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連江縣
歡迎朋友們到連江旅遊
連江縣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6°03』—26°27』,東經119°17』—120°31』。面積1190.7平方千米(含馬祖列島23.5平方千米)。轄15鎮、8鄉(含馬祖鄉和l民族鄉)。人口61.75萬(未含馬祖1萬多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 連江為省枇杷生產基地之一。
農副產品有稻米、甘薯、大小麥,大豆、棉花、 薴麻、甘蔗、茶葉、煙葉、茉莉花、蘆筍、茭白、蘑菇、香菇、獼猴桃,西瓜、李、柿、葡萄、蜜桃、柑橘(馬鼻蜜橘著名),大黃魚、帶魚、鰣、鯧、魷、馬鮫、石斑魚、海蜇、紅鱘、淡水鰻、對蝦、蟹、鱟、珠蚶、泥蚶、牡蠣、貽貝、扇貝、海帶、紫菜,西施舌(閩江蚌),百勝縊蟶、曉澳花蛤為名產。工業有機電、化工、食品、建材、飼料,服裝、釀造、鞋帽等門類。浦下軟木畫著名,「元紅」為名酒。公路以國道104線、省道104線為主幹,通車500.3千米,敖江通航42.6千米;倌頭、可門港海輪通沿海各大口岸。
主要城鎮——鳳城:縣人民政府駐地。倌頭:商業集鎮,重要港口,毗鄰叫福州馬尾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岐(鳳岐):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丹陽、閩東交通要道。苔菉:三面臨海,北茭為省八大風浪區之一,建有海洋站。曉澳:漁區集鎮。小滄:畲鄉集鎮。潘渡:貴安、湯尾有溫泉,潘渡攔河壩為縣重點水利工程。長龍:縣林場、華僑農場設此。東湖:建有省重點種畜場。敖江:白沙(伏沙)唐代曾為連江縣治。馬祖:海島漁業集鎮。透堡: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筱埕:定海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
城北有烈士陵園,北門「鐵竹篙」相傳為三國時文物,仙塔始建於唐代。東郊斗門山有明建含光塔。敖江覆釜山有覆釜寺、拜經岩、鳳凰潭諸景。倌頭青芝山(百洞山)游覽區幽雅別致。倌頭東有屹立閩江口的長門炮台(清),馬鼻有扼控羅源灣的浮曦炮台(明)。閩江口有島礁「雙龜把口」、「五虎守門」。透堡是1934年連江縣蘇維埃政府駐地,建有老區革命紀念館,官坂有紅軍烈士墓。筱埕定海尚存戚繼光抗倭古城堡、烽火台和記功碑。浦口有36處宋窯址,官嶺有明代著名學者陳第墓。大澳雲居山有雲居寺、元建普光塔,登臨寺塔可觀東海日出奇景。馬祖列島譽稱「海上公園」,有明代沈有容擒寇史跡石刻(東犬島),以及天後神宮、山隴浴場等勝景。名勝古跡還有安凱白雲寺,潘渡朱步明代兵部尚書吳文華墓,丹陽寶林寺、朱子祠、戚繼光抗倭遺跡「千軍井」。
神奇土地,風流依存,
山海暢游,景色獨好。
連江縣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望台灣馬祖,枕山面海,為省會福州的門戶。因江河交錯縱橫而得名,又因城形似鳳,素有"閩都金鳳"的雅稱,寓吉瑞呈祥之意。全縣陸地面積1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56.4%,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9℃,山、海、江、島、溫泉資源兼而有之,104國道、同三高速公路、溫福鐵路橫貫全境,總人口62萬,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
走進連江,這是一方古老大地。早在新石器時代敖江流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282年正式置縣,史稱溫麻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滄海桑田,鍾靈毓秀,流傳下數不勝數的人文遺產,戰國時期的山堂獨木舟、三國孫吳時代的造船遺址"鐵竹篙"、宋代的定海古城牆、清代的長門古炮台、近代的林森藏骨塔……無不佐證了連江璀璨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全縣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透堡和定海分別被列為全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和文化名村。
走進連江,這是一個海防前哨。咫尺之遙的馬祖列島歷史以來就隸屬連江縣管轄,最近處距離不過8千米,水舟相接,漁歌互唱,外界戲稱連江是全國唯一的"一縣兩制"縣份,談笑間無不映射著連江縣獨特的地理區位和與台灣的悠久淵源。走進連江,這是一片海的世界。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兩倍多,海岸線長達209公里,著名的"三灣三口"(可門灣、黃岐灣、定海灣、閩江口、可門口、敖江口)自古以來就是南來北往的重要商埠和海上養殖基地。大自然的恩澤成就了一個水產大縣的神話,也成就了一道道亮麗的濱海風景線,更成就了一個"海濱鄒魯"的美譽。
走進連江,這是一個溫泉之鄉。早在公元1057年貴安溫泉就已開發利用,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縣城居民在家中即可享受到溫泉沐浴的快樂,"溫泉城"的美稱從此流傳開來。而今,貴安溫泉旅遊又將開啟嶄新的一頁。
近年來,承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流,連江旅遊業有了長足發展,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探幽覽勝。目前,全縣正致力於開發建設三大旅遊區,即以青芝山、覆釜山、長門古炮台、川石島、五虎把門、雙龜鎖口為核心的閩江口風景名勝旅遊區,以黃岐千年古港、後沙灣、畚箕山戰地風光、定海文化名村、"黃岐←→馬祖"旅遊航線為核心的黃岐濱海戰地風光旅遊區,和以福州溫泉高爾夫球場、溫泉旅遊度假區、福建省游泳訓練中心、西溪溫泉森林公園、省政府農業生態觀光園為核心的貴安溫泉生態旅遊區。
古城墨客海思情,險山碧水江意濃。熱情好客的連江人將帶著您盡情探尋古時驚濤、閱覽山海大觀、濯足地熱金湯、品嘗海產風味……
連江住宿:
連江縣住宿十分方便。有連江仙塔大酒店(二星級旅遊涉外賓館),地點在連江仙鳳城鎮仙塔路。熱線電話;0591-6237888。
連江金鳳大酒店(二星級旅遊涉外賓館),地點連江仙鳳城鎮817,熱線電話:0591-6222888。
連江皇家大酒店(三星級旅遊涉外賓館),地點在連江仙鳳城鎮敖江丹鳳東路1號,熱線電話:0591-6152888。
連江發利大酒店(二星級旅遊涉外賓館),地點連江仙鳳城鎮817,熱線電話:0591-6239999。
連江交通:
近年來,連江縣交通基礎設施有巨大改觀,特別是通向景區景點的道路十分寬敞舒適,外界通向連江也達到了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高速公路方面:浙江、上海一帶的遊客可沿同三高速公路福鼎-羅源-福州段到達連江三個出口處,閩南、廣東一帶遊客可沿同三高速公路泉州-福州-羅源段到達連江三個出口處。公路方面:福州市北站、南站、三橋站每隔5分鍾都有一部豪華中巴到達連江縣城,車程僅45分鍾。機場方面:連江縣至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車程僅40分鍾。
在連江縣城內遊玩,可搭乘公共小巴士,也可選擇徒步觀觀,因為縣城范圍較小,逛上一圈無需花費太多時間,當然若要選擇出縣城外的連江遊玩,像海邊、青芝山等景點,也可到汽車站搭乘相應的大巴,航班緊密,方便出行。
連江美食:
連江海域遼闊,蘊藏著豐富的魚類資源。鹹水魚類主要有黃瓜魚、帶魚、鰻魚、鯧魚、馬鮫、烏賊、魷魚、石斑魚等。淡水魚類有青、草、鰱、黃鱔、泥鰍等。還有蝦、蟹、蟲尋、鱉、蛤、蟶和河蚌等。
連江海產品品種繁多,各呈異彩。除上述之外,還有被人所推崇為"三大美味"之稱的黃螺、水雞(青蛙)、鱉。體態長而圓,柔軟,俗稱"赤利"的沙腸。昔日低賤,今日普遍喜食,貴為酒宴佳品的"蝦菇"(俗名)。斑紋奇俏,各具特色的花螺、米螺、筆螺;形如筆架的"龜足"。有如深褐色毛毯蓋在灘塗表層的"烏稔"等也為數不少,成了隆重宴席或家常便酌中爭奇斗艷的佳口。
連江在傳統魚類加工,當以魚丸和魚面最享盛名。魚丸和魚面據說是由連江黃岐半島漁民首創的,早在幾百年前就是迎賓送友宴席的名菜。長期以來,素有"到福建,必嘗連江魚丸;到連江,必嘗黃岐魚丸"之美談。
