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牧牛湖水產品有限公司

馬鞍山牧牛湖水產品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9-20 19:44:51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1)馬鞍山牧牛湖水產品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㈡ 安徽長風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開拓

公司現有員工880多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80人,公司具有一整套的管理人才隊伍,通過ISO9000及HACCP質量體系認證。公司的商品豬和能繁母豬由中國人保保險公司承保。2003年,公司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在合肥市雙鳳開發區興建年屠宰生豬40萬頭加工能力的春然肉食品公司,產品全部實行冷鮮肉標准。公司生產的「春然」牌無公害豬肉2006年獲「合肥市著名商標」,2007年獲「安徽省著名商標」。2004年被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同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認證為「安徽名牌農產品」;並被通過了家樂福、麥德龍的體系肉認證,成為家樂福、麥德龍在華東地區戰略合作夥伴。為了滿足合肥市民對優質冷鮮肉的需求,公司在合肥市區重點菜市場設立了專賣店,並成功進入合肥市、蕪湖市、馬鞍山市的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上海易初蓮花、北京華聯、世紀聯華、合家福等超市和賣場。2008年初「春然」牌無公害豬肉已成功進入上海麥德龍超市,並同時與家樂福、麥德龍公司達成協議,「春然」牌無公害高品質豬肉可以進入家樂福、麥德龍在上海、無錫、南京、常州、蘇州等長三角所有的大城市的商超。公司同時建有500噸的大型冷庫一座,是合肥市定點生豬屠宰企業。
法人代表:甄長豐

㈢ 皖南,蒙古包,土家族吊腳樓分別在哪裡

皖南 區域 安徽省長江以南的城市,包括安徽省的蕪湖、宣城、馬鞍山、銅陵、池州、黃山六市。
面積:
36536平方公里
人口:
1005萬
方言:
北方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吳語(宣州片)、徽語、客家話
行政區劃:
蕪湖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
宣城市:宣州區、寧國市、郎溪縣、廣德縣、涇縣、績溪縣、旌德縣
馬鞍山市:雨山區、金家莊區、花山區、當塗縣
銅陵市:銅官山區、獅子山區、郊區、銅陵縣
池州市: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
黃山市: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
【著名景區】 黃山、九華山、牯牛降、齊雲山、太平湖、雲嶺、桃花潭、敬亭山、西遞、宏村、採石磯
【推薦景點】 青弋江、秋浦河、蓬萊仙洞、馬仁山、月亮灣、查濟、盧村、西山牡丹、陽干、青龍灣、太極洞
【鄉村風光】 岩源風光、美女潭、濮塘、高山茶園、奎潭湖、姑孰水鄉、南漪湖、烏霞寺、陶辛水韻
【歷史遺跡】 花山迷窟、朱然文物古跡、林散之藝術館、李白墓園、古銅礦遺址、薛家崗古文化遺址、三祖寺
【備注】歷史上,曾以長江以北,安慶境內的天柱山(古稱皖山)為界,認為天柱山以南為皖南。所以,有的時候安慶也算作「皖南」。 行署 1949年5月13日設皖南行署(省級),駐蕪湖市。范圍為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1952年4月12日,撤皖北、皖南行署。1952年8月7日與皖北行署合並重建安徽省。
包括:
蕪湖市
宣城專區 池州專區 徽州專區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據《黑韃事略》記載:「穹廬有二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組定成硬圈,徑用氈撻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廬或氈帳逐漸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圓形尖頂,頂上和四周以一至兩層厚氈覆蓋。普通蒙古包,頂高100-150尺,圍牆高約50尺左右,包門朝南或東南開。包內四大結構為:哈那(即蒙古包圍牆支架)、天窗(蒙語「套腦」)、椽子和門。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區分大小,通常分為40個、60個、80個、100個和120個哈那。120個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見的,面積可達6000多平方米,遠看如同一座城堡。過去幾十個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壯觀。
蒙古游牧人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0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許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數的蒙古人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只駱駝運到落腳點,再起帳篷。
