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好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影響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重要因素。中央把新農村建設放在首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是建設小康社會在農業及農民方面的拓展。在2005 年十六屆五中全會就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念和舉措,這些理念和舉措對促進農村經濟建設及結構和主體的改革,對於發展農村現代化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逐漸轉型的新時期,我們逐漸認識到社會建設的重要性。黨中央從全局戰略高度科學分析和把握形勢,提出以新農村建設為戰略重點促進城鎮化協調發展。這對於縮小城鄉差距,實現社會公平,促進我國三農事業的快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綜合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城鎮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兼顧兩方面既加強新農村的建設又做好農村城鎮化的工作,這兩方面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 新農村建設的背景、意義與存在的問題
1、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產品和農民的問題是我黨、政府一直關注的問題,農村的基礎生產和穩步發展是保障社會的穩定的前提,關繫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業人口約占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農民富裕、農村穩定則保障社會穩定,也體現國家的昌盛。根據五中全會的要求,對於要提高生產發展、使得人民生活富裕、管理民主化,同時抓好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只有提高落後的農村面貌才能實現更大范圍的國民小康水平,達到環境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的景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決不僅僅意味著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根據時代要求,對於農村各方面的建設,力求滿足經濟發展、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社會建設,最終達到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需要貫徹落實合理的科學發展觀,全面解決「三農」問題,構建一個和諧社會。解決「三農」問題,代表農民群眾的願望,它是根本性的問題。中央提出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願景是一個全面的目標,不僅要對應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更要在實際中推進,保持工農城鄉的協調發展。結合現代化科技的步伐,加快農業和農產品產業化,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完備,既要考慮物質建設,也要考慮精神文明和政治建設,督促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要扭轉「三農」發展滯後的狀況,堅持以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持久動力,以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是首先要解決各方面的矛盾,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群眾的權益和利益,減少不穩定因素。從整體看我國農村社會關系是穩定和健康的,但也存在著不和諧的地方,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農村黨政基層得到加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和文明素養,從而形成良好的風尚,保證經濟建設的基礎,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型到小康型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略部署,從局部建設到全局發展進行統籌規劃的系統工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把「三農」引入科學發展的道路,通過著眼城鎮鄉村,讓大多數人口進行參與發展和共享成果,推動了農業的增長方式和轉變農民的思想,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戰略。
3、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①農民土地所有權的問題。
即農村對於承包經營權的授予,征地制度的改革等,要增加相應的保障制度。由於經濟增長過快,對於農業用地資源佔用過多,人均耕地面積減少,影響農民的根本利益,影響人們的生存環境,威脅國家糧食產量。
②新農村建設需要國家的財政支持。
即使國家給了一部分資金作為投入外,對於農村建設市縣的配套資金投入是關鍵,還需要農民自己籌措另外的部分。但仍然需要國家財政向農村傾斜,單靠農業的力量還不足夠。
③增加農民的收入。目前國家在對農村生產出台了有關政策,取消了農業稅,同時對農民進行補貼,使得農民在收入方面有所提高,在物料費用上漲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通脹帶給農民的壓力,但是也要看到城鄉收入進一步的拉大,要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做好農村城鎮化的工作。
④對於農民思想建設問題。傳統的小農意識束縛了農民的思想,需要新農村建設時建設相對完備的文化設施、提高農民的現代素質和建設自己的隊伍,提高農民的思想覺悟,以人為本,完善管理機制。加強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
⑤農業生產現代問題。生產現代化一是體現在農業生產方式,建立科學的生產方式,利用先進的現代農機設備,提高勞動效率。二是體現在農業科學研究,國家要加大在農業方面的教育及科研力度,像育種研究、生物科技、農村品加工與再加工研究等。三是體現經濟生活的信息化。現代化信息技術滲透在生產的各環節,通過產品深加工和轉化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信息閉塞會影響提升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推動。有效實施農業信息化問題是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手段,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為工業、醫療和其他行業提供基礎原料等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
二、農村城鎮化存在問題及展望
1、農村城鎮化中存在的問題
①農業生產方式需要現代化
