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俺紫子哈了個啊你TMD夾室得不能望!" 在馬鞍山話里是什麼意思
「哈了個啊」就是 "哪個了啊"的意思 ,也聽過問別人「怎麼了」的時候說這句話
「你TMD」不用翻譯了吧,全國通用的
「夾室」(習慣兩個字都讀輕聲音節)意思就是某個人性格很倔強古怪,難以溝通,脾氣不好,主要是吵架的時候罵對方不講道理,有理講不清的意思,是罵人的話。
「得不能望」加強語氣,相當於「非常」「不得了」 就是 看不下去了,「你這個人「夾室得」都不能去看,看不下去」
2. 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山石比如黃山奇石,山東泰山石,還有呢感謝!
古人雲:「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賞石清心,賞石怡人,賞石益智,賞石陶情,賞石長壽。」 「石乃園之骨」。
天下第一奇石——靈璧石,是全賴於大自然天工神鏤的華夏藝術瑰寶,被清朝乾隆皇帝御封為「天下第一石」。 靈璧石出於安徽省靈璧縣北部磬石雲山北平疇間,經古泗水億萬年的波濤沖擊,峰巒洞壑,狀物肖形,千態萬狀。又因其是10億年前海藻化石,色澤黝黑天成,扣之鏗然有聲,從不同角度敲擊能發生1234567i八個音節,故又名「八音石」。靈璧石亦褒稱"靈璧",以其瘦、透、漏、皺、傴、黑、聲、丑、懸九美俱備而名揚天下,威振四方,品位至高至尊。其妙造天成的誘人魅力在於它集聲、色、形、質、紋諸美於一體,有著無比豐富的美學內涵和極高的觀賞收藏價值。 「靈壁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這是宋代詩人方岩對靈壁石發出的由衷贊嘆。靈壁石開發極早,早在《尚書·禹貢》中,就有徐州上貢「泗濱浮磬」的記錄。靈壁石為世人矚目,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在供石家族中歷來占據顯赫的地位。《雲林石譜》匯載石品一百一十六種,靈壁石被放在首位介紹;明人文震亨撰寫《長物志》,稱「石以靈壁為上,英石次之」。自古以來,有名的藏石家也無不藏有靈壁珍品,其中叫得出名的就有蘇軾的「小蓬萊」、范成大的「小峨眉」、趙孟黻的「五老峰」,等等。
太湖石
太湖石為我國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產於太湖而得名,它是指產於環繞太湖的蘇州洞庭西山、宜興一帶的石灰岩,其中以黿山和禹期山最為著名。我國古代就開發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寫有《太湖石記》專門描述太湖石,《雲林石譜》中也專門有記載,而發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綱」指的就是太湖石,從而引起了農民起義。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著名太湖石有蘇州留園的「冠雲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等園林名石。太湖石屬於石灰岩,多為灰色,少見白色、黑色。石灰岩長期經受波浪的沖擊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蝕,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細琢、曲折圓潤的太湖石。太湖石為典型的傳統供石,以造型取勝,「瘦、皺、漏、透」是其主要審美特徵,多玲瓏剔透、重巒疊嶂之姿,宜作園林石等。現在還有一種廣義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產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態、玲瓏剔透的碳酸鹽岩統稱為廣義太湖石 。
昆石
又稱崑山石,因產於江蘇崑山的玉峰山而得名。系石英脈在晶洞中長成的晶簇體,呈網脈狀,晶瑩潔白,剔透玲瓏,少見大材。昆石有10多個種類,分別按其形態特徵命名為雞骨峰、楊梅峰、胡桃峰、荔枝峰、海蜇峰等。昆石毛坯外部有紅山泥包裹,須除去酸鹼,從開採到加工成品需要一段時日。
「孤根立雪依琴薦,小朵生雲潤筆床」,這是元朝詩人張雨在《得崑山石》詩中對昆石的贊美。昆石,因產於江蘇崑山而得名。主要出自於城外玉峰山(古稱馬鞍山)。它與靈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石」,又與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稱為「江蘇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大約在幾億年以前,由於地殼運動的擠壓,崑山地下深處岩漿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熱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縫,冷卻後形成石英礦脈。在這石英礦脈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結晶晶簇體便是昆石。由於其晶簇、脈片形象結構的多樣化,人們發現它有「雞骨」、「胡桃」等十多個品種,分產於玉峰山之東山、西山、前山。雞骨石由薄如雞骨的石片縱橫交錯組成,給人以堅韌剛勁的感覺,它在昆石中最為名貴;胡桃石表皺紋遍布,塊狀突兀,晶瑩可愛。此外還有「雪花」、「海蜇」、「荔枝」、「荷葉皴」等品種,多以形象命名。昆石總的看來是以雪白晶瑩,竅孔遍體,玲瓏剔透為主要特徵。一塊精品昆石必然是大洞套小洞,小洞內見大洞,洞內彎彎曲曲,變化無窮,顯示出千孔百巧的靈巧,讓人無限遐想而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這是其它石種無法比擬的。
