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具體是做什麼內容
一、所謂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大學生村官、支教、支農、回支醫、鄉村扶貧,以答及城市社區的法律援助、就業援助、社會保障協理、文化科技服務、養老服務、殘疾人居家服務、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二、2009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公布第一批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目錄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號),向社會公布第一批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目錄,以指導各地做好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工作。這批發布的崗位目錄共分為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基層農業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層文化科技服務、基層法律服務、基層民政、托老托幼、助殘服務、基層市政管理、基層公共環境與設施管理維護以及其他等9大類領域,包括在街道(鄉鎮)、社區(村)等基層單位從事公共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勞動關系協調、勞動監察、農業、扶貧開發、醫療、衛生、保健、防疫、文化、科技、體育、普法宣傳、民事調解、托老、養老、托幼、助殘、公共設施設備管理養護等相關事務管理服務工作的50種崗位。
三、更多考試詳情關注九江人事考試網~~
2. 什麼是公共服務管理模式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版設,發展教育、科權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
目前,公共服務管理模式主要五種模式:
(1)政府機構,如美國社會保障總署、新加坡公積金局;
(2)准政府機構,如中國事業單位性質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部分已參公管理);
(3)非盈利民間機構,如美國藍盾藍十字協會;
(4)私營機構,如智利私營養老金公司;
(5)多元合作機構,如德國社會保險協會。
3. 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有什麼區別
農業服務體系是在深化責任農技推廣制度基礎上,按照提高市級、強化鎮級、發展村級、延伸內戶級的容總體要求,構建政府主導力、科技支撐力、農民主體力、社會參與力等「四力合一」的農業公共服務建設機制,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強化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為農業生產提供社會化服務的成套的組織機構和方法制度的總稱。它是運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使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農業生產單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規模較小的弊端,獲得大規模生產效益的一種社會化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
4. 什麼是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所謂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村官、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專以及城市社區的法律屬援助、就業援助、社會保障協理、文化科技服務、養老服務、殘疾人居家服務、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2009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公布第一批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目錄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號),向社會公布第一批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目錄,以指導各地做好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工作。這批發布的崗位目錄共分為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基層農業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層文化科技服務、基層法律服務、基層民政、托老托幼、助殘服務、基層市政管理、基層公共環境與設施管理維護以及其他等9大類領域,包括在街道(鄉鎮)、社區(村)等基層單位從事公共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勞動關系協調、勞動監察、農業、扶貧開發、醫療、衛生、保健、防疫、文化、科技、體育、普法宣傳、民事調解、托老、養老、托幼、助殘、公共設施設備管理養護等相關事務管理服務工作的50種崗位。
5. 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是事業單位行政編制嗎
是事業單位編制的單位。
承辦所在鄉鎮的農業、林業、水利、農業機械、畜牧獸醫回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答物疫病防控防治、農產品質量檢測等服務性工作。承辦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人員編制,設主任1名、副主任3名,專業技術人員若干。
(5)農業公共服務和公共服務管理擴展閱讀
實施范圍:
1、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實施崗位設置管理。
2、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有關規定執行。
3、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4、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八條 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由事業單位已經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
6. 如何 深化村級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改革
改革是推動農村發展的不竭動力。近些年,農村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和農村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也要看到,目前農村經濟體制尚不完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低,制約農村發展的種種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深化農村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當前農村改革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快制訂具體辦法,確保農村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繼續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實承包地塊、面積、合同、證書「四到戶」,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范圍。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健全流轉市場,在依法自願有償流轉的基礎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堅決防止強迫命令,防止企業、個人惡意圈地,防止土地用途的隨意改變。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權屬明確、管理規范、承包到戶的要求,繼續推進草原基本經營制度改革。深化以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為重點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配套改革。要深化農墾體制改革,啟動國有林場改革,開展國有林區管理體制和國有森林資源統一管理改革試點。
二、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推動家庭經營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推動統一經營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力,為農民提供多種有效服務。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進示範社建設,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層次。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發展農業農村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質優價廉的各種專業服務。支持龍頭企業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扶持建設標准化生產基地,建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
三、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在深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分級負責、農民自願、上限控制、財政補助的原則,探索建立新形勢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有效機制,擴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范圍。強化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綜合服務平台,有條件的鄉鎮要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村設立代辦點,為農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歷史債務及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工作。全面試行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加快建立縣鄉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
四、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農村金融體制,放寬農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融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要加強財稅政策與農村金融政策的有效銜接,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三農」,切實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進一步完善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於當地發放貸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村改革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拓展農業發展銀行支農領域,大力開展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政策性信貸業務。積極推廣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加快培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有序發展小額貸款組織,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設立適應「三農」需要的各類新型金融組織。積極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和區域覆蓋范圍,加大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保費補貼力度。
五、大力推進農村社會事業改革。發展農村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平等就學、完成學業,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農村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把農村合作醫療的財政補助標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這將進一步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提高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水平,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貫徹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原則,加快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試點。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鼓勵各種社會力量開展與鄉村結對幫扶,健全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下鄉支農制度,引導更多城市教師下鄉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機構到農村拓展服務、城市醫師支援農村。
