李密
29怒發沖冠 :藺相如
31老驥伏櫪: 曹操
32口蜜腹劍:李林甫
33鞠躬盡瘁: 宋濂
34黃袍加身: 趙匡胤
35孺子可教: 張良
36金屋藏嬌:劉徹
39韋編三絕: 孔子
41焚書坑儒:秦始皇
42好大喜功: 劉徹,漢武帝
45一鼓作氣:庄公(或曹劌)
『肆』 有哪些名人在大學時期遇見了自己的
[中國名人]張愛玲經典愛情語錄日期:2010-10-2507:01:58點擊:268好評:0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哦,你也在這里嗎?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名人幽默]「郭德綱」擠兌死人不帶臟字,經典……日期:2010-10-2410:25:42點擊:521好評:51.您大點聲不費電!2.原來會說話呀,我還以為是瞎子呢.3.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4.誰要不認識他,誰就沒吃過豬肉。5.小妞,給大爺笑一個,不笑,那大爺給你笑一個6.走自己的路,想說誰說誰去吧!7.我是一個二手的科學家8.散場大家都別走[國外名人]高爾基跟列寧鬧翻日期:2010-09-2722:29:44點擊:14366好評:197高爾基被前蘇聯當局譽為無產階級文學之父,也跟列寧有偉大的友誼,但從克格勃檔案里看,高爾基與這位俄國革命之父之間發生過多次觀念和政治沖突,幾乎鬧到決裂地步。高爾基稍有搖擺,列寧就會批評他,高氏則報以詼諧一笑:我知道我是一個很差勁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名人]自始至終的愛日期:2010-09-0108:23:13點擊:16796好評:28他祖孫八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偶爾進城,看那高樓林立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知道了做一個城裡人的悠閑和自得,但他想那不是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兒子是那麼聰明,他突然意識到了,應該讓自己最喜歡的大兒子成為一個城裡人,讓[名人成長故事]一個改變愛因斯坦的故事日期:2010-07-1110:19:36點擊:103640好評:719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中國名人]王羲之的故事日期:2010-07-0108:22:54點擊:49489好評:283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國外名人]一輩子就為出一次彩日期:2010-06-2914:18:40點擊:16390好評:631924年,一個新生命誕生在美國猶他州,彷彿是天性使然,他從小就厭倦學校和教會帶給自己的束縛,拒不接受傳統思想。到了14歲,他忽然想去工作,可年齡又不夠,於是他偽造洗禮證書,宣稱自己滿16歲,混進了一家罐頭廠干起了倒污水的工作,又先後做過乳牛場伙[名人成長故事]活著的最高境界日期:2010-06-2808:04:43點擊:17982好評:19其實和你一樣他出身卑微,卻身懷遠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中扮演那個宋兵乙,為增添一點點戲份,他請求導演安排梅超風用兩掌打死他,結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這個年輕時被稱作死跑龍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當著導演的面談到演技時[中國名人]把訂單分給對手日期:2010-06-2507:43:42點擊:10268好評:56隻用了短短幾年時間,郭台銘就將自己的鴻海精密集團成了首屈一指的大企業。經過艱辛的打拚,他的企業終於走上正軌,各地的訂單如同雪花一樣飛來,企業利潤迅速增長。這年年初,郭台銘接到一筆大訂單,企業的高層為這個訂單興奮不已。一旦完成這個訂單,集[中國名人]發明家---魯班的故事日期:2010-06-2309:41:49點擊:45172好評:463魯班生於公元前五0七年。他一家世世代代都是手工工匠。魯班本人則是一個手藝高強的工藝巧匠,傑出的創造發明家。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和傳說很多。至今,在民間還廣泛地流傳著他發明創造的故事。