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公交可以支付寶支付嗎
可以,北京公交已經全面支持移動支付或兼容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多種形式。
昨日,北京公交聯合深圳巴士、重慶公交等國內6家公交企業共同發布了2017年社會責任報告,並成立了中國公交企業聯盟。北京晨報記者從發布現場獲悉,北京公交目前正在研究公交移動支付,未來將會兼容多種支付方式。
(1)北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擴展閱讀
騰訊乘車碼
騰訊乘車碼是一種可用來乘坐交通工具、適用於多個交通場景的二維碼,是基於微信小程序開發的服務,2017年7月首次在廣州上線。
2018年9月12日,騰訊乘車碼在北京公交試運行上線。2018年9月22日,騰訊公司與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達成合作,寧波軌道交通騰訊乘車碼正式上線。
北京公交
北京公交(Beijing Public Transport),是指服務於中國北京市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北京公交以公共汽電車線路為主體,快速公交、郊區線路、長途線路、定製公交、旅遊線路為輔。
截至2016年底,北京公交擁有運營車輛29515輛,運營線路1020條,線路總長度19158.14公里。其中,2016年公共電汽車年行駛里程12.76億公里,平均每天行駛348.56萬公里,年客運總量達到35.27億人次,日均客運量963.56萬人次,最高日達到1104.61萬人次,承擔著北京地面公共交通客運的主體任務。
2018年9月12日,北京公交試運行上線騰訊乘車碼。 9月17日,從北京公交集團了解到,北京將推"合乘公交"服務,乘客可按需設置自己臨時出行需求。
『貳』 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如何分配村委衛生室發多少
原則上將40%左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村衛生室承擔,考核後將相應的服務經費撥付給村衛生室。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標准為5元(新農合支付4.5元,個人支付0.5元)。
對實施基本葯物制度的村衛生室,採取省、市、縣三級財政定額專項補助。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提高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作出突出貢獻和在邊遠地區執業的鄉村醫生補助水平。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
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自2009年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經費和內容方面都有顯著提高和增長。
從2009年的公衛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補助15元,逐年上漲到2017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標准為人均50元。
而今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又宣布在2017年的基礎上,又加5元,那麼2018年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是人均55元。
從2009年首次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到現在已有9年,伴隨著醫改的推進,也伴隨著實際擔負公衛人的砥礪前行。
國家的公衛政策在體現民生的大戰略中,基層醫生是沖鋒在前的主要生力軍。
(2)北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具體實施。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接受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管理,合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其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門的部署來提供相應的服務。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所規定的服務內容由國家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所需經費由政府承擔,居民接受服務項目內的服務不需要再繳納費用。
2011年,各級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為人均25元,全國經費補助總額達到325億元。人均補助標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10元,主要用於擴大服務覆蓋人群以及增加服務項目和內容。
今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助及其項目內容還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等適時進行調整。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和經費補助標准。
2014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由30元提高至35元,2016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已經提高到45元/人;而2017年公衛補助提高後,或將不低於50元/人的標准。
參考資料:公共衛生服務費分配-中國政府網
『叄』 北京工作居住證總量將增加、核准時間將縮短,你怎麼看
這個是好事啦!說明行政部門辦事效率提高了,也方便了來京務工的朋友。
『肆』 什麼叫績效指數!
