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氣象信息這樣的市場運作適合所有的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嗎
答:氣象信息這樣的市場運作事實應該適合所有的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
Ⅱ 公共氣象服務到底是做什麼的
1、承擔省級公眾氣象服務產品的製作,承擔面向省級(全省性)媒體的公眾氣象服務信息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承擔省級突發公共事件氣象服務信息發布工作;承擔省級(全省性)公眾氣象服務業務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承擔省級(全省性)氣象服務信息發布手段的建設和推廣等。
6、承擔對全省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的業務指導;負責甘肅麥克氣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管理和經營;承擔全省氣象服務科學研究和合作交流等。
7、承擔省級公眾氣象服務的增值服務和專業有償氣象服務等。
8、承辦省氣象局交辦的其他事項等。
Ⅲ 餓了么與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推出首個騎手天氣,解決了哪些問題
首先幫助騎手解決了在遭遇災害前的時間安排,其次提高了外賣送達的准時性,一方面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另一方面打造了平台的優勢。 天氣因素對騎手出行非常重要,中國氣象局聯手餓了么將氣象數據和外賣行業數據結合,是一種新型服務方式。能夠更好發揮氣象數據在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上的重要作用,提升騎手們的配送安全。
Ⅳ 中央氣象台的服務產品
中央氣象台(國家氣象中心)除了每天對公眾發布的早間、午間和晚間的天氣預報外,還對政府的相關部門做決策服務以及防災、減災等的預警業務,這些服務是面向大眾的公益服務。通過廣播、電台、報紙等傳統媒體和新興的互聯網、寬頻網路,以及聲訊、熱線電話、簡訊、WAP等電信增值通道,向用戶提供快速、准確、權威、優質的氣象信息服務。
Ⅳ 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1〕135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氣象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國發 〔2011〕20 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國辦發 〔2011〕33 號)和 《國土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關於深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合作的框架協議》有關精神,進一步推進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共同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體系建設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根據地質災害實際情況,圍繞地質災害防治氣象服務需求,採用多種方式,爭取多方支持,依託現有資源,共同推動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綜合的地質災害氣象觀測站網,加快對易發區及周邊地區氣象觀測站的升級改造,加強對已建氣象設施的維護和保障,使氣象觀測設施處於良好運行狀態,以滿足地質災害易發區市 (地、州)、縣 (區、市)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順利開展的需要。
二、健全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應急聯動工作機制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加快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和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共享平台,建立會商機制,共同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要建立應對惡劣天氣特別是突發強降雨等極端氣象條件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國土資源部門應根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加強應急值守,一旦發生 4 級以上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的災害性天氣,要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切實做好應對防範工作。氣象部門應加強 4 級以上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和服務保障工作,根據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的地質災害發生情況,組織開展加密觀測和針對性的預報服務會商,及時提供氣象服務信息,並提出相關防範意見和措施建議。要依託現有通信專線,進一步加強雙方信息數據共享,重點加強地質災害易發區監測、災害數據的充分共享。要進一步加強應急聯動能力建設,完善雙方信息互通制度,拓展災害應急聯動方式渠道,豐富應急聯動技術手段。雙方要明確各自的責任部門、聯絡人員及聯系方式,做到責任到人。
三、大力推進地質災害氣象業務標准體系建設