鋸和刨今天,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鋸、鑽、刨子、鏟子、[中國名人]張良巧計解危難日期:2010-06-2107:42:45點擊:11500好評:51一天,劉邦在洛陽附近看見很多將軍聚在一起發牢騷,走近他們的時候,就停止了議論,只見將軍們的臉上帶有埋怨的神色,看樣子對劉邦挺有意見呢!劉邦找來了張良,問他出了回事,張良如實匯報說:將軍正在議論造反的事!這句話讓劉邦吃了一驚,他剛做了漢朝[數學家故事]一個故事引發的數學家——陳景潤日期:2010-06-1910:08:49點擊:20243好評:44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名人讀書故事]英語不好又怎樣日期:2010-06-1708:38:59點擊:12572好評:63益川敏英在上大學的時候,遇上一件令他十分頭痛的事情他的英語成績全年級最差。英語老師也不止一次敲著桌子對益川敏英說:你這么聰明的一個人,怎麼會學不好英語?如果你的英語一直這樣的話,你怎麼有可能到外國去留學,又怎麼可能讀得懂英文版的課程?益[中國名人]屈原投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日期:2010-06-1608:21:22點擊:12047好評:63楚國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沒安好心,屢次三番勸過楚懷王,要他聯合齊國共同抗秦。可是楚懷王是個糊塗蟲,終於聽了靳尚、公子蘭這一夥人的話,連自己的命都丟了。如今楚頃襄王做了國君,不但沒把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們。屈原看著這批人只圖眼前安樂
『伍』 圍棋是誰發明的
中國元素——圍棋的起源
來源: 德遠的日誌
說在大約五千年前的堯帝時期,堯有個兒子叫丹朱,傳說這個傢伙出世時全身紅彤彤的,紅皮膚、紅臉蛋、紅鼻子、紅耳朵,連眉毛也是紅的,頭上的胎毛也是紅的,堯帝高興得不得了,也吃驚得不得了,想都不想就給起了個名字叫丹朱,意思是紅上加紅。今天看來這個名字不錯,紅太陽、紅燈籠、紅紅火火的日子,多美呀!不過就是有點女孩味。 果然,那丹朱從小就喜歡和小女孩一起玩耍,而且膽子還出奇的大,整天東跑西顛,喜歡在山野咆哮的大水中嬉戲,喜歡看爆發的火山,望著火山口的紅火焰大呼小叫。
由於堯帝很忙,整天要忙著整治洪水、圍獵捕食等的「國家大事」心思也不可能全放在兒子的身上,那知丹朱長成青年之後,越玩越邪乎,他和他的「狐朋狗友」想出點子,砍下桑木造了一艘船,仗著自己的老爸是帝王,讓別人當纖夫,拉著他們在山間林莽逍遙,還說是「陸地行舟」。纖夫們拉著千年枯滕做的纖繩,踩著崎嶇不平的山路,在烈日下拚命拉纖,肩膀上流出了血,腳底下也是血肉模糊,深深感到了命運的不公! 堯帝知道這件事後非常悲痛,好歹是公平社會,哪能讓兒子胡來,自己的一世英明不能被兒子糟踏,其實堯帝還想把帝位傳給丹朱呢,於是思量著用一個什麼辦法把兒子給拴住,看看堯帝是想出什麼辦法拴住丹朱的吧。
堯帝思量很久,一天和族人一起圍捕犀牛的時候突然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是:用桑樹劈成一個方正的盤子,上面畫成橫豎交叉的線條,就象圍獵時分開一個一個獵物,然後把犀牛角和象牙砸成塊片,象牙塊和犀牛塊雙方輪流在交叉點上走,好象人與獸的較量。這就是最早出現的圍棋模型。想出了這個辦法,堯帝大喜,這樣讓丹朱在格子上就能體驗冒驗的樂趣,不用東跑西顛冒生命危險玩樂了,還可以知道圍棋的方法,真是一舉多得! 那丹朱玩起這個游戲果然十分喜愛,從此不再到處「鬼混」,整天和夥伴一起玩犀象游戲。
又過了幾年,堯帝年老體衰要退休了,找來丹朱商量要把帝王位傳給了,讓他談談自己的想法。誰知丹朱馬上推卸,他說:「我的性格不適合當帝王。我喜歡在大自然中暢游,吸引大自然的精髓,搞點發明創造。」我們選帝王不能搞世襲制,應該讓最能乾的人當帝王。我認識了一個叫舜的朋友,他不但犀象游戲玩得好,而且還注重實踐,每次圍獵都很多,我向您推薦這個人。」
堯帝經過考察,發現舜不僅圍獵有辦法,耕種、治水也很有一套,加之丹朱又不想當帝王,於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 後人把堯、舜當帝王的時期稱為堯舜時代,據晉朝人張華《博物志》記載,圍棋的起源就是在這個時期。
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有人認為圍棋棋子沒有如象棋之等級之分,當起於原始社會時期。
《梨軒曼衍》雲:「圍棋初非人間之事:始出於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繼出於石室,又見於商山,乃仙家養性樂道之具。」將圍棋捧了上天。圍棋既是仙家發明,那又為何會降臨人間呢?