魚丸,以魚類為主,配菇粉,加肉餡,調佐料,靠精巧的手藝捏勺而成。工序復雜,製作獨特。單是魚類加工就得經斷頭斬尾,剔骨除皮,切碎剁爛,數百次和菇粉攪拌等多道工序,因而富有彈性,味道鮮美,口感極佳。魚面的製作同樣相當麻煩,對魚類的加工與魚丸相似,加工後添菇粉,摻水份,經揉、碾、捶、切等,再經微火煎烤成品。魚面入口既脆又韌,風味獨特。
一提起連江魚丸,人們便會想起那富有彈性的魚皮,新鮮可口的肉餡,在熱氣騰騰的湯碗里,浮著幾粒白色的丸子,然後倒上幾滴香醇的醋,撒上幾絲綠色的蔥,這可謂美味佳餚啊!
連江魚丸歷史悠久,它是民間逢年過節桌面上一道不可或缺的菜。在漁區,甚至家家戶戶自己動手製作。人們說,到連江不嘗嘗魚丸,就枉來了這個海洋漁業大縣。
連江縣歷來盛產蟶、蛤、蚶、蠣四大貝類。史載,明朝萬曆年間,沿海居民就已風行"海田種蟶","插竹養蠣","建蚶田","造蛤埕"。養殖縊蟶最為著名的是百勝村,這里出產的縊蟶具有粒大、殼薄、肉肥的特色。縊蟶既有獨特的鮮美味道,脆韌兼備的口感,又富有營養。將其曬干,便於貯藏。用蟶干泡酒,清燉食用,是孕婦難得的滋補品。這里縊蟶除了鮮售福州市和閩東各縣外,還大量制干裝罐,暢銷國內外市場,在京滬一帶更負盛名。
文蛤,俗稱"青敖",殼上有條條棕褐色的花紋,滋味清甜,細嫩醇香,營養價值高,用它加工成"文蛤湯"、"清燉文蛤"等是筵席的佳餚。而"青敖抱蛋"更是名菜。明朝屠本竣的《閩中海錯疏》上說,唐朝文蛤便已充當上貢之物,可見它早是上品。現代中醫認為,文蛤性涼,能滋陰降火,滋補身體,對高血壓、肺病、小孩佝僂病、氣管炎、胃病、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等有一定輔助療效,為"貝中珍品"。蚶的種類繁多,有小巧玲瓏,逗人喜愛,用其下酒,妙不可言的"珠蚶"、"絲蚶";有殼面似屋頂瓦壟,其肉清脆可口的"泥蚶"、"魁蚶";還有表面生有棕褐色毛,受大眾歡迎的廉價的"毛蚶"。馬鼻、坑園等鄉村是連江產蚶名地。
牡蠣,味道清雅,《本草綱目》里轉載宋朝蘇頌的記述中贊揚它"其味美好更有益也,海族為最貴。"生長在連江馬鼻灣的"儈帽牡蠣",素以只大肥嫩馳名各地,享有"營養之王"、"海上牛奶"之稱。它的干品和蠣油暢銷國外,一向為消費者所歡迎。
福州的鍋邊糊很出名,但最正宗應出於連江,在連江早餐很多人選擇鍋邊糊,很便宜又很實惠,但真正要吃到美味的鍋邊糊,要等到夜近,晚上街邊陸陸續續的擺上蒙古包,一溜排都是小吃攤,擺上作鍋邊糊的料,任遊客選擇,選料多樣,從幾元到幾百元的價格都有,保管你吃了還想回味。
連江的餐飲美食之一——肉丸
選上等薯粉、白芋絲、肥膘肉為原料,調入紅糖拌勻,佐以五香粉,還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製成粘劑,放在鋪上荷葉的蒸籠炊熟。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圓狀,入蒸籠時,有意捏成團狀,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膩。民間在春節期間自蒸;市上以「木金肉丸」為名牌,風味獨特。
連江的飲食之一——全節黃瓜魚
「瓜」是閩、台民間對「黃魚」的簡稱,黃魚也叫黃瓜魚、黃花魚。黃魚體長而側扁,肉厚結實,質地細嫩,呈蒜瓣狀,味鮮美,刺少,肉多,肉刺易離,富有營養。「全節黃瓜魚」是將整條黃瓜魚完美無缺加工而成的傳統佳餚。此菜呈金黃色,綴有諸色絲料,外酥香內鮮嫩,芡汁紅潤酸甜,爽口宜人。
製法
●將黃瓜魚身兩側肉面,每隔2厘米剞上深至中骨的斜刀,再用干澱粉敷勻魚體。辣椒、豬肥肉、冬筍、香菇均切成細絲。
●將魚下油鍋炸兩面呈金黃色時倒進漏勺瀝去油,盛入大腰盤,撒上胡椒粉。
●將肥肉、冬筍、香菇、辣椒絲料及蔥段、番茄醬一並下油鍋煸炒,加入醬油、白糖再炒片刻,下骨湯煮沸,用濕澱粉調稀勾芡後,加入醋、花生油推勻,起鍋澆在炸酥的魚體上,淋上芝麻油即成。
連江美食之一——芋粿
主要是糯米磨成漿,經過製作,依靠糖、花生、豆沙、油等佐料而成。時令和節俗不同,分為�、� 、粿、糕4大類。�為圓形,內有虛有實,油炸或流滾粉成,如油�、抱滾�。抱滾�外面滾上拌好的豆粉、黑芝麻和糖,宜邊揉邊吃。�形扁圓,皮薄餡多,或蒸熟,或油炸,如糯米�、菜絲�、豆沙�。粿多三角、四角、菱形,以蒸為主,也可油炸,如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糕多圓形或三角,松軟有彈性,以蒸為主,如盞糕、白發糕、荸薺糕。�粿多是甜食的,也有花生粿、咸餡粿等是鹹味的品種。
連江的美食之一——注油鰻魚
海鰻又稱狼牙、麻魚,屬猛性魚類,肉質細嫩,含脂量很高,為上等食用魚類之一。「注油鰻魚」具有酥、軟兼備的特色,味道分外鮮美,馨香撲鼻,是福州傳統風味佳餚之一。
製法
●鰻魚肉切成長方形12塊。用精鹽、味精、白糖、咖喱粉、五香粉、高梁酒、香糟抓勻,腌漬15分鍾,再加干澱粉、熟豬油調拌均勻。
●將鰻魚塊下油鍋、撥散,油炸至魚塊呈現淡紅色時撈起,放入冷的熟豬油中浸30分鍾,倒在漏勺瀝去油裝盤,淋上芝麻油即成。
連江本地特產:
連江的地方特產之一——皺紋盤鮑(鮑科)
[英文名]Haliotisdiscushannai
[地方名]鮑魚、紫鮑。
[形態特徵]貝殼大,橢圓形,較堅厚。向右旋。螺層3層,縫合不深,螺旋部極小。殼頂鈍,微突出於貝殼表面,但低於貝殼的最高部分。從第二螺層的中部開始至體螺層的邊緣,有一排以20個左右凸起和小孔組成的旋轉螺肋,其末端的4-5個特別大,有開口,呈管狀。殼面被這排突起和小孔分為方部寬大、左部狹長的兩部分。殼口卵圓形,與體螺層大小相等。外唇薄,內唇厚,邊緣呈刃狀。足部特別發達肥厚,分為上、下足。腹面大而平,適宜附著和爬行。殼表面深綠色,生長紋明顯。殼內面銀白色,有綠、紫、珍珠等彩色光澤。
[產地、產季]多分布於我國北部沿海。近年來,連江縣從北方引進鮑魚苗育已獲成功,現主要養殖品種有黑鮑,皺紋盤鮑,九孔鮑,其中工廠化養殖面積達21000平方米,海上養鮑10000籠,成為福建省最大的養鮑基地。年育苗1億多粒,年產商品鮑30噸,一年四季均出產。[經濟價值]鮑肉肥美,為海產中的"八珍"之首,有海中黃金美稱。多供應高級賓館和出口。除鮮食外,亦可加工成罐頭或鮑魚干,售價均昂貴。鮑貝殼即有名的中葯石決明,又是製作貝雕畫的重要材料。
黃魚(石首魚科)
[英文名]Pseudosciaena crocea
[地方名] 黃魚、紅魚、黃瓜、黃花魚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體長30~40厘米,尾柄細長,其長為高的3倍多、頭大而側扁。背側中央枕骨棘不明顯。額部有4個不明顯的小孔、背部和臀鰭的鰭條基部三分之二以上被小圓鱗,背鰭起點在胸鰭起點的上方。
[產地、產季]大黃魚為暖溫性集群洄遊魚類,棲息於近海60米以內的中下層。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全年均可見到。其漁汛旺季為4至6月和10至12月。同時連江縣也是主要的大黃魚養殖基地。近年來,隨著人工育苗技術的成功,大黃魚養殖達到空前熱漲,全縣網箱養殖面積達12000畝,產量達4000噸。
[經濟價值]原是我國主要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其肉質鮮嫩,富含蛋白質,是我國人民喜食的海產魚。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製成風味和特色的水產品。如魚鰾可干製成名貴食品"魚肚",又可製成黃魚膠,作為高級膠合劑的原料。此外,大黃魚還具有葯用價值,其耳石具清熱作用,鰾有潤肺健脾、補氣活血之功能。
連江的節慶活動:
連江的節慶主要隨著民俗傳統的節慶而熱鬧的,一般每年的端午節會在縣城的閩江支流的舉辦劃龍舟比賽,由各個鄉鎮的代表隊參與,橋上橋下擠滿了觀看、吶喊的人群,熱鬧非凡。還有每年的元宵節,家家戶戶掛上新的紅燈籠,觀燈展,農村的地方還興有舞龍舞獅的活動,全村裡巡迴,只要哪家放炮,舞龍舞獅隊就會到哪家去舞上一圈,為家宅帶來平安好運。
B. 連江縣一福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連江縣一福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2017-11-17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連江縣鳳城鎮丹鳳東路33號萬豪商務酒店24層E戶1號。
