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試析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的參與機制

試析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的參與機制

發布時間:2021-10-06 11:24:52

『壹』 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公共服務供給體制

。公共服務的覆蓋面還比較低,體制還不健全,不能很好地適應和諧社會的要求。在和諧社會構建中,要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而又有效的公共服務供給體制。 關鍵詞: 和諧社會構建,公共服務供給體制,政府主體,非政府主體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正經歷著利益關系深刻變化、公共需求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實現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職能轉變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決定性 影響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本質是公共服務。無論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督,還是社會管理 ,都是公共服務,都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但這不是要政府包攬一切,而是要求政府與社會和諧互動,創造公共服務政府供給主體與非政府供給主體之間、服務者與服務對象之間和諧互動的平台。 公共服務供給 公共服務是指提供給大眾的具有以下特性的任何一種服務:在這些服務的提供過程方面存在著潛在的嚴重市場失靈(被寬泛地解釋為公平與效率原因),這說明了政府介入的合理性,政府介入的方式包括生產、資助和監管(Grout & Stevens,2003)。由於市場本身存在著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競爭不完全以及社會公平得不到足夠重視等一系列 問題 ,不能完全依靠市場機制提供公共服務。因此,政府必須適度介入和積極干預公共服務的供給。政府幹預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提供公共服務、付費購買公共服務和對多種服務供給主體進行監管。 公共服務從功能方面可以分為三大類:維護公共服務,如國家安全、行政管理和國防外交等;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公共服務,如政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等;社會性公共服務,如教育、社會保障、公共醫療衛生、 科技 、環保等。公共服務也可以從性質上分成三大類:監督型公共服務,如國家行政管理;純公共服務,如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環境保護;准公共服務,如發展非義務教育、新聞出版等。通過以上的分類可以看出,由於種類不同,公共服務供給的體制也有不同。英法等國主要由政府直接開辦醫療機構提供;美國、荷蘭等國也有政府開辦的 醫院 ,但更多依靠政府、商業保險機構和個人提供資金,向盈利和非盈利的醫院購買服務,同時由政府監管機構、行業自律組織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對服務價格、質量等進行監管。對傳統的公共服務如基礎教育,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由政府開辦的機構直接提供。 新 中國 建立後,公共物品供給由政府壟斷,在城市,社會成員則依附於所在單位,公共服務供給轉變為單位集體福利;在 農村 ,隨著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合作化進程深入,互助組一初級社一高級社的發展也是行政權力延伸的軌跡。1958年,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推廣標志政府成為公共服務供給的主體。 計劃經濟體制相配套的「全權全能政府」包攬公共物品供給存在諸多弊端,並且在實踐中舉步維艱。20世紀80年代後期,公共物品供給體制的改革陸續展開,主要體現為:向地方分權,鼓勵地方政府參與;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轉換經營機制,建立 現代 企業 制度等。 改革開放以來,公共服務供給的改革是為了解決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雙重難題。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完全由政府和公有制企業為主體的單一性的公有公益供給方式,轉化為公有私益(公共所有,私人獲益)、私有公益(私人所有,公眾獲益)和公有公益(公共所有,公眾獲益)三者並存、共同負擔的多元化格局,供給主體分為公有、私有與合作等多種模式,消費方式分為有償消費和無償消費方式。 通過以上的 分析 ,可以看出,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並不就是指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只能是政府,而是著眼於多個方面,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務的供給中准確定位,不能缺位,不能越位。總體的要求應該是: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高水平的政府公共服務監管能力;適應我國實際的公共服務模式。 和諧社會構建與公共服務供給 西方20世紀70年代的行政改革給人們的啟迪之一是:隨著社會進步,特別是 科學 技術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在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眾的關繫上,傳統意義上的政府職能將發生變化,政府會把更多職能以多種形式下放給社會中那些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承擔。這些組織不僅要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而且要承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 因此,根據國際經驗和我國當前實際情況,在公共服務的供給中要貫徹「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總要求,努力提高黨和政府管理社會的能力,善於通過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社區自治組織,社會團體、行業組織、中介組織以及工青婦等群眾組織的作用,形成公共物品供給的合力。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與社會協同共進,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會進一步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貳』 公共管理主體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就當前來看它的特點主要體現為哪些方面