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一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製做簡便,便於搬運、耐御風寒,適牧等特點。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納20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便可以開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40峰駱駝或10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20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編輯本段組成部分 蒙古游牧人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製作不用水泥、土坯、磚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謂建築史上的奇觀,游牧民族的一大貢獻。
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烏尼、哈那、門檻。
(1)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聯結式和插椽式兩種。要求木質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製作。兩種套瑙的區別在於:聯結式套瑙的橫木是分開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聯結式套瑙有三個圈,外面的圈 上有許多伸出的小木條,用來連接烏尼。這種套瑙和烏尼是連在一起的。因為能一分為二,駱駝運起來十分方便。
(2) 烏尼
烏尼通譯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聯套瑙,下接哈納。其長短大小粗細要整齊劃一,木質要求一樣,長短由套瑙來決定,其數量,也要隨套瑙改變。這樣蒙古包才能肩齊,能圓。 烏尼為細長的木棍,橢圓或圓形。上端要插入或聯結套瑙,頭一定要光滑稍彎曲,否則造出的氈包容易偏斜傾倒。下端有繩扣,以便於哈那頭套在一起。粗細以哈那決定,一般卡在哈那頭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齊為准。烏尼一般由松木或紅柳木製作。
(3) 哈那
哈那承套瑙、烏尼,定氈包大小,最少有四個,數量多少由套瑙大小決定。 哈那有三個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縮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對調節,不像套瑙、烏尼那樣尺寸固定。一般習慣上說多少個頭、多少個皮釘的哈那,不說幾尺幾寸。皮釘一般有十個皮釘,十一個皮釘等等(指一個哈那)。皮釘越多,哈那豎起來越高,往長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釘越少,哈那豎起來越低,往長拉的可能性越大。頭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個不等。增加一個頭,網眼就要增加,同時哈那的寬度就要加大。這一特點,給擴大或縮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時候,是把長短粗細相同的柳棍,以等距離互相交叉排列起來,形成許多平行四邊形的小網眼,在交叉點用皮釘(以駝皮最好)釘住。這樣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話,哈那的網眼就窄,包的直徑就小;要矮建的話,哈那的網眼就寬,包的直徑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風季要搭得 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為選蒙古包的地基犯愁,這樣的房子是無論如何不能比擬的。由於哈那這一特性,決定了它裝卸、運載、搭蓋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撐力。哈那交叉出來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烏尼的叫頭,在下面接觸地面的叫腿,兩旁與別的哈那綁口叫口。哈那頭均勻地承受了烏尼傳來的重力以後,通過每一個網眼分散和均攤下來,傳到哈那腿上。這就是為什麼指頭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壓力的奧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觀。哈那的木頭用紅柳,輕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細一樣,高矮相等,網眼大小一致。這樣做成的氈包不僅符合力學要求,外形也勻稱美觀。
哈那的彎度要特別注意掌握。一般都有專門的工具,頭要向里彎,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部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這樣才能穩定烏尼,使包形渾圓,便於用三道圍繩箍住。
(4)門
哈那立起來以後,把網眼大小調節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門框的高度。門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門不能太高,人得彎著腰進,在彎腰的同時,也表達了對蒙古包內主人的尊敬,相當於給主人鞠躬。氈門要吊在外面。
(5)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個哈那要頂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風天會使套瑙的一部分彎曲。連接式套瑙多遇這種情況。八---十個哈納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個圈圍火撐的木頭框,在其四角打洞,用來插放柱腳。柱子的另一頭,支在套瑙上加綁的木頭上。柱子有圓、方、六面體、八面體等。柱子上的花紋有龍、鳳、水、雲多種圖案。王爺一般才能用龍紋。
2.苫氈的裁製:
由頂氈、頂棚、圍氈、外罩、氈門、氈門頭、氈牆根、氈幕等組成。
(1)頂氈