連江縣一福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22MA2YQABM0G,企業法人林聖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連江縣一福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連江縣一福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C. 連江縣閩運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連江縣閩運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是2009-11-1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連江縣敖江鎮丹鳳東路61號。
連江縣閩運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226966249109,企業法人楊志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連江縣閩運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連江縣城區公共交通運輸;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服務;水產品銷售;食品銷售;日用百貨銷售;煙草製品零售;酒銷售。
通過愛企查查看連江縣閩運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D. 連江縣的社會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集體、個人在縣城建造大量房屋和更新城市基礎設施,尤其1984年以來,在縣城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入了建房高峰期,用地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學。隨著該縣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大為改觀,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連江對外聯接通過增至5條,一步跨入「高鐵時代」,成為福州市規劃的大都市區的組成部分。縣城建成區面積從2000年的5.8平方公里擴展到2010年的13平方公里,規劃區面積已達27平方公里,縣城公園面積從2000年5000平方米擴大到2010年的12萬平方米。
十一五期間,努力構建一個有活力、生態型、有濱江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堅持「向東向南沿江發展」的城市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完善城市的縣域服務中心功能,中心城市形象明顯改觀,城市構架有效拉開,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完成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人民廣場、江濱公園、玉泉山公園、「五大中心」、連江火車站及站前廣場投入使用,馬祖路、文筆東路、金安路等新區路網基本完工。健全完善、園林景觀、水體管網、亮綠工程等市政設施設施,以路網的不斷延伸拉開城市框架,改善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健全提升城市品位。
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快縣域中心城區建設。對接福州城市總體規劃,加強縣域中心城區規劃,科學整合鳳城、敖江、江南資源,有序推進向浦口、東岱拓展,完善城市發展、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等各類發展規劃,提升城市產業水平、人口承載能力和輻射能力,增強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加強中心城區管理,按照「新區開發、老城提升、整體推進」思路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原則,推動城區向東向南沿江發展,加快建設一批城市主幹路網,扎實推進丹鳳東西路、文筆路、北江濱東西路、南敖江路、朝暉路、南江濱路、敖江路四期、連江火車站、琯頭江濱大道等路網建設,做好104國道的過境道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拓展城市發展框架。健全完善市政設施、園林景觀、亮綠工程等配套設施,提升城市品位。 連江的風俗人情淳厚樸素,獨具特色。傳承文明的節日習俗、地域濃郁的生活習俗、源遠流長的生產習俗、獨具色彩的人生習俗以及會聚人文底蘊的交際習俗,共同構成了連江風俗人情的基本內容。
【主食】
該縣主食以稻米、甘薯為主,雜以麥和豆類。沿海地區以甘薯為主,雜以米、麥、豆類,多數早餐稀粥,午、晚餐干飯。農忙時三餐均為干飯,午前午後各加點心一餐。沿海漁民漁汛季節,愛吃糯米干飯或大米、地瓜稀飯,飲家釀酒。副食品主要是:各類蔬菜、豆製品、肉類、蛋品和海產品。佐料有花生油、茶油、菜油、豬油、醬、魚露(蝦油)、糖、醋、酒、鹽等。新中國成立前,一般居民一日三餐粗飯淡菜已很滿足,逢年過節或喜慶之事,才宰雞殺鴨做幾道菜餚。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主食以大米為主,雜以麵粉和復製品。改革開放後,城鄉居民收入日益增加,飲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肉類、蛋品、水產品、奶品逐漸增多,糧食用量逐漸減少。富裕之家開始講究三餐營養搭配。
【風味小吃】
連江縣風味小吃豐富多彩。主要有魚丸、扁肉(餛飩)、肉燕、肉面、拌面、牛雜、鹵味、油餅、麻蛋(麻球)、蠣餅、鍋邊糊、炸芋糅、春卷、煎包等上百種。連江魚丸、魚面,歷來名聞遐邇,享譽海內外。魚丸以新鮮魚剁碎拌薯粉為殼,以瘦肉等為餡,捏成乒乓球大小丸狀,富有彈性,香脆可口,暢銷福州及各縣。20世紀80年代後在上海成為搶手貨,風靡外灘。魚面,以新鮮魚剁碎攪拌薯粉手工製作而成,松軟香脆,是酒席宴會常用佳餚。20世紀80年代後,流行葯膳小吃,在禽畜肉類或魚類中加枸杞、當歸和桂圓等補品或中葯燉煮。
【嗜好】
連江縣群眾歷來喜歡飲茶,當地產的綠茶以清明、清明前採摘的「清明茶」、「明前茶」尤受歡迎。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飲用可樂、果汁等飲料。20世紀80年代後咖啡成為待客上等飲料,並時尚礦泉水,但茶仍為主要飲料,中、老年人尤喜飲茶。
縣內百姓喜飲家釀酒,以橘米黃酒為主,沿海夏天多飲地瓜燒制的白酒。20世紀80年代後啤酒消費呈逐年上升勢頭,飲酒習慣有所改變。
【服 式】
清及清前,漢族男裝多上為對襟衣,下為扭襠褲;女裝上為偏襟衣,下為扭檔褲;殷富商紳及教師才有穿長衫、馬褂。衣褲布料多系手織棉布和薴布,色調單一,藍、黑為主;少數人用絲、綢、緞等縫制。畲族服裝獨具特色,男服與漢族基本相似。只在衣襟和袖口飾以鑲邊;女上身著鳳凰裝,襟、袖都用五色花線鑲邊,腰束紅藍相間帶穗的絲織綵帶,肚前圍四方綉花鑲邊圍身裙;下身穿短褲,腿裹紅布條。
民國時期,城鎮開始流行中山裝、學生裝和女旗袍。布料有卡其、斜紋、府綢、香紋紗、陰丹士林、廠布、呢絨、嗶吱類;少數人開始用羊毛線編織衣褲。
1949年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除傳統款式外,新添有:列寧裝、工作服、捷克衫、棉衣等。「文化大革命」期間,青年男女流行草綠色、黃色、灰色的軍式便裝和軍大衣。20世紀80年代起,人們注重服裝的質料、色調、款式和名牌,男女服裝不斷變化,色調鮮明多樣,有西裝、運動服、皮衣、風雪衣、外套、蝙蝠衫、牛仔衣、羊毛衫、兔毛衫、夾克衫、呢大衣和新式旗袍等。褲式有:喇叭褲、直筒褲、西褲、健美褲等。裙式有;百褶裙、三角裙、背帶裙、背心裙、牛仔裙、超短裙等,連衣裙曾風行80年代中期。各種服裝用料有:晴綸、毛料、人造絲綢、人造革和真絲、皮革等。
【鞋式】
清末,男子穿圓口布鞋,農村普遍穿木屐,夏夜走路響聲清脆。女子穿圓口綉花牲,老婦穿小腳尖頭綉花鞋,平時農婦多穿草屐。民國初期廢除女子纏足,年輕的女子不再穿綉花鞋。男子開始時尚綁帶球鞋、雨鞋,少數富家男子穿皮鞋。新中國成立後,鞋類款式隨生活水平提高逐漸變化,有球鞋、雨鞋、解放鞋、松緊帶鞋、皮鞋、塑料涼鞋、各式仿皮鞋等。20世紀80年代始流行旅遊鞋、登山鞋,但最普遍的還是皮鞋和塑料涼鞋。農民下地勞動開始穿長筒雨鞋。
