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發布時間:2021-10-01 22:51:46

① 採取哪些措施,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滿意度

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司法行政工作好壞的唯一標准,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去年全市司法行政機關滿意度測評中,對我縣司法行政工作的不滿意率為7.71%,為全市最高。與全市最低的水城縣4.40%相比高出3.31%。一下子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滿意度低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筆者進行了系列調查,總結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和症結,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
影響我縣司法行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去年,全縣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履行職能職責,各項工作成效是顯著的,但民意調查測評結果卻很不理想,經過深入客觀調查分析,影響我縣司法行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問題有:
一、宣傳不到位,群眾對司法行政知曉率、認知度不高,致使群眾評價偏頗。一是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較多,但對縣鄉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職責系統、全覆蓋地宣傳卻沒有,導致群眾對公檢法司的職能職責混為一談,加上平時的業務往來也使群眾誤認為司法局就是所有司法系統的總合,還有群眾認為司法局就是管公、檢、法的,或者把司法行政機關和公檢法機關等同起來,有的群眾還到司法局來投訴公檢法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把對公檢法的不滿意算在了司法局的名下。二是缺乏專門的宣傳手段和機制。沒有獨立的門戶網站、沒有專門的刊物及其他載體,更沒有專門的宣傳機構、人員和相關制度,致使群眾知曉率、認知度都較低,更導致群眾評價隨意性高。三是宣傳不到位致使群眾認知脫節。司法行政的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等機構都具有服務性職能,常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但是群眾卻不知曉,對這些部門服務職能的認知度,不能統一到對司法行政的良好評價上來,是間接導致司法行政民意調查不理想的原因。四是司法行政許多為民服務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進人物沒有得到較好的宣傳,沒有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和好評。
二、司法行政職能作用發揮不太好,為民服務的好事實事做得不夠好。一是在普法為基礎和依法治理為目標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只注重普法卻偏廢了依法治理。在協調整合社會力量資源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還未全面到位,致使普治整體水平還不高,因而有政協委員建議加強此項工作。普法創新方式方法不多,形式模式老套,基本處於傳統普法的狀況,普法針對性、實用性、新穎性差,致使群眾難於接受吸收,效果不太好。在依法治理工作中,僅限於單一的行業治理或單位治理,綜合治理、基層治理、專項治理還不很到位,效果也不很理想。群眾在普法依法治理中感受到的好處實惠還不多,也不深刻。二是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新做法,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糾紛得到了就地化解。但由於調解員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強和工作積極性不高以及調解員補助難到位等問題,導致出現化解矛盾糾紛不及時、調解偶有不公正、文書檔案不齊備、協議履行率不很高等問題,也是群眾不滿意的一大重要因素。三是部分當事人中還未能得到法律援助,特別是在指定辯護中,由於補助少,被指派的律師例行義務性出庭辯護,工作積極性不高,深入實際調查取證做不到位致使辯護效果不佳等等,也讓一些群眾不滿意。四是在辦理公證服務中,由於公證體制機制原因、公證員奇缺、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差異、辦公條件不好等因素,導致群眾辦證不能及時獲證,辦證中沒有休息場地,辦事環境不好等,都導致了群眾不滿意。五是在法律服務中,部分律師或法律服務工作者只注重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誠信建設還不是特別到位,服務群眾的思想、作風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個別人員誇大其詞、私自受案,甚至還有一些冒充律師的黑律師更是作虛假承諾,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律師聲譽,也是他們對司法行政機關不滿意的一個因素。六是在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中,由於服刑人員很多都受好逸惡勞思想的影響,不肯吃苦,還想掙大錢,結果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釋解後,仍然挑挑揀揀,長時間不能就業。刑釋解教人員由於其特殊經歷,社會對他們存有偏見,致其就業困難、生活舉步維艱。也致使一些人員不滿意。
三、諸多客觀因素長期制約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更好開展,也是導致群眾不滿意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是人員編制少且事務繁多。37個司法所中一人編制所還有19個,一人所的現狀嚴重影響著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開展。依照《人民調解法》和社區矯正工作的要求,調解糾紛、案件調查、走訪矯正對象必須兩人以上才能開展工作,否則,就是違法行為。現在我縣各司法所普遍只有兩名甚至一名同志,一旦出去工作,司法所就得關門,群眾來辦事就得吃閉門羹。群眾找不到人,辦不成事,滿意度自然不高。二是不能專人專職。由於司法行政管理體制多年沉澱的原因,大部分鄉鎮黨委政府把司法所當作內設機構,把司法所人員當作鄉鎮人員使用,從事很多與司法工作無關的事務如行政包村、計劃生育、禁燒防火、合作醫療收款等,不能專職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司法所業務成了附帶和捎帶。三是工作經費不足,工作保障難以到位。由於缺乏車輛編制和經費,致使22個司法所沒有車輛,出現了處置糾紛趕赴現場不及時的問題,也嚴重製約著司法所各項工作的開展,也直接導致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不滿意。四是司法行政機關待遇差,難以激發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法庭、派出所、財政所都已是副科級機構,但司法所還是股級,在工作協調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司法所當前承擔著監管四種罪犯的職能職責,但卻沒有轉警,沒有賦予其相應職權,履行職能職責存在許多困難;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人員經常到一線處置群體性問題和化解糾紛,但卻沒有崗位津貼,嚴重挫傷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
四、幹部隊伍服務能力、水平、質量整體還不夠高。主要體現在:一是部分幹部職工綜合素質不夠高。思想政治、科學文化、法律素養、宣傳能力、科技信息化技術應用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不高,也致使工作中慢作為的現象出現或者少數不作為、個別亂作為的現象。二是不善於缺乏「面對面」做群眾工作,不善於接近群眾,不會講群眾語言,不會用群眾的方法思考問題,不會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與群眾的需求、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更好、更有效地為群眾服務。三是不會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雖然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公證、安置幫教、法制宣傳等都是事關群眾利益和好處的事。但由於不講究做事的方式方法,作風不細致、態度不和藹、工作不扎實,好事辦不好,實事辦不實。沒有盡最大可能地應用司法行政資源更多地幫助辦好群眾關心的,亟待解決的困難事。沒有把群眾要求解決的瑣事、雜事和群眾關注的「小事」辦好辦實。四是沒有做到心裡裝著大眾,遇事想著群眾。司法行政每項職能職責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但還沒有把「心裡一定要裝著群眾,做什麼事、開展什麼工作,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處處關心群眾的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群眾的知心人和貼心人。」的理念溶入血液里,變成每個幹部的實際行動。
五、社會管理創新不夠,群眾感受到的實惠還不多。主要是在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律援助、公證事項辦理、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指導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工作中的創新舉措還不很多,群眾感受到的實惠還不很多;在促進和維護公平正義方面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強大和明顯,在促進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方面還做得不是特別到位;在實施民生改善和保障工程還沒有做到通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現最大化、無縫隙、全覆蓋、無盲點地服務好群眾。
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行工作滿意度的建議和對策
一、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切實准確了解掌握群眾之所需、之所盼,增強群眾滿意度工作針對性、時效性
經過調查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對於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很多,但總體來說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需要穩定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希望解決好治安突出問題,生命財產得到保障,工作、生產、生活更加安全。二是公正執法方面。希望司法行政幹部嚴格執法、秉公辦事,切實增強法律保障力度和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是社會管理服務方面。希望司法行政機關辦事更快捷、更方面、更高效,對社會管理更加人性化,對社會服務更熱情、更到位、更文明,社會更加安定有序。具體來說主要反映在:一是對普法的希望是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方法和途徑宣傳,將法律規定融入法制文藝節目演出或通俗易懂、易記、易掌握的形式宣傳,積極從傳統普法模式向創新性現代化普法形式轉變;二是期望人民調解更多地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盡可能讓矛盾糾紛不出村、不出鄉鎮;期望在社區矯正監管改造和安置幫教工作中,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融入人性化因素,多幫助被監管對象解決生產生活難題;期望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工作中,切實幫助當事人調查取證,切實從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法律程序上維護其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公平正義。三是群眾期望幹部職工的思想理念更加先進、作風更加優良、履職能力更強、工作質量更好和效率更高,隨時能夠獲得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
二、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切實提高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知曉率、認知度。一是組建宣傳機構,引進高素質寫作人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宣傳隊伍。二是抓緊建設獨立的門戶網站、在電視、報刊、廣播等媒體上開辟專題宣傳欄目,辦好簡報信息、工作動態、刊物等載體。三是加強全系統人員宣傳工作能力的培訓提升,把全系統人員都培養成宣傳能手。四是大力宣傳司法行政為民服務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進人物,大力宣傳本系統求真務實、便民利民、創先爭優、幹事創業的做法、經驗和成效,更多地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和好評。
