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事項梳理的意義

公共服務事項梳理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10-01 22:47:35

A. 我國建設國家公園的意義

國家公園是指國家為了保護一個或多個典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生態旅遊、科學研究和環境教育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區域。它既不同於嚴格的自然保護區,也不同於一般的旅遊景區。
設立國家公園,其主要的意義和作用大致可概括為三大方向:
景觀資源的保存與保護;
資源環境的考察與研究;
旅遊觀光業的可持續發展。
應答時間:2021-04-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機構改革中「四辦」是指什麼

為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指導意見精神,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不斷優化辦事創業和營商環境。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組織各地、各部門梳理公布第一批「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審批服務事項。

認真對照梳理。各蘇木鎮、旗直各部門對照已公布的通用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結合工作實際,選取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按照統一的標准和格式,進行認真細致全面梳理,確保「成熟一批、公布一批」。

嚴格審核發布。對各蘇木鎮、旗直各部門的「四辦」事項進行逐項審核,分類匯總,形成全旗「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事項目錄清單,並通過烏審旗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服務網和機構編制網向社會分別公布。目前,全旗共梳理公布第一批「四辦」事項391項,其中「馬上辦」事項133項、「網上辦」事項27項、「就近辦」事項23項、「一次辦」事項208項。

落實「四辦」要求。在梳理公布「四辦」事項的基礎上,要求各地、各部門進一步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對合法合規的事項落實「馬上辦」,減少企業和群眾現場辦理等候時間。依託烏審政務網,提高網上辦理比例,凡與企業生產經營、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服務事項積極推行「網上辦」。完善基層綜合便民服務平台功能將審批服務延伸到蘇木鎮、社區,面向個人的事項實現「就近辦」。對暫不具備「四辦」要求的,大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讓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

C. 農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意義

土地綜合整治的目標意義:

1.加強土地整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開展農田整治,對耕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復墾,在增加耕地的同時,建設高標准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推進土地平整和農田水利、田間道路、林網等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村成片」的社會主義農村新貌。

2.推進村莊整治,優化用地結構布局。依據村鎮體系規劃和新農村布局建設,適度調整撤並布局分散的自然村,合理開發利用騰退宅基地、村內廢棄地、空閑地,改造舊村、建設新村,形成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中心村集中,產業向集聚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的新農村格局。

3.完善設施配套,改善人居環境。通過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完善農村路網、供水、通電、通訊、廣播電視以及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和處理等基礎設施,健全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社會養老、商業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推廣清潔能源,改變農村「臟、亂、差」狀況,實現農村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

4.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積極引導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科技,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確保農民持續增收。

5.實現增減掛鉤,破解建設項目用地難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中的集體建設用地整理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在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和城鄉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按照「先減後增,增減平衡」原則,把農村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通過有償轉讓,調劑到產業集聚區和城鎮建設使用。

D. 如何改進政府在社區的公共服務方式

整合政府各抄部門在城市基層的辦事機構,積極推進「一站式」服務,提高為社區及其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的水平。政府有關部門不得將應由自身承擔的行政性工作攤派給社區組織。對有些社區組織做起來有優勢的行政性工作,可依法採取「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委託社區組織承擔。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管理等多種形式,調動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的積極性,促進公共服務社會化。梳理、整合各類服務熱線、呼叫熱線,形成社區公共資源共享機制。建設社區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區公共服務的自動化、現代化水平。

E. 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聯系實際談一談怎樣增速增效

政務服務工作直接面對群眾,社會關注度高,群眾的期望更高。目前,政務服務中心已基本解決老百姓找得到地方辦事的問題,這是第一步。政務服務中心實行朝九晚五作息制度,以人為本,實施「守候式」的服務,基本解決了老百姓在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找得到人辦事的問題,這是第二步。如何按照「時間最短、環節最簡、效率最高」的原則,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工作舉措,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水平,為辦事群眾提供更加高效、方便、快捷的政務服務,這是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永遠的方向和不懈奮斗的目標。現就如何做好政務服務工作,努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全力推行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工作

全面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和《四川省政務服務條例》的相關要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規范高效的行政審批運作機制,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工作,承接上級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編制並向社會公布行政審批項目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保證項目「應進必進」,強化審批授權,確保現場辦結。行政審批部門明確行政審批機構設置、職能職責、窗口人員配備;明確進駐政務服務中心行政許可項目,做到「應進必進」;完善並編印行政許可項目「七公開」辦事指南;按要求制定承諾件的審批流程圖,明確審批環節,合理分配各環節辦理時限;明確對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權;制定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杜絕「體外循環」和「兩頭受理」。