話說上古仁君帝堯,娶妻散宜氏,生下兒子丹朱。丹朱雖然是聖人之子,但卻自小性情乖戾,長大後又嗜好遊玩,不務正業。堯帝為丹朱擔心不已,遂往覓仙人蒲伊問教子之良方。至汾水之濱,見二人對坐蒼檜下,劃沙為道,以黑白小石子行列如陣圖。右一人戴箬笠,左一人披蒲衣,坦腹露臂,毛長數寸,兩目更方,帝知即是蒲伊。堯帝上前施禮,請教全丹朱之術。蒲伊曰:「特易矣!丹朱善爭而愚,當投其所好,以閑其情。前翠檜下沙道石子,是謂弈枰,廢興存亡,於此可見。」
帝問其理,蒲伊曰:「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且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像周天之數,分四隅以象四時,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亦名圍棋,為具攻圍征之用。其子白黑相半,以法陰陽。局之道謂之枰,道之間謂之罫。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棋雖小數,實與兵合,千變萬化,弈無同局。苟非精慮深思,不能求其勝負之由也。子歸以教丹朱,彼必專心致志,何暇爭奪天下哉?」
帝獨自一個回來,召集群臣齊集檜下,看所聚石子,眾人不解其義。堯帝用心端思詳察,越旦,盡得其妙。命左右斂石於囊,畫棋局於簡,收拾回程。回到家裡之後,堯帝為了引起丹朱的興趣,用文桑木來做棋局,用犀角和象牙來做棋子。做成之後,光彩奪目,不同凡響。帝堯一向儉朴,但為了教育好丹朱,竟不惜豪華奢侈一回,足見其苦心。丹朱果然被此名貴之棋局所吸引,由堯處學了圍棋,據說從此果真有了長進。據此,我們之所以能夠享受圍棋帶來的樂趣,可要多謝丹朱了。
也有人說是舜作圍棋以教愚子商均。按照這種說法,製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能,純潔性情的。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則以為圍棋始於戰國,是縱橫家們的創造。他的根據是,圍棋「有害詐爭偽之道」!可謂極穿鑿附會之能事了。
在甘肅水昌縣鴛鴦池出土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罐,不少繪有黑色、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圖案,線條均勻。縱橫交錯,格子齊整,形狀很像現在的圍棋盤,但縱橫線條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現在是十九道。考古學家稱之為棋盤紋圖案。
起初發明圍棋的時候,用的是多少道的棋枰呢?
《孫子算經》上有句話:「今有棋局方十九道,問用棋幾何?答日:三百六十一。術曰:置十九道,自相乘之,即得。」近人論證《孫子算經》可能是東漢時的作品,那就是說,東漢時圍棋盤已是縱橫十九道了。東漢人馬融、蔡洪在《圍棋賦》中,有「棋鵻」、「五嶽」的名稱,間接支持了這種推斷。
但三國時魏國邯鄲淳的《藝經》里寫著,「棋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此外還有一個唐代的說法:馬鞍山位於柳江南岸的市中心,高達海拔270米,是柳州八景之一。相傳古代八仙中鐵拐李和呂洞賓兩位仙人曾在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長的仙人足跡和「棋盤石」、「仙人洞」等。柳宗元游覽此山後。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文中說:「始登者得石坪於上,黑肌而赤脈,十有八道,可弈。」有人據此認為唐代流行十八道的圍棋。然按文理,「可弈」的棋盤大概不等於常規的棋盤。
胡應麟《筆叢》說:「今圍棋十九行,三百六十一路,子亦如之,宋世同此。然漢制十七道,唐局或十八道,不可不知也。」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反而考古文物方面的證據比較多:
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村古鞋群中,有一部份為初唐當地豪族張氏的墓葬,保存了不少初唐文物,其中有一幅仕女圖,描繪了十一個婦女形象,其中有兩個對弈的貴婦,用的也是十七道的棋盤。
1971年湖南省湘陰縣一座唐代古墓的隨葬品里有圍棋盤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縱橫各十五道。
1977年4月5日,在內蒙敖漢旗豐收公社白塔子大隊發掘的一座遼代古墓里,挖出圍棋方桌,高十厘米,邊長四十厘米,桌上畫有長寬各三十厘米的圍棋盤。棋盤縱橫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著。