頂氈是蒙古包的頂飾,素來被看重。頂氈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綴帶子,它有調節空氣新舊、包中冷暖、光線強弱的作用。頂氈的大小,以正方形對角線的長度決定。裁剪時,以套瑙橫木的中間為起點,向兩邊一乍一乍地來量,四邊要用駝梢毛捻的線繚住,四邊和四角納出各種花紋,或是用馬鬃馬尾繩兩根並住縫在四條邊上,四個角上釘上帶子。
(2)頂棚
頂棚是蒙古包頂上苫蓋烏尼的部分。每半個像個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層氈子組成。里層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頭(半個橫木加烏尼)的距離為半徑,畫出來的氈片為頂棚的襟,以半個橫木畫出來的部分為頂棚的領,把中間相當於套瑙了么大的一個圓挖去,頂棚就剪出來了。剪領的時候,忌諱把烏尼頭露出來。苫氈的製作講究看吉日。裁剪的時候,都分前後兩片,銜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對齊的,必須錯開來剪。這樣才能防止雨水、風、塵土灌進去。里層苫氈子在哈那和烏尼腳相交的地方必須要包起來,這樣外面的氈子就不會那麼吃緊,同時也使蒙古包的外觀保持不變。
頂棚裁好後,外面一層周邊要鑲邊和壓邊。襟要鑲四指寬、領要鑲三指寬。兩片相接的直線部分也要鑲邊。 這樣做,可以把氈邊固定結實,同時看起來也比較美觀。
(3)圍氈
圍繞哈那的那部分氈子叫圍氈。一般的蒙古包有四個圍氈。里外三層,里層的圍氈叫哈那布其,圍氈呈長方形。
裁縫圍氈的時候,比哈納要高出一乍。圍氈的領部要留抽口,穿帶子。圍氈的兩腿上也有繩子。圍氈外邊露出來的部分要鑲邊和壓條。東北圍氈和東橫木相接的地方用壓條。有壓條的圍氈要壓在沒壓條的圍氈上面。圍氈的襟沒壓條,也不鑲邊。
(4)外罩
外罩用蒙古語叫胡勒圖日格,是頂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裝飾品,也是等級的象徵。
裁縫胡勒圖日格的時候 ,其領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圖日格的腿有四個,和烏尼的腿平齊。外罩的襟多綴帶子。它的領和襟都要鑲邊。有雲紋、蓮花、吉祥圖案,刺綉的非常美麗。胡勒圖日格的起源很早,從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後來才變成貴族喇嘛的專利。
(5)門
門,原指氈門,用三、四層氈子納成。長寬用門框的外面來計量。四邊納雙邊,有各種花紋。普通門多白色,藍邊,也有紅邊。上邊吊在門頭上。門頭和頂棚之間的空隙要用一條氈子堵住,有三個舌(凸出的三個氈條),也要鑲邊和納花紋。
3.製作帶子和圍繩:
蒙古包的帶子、圍繩、壓繩、捆繩、墜繩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狀,防止哈那向外炸開,使頂棚、圍氈不致下滑,在風中掀起來。總之,對保持蒙古包的穩固堅定和延長壽命都有很大的關系。
(1)圍繩 圍繩是圍捆哈那的繩子,用馬鬃馬尾製成。分內圍繩和外圍繩。把馬鬃馬尾搓成六細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繩子,再用二、四、六根並排起來縫成扁的。這種圍繩的好處是能吃上勁,不伸縮。內圍繩是蒙古包立架時,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圍的一根毛繩。哈那的壓力很大,內圍繩的質量一定要特別結實。內圍繩一旦斷裂或沒有捆緊,哈那就會向外撐出來,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險。外圍繩捆在圍氈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圍繩的顏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來是花的。外圍繩不僅能防止哈那鼓出來,還能防止圍氈下滑。
(2)壓繩 壓繩也叫帶子,分內壓繩和外壓繩。立架木的時候,把赤裸的烏尼橫捆一圈的繩子叫壓繩。內壓繩蒙古包內有四或六根,也用馬鬃馬尾搓成,較細。這些壓繩和烏尼壓繩一樣粗細,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翹,是蒙古包頂保持原來的形狀。
外壓繩分為普通八條壓繩、網路帶子和外罩帶子三種。普通壓繩比內壓繩要粗,外壓繩用在苫氈的外面。前面四根,後面四根。網路帶子和普通壓繩不同,套在頂棚上,從包四周流蘇一樣垂下來。尤其是頂棚襟邊的製作更為精緻,垂下來縫壓在圍氈上。外罩帶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氈包不用其它外壓繩,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頂壓繩的作用。外罩與其說是苫氈,不如說成是壓繩更准確。外罩腳上、領上釘的帶子,將頂棚的襟、鍋捆壓得更妥貼,大風吹不起來。
(3)捆繩和墜繩
捆繩是把相鄰兩片哈納的口綁在一起,使其變成一個整體的細繩,用駱駝膝蓋上的毛和馬鬃馬尾搓成。墜繩是套瑙最高點拉下的繩子。蒙古人對這根帶子分外看重,用公駝和公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風起時把墜繩拉緊,可以防止大風灌進來把氈房吹走。 編輯本段介紹 遼闊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適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隨著蒙古民族走過了漫長的年代。