雖然我國的糧食產量在近幾年呈現一直成增長的趨勢,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我國糧食主產區生產方式落後缺乏現代化的設備及科學研究,各地發展嚴重失衡,還有的地方依然再用生產率低下的工具及方法。在農用物資價格呈持續上漲的趨勢下,種糧的利潤也在持續下降,農民收入增幅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的擴大, 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的積極性。、農業科技的投入有限,應用總體水平不高,創新能力比較弱, 科研與市場脫節、成果轉化率低、推廣機制不活等問題比較突出。這些都嚴重阻礙了農村城鎮化及新農村建設的步伐。農業作為國家發展與安全的最重要產業,是國家的基礎,國家理應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積極建設現代化的農業,在耕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② 在城鎮化過程中沒有整體規劃資源利用及整合率低下產生了很多問題
在我國城鎮化熱的浪潮中, 很多地方對農村城鎮化的建設缺乏科學的論證和正確的規劃,造成了很多不合理、資源浪費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區的建設這沒有把農村城鎮化看成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規劃起點低下,特色不顯著, 盲目跟風, 全然不考慮當地實際。在有的地區,不僅沒有把城鎮化的應有之義建設出來,還把農村的良田破壞掉,部分農民住無所居,群體性事件頻發。而忽視供電、供水、供氣、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配套的建設,「重建輕管」,衛生、治安等社會管理疏散,「臟、亂、差」現象,也使部分已建好的「新農村」陷於癱瘓之中。這就要求當地官員在行動前要謹慎的考察,向專家學者及廣大的人民群眾爭取意見,做好各種預案。
③忽視經濟發展規律,缺乏科學的發展觀
農村小城鎮的發展主要依靠經濟的扶持,主導企業的集中與擴大能快速推進其他產業的發展。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視農村城鎮的設施建設尤其是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忽視了相關經濟產業的發展, 從而使農村小城鎮缺乏主導產業的強有力支撐。有的地區對自身的優勢了解不足,在發展本地區經濟的過程中不能做到因地制宜,選准支柱產業,走特色良好的經濟效益之路。另外,農房的規劃設計本應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為城市社會穩定和文化多樣性奠定基礎。但是,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建設者與規劃者忽視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建設中嚴重侵害農民的問題屢見不鮮,造成了一下群體性事件。住宅小區的社會效益也沒有充分體現其價值和作用。
2、農村城鎮化未來發展展望
① 制定合理的科學的可持續的城鎮化規劃
合理的布局與完善的規劃體系,是實現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前提。在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 以整體的經濟發展戰略為依託,合理規劃城鎮的經濟發展。城建數量、規模、選址和布局一定要有長遠、戰略眼光。在城鎮規劃中, 應考慮在合理的位置規劃適當規模的工業園區, 逐步引導原有工業區有組織地遷移, 形成規模效益和外部效益。同時, 還要重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 提高建設水平、完善服務功能。
②在城鎮化進程中要勇於改革創新,加快改革進程。
在當前對農村的改革和建設方面, 各地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模式。當前進行的新農村建設在有些地區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進展, 但是有的地區仍然只是修修補補的改良, 沒有根本的改變。 所以, 在有些相對比較發達的地區要慎重的進行新農村建設,積極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因為, 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優勢資源對農村進行規劃和建設, 還能有效的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就業制度, 對與營造擇優錄用、公平競爭的擇業環境, 實行城鄉內外平等擇業都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另外, 在積極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同時, 要注重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擴大社保覆蓋面, 逐漸建立起面向城鎮非農產業勞動者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勞動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對於失地農民, 要給予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小城鎮經濟, 因為產業支撐是小城鎮的骨架。沒有產業支撐的小城鎮是沒有聚集能力的沒有產業支撐的小城鎮是沒有活力的,。
③建設科學的城鎮管理體制
在農村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 政府的職能行使要著重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公益事業,具體落實好農村城鎮化發展規劃、創造便捷的工作生活環境、培育各種市場要素、提供全方位服務等。積極探索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妥善解決城鎮發展空間不足問題。健全與小城鎮規模和經濟水平相適應的政府機構。深化城鎮化配套政策改革,妥善解決農民工市民化問題。可放寬大中城市的戶籍限制, 允許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和生活來源的農民轉為市民。
B. 如何認識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大任務。如何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鎮化全過程之中,是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生態文明理念
融入城鎮化建設的內涵