二、強力推進公共服務事項「兩簡」工作

為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提升與廣大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事項的辦理效率和質量,開展清理公共服務事項,簡化辦理流程和簡省報件要素的「兩簡」工作。對公共服務項目分類處理,屬於承辦部門日常工作范圍的事項一律取消,對保留的公共服務項目要求簡化辦理環節、前置條件和簡省報件要素。向繁文縟節和無休止的證明開刀。加強溝通合作,實現各部門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辦事群眾少跑腿。

三、全面推進市場准入並聯審批工作

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辦理證照許可條件多的情況,根據許可權,通過「一門受理、相關告知,聯合會商、預審辦理,同步審批,限時辦結」模式,實施市場准入並聯審批。行政審批部門對事項辦理進行優化,按在法定時限的基礎上提速50%的要求,對事項流程進行梳理,精簡辦事環節,推出市場准入會商機制。投資申請人辦理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工商窗口核名時,一次性告知審批涉及部門和所需要件資料,並及時將項目情況通達政務服務中心和其它審批窗口。政務服務中心及時召集相關窗口工作人員進行聯合會商,對需多個部門現場勘查的項目組織聯合踏勘,涉及審批事項的部門同步開展審批,許可證或批文審批嚴格按時限完成。由申請人往返多個部門窗口跑審批,向相關部門主動聯系申請人上門服務轉變,減少申請人跑審批的時間、環節,避免由於多個部門之間溝通不到位造成相互前置、甚至意見不一致的問題,提高辦理時效。

四、積極推進企業注冊登記制度改革工作

9月25日,四川省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全省設立登記和變更登記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面實行「一照一碼」登記模式,企業使用載入有18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的推行實施,優化了企業登記流程,達到規范統一的目的。以往企業申請登記時,需向工商、質監、稅務3個窗口依次提出申請,並分別遞交3套申請資料,填寫90餘個指標,分別核發不同的證照。現在通過一窗受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企業只需填寫1份申請表格,提交1套材料,跑1個窗口,由工商部門核發一個載入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即「一照一碼」登記模式。

五、切實完善上門服務工作機制

創新便民服務方式,完善上門服務工作機制。建立需上門服務特殊群體人員檔案,將特殊群體人員納入上門服務范圍。成立上門服務流動工作隊,組織社保、醫保、民政、殘聯、教育、地稅、房管、公交公司等部門窗口工作人員,開展「送服務進社區」活動,為特殊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上門服務,現場辦理殘疾人證和老年人證,開展房產、稅務、公交、社保、醫保、教育等政策宣傳和咨詢活動。街道(鎮)便民服務中心、社區(村)便民服務站(點)根據實行情況,拓展上門服務內容,推出代辦老年證、免費乘車卡、第二代殘疾人證、上門發放長壽金等代辦項目,為轄區群眾辦事提供方便。