這些只是眾多考古新發現中的幾件古物,但足以說明幾點:首先,圍棋在原始社會時,已具雛形。縱橫交錯的棋盤圖形已經基本形成。其次,從出土棋盤的十、十三、十五、十七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線的發展過程看,圍棋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某一天里突然創造出的奇跡,而是經過了由簡單到復雜,棋子由少到多,著法由單一到多樣的發展變化過程。
棋局的大小關聯到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局棋:《孫策詔呂范弈棋局面》的真偽問題。這一棋局見於來人李逸民編的《忘憂清樂集》,是在縱橫十九道的棋盤上展開的。從清人錢大昕開始,就有人質疑其真實性,百餘年來爭論不休。我們認為,棋盤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這種變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認可,不可能在一時一處完成。新形式總是由局部到全面,逐漸推廣完善的,而老形式也不可能一夜間在地球上完全消失。大膽一點,我們可以這么設想,縱橫十九道圍棋盤,最早出現於東漢,完成於隋唐。
棋子方面,考古學家從安徽亳縣元寶坑一號東漢墓中找到石質圍棋子117粒,11.5 毫米見方,厚三毫米,顏色有粉綠和墨綠兩種,可見漢魏時期的圍棋子仍是方形的。大約到了唐宋時期,棋子才從方形變為圓形。由唐代以後,圓形的玉石棋子屢有出土,如江蘇丹陽出土的黑白棋子83枚;淮安宋代楊公佐墓出土黑白棋子50枚等。
中國圍棋子中以「雲子」最出名。雲子的祖先是「永子」,永子原產於雲南永昌郡(今保山市)。關於永子,有這樣的民間故事:相傳九百多年前,呂洞賓來到永昌郡,在龍泉池畔的塔盤山下見到一個孝敬母親的窮苦農民,為了周濟這個農民,呂洞賓就教他用當地盛產的瑪瑙和琥珀鍛造圍棋子出售,使母子擺脫了困境,永子傳播於世。
據記載, 永子之生產始於唐、宋,盛於明、清,為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所厚愛,也是進獻皇帝的貢品,有「永昌之棋甲天下」之美稱。民國初年,永子製法失傳,1974 年,經對永子的化學成分反復測試、研究,並加以改進,試製成功「雲南圍棋子」。雲子質地細膩玉潤,堅而不脆,沉而不滑,柔而不透,圓而不橢,正面微凸,底面扁平,弧線自然,造型別致。白、黑子各有特點:白子潔白似玉,潤而發光,色如嫩牙、晶瑩可愛;黑子烏黑透碧,照光而看呈墨綠色,且周邊有一種神奇的碧綠光環,但著盤則呈黑色。由於色澤柔和,適於弈者作長時期的觀看與思考。雲子看上去很象天然玉石琢磨而成,重扣不碎,著盤聲鏗,手感舒適,由於導溫性低,有冬暖夏涼之感。
1993年第三期《體育文史》雜志發表了楊曉國的《論陵川棋子山與圍棋起源》。文中根據陵川棋子山是我國唯一有天然棋石(棋子的古稱)的地方、周武王曾訪殷末三賢之一的箕子於「箕子山」(即今棋子山)及圍棋包含的一些哲理可能誕生於該地附近為理由,推測圍棋起源於殷末周初的山西陵川縣附近地區,也可聊備一說。
戰爭的需要可能也促進了圍棋的發展。兩漢時己有人把圍棋當作兵法,《隋書?經籍志》還有棋譜收入兵書。
據說圍棋盤面效洛書,361個交叉點、8個方位星、周邊72個交叉點與360周天、8卦、72候相應。棋子扁圓形,上突下平,分黑白兩色,象徵陰陽。如此說,可真有哲學意味。吳清源則認為圍棋可能像征天空里星晨的分布,由古代天文家的工具發展而成。
與中國哲學、特別是《易經》有關的《河圖》和《洛書》也是黑白圓點的布局,和圍棋也可能有點淵源:
現代人用「弈」字指圍棋、象棋、軍棋等等一切棋類。 其實,最早的時候,「弈」是專指圍棋的。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弈,圍棋也。從丌、亦聲。」丌的古文字為兩人舉手握棋對局的像形。西漢末楊雄在《方言》中說:「圍棋謂之弈,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之弈。」可見,西漢年間,弈已成了圍棋的別稱。仍然稱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區。
弈秋是見於記載的第一位棋手,生活在戰國初期,由於棋術高明,當時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為師。他有兩個學生:一個誠心學藝,十分專心;另一個大概只貪圖弈秋的名氣,雖拜在門下,並不下功夫,弈秋講棋時,他心不在焉,探頭探腦地朝窗外看,想著鴻鵠什麼時候才能飛來。飛來了好張弓搭箭射兩下試試。兩個學生同在學棋,同拜一個師,前者學有所成,後者未能領悟棋藝。這小故事說明了專心致志是下好圍棋的先決條件。
春秋戰國之時,諸子百家各執己見,到處游說,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已經十分風行的圍棋開始在諸子的言論中出現,或褒,或貶,或以圍棋為例,或直接論述圍棋。其中有不少有價值的論點,這對圍棋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士大夫階層最初是瞧不起圍棋的。孔夫子在《論語》里把圍棋看做無聊消遣的東西。此觀點影響深遠,以後有人攻擊圍棋時,常說些類似的話。