【發型】
清代,漢族男子前額剃光,後腦勺留長辮,盤頭而束,戴碗帽。未婚女子齊眉梳單長辮;已婚女子梳髻。清末,境內革命黨人已先剪辮,至民國時男子普遍剪辮。男式發型多「海軍式」,戴呢帽。子發式有齊腰雙長辮、羊角辮。畲族女子發式別具風格:未婚結發辮,已婚梳鳳凰冠(螺式盤龍髻),發束絨線(年老扎藍線、年輕扎紅線)。新中國成立初,漢族中青年男子理「一片倒」和「三七開」發型。流行戴解放帽或工程帽,老人剪平頂發型。戴風帽、猴帽、棉帽。老年婦女皆梳髻戴黑絨帽。兒童戴風帽。20世紀80年代男子多理分頭和平頭,青壯年女子多為齊耳短發,有的燙發,少數青年男女講究梳理港式、廣式發型。
【首飾】
新中國成立前,女子梳髻時尚插銀簪、銀剔、銀花、銀耳扒,手戴銀鐲、銀戒指,耳戴銀耳環。富家女子戴金環、金戒指及珍珠、瑪瑙玉鐲、翠玉等首飾。畲族婦女喜插銀釵、別銀針,未婚女子戴耳環,已婚女掛耳墜。50~70年代,漢族女子已不時興戴首飾。20世紀80年代後。女子戴首飾又開始普遍,也有男子佩戴飾品。
【行旅】
清代以前,連江縣水路交通以乘木帆船、舢板為主。民國時閩江、敖江已有機動輪船。陸路靠步行。少數人坐轎或坐篼。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短途仍靠步行,中長途多以自行車、汽車、機帆船、輪船代步。20世紀70年代。自行車十分普及,城鄉男女上下班及下田勞動、送肥料、點心等均騎自行車。20世紀80年代中期摩托車成為代步工具日漸風行。後期人力三輪車充塞縣城,既載人又送貨,直抵家門。出遠門旅行則有汽車抵福州或馬尾,然後再乘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到各地,十分方便。 連江的先民從外地遷移到連江這塊鍾靈毓秀的沃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們選擇敖江流域和丹陽、蓼沿、東岱、透堡等地的江河兩岸土地肥沃的地方群居棲息。那個時期,人類已經進入母系或父系的氏族社會,開始磨製石器、製作石鏃,製造弓箭,燒制粗糙的陶制器皿。
從全縣文化遺址大普查來看,已發現古人類使用過的石刀、石斧、石錛(古代人用石片磨製成的耕作器具)、石鏃(古代人用石片磨製成的箭矢,即箭的前端部分)、石環以及印有方格紋、席紋、幾何紋、籃紋的陶器和化石標本380多件,經福建省文物部門專家分類鑒定,確認是新石器晚期和青銅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這些文化遺址主要分布敖江、丹陽、蓼沿、潘渡、東岱、透堡等6個鄉鎮沿江、溪兩岸30個村莊的荒山、嶺地。其中東岱鎮的雲居山文化遺址面積最廣,分布范圍約10萬平方米,是連江先民最多的聚居地。
古代窯址
窯址,是製作陶、瓷器皿的生產場地。連江早在南朝至宋代就開始發展陶瓷生產,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在宋、元、明、清時代就已馳名中外,是福建省四大窯系之一。連江生產的陶瓷遠銷東南亞十幾個國家,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還珍藏連江浦口龍窯生產的青瓷、白瓷和黑釉精品。
全縣各地較出名的有江南鄉的魁岐、己古窯址,官坂的塘里窯址,長龍鎮的真茹窯址,透堡鎮的館讀窯址和浦口鎮的浦口窯址。規模比較大的為魁岐村南山窯址,分布五個山丘,范圍4000多平方米,陶瓷場地堆積層厚度達3米。從該窯址採集到的瓷器有碗、碟、盞、瓶、罐等生活器皿以及支圈、匣缽、墊座等窯具。陶瓷紋飾有印花紋、凹弦紋、篾紋以及卷草花卉等形狀。釉色有青黃、青綠兩種,經鑒定為南宋至元代時期窯址。
浦口窯址,以龍窯(龍窯:磚砌窯灶,窯長3050米不等,窯首設灶口,窯尾設煙囪,窯中疊放坯具,形似長蛇,古名龍窯。)為主,共有36個窯,號稱三十六龍窯而聞名,分布浦口鎮公路兩側十幾個山丘和現中學所在地,范圍1平方多公里,是連江古代瓷器生產窯數最多、規模最大、花色品種最多樣的窯址。生產的陶瓷有黑釉、灰白、青花等,兼以生產彩色瓷,工藝、風格獨特,花色品種不斷更新,器皿製作形式多樣化,除碗、杯、碟、盞外,還生產工藝要求較高的長頸瓶、圓唇撤口瓶、鼓腹瓶等數十種花瓶產品,窯窯各具一格。經鑒定為南宋至明代時期的古窯址。浦口窯址和魁岐窯址,同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和澳大利亞專家在定海灣聯合進行水下考古,挖掘出土數千件陶瓷器,澳專家還實地考察了浦口龍窯,經分析、考證大部分是浦口龍窯生產的。
古沉船遺址
從閩江口至黃岐灣海域,古稱甘棠港,是古今中外舟楫通航的主要航道,但由於古代沒有航標設置,加上這裏海域暗礁密布,船隻夜航,經常觸礁沉沒。
據文物管理部門考察,先後在黃岐鎮長沙村西南方1200米海域、筱埕鎮蛤沙村東南方3500米海域和定海村250米海域發現11處古沉船遺址。從沉船點相繼發掘陶瓷製品碗、壺、缽、杯、罐,端硯,鐵炮,銅銃等水下文物3000多件,經鑒定系宋、元、明、清時期的沉船遺址。
1990年3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東南亞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員柯萊德·克拉克和西澳大利亞海洋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吉米·格林、技術員羅伯特·理查德,會同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研究員張威以及國家文物局文物處考古人員,在福建省博物館、福州市博物館和連江縣文化局的配合下,帶領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班學員11人,進駐該縣筱埕鎮定海村,對周圍300米海域進行為時三個月的水下考古,摸清了該海域9處古代沉船遺址,從海底挖掘出陶瓷器皿等文物2000多件,以及許多沉船的殘板,並拍攝了海底沉船分布地點和海底文物的錄像,測繪沉船點與文物分布地形圖,對沉船位置進行了定標、定點,成功地完成了定海水下考古任務。中澳雙方聯合撰寫了連江縣定海水下考古學術論文,當年11月在《世界考古學報》上發表。
1975年還在敖江大王宮出土了獨木舟,現珍藏於福建省博物館。 連江文物蘊藏量豐富。20世紀50至60年代開始徵集和發掘部分文物。70年代後開始有組織地進行徵集和發掘工作,至2005年連江博物館珍藏文物達4000多件,其中國家二、三級文物達2000多件,位列福州市五區八縣之首位。
文物品種有石器、陶器、瓷器、金屬器、玉器、木雕、石刻、文具、貨幣、布帛、磚瓦、族譜、拓片等類別。大部分文物是從民間、寺廟、古墓葬、建築工地、水下沉船遺址等徵集或挖掘而來。
1993年3月鳳城鎮玉山挖掘1座宋代古墓,出土鐵牛、石硯、石俑等文物97件。1997年6月縣文物部門配合北京故宮博物院古陶瓷專家馮銘生對浦口宋代古陶瓷窯址進行考察、鑒定,採集100多件古陶瓷標本。1981年5月鳳城北門群眾建房挖基時發現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連江鑄造鐵炮2尊。同年8月,東湖鎮東塘村在荒廢已久的何姓花園里挖掘出一壇古錢幣,重達150公斤,其中有30多件宋代古錢幣,系珍貴文物。1987年定海小學少先隊員,先後捐獻出宋至清代陶瓷文物800多件,學校設立文物展覽室,作為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8年縣文化館配合福州市文管會,在筱埕鎮大埕口村發掘晉代古墓葬3座,徵集出土文物21件,其中陶瓷雞首壺屬罕見的文物珍品。
1990年在定海村徵集「國姓府」(即明朝皇帝賜鄭成功朱姓,故鄭成功以「國姓」為標志,如「國姓府」、「國姓船」、「國姓壺」等等。)銅銃1件,經鑒定系民族英雄鄭成功水師船所使用的小型火炮。珍藏在連江縣博物館,其復製品在廈門市鄭成功紀念館展出。 古塔和古橋是連江標志性建築。
古塔:古塔主要有唐代天王寺瑞光塔、元代雲居寺普光塔和明代斗門寺含光塔。
古橋:連江水陸交通便利,境內多河流,3公里以上溪流多達73條。據縣志記載,連江有古橋149座,後隨歷史變遷,或毀於水火,或毀於戰亂,或為現代公路橋所替代。倖存下來的46座古橋中,建於宋代的有8座,元代的有2座,明代的有6座,清代的有19座,年代失考的有12座。較為有名的有縣城的通濟橋、蓼沿的朱公橋以及官坂的塘邊橋。