F. 如何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

(一)「放」的方面
國家部委層面,囿於法制、觀念、利益和能力,擔心改革進程出現問題要承擔責任,不積極回應「群眾和地方點菜」,必須做出格局上的調整。一是企業、項目和個人的審批事項可否不到部委再審批,現在不少事項是省一級政府打包統一上報來批,把關效果一般,應該通過其他方式加強規劃管理和科學論證;二是技術檢驗類許可,比如電梯,可否認證後不再審批許可,而是通過事中事後監管和標准化評估來實現管理;三是資質資格類,該動一些打著生命安全、生產安全旗號許可事項了,不少加強監管的機構,還在使用老辦法設許可門檻,有些實踐證明效果一般,比如醫師證,保健品和葯品專業人員資格證等,可否取消許可,改用其他評價方式和事中事後監管方式予以管理。
大家經常抱怨不同部門難以協同下放某一事項,實際上部門也有苦衷,畢竟同一事項的管理責任和管理內容不同,對下級部門的承接能力也是考驗,但改革不應停留在某一事項審批要不要、放不放,而應研究整個行政職權體系的合理分工問題,在進一步改革中考慮相關監管職能和機構的整合問題。地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再出發再攻堅,要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以清理部門規章和省級人大條例、省級政府規章為重點,切斷掌控行政權力者以此尋租、與民爭利的灰黑路徑。在清理行政審批項目的同時,還要同步清理具有審批特性的其他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
(二)「管」的方面
政府管的改革在體制、機制、法制、能力和文化等諸多方面都有尋求突破的空間。一是要構建科學的監管職責體系,完善綜合監管,推進市縣兩級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減少多頭執法和重復檢查,消除監管盲點,在機構未進行大的調整前,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制定部門監管責任清單,明確監管主體,細化職責分工,建立登記注冊、行政審批、行業主管相互銜接的監管機制,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二是政府部門內部應探索審批監管服務分開,解決內部職能邊界,構建決策執行監督相對分離相互制約權力運行機制,比如有些地方在推進「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時對部門內設機構進行調整,歸集行政審批權,明確內部對外監管處室;三是進一步探索中央和地方監管職能和責任劃分問題,要構建新型監管體系,不能迴避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和財權劃分問題,不研究這個問題,監管永遠難以制度化落地。比如環評、能評等一些中介服務事項,可否讓地方承擔更大責任;四是商事制度改革實現了「先照後證」,很多前置審批變為後置審批,但沒「證」企業還是運行不了,還要進一步清理後置審批事項,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必要的後置辦證事項。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五是加快推進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建設,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公示為手段的監管制度,信息歸集共享機制真正建立起來、順暢運轉,事中事後監管的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六是強化信用監管。搭建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扎實做好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盡快健全相關制度,將企業信用信息納入信貸審批、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等工作的審批程序,整合監管資源和執法力量,推行協同監管和綜合執法,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創新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七是豐富智能監管。積極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創新和加強市場監管,鼓勵開發綜合監管系統,使用智能化執法終端,實現監管和執法辦案的全程信息化,提高市場監管效能。整合抽查抽檢、網路市場監測、違法失信、投訴舉報等相關信息,加強監管風險監測研判,做到早發現、早預警。八是創新日常監管。普遍推廣「雙隨機」抽查機制,建立市場主體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通過搖號等方式,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確保監管執法的科學性、公正性。此外,地方政府必須要求所有基於辦事人申請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一律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規范審批流程,強化窗口主導,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標准化,全程電子監察,讓政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服」的方面
首先是創新服務理念。建議研究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公民個人全生命周期服務兩個問題。提高服務「雙創」的效率,為企業開辦、成長和推出提供「一條龍」服務。現在政府的相關改革集中在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資建設項目報批環節,這兩個環節是企業入口改革和企業投資環節問題,也就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步,如何服務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特別是困難時期的金融和政策方面支持尤為重要,金融機構對國有和民營企業區別對待,造成很多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和許多金融領域不正常現象。此外還應研究出台企業退出機制政策制度,不僅包括問題很多的僵屍企業,還有活力不足的新辦企業。另一方面,要研究與民眾關系密切的就是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問題。據調查,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需要辦理400多個證件,多數證件只用一次,證件清理任務繁重,應該成為改革重點,增強民眾的改革獲得感。再就是民生服務問題,要區分公共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等概念和范疇,對於那些不該政府管的應該換種改革思路,採用市場機制機制解決。要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多渠道提升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其次是優化服務方式。政務服務中心是解決政府與公眾「最後一公里」或者說「最後一米」的問題,「放管服」改革必須打通這一道關,要把政務服務中心作為推進改革的抓手,加快構建統一的「一站式」服務體系,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一個部門一個窗口對外、一級政府『一站式』服務」的要求。通過轉變傳統管理方式,優化和再造業務流程,全面梳理涉及群眾辦事的政務服務事項,逐項梳理基本流程和辦事依據,簡化無謂證明和煩瑣手續,推進政務服務的協同化、便捷化和智能化,切實解決傳統管理環節多、材料多、往返多等現實問題,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網上綜合受理和全程協同辦理,涉及政務服務事項的證件數據、相關證明信息等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互認共享,切實做到「證件聯用、信息聯通、服務聯動」,力促「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條塊分割」向「整體聯動」轉變、「群眾來回跑」向「部門協同辦」轉變。再次是加強對各地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在調研中地方一直呼籲國務院設立中央政府政務服務管理機構,根據多年調研和溝通匯報,筆者認為,現在可以在國務院信息公開與政務公開辦公室加掛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指導辦公室牌子,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指導辦公室主要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和體系建設工作,負責對中央政府各部門設立服務大廳、窗口進駐、事項辦理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並對全國政務服務中心和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深刻變革,是構建現代政府治理體系的重要抓手,各級政府要樹立大局意識,相忍為國、讓利於民,以政府減許可權權,激發市場社會新活力,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培育新動能,打造高效透明低成本的政務服務體系,要以「啃硬骨頭」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以「三嚴三實」狠抓落實的作風,敢於涉險灘,敢於過深水區,不斷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推出更加務實有效的舉措,真抓實干,狠抓落地,將「放管服」改革做深、做透、做到位,不斷推向深入。