作用
第一,科學的行政體制能夠提高政府生產力,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科學的行政體制能夠大幅度地全面地促進社會發展,提高國家的競爭力。
第三,科學的行政體制能夠造就大批的優秀的國家各級各類公務員。
第四,科學的行政體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證。
第五,科學的行政體制能夠確保公民的各種權利和生命財產。
功能

功能一般指事物或方法所發揮的有利的作用,所強調的是事物或方法積極的意義。行政體制的功能也就是指行政體制所存在的價值及發揮的積極作用,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在生產力水平較低、工業化程度不高、技術水平落後等條件下進行,各級政府在推進經濟市場化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在改革開放至今的近三十年裡,與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相對應的是政府職能和行政方式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在宏觀上,政府開始運用經濟、法律等手段調節國民經濟的運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在微觀上,政府改革了對企業的管理模式,政企分開成為經濟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政府的市場管理職能也逐漸從直接定價轉為主要以市場定價、反壟斷、反欺詐、反不正當競爭等方面。行政體制的不斷調整適應並有力地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在市場經濟縱深發展的過程中,行政體制也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促進力量。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市場機制在經濟運行、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加上其自身諸如信息不對稱、投機率高等弊端,使得單純的市場調節還隱藏著不少危機。所以,需要加強政府在經濟運行、市場監管中的調控能力,用政府調節和監管這只「有形的手」來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對政府職能進行新的定位,進一步劃分政府與市場的產權邊界和利益分界,並探索科學有效的調節和監管方式。另一方面,政府也應當順應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形勢,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國際化趨勢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比如通過調整權力配置減少許可權沖突、改革政府機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事前審批加強事後監管等措施,提高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的能力和水平,為企業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回應利益多元化社會建構的需要
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前,存在於人們生活中的是計劃體制下一元化的社會結構模式,「雖然我們建立了各種組織,如企業、事業單位、群眾團體,但這些結構因子是同質的,都隸屬於某個國家機關,都有行政級別,實質上早被同一化為行政組織。」在這樣的模式下,公民或直接依附於政府,或因依附於其所在單位而間接依附於政府;他們之間的利益選擇也因為這樣的依附關系而在形式上表現得高度一致。在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經濟規律使得政府不得不開始放鬆原本牢牢拽在自己手中的權力,承認並保護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利益和價值。這種一元化的社會結構開始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社會利益結構;不但社會個體之間的交往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和契約機制來完成,而且政府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對社會生活事無巨細都要實施控制和管理。此外,利益多元還表現在地區利益、地方利益、行業利益的凸現,合作與競爭共存,客觀上需要行政體製作出積極回應。
在中國,由於這種多元化社會結構本身就是在政府主導下的改革而逐步形成,因而以政府職能、權力、運行規則等為主要內容的行政體制的價值也因為社會結構的變遷而日益彰顯。但一直以來我們對行政體制功能的理解大多是從經濟角度出發,即行政體制必須不斷適應經濟發展和改革的需要——如加強宏觀調控能力、改革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等;因而在職能轉變、制度創新等方面也過多地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和許可權的調整為重點,而忽視了行政體制在調整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完善社會保障等社會服務方面的價值。
(三)服務公共行政的有效開展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市民社會的逐漸崛起和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日益形成,加快了傳統意義上的國家行政向公共行政轉變的步伐。在此過程中,現代行政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國家行政機關已不是惟一的行使行政權的主體,其行政權也部分地歸還於社會主體。越來越多的非政府組織等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和服務活動之中,這是市場機制所帶來的必然後果、也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公共行政的有效開展,要求對公權力進行重新調整和配置,以發揮社會自治的力量、保障公眾在社會事務管理中的參與權利;而這些也都依賴於行政體制發揮其基礎性的作用,因為沒有具體的制度基礎,公共行政的有效運行只能成為空談。靈活、高效、務實的行政體制將改革公權力的行使方式,積極引入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規律和價值理念的管理和服務手段,促進社會各部門的合理分工和資源的有效配置,推進公共行政的順利開展。以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為例,隨著社會公眾對道路、橋梁、體育場館等公共基礎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改革原來政府壟斷的做法,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競爭性招標、特許經營等手段鼓勵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參與到基礎設施的建設經營中。在此過程中,政府主要通過訂立合同的形式與經營企業進行談判,並負責對工程的監管;這既滿足了社會公眾對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避免了政府財政支出不足的尷尬,同時還有效利用了民間資本為社會服務;達到了「雙贏」、「三贏」甚至「多贏」的效果。
(四)推進行政法治的發展
行政法治是現代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行政權力行使的全面要求,其核心的價值追求在於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落實到法律制度上,就是作為國家權力體系中的政府及行政機關自身的組織結構、職能許可權要有法律的依據;行政機關在行使權力中的方式、程序要受到法律的監督和制約;而一旦行政機關行使權力過程中的行為侵犯或損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等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其可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方式獲得救濟。在制度層面,行政法治包含了行政實體制度、行政程序制度和行政救濟制度三部分制度建設。在這里,行政體制與行政實體制度相對接,在一定程度上,行政體制就是一系列行政實體制度的總稱。只是傳統上行政體制更側重於政府系統的職能、權力配置、運行規則,而行政實體制度則強調承擔公共行政的主體形式和法律地位,各類行政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行政體制更多是管理學中使用的概念,而行政實體制度則是法學中的用語。