城鎮化是指伴隨工業化的進程,非農產業不斷向城鎮集聚、農村人口不斷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農村地域向城鎮地域轉化、城鎮數量增加和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城鎮生產生活方式和城鎮文明不斷向農村傳播擴散的歷史過程。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理念,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來反映人類文明的程度,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主張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因此,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過程,可以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在價值理念上,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過程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就是對自然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要按照客觀規律,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在自然承載力范圍內推進城鎮化。此外,還要努力構建城鎮的生態文化,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態意識,倡導社會生態道德等生態文明理念的牢固樹立。
在社會實踐上,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在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到合理、有效。在利用自然的同時保護自然,形成人類社會可持續的生存和發展方式,要求城鎮化從一個區域整體的角度考慮人與自然的平衡,強調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鎮之間的功能協調互補,注重地區各自的主體功能發揮。使得大中小城市、城鎮之間以及城鎮內部既有交換的外循環,也有交換的內循環,甚至還有微循環。
在時間維度上,生態文明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城鎮化也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因此,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過程不能只看當前,要看得更加長遠。生態文明融入城鎮化過程不是一勞永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認識和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而且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出現的矛盾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和多樣,這就更加需要用發展的歷史觀來認識生態文明指導下的城鎮化規律和內涵。
生態文明理念
融入城鎮化建設的具體路徑
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過程中形成生態保護意識。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和傳統。古人雖然對自然的認識處於蒙昧的狀態,但是懂得尊重自然規律。隨著人們對自然認識的深入以及對自然控制能力的增強,生態意識卻越來越淡薄了。因此,重新建立正確、科學的生態意識是保證生態文明理念真正融入城鎮化過程的重要前提。
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過程中規劃空間格局。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過程,要求根據土地空間的自然屬性和自身特點,規劃土地空間格局,做到合理開發和有序開發。規劃空間格局重點是優化土地空間結構和提高土地空間的利用效率,從佔用土地的外延擴張為主轉向調整優化土地空間結構為主,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要求,逐步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城市居住空間、公共設施空間、保持農業生產空間。需要從國家和省級兩個層面來系統規劃,空間格局既要從國家的全局著眼,又要從地方的優勢和劣勢著眼,避免空間格局凌亂無序。
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過程中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城鎮化過程既表現為人口的聚集,又表現為產業的聚集。產業的聚集為人口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使得進入城鎮的人口可以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同時,大量人口向城鎮集中,又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供給。產業結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既關繫到產業本身能否持續發展,又關繫到城鎮的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的動力。要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通過新型工業化促進城鎮化良性發展。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探索生態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過程中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城鎮化首先是人的城鎮化,城鎮是為人的聚集和發展提供場所,因此城鎮化需要圍繞著人的全面發展來推進。不僅要給城鎮居民提供必要的物質產品,還要提供良好的生態產品。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水、電、路、氣、生活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要逐步完善,公共服務能力要不斷得到增強,生態環境要持續得到改善,城鎮運行效率要進一步提高。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的城鎮化就是要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過程中培育生態文化。生態文明理念需要通過生態文化這個載體在人類社會中傳承,城鎮化過程是培育生態文化的重要途徑。在城鎮化過程中,要引導人們科學認識生態的價值,實現思維方式的生態轉型。在生產領域,要倡導綠色、循環、低碳的生產方式。在消費領域,要樹立健康的消費理念,養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承受能力和個人收入水平相適應的合理消費行為。
生態文明理念
融入城鎮化建設的保障措施
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需要相應的機制來提供保障,使城鎮化過程向著健康城鎮化、生態城鎮化、可持續城鎮化方向發展。為此,要建立和完善制度體系,形成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過程的長效機制。
以主體功能區戰略為指導,制定科學、系統的城鎮規劃體系。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的發展存在於特定的土地空間。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完善開發政策,控制開發強度,規范開發秩序,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因此,要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戰略的要求,從全局出發,注重地區之間的差異性,著力發揮地區的優勢,科學地制定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城鎮化規劃,形成生態良好、功能定位準確、產業布局合理、區位優勢凸顯的城鎮化格局。
