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詞能做企業字型大小嗎想了一個含」整合」的企業字型大小(名稱),結果工商局說不能用動詞,是這樣嗎
根據企業名稱管理辦法,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九類內容和文字作為企業字型大小:
1.有損於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
2.違反社會公序良俗,不尊重民族、宗教習俗的;
3.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
4.外國國家(地區)名稱、國際組織名稱;
5.政黨名稱、黨政軍機關名稱、群眾組織名稱、社團組織名稱及其簡稱、部隊番號;
6中國」、「中華」、「全國」、「國家」、「國際」字詞;
7漢語拼音、字母、外國文字、標點符號;
8不符合國家規范的語言文字;
9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和文字。
這里都沒有提到動詞不能作為公司字型大小,你可以請工商局的人說明一下,他的依據哪來的?
公司字型大小可以是任意漢字的組合,不違反名稱原則,不重名,就可以通過。
② 非常 是違禁詞嗎工商局找到我們了,說非常也是違禁詞,感覺已經沒啥形容詞用了!
你不請客吃飯,不找你找誰?一起大口吃肉,一起玩,包個紅包,你想起什麼名字都可以
③ 個人被工商局拉入黑名單有什麼後果
個人被工商局拉入黑名單,肯定會影響個人信用,對自身會產生許多不良後果。
第一是影響個人商事活動。個人信用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貸款、擔保、保險等商事活動的參考依據。
第二是不能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財務負責人等職務。
第三是市場交易相對方在選擇交易對象時,會取消與列入黑名單的主體交易。
被列入工商局黑名單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比如嚴重違法經營或是六個月以上不經營。第二種是因為連續三年沒有年報等行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高管人員的資格禁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3)工商局不讓用敏感字擴展閱讀:
「老賴」不能當法定代表人
2017年1月24日17時許,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吉林省吉林市工商局行政審批辦公室內燈火通明。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大聲說:「誰是楊科長?你們憑什麼不讓我當法定代表人?我投入了大量資產,而且我的材料齊全,你們工商局說不讓我當我就不當了?我就不信這個邪!」
楊科長接待了他。經了解,這名男子姓王,是吉林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經過幾年的經營與努力,公司初具規模。近日由於公司高管人員變動,王先生准備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且徵得了其他股東的同意。
當天,他帶著准備好的材料到吉林市工商局申請法定代表人變更,在窗口辦理時,被工作人員小王告知不能辦理,原因是他負有數額較大的債務,未履行長春市綠園區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償債義務,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盡管工作人員小王再三向王先生解釋,但眼看著到手的職位就這么丟了,王先生情緒十分激動,非要找科長討個說法。
「您先別激動。」已經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的楊科長一面安撫王先生的情緒,一面向他解釋,「我們知道您很想當法定代表人,這種心情我們理解。
經查詢你們公司一向是守法經營,公司的發展離不開股東和高管的努力,我們也很敬佩。但是,企業登記申請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並且會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王先生聽後情緒穩定了一些:「不瞞你說楊科長,這個法院判決是多年前的事了。我替一個哥們兒做借款擔保,誰想到最後他不僅錢沒還上,人還跑了,法院找不到人,就把我列為『老賴』了。但是這也不應該影響我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啊!」
國家38個部委簽署《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後,省工商局與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失信被執行人開展聯合懲戒。從2015年12月開始,吉林省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共享交換系統正式上線,不僅是吉林省,全國各地的失信信息我們都能在處理業務時收到攔截提示。
您不僅不能當法定代表人,還會影響您個人的金融信用卡授信額度,也可能出現不能購買高鐵票、飛機票的情況等等。」楊科長說。
「原來是這樣啊,看來不處理這件事,我想干點事業真不行。那我就先不做變更了,處理完法院債務我再來!」王先生臨走時說。
④ 市場監督局老是說職業打假人在阿里巴巴被職業打假人投訴了工商局,說我違反了廣告法。
有的,我一個朋友剛才就說工商局索賄的事情。
⑤ 個體商戶用到了違禁詞,工商監管局是直接拍照處罰嗎
廣告牌都是城管部門審核過的,用到違禁詞會先責令整改,不會直接處罰
⑥ 國家工商總局明文規定,廣告用不能用同音字諧音字
沒人趕(敢) 梁山上的軍師吳(無)用 存心不量(良) 內航(行) 照舅(舊) 盡是書(輸)
⑦ 被買家投訴到工商局,使用極限詞,如何處理呢,跪求
前天被投訴了,工商所通知的,一個投訴和一個舉報,內容一樣,工商問舉報人要不要調解,他說讓走工商正規程序,真郁悶,問他想要多少也他媽不說話,你們那邊怎麼處理的?
⑧ 被職業打假人舉報到了工商局,說我違反了廣告法,用了極限詞
工商要處理,和投訴人是否聯系毫無關系,何況,將舉報人信息給你,屬於違規行為。建議坐等工商處理即可。
⑨ 舉報.工商局一般會怎麼處理
一般是要先電話里看你反應的問題合不合理、才判斷有沒有必要現場處理。如果需要現場處理的,一般會派人來,該處罰的就處罰,或者是協調你們雙方解決問題的就協助協商解決。
但是每個地方的情況都會因為人、時間、地點、情況不一樣,而造成結果不一樣。
⑩ 常見的敏感詞有哪些
1、食品廣告不得含有「最新科學」、「最新技術」、「最先進加工工藝」等絕對化的語言或者表示。
2、食品廣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可以替代母乳,不得使用哺乳婦女和嬰兒的形象。
3、不得在商品包裝和宣傳頁面上,使用「國家免檢產品」字樣和圖案。
4、不得使用與葯品相混淆的詞彙,不得直接或間接宣傳食品的治療作用,如「對.......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對.....輻射危害有保護作用」等等,以及處方、復方、治療、消炎、抗炎、活血、祛瘀、止咳、解毒、療效、防治、防癌、抗癌、腫瘤、增高、益智、各種疾病名稱等明示或暗示有治療作用的詞語。
5、不得使用祖傳、秘制等虛假性詞語。
6、 強力、特效、全效、強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等誇大性詞語。
7、 神丹、神仙等庸俗或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詞語。
8、保健食品廣告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美妝品類敏感詞
《新廣告法》第二章 第八條 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等或者對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允諾等有表示的,應當准確、清楚、明白。
第十一條 廣告內容涉及的事項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與許可的內容相符合。 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准確,並表明出處。引證內容有適用范圍和有效期限的,應當明確表示。
.png
因此,美妝類商家在日常宣傳時,必須避開以下這些「敏感詞」:
1、不能使用「無任何副作用」、「100%」、「徹底」、「完全」等絕對化詞彙。
2、不能使用特效、全效、強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超強等誇張用語。
3、純天然、換膚、去除皺紋等虛假性詞意。
4、處方、葯方、葯用、葯物、醫療、醫治、治療、妊娠紋、各類皮膚病名稱等醫療術語。
5 抗菌、抑菌、除菌、滅菌、防菌、消炎、抗炎、活血、解毒、抗敏、防敏、脫敏、斑立凈、無斑、祛疤、生發、毛發再生、止脫、溶脂、吸脂、瘦身、瘦臉、瘦腿等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
6、經皮膚測試;經XX認證;XX天見效;XX周期見效等詞彙。(已出現罰款示例,且處罰很重。)
7、對於以化妝品名義注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葯妝」、「醫學護膚品」等「葯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