E. 連江縣康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連江縣康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2018-02-22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連江縣鳳城鎮丹鳳東路33號萬豪商務酒店24層E戶2號。
連江縣康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22MA31GWJF1L,企業法人陳自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連江縣康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連江縣康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F. 福州東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近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建設,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八部委《關於開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的通知》(發改規劃〔2019〕1947號)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據悉,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涵蓋福州市倉山區、長樂區、馬尾區、福清市、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平潭綜合實驗區,寧德市霞浦縣,實施面積約89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2萬人。至2019年底,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67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8725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58億元,為開展城鄉融合發展探索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按照《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要求,緊緊圍繞試驗目標,立足本省實際,到2022年,試驗區力爭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上率先取得突破,阻礙城鄉要素流動的制度性障礙明顯減少,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逐步縮小,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機制初步建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措施。到2025年,試驗區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基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面形成,城鄉普惠的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農村產權保護交易制度基本建立,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更加成熟,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力爭福州市常住人口近千萬,打造濱江濱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市能級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產生較強的引領示範帶動效應。
以下為重點試驗措施(原文):
(一)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
1.試驗內容。全面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建立人才加入鄉村制度,允許符合條件的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
2.試驗措施。進一步放開放寬落戶限制。推動有條件的地區試行以居住證為依據,在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逐步實現城市未落戶常住人口同等享有同等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分擔機制,落實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充分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作用,在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支持引導其依法轉讓上述權益。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就業能力。(責任單位:省公安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人社廳,福州市人民政府、寧德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各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以下試驗措施均需各地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構建人才入鄉長效機制。制定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激勵政策,構建保障各類人才入鄉返鄉創業興業的長效政策體系。建設專家服務基地、「人才驛站」、「人才之家」,開展引智專項計劃、「院士專家八閩行」等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實現省級科技特派員鄉鎮全覆蓋,為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農村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等提供農村科技創業服務。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城鄉教師配置,推進校際和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建設,建設家門口優質學校。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擴面提質,深入實施醫療衛生對口幫扶,支持縣級醫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推動「五千專家下鄉進村」服務對試驗區重點實行傾斜,鼓勵在職或退休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農藝師通過下鄉技術指導、投資興業、行醫送教、規劃設計、文化保護及風貌打造等方式,服務試驗區鄉村振興事業。打造一批農村社區「三社聯動」典型示範項目。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探索人才加入機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社廳、衛健委、農業農村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二)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