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新形象。一是把握主旨,提高認識,把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作為根本價值取向。首先是准確把握群眾滿意在司法行政工作領域的深刻內涵和具體表現。群眾滿意度就是群眾對司法行政機關工作和社會形象整體的評價,是對司法行政的信任、理解、支持、配合,是對司法行政的崇尚、尊重。其次是深入理解群眾滿意這一目標的現實意義。司法行政工作是否落到實處、幹部職工作風是否轉變、是否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最重要的是讓群眾來評、看工作結果、看工作成效。再次是充分認識不顧群眾是否滿意,脫離群眾思想的嚴重危害以及在司法行政實踐中貫徹群眾路線的重大意義。必須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為群眾謀利益,決不能用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的私利,不能只考慮自身工作的方便而漠視群眾的方便和利益。最大限度地提高群眾滿意度。二是立足本職,多辦實事,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和熱情服務,讓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公平公正及時有效地解決。首先要把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為檢驗和衡量工作的根本標准,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切實增強罪犯監管改造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有效性。積極參與「打黑除惡」、「兩搶一盜」等專項斗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治安突出問題,鞏固和擴大嚴打整治斗爭成果,確保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確保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其次要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把執法活動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具體實踐,不斷完善和創新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從我們承辦的每一起案件、處理的每一起糾紛、解答的每一次咨詢、化解的每一個矛盾中,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再次要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把方便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社會管理的主要方向,把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社會管理改革的重點,積極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最大限度地增進群眾信任感、幸福感。最後要圍繞黨委中心工作,妥善解決群眾實際問題。針對當前新農村建設工作,通過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務,幫助群眾提高法律素質,增強群眾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利益的能力。結合平安建設工作,利用司法行政資源優勢幫助群眾抓好平安鄉村、平安社區等基層創建活動,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三是拓寬渠道,貼近群眾,使群眾更多地了解和更廣泛地參與司法行政工作 ,讓群眾感受到更多實惠。首先是要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讓群眾更多地了解司法行政工作職責。通過設置政務公開欄、網站、宣傳櫥窗等方式深化政務公開,讓群眾更多的了解司法行政職責,增強參與、支持、配合司法行政機關工作的自覺性。其次是要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表、與群眾談心等方式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深入鄉鎮村組,主動貼近群眾,廣泛徵求意見,並對征詢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分類整理,針對工作的薄弱環節及時完善制度,擴大工作成果。再次是要依託服務等「窗口」部門的工作,樹立良好機關形象,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支持和參與司法行政工作。從小處著手,貼近群眾,方便群眾來訪咨詢。如在辦公樓大廳設置科室公告牌,辦事流程圖等方便群眾來訪、預約等,避免群眾重復來訪,節約辦事成本。最後在咨詢解答中,盡可能地告知群眾權利義務,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可以利用告知書、明白卡、宣傳冊等,明確告知當事人享有的權利以及救濟途徑。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一視同仁,實現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目標。
四、全面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更多地滿足廣大群眾的渴求。一是強化監管和幫教,扎實做好社區矯正和刑釋解教工作。刑釋解教人員是一個特殊、敏感群體,這個群體的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實施整體聯動;要有新舉措,創造新載體,要根據當前釋解人員的特點,在不斷拓寬就業途徑,教育其適應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努力提高就業安置水平的基礎上,盡可能根據釋解人員的就業技能和水平進行安置。加強教育培訓,加強對釋解人員的就業觀念教育和就業技能培訓,引導他們摒棄好逸惡勞思想,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學得一技之長,靠誠實勞動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以人為本,積極為釋解人員辦實事。能夠實現再就業的幫助安置就業,符合低保條件的解決低保問題,不符合低保的,予以臨時救濟。二是全面加強普法方式方法創新,切實增強宣傳效果。加快從傳統普法向現代普法的轉變,積極開展靶式普法、訂單式普法、聯合普法、文化普法、樓宇電視和政務微博等新媒體普法,加大法治縣鄉創建力度,管在關鍵點、避免形式化,切實有效開展。三是加大人民調解法貫徹執行力度,強化網路建設,全面提升調解員隊伍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積極爭取政府解決調解員補貼,爭取設立專職調解員,大力加強矛盾糾紛預防和排查化解,確保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四是積極探索和拓展法律援助措施,積極推進「點援制」,深入總結人民滿意法律援助新模式。加強法律援助義務值班解答法律咨詢正常化管理,積極將疑難糾紛調解和刑事和解納入法律援助試點,總結經驗推廣實施,真正實現應援盡援。五是全面堅強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導他們統籌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切實履行應盡義務和職責,真正維護好實現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公平正義。六是全面加強協調溝通力度,爭取人財物支持,大力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樹立司法行政新形象。積極爭取人員編制和車輛編制,解決好司法所人員和交通工具問題。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努力解決好乾部隊伍待遇問題,切實提高幹部工作積極性。全力打造辦事大廳,努力為群眾辦事提供良好的環境,最大限度地讓群眾滿意。
五、全面加強幹部隊伍能力建設,為大幅提升群眾滿意度提供堅強保證。一是要全面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教育引導幹部要時時處處用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這面鏡子對照自己,始終堅持親民、愛民、為民。經常地自覺從幹部隊伍自身找原因,群眾觀念是否淡漠了,是否缺乏做群眾工作的方法、經驗,是否是喪失了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優良作風,化解矛盾、處理問題是否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幹部是否是浮在上面、沉不到一線,與群眾打交道少了、心理距離遠了,是否做到感情上與群眾「心連心」,工作中與群眾「面對面」,為群眾辦事「實打實」,向群眾宣傳「情牽情」,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實、做好,實現人民群眾滿意。三是要扎扎實實辦好事、辦實事。首先要教育幹部要經常捫心自問,將心比心,多做換位思考,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來對待,把群眾的事情作為自己的事情來辦理。自己在這個崗位上為群眾到底做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有做到,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其次要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每個幹部職工必須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善於接近群眾,會講群眾語言,會用群眾的方法思考問題,會把法律法規、黨的方針政策與群眾的需求、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更好、更有效地為群眾服務。再次是要認認真真為群眾更多地解決具體問題、更多地辦實事,把群眾工作落到實處。群眾利益無小事,不但要做好維護穩定和促進發展經濟這件大事,也要把群眾要求解決的瑣事、雜事和群眾關注的「小事」辦好辦實。最後是要善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樂於接受的形式與之進行溝通,注重面對面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無論是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是宣講法律法規,幫助群眾學法、懂法、守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學會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都要把解決群眾思想困惑和現實問題結合起來,把話說到點子上,努力解開思想疙瘩,在宣傳中建立感情,在宣傳中形成互信,在宣傳中贏得民心。三是要全面提升維護公平正義的能力。首先要強化幹部職工核心價值觀和社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首要價值追求;其次加強法律法規以及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培訓,熟練掌握程序性、實體性和時效性規定,自覺從實體、程序和時效上維護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感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再次是加大對不維護公平正義的人和事的處理力度,全面促進公平正義得到最廣泛的維護。四是全面提升幹部職工在新媒體時代引導能力。要最廣泛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司法行政重大決策部署、司法行政在維護穩定、社會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以及司法行政戰線英雄模範人物的感人事跡,最大限度地增加輿論的「正能量」。堅決杜絕「大丑惡」事件發生。五是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落實「誰擁有先進科技手段,占據信息優勢,誰就掌握主動,贏得未來」的理念,牢固樹立向科技要效率、人力和向信息化要戰鬥力的理念,大力推進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建設,加強幹部隊伍科技信息化能力的培訓提高。六是全面提升幹部隊伍拒腐防變能力。要深刻認識拒腐防變的重要性、緊迫性,毫不動搖地堅持從嚴治警的方針,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努力促進幹警清正、隊伍清廉、司法清明。抓住用制度管人管事這個根本,圍繞容易滋生腐敗問題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點崗位,健全制度規定,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問題的發生。學會在法治軌道上用權,保持清廉本色,堅守精神高地。(轉)