孟子師承孔子,曾說:「下圍棋的人嗜好飲酒,不顧父母養育之恩,不盡孝敬之義。」他把下圍棋而不理父母算作五不孝之一,但我們應該注意到「不理父母」才是重心。《孟子》里還有這么一段話:「學習圍棋如果不專心於自己立足的一方並致力於攻克對方,就不能領會圍棋的精髓。」這里,孟子不僅承認圍棋是門深奧的藝術,必須專心致志才能學會。
以後,圍棋的地位逐漸提高。《關尹子》里指出:「射箭,駕車,操琴,學棋,沒有一件事是能夠輕而易舉學會的。」顯然,圍棋這時已提高到與射箭,駕車、操琴同樣的地位了。
梁蕭繹(508-554) 《金樓子.雜志篇》又有記載:「梁有富人虞事,財資無量,登高樓,臨大路,陳酒博弈其上。樓下俠客相隨而行,樓上博弈者爭采而笑。會飛鳶墮腐鼠,正中俠客,俠客聞樓上笑,謂虞氏以鼠投己,夜聚攻滅虞氏。」博弈博出個禍來,虞氏恐怕是第一人了。按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從此魏亦稱梁,至前225年為秦攻滅。虞氏事件當發生於此段時間之內。
秦代時間很短,未見關於圍棋的記載。唐代道士瞿柏庭 (755-773) 曾聲稱於藝葯園中得一秦人棋子,光潤如玉,但因其「狀若小龜」,非博非弈,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漢代宮中盛行圍棋。每年的八月初四這一天,戚姬總要陪高祖劉邦下圍棋。據說在這天下棋,贏家可以終年有福,輸家可能遭疾病之災。要免除災難,只能取一縷發絲,面朝北斗星,乞求它賜予長命百歲。這樣的風俗可真有情趣。
話說這戚姬身材修長,氣質高貴,在定陶與劉邦相遇,自此兩人情投意合,成了一對誓同生死的烽火鴛鴦。戚姬的兒子叫如意,言談舉止都有劉邦的風范,劉邦對他十分鍾愛,加上戚姬的枕邊進言,劉邦元配呂後兒子劉盈的怯懦不討劉邦喜歡,劉邦大有廢掉劉盈,另立劉如意來繼承自己衣缽的可能。這件事的態勢在不斷發展,呂後整天膽顫心驚,眼看戚姬先是奪走丈夫的愛,如今又要攫取太子的位置,一個是情仇,一個是政敵,她必須反擊,但也必須小心翼翼。
漢代定鼎以來,千方百計想要羅致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來為治理國家出謀劃策,但「商山四皓」聽說劉邦不太重視儒生,言語之間又喜歡不幹不凈地罵人,所以始終不肯應合。
所謂「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隱士,名叫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商山在今陝西商縣東南,林壑幽美,雲蒸霞蔚,地勢險峻,是一個隱居的好地方。據說商山四皓喜歡下圍棋,《四皓弈棋圖》是常見的畫題。
為了鞏固兒子的太子地位,呂後求計於張良。四皓本來就是張良的道友,經過張良的穿針引線,劉邦都沒有請動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和呂後的誠心感動,答應出山,作太子的賓客。經過這四位長者的教導及潛移默化,劉盈的修養和見識大有長進。
一天,宮中大排筵席,四位須發皆白的長者,肅立在太子劉盈身後,等到漢高祖得知他們就是「商山四皓」時,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廢。他知道連自己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都已成為太子的賓客,看來太子羽翼已成,當劉邦回到後宮把這一消息告訴戚姬時,戚姬立即淚流滿面,戚姬為排譴心中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希望能在今後的生活中得到保證,劉邦無言以對,也只能用一曲悲歌訴說無奈。
這次呂後在張良的幫助下,取得意外的勝利,連雄才大略的劉邦也一籌莫展。
明代陶安有一絕詠此事雲:
安劉事畢返林丘,當局機心老未休。松下樵夫應暗笑,先輸一著與留侯。
漢景帝劉啟少年時當太子的時候,曾因六博爭道,以博局相擲擊,誤殺了吳王濞的太子,種下了未來「七國之亂」的禍根。《後漢書.孔融傳》說,孔融五十六歲時被曹操處死,當時,女兒年七歲,兒子年九歲,因為幼弱而得以保全。而孔融被拘執時,據說兩個孩子正在弈棋。由此可見,博弈一類的智力游戲可能是當時上層社會兒童游藝生活的內容之一。
考古工作者1997年在漢景帝陽陵南闕門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一件陶質漢代圍棋棋局殘件。
漢陽陵是中國西漢王朝第四代皇帝漢景帝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園。南闕門遺址位於帝陵南部 120 米。出土的圍棋盤外觀略有殘損:長 28.5 厘米至 5.7 厘米,寬 19.7 厘米至 17 厘米,厚 3.6 厘米。