1.試驗內容。探索在政府引導下工商資本與農民集體合作共贏模式,統籌利用鄉村資源資產、工商資本和金融資本,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2.試驗措施。探索合作開發成果共享模式。支持試驗區優先作為棚戶區城中村改造「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試點,推進由有經營性資產的村(居)主導,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組織,歸集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居民的資源、資產、資金,探索「社會資本+平台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社會資本+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平台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等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完善集體資產收益分配製度,積極賦予並落實集體成員的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益,探索建立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機制,明確有償退出的范圍、條件和程序。(責任單位:省住建廳、農業農村廳
拓寬多元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實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加大對試驗區城鄉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項目實施主體依法依規使用政府購買服務合同向金融機構融資。對於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地塊符合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條件的,支持按照程序申請發行專項債券,用於棚戶區城中村土地一級開發。(責任單位:省發改委、財政廳、住建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國開行福建分行、農發行福建分行)
(三)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
1.試驗內容。選擇一批產業園區或功能區,率先打造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在先行區內重點優化提升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和各類農業園區,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實現城鄉生產要素的跨界流動和高效配置。
2.試驗措施。強化載體平台支撐。推進福州倉山區、長樂區、馬尾區、福清市、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平潭綜合實驗區、寧德霞浦縣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建設,完善配套設施,積極培育打造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推進美麗鄉村和各類農業園區優化升級,圍繞十大鄉村特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培育多主體參與、多業態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聯結、多模式創新的農業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專業村,重點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合作社示範社。持續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支持實力較強的涉農企業發揮技術、資源、品牌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重點培育一批「金牌旅遊村」,打造鄉村旅遊知名品牌,爭創更多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探索開展供銷合作社綜合服務試點,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提供多樣化生產性服務,持續提升農產品產業鏈和附加值。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加大力度開展上市後備企業培育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園區申報國家或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責任單位:省發改委、工信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旅廳、供銷社,福建證監局)
優化空間要素保障。支持提升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休閑農業、鄉村旅遊項目建設的用地需求。各地編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農業園區、旅遊項目中,屬於永久性設施建設用地的,依法按照建設用地管理;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按照現用途管理。(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
創新信貸支持手段。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因地制宜推出項目融資模式,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村保險體系,保障特色產業發展、完善小城鎮聯結城鄉功能,鼓勵打造集聚特色產業的創新創業生態圈。探索豐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林權、承包地經營權、集體資產股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抵押擔保方式。(責任單位:省發改委、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金融監管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銀保監局,農發行福建分行)
(四)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1.試驗內容。探索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完善自然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可持續的城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2.試驗措施。開展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探索建立生態產品目錄清單,不斷完善指標體系、技術規范和核算流程,科學評估各類生態產品的潛在價值量,進一步摸清生態系統「家底」。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逐步形成自然資源資產政府公示價格體系。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納入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容,進一步引導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審計廳、林業局)