『叄』 「三農」問題的現狀,成因,及解決的對策

「三農」問題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從事行業、居住地域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繫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繫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

農業問題,主要是農業產業化的問題。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形態,農業的購銷體制不暢是農業不能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常常聽到農民兄弟抱怨種了東西賣不出去或賣得過於低廉,根子在沒有遵循市場規律。產供銷形成一條龍是當前農業在市場經濟中大有作為的一著好棋,黨和政府在創設「產―供―銷」鏈條的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農業產業化的另一個問題是中國農業目前基本上屬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形成規模經濟。加入世貿組織後,如何應對國外的集約型農業的挑戰?這將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面臨的嚴峻問題。從現在看來,目前中國應在解放剩餘勞動力的同時,通過加快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拋棄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迎接入世挑戰。

農村問題,目前突出表現的一個問題是戶籍制度改革。以往戶籍制度將城鄉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鄉之間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的較大差異。這種戶籍制度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已經受到理論界的一致質疑。目前,各地興起的戶籍制度改革紛紛向這種不合理的制度「開刀」,希望能夠藉此進一步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戶籍制度改革以後,解放的剩餘勞動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導,形成的移民潮會給社會治安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驟需要控制,小城鎮是消解城鄉二元對立、改革戶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農民問題,可以分為素質和減負兩個問題。農民素質問題,主要是指文化素質。據統計,截至2000年底中國義務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蓋率達到85%,在普九未能覆蓋人口中,農村人口佔大多數。同時,計劃生育政策在農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隻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錯誤觀念指導下形成的便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沒有一定文化素質的國民如何與強國競爭?因此,提高農民素質是富民強國的重要舉措。

農民問題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減負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再三強調要減輕農民負擔,但個別地方「令不行禁不止」——農民負擔照原樣,引發農民抗交國稅和集體上訪等事件發生。農民負擔重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負擔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夠,目前還有些地方政府部門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飯的人不少」。因此,減輕農民負擔首先應該考慮加大力度進行機構調整,減員增效,把農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有9億,佔全國人口70%;農業人口達7億人,占產業總人口的50.1%。「三農」問題的解決必須考慮農業自身的體系化發展,還必須考慮三大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三農」問題的解決關系重大,不僅是農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黨和政府的大事。