形態美是昆石的生命。古代賞石四要素為:瘦、皺、漏、透。昆石正是這四要素的代表作,它最能體現瘦、皺、漏、透的特點。昆石其形千變萬化,形態婀娜,冰清玉潔,幽洞遍體,無一類同。昆石還具有天然雕塑之美,它具有玲瓏剔透的線條和多層次情景交融的形態,白居易在《太湖石記》雲:「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昆石精品已達到縮景藝術的氣勢,叫人嘆為觀止。
石質美是昆石的靈氣。昆石是由二氧化硅充填形成的石英結晶體,故石質似玉,細膩光潤。古人雲:「白如雪,質似玉」。用放大鏡細觀之,昆石是由白色晶體組成,閃閃發光,猶如鑽石,發出璀璨的光彩,堅硬的質地,高貴的氣質,讓人愛不釋手,所以昆石在古代由叫玉石,產石的所在地現在還叫玉山鎮,可見昆石從古至今以晶瑩潔白著稱,顯示出它特有的高潔。
英石
英石因產廣東英州(現為英德市)而得名。是清代以來公認的四大園林名石之一,有淡青、灰黑、淺綠、黝黑、白色等數種,以黑者為貴。英石正背面明顯,正面多窪孔、石眼,玲瓏宛轉,精巧多姿,而背面較平滑。英石質堅而脆,叩之有共鳴聲,歷來為收藏者所喜愛。
「奇峰乍駢羅,森然瘦而雅」,這是明人江桓在獲得三峰英石之後發出的贊嘆。英石亦是四大名石之一,因產於廣東省英德縣英德山一帶而得名。它開發較早,在北宋人趙希鵠的《洞天清祿》、杜綰《雲林石譜》即有著錄。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也寫道:「英州石山,自城中入鍾山,涉錦溪,至靈泉,乃出石處,有數家專以取石為生。其佳者質溫潤蒼翠,叩之聲如金玉,然匠者頗秘之。常時官司所得,色枯槁,聲如擊朽木,皆下材也。」
英石與靈壁石沉積岩中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方解石,但硬度不及靈壁。英石分為水石、旱石兩種,水石從倒生於溪河之中的巉岩穴壁上用鋸取之,旱石從石山上鑿取。一般為中小形塊,但多具峰巒壁立、層巒疊嶂、紋皺奇崛之態,古人有「英石無坡」之說。英石色澤有淡青、灰黑、淺綠、黝黑、白色等數種,以黑者為貴。由於當地岩溶地貌發育較好,雨水充沛,山石極易被溶蝕風化,故石表多深密褶皺,有蔗渣、巢狀、大皺、小皺等狀。英石頗具「皺、瘦、漏、透」之狀,多峰巒,且有嵌空石眼,玲瓏宛轉,精巧多姿。英石質堅而脆,扣之有共鳴聲者為佳。
中國的四大名石是指:
壽山石——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四十公里有一個名叫「壽山」的小山村,壽山石礦脈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間,明朝以後,壽山石開始應用於印章材料。壽山石的特點是,其質潔凈如玉,柔而易攻,備受篆刻家們的賞識。
青田石——浙江省東南部的甌江中下游,有座縣城叫「青田」。因出產青田印石而十分著名。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在青田石的眾多品類中,燈光凍,封門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貴品種。
昌化石——產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由於古時的該地區錄屬於昌化縣。因此,當地的這種石頭就取名昌化石。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礦石經過硃砂的滲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雞血石」,昌化雞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貴品種。
和田石——和田玉分布於新疆莎東——塔什庫爾干,和田——玉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北坡.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礦等.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質狀光澤,硬度5.5——6.5度.和田玉夾生在海拔 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採的為山料.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之純凈度.其主要品,種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墨玉.