要加強科研和聯合攻關,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氣象業務標准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地質災害氣象監測預警預報精細化水平。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聯合制定地質災害易發區氣象觀測站建設安裝、運行維護、檢測校準、通訊協議、信息交換共享、預報服務產品製作、信息發布等方面的規范和標准,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相關標准和規范的編制工作,促進地質災害氣象業務的規范化發展。聯合加強對各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要針對地質災害突發性強等特點,聯合研發 6 小時間隔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產品,逐步開展地質災害短時臨近預警預報業務。要積極推動基層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的深入開展,推進福建省泉州市、雲南省玉溪市和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深入開展精細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試驗研究,探索積累經驗並在全國推廣應用。
四、全面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能力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不斷加強易災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學校、農村等地區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及氣象災害信息發布傳播設施建設,努力拓寬預報預警信息覆蓋范圍。要加強與廣電、電信、城建等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通過建立協同高效的聯合響應機制,利用電視和電台、手機簡訊、城區顯著位置電子廣告牌等設施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保證預報預警信息渠道暢通、播發及時。
五、積極探索建立多樣化的地質災害防治合作模式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根據各地特點和需求,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地質災害氣象業務發展長效合作機制,建立多方參與、權責明晰的地質災害氣象監測系統建設、運營維護與服務提供模式。對於面向公眾的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實況監測信息等服務,屬氣象部門公益服務范疇的,由各級氣象部門無償提供。對於相關部門和單位提出的個性化地質災害氣象服務需求,由氣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通過協議方式予以提供。
國土資源部 中國氣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Ⅵ 服務對象及服務類型
我國的氣象信息服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為政府決策提供氣象服務,各級政府部門利用氣象服務以防禦各種氣象災害,減少損失,並利用天氣、氣候資源和條件進行氣候區劃、農業綜合開發、可持續發展規劃等;二是為社會公眾氣象服務,社會公眾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電話、Internet、手機等獲取各種氣象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安排工作、生活、休閑等,做到趨利避害、提高生活質量:三是為企業提供專業氣象服務,有關企業等專業顧客利用專業氣象服務安排生產和銷售。
氣象資料及數據產品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政府部門、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人員。依據顧客對氣象資料使用的不同需要,中國氣象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把服務對象即顧客分為四類:(1) 普通顧客,顧客打開網站,不需要進行注冊,就成為共享服務的普通顧客。作為普通顧客,可以在共享網站上無償下載、瀏覽、查詢網上發布的氣象資料共享零級數據以及國內外數據資源動態,數據集產品介紹等相關信息。(2) 會員顧客,顧客可以通過網路在線方式申請,成為會員顧客。會員顧客要在網上簽定數據使用協議,是資料使用的最終顧客。作為會員顧客,可以在氣象資料共享網站下載、瀏覽和查詢氣象資料共享零級、一級數據。(3) 核心顧客,顧客是國內從事非盈利性氣象工作、國內從事非盈利性科研項目的研究人員,有重大科研項目,是項目參加人之一均可申請成為氣象資料共享服務的核心顧客。成為核心顧客,要以離線方式簽定資料使用協議,為資料的最終顧客。核心顧客可以在氣象資料共享網站下載、瀏覽和查詢氣象資料共享零級、一級、二級數據。(4) 特別顧客,公務顧客,以及參與氣象資料共享建設而與負責共享氣象資料發布工作的單位達成特定資料交換或共享服務協議的機構和組織,或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個人或機構,可以通過簽訂特別協議而成為氣象科學數據的特別顧客。作為公務顧客,可以按需求和指定的方式在線或離線獲得氣象資料各級數據。
氣象數據提供利用按顧客對象、級別分為:無償服務、有償服務兩類。
1.無償服務
酌情收取必要的復制和交付資料所需的成本費外,不再收取任何數據採集和存檔所花的費用。主要包括以下情況:
(1)我國參加世界氣象組織全球通信系統(GTS)交換的地面氣象台站的定時(4次)觀測報告和高空站的定時(2次)觀測報告;
(2)我國參加地面氣候資料國際交換的氣象站的氣溫、氣壓、濕度、風、降水、日照等基本氣象要素當年的月、年統計值;
(3)各級黨、政、軍機構、組織用於公務活動所需的氣象數據;
(4)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聯合國駐華機構用於公務活動所需的氣象數據;
(5)從事氣象工作的機構、事業單位開展的公益服務所需的氣象數據;
(6)國內非營利性科研和教育機構從事非商業性活動所需的氣象數據。
2.有償服務
除收取資料復制和交付成本費外,酌情收取必須的資料加工處理費用。包括以下情況:
(1)國內外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經營性活動所需的氣象數據;
(2)為國內外企業、事業、科研單位非公務活動提供專項或特殊加工的氣象數據。
(3)通過網路向社會發布的基本氣象數據及數據集產品,公眾均可無償下載。以離線方式(抄錄、復印、拷貝、加工)提供的基本氣象數據及數據集產品,按顧客級別區分有償或無償。
Ⅶ 公共氣象服務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樣子好看 語言甜美~~服務要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