② 如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

憲法的基本特徵:
第一, 憲法的內容不同於普通法律。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具有根本性、宏觀性、全面性的特點。而一般法律只規定國家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具體問題。
第二,憲法的效力不同於普通的法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據和基礎。普通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一切組織、個人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
第三,憲法的制定和修改不同於普通法律。需要按照特別的程序來進行,比普通法律更加嚴格。
今天,是我國首個「國家憲法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頒布了一個憲法性文件和4部憲法,即1949年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
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後來又以修正案的方式經過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4次修改。2001年開始,我國將12月4日作為每年一次的全國「法制宣傳日」, 開展以學習宣傳憲法和國家基本法律為重點的廣泛的普法活動。
根據黨的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決定,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具體日期定為12月4日。設立國家憲法日,有利於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樹立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一個國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最高的法律權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南京進入法治建設「快車道」
擁擠的公交車里,兩名乘客發生碰擦,繼而大打出手。結果,傷者住院,打人者因故意傷害罪被判刑……這是南京秦淮區一社區正在表演皮影戲上的劇情,法律工作者和民間藝人一起,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各個社區進行普法宣傳。
在南京,類似皮影戲這樣生動、有趣的「普法課堂」還有許許多多。也正是因為多年來全面深入的普法宣傳,這座城市法治氛圍濃厚。
普法「四連冠」,副省級城市獨此一家
我國的全面普法工作是從1985年開始的。從1986年起,我國連續組織實施了6個五年普法規劃。通過從「一五」到「六五」近30年的普法實踐,以憲法為核心的240多部法律、近千部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得到全面普及,全社會95%以上的公民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治教育,營造了全民學法、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
從1991年「二五」普法開始,到2010年「五五」普法結束,法治宣傳教育被納入市委市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標,且不斷加大推進力度,也取得了顯著效果。南京市連續4次獲得全國普法先進城市稱號(5年評選一次),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全市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逐步增強,城市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南京已進入法治建設「快車道」。
法治宣傳亮點紛呈
在法治宣傳實效上全國領先,在普法品牌創建上全國領先,在城市法治化整體水平上全國領先,是南京市「六五」普法的總體目標。圍繞這一目標要求,南京市司法局把「普法不僅是傳播知識,更是文化建設」作為創新法治宣傳的工作理念,強化部門合作,搭建聯動平台,凝聚工作合力,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宣傳品位上尋求新突破。
一是不斷在普法宣傳覆蓋面上尋求新突破。與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台了《關於推進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全覆蓋工作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到2015年,全市將形成組織健全、機制完善、協同有力、運行有序、富有實效的法治宣傳教育全覆蓋工作體系,全市法治宣傳教育社會知曉率、滿意度將分別達到97%、92%。深入整合資源,加強聯動,充分發揮傳統普法品牌的影響,對「法律人在行動」傳統法治宣傳品牌進行提檔升級,積極發揮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鑒定人、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等法律服務人員的普法「主力軍」作用,積極開展各類普法活動,實施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工程,拓展普法宣傳覆蓋面。注重充分發揮現代電子傳媒優勢。與移動、電信、聯通3家通訊公司深度合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手機簡訊普法活動,對全市800萬手機用戶每年發送兩次普法簡訊,已經連續發送3年,實現手機簡訊普法4800萬人次的效果。還開拓「憲法知識問答」有獎明信片徵答等普法新平台,充分利用現有各種平台資源,開展面向廣大群眾的法治宣傳活動,實現在「法制宣傳實效上全國領先」的目標任務。
二是不斷在普法品牌創建上尋求新突破。為深化全市「六五」普法工作,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品牌,全面推進法治城市建設,2012年2月全市組織實施了「六五」普法品牌建設「百花齊放」工程。所有普法品牌創建工作全部實行「項目化」管理,通過「1+X」聯辦模式,搭建區、部門聯動平台,市各有關部門與相關區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共同打造,共同推進。歷經3年的努力,全市推出了100多個不同內容、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品位的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特色普法教育品牌,打造了一批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法治文化精品,使「六五」普法工作充滿活力,呈現「花團錦簇,春色滿園」的生動局面。
「法治快車」是我市「六五」普法以來創建的法治宣傳特色品牌。該欄目從2011年12月3日開播,覆蓋南京地鐵和公交車輛等11000個終端,主要設置法治新聞、法治動漫、民生常識等子欄目。吸引了幾十個部委辦局、有關單位加入進來,共同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目前,「法治快車」已播出160餘期,日受眾超過50萬人次,正成為各單位部門宣傳工作職能、展示工作形象、傳播法律知識、實施法治惠民的有效平台,品牌效益日益顯現。
三是不斷在提升重點普法對象法律素質上尋求新突破。
積極推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積極推行非人大任命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和領導幹部述職述廉述法考核制度,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領導幹部、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南京市非人大常委會任命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辦法》。現已成功舉辦兩次全市非人大任命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培訓考試,共有89 名領導幹部參加。每年定期舉辦「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和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法治講座。在全市公務員學習網上開設法治思維和法治實踐專題課程、組織公務員參加全省公務員學法比賽。近期,又推出市管領導幹部旁聽法庭庭審的意見,定期組織市管領導幹部旁聽法庭庭審活動,組織撰寫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法治實踐工作的心得體會或論文等,不斷提高領導幹部、公務員學法用法的主動性,促進法治信仰的養成。
不斷強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堅持把青少年作為法治教育對象的重中之重,著力培養青少年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和公民意識。利用多種形式推進法治進校園、進課堂、進家庭,努力構建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式的法治教育網路。出台了《「法治與青奧同行」行動計劃》,舉辦了青奧法治建設專題講座、「迎青奧、亞青」網路法律知識競賽、迎青奧青少年法律知識電視大賽等系列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並編寫青少年法律知識讀本、研發青少年網路學法闖關游戲。雨花台區普法兒童團、六合區大鼻子校車法治故事等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經驗被教育部、司法部在全國推廣。
不斷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治宣傳教育。積極落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把法律知識納入國有企業負責人培訓內容,把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作為考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業績的重要依據。舉辦了「服務軟體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科技創業企業與金融」等多場法治報告會和「誠信守法經營」企業學法用法演講比賽等活動,促進企業自覺守法意識和防範法律風險能力的提升。
深入開展城鄉基層群眾法治宣傳教育。持續開展「深化『法律六進』、推進依法治國」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組織開展「送法下鄉」、「法律擁軍」等工作,每年集中開展「農民工學法周」、「普法惠民村村行」等活動,深入實施「法律書籍送農民、法律服務到農家、法律文化進農村」工程,完善「農家書屋」和「農村法律圖書角」建設。深化大學生村官擔任法治宣傳員的做法,加大律師事務所與司法所、律師與「大學生村官」的結對幫扶工作,增強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
法律服務卓有成效
法律援助惠民,關愛弱勢群體
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始終把開展法律援助作為履行政府應盡責任、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不斷出台法律援助惠民政策,通過拓展網路、降低門檻、提升質量,實現了法律援助的「應援當援、應援盡援、應援優援、應援共援」。全市每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數在全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中率先突破1萬件。積極加強與工、青、婦、老、殘、軍等部門溝通協調,完善維權機制。大力開展農民工維權月活動,對進城務工人員實行優先服務。開展法律援助進社區、村活動,與南財大法學院合作,組織大學生志願者組成小分隊,開展法律援助進百個社區活動,開展需求調研和法律援助宣傳。組織開展法律援助進監所活動,棲霞區司法局在龍潭監獄設立了全國首條監獄12348法律援助專線電話。農民工夫婦車禍雙亡交通事故賠償案等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產生較大社會反響,並入選全國、全省優秀案例。市司法局先後多次榮獲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單位、全國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示範窗口」,被全國老齡委授予全國首批「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
專業團隊服務,助力青奧盛會
緊緊圍繞「共建平安南京,共創平安青奧」主題,整合司法行政系統內法律服務資源開展系列化組合式法律服務。組建了青奧賽時知識產權應急工作組、青奧安保維穩律師法律服務團、青奧法律服務指導團以及百名律師公證員志願者服務團等隊伍,實行24小時值守制度,全力服務青奧。
聖典律師事務所憑借自身綜合實力被國際奧委會確認為青奧會法律服務簽約供應商,組成專門服務團隊,做到隨時為青奧的需求提供咨詢和跟蹤服務,圓滿完成了青奧合同審查等工作,為青奧提供了超過100萬元的免費法律服務,受到多次贊揚。全市公證行業以辦理招投標公證、青奧重大活動現場公證為主要服務形式,廣泛介入青奧籌備及舉辦期間的相關工作。為涉青奧的大中型工程項目就提供了數千項工程招投標服務,有力地保證了青奧工程的陽光運行,多次收到相關單位寫來的感謝信。全程參與了南京青奧會網路火炬傳遞活動、南京-國際體育雕塑大賽和青奧歌曲最終評選的公證工作,保證了相關活動的圓滿順利進行。
實施便民舉措,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
市司法局將原法律援助服務專線提升為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務平台,升級後的專線平台在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服務的基礎上,融入法制宣傳、法律服務、矛盾調處以及各類司法行政業務辦理等各方面的職能,向社會提供法律咨詢、公證辦理、法律援助預申請等各項司法行政在線服務。使該平台的服務內容更加全面、服務功能更加強大、服務形式更加多樣,體現方便群眾、司法為民的社會需求和發展需要。今年5月份平台正式運行後,12348專線月電話量成倍增加。截至目前,接聽電話已超過22000次,司法行政業務咨詢和投訴建議1300人次,接通率在98%以上。
全市公證行業廣泛開展「六個一」公益活動:每個公證處每年至少走訪慰問一次社會福利機構、開展一項扶弱助困結對幫扶活動、每季度組織一次進社區(鄉村)或企業(園區)法制宣傳活動,每位公證人員每年至少要參加一次義務法律咨詢活動、參加一次扶弱助困結對幫扶活動、辦理一件公證法律援助案件。對八類公證事項減免公證收費,並將三月份定為「公證公益服務月」。堅持開展「公證助殘月」、「公證敬老月」等活動,對老弱病殘等困難群體實行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出證的「三優」服務,為特殊困難人群開辟辦證綠色通道,縮短辦證時間。並採取遠程視頻咨詢、社區預留電話、預約辦證時間等多種方式搭建便民服務平台。
以全市法律服務專業隊伍為主體、社會力量為輔助,探索通過創建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鎮(涉農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城市社區法律服務站點、農村配備法律顧問等方式,整合資源,完善機制,優化服務,提升效能,著力打造城市半小時、農村一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打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能夠滿足群眾需求的公共法律服務產品體系,已取得初步成效。
開展「法企對接」,服務保障經濟發展
組織全市法律服務人員,積極主動,靠前服務,圍繞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改革,拓展法律服務范圍,研發法律服務產品,跟進實施法律服務,為南京在新的起點上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今年以來,全市律師共走訪企業20000多家次,制定服務企業轉型升級辦法、措施3300多條;向企業發送「聯系卡」或咨詢函33985個;辦理企業轉型升級法律事務涉及金額38.5億元,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70億元;幫助企業建立健全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預案328件,有效化解了一批企業發展難題和勞動糾紛。
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5月21日,市政府成立了由11名執業律師組成的首屆市政府法律顧問團,標志著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的進一步推進。顧問團成員將為政府重大決策提供法律建議,為重大經濟項目提供法律服務,為地方立法和行政規章的制定建言獻策,為法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的意見》,要求到2014年底,全面建立健全各級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組建由執業律師為主的政府法律顧問團,形成市、區、街鎮三級政府法律顧問網路體系。各級政府、園區和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工作部門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到2015年底,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包括廠礦、學校、衛生、文化單位,以及社會矛盾糾紛與群體訴求較為集中的單位,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目前,全市1211個社區(行政村),已有1135個配備了法律顧問。
法律保障促進和諧
人民調解,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人民調解和大調解工作在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方面發揮著獨特而有效的作用,我市訴調、公調對接和醫患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大調解機制和專業調解模式日益完善,網格化排查和分級預警報告制度全面推行,企事業單位調委會建設全面啟動。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連續五年保持全省第一。今年春節期間,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集中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行動,重點對征地拆遷、土地流轉、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糾紛進行排查調處。共組織矛盾排查3200多次,受理調解糾紛6500多件,調解成功6479件,其中,群體性糾紛108件,防止矛盾激化和「民轉刑」案件116起。開展「迎青奧調解維穩200天專項行動」、迎青奧人民調解百日會戰活動。以貼近民生、服務群眾為主題,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員與社區群眾面對面」宣傳月活動,發揮人民調解工作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突出作用。
社區矯正,堅守安全陣地