3. 請問<<鳳凰台上鳳凰游,美人趕著去放牛>>的下句是什麼
【原文】: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 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大李杜」。
【補充】:
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見彩圖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隴西院)。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他很早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李白約在二十五、二十六歲時出蜀東游。在此後十年內,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並在安陸(今屬湖北)與唐高宗時任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結婚,後又徙家任城(今山東濟寧)。開元十八年 (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薦,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李白初時心情興奮,很想有所作為,但時值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權,在朝廷上逐漸形成了一個腐朽的統治集團,賢能之士屢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對黑暗勢力不能阿諛奉承,因而遭受讒言詆毀,在長安前後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遊。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東的一些地方,攜手探勝,把酒論文,親密無間,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次年兩人分手,此後未再會面,但彼此都寫下了感情深摯的懷念詩篇。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當時,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為山南東路、 嶺南、 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使、江陵大都督,負責保衛和經管長江中部一帶地區。李白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一的志願,參加了率師由江陵東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李□不聽肅宗命令,想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結果被肅宗派兵消滅。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東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准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內容豐富多采。李白詩歌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唐代韓愈、李賀,宋代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高啟,清代屈大均、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詩歌汲取營養,受其影響。唐人所編的李白集子,現在沒有流傳下來。北宋中期,宋敏求增補舊本李白集,得詩近千首,曾鞏為之考定次序,在一部分詩題下註明寫作地點。稍後晏知止予以校正刊行,為《李太白文集》30卷,刻於蘇州,世稱「蘇本」。後又有根據蘇本翻刻的蜀本,是現存最早的李白集,原為清代藏書家收藏,康熙年間繆曰□據以翻刻,世稱繆本。蜀本原刻(大約刻於北宋末葉、南宋初年)現藏日本靜嘉堂文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曾影印問世。最早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楊齊賢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釋頗為繁富。元初蕭士□刪補楊注,撰成《分類補注李太白集》25卷,大致詳贍,但仍嫌繁蕪而有疏漏。明代胡震亨撰《李詩通》21卷,一般典實不注,偶下己見,並駁正舊注之誤。清代乾隆年間,王琦匯集舊注,補充訂正,編成《李太白文集》36卷,采擇宏富,注釋詳備。最後6卷,1卷為年譜,其餘5卷分類輯錄有關李白生平和作品的資料。明代朱諫曾作《李詩辨疑》 2卷,摘舉李白詩200多首指為偽作,但大抵多憑臆斷。李白集子中,如《草書歌行》、《笑歌行》、《悲歌行》等,經後人考辨,目前可斷為偽作者,不過20來首,清代末葉,黃錫□增訂王琦舊譜編有《李太白年譜》,較舊譜內容更為詳細。黃氏又撰《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一種,用力頗勤,雖編次不盡恰當,但對深入研究李白詩歌,頗有幫助,今人瞿蛻園、朱金城編有《李白集校注》,以前此楊齊賢至王琦各家舊注為基礎,旁搜唐宋以來有關詩話、筆記、考證資料以及近人研究成果,加以箋釋補充,並考訂繆誤;又以王琦注本為底本,參考各本,撰成較詳細的校記,是迄今為止李白集注釋中最詳備的本子。
【體裁】:
[編輯本段]
七言律詩
【格律】:
[編輯本段]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十一尤;可"十一尤"通押。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注釋】:
[編輯本段]
1.鳳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鳳凰山。《太平寰宇記》卷九十江南東道江寧縣:"鳳凰山,在縣北一里,周回連三井岡,迤邐至死馬澗。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此山,狀如孔雀,文彩五色,音聲諧和,眾鳥群集。仍置鳳凰台里,起台於山,號為鳳凰山。"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一:"金陵鳳凰台,在城之東南,四顧江山,下窺井邑,古題詠唯謫仙為絕唱"(又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卷一)。