以轉變發展方式為契機,促進城鎮生產方式轉型。發達國家城鎮化的實踐表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都要落實到發展方式的轉變上來。我國城鎮化進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這些經驗值得借鑒。因此,推進城鎮化建設,首先要注重發展方式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要集約使用各種資源,對水資源、土地資源以及礦產資源要制定合理的開發強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要注重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形成適應市場需求、合理利用資源、可持續的產業結構體系。
以生態文明建設為要求,積極培育城鎮生態文化。要加強對生態文明意識的培育,通過各種宣傳手段使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首先,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舉辦一些生態文明相關的會議,組織一些喜聞樂見的活動。其次,要完善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載體建設,為生態文化的傳播提供渠道和途徑。最後,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向公眾和社會提供生態文化創意產品與服務,最終形成可永續傳承的生態文化。
以生態補償機制為手段,促進區域城鎮協調發展。各地區資源環境稟賦不同,承載的生態功能不同,各區域實現城鎮化的途徑也會存在差異。對於優先開發區域和重點開發區域,應發揮其經濟基礎較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集聚人口和經濟條件較好等優勢,實現人口聚集和經濟聚集的主體功能。對於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應發揮其土地生產力較高、生態涵養較好的優勢。要建立以生態補償機制為主、均衡性轉移支付和地區間橫向援助機制為輔的經濟手段,實現不同區域的經濟互補和環境互補,推動不同區域城鎮化的協調發展。
以財政金融手段為引導,提高城鎮化發展效率。財政政策要著眼於支持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良性互動。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潛力,利用財政政策杠桿來有效引導城際間產業分工與協調。要利用合理的金融手段拓寬城鎮化過程中的資金來源渠道,鼓勵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發揮地方金融機構的作用,大力發展適合城鎮化建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以科學的考評機制為載體,形成城鎮化的綠色導向。要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符合生態文明理念的科學的考評激勵機制。要強化領導幹部的生態文明意識,根據主體功能定位確定不同的考核目標,加大生態文明相關指標在城鎮化考評中的權重。通過科學有效的考評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走一條新型城鎮化道路。
C. 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什麼區別
簡單來說:城鎮化是為了幫助已經脫離農業和農村的農民工在城鎮安居樂業,新農村建設是為了讓農民獲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
新農村建設可以分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
(1)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建設,主要指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2)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治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民民主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和農村法制建設,引導農民依法實行自己的民主權利。
(3)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體現農村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4)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社會建設,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事業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農村的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以期實現農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願望。
城鎮化:從中國國情出發,城鎮化中接收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應以城市為主,城市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點和主導方面。其次才是小城鎮,而絕不能找錯方向——以小城鎮為主,這一問題事關重大。有人主張以小城鎮為主,並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個縣城的城關鎮增加十萬農村勞動力,全國就有二億多農村勞動力轉入小城鎮,中國城鎮化問題就可以解決了。這是不現實的。
正確的城鎮化道路應該是穩步發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積極發展中小城市,有重點的發展小城鎮,這樣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D. 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有哪些成果,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產城互動、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以及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其核心在於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效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同時在新城鎮化過程中面臨著諸如投資主體單一、融資渠道狹窄、農村金融發展滯後等問題。以遼寧省盤錦市為例,通過對該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特點、融資需求等情況的調研,深人分析資源轉型城市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有針對性對策建議。