從陶制棋盤質地來看,棋局是用當時的一塊鋪地磚加工製成的,而局面縱橫之線刻劃簡略、粗陋,因此棋局雖出自皇家陵園,但顯然不屬於皇家之物,很可能是守陵人信手製成,以供閑暇之時娛樂所用。由此推斷,在西漢時期,圍棋已不僅流行於士大夫階層,而且也被中下層平民所接受。
專家從遺址出土的同時期的鋪地方磚得知,這種方磚一般長寬約 33 厘米左右,結合棋局上殘余的刻線數目推算,漢陽陵陶質棋局局面應有縱橫線各 17 條,說明圍棋在西漢時期已經具備了現代圍棋的雛形。
這件圍棋棋局,雖然不是皇家貴族用物,但是因為出土於漢景帝陵園,也很自然地會使人聯想到漢景帝劉啟少時與吳太子爭博的故事。
西漢時人稱杜陵人杜夫子為「天下第一名手。」有人譏笑他在下棋上亂花功夫浪費時間,誰知道他卻回答說:「我精通了圍棋之道,可以彌補孔夫子之不足。」一個封建士大夫,竟敢說這樣的話,看來還是位有膽氣的漢子。
西漢時,以棋揚名的還有劉去和陳逐。傳說,陳遂因陪漢宣帝下棋,討得天子歡心,後來還得了太原太守的官職。
從總體上看,西漢時期的圍棋活動似不廣泛。因為到了東漢初年,班固在《弈旨》一書中還說:「博行於世而弈獨絕」。六博流行,卻不見圍棋。
試看漢代畫像石,描寫六博的多不勝數,但描寫弈棋的,卻似乎沒有(據李松福《圍棋史話》說,山東曲阜孔廟有一幅描寫孔子說話「不有博弈者乎?」的漢畫像磚,待找。不過以下曲阜窯瓦頭村此幅也有點近似,雖然下面的「棋局」可能是箸枰,但作為箸枰,又好象大了一些),可見此藝傳至漢朝,已近滅絕。
樂府風人詩有句:「圍棋燒敗絮,著子故衣然。」借圍棋為著子(思念你)、敗絮為故衣、燒為然(燃)(即仍舊),可算是此時期碩果僅存的有關文獻了。
大致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圍棋活動才又興盛起來。
『陸』 李白資料
http://..com/question/5476242.html?fr=qrl3
『柒』 所見皆為美好人 不將詩酒作閑身意思
意思是說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遇見的都是一些品質很好的人。既然志同道合,那麼應該把酒言歡。
光陰無情,歲月無意,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過只是一個過客,於紅塵間,不過只是一粒微塵。在浩盪的宇宙空間里,我們所努力的往往只是重復的滄桑和虛空,無論多麼愛,還是拼盡全力,都無法保留,真正能餘下的,唯有內心那份淡出的味道。
說到底,世間萬物是美好還是丑惡,從來沒有一個可以冷靜旁觀、理智丈量的標准,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內心。當你心存美好時,所見皆為風景。
心境淡泊時,一蔬一飯就是歲月安然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宋·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試一碟春筍,品一盞清茶,生活就此變得有滋有味。
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可謂道盡了生活真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歲月安然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蔬一飯而已!
心態平和時,午睡小憩就是美好時光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酸溜溜的梅子,綠油油的芭蕉,漫天飛舞的柳絮,嬉戲的孩童,這些都是天地間最尋常的事物,但在初夏午睡後的楊萬里看來卻別有一番風味,令人歡喜。
當心中沒有負擔,沒有過多的雜念,所見一切便都十分美好,這樣的時光亦是十分美好。
『捌』 古時候的江東子弟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江東:古指長江下游江南地區。因長江在今安徽蕪湖至江蘇南京為南北流向,而以此段江為標准確定東西和左右。主要指今安徽銅陵以東、蕪湖江面以下地區。即今皖南、今蘇南、今浙江、今江西東部這片地區稱作江東。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
據《史記·卷七》記載,秦朝末年楚國的項羽(前232一前202)跟從他的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吳縣附近)起義。項梁戰敗被殺後,項羽統率各路起義軍,連勝秦兵,最後攻破函谷關,焚燒了秦國都城咸陽(今陝西咸陽市東),並分封天下,封劉邦為漢王,自號西楚霸王。之後,又與漢王劉邦爭奪天下,雙方相持時,楚漢約定中分天下。不久,漢王劉邦採用了張良和陳平的計策,會合韓信與彭越的軍隊攻打項羽,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一帶。有一天夜晚,項羽聽到漢軍四面楚歌,誤認為劉邦已全部佔有了楚國,於是就突圍到烏江(今安徽東南長江段西面馬鞍山市境內),最後走投無路自殺而死。自殺前,項羽滯留烏江河畔,內心非常愧疚,覺得對不起楚國百姓,不願渡江,對身邊的人說:「即使江東父老可憐我,愛戴我,推我為王,我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呢?」