社區矯正是對在監外服刑人員進行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為了使服刑人員更好地在社區改造,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健全風險評估體系,制定矯正個案,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完善與相關部門的交付銜接機制,實現無縫銜接,防止發生脫漏管;啟用社區矯正安全監管指揮中心,創新監管方法,提升管理安全水平;落實各項制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確保刑罰有效執行;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確保防範有力、處置迅速、應對有效;開展幫困扶助活動,為其融入社會創造了條件。今年,還在全市開展了社區矯正百日集中整治行動,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市所有在冊社區服刑人員重新犯罪率在1‰以內,未發生重大惡性重新犯罪案件。
「『六五』普法以來,我們封存已取得的成績和榮譽,總結並發揚成功的經驗,以一個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市司法局局長黃永祥說。2015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戰略部署,著力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為深入推進依法治市,建設法治南京做出積極貢獻。

③ 如何結合"1512"的工作思路,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全面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將把防控風險作來為工作源核心,扎實做好反恐斗爭。將服刑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納入總體規劃,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援助和生活救助。進一步完善「三位一體」大戒毒工作格局,不斷提高對戒毒人員的醫療和救助水平。嚴格執行社區服刑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的規定。大力推進政府主導的過渡性安置基地建設,不斷提高安置能力。開展專業人民調解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打造新型綜合性矛盾糾紛化解平台。

同時,省司法廳將繼續開展好「助推新一輪振興發展法律服務年」活動,增進「助百項、幫千企、扶萬戶」專項法律服務和「一對一、點對點」法律服務。逐步建立「結構合理、覆蓋城鄉」的律師服務網路,全面提升公證質量和社會公信力,推進司法鑒定標准化建設,全面落實省政府確定的法律援助民生實事。

④ 如何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著力打造全面振興的好環境

深入推進法治建設,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問題就是實際、就是方向、就是有的放矢的靶子。總書記指出的一些突出問題,切中要害,直抵靶心,是我們改善法治環境的重點難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把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堅決地直面問題,各個擊破,發現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把總書記指出的在發展環境方面存在不依法辦事的突出問題,逐個逐條梳理,拿出切實有效解決辦法。同時,更要著眼於問題的本質,注重從根子上對症下葯,從源頭上革故鼎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綱,我省去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優化黑龍江省發展環境的意見》是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的政策舉措,必須下真功夫、花大力氣,持之以恆地落實好。
形成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政貴有恆,善政必簡。簡政放權,是打通政府職能轉變最重要的「一公里」。轉變政府職能就是要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問題,簡政放權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只有扎實有效地推進簡政放權,才能讓政府切實地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也才能真正實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改革目標。打造龍江全面振興的好環境,要認真研究如何清除計劃經濟陳舊思維,加快簡政放權落地,解決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用透明的法治環境穩定市場預期,維護市場秩序、發展法治經濟。
源澄而流清,源渾而流濁。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這個群體,人數不多,但作用非常關鍵。依法治理水平和法治化程度,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領導幹部這個關鍵群體對於推進法治建設的信念、決心和行動。一個地方的領導幹部能夠帶頭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就會成為這個地方正氣充盈之源、萬心歸聚之泉。一個風清氣正、公平正義、開放文明、服務高效的發展環境就會加快生成。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帶頭遵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
總書記強調,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深化基層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設建立在扎實的基層基礎工作之上,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每一個人應有的責任。只有全社會都樹立起法治精神,使法治熔鑄到內心中、根植於頭腦里、落實到行為上,才能為法治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社會基礎。「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目標在前,任重道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建設者,也將是最終的獲得者。
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是龍江實現全面振興必須面對、必須破解的課題。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只要我們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引導好廣大幹部群眾這個多數,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營造良好社會秩序,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就一定能不斷以法治建設的新成效,促進龍江經濟振興發展環境的大改善。

