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商查到假貨怎樣處罰
會根據情節的輕重進行停產、罰款、扣貨、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 工商部門查到的假貨按以下規定處理: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工商局處理假貨流程擴展閱讀:
對賣假貨「零容忍」
賣假貨要罰到傾家盪產,對此,很多人都會有強烈的認同感。原因很簡單,制假售假泛濫成災,就與「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大有關系。打假要破困局,必須用重典,讓那些賣假「從舅舅家賠到姥姥家」,否則,利益驅使之下,假貨根本不可能絕跡。
要讓造假賣假付出代價,顯然不是靠發狠話、表決心就行的,關鍵還是要用法律——既要盤活現有的法律資源,更要通過立法及時彌補制度漏洞。
假貨泛濫,首先要反思的,是現有的法律失靈。本來,侵犯知識產權罪早在1997年就寫進刑法了,諸如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等等,都有明確的刑罰和問責標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種種賣假行為也有充滿細節的處罰規則。
問題是,很多時候法律沒有被很好地執行,制度文本也就變得形同虛設。當然,現在消費維權遇到困難,也與制假賣假技術手段更加高明,更加充滿迷惑性與隱秘性有關。而且,有些假貨的背後,已經形成一條固化的利益鏈。
在電商時代,這種復雜性更加嚴重,不僅銷售行為本身帶有難以識別的欺騙性,而且很多假貨跨地域,涉及多個廠家或平台,加上地方保護主義原因,都給查處追責帶來很多難題。
當前電子商務法律也相對滯後,在界定責任方面還有模糊不清的地方,需要通過更細化、更精準、更有利於執行的法律,來為打假提供製度支撐。
所以,在消費維權方面,必須網上網下並舉,來鏟除各種造假賣假現象。當前,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氣決心,以嚴格的執法對賣假貨現象真正做到「零容忍」,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真正凈化包括電商在內的市場環境。
❷ 工商部門怎麼打假和辨別真偽
打假也是要講證據的,並不是舉報人說了算,除非舉報人就是商標權利專人或其相關代理人。
正常的屬舉報一般受理後,有現場銷售會先進行現場處置,先將相關物品下架封存或者先強制收繳(注意不是沒收,如果證明不是假貨可以退還)。現場處置完畢,會請商標權利人或其相關代理人(一般由知識產權和商標權代理公司擔當,需要具備正規的代理資質,且打假出具資格證明)來鑒定,出具書面的鑒定報告,然後才能明確是否是侵犯了商標權的假貨。在鑒定報告的基礎上,工商部門會要求當事人予以確認。
一般來說,不論是否明知是假貨,當事人在事實面前會配合的。一來不知是假的可以減輕自己的責任,二來明知是假的在官方的鑒定結果面前也抵賴不了。
❸ 工商舉報賣假貨,一般怎麼處理
工商舉報賣假貨的話,首先商家肯定是會被罰款然後責令把假貨全部扣押,對於消費者的話買到假貨的話一般是要進行賠款,比如你買的東西是100,最高進行10倍賠償。
❹ 工商局查著假貨以後讓我到當地工商局去 不知去了會如何處理 如何處置當事人
根據情節嚴重性抄定位,首先沒收襲假貨,同時進行罰款,對於工商局罰款的繳納時間,在工商局向你送達的處罰決定書中會有具體的時間規定,一般情況下都是要求在15天之內繳清。
如果被處罰人逾期未繳罰款的,可由工商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即被處罰人)在被強制繳納罰款的同時,還要承擔法院的執行費和罰款的滯納金(滯納金最多為罰款金額的一倍)。
❺ 企業舉報假貨到工商局需要什麼手續
你的問題不是很清楚,你是舉報人還是被舉報人呢?
如果是舉報人,只要打電話或者去人,或者通過其他途徑讓工商局知道就可以了,他們回去調查。
如果你是被舉報人,那就等著工商局查處,基本程序是調查、告知、處罰、銷毀。
❻ 工商查到假貨怎樣處罰
首先,查扣、沒收全部假貨,並全部予以集中銷毀;
其次,沒收銷售假貨的違法所得版;
最後,權處以銷售假貨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