『玖』 馬鞍山市凹山鐵礦()
凹山鐵礦是以鐵為主,伴生釩、鎵、磷、硫等的大型礦床。是馬鞍山鋼鐵公司主要礦石原料的供應基地,也是我國地質工作者70年代創立玢岩鐵礦典型模式的礦床之一。
凹山鐵礦位於安徽省東部馬鞍山市向山鎮南約3公里處,與江蘇省南京市的梅山鐵礦和安徽省當塗縣的姑山鐵礦等構成一個北東向斷續長50公里,北西向寬約3—5公里的火山岩型玢岩鐵礦帶。總儲量20億噸,被譽為「地下鐵海」。與凹山鐵礦毗鄰的有高村(原稱陶村)、東山、梅子山、和尚橋等大中型鐵礦和馬山大型黃鐵礦床,以及明礬石、高嶺土、石膏等非金屬礦床,統稱為凹山礦田。
據史料記載,凹山鐵礦於1912年由採石人張某在平峴崗發現礦層。當時誤以為鐵礦中伴生的黃鐵礦為銅礦,即呈報安徽省實業科,經派人調查後始知主要為鐵礦,後由當塗縣知事謝鳳崗籌辦寶興鐵礦公司進行開發,隨後發現了凹山鐵礦。
最早進行的地質調查是1912年間的章鴻釗、張景光及德國人梭爾格等人,但未查到調查結果的文字記載。1917年前後,瑞典人丁格蘭、德國人畢象賢等先後又進行了調查,並測繪地質圖。當時凹山比高為160米,現凹山山體已不復存在,露采坑底已深達負30米。計算儲量:大凹山為150萬噸,小凹山25萬噸,塊礫礦(即今所稱的坡積礦)約10萬噸以上,合計185萬噸。調查結果載於丁格蘭著、謝家榮譯的《中國鐵礦志》中。
1926年,葉良輔、李捷二人調查安徽省地質礦產時,對皖南各鐵礦亦曾做過詳細研究,有關內容載於《地質學會會志》第五卷第一號中。
1929年,王恆升、李春昱二人在調查京漢、粵漢鐵路沿線地質礦產時,亦曾至當塗、繁昌二地觀察鐵礦。
1931—1932年間,謝家榮等人兩次調查當塗附近之鐵礦。第一次由孫健初與謝家榮二人前往各礦區調查鐵礦,自1931年3月初至4月,重點考察鐵礦儲量及其經濟情況,以備籌建鋼廠;第二次由謝家榮、陳愷、程裕淇三人,於當年8月開始除復勘第一次調查的鐵礦外,還到江西九江調查了城門山鐵礦等。有關調查結果載於謝氏等所著的《揚子江下游鐵礦志》中。
謝氏等認為,凹山鐵礦主要為脈狀,產狀陡立,由閃長岩殘余岩漿分異出之熱液充填裂隙而成,此即今所指的富鐵礦大脈,而非凹山鐵礦的主體。計算儲量為398萬噸。
1938年以後,日寇在礦區大肆掠奪的同時還組織了一些勘探和物探工作。由日本人佐藤舍三和筱田貢三負責,在凹山施工鑽探約2000餘米,並於1943年計算出凹山礦量為960萬噸;此外,筱田貢三還對鐵礦中的磷礦組分進行了專門研究。
凹山鐵礦及其附近各礦山由於發現較早,礦石質量好且出露地表,極易開采,加之交通方便,所以很早就有開採的記載,先後在礦區開採的有寶興公司、福利民公司和益華公司。寶興公司成立於1912年,1917年開始開采礦區西部相距13公里的平陽崗鐵礦,至1920年采盡;1924年改采凹山鐵礦,但因其鐵礦含磷較高而同時開采東山鐵礦互相摻合使用,年產量達15萬噸,礦石含鐵量均在60%以上。當時全礦工人300名左右,公司資本為45萬元,礦石價格為每噸7—8元。
上列公司均屬半官、半商性質,他們聯合於1922年築成了通往馬鞍山長江邊的輕便鐵路,總長約20公里。所采礦石全部經長江運銷日本,僅10餘年,送往日本廉價的好鐵礦石達130餘萬噸。
1938年,礦區為日寇佔領並著手恢復工作,將佔領前拆毀的運礦鐵路修復通車,並於1939年又成立了華中鐵礦股份有限公司(也稱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資本約2000萬元,僱用礦工等約2000餘人,1939年年產量即達54萬噸,此後更多,企圖掠奪整個華中及華東的鐵礦資源。至抗戰勝利前,以其年產量推算,至少掠奪凹山鐵礦石近1000萬噸。
日寇主要掠奪開采富礦石,並試圖開采副產品——磷灰石,曾於礦體中部開挖運輸巷道一條,長約500米,開采及采礦坑道總長近千米,又從鐵礦中手選磷灰石,全部盜運至日本。
抗日戰爭勝利後,礦山為國民政府接管,但未能及時恢復生產,而且在解放戰爭中將所余的機器、廠房等不動產劫走或破壞。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1953年馬鞍山鐵廠鑽探隊成立(即凹山鐵礦的主要勘探隊伍。安徽省地質礦產局三二二隊的前身),進入礦山進行鑽探,完成主要工作量為:槽探約8000立方米,淺井1209米,坑探約1607米,鑽探進尺1.10萬米。探明鐵礦石儲量約1.4億噸、硫鐵礦約3萬噸。五氧化二釩37萬噸。總投資約120萬元,摺合每噸礦石的勘探成本為0.0133元。
1955年下半年轉入正式勘探,是為第一階段,歷時約3年,於1958年3月提交了《凹山最終地質報告》。當時隊長為楊永瑾,總工程師為楊源昆,報告主要編寫人為鮑學文、畢庶甲、陳樹林及蔣維鏞等。該報告於1958年10月9日由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批准。