2.吳宮:三國時吳國建都金陵,故稱。晉代:東晉亦建都於金陵。衣冠:指豪門貴族。丘:墳墓。
3.三山: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長江邊,因三峰並列、南北相連而得名。陸游《入蜀記》卷一:"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台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則距金陵才五十里"。半落:形容三山有一半被雲遮住。
4.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經南京後,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白鷺洲:古代長江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門外。洲上多集白鷺,故名。今已與陸地相連。
5.浮雲:陸賈《新語·察征》:"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
【譯文】:
[編輯本段]
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遊憩,而今鳳凰鳥已經飛走了,
只留下這座空台,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
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
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於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
我站在台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
天上的浮雲隨風飄盪,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賞析】:
[編輯本段]
李白很少寫律詩,而《登金陵鳳凰台》卻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此詩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一說是作者天寶年間,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開頭兩句寫鳳凰台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復,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台」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游象徵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台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恆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台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於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歷史上留下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呢!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並列,南北相連。陸游《入蜀記》雲:「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餘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李白畢竟是關心現實的,他想看得更遠些,從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長安。但是,「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徵。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姦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餘味。相傳李白很欣賞崔顥《黃鶴樓》詩,欲擬之較勝負,乃作《登金陵鳳凰台》詩。《苕溪漁隱叢話》、《唐詩紀事》都有類似的記載,或許可信。此詩與崔詩工力悉敵,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說:「格律氣勢,未易甲乙。」在用韻上,二詩都是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瀟灑清麗。作為登臨弔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登金陵鳳凰台》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極少寫律詩,而他的這首詩,卻是唐代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詩雖屬詠古跡,然而字里行間隱寓著傷時的感慨。開頭兩句寫鳳凰台的傳說,點明了鳳去台空,六朝繁華,一去不返。三、四句就「鳳凰台」進一步發揮,東吳、東晉的一代風流也進入墳墓,灰飛煙滅。五、六句寫大自然的壯美。對仗工整,氣象萬千。最後兩句,面向唐都長安現實,暗示皇帝被*邪包圍,自身報國無門,十分沉痛。此詩與崔顥《登黃鶴樓》相較,可謂「工力悉敵」。其中二聯,雖是感事寫景,意義比之崔詩中二聯深刻得多。結句寄寓愛君之忱,抒發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但李詩就氣魄而言,卻遠不及崔詩的宏偉。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兩句有深刻的寓意:「浮雲」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詩句暗示皇帝已經被奸佞所包圍,朝政已經腐敗。這兩句詩還表達了詩人報國無門的沉痛心情。