具體的,詳細的 解釋 請您看 三農網站:
http://www.jgny.net/nong/

『肆』 政府的社會服務職能具體包括什麼內容實施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具體的政策措施

推進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建設
「十一五」規劃把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放在了深化體制改革的突出重要位置,強調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強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這對加快我國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更好地保障和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總體原則

從世界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看,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職能定位也是不斷演變的,履行政府職能的模式也是不同的。

政府職能轉變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適應了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的政府職能定位正基本趨於一致,即建設一個有限政府,一個公共服務型政府。

我們要從我國國情出發,進一步把各級政府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上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建立符合本國、本區域特點的公共服務型政府模式,探索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這是我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所謂公共服務型政府,就是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一個無私的、沒有私人利益的政府;一個最小化的、有限政府,必須把政府職能集中到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主要提供製度供給、確定公共政策、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總的原則是要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以人為本來決定服務導向。政府服務要充分體現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公共服務提供從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會本位、民本位轉變的一個根本思路選擇,也是政府與社會之間正確關系的體現,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要求的體現。其主要途徑有:一是擴大政府決策的公眾參與。政府提供什麼公共服務,怎樣提供,應當事先聽取公眾的意見,以公眾意願作為第一價值取向,並建立有關了解民意、公共參與決策的渠道、規則和程序;二是政府公共服務如何應當以社會的評價為主,以服務對象的評價為主,加大公眾影響比重。

2、以市場競爭來提高服務效能。要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科學設計安排政府與市場主體的分工,擴大公共服務中市場競爭的領域,通過招投標、合同承包、特許經營等市場運作方式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公共服務的供給和需求,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這方面已經進行的改革嘗試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進行下去,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3、以社會力量來改善服務供給。在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過程中,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改善公共服務,鼓勵各種民間組織參與興辦公益事業和社會服務。要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的性質和特點,逐步把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實現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和供給方式的多樣化,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各種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

4、以法治化建設來強化服務保障。要大力推進公共服務的法治化建設,在國家相關立法中進一步明確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責,通過一系列的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建構,為公共服務提供製度性的保障。要強化法律規章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對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規范和監督,增強政府的責任意識、法制意識。我國目前推出的監督法等已經在這方面邁出可喜的步伐。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若干建議

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關鍵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步伐,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使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真正成為各級政府的核心職能,切實解決好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越位」、「錯位」、「缺位」問題。

1、強化支撐,推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要加快建立公共型財政體制,構建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制度基礎。要通過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促進政府職能從經濟建設主導向公共服務主導轉變。財政支出結構的轉型要做到「兩降五增」。「兩降」即降低財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費的比重、降低財政支出中經濟建設費的比重;「五增」即增加五大公共領域的財政投入。一是公共安全;二是公共衛生,不斷提高公共衛生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重,加強公共衛生和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統一有效的醫療保障體制,重建農村的合作醫療體系;三是公共的教育與職業培訓;四是轉向公共的救濟體制;五是公共便利,加大對包括交通、電力、橋梁、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切實提高全體人民的公共便利程度。

2、加強保障,推進政府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要著力克服體制性障礙,進一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強化政府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的體制保障。總的是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進一步理順部門分工,合理設置機構,加強綜合協調,改進和完善政府事務綜合管理。推進我國行政機構設置法治化的進程,盡快制定頒布機構編製法規,將機構改革和編制管理納入法律規范范疇進行依法管理,增強公共財政預算對機構編制的硬約束作用。

3、夯實基礎,加強公民監督。必須強化和完善對行政權力的全方位監督機制,進一步增強監督的獨立性、公開性和民主參與。擴大基層民主,完善基層政權、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堅持和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保證基層群眾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建立保護公民權利的行政執法制度,行政機關要做到權力與責任相統一,公民應做到義務與權利相統一。

4、優化結構,建立穩定高效的公共服務人才隊伍。要加強對政府公務員的培訓,建設學習型政府,著力推動政府部門成為一種精簡、扁平、網路化、有彈性、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創新的組織。要鼓勵公務員終身學習,重視發揮公務員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重視建立科學的激勵制度,吸引集聚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