在此期間,先後還有地質部三二一隊、南京大學地質系55屆畢業生及重工業部地質局物理探礦隊胡肅之等分別進行過尋找銅礦、填制區域地質圖及物探掃面等工作。
1957年,凹山鐵礦開始恢復生產。當時的設計目標是首采125米水平以上的富礦體,計劃1958年產礦石25萬噸,以後陸續達到年產50—100萬噸,總投資為673萬多元,在冊職工393人,主要設備有推土機2台、挖土機2台、鑽機2台、運輸汽車9輛。
1958年末,馬鞍山鋼鐵公司成立,並計劃在1959年建成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而1958年提交的勘探報告僅涉及凹山主礦體,對一些次要礦體尚未工作,因此,又繼續進行了以龍虎山、蘿卜山鐵礦體為主的補充勘探工作;結果增加鐵礦儲量約1000萬噸,總儲量上升為1.5億噸,每噸勘探成本降低到0.9分。1959年3月提交了《凹山鐵礦最終地質報告(補充報告)》。報告編者為鮑學文。1959年11月該報告經安徽省礦產儲量委員會審查批准。
1962年初,安徽省儲委根據地質部指示,對1958年以後所審批的報告進行全面復查,省儲委認為凹山勘探報告在儲量計算方面尚存在問題,經復算將凹山鐵礦總儲量降低到約1.3億噸,地下水面以下儲量在未補充水文工作前作降級處理。為此,1963年5月又提交了《凹山鐵礦儲量重算說明書》。鑒於凹山礦山勘探時水文地質資料不足而使大部分工業儲量降級,1963年8月又進行了凹山礦區及外圍水文地質調查,完成1∶5萬水文地質測量面積540平方公里,斷裂構造調查范圍187平方公里,水文普查鑽探390米,抽水15層、15次。結論是強富水帶只出現在礦體附近,因圍岩透水性差,大規模開采不會有充沛的補給量。於1964年2月提交了《凹山磁鐵礦區及外圍1∶5萬水文地質測量報告》,當時隊長為李恩國,總工程師王東爵,報告編寫人員有全望永、郭懷羔、孫寶吉、趙玉琛、張良才、孫庭芳等。
此後到1970年的8年間,凹山鐵礦除礦山生產勘探外,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地質勘探工作。
1971年前後,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確保馬鋼有足夠的鐵礦資源,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結合凹山礦體受隱爆角礫岩體復雜構造控制而未能充分查明,加之鐵礦石工業邊界品位降低等因素,又進行了凹山主礦體及其外圍的補充勘探。該階段共完成鑽探約1.2萬米,獲鐵礦石儲量2600餘萬噸、五氧化二釩0.4萬噸,於1972年7月提交了《凹山鐵礦外圍補充勘探報告》,當時隊長為劉洪友,報告主要編寫人為朱文元、易武齊、趙玉琛、全望永、孫庭芳等。該報告於1972年11月由安徽省冶金地質局審查批准。
由於凹山鐵礦先後進行過五次工作、四次計算儲量,工業指標前後也不統一,不便生產部門使用,根據上級指示,於1973年1—3月,又進行了凹山鐵礦儲量總算,結果鐵礦總儲量約為1.8億噸,其中富礦2400萬噸;五氧化釩38萬噸;黃鐵礦為210萬噸,其中富礦65萬噸。參加儲量總算的主要人員有朱文元、孫化東、張希聖、呂忠業、呂開之、徐繼鳴等。
1981年5月,鑒於采選水平的提高,以往對礦石中硫、磷元素均作為有害雜質處理,未進行儲量計算,經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及南山鐵礦的選礦回收試驗,證明在鐵礦選礦中進行硫、磷回收利用是既方便又經濟的,能大幅度提高礦山開發綜合效益。據省地質局下達任務,在1973年凹山鐵礦儲量總算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磷、硫伴生組分的儲量計算,結果為:硫儲量約77萬噸,摺合含硫35%標礦為221萬噸;磷儲量約155萬噸,摺合含磷為30%標礦量約1200萬噸。參加計算人員為黃明貴、李必鈞、周利飛等。至此,凹山鐵礦的勘探工作基本結束。
三二二隊在馬鞍山地區普查找礦中,發現、查明了一大批主要礦產地,對馬鞍山鋼鐵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地質部授予三二二地質隊為「地質找礦功勛單位」榮譽稱號。
『拾』 馬鞍山市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0月1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無等。
法定代表人:張良貴
成立時間:2013-10-17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9200001952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經濟開發區太白西路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