城鎮化建設現狀。
近年來,盤錦市先後承載東北振興、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遼寧沿海經濟帶、石油能源四個國家戰略和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個省級戰略。尤其自2009年被正式確立為遼寧省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相繼出台多項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意見措施和指導辦法,並在全面借鑒國內外城鎮化先進經驗的同時,充分結合自身地域小、人口少和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域特色,逐漸確立了「城鄉聯動、全域推進」的就地城鎮化發展模式,堅持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有序推進「五點」城市帶、重點鎮和特色新村建設,逐步構建「城區-縣城-重點鎮-新農村」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全面提升。截止2013年末,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125.63平方公里,城鎮總人口100.2萬,城鎮化率為69.85%,高於2009年5.85個百分點.
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投資主體單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目前,財政投資在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中所佔份額仍然較大。但是財政資金畢竟有限,並且隨著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財政收入增速已經出現了大幅回落。從盤錦情況看,全市財政收入增速呈下滑趨勢。2013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6.1%,比前幾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6%,持續高位運行。2013年,全市施工項目總數高達150餘個,總投資近千億元,其中融資需求佔比將近一半。隨著向海發展、全面轉型戰略的進一步推進,預計未來幾年全市施工項目數將出現新的增長,由此會帶來巨大的資金缺口。在這種情況下,僅靠財政資金投入難以滿足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
融資渠道狹窄,多元化融資需求難滿足。雖然政府每年安排統籌城鄉發展專項資金,並對縣城建設給予資金扶持和稅費減免,但是城鎮化多元化融資需求依然較大。
一是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產業集聚發展產生的大型項目資金需求和日常性資金需求;
二是城鎮化基礎設施,如水、電、路、網及能源應用改造等資金需求;
三是醫療、衛生、教育及農轉非人群創業、再就業等公共服務領域資金需求;
四是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的資金需求;
五是建設特色鄉鎮等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資金需求。
而從目前盤錦市融資渠道來看,能夠滿足城鎮化的融資渠道相對較少,主要包括一般性財政支出、銀行信貸和利用外資等,而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直接融資依然不足。另外,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農民創業、住房、規模化多種經營等資金需求也將迅速增加,需要金融機構在營業網點、支付手段、投資理財等多方面為農民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過於狹窄,使得新型城鎮化多樣性資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融資環境亟需改善。由於農業發展的天然弱質性,金融機構對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金融供給積極性普遍不高,致使農村金融服務供給嚴重不足。
一是農村金融服務能力不足。鄉鎮以下地區較多儲蓄類網點尚未升級為綜合類網點,如盤錦市鄉鎮地區金融網點中50%僅能辦理儲蓄業務,而綜合類鄉鎮金融網點跨行支付系統接入率不高,對公結算還僅依託傳統支票、匯兌結算方式,清算渠道狹窄、資金流轉慢和業務單一等弊病致使很多坐落鄉鎮的大中型企業紛紛舍近求遠到縣城開立賬戶,辦理結算。
二是農村支付服務項目較少。農業銀行(601288,股吧)和儲蓄銀行雖然在助農取款服務推廣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但受制於轉賬電話取款限額低,繳費業務功能未開通,以及郵儲銀行推廣進度緩慢而局限了助農服務的深入拓展。
三是農村支付供給需求不對等。受農村地區經濟落後和生活差異化影響,農村支付供給使用率不高,支付工具總體使用驅動力小,制約了農村地區銀行卡廣泛推廣應用。
資金管理不夠規范,融資效果有待提高。城鎮化建設普遍周期較長,政府下撥財政資金時,由於資金流通環節較多,且管理不夠規范,使得城鎮化建設資金到位不及時,資金使用效果不高。另外,城鎮化建設資金多來源於銀行貸款,資金使用成本較高,且政府融資償還大部分來源於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財政補貼,其他營利渠道較少。而土地抵押存在變現能力和流動性不強、土地流轉和價格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大等問題,隨著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未來走勢的不確定性加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持續下降。高額的利息支出換來的資金只能滿足基礎設施建設的當下需求,卻給政府部門帶來了巨大的財政還款壓力,融資效果有待提高。
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完善資金投入機制,豐富城鎮化投資主體。
一是完善公共財政投入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社會投資主體廣泛參與城鎮化建設發展,建立城鎮化專項基金,對由社會資本牽頭的一些基礎設施投資和公益性支出給予鼓勵、獎勵和補償。
二是強化財政金融協調配合機制。對於城鎮化基礎設施項目,機制的建立有利於改變財政投入管理部門眾多,資金安排分散,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現狀,能夠更好的促進城鎮化基礎設施整體功能的發揮。
三是探索市場化融資方式。實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融資方式多元化、規范化與市場化運作,發揮各類投資者和經營者建設小城鎮的積極性。同時在堅持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進行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貸款和地方政府貼息貸款。
創新融資模式,提升資金供給能力。
一是探索多種物權擔保形式的產權抵押貸款。積極推行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推廣應收賬款、倉單、漁權等多種權利質押方式,有效擴大抵押擔保范圍,解決農民融資難題。