健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研究制定生態產品政府采購目錄,探索建立根據生態產品質量和價值確定財政轉移支付額度、橫向生態補償額度的體制機制。推進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完善碳排放權、用能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交易制度,支持開展綠色金融創新。(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工信廳、自然資源廳、林業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五)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
1.試驗內容。推動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構建分級分類投入機制,建設城際鐵路、鄉村產業路旅遊路、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垃圾污水一體處理體系、冷鏈物流設施、防災減災設施等,明確投入主體和產權歸屬。
2.試驗措施。完善城鄉統籌規劃制度和多元投入機制。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優化城鄉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實現市縣城鄉國土空間規劃全域覆蓋、全要素管控。選取若干條件成熟的地區探索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鄉村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定位,健全分級分類投入機制,構建事權清晰、權責一致的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因地制宜開展對養老服務、軌道交通、租賃住房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信貸業務。鼓勵探索通過投貸聯動及同業合作,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金融業務創新轉型取得突破性實質性進展。(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住建廳、財政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國開行福建分行、農發行福建分行)
提高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推進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支持福州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溫福高鐵、莆田至福州機場城際鐵路(F2線)、寧德至福州機場城際鐵路(F3線)等項目規劃建設,加快福州市軌道交通建設,全方位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省發改委、住建廳、農業農村廳、交通運輸廳)
四、實施保障
(一)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在試驗區建設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城鄉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試驗區內各市、縣(區)要成立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城鎮化工作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細化可操作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政策舉措,確保將改革實驗任務落實落細、責任落實到人,全力推動試驗區各項工作扎實落地。
(二)加強政策支持。通過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支持試驗區發展。支持試驗區內各縣(市、區)在規劃中預留不超過5%的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於零星分散的單獨選址農業綜合設施、鄉村旅遊設施等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建設。安排年度用地計劃指標時,優先考慮支持試驗區城鄉融合建設項目。在分配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時,傾斜支持試驗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要求,重點支持鄉村振興、社會民生事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對符合用林條件的城鄉融合項目,優先安排林地定額指標,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即到即審。在申報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民營企業下鄉發展試點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等時,優先支持試驗區。
(三)加強評估推廣。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要求和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進度加強跟蹤指導,促進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適時組織對試驗區進行試點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作為相關政策傾斜和資金獎補分配的參考依據。及時總結推廣可復制的典型經驗,最大程度發揮試驗區城鄉融合示範的輻射帶動作用。
G. 連江縣的變化
連江
連江縣
概況
連江古稱溫麻。三國時代,孫吳為鞏固東南海防,派將弁在連江修造船隻,設溫麻船屯,溫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業三年(607年)並入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從閩縣拆出重置溫麻縣,其年改名連江並沿用至今。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北枕東祭,南瞰鰲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飛的鳳凰,故名鳳城。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計18年)屬閩侯專區,二次(計16年)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1日第二次歸屬福州市轄區至今。現全縣轄16個鎮、6個鄉、266個行政村(居),人口62萬。
連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台灣、馬祖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為歷代軍事、交通之要地。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山海資源豐富,可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連江縣旅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4.2萬人,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距馬祖最近處僅8000米,對台(馬)貿易十分活躍,特別是與馬祖列島的民間親情往來頻繁,連江縣已成為海峽兩岸實現「三通」的前沿和閩台經貿合作的「黃金口岸」,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