是指專門用於綜合衡量一定時期內對應該提供的基準公共服務的滿足程度和績效水平的指數,其不僅考量實際提供的公共服務對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的充分程度、政府的努力程度,而且還考量實際提供水平相對基準公共服務要求的實現程度。
該綜合指數是由八類基本公共服務績效指數合成,其中包括基礎教育績效指數、公共衛生績效指數、社會保障績效指數、社會保障績效指數、基礎設施績效指數、公共安全績效指數、環境保護績效指數、 一般公共服務績效指數等。
中國公共服務研究課題組最新推出的《中國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06》顯示: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綜合績效指數整體處於偏低的水平。除基礎教育績效北京達到優秀,一般公共服務績效上海和北京達到優秀以外,其他各地區各類公共服務績效等級都處於良好以下。
2007年,中央財政將拿出2500多億元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努力讓全國公民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務。今年的預算草案報告把公共服務均等化放在了重要位置,並提出將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等手段來推動。「
『伍』 2011年5月31日新華網 中國市長協會30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10年卷指出,未來二三十年,
(1)從三大產業看:主要向第二產業轉移;其次是第三產業;第一產業內部轉移最少。 原因:二、三產業的經濟效益相對高,農業經濟效益相對低(合理即可) 從轉移的空間看:主要是鄉鎮內部轉移;其次是省外;向國外轉移最少。 原因:鄉鎮內部遷移成本較低,同時要兼顧農業生產活動(合理即可)。(6分) (2)促進遷入區經濟發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加交通壓力等。(4分) (3)圖1:上海外來人口性別比趨向平衡,這有利於社會、家庭、婚姻的穩定。 圖2:從外來人口規模看,中心城區外來人口數量少於郊區;從外來人口增長幅度看,中心城區人口增長幅度遠低於郊區人口增長幅度;郊區中西、南郊區人口增長快於東、北郊區。這有利於上海中心城區的第二產業向郊區轉移,有利於城市功能區的優化,有利於促進郊區的城市化進程,有利於減輕中心城區的環境壓力。(8分) (4)經濟因素(2分) 『陸』 「全面二孩」將迎入園潮是真的嗎 北京11月29日消息「全面二孩」實施近兩年,因這項政策而出生的兒童,將在2019年達到學前教育的入學年齡。 這些孩子可能在學前教育階段遭遇「幼兒園荒」。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政策研究所的調研顯示,從2019年開始,中國學前教育階段在園幼兒數將出現大幅度增加,持續到2021年達到最大值。 「家長應該更加理性看待早期教育。」中國科學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建議,為子女選擇早教機構時,應通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網站進行早教機構的備案資質查詢,不要盲目聽信任意誇大的廣告宣傳;在簽訂早教培訓服務合同時,要根據自身經濟狀況理性地將相關約定寫入合同條款,避免產生糾紛後難以釐清法律責任。 家長早教行業的有序發展,除了靠市場機制外,還需要建立專業的淘汰機制。「成立引領行業發展的行業協會勢在必行。」儲朝暉提出,讓早教協會成為對接政府和市場的橋梁,規范早教市場公平競爭,同時淘汰一些資質不全的早教機構。 嬰幼兒階段是個體社會化的起始點。給予其歸屬感、安全感、穩定感和幸福感,是成人世界的基本道義。 『柒』 2.農村消費為什麼更不上GDP 據北京2012年8月14日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發布《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5》。藍皮書表示,中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關口,城鎮常住人口超過了農村常住人口。 藍皮書介紹,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達到6.91億,城鎮化率達到了51.27%。人口城鎮化率超過50%,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歷史性變化,表明中國已經結束了以鄉村型社會為主體的時代,開始進入到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新的城市時代。 藍皮書認為,在這一新的城市時代,城市經濟將占支配性地位,城市生活方式佔主導地位,城市品質受到高度重視,城市發展趨向集群化,綠色休閑空間備受關注。而現有城市在經濟結構、規劃建設、管理體制、環境質量、公共服務、社會和諧和安全等方面還難以適應城市時代的新要求,城市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 藍皮書強調,在新時期,必須高度重視城市科學發展,全面提高城市品質和城鎮化質量,積極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深度融合,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共同繁榮,走低碳、環保、高效、和諧、安全的綠色繁榮之路。 如何讓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迎頭趕上,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針對農民整體素質偏低,高成本、低產出的傳統農業模式,小生產與大市場的不適應的現狀分析,認為發展特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是貧困地區農村經濟走出發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並就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對策。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這樣的特徵:總量成就顯著,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長期滯後。如何讓貧困地區迎頭趕上,這是我們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制約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 隨著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台,貧困地區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增長速度依然緩慢。筆者認為,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廣大農民整體素質偏低,導致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盲目性。多數農民小農意識根深蒂固,雖然渴望致富,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受教育程度偏低,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種地只能粗放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具體到生產過程中則表現為發展的盲目性:片面地追求數量的增長,不注重質量的提高;忽視品牌效應,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農產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上,因而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 2、高成本、低產出的傳統農業模式影響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性。貧困地區農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滯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再加上近年來化肥、農葯、農機具等生產資料采購成本不斷上漲,使得農業生產成本加大,導致在該區域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生產難以短時間內實現,大量落後的生產工具仍在使用,品種更新和新技術推廣較慢,生產效率很難提高。