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張莉馬鞍山

張莉馬鞍山

發布時間:2021-09-23 15:00:51

❶ 如何建設創新文化強省發言/發展改革

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也是最能創新的領域。引導廣大幹部群眾自覺踐行創新發展理念,不斷增強創新意識、煥發創新激情、開拓創新思路,離不開理念創新。
劉新躍委員表示,理念創新是文化創新的先導,理念不創新,就不會有創新的精神、創新的自覺、創新的行動,就難以實現真正的創新發展。
從事理論社科工作的張超代表認為,創新發展需要新型智庫的智力支持。社科理論界需要緊跟美好安徽建設的生動實踐,敏銳把握時代變革的風氣之先,為實施「調轉促」等重大戰略提供更加科學有用的決策參考。
「越是思想多元的時代,文化引領思潮、凝聚共識的作用就愈加凸顯;越是在物質富足的背景下,提供更優質、更符合當代人精神需求的文化供給就顯得愈加迫切。 」許春樵委員說。

做好內容創新文章打造叫好叫座的文藝精品

電影《鄧小平登黃山》、黃梅戲《小喬初嫁》《徽州往事》、話劇《徽商傳奇》……一部部精品力作如一張張「文化名片」,訴說著皖風徽韻的獨特魅力,有力提升了安徽文化的影響力競爭力。
「我們安慶堅持做有『戲』的城市,這兩年,市裡提出『唱起來、走下去、走出去』的思路,人才培養、藝術創作、節慶活動等有聲有色,黃梅戲的傳承創新也有了新景象。 」彭芙蓉代表說,進一步繁榮發展黃梅戲藝術,需要植根生活沃土,講好本土故事,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傳得遠的精品力作。
我省文化底蘊豐厚,名人大家輩出,為打造精品力作提供了「選題富礦」。周天虹委員認為,關鍵在於提煉出能夠引起廣泛共鳴的主流價值。主旋律不僅「活」在當下,不僅是英雄楷模的「專利」,從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中同樣可以挖掘。演繹這些「主旋律」,需找出那些向善向上、打動人心的典型故事,讓作品豐滿起來、鮮活起來、生動起來。

做好業態創新文章加快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

「調轉促」行動是打造創新型「三個強省」的戰略抉擇。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的文化產業,同樣需要轉型升級。
「融合,是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詞。 」張莉代表表示,文化的包容性、外延性很強,應打破行政分割、條塊分割,依託最新科技成果,大力推進「文化+」,加速文化產業與科技、金融、旅遊、教育、體育等產業的融合,從而衍生新業態,拉長產業鏈。
互聯網以其技術進步和傳播優勢,正在深刻改變著文化產業的內在結構和商業模式,強烈沖擊著人們的文化消費習慣。魯強委員分析說,現在很多企業只是簡單地嫁接一個互聯網平台,這是「+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文化企業要做大做強,需要圍繞互聯網平台形成一種網狀且持續組合的價值鏈,其中,文化產品內容的原創性及內容資源的集成創新能力是價值鏈的核心。

做好基層工作創新文章完善惠民樂民的文化服務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那麼,如何才能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文化發展成果?
「公共文化服務,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特別是在一些偏遠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不到位,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劉麗華代表說,建議採取「反彈琵琶」的方式,鼓勵和引導各種資源、各方面力量向老少邊貧地區傾斜,補齊短板,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均衡發展。
楊文敏代表介紹說,因條件限制,基層文化單位常常力不從心,造成公共文化服務的「供難應求」。解決這個問題,既要靠「送」更要靠「種」,既要政府主導更要群策群力。他建議,結合地方實際,引入社會力量,把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產業結合起來做,更好地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馬鞍山、安慶躋身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城市,硬體投入持續增加,文化設施網路不斷健全。曹幫萍委員建議說,文化惠民,既要有「免費午餐」,更要有「文化盛宴」。在送文化下鄉、政府采購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群眾需要什麼、歡迎什麼」,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更接地氣、更合胃口。

閱讀全文

與張莉馬鞍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