⑤ 有人認為"弘揚法治精神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你如何評價該觀點請運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說明理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科學立法是前提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從無到有,以憲法為核心,涵蓋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立法領域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如立法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有的法律不能全面反映客觀規律和人民意願,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性、針對性、操作性不強;立法工作部門化、爭權推諉現象較為突出,立法工作效率不高,有時因利益博弈,久拖不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面對立法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實際,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形成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學立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決定》明確提出,凡立法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必須報黨中央討論決定。黨中央向全國人大提出憲法修改建議,依照憲法規定的程序進行憲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問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向黨中央報告。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嚴格執法是關鍵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

《決定》就嚴格公正執法從體制機制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依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政府是依法行政的主體,政府職能能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轉變關系著依法治國方略能否走下去。政府部門要從以前的權力集中向權力下放轉變。要繼續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要加強對政府行政權力的制約,通過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二是健全政府依法決策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推動重點領域立法,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決策和立法緊密銜接。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討論,確保做到依法科學決策。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倒查機制,落實決策領導責任制。三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梳理各部門執法權,推進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理順行政強制執行體制,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的制約,實現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式控制制,防止權力濫用。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許可權、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實現決策、執行、結果公開透明,增強政府公信力。根據不同層級政府的事權和職能,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公正司法是重點

公平正義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當前,司法領域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司法不公的現象時有發生。公平正義要靠制度來保障,確保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礎。建立和落實好辦案人員終身負責制,誰辦案、誰簽字、誰負責,對違法辦案導致錯案的,「一案雙查」,既要糾錯又要追責是確保司法公正的有效抓手。既要保證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又要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司法人員的追責。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查司法腐敗案件,保持司法隊伍的純潔。

「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實現司法公正,就必須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司法隊伍,把每一起案件的審理都作為依法治國的生動實踐來認識和對待,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法律負責。實現司法公正,必須讓司法在陽光下運行。要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在司法調解、司法聽證、涉訴信訪等司法活動中保障人民群眾參與,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警務公開、獄務公開,杜絕暗箱操作。

司法公正的難點是司法能否獨立。《決定》規定,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機關依法應訴,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並執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建立跨行政區域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排除地方對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的干擾。建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制度,有效制止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侵害事項的發生。推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確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的檢驗。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全民守法是保障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在中小學開設法治課,從小培養法治意識和守法精神。建立公民誠信檔案,在違法必究硬約束的同時,完善誠信檔案軟約束,促進全民守法。

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通過全民普法的深入推進,使公眾逐漸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護法」轉變,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在整個社會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

更為關鍵的是,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依法活動,切實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思維和法律方法化解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帶動全民守法,使守法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一種公民美德,為法治中國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社會基礎。

⑥ 人大法學考研哪個學科人少博聯教育怎麼樣,誰用過博聯的資料

法學碩士還是法律碩士呢?
法學碩士的話,沒什麼比較意義。比如說法理學通常來說算是冷門吧,但是在某年人大法學考研中,法理學竟然成了大熱門,也許是很多人都覺得法理學應該是冷門,所以導致扎堆報考吧
至於你說的博聯,我沒有用過,對於博聯的感觸,只有一個字,「貴」!

⑦ 如何進一步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完善消防法律制度體系

消防執法工作大力推進規范化建設,不斷完善執法程序,改進執法方式,嚴格執法監督,消防執法隊伍素質、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較以前均有了明顯提升。但在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要貫徹落實好公安部黨委關於構築社會消防安全「防火牆」工程,深入推進消防安全「五大」活動及打贏「清剿火患」戰役等一系列戰略部署,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消防執法工作存在的不足。其在某些層面上已制約著我國消防工作健康快速發展,進一步加強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仍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存在的問題。

1、消防工作社會化程度不夠高。

《消防法》修訂實施以來,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明顯加快,「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安全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但總體上目前消防工作社會化水平仍然較低。在政府層面,省、市、縣三級對消防工作重視程度較高,而鄉鎮及街道辦一級未設立專門的消防機構,且大多數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沒有真正把消防工作納入議事日程,農村、社區消防工作基礎薄弱。在部門層面,一些部門不認真履行消防安全監管職責,對消防聯合執法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不作為,影響了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在社會單位,特別是一般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四個能力」建設水平有待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比較低。

2、監督執法人員執法水平較低。

①一部分消防監督執法人員還沒有真正樹立執法理念,執法為民的思想基礎不牢固。在消防監督管理執法過程中,個別監督執法人員執法隨意性大。

②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在法律、業務和文化素質方面存在欠缺,消防執法人員自身知識結構水平相對偏低。部分監督幹部沒有經過系統的消防監督業務學習,導致在監督檢查過程中不能准確全面地發現和指出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同一階段同一單位多次檢查提出的火災隱患也不盡相同,有時提出的火災隱患也往往不著邊際,提出隱患整改意見和要求不盡科學和合理,不能正確綜合判定被檢查單位的消防安全狀況,導致老問題不改,新問題出現,造成問題的積壓,弄得單位無所是從,總覺得火災隱患永遠也整改不完,從而使群眾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產生錯誤的認識和理解。

③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及消防專項治理工作流於形式。在實際監督檢查工作中,無論是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及消防專項治理工作,對一個單位的進行了三五次甚至「輪番式」的監督檢查,某些消防監督員為了完成所謂的任務,僅僅填寫一個名不副實的《消防監督檢查記錄》而已,但火災隱患始終存在,《消防監督檢查記錄》按法定要求必須給被監督檢查單位留存一份,但往往由於疏忽或人為就缺少了這一項工作,「執法痕跡」在被監督檢查單位很難查到。

④專項治理及聯合檢查時一整風,檢查時問題一大把,檢查完沒了下文,無跟蹤落實執法機制,執法不到位不徹底的現象在某些崗位普遍存在。四是個別消防監督執法人員不能主動地為被監督單位提供法律咨詢,指導和幫助隱患單位制定科學、合理地火災隱患整改方案和措施,對群眾來信來訪、舉報投訴的查處不及時,處理結果反饋不及時,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警民關系。

3、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不規范。

①法律文書製作填寫不規范,表現為個別執法人員對單位進行消防監督檢查不按規定填寫《消防監督檢查記錄》,或者雖然填寫了但內容記錄不詳細;在製作填寫消防監督檢查法律文書時對違法行為定性不準、用語不規范,案卷裝訂和移交管理不及時。

②個別監督執法人員責任心不強,審驗把關不嚴,放寬尺度實施行政許可,忽視對在建建築工地的監督,竣工、開業時就留下許多先天性隱患無法整改等。

③個別監督執法人員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或火災隱患不及時下發法律文書,而是口頭提出整改意見,有的在檢查中雖然發現了許多火災隱患,但在下發法律文書時,只提一些容易整改的問題,對整改難度大的火災隱患避而不談,導致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始終得不到整改,留下了不安全因素。

4、消防監督執法隊伍管理機制薄弱。

面對前所未有的火災防控壓力,為全力遏制重特大火災,廣大消防監督幹部付出了艱苦努力,保持了火災形勢的總體平穩。在長時間、超負荷的緊張工作中,對監督執法幹部隊伍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

①壓擔子多,體恤關心少。

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大部分監督幹部經常犧牲節假日和雙休日,「白加黑」和「五加二」在某些地方成了常態,正常的年休假往往得不到保證,造成相當一部分同志精神處於超緊張狀,許多監督員滋生疲勞厭戰情緒,工作積極性、主動性降低,工作質量、工作效率下降。

②一線消防監督執法力量薄弱的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大部分縣(區)消防大隊幹部人數少,與基層擔負的繁重工作任務不相適應,經濟欠發達地更是如此。

5、內部監督執法監督機制不完善。

執法排名重次序,造成監督執法人員為「執法」而執法、為完成指標而工作的現象。為強化執法考評的力度,考評結果採取排名的方式,在一段時間內發揮了促進工作的顯著作用,但如長期堅持則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①盡管各執法單位從事相同類型的消防執法工作,但由於所作區域的不同特點,執法工作重點、工作對象以及工作量不盡相同,單位之間不完全具備可比性;

②由於個別執法單位領導缺乏正確的政績觀,在考評中片面追求名次,盲目與其他單位進行比較,不切實際地組織制定相關執法指標,使執法人員壓力過大,違背了考評的初衷。同時,考評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層疲於應付的局面,過多過濫的排名導致數字的空洞及工作的浮誇,與消防執法的嚴肅性格格不入。