5、科學決策,提高公共政策的服務水平。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保證公共政策符合民意、科學有效。各項重大決策,都要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保證基層幹部群眾和下級組織的意見能及時反映上來。進一步提高決策透明度,建立決策項目的預告制度和重大事項的社會公示制度、公開聽證制度,激發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保證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6、完善評估,修改和完善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必須盡快按照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並認真實施以公共服務為取向的,能夠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政府政績考核體系,尤其是調整縣鄉級政府和公務員政績考核的指標體系,使其真正反映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伍』 如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供給

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將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文化非營利組織作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明確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的方向、思路和實施路徑,必將大大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動力,有效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廣闊空間,切實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福祉。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重中之重是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這就要求各級政府正確處理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通過簡政放權,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各種市場主體和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來,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供給方式和資金投入多元化,形成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協力發展」為基本特徵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治理結構,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和總體水平。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為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有效路徑,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進入公共事業領域。這有利於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做法,促進政府自身運作方式的改革,減輕政府壓力,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效率;有利於發揮社會力量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改善社會文化治理方面的作用,激發整個社會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創造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歸根到底是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政府工作重點在於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實現各級政府保障責任和義務的標准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標准化,同時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健康的文化消費觀念和方式,激發文化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近年來,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方面有許多立足實際、改革創新的探索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寶貴經驗。今後,各級政府還應進一步完善健全政策措施,加強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政策扶持;營造平等准入的發展環境,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事業;推動社會體制機制創新,培育和促進文化類社會組織發展壯大;加強宣傳激勵機制,營造有利於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輿論氛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缺一不可,要把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有機結合起來,引入市場機制,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生動格局,全面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活力和發展動力。

『陸』 如何理解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的多元化

首先,公共管理主體的多元化提高了公共管理的績效。在政府作為公共管理唯一主體的前提下,由於政府對公共事務的管理不存在競爭壓力,加之行政效率的測度十分困難,政府效率的低下和充斥整個公共管理領域的官僚主義就難以避免。公共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則意味著對公共事務的治理權將在多個相互競爭的主體之間進行競爭,競爭能促進公共管理績效水平的提高。
其次,公共管理主體的多元化有利於淡化官僚體制中的「官本位」意識。政府在作為唯一公共管理主體的前提下,幾乎壟斷了對所有公共資源的支配權,這種對公共權力的獨占性是形成「官本位」意識的根本原因。而公共管理主體多元化的實現則意味著政府不再是公共資源的唯一支配者,同時公民通過各種途徑分享公共權力、參與公共事務的治理等,也使他們對公共權力有了更理性的認識,「官本位」意識也將隨之淡化。
最後,公共管理主體的多元化也有助於克服政府機構不斷膨脹的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公共產品的需求不僅不會減少,而且還會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所以,政府規模和政府職能范圍將不斷擴張,政府機構和人員的膨脹就不可避免。公共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則意味著即使出現了新的公共服務和產品需求,政府也可以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交由其他社會組織來承擔,這樣社會及公民新的公共服務需求就不能成為政府擴張規模的借口,政府機構和人員的膨脹也有可能最終得到遏止。
由此看出,公共管理主體的多元化趨勢不僅是理論上的突破,也是對現有公共管理格局的重新認識。關注並探討在對公共事務的有效治理中不同治理主體各自的定位、分工和相互關系,以期形成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社團、社區、企業甚至個人共同參與公共事務治理的嶄新格局,從而克服政府作為唯一公共管理主體所產生的種種弊端,有利於為公民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

『柒』 甘肅省城鄉公共基礎均等化問題

問題的根源:

1、城鄉二元體制尚未根本消除。而逐步從根本上消除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不僅包括城鄉生產要素的重組、城鄉產業的有機整合以及用城市生產和生活方式改造農村生產和生活方式、促進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和遷移等,還包括整個社會結構、組織、文化等的變遷。這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城鄉二元體製造成的困難和深層次矛盾,制約著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的實現。