二是組織大型項目銀團貸款。允許多家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集團採用同一貸款協議,按商定的期限和條件向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項目的投資人提供融資,開展代理和批發性融資服務。
三是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代農民專業組織、新興行業的中小企業開展直接融資。鼓勵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用於地方政府負責的城鎮化項目建設,彌補地方財力不足。
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改善金融服務環境。
一是構建多層次金融組織體系。各金融機構應改善小城鎮的金融資源配置,增加小城鎮機構網點、人員配置和基礎設施。並根據自身比較優勢和經營發展戰略明確市場定位,減少同質無序競爭,開展差異化、特色化服務。
二是創新金融產品以滿足城鎮化建設個性化的金融需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小城鎮服務行業的貸款產品,加大對小城鎮服務行業的金融支持。探索創新經營收益權質押、綠色信貸等模式,提升城鎮文化設施、醫療條件以及社區養老標准化建設水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三是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應根據城區擴建及人口增加情況,不斷加大支付渠道建設,增加城鎮ATM機、銀行卡受理設備數量,積極推廣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等支付創新能力。
規范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是建立資金專項管理制度。城鎮化建設關系城市經濟發展大局,關系當地居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的進步。應建立城鎮化資金專項管理制度,做到專項資金專人管理,專項資金專門用途,杜絕資金違規濫用和到位延遲的情況發生。
二是建立資金使用監督機制。建立城鎮化專項資金監管組織,對於資金的發放、管理和使用提供必要的監督,避免資金挪作他用和不必要的流失。
三是制定資金使用情況定期通報規程。政府相關部門要對資金使用情況、資金主要用途進行定期通報,讓群眾掌握資金去向,有效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有利於城鎮化資金使用的群眾監督。
E. 隨著城鎮化的逐步推進,鄉村的傳統建築和文化改如何處理
我們都知道隨著我國現在的城鎮化的推進,鄉村的傳統建築和文化怎麼去處理成了一個人人納悶的事情。
所以,隨著城鎮化的逐步推進,鄉村的傳統建築和文化改如何處理還是需要靠國家的精準扶貧的,國家好自然而然的整個社會就好起來了。
F. 城市化進程加快 農村會在城市化過程中消失嗎
編者按: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的自然村十年間由360萬個銳減到270萬個,這意味著「每天消失300個村莊」。「中國速度的城市化」正在引起人們的討論與反思。那麼,農村會在城市化過程中消失嗎?為此,本報約請兩位學者展開深入討論。是為上海東方青年學社與本報聯合開設的「爭鋒」欄目第二十六期。 理性的城市化將使農村變得更美好 張學良 ●所謂「農民的終結」,其實是「小農的終結」 ●城市化目標不應是在空間上消滅農村 ●城市化成果需要分享,城市化過程更需尊重民意與民俗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一些傳統村落逐漸消失,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在目前的中國,村包括自然村與行政村這兩類。自然村是由村民經過長時間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是鄉村聚落最基本的組成部分。行政村則是中國行政區劃體系中的最低層級,通常由一個大自然村或幾個自然村聯合組成,設有村民委員會或村公所等村民自治機構。隨著中國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遷移,部分村莊的消失是不爭的事實。官方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的人口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根據我們的計算,2009年我國城鎮人口數量從2001年的4.8億增加到6.7億,城鎮人口增長34%。 「小農的終結」 那麼,農村真的會消失嗎?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法國著名農村社會學家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就撰寫了《農民的終結》一書,引起了強烈反響。正如書名所示,孟德拉斯認為,「如果整個社會全部城市化了,也就沒有農民了」。但是即便是孟德拉斯所說的「農民的終結」,也並不是「農業的終結」或「鄉村生活的終結」,而是「小農的終結」。今天看來,當今世界發達工業國家的農業從業者,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無論社會怎樣發展,農民也不會無限地減少,農業勞動者仍然是整個社會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社會群體,發達工業國家的城市化率很長時間一直停留在80%左右就是明證。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村與農民的完全消失很難成為現實。 在中國,我們更沒進入「農民的終結」這一階段。從統計學上看,沒有證據肯定中國每天還會有50或300個村莊繼續消失下去,也沒有證據否認,消失的農村可能本身就是所有村莊樣本中最容易消失的個體,農村的消失可能也僅是這一歷史時期的某一特徵。更重要的是,每個村莊的獨特性與異質性需要我們做更嚴謹的調研,否則就可能犯統計謬誤。我們需要透過這些冷冰冰的數據,更加關注這些消失的農民去了哪裡?在城市生活得怎麼樣?消失的農村土地利益如何分配?傳統的鄉村文化我們保護好了嗎?我們的城市化質量需要提高,城市化目標需要考量,城市化成果需要分享,城市化過程更需尊重民意與民俗。 城市化質量不高 當前我國城市化的一個主要特徵是「隱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現象並存,城市化質量不高。所謂的「隱性城市化」是指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尚未取得城市正式居民地位的長期留居城市的人口;二是存在大量居住在鄉村、但已經長期從事非農產業的居民。所謂的「准城市化」,則是指目前的許多小城鎮規模很小,設施落後,大批建制鎮的居民雖然已經為城鎮居民,但是仍然沒有脫離農業,生活條件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對於前者,提高城市化質量主要涉及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提高農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解決他們的子女教育問題,真正解決城市中的「新二元結構」;對於後者,也是涉及農民「進城上樓」的生活條件問題,需要給予農民就業的機會。目前中國部分城市的「城市病」嚴重,「城中村」現象也很普遍,我們要警惕在消滅農村的同時,又在城市中產生「農村」。 與人口的城市化相比,過快的土地城市化更是一個引起諸多矛盾的問題。過去幾十年,中國土地城市化速度遠遠快於人口城市化速度,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的建成區面積從2001年的2.4萬平方公里增加到2009年的3.8萬平方公里,面積增長了近60%,這比同期人口增長速度快了26個百分點。