貧困地區的農村經濟仍然是建立在落後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基礎上的低效率和低收入的經濟,高成本、低產出的對比關系極大地影響了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性。 3、小生產與大市場的不適應是制約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傳統農業比重過高,過於分散的農戶生產,且流通渠道相對單一,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是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現狀。雖然各地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產業結構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農民增收的空間,同時要看到,缺乏市場組織,缺少足夠的市場信息和市場應對能力,整個農村經濟還沒有真正進入市場,未能有效形成農業的服務體系和完備的市場應對機制,農戶抗風險能力極為脆弱,導致了在無情的市場風險的沖擊下,成為產業結構調整風險的最終承擔者,從而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發展特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是貧困地區農村經濟走出發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傳統農業模式下的貧困地區農村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在資金、市場、技術等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是其自身在土地、勞務、資源、環境等方面有著優勢。在此基礎上,按照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的要求,積極應對市場,優化區域布局,合理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拓寬流通渠道,提升產業層次,把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而發展規模經營有兩條途徑:一是靠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形成區域性產業;二是圍繞主導產品和產業,由農村合作組織引導與管理,形成規模產業。二者在承接農業訂單,制定種養模式和組織農產品加工、流通等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是發展效益農業的有效載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和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育和發展,在政策上給予優惠,資金上給予補助,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其市場開拓性強、管理規范、科技轉換快的特點。 單乾的農戶雖然機動靈活,但其單打獨斗難成規模,應對市場能力差的特點,已成為增收路上的攔路石;而龍頭企業、合作社卻有著市場、技術、資金方面的優勢。採取「農戶+合作社+市場」或「農戶+龍頭企業+市場」等多種模式,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民同龍頭企業、合作社聯姻,實現小生產與現代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提高農民組織化、合作化的程度,促進產業化進程,發展大農業,從而形成一個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通過逐步完善農業風險管理和保障機制,緩解自然與市場兩大風險,確保農業生產穩定;通過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規模化生產水平來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通過深加工和大流通環節,實現農產品增值;從而帶動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的升級換代。 三、發展貧困地區農村經濟需正確認識和解決的幾個問題 1、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是「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的過程。大體上來說,發展前以外界「輸血」為主,發展中以自身「造血」為主。經濟薄弱的貧困地區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農村醫療、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和完善,都離不開政府及發達地區的政策傾斜,資金幫扶,技術支持等多方面的幫扶,這屬於「輸血」的范疇。而在新條件下,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必須要依靠科技進步。這就需要在「輸血」的基礎上,完善和健全「造血」機能,加大農業科技教育、技能培訓,重視新技術的就地轉化和鄉土實用人才的培養,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能及時解決在結構調整中出現的技術難題,並使之成為懂技術、善管理、會營銷的農業新業主,大大提高了廣大種養戶科學種養的水平,有力地促進了農業效益的增長。 2、貧困地區農村經濟要大發展必須由「小而全」向專業化、特色化轉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規模化生產完全不同於集體時代的大生產,以前的大生產是脫離市場的樣樣都有,樣樣都發展不起來的「小而全」的生產模式;而發展大農業就是要實現農業與工業的聯姻,以市場供求杠桿調節農業生產,以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所以,在貧困地區農村發展農業規模經營,必須突破過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縛,實力大農業觀念,用自身優勢找市場,以市場需求定生產。要跳出狹隘的地方觀念,著眼於全區域乃至更大的范圍,統籌規劃,兼顧本村實際,有差別的、有重點地發展一至二種產業,這樣有利於經營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術的集中,容易做大規模,形成優勢,從而培育成特色產業,凸現經濟效益。 3、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分清主次關系,尊重和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分清主次關系,就是要解決好發展貧困地區的農村經濟是為了誰,依靠誰、以誰為主的問題。廣大農民作為全過程的參與實施者和最終受益者,其主體性和自主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政府特別是涉農部門要當好農民發展過程中的服務者。這就要求政府職能由過去單一的行政領導轉移到既領導又服務上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發展集體經濟、帶領農民致富上來:深入農業生產一線,了解他們渴望什麼,急切需要解決什麼;做好服務三農的後勤保障工作,為農民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做好鼓勵農民創業環境和勞務輸出組織工作,解決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地安置和轉移問題。為農民搭建好一個表演的舞台。堅持農民事農民辦,強調農民的主力軍作用,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選擇,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做文章,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特色養殖、優質水果、錯季蔬菜等特色農業產業,走出一條符合本村農村經濟發展實際的發展路子。 與北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