G. 村委會承接鄉鎮公共服務事項有哪些

主要有:
按照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個層級對全區及鄉鎮社區公共服務專事項屬(便民服務事項),進行規范、梳理、確認、完善,清理了包括計劃生育、勞動社會保障、承包土地、房屋土建、醫療衛生、優待撫恤、低保五保、入伍轉業、教育服務、殘疾人服務、證件辦理、黨員服務、住房、婦女兒童、其它等15類辦事服務項目,集中提供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期限、辦理地點等便民指引,提供37個區級部門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33項,12個鄉鎮14大類公共服務事項670項,138個村社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5142項,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級一體的公共服務事項目錄。

H. 如何轉變政府職能 提升服務質量

「轉變政府職能」,是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形勢而提出的旨在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是經濟社會發展到這一階段的客觀要求。為盡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激發市場經濟活力,中央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作為突破口,以期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近年來,我州積極響應中央相關政策規定,及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打造服務型政府進行了積極探索。州委七屆九次全會上,州委書記楊洪波代表州委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中再次直面政府職能轉變問題,明確提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解決政府對經濟發展服務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延伸閱讀】
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以來,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簡政放權相關工作,並結合實際不斷下放政府權力,取消部分行政審批事項,不斷轉變政府職能,這些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發展動力和社會創造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再次聚焦政府職能轉變工作,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政府要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准等制定和實施,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加強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加強地方政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
近年來,全州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簡政放權工作,有助於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難題,也有助於激發經濟活力,促進全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重點解讀】
轉變政府職能,目的是為市場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創造條件,但如何轉變,如何下放權力才能更好激發市場潛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呢?全會提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避免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干預不當,解決政府對經濟發展服務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全面梳理權力清單 進一步簡政放權
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則能促進經濟發展,運用得不好,則會阻礙經濟進步。因此,釐清政府權力清單,做好簡政放權工作顯得極為重要。全會提出,要正確定位政府職能、職權、職責,能簡則簡,能放就放,真正讓政府回歸本位,防止缺位、錯位和越位問題,杜絕「有利可圖搶著做、無利可圖踢皮球」的現象。具體方面,要從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入手,增大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盡快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加快服務業有序開放,放寬製造業准入限制,最大限度發揮市場機制調節經濟活動的作用;要堅持放管結合,既要放得開、又要管得住。凡屬市場能做到和能做好的事,就放給市場去做,該少做就少做,不該做就不做,將有形的「手」收到最緊、最實,將無形的「手」放到最寬、最活。
——強化服務意識 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
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凸顯服務功能,有助於提高政府公信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會提出,要強化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著重抓好戰略規劃制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服務和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改善,一是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推動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創新上門服務、在線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模式;二是堅決防止服務中各種陳規陋習,治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打破違背市場規律、損害企業利益的潛規則。
——加強市場監管 彌補市場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並不意味著政府只當「甩手掌櫃」,而是要把重心放在營造法治環境、健全公共服務等方面,確保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全會提出,要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清理和廢除所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防止一切形式的「暗箱操作」,反對地方保護、反對各種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打擊欺行霸市、市場壟斷,消除市場封鎖與割據,懲處假冒和有害商品銷售;加快建設標准化體系,突出抓好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著力消除隱患,減少事故。
——創新政府服務方式 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
在轉變政府職能中,政府購買服務是一項重要內容,其對市場有著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全會提出,要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託、邀標等形式,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盡可能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等承擔,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滿足公眾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要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實施體系,明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產品,制定計劃,列出清單,推動規范化操作、公開化運行、全程化監督。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事項梳理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