六、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農村基層民主,以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健全議事協商、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擴大村民自治范圍,保障農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發展和完善黨領導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規范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程序。因地制宜推廣本村重大事項由村黨支部提議、支委會和村委會聯席會議商議、全村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以及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等做法。加強和改進農村社區建設與管理。認真研究和解決農村的各種問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7. 農業系統國有單位公共服務機構又要有哪些
本問題非原創 是我上網找的資料 幫你做了精簡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22)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2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24)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25)加大環境保護力度。(26)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2008年11月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了新聞通氣會,規劃司司長李守信介紹開展「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工作的有關考慮。李守信主要從三方面作了介紹。 前期研究意義 須明確提出「富民」任務 作為統領未來5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我認為,「十二五」規劃應明確提出「富民」的目標和任務。 另外,從近幾年的情況看,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都跟貧富差距和民眾的普遍不富裕有著直接的關系。如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問題、消費和內需不足的問題,乃至一些群體性事件,都有著貧富分化的影子。貧富分化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社會的穩定。 所以,「十二五」規劃政策的著力點應該轉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圍繞著如何「富民」問題,制定行動路線圖。而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今天的經濟實力也已經為解決「富民」問題提供了物質基礎。 另一方面,盡管「富民」問題在未來5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非常重要,但畢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問題的解決。正如本文開頭所說,在官方看來,「十二五」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和區域結構等諸種結構構成的結構難題。結構問題在中國來說不是一個新問題,但「十二五」規劃還是把它列為必須優先解決的頭等大事,這說明,結構問題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續下去。 現在的情況是,雖然高層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要解決起來相當困難,否則,它也不會積累到今天這個程度。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當干預造成的。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是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該增長方式的特點是,以追求GDP為主要目標,以擴大投資規模為主要任務,以重化工業項目和熱衷批租土地為主要途徑,以行政推動和行政干預為主要手段。 以外部力量促進政府變革 (一)轉變和縮減政府的行政職能,限制行政權力; (二)規范行政行為,控制行政權; (三)加強社會自治,將一部分行政權轉化為社會的權力,使公民參與到國家事務的管理和監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結構。 。 地方業績考核淡化GDP目標 其一,定調「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其二,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世界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2.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標 3.「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 4.「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研究。 5.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產業結構 6.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 7.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研究。 8.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9.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研究。 10.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11.能源發展戰略研究。 12.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究。 13.新能源發展戰略 城鄉區域 13.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思路研究。 14.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 15.統籌城鄉發展問題研究。 16.優化生產力布局戰略研究。 17.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研究。 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對策研究。 20.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 改革開放 2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22.深化國有經濟改革研究。 23.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25.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6.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思路和對策研究。 27.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體系及防範金融風險研究。 29.構建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研究。 人民生活 30.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33.構建住房保障體系的思路與對策。 34.實施擴大就業戰略研究。 資源環境 35.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 36.節能減排問題研究。 37.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與資源補償機制研究。 39.我國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8. 什麼是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所謂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大學生村官、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以及城版市社區的法律援助、權就業援助、社會保障協理、文化科技服務、養老服務、殘疾人居家服務、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2009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公布第一批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目錄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號),向社會公布第一批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目錄,以指導各地做好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工作。這批發布的崗位目錄共分為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基層農業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層文化科技服務、基層法律服務、基層民政、托老托幼、助殘服務、基層市政管理、基層公共環境與設施管理維護以及其他等9大類領域,包括在街道(鄉鎮)、社區(村)等基層單位從事公共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勞動關系協調、勞動監察、農業、扶貧開發、醫療、衛生、保健、防疫、文化、科技、體育、普法宣傳、民事調解、托老、養老、托幼、助殘、公共設施設備管理養護等相關事務管理服務工作的50種崗位。
9. 什麼是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如勞動保障協理、人力資源開發協管、勞動關系協調協理、勞動監察協理等。 基層農業服務:主要工作內容是在農村基層從事農業、扶貧開發等公共服務工作。如村支書(主任)助理、新農村建設指導、農技推廣服務、農業信息咨詢、鄉村科普服務、農業技術指導、鄉村扶貧開發等。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鄉鎮、村(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衛生防疫機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等從事醫療、衛生、保健、防疫等輔助性服務工作。如鄉村醫療衛生輔助服務、基層計劃生育服務協管、鄉村衛生院護理服務、鄉村(社區)公共衛生監督協管、鄉村(社區)衛生防疫協管、鄉村(社區)婦幼保健、社區護士、社區衛生服務等。 基層文化科技服務: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為居民提供文化、科技、體育等公益服務。如鄉村(社區)文化服務、鄉村(社區)文化室管理、鄉村(社區)文化宣傳、鄉村(社區)科技服務、鄉村(社區)體育服務等。 基層法律服務: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為居民提供從事普法宣傳、民事調解等服務工作。如司法協理、普法宣傳、民事調解協理等。 基層民政、托老托幼助殘服務: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從事政府資助的為居民提供社會工作助理、托老、養老、托幼、助殘等服務工作。如民政助理、社區托(助)老服務、社區托幼服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區助殘服務等。 基層市政管理: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從事政府加強城市公共事業、公共事務管理等輔助性管理工作。如道路交通協管、消防安全協管、環境保護協管、城市規劃協管、市場協管、流動人口協管、治安維護協管等。 基層公共環境與設施管理維護: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從事公共設施設備管理、養護、清潔、綠化等工作。如鄉村道路維護、鄉村水利設施維護、廉租房配套設施維護、社區(村)公共環境綠化、社區公共設施維護、社區(村)公共衛生保潔等。 其他:主要指各地開發的其他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10. 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區別
社會管理,就是通過制定社會政策和法規,依法管理和規范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化解內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容正、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這既是彌補「市場失靈」的必然要求,也是協調各種矛盾與沖突的必要前提。社會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強制為基礎,以法律為保障,對社會關系進行調整和約束,政府在其中起主導作用。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管理與服務,一面與兩面。公共服務的目的為了社會管理而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