蒙古包有其發展、演變的過程:古人製造洞室,沿洞壁用木頭石頭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洞頂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煙、出氣、採光、通風之用。後來發展成蒙古包的門和天窗。那時稱這種洞室為烏爾斡,"烏爾"原意為"挖"的意思,現代蒙古語中已經專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頂氈,引伸為"家"、"戶"等意。在狩獵採集時代,蒙古族住在窩棚里,這種圓形拱頂的隱蔽窩以活樹為支柱,用樺樹皮覆蓋,製做簡單,便於遺棄。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養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胚胎。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在狩獵時代向游牧時代過渡時,其居住由窩棚過渡到帳篷,帳篷用樹木做支架上蓋毛皮。進入畜牧 社會,支架變成哈納,同上面提到的洞頂變成天窗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也出現了毛氈帳,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蓋。據《呼倫貝爾概要》載:"呼倫貝爾之普通蒙人,每限於游牧,依水草而居,轉徙無常,概以穹廬為棲止。此種天幕生涯,可蔽風雪,可防虎狼。"'穹廬'滿洲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宋末元初遼人趙良嗣詩曰:"朔風吹雪下雞山,燭暗穹廬夜色寒",所詠的就是蒙古包。
古代的翰兒朵。此系古代蒙古貴族所用的蒙古包。亦做"窩裹陀",又稱"宮帳"。這種蒙古包與普通蒙古包相比較有三個特點:
其一,容積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約十三、四尺,寬五、六尺。古時的翰兒朵則高大得多。據魯不魯乞記敘:"他們把這些帳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時可達三十英尺寬。有一次,一輛車在地上留下的兩道輪跡之間的寬度,為二十英尺。當帳幕放在車上時,它在兩邊伸出車輪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有這樣的情況,有一輛車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帳幕……"這種用二十二條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
其二,古代貴族用的翰兒朵富麗堂皇。《黑韃事略》徐霍注雲:"霆至草地時,立金帳,其制則是草地中大氈帳,上下用氈為衣,中間用柳編為窗眼透明,用千餘條線曳住,閾與柱皆以金裹,故名。"《蒙古秘史》雲:"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帳。"撒帳即細毛布,此處為細毛布做成的金碧輝煌的鉅帳。這種經過裝飾以後的宮帳也叫"金殿"。
其三,宮帳的造型與蒙古包略有區別。宮帳的架子,是在哈勒嘎斯上插入烏尼並豎起哈那製成的。外形像人的脖子一樣。魯不魯乞稱蒙哥汗的宮殿為"有頸發屋"。據《水晶鑒》記載:"有天宮之帳曰宮帳"。宮帳上面呈葫蘆形,葫蘆象徵福祿禎祥;下面呈桃兒形,桃兒形模仿天宮。現在成吉思汗陵寢地還保存有這種宮帳的造型。宮帳金頂輝煌,蒙古包用黃緞子覆蓋,其上還綴有藏綠色流蘇的頂蓋,極為富麗,表現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建築藝術。 土家族吊腳樓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從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當蓋頂的,現在,鄂西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吊腳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樑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堅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樑前要祭梁,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立屋堅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檐,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台木欄。 土家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適用。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抬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㈣ 馬鞍山市金農牧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馬鞍山市金農牧業有限公司是2013-03-27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含山縣清溪鎮馬橋行政村豆劉自然村。

馬鞍山市金農牧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522065213285Y,企業法人范恆功,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馬鞍山市金農牧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羊養殖、銷售;畜牧、獸醫研究服務;畜禽養殖器械研究與開發;種羊、肉羊品種改良、繁育與推廣;秸稈飼料研發與銷售;穀物、油料種植與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馬鞍山市金農牧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現代牧業的公司簡介