2、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缺乏足夠的財力保障。目前仍缺乏足夠的統籌城鄉公共產品大致均等化供給的財政經濟能力。在鄉鎮財政短缺、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偏低、農民生產剩餘較少的情況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增加只能是一種較低水平的改善,很難真正建立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長效機制。財政支出壓力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將繼續存在。

3、城鄉基本公共設施供給差距較大。由於公共產品供給制度改革滯後,水、電、路、通訊、學校、醫院、圖書館等公共基礎設施的供給,在城鄉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城市地區的公共基礎設施由政府提供,建設資金來自於財政撥款,有強有力的制度保證實施;而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則仍主要靠農村和農民自行解決,各級財政對農村投入相對較少。圖書館、體育館、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主要集中於城市,農村文化建設相對薄弱,普遍存在基礎差、設施落後的問題。

4、城鄉社會保障不均等。目前,城鎮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社會保險為主體的制度體系,日臻完善,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農村居民保障水平遠低於城市居民。

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思路與對策

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一個逐步的過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主要包括基礎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社會保障、科學技術、環境保護及公共安全服務等。積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關鍵在於積極構建相關制度基礎和實現機制。

1、從立足社會公平正義的高度統籌城鄉公共服務供給。公共產品供給是政府對公共資源的配置過程,是以政府為主體參與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經濟活動。應當充分認識到,公共服務供給不是一個福利性的問題,而是一種社會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是一種對整體社會利益結構的合理調節和對社會利益的公平分配。公共服務均等化是走向共同富裕與社會和諧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由於要素差異帶來的收入差距。當前,城鄉收入差距是整個收入差距的主要矛盾。伴隨著城鄉居民總體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鄉之間收入差距也在逐漸擴大,這就需要政府立足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不斷加大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力度,著力為農村人口提供更多的公共教育和公共衛生服務,加快農村人力資本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2、加快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公共服務的短缺和失衡與政府的「越位」、「缺位」、「錯位」有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實現公共服務基本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3、加大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政府間轉移支付機制。轉移支付制度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調節收入再分配和實現政府目標的重要手段。為了有效調節和保障城鄉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就必須強化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對於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特別在當前,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應重點向縣鄉級傾斜,提高縣鄉基層政府財力,以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

4、建立多元化的公共產品供給模式和機制。構建多元化的公共產品供給機制,引入民間資本,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形成以公共財政為主體、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公共產品供給機制。尤其要針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缺乏足夠的資金保障的現狀,按照農村公共產品的不同屬性,實施多主體、多渠道和多方式的供給模式,努力拓寬農村公共產品的融資渠道。政府可以利用各種政策安排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農村公共產品服務,補充政府供給的不足,實現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多元化。第一,農村純公共產品,如公共治安、環境治理、義務教育等應由政府提供。但政府提供並不是這些產品一定要由政府生產,政府可以通過合同的形式引進私人投資或直接交由私人生產,然後再由政府購買。第二,農村准公共產品,如農業科技推廣、中小型水利工程等由政府和私人混合提供。政府可採用財政補助、稅收優惠等政策,在明確產權的前提下,按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引導私人資本進入。

『捌』 現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是什麼

我國現行的農來村公共產品供給體自製是在人民公社時期公共產品供給體制的基礎上形成的,其基本特徵是公共產品供給的制度外籌資機制和自上而下的公共產品供給決策機制.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環境的變遷,這種體制暴露出了公共產品供給效率低下、地區間公共產品供給不平衡等問題,影響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因此,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改革方案,重構統一、規范和公平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具體包括建立充分體現農民需求的自上而下的公共產品供給決策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的財政職能,建立針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轉移支付制度;鼓勵企業和私人參與公共產品供給,建立多元化的供給主體結構及加強對公共資源使用的監督,在公共產品供給中引入競爭機制等。

閱讀全文

與試析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的參與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