其中的工業區與開放區建設、大學城建設、政府新辦公樓建設是土地城市化的重要途徑。土地城市化過快背後的原因有許多,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農民利益的受損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的城市化目標不應是在空間上消滅農村,國外緊湊型城市化也有許多成功案例,值得我們反思。 我們要特別重視與解決城市化過程中農村土地利益的公平分配問題。對於發達地區的城郊農民而言,進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把地方政府、開發商和城郊農民在城市化過程中的不當收益重新分配,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對於落後地區走出農村的農民而言,可能很難從當前土地的收益中獲益,但是我們也要保護他們有從土地的未來潛在價值與收益中獲益的權利。今天落後地區農村的土地收益可能不大,但並不表示將來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土地收益不會增加,我們不能不考慮他們的利益,不能讓他們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回鄉無門。 鄉村社會的復興 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們要多一些人文關懷,少一些所謂的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粗暴蠶食。我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農村,傳統村落保留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由於保護體系不完善,一些傳統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壞。如何使得中國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得更自然一些,更健康一些,在農村土地開發中更尊重民意和民俗,這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重要命題。 那麼,未來理想中的中國農村是什麼樣?孟德拉斯描述的法國農村給了我們一些啟示。他在1984年《農民的終結》一書的再版中闡述了鄉村社會的驚人復興,「鄉村現代化了,人又多了起來」,「今天的鄉下人享有城市生活的一切舒適」,農業勞動者和鄉村居民從1970年起就追上了城市人,在其他一些方面,他們保留著優勢(住宅的面積),鄉村的孩子去上學都有客車接送,在小學和中學里,他們和城裡的孩子一起上課,鄉村在生活方式上完全城市化了,「城市人一有可能就從城市溜走」,城市也出現了鄉村化。這樣的農村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 (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傳統農村在城市化進程中必然消失 劉新靜 ●城市化必定會導致農村和農業空間的逐漸縮小 ●中國傳統農村和農業必須轉型發展 ●傳統農村消失的根本動力在於傳統農民的消失 傳統農村的消亡與城市空間的擴張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從1949年到2011年,我國城市數量增長了近7倍,城市人口增長了6.7倍。與此同時,城市作為容納人口的容器,其空間也不斷擴張,1984年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為8842平方公里,201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為41768.4平方公里,增長率為372%。城市的不斷膨脹意味著農村的不斷萎縮,到2020年,中國還將有1.5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如果按城市建設標准100平方米/人計算,還將有15000平方公里的非城市地區納入城市區域。由此可見,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農村區域不斷縮小是大勢所趨。正如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數》中所說,工業往往比農業、商業往往比工業的利潤多得多,因此勞動力必然由農轉工,而後再由工轉商。在有限的空間內,以工業和商業為基礎的城市化必定會導致農村和農業空間的逐漸縮小。 傳統農業制約城市化進程 不斷縮小的農村地區會不會有一天永遠消失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超過勞動者個人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是一切社會的基礎,盡管農業的地位在不斷下降,但這只是說其貢獻總量在GDP中的份額,農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永遠不會改變,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農村永遠不會消失。但以機器生產為代表的大農業取代小農經濟是歷史的必然。農業也可以跟工業一樣採用大規模的集體生產方式,後者可以提供農業改良需要的更大的投資和更多的物質生產條件,小農經濟作為「過了時的生產方式的殘余」,「在不可挽回地走向滅亡」。 關於傳統農業局限性的論述屢見不鮮,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認為,傳統農業是農民世世代代同樣地耕作和生活,他們年復一年地耕種同樣類型的土地,播種同樣的作物,使用同樣的生產要素和技術,是一種基本維持簡單再生產的、長期停滯的小農經濟。這段話也可以用來描述中國的傳統農業,「中國的養蠶釀酒、種瓜栽豆,起始於商代;播種施肥、深耕細作,普及於戰國;納稅賦稅、強本抑末,倡導於早秦;鐮斧犁鏵、鍬鏟鋤耙,初見於西漢。幾千年以來,農民世代相傳的各種生產要素和耕作方式,基本上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和突破性的發展」。在城市化背景下,傳統農村和農業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制約,現實問題和矛盾焦點要求中國傳統農村和農業必須轉型發展。 農村和農業迎來變革時代 首先是資源問題。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緊缺是促使傳統農村和農業向現代轉型的重要因素。截至2010年底,我國耕地總數不足18.26億畝,已接近18億畝的紅線。人均耕地不足0.1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發達國家的1/4。而且,我國農村用地的粗放現象仍十分嚴重,目前我國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為16.8萬平方公里,是城市建設用地的3.4倍。與此同時,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大批農村勞動力轉移向城市和二、三產業,導致農村大量良田被撂荒,農村青壯勞力大批流失,「空心村」比比皆是。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的雙重緊缺,使農村經濟發展嚴重滯後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小農業面對大市場往往力不從心,導致了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等問題出現。