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現代牧業」)成立於2005年9月,是一家專門從事奶牛養殖和牛奶生產的企業,總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於2010年11月26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1117.HK,是全球第一家以奶牛養殖資源上市的企業,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及高品質生乳供應商。在「創建世界最先進的牧場,生產世界最優質的牛奶」的經營發展戰略指導下,現代牧業人長期堅持「專心、專業、專注」與中國乳業發展,先後被授予《鳳凰財經資訊》「2010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企業排行榜」第一名、《中國企業家》「2010年度未來之星百強企業評選第一名」、2011年《環球時報》「全球最受關注中國綠色企業」、2011年國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12年第五屆營養產業高層論壇「中國營養產業百強前十強」、2013年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的全球綠色財富(中國)100強第九名等榮譽。在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規劃的部署下,截至2013年底,現代牧業在全國八個省共建萬頭規模奶牛養殖牧場22個,奶牛存欄數19萬頭,日產高品質生乳近2700多噸。並樹立了「到2015年奶牛存欄24萬頭以上,年產鮮奶突破100萬噸,全集團奶牛年平均單產達到9噸以上」的企業發展目標。 對於今天的中國奶牛養殖企業來說,亟待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三個問題,即牛奶品質、集約化水平和奶牛單產。只有不斷提高牛奶品質,不斷提高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奶牛單產,才能帶動企業步入良性循環,起到良好示範作用,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帶動行業的進步。如果不能徹底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食品安全危機、防疫危機和環境危機,中國的奶牛養殖將始終無法步入世界奶牛養殖大國的前列。在此行業背景下,一批懷揣著中國乳業發展夢想的探索者創立了現代牧業。現代牧業從成立之初,就將解決中國乳業「三個危機」,視為行業賦予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它的誕生,源於公司對我國奶牛養殖業現狀的深入了解。對消費者的責任是解決食品安全危機,對行業的責任是解決防疫危機,對社會的責任是解決環境危機。8年的發展與探索過程中,所取得的一項項世界矚目的成績,恰恰印證了現代牧業所選擇的模式符合行業發展要求,也是解決中國乳業「三個危機」的突破口。在企業戰略規劃上,現代牧業著眼於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高起點、高定位、高標准,瞄準世界的最高端,利用自產原奶生產自有品牌牛奶產品,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原奶標准,實現了從擠奶到加工2小時內完成,在安徽省五河縣10萬畝優質草場的引入,更是實現了「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產品加工」一體化的發展模式,成為奶牛規模化養殖全球行業引領者。這種新型的種植生產加工一體化的模式,現代牧業給行業帶來了四個變化,首先,由於產品加工所用奶源全部為自產,就將乳製品企業對奶源的外部管理變化為內部管理;其次,自己的牛奶自己加工,使產品的食品安全責任完全由企業自己承擔;第三,原奶供應商和乳製品加工商的利益一體化,更有利於產業安定;第四,牧草種植和牧場養殖實現零距離對接,保證了牧草的品質,降低了奶牛養殖的風險和成本。現代牧業8年的實踐,印證了公司經營模式的正確性。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也不斷突破奶牛養殖行業中的瓶頸,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主要分為以下六點:一、全封閉的空調式牛舍:集團各牧場建設之前就充分考慮我國國情,採用美國先進的封閉式恆溫牛舍,所有奶牛都在封閉環境中飼養,牛舍內的通風、照明全部按照奶牛生理需求配備,既保證奶牛正常生長發育,又最大程度實現集約化養殖。二、可持續的生態化發展:集團每個牧場都投資4000萬元左右配備完善的糞污處理系統,在保證環境的同時,實現循環經濟。封閉牛舍內配備刮糞板清糞,糞尿採用全封閉管道水力輸送,通過半地下推流式發酵池,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發電的余熱給發酵池增溫加熱,發酵池出料經固液分離後,固體沼渣回填牛卧床做牛床墊料,液體沼液作為液體有機肥還田,經過有機肥施肥的牧草和青貯作物又作為奶牛的飼料。三、有效的牧場衛生防疫系統:現代牧業一直強調「防疫比吃飯重要」,各牧場除按照國家要求嚴格執行各項防疫制度外,在每個牧場投資興建了員工消毒室,員工每天上下班均要經過消毒室洗澡更衣,所有工衣集中清洗消毒,不允許帶出牧場,最大程度保證有效防疫。四、高品質的國際優質原奶:只有高品質的奶牛才能產出高品質的原奶。現代牧業各牧場的奶牛,全部由公司專業畜牧師到紐西蘭、澳大利亞及烏拉圭逐一挑選後進口至國內,同時為進一步改善品種,全部採用優質美加系凍精進行配種。集團各牧場原奶的微生物指標均小於2萬,體細胞小於25萬,蛋白含量高於3.2%,各項指標均優於國際標准。五、從擠奶到加工兩小時完成牛奶生產:牛奶品質看指標,牛奶安全看環節,現代牧業自有品牌牛奶加工採取牧場內建設擠奶廳加加工車間的模式,從奶牛擠奶到完成加工在2小時內完成,直接去掉了原奶灌裝運輸等多個環節,縮短了成品的加工時間,最大程度的保證了牛奶的「純、真、新、鮮」。六、一體化的牧場發展新模式:現代牧業位於安徽蚌埠的牧場,在建設四萬頭規模的牧場及600噸液奶加工廠的同時,在牧場周邊配有10萬畝優質土地,用於配套種植奶牛粗飼料,從源頭控制奶牛飼料的質量,進一步保證牛奶質量,實現了種養加的產業一體化。現代牧業將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擁政策優勢,集行業經驗,融全球智慧,演繹奶業大國崛起。飼養高質量的奶牛,生產高質量的牛奶,讓中國奶牛養殖業走進世界最前列!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牧牛湖水產品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