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縣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連江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人才、政策優勢,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進一步加快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取得長足進展,先後被評?quot;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等稱號。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70.8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6.08億元,財政總收入2.68億元,1999年、200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和經濟"實力"十強縣。
中國水產大縣
連江縣海域遼闊,海岸線長209公里,有大小島域82個,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2.7倍。
大官坂貝類養殖場
全縣22個鄉鎮中漁業鄉鎮13個,從業人口佔全縣總人口1/3。連江縣有著豐富的海產資源,海洋魚類有500多種,其中經濟魚類有100多種。境內著名的「三灣三口」(黃岐灣、羅源灣、定海灣,閩江口、敖江口、可門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產生產區,先後被列為福建省「現代漁業示範區」,「海洋開發試驗區」,中科院海洋所的「貝藻類養殖試驗區」,實現科學養殖規模化、海水捕撈遠洋化、精深加工系列化。2000年水產品總量為57.9萬噸,連續22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國縣級第二位。
中國水產食品加工業的搖籃
2000年連江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獲得「中國(福州)食品工業園」冠名權。園區已實現「三通一平」達千畝,37家內外資食品企業入駐園區,並初具規模,帶動連江縣海洋經濟發展。
水產加工
同時,企業利用外資的嫁接,科學技術的開發,實現了量的擴張和質的升華,目前,全縣擁有水產加工企業153家,其中百勝海味廠、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被列入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水產品年加工量17萬噸,產值達14億元,水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形成冷凍保鮮、料理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罐頭食品、飼料加工等多層次水產加工產品體系,主要產品有海帶結、海帶卷、魚丸、魚面、單凍鰻片、章魚球、蝦仁、蝦皮等幾十種加工產品,其中海帶產量佔全國銷量2/3,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國、日本、南韓、台灣等。
投資興業的百年福地
近年來,連江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投資10多億元使基礎設施由制約型向適應型乃至超前型轉變。
交通便捷
城區距馬尾港35公里、福州45公里、長樂國際機場57公里、擬建中福溫鐵路連江站3KM,104國道和同三高速公路貫穿境內。
蓮荷路
港口建設步伐加快,開發建設了官頭3000噸對台貿易碼頭、黃岐千噸級碼頭和下宮500噸客貨碼頭,可門港和粗蘆島深港碼頭也正在抓緊前期准備工作。全縣海運總噸位達21.4萬噸,擁有運力居全省第一的鄉鎮海運企業,共同構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通信齊全
全縣程式控制電話容量達7萬多門,移動電訊覆蓋全縣,可實現數據通信和多媒體通信。
水電充裕
福建省第六大江——敖江從園區中間依城而過,淡水充足,地熱資源豐富,目前日供熱水能力為6000噸,是全省第二個「溫泉縣城」。電力除省網直供外還擁有山仔、塘坂等水電廠,總裝機容量6.8萬千瓦,跨入全國100個裝機萬千瓦縣行列。城區「三縱四橫」主幹路網基本形成,市政設施建設逐步配套,城市雛形可見,被評為省二級文明縣城。
政策保障
解放思想、營造寬松的投資軟環境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除落實國家、省市一系列優惠政策外,我縣還成立了投資服務項目中心,並制立實施了《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意見的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快水產加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關於建立和實行投資項目審報代辦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對外商投資基礎上實行會審制、限時制、代理制、檢查報告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規定》等文件,並在地方稅收留成、土地規費、水、電等方面做最大的讓利優惠,使我縣投資環境更趨於明朗和寬松。
旅遊業發展極具潛力
連江縣山清水秀,山海兼具的自然景觀和古今爭輝的人文景觀,構成豐富的旅遊資源主體。境內有名山16座,古物遺跡3處,古剎157座,奇峰、怪岩、幽洞、名潭100多處,名家摩岩石刻和歷史碑記150多處。
含光塔
主要景點有:敖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青芝山百洞山、閩江口「五虎守門」和「雙龜鎖口」、定海灣古沉船文物、長門古炮台以及宋朝理學家朱熹遺墨、明朝學者陳第墓、民國國府主席林森藏骨塔等名勝古跡,聞名遐邇,黃岐半島戰備時期遺留下的眾多軍事設施神秘誘人,獨具魅力。目前,我縣已開發三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線路。一是以省級風景名勝區青芝山為主軸的閩江口旅遊線路,展示沿江、山川風貌;二是以黃岐半島為依託的濱海旅遊線,體現海濱風光、海鮮風味和台馬特色;三是以貴安溫泉高爾夫球場和山仔庫區為重點的西部旅遊線,突出溫泉療養、體育旅遊和畲族風情,旅遊將成為我縣跨世紀的新興產業。
H. 福州第二十五中這個學校怎麼樣
福州二十五中原本是台江區最差的學校,不過在小學升初中劃片之後開始慢慢有好轉了,真正考上大學的人也開始漸漸多起來了。
2007年秋季,開始正式將辦學地點定為福州市晉安區鱔溪(即接替福建工程學院鱔溪舊校區)。
2010年,學院順利通過國家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4年5月23日,國家教育部下文批准,在福州海峽職業技術學院基礎上籌建本科層次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定名為「福州理工學院」,籌建期限為一年。
2014年9月,學校正式搬遷至福建省連江縣潘渡鄉潘渡大橋旁。
福州海峽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福州海峽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位於福州市江濱東大道108號。
2005年,因學院發展變更,將學院教學點臨時搬遷至福州軟體園內的軟體學院內。
2006年,院辦學地點又改為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61號。
I. 連江縣至長龍公路建於1957年
說這這個連江縣至長隆公路是建於1957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