樹立緊湊型發展理念、轉變農村土地經營方式、提升農村和農業的現代化程度,是改變這一狀況的必然選擇。 其次是產品問題。2011年,中國糧食產量首次躍上了1.1萬億斤,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八連增」,創造了連續5年過萬億斤的新紀錄,達到了2020年糧食產能規劃水平。但在這一「奇跡」的背後,卻是食品安全問題的凸顯,如糧食、蔬菜、水果等初級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化學污染,又如生化技術大規模無節制地濫用讓中國人陷入了「沒有東西可吃」的尷尬境地。同時,「重用輕養」、「只用不養」,過度開發、掠奪式經營導致土壤養分失衡、基礎地力支撐能力下降、土壤退化等嚴重問題。糧食安全問題仍然是潛在的威脅。體制機制不健全固然是農產品安全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還在於當前農村和農業的生產方式已不適應農村生產力的發展需求,以家庭為單位的土地經營方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傳統農業的勞作方式和技術水平也無法協調追求利潤和社會責任之間的矛盾。在這個意義上,農村和農業的變革和創新發展時代已經來臨,傳統農村和農業也必然會漸行漸遠成為歷史的記憶。 再次是環境問題。環境功能是農村和農業的五大功能之一,但是傳統農村居住比較分散,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必要的基礎設施,生活垃圾和養殖廢棄物未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和回收利用,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和產能過剩項目向農村地區轉移,化肥和農葯的濫用也嚴重污染土壤和水源。據全國污染源普查,目前受污染耕地1.5億畝,污水灌溉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受污染耕地佔總耕地面積的10%以上,每年造成糧食減產1000多萬噸,直接經濟損失200多億元。由此可知,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已經岌岌可危,如果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不採取根本性的變革,後果將不堪設想。 新農民不再重復父輩人生 資源、產品和環境相比,傳統農村消失的根本動力在於傳統農民的消失。正如舒爾茨所言:「總而言之,一個受傳統農業束縛的人,無論土地多麼肥沃,也不能生產出許多食物。節約和勤勞工作並不足以克服這種類型農業的落後性。」傳統農民已經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是不爭的事實。相比之下,70後、80後、90後的新生代農民,盡管受教育程度較高,大都有過城市經歷,但他們卻很難再回到鄉村,即使回去也不再會重復父輩的人生,而新農民的出現和不斷壯大,必將使傳統農村徹底退出歷史舞台,這才是傳統農村一定會走向消失的根本原因。
G. 一個地區由農村發展到了城市的過程叫城市化還是城鎮化或者其他~
是城市化
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他們所說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區集中、或農業人口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由此可知
H. 如何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實現公共服務的均衡化
(一)整合各方資源,實現項目集中投放。圍繞繞城沿線、城市出入口、旅遊景點內周邊的改造提升等容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區域,統一規劃,整合資金項目,集中投入,整體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項目集聚放大效應。(二)健全服務網路,實現公共服務可及性。村級(新型農村社區)是農村最基層的單位,也是公共服務最薄弱的地方。(三)鼓勵服務創新,加速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四)建立一體化政策體系,推進城鄉公共服務發展。(五)加大轉移支付,合理配置公共財政資源。(六)多元化供給,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需求。(七)健全測評體系,促進城鄉公共服務更加均衡合理。
I. 村莊越大、人口越多越容易實現城鎮化和經濟多元化嗎
發展新農村!但農村人口卻越來越少,這樣符合城鎮化發展規律嗎?當前,城鄉的發展差距還較大,且近年來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不斷增多。有人擔憂今後的農村將何去何從,會不會走向滅亡?同時,也有人不理解,農村人口不斷減少,為何國家卻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確實,這兩問題關系農村的發展,也是兩個實實在在的現實問題。
我認為,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符合城鎮化發展規律,農村或者鄉村不會最終消失,而且農村發展會越來越好!
為什麼要大力建設新農村?
過去的農村建設很隨意,尤其是村民的房子基本上是想蓋在哪裡是那裡,分散的住房造成如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覆蓋跟不上發展,為污水管網、給排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同樣也不利於醫院、悠閑娛樂等服務均衡化覆蓋。
現在「城鄉一體化」發展,在提高城市發展質量的同時,同時注重農村的高質量發展。那麼,大力建設新農村,既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的必須,也是農村基礎設施、公共覆蓋的必須。新農村建設是在村莊規劃的指導下進行的,在蓋好房子的同時,會同步做好地上地下相關建設。
當農村基礎建設起來了,營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後,才有利於給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從這個角度看,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是在為鄉村振興打基礎。
農村何去何從?會不會走向滅亡?
從國外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歷程看,一般要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然後城市人口再向鄉村轉移的過程。一開始,國家的發展重心在於城市,各種政策和資金支持會偏向城市,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就業崗位不斷增多,這些比較優勢吸引了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城鎮化率也會快速增加,但這個數字不會無限制增加,當達到最高峰之後,城市將進入「逆城市化」發展,此時城市的部分資源開始向鄉村流動,帶動部分人口隨之向鄉村轉移,這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機會。
當前,我國正在經歷快速城鎮的發展進程,城鎮化率為50%多,農村人口減少的現象是正常的。很多城鎮化水平非常高的國家,城鎮化率超過了70%,也沒見得它們的鄉村消失。因此,當前我國農村人口減少,不會造成鄉村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