二、如何進一步加強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

1、加快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

加強消防力量建設,構建以公安消防部隊為主體,政府和企業專業消防力量為補充、群眾性消防組織為基礎,全面覆蓋街道鄉鎮、輻射農村的消防力量體系,條件允許時在鄉鎮、街道一級設置專門的消防監督機構。加大消防投入力度,加強消防特種裝備、車輛和城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當地火災事故特點,制訂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增強滅火和應急救援能力,使消防事業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要建立和落實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整改機制。要將單位消防安全信息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將單位消防安全狀況與金融、保險信用及經營行為掛鉤。大力拓寬消防宣傳渠道,採取媒體宣傳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崗位培訓與普及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加大消防宣傳教育的廣度、深度與力度,堅持不懈地開展消防宣傳活動,使消防法律法規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使火災防範知識、火災撲救和逃生技能得到廣泛普及,形成一個人人懂消防、人人抓消防的良好社會環境。建立火災隱患舉報投訴查處長效機制,鼓勵廣大群眾自覺與消防違法行為作斗爭,共同維護公共消防安全。

2、提高監督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執法水平。

消防執法人員只有自身具備了相當的法治意識,法律知識,並在執法活動中樹立起許可權、程序、責任、公平公正意識,才能真正做到法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①要強化執法者的素質培訓,要在業務知識不斷更新、不斷深化的情況下,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業務培訓和消防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執法者的素質,規范執法管理,熟練掌握消防執法程序,尤其是針對地方院校入伍的大學生和未有從事過防火監督的幹部,要進行崗前培訓,落實崗位從業資格,確保執法隊伍素質;

②要培養執法者全新的執法服務觀,要通過積極深入開展「文明執法、規范執法」活動,切實做到「四個定位」,樹立「四個意識」,即在職能定位上,牢固樹立經濟建設參與者和服務者的意識;在執法定位上,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維護公平公正的意識;在權力定位上,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在工作定位上,樹立開拓創新意識,以使執法者真正融入到「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就是「規范服務、文明服務」的工作定勢之中。

3、加強防火監督幹部教育培訓管理工作。

應結合政治教育進一步強化作為一名當代軍人的職業信仰,經常性地對監督隊伍開展當代軍人職業信仰和職業道德教育,使監督幹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確保政治上合格。工作中還要加強政工領導與監督幹部之間的經常性思想交流,隨時掌握並控制監督幹部的思想動態,針對消防監督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和重點問題及時地開展政治教育,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地進行。

同時應加強廉政建設教育,使監督幹部牢固樹立起廉潔奉公、秉公執法、執法為民的思想意識,自覺規范自身的言行和工作。其次應加大對監督幹部的業務培訓工作。許多監督幹部經常忙於事務性工作,很難、很少靜下心來研究業務及涉獵一些消防前沿的科學理論、消防監督方式方法及先進的管理監督體制,工作中難免會有「坐井觀天」、「閉門思過」的現象,「請進來」、「走出去」會因工作離不開成為奢望。拓展視野、強化理論,監督幹部的專業性職業性教育培訓已成為一個緊迫的任務。

另外,還應在工作生活上提高對監督幹部的政策支持。消防監督工作,在大多數基層「白加黑」和「五加二」在某些地方成了常態,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大部分監督幹部經常犧牲節假日和雙休日,但好多地方沒有很好的落實加班政策,一分錢的加班費沒有,輪休換休更是談不上上,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監督幹部的身心健康,也挫傷了其工作積極性,更弱化了工作,因此,調整監督幹部的政策支持勢在必行。

4、建立健全執法監督制約機制。

從監督上講,首先要從內部監督著手,不僅要搞好縱向監督,即不但上級對下級有監督權,而且下級對上級的執法活動、違法行為也有權提出建議;

同時要搞好橫向監督,即同一業務部門之間,不同業務部門之間要相互監督,保證消防執法活動准確合法。其次要做好外部監督工作,深入推廣「問廉制」建設,還可採取聘請人大代表、新聞記者、司法幹部等擔任執法監督員,採取座談討論、問卷調查、邀請現場監督等形式,廣泛徵求對消防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將整改情況進行反饋,提高消防執法工作的公信力。

大力推行警務公開,加大消防監督執法的透明度,公開辦事程序,公開執法程序,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條件允許時,可以在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醒目位置公開負責該單位的公安消防監督員的姓名,也可以公開公安消防火災隱患及廉政建設舉報電話、信箱等,溝通、拓寬廣大人民群眾與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渠道,加強與老百姓的心聲聯絡,充分體現執法為民的根本宗旨,樹立公安消防部隊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進而促進消防執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5、制定科學的執法考評制度。

現行的某些考評標准,往往單純地注重執法的起數、行政拘留的人數和罰款的數額,不能全面有效對監督員的個人執法素質進行考核評價,因此必須根據實際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個人執法考評制度。要根據不同職責,制定以「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為核心,包括德、能、勤、績、廉等在內的考核標准,按照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結合崗位目標細化量化消防監督隊伍考核的基本標准、業務標准和層級標准,解決「一把尺子」量長短的問題。

應認真貫徹《公安消防崗位資格制度規定》,採取「素質考評、績效評估、社會測評、綜合評價」的方式進行考核,進行崗位專業筆試和績效分析,全面、客觀、公正地考核評價執法人員。同時要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把消防監督員考核結果、單位執法質量考評成績與幹部選拔、幹部調整、熱點崗位輪換等掛鉤,對於執法人員依法履職、樹立良好執法形象大有益處。

當前,我國的消防工作同時也面臨著社會轉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矛盾復雜、火災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等問題。進一步加強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事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只有我們不斷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促進消防執法公正,才能全面切實提升消防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⑧ 中國對司法行政作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有什麼內容

對於司法鑒定中存在的亂收費、「天價鑒定費」等現象,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回應稱,去年,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部出台了收費標准,規范統一收費,且嚴格執行。整個執法執業辦案標准規范也在抓緊推進。

監獄不只「不跑人」還有治本安全觀

一個罪犯走出了監獄大門,是否真的改造好了?對於這一問題,熊選國表示,2017年,監獄工作把過去「不跑人」的底線安全觀深化為向社會輸出守法公民的治本安全觀。「中國的監獄安全在世界上是最好的,基本上每年都可以『不跑人』。」熊選國說。

熊選國解釋說,治本安全觀的核心要義是堅持以改造罪犯為中心,看好、管好和改造好罪犯。落實治本安全觀,著重搞好管理、教育、勞動三大改造。此外,提高監獄經費財政保障水平,確保監獄工作全部精力集中到教育改造上來。

13個省份有了村居法律顧問

《意見》用超過50項的改革舉措著力建設完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層次、多領域、個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熊選國介紹說,目前,中國已構建了「12348」中國法網,百姓可以上網提問咨詢。還探索建立了法律顧問微信群,現在全國已有13個省份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法律服務熱線「12348」電話熱線平台也已覆蓋到20多個省份。

熊選國表示,中國還大力推進四級平台建設,重點在縣和鄉鎮兩級建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立窗口化的服務平台,包括法律援助、法律服務、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等職能。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把法律援助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范疇,作為基本社會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試點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

熊選國指出,針對以往刑事案件辯護率不太高的問題,目前正在試點所有刑事案件通過值班律師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實現刑事辯護全覆蓋,這是對人權的一個重要保障。

關於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熊選國指出,除西藏因律師人員缺乏外,各省(區、市)均已實現人民法院、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在看守所的值班律師主要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在法院的值班律師主要為沒有羈押的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潘旭濤 侯顆)

我國植被生態質量呈改善趨勢

由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編制的《2017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發布。結果顯示:從2000年到2017年,三江源地區、北京密雲水庫、雄安新區、呼倫湖區域、額濟納綠洲、貴州和廣西石漠化區、柴達木盆地、扎龍濕地等都出現了植被恢復、水體面積擴大等生態質量改善趨勢,生態保護建設成效顯著。

怎麼避免「每逢佳節胖三斤」?6家專業機構給建議

春節臨近,家家戶戶開始購置年貨,餐桌消費是繞不開的話題,但如何避免「每逢佳節胖三斤」?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6家專業機構聯合發布「慧選營養,健康過節——2018春節食品消費建議」。

為人民服務!