《登金陵鳳凰台》,是通過對金陵鳳凰台的憑吊, 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憂時傷世的心情,是他創作中
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詩。
詩的第一句點題。「鳳凰台上鳳凰游」,很自然地 將鳳凰台的得名點了出來,起句自然飄逸。而接著的
一句,卻是那樣的無限感慨:「鳳去台空江自流」!一 個「 自 」字,道出了多少歷史興亡的喟嘆。這里的 「鳳凰
」,一語雙關,既點明了鳳凰台的由來,又有 人世的滄桑蘊含其中。韻致高逸,寄慨遙深。
接著的三、四兩句承上,以「吳宮」、「晉代」一 聯 ,概指了鳳凰台作為六朝故都所見證的歷史興亡。
語言平緩而對仗精工,寄寓著無限的悲涼 。「吳宮花 草 」,表現昔日吳王的苑囿的似錦繁華和如今的湮沒
幽徑。「晉代衣冠」,是表現當年東晉的豪門權貴,是 何等的榮耀,如今他們的孤冢卻散落在荒煙蔓草之中。 這一聯
,浸透了無限的凄涼。如今登台,放眼望去,
那吳宮晉苑、六代繁華,早已看不見了,只有那歷盡滄桑的青山依舊,綠水長流。那遠處的三山,半落在
青天之外,雲霧繚繞;白鷺洲橫卧江心,使二水分流, 波濤洶涌,描繪出了凄迷的水闊山遙的景象。這無盡
的江山勝跡,留下了多少歷史興亡故事,令人詠嘆不 已,惆悵難忘。因此,接下去的最後一聯,詩人很自
然地回到眼前的現實,抒發了深沉的憂慮和關切:「總 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里的「浮雲蔽 日
」,是指朝中奸佞當道 。「浮雲」比喻姦邪,「日」比喻君主。《古詩·行行重行行 》:「浮雲蔽白日,游 子不顧返。」
【資料】:
[編輯本段]
1.金陵,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金陵為南京古稱,是江蘇省省轄市,簡稱寧,是江蘇省省會。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東部蘇皖兩省交界處,江蘇省西南部。東距上海市300餘公里。介於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之間。東鄰鎮江市,西鄰安徽省馬鞍山市、蕪湖市,南接安徽宣城市,北連揚州市。地跨長江兩岸,南北最大縱距140餘公里,東西最大橫距80餘公里,轄區 總面積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4723.0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13平方公里。 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與西安、洛陽、北京並稱為我國四大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繁盛。湯山出土的南京猿人頭骨表明,三十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棲息之地。六千多年前,南京就出現了原始村落,今南京大學附近的南陰陽營遺址為城區最早居民遺址。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地處「吳頭楚尾」,為吳國置冶城於此。
2.鳳凰台,在南京集慶門附近的鳳台山,位於中華門內西南隅,因鳳凰台在此而得名。鳳台山地勢高亢,為睹「大江前繞,鷺洲中分」最佳處。唐朝詩人李白曾來此登眺,留下了千古呤唱的詩篇《登金陵鳳凰台》。唐五代十國時楊吳築城時,山勢被切斷,鳳凰台被圍在城內,但仍有前臨城墉(聚寶門至三山門段),後俯淮水(鎮淮橋至西水關段)之勢,縱橫仍有十來里左右。直到明初築城,由於城垣高崇,「大江前繞,鷺洲中分」之勢,遂為城垣所掩。
3.白鷺洲,白鷺洲位於南京城東南隅,現為白鷺洲公園,是南京城南地區最大的公園。是南京市區里的旅遊勝地白鷺洲公園內唯一的湖心島,位於公園內部的湖泊里,是一個四面環水的湖心島,西部與聽雨軒隔湖相望,島嶼上面多柳樹,風景如畫,是白鷺洲公園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旅遊勝地。該園在明朝永樂年間是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家族的別業,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天順年間,在園內建有鷲峰寺,煙火鼎盛一時。至正德年間,徐達後裔徐天賜將該園擴建成當時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園林,取名為東園。該園成為園主與王世貞、吳承恩等許多著名文人詩酒歡會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時,曾慕名到該園賞景釣魚。入清以後,因不斷受到戰火與人為的破壞,以致景物凋零,園林蕭瑟,一代名園已成遺址。民國期間,南京市政府於1929年將該處建為「白鷺洲公園」。至日偽期間又遭摧殘,公園淪為一片廢墟。
白鷺洲公園的前身即歷史上曾極其輝煌的「東園」,東園在明朝徐達家族的十餘座園林中,聲名最為顯赫,明朝萬曆年間,當時文壇領袖王世貞對「東園」曾有「其壯麗遂為諸園甲」的描述。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逐年對公園有計劃地進行建設,成為中國自然山水園為主格調的文化公園。園內建有煙雨軒、春在閣、小蓬萊等數十多處秀麗多姿的景點。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市、區政府加大了公園建設力度,全面修整出新了橋梁、道路、鋪地、音樂廣場等基礎設施,增建了新的景點,重建並開放了古剎「鷲峰寺」以及花鳥魚蟲市場。現今的白鷺洲公園已成為秦淮風光帶這串光彩奪目項鏈上的灼灼明珠。
4.晉代衣冠,吳宮花草,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十朝勝會」。
六朝古都:東吳、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 。
十朝勝會:繼孫吳之後,東晉、宋、齊、梁、陳之後南唐、明朝(洪武帝、建文帝)、太平天國以及中華民國先後定都南京,一共十朝稱「十朝勝會」 。
4. 馬鞍山哪裡可以學日語初級的,入門,最好是星期六星期天上課。
卓越培訓學校有。就在展望書城對面往前走一點就到了。還有一個就是是體育館邊上游泳館對面那個學校也有日語培訓的。 馬鞍山民盟行知學校常年開有日語、韓語等小語種培訓,專業教師上課,暑假面向學生辦的是白班,其他時候辦的是晚班.學校在解放路中段金鵬大廈二樓.