⑨ 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有哪些方面的需求

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司法行政工作好壞的唯一標准,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去年全市司法行政機關滿意度測評中,對我縣司法行政工作的不滿意率為7.71%,為全市最高。與全市最低的水城縣4.40%相比高出3.31%。一下子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滿意度低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筆者進行了系列調查,總結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和症結,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
影響我縣司法行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去年,全縣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履行職能職責,各項工作成效是顯著的,但民意調查測評結果卻很不理想,經過深入客觀調查分析,影響我縣司法行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問題有:
一、宣傳不到位,群眾對司法行政知曉率、認知度不高,致使群眾評價偏頗。一是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較多,但對縣鄉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職責系統、全覆蓋地宣傳卻沒有,導致群眾對公檢法司的職能職責混為一談,加上平時的業務往來也使群眾誤認為司法局就是所有司法系統的總合,還有群眾認為司法局就是管公、檢、法的,或者把司法行政機關和公檢法機關等同起來,有的群眾還到司法局來投訴公檢法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把對公檢法的不滿意算在了司法局的名下。二是缺乏專門的宣傳手段和機制。沒有獨立的門戶網站、沒有專門的刊物及其他載體,更沒有專門的宣傳機構、人員和相關制度,致使群眾知曉率、認知度都較低,更導致群眾評價隨意性高。三是宣傳不到位致使群眾認知脫節。司法行政的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等機構都具有服務性職能,常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但是群眾卻不知曉,對這些部門服務職能的認知度,不能統一到對司法行政的良好評價上來,是間接導致司法行政民意調查不理想的原因。四是司法行政許多為民服務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進人物沒有得到較好的宣傳,沒有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和好評。
二、司法行政職能作用發揮不太好,為民服務的好事實事做得不夠好。一是在普法為基礎和依法治理為目標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只注重普法卻偏廢了依法治理。在協調整合社會力量資源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還未全面到位,致使普治整體水平還不高,因而有政協委員建議加強此項工作。普法創新方式方法不多,形式模式老套,基本處於傳統普法的狀況,普法針對性、實用性、新穎性差,致使群眾難於接受吸收,效果不太好。在依法治理工作中,僅限於單一的行業治理或單位治理,綜合治理、基層治理、專項治理還不很到位,效果也不很理想。群眾在普法依法治理中感受到的好處實惠還不多,也不深刻。二是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新做法,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糾紛得到了就地化解。但由於調解員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強和工作積極性不高以及調解員補助難到位等問題,導致出現化解矛盾糾紛不及時、調解偶有不公正、文書檔案不齊備、協議履行率不很高等問題,也是群眾不滿意的一大重要因素。三是部分當事人中還未能得到法律援助,特別是在指定辯護中,由於補助少,被指派的律師例行義務性出庭辯護,工作積極性不高,深入實際調查取證做不到位致使辯護效果不佳等等,也讓一些群眾不滿意。四是在辦理公證服務中,由於公證體制機制原因、公證員奇缺、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差異、辦公條件不好等因素,導致群眾辦證不能及時獲證,辦證中沒有休息場地,辦事環境不好等,都導致了群眾不滿意。五是在法律服務中,部分律師或法律服務工作者只注重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誠信建設還不是特別到位,服務群眾的思想、作風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個別人員誇大其詞、私自受案,甚至還有一些冒充律師的黑律師更是作虛假承諾,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律師聲譽,也是他們對司法行政機關不滿意的一個因素。六是在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中,由於服刑人員很多都受好逸惡勞思想的影響,不肯吃苦,還想掙大錢,結果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釋解後,仍然挑挑揀揀,長時間不能就業。刑釋解教人員由於其特殊經歷,社會對他們存有偏見,致其就業困難、生活舉步維艱。也致使一些人員不滿意。
三、諸多客觀因素長期制約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更好開展,也是導致群眾不滿意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是人員編制少且事務繁多。37個司法所中一人編制所還有19個,一人所的現狀嚴重影響著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開展。依照《人民調解法》和社區矯正工作的要求,調解糾紛、案件調查、走訪矯正對象必須兩人以上才能開展工作,否則,就是違法行為。現在我縣各司法所普遍只有兩名甚至一名同志,一旦出去工作,司法所就得關門,群眾來辦事就得吃閉門羹。群眾找不到人,辦不成事,滿意度自然不高。二是不能專人專職。由於司法行政管理體制多年沉澱的原因,大部分鄉鎮黨委政府把司法所當作內設機構,把司法所人員當作鄉鎮人員使用,從事很多與司法工作無關的事務如行政包村、計劃生育、禁燒防火、合作醫療收款等,不能專職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司法所業務成了附帶和捎帶。三是工作經費不足,工作保障難以到位。由於缺乏車輛編制和經費,致使22個司法所沒有車輛,出現了處置糾紛趕赴現場不及時的問題,也嚴重製約著司法所各項工作的開展,也直接導致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不滿意。四是司法行政機關待遇差,難以激發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法庭、派出所、財政所都已是副科級機構,但司法所還是股級,在工作協調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司法所當前承擔著監管四種罪犯的職能職責,但卻沒有轉警,沒有賦予其相應職權,履行職能職責存在許多困難;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人員經常到一線處置群體性問題和化解糾紛,但卻沒有崗位津貼,嚴重挫傷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
四、幹部隊伍服務能力、水平、質量整體還不夠高。主要體現在:一是部分幹部職工綜合素質不夠高。思想政治、科學文化、法律素養、宣傳能力、科技信息化技術應用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不高,也致使工作中慢作為的現象出現或者少數不作為、個別亂作為的現象。二是不善於缺乏「面對面」做群眾工作,不善於接近群眾,不會講群眾語言,不會用群眾的方法思考問題,不會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與群眾的需求、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更好、更有效地為群眾服務。三是不會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雖然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公證、安置幫教、法制宣傳等都是事關群眾利益和好處的事。但由於不講究做事的方式方法,作風不細致、態度不和藹、工作不扎實,好事辦不好,實事辦不實。沒有盡最大可能地應用司法行政資源更多地幫助辦好群眾關心的,亟待解決的困難事。沒有把群眾要求解決的瑣事、雜事和群眾關注的「小事」辦好辦實。四是沒有做到心裡裝著大眾,遇事想著群眾。司法行政每項職能職責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但還沒有把「心裡一定要裝著群眾,做什麼事、開展什麼工作,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處處關心群眾的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群眾的知心人和貼心人。」的理念溶入血液里,變成每個幹部的實際行動。
五、社會管理創新不夠,群眾感受到的實惠還不多。主要是在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律援助、公證事項辦理、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指導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工作中的創新舉措還不很多,群眾感受到的實惠還不很多;在促進和維護公平正義方面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強大和明顯,在促進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方面還做得不是特別到位;在實施民生改善和保障工程還沒有做到通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現最大化、無縫隙、全覆蓋、無盲點地服務好群眾。
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行工作滿意度的建議和對策
一、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切實准確了解掌握群眾之所需、之所盼,增強群眾滿意度工作針對性、時效性
經過調查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對於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很多,但總體來說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需要穩定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希望解決好治安突出問題,生命財產得到保障,工作、生產、生活更加安全。二是公正執法方面。希望司法行政幹部嚴格執法、秉公辦事,切實增強法律保障力度和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是社會管理服務方面。希望司法行政機關辦事更快捷、更方面、更高效,對社會管理更加人性化,對社會服務更熱情、更到位、更文明,社會更加安定有序。具體來說主要反映在:一是對普法的希望是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方法和途徑宣傳,將法律規定融入法制文藝節目演出或通俗易懂、易記、易掌握的形式宣傳,積極從傳統普法模式向創新性現代化普法形式轉變;二是期望人民調解更多地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盡可能讓矛盾糾紛不出村、不出鄉鎮;期望在社區矯正監管改造和安置幫教工作中,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融入人性化因素,多幫助被監管對象解決生產生活難題;期望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工作中,切實幫助當事人調查取證,切實從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法律程序上維護其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公平正義。三是群眾期望幹部職工的思想理念更加先進、作風更加優良、履職能力更強、工作質量更好和效率更高,隨時能夠獲得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
二、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切實提高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知曉率、認知度。一是組建宣傳機構,引進高素質寫作人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宣傳隊伍。二是抓緊建設獨立的門戶網站、在電視、報刊、廣播等媒體上開辟專題宣傳欄目,辦好簡報信息、工作動態、刊物等載體。三是加強全系統人員宣傳工作能力的培訓提升,把全系統人員都培養成宣傳能手。四是大力宣傳司法行政為民服務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進人物,大力宣傳本系統求真務實、便民利民、創先爭優、幹事創業的做法、經驗和成效,更多地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和好評。
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新形象。一是把握主旨,提高認識,把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作為根本價值取向。首先是准確把握群眾滿意在司法行政工作領域的深刻內涵和具體表現。群眾滿意度就是群眾對司法行政機關工作和社會形象整體的評價,是對司法行政的信任、理解、支持、配合,是對司法行政的崇尚、尊重。其次是深入理解群眾滿意這一目標的現實意義。司法行政工作是否落到實處、幹部職工作風是否轉變、是否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最重要的是讓群眾來評、看工作結果、看工作成效。再次是充分認識不顧群眾是否滿意,脫離群眾思想的嚴重危害以及在司法行政實踐中貫徹群眾路線的重大意義。必須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為群眾謀利益,決不能用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的私利,不能只考慮自身工作的方便而漠視群眾的方便和利益。最大限度地提高群眾滿意度。二是立足本職,多辦實事,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和熱情服務,讓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公平公正及時有效地解決。首先要把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為檢驗和衡量工作的根本標准,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切實增強罪犯監管改造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有效性。積極參與「打黑除惡」、「兩搶一盜」等專項斗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治安突出問題,鞏固和擴大嚴打整治斗爭成果,確保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確保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其次要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把執法活動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具體實踐,不斷完善和創新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從我們承辦的每一起案件、處理的每一起糾紛、解答的每一次咨詢、化解的每一個矛盾中,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再次要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把方便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社會管理的主要方向,把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社會管理改革的重點,積極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最大限度地增進群眾信任感、幸福感。最後要圍繞黨委中心工作,妥善解決群眾實際問題。針對當前新農村建設工作,通過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務,幫助群眾提高法律素質,增強群眾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利益的能力。結合平安建設工作,利用司法行政資源優勢幫助群眾抓好平安鄉村、平安社區等基層創建活動,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三是拓寬渠道,貼近群眾,使群眾更多地了解和更廣泛地參與司法行政工作 ,讓群眾感受到更多實惠。首先是要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讓群眾更多地了解司法行政工作職責。通過設置政務公開欄、網站、宣傳櫥窗等方式深化政務公開,讓群眾更多的了解司法行政職責,增強參與、支持、配合司法行政機關工作的自覺性。其次是要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表、與群眾談心等方式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深入鄉鎮村組,主動貼近群眾,廣泛徵求意見,並對征詢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分類整理,針對工作的薄弱環節及時完善制度,擴大工作成果。再次是要依託服務等「窗口」部門的工作,樹立良好機關形象,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支持和參與司法行政工作。從小處著手,貼近群眾,方便群眾來訪咨詢。如在辦公樓大廳設置科室公告牌,辦事流程圖等方便群眾來訪、預約等,避免群眾重復來訪,節約辦事成本。最後在咨詢解答中,盡可能地告知群眾權利義務,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可以利用告知書、明白卡、宣傳冊等,明確告知當事人享有的權利以及救濟途徑。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一視同仁,實現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目標。
四、全面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更多地滿足廣大群眾的渴求。一是強化監管和幫教,扎實做好社區矯正和刑釋解教工作。刑釋解教人員是一個特殊、敏感群體,這個群體的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實施整體聯動;要有新舉措,創造新載體,要根據當前釋解人員的特點,在不斷拓寬就業途徑,教育其適應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努力提高就業安置水平的基礎上,盡可能根據釋解人員的就業技能和水平進行安置。加強教育培訓,加強對釋解人員的就業觀念教育和就業技能培訓,引導他們摒棄好逸惡勞思想,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學得一技之長,靠誠實勞動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以人為本,積極為釋解人員辦實事。能夠實現再就業的幫助安置就業,符合低保條件的解決低保問題,不符合低保的,予以臨時救濟。二是全面加強普法方式方法創新,切實增強宣傳效果。加快從傳統普法向現代普法的轉變,積極開展靶式普法、訂單式普法、聯合普法、文化普法、樓宇電視和政務微博等新媒體普法,加大法治縣鄉創建力度,管在關鍵點、避免形式化,切實有效開展。三是加大人民調解法貫徹執行力度,強化網路建設,全面提升調解員隊伍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積極爭取政府解決調解員補貼,爭取設立專職調解員,大力加強矛盾糾紛預防和排查化解,確保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四是積極探索和拓展法律援助措施,積極推進「點援制」,深入總結人民滿意法律援助新模式。加強法律援助義務值班解答法律咨詢正常化管理,積極將疑難糾紛調解和刑事和解納入法律援助試點,總結經驗推廣實施,真正實現應援盡援。五是全面堅強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導他們統籌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切實履行應盡義務和職責,真正維護好實現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公平正義。六是全面加強協調溝通力度,爭取人財物支持,大力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樹立司法行政新形象。積極爭取人員編制和車輛編制,解決好司法所人員和交通工具問題。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努力解決好乾部隊伍待遇問題,切實提高幹部工作積極性。全力打造辦事大廳,努力為群眾辦事提供良好的環境,最大限度地讓群眾滿意。
五、全面加強幹部隊伍能力建設,為大幅提升群眾滿意度提供堅強保證。一是要全面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教育引導幹部要時時處處用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這面鏡子對照自己,始終堅持親民、愛民、為民。經常地自覺從幹部隊伍自身找原因,群眾觀念是否淡漠了,是否缺乏做群眾工作的方法、經驗,是否是喪失了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優良作風,化解矛盾、處理問題是否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幹部是否是浮在上面、沉不到一線,與群眾打交道少了、心理距離遠了,是否做到感情上與群眾「心連心」,工作中與群眾「面對面」,為群眾辦事「實打實」,向群眾宣傳「情牽情」,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實、做好,實現人民群眾滿意。三是要扎扎實實辦好事、辦實事。首先要教育幹部要經常捫心自問,將心比心,多做換位思考,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來對待,把群眾的事情作為自己的事情來辦理。自己在這個崗位上為群眾到底做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有做到,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其次要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每個幹部職工必須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善於接近群眾,會講群眾語言,會用群眾的方法思考問題,會把法律法規、黨的方針政策與群眾的需求、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更好、更有效地為群眾服務。再次是要認認真真為群眾更多地解決具體問題、更多地辦實事,把群眾工作落到實處。群眾利益無小事,不但要做好維護穩定和促進發展經濟這件大事,也要把群眾要求解決的瑣事、雜事和群眾關注的「小事」辦好辦實。最後是要善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樂於接受的形式與之進行溝通,注重面對面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無論是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是宣講法律法規,幫助群眾學法、懂法、守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學會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都要把解決群眾思想困惑和現實問題結合起來,把話說到點子上,努力解開思想疙瘩,在宣傳中建立感情,在宣傳中形成互信,在宣傳中贏得民心。三是要全面提升維護公平正義的能力。首先要強化幹部職工核心價值觀和社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首要價值追求;其次加強法律法規以及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培訓,熟練掌握程序性、實體性和時效性規定,自覺從實體、程序和時效上維護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感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再次是加大對不維護公平正義的人和事的處理力度,全面促進公平正義得到最廣泛的維護。四是全面提升幹部職工在新媒體時代引導能力。要最廣泛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司法行政重大決策部署、司法行政在維護穩定、社會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以及司法行政戰線英雄模範人物的感人事跡,最大限度地增加輿論的「正能量」。堅決杜絕「大丑惡」事件發生。五是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落實「誰擁有先進科技手段,占據信息優勢,誰就掌握主動,贏得未來」的理念,牢固樹立向科技要效率、人力和向信息化要戰鬥力的理念,大力推進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建設,加強幹部隊伍科技信息化能力的培訓提高。六是全面提升幹部隊伍拒腐防變能力。要深刻認識拒腐防變的重要性、緊迫性,毫不動搖地堅持從嚴治警的方針,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努力促進幹警清正、隊伍清廉、司法清明。抓住用制度管人管事這個根本,圍繞容易滋生腐敗問題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點崗位,健全制度規定,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問題的發生。學會在法治軌道上用權,保持清廉本色,堅守精神高地。

閱讀全文

與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