日語基礎入門班 基礎篇
第一章日語語音基礎知識
一、日語簡介
二、發音器官及發音原理
三、日語假名發音的構成
第二章日語假名(清音)的發音
第三章清音發音集訓營
一、單詞集訓
二、慣用句集訓
三、單句集訓
四、實戰集訓
五、發音肌肉大挑戰
第四章日語假名(濁音、半濁音)發音
第五章日語特殊音節的發音
一、撥音
二、促音
三、長音
第六章日語假名(拗音)的發音
一、拗音
二、拗促音
三、拗長音
四、拗撥音
五、合拗音
六、拗音發音集訓營
第七章語音糾正集訓營
一、母音
二、輔音
三、幾種比較難讀的音
第八章日語的詞調與旬調
一、日語詞調的特點
二、日語詞調的標記方法
三、日語詞調的類型
四、聲調集訓
五、句調
提高篇
一、寒暄語
二、贊揚語
三、感謝語
四、拜託語
五、致歉語
六、祝賀語
應用篇
一、問路
二、談天氣
三、在醫院(看病)
四、探病
五、買東西
六、觀光旅行
七、打電話
八、邀請、招待
九、介紹、自我介紹
十、興趣、愛好
十一、在銀行
十二、在郵局
十三、商談
十四、住宿
十五、面試
附錄
一、假名的由來
二、數字詞彙
三、職業詞彙
四、電器詞彙
五、動物詞彙
六、日用品詞彙
七、商店詞彙
八、醫院詞彙
九、飯菜詞彙
十、交通詞彙
十一、郵政詞彙
十二、電話詞彙
十三、文學藝術詞彙
十四、興趣愛好詞彙
十五、家庭稱謂詞彙
十六、飲料水果詞彙
十七、服裝詞彙
十八、中國省級區域的日文讀法
十九、日語基礎知識歸納
5. 李白、王維的生日是什麼時候
李白的生日是什麼時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有爭議)。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王維(701-761),一作(698-759)唐代傑出畫家、計人。字摩詰,原籍太原祁(今
山西祁縣境)人。後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名
,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准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6. 李白的《將進酒》是寫給誰的求大神幫助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註解】: 1、將:請。 2、會須:正應當。 3、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處。他也是一個學道談玄的人,李白稱之為「逸人」,並有「吾將(與)元夫子,異姓為天倫」(《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及「故交深情,出處無間」(《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7.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內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容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於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後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像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後人所託,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於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於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本文來自:
八斗詩詞大庫
poem.8dou.net)
詳文參考:
http://poem.8dou.net/html/poet/poet_10.shtml
8. 我是馬鞍山農村,請問在哪能申請免費電子耳蝸,到縣殘聯問說沒有這項,望好心人幫助13965394648
人工耳蝸的適應症有語前聾患者的選擇標准和語後聾的選擇標准,估計你家是語前聾,語前聾的選擇標准:1.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 2.最佳年齡10個月到5歲 3.佩戴3到6個月合適助聽器聽力康復訓練後聽力改善無效或微效(5歲以下患兒不能建立有效的聽覺交流能力,5歲以上的患兒開放式言語識別率小於50%,1KHZ及以上頻率的助聽聽閾在言語譜范圍之外)4.無手術禁忌症 5.父母及家人對小兒改善聽力具有強烈願望 6.良好家庭支持和良好家庭聆聽環境 7.對人工耳蝸有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8.針對小兒患者需要一套完整的聽力語言康復教育計劃。語前聾患者手術植入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佳,這可最大限度地在大腦發育性可塑期前避免聽覺剝奪和擴大言語語言技能的潛力。大於6歲的兒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聽力言語基礎,自幼有助聽器佩戴史和聽力或言語訓練史。助聽器無效或微效是指在最好聆聽環境下開放式短句識別率小於等於30%或雙音節詞識別率小於等於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