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關於公共服務的理解哪個是錯誤的

關於公共服務的理解哪個是錯誤的

發布時間:2021-09-20 10:01:42

『壹』 談談你對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認識,從某一角度或者某一方面。

第一,必要性,

第二,廣泛性,

第三即時性,

第四,無條件性,

第五,強制性.

『貳』 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堅持五個基本原則,下面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這個是具體幹嘛用的呢?老秘寫了幾十年了,沒問題。把那個意見給俺吧

『叄』 政府公共服務錯誤案例

政策系統是一抄個由若干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政策子系統構成的政策巨系統,它與政策環境持續不斷地進行著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換,從而使政策系統成為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對政策系統的考察通常在兩個層次上展開:第一層次分析政策系統內部的結構要素及其功能。首先,政策的主體系統,包括國家宏觀計生政策的決策者,基層計生措施的規劃者和執行者對提高政策效力的影響是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政策支持系統合反饋系統的作用。政策信息的交流有利於在政策雙方中形成統一的認識,增強相互間的理解。全面的注重復務質量的考核機制為政策評估提供了標准。對計生系統考察的第二層次是分析政策系統與環境的關系。計生政策能夠有效執行並較好地達到政策目標,還與生育文化、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有密切的聯系。難怪有研究提倡要「跳出計劃生育抓計劃生育的圈子」。如果說對計生工作的就事論事實內部治療的話,那麼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建立起農村的養老保險體制,加快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等外部擊破措施,對於從根本上改變農民落後的生育觀,從而解決中國的人口問題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肆』 政府應當是公共產品的唯一提供者,這句話對不對,如果錯,錯在哪裡

不對 因為公共產品是根據是否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 有四種分類的 所有的公共專產品都讓政府提供屬 會加大政府財政支出 從而增加稅收 故實際上 政府可以對市場經濟中的願意提供公共產品的企業進行補貼或一定程度上的壟斷地位 來達到由市場提供公共產品的目的

『伍』 什麼是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抄,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維護性公共服務,經濟型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

『陸』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要使全體社會成員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結果相等. 正確 錯誤

錯誤吧。這是政府旨在建造公共服務型政府打出的口號,目的是保障人人享有的公共服務能夠平等,即均等化,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政府現在只能說希望給社會人群提供的接受機會能達到,即人人能享受的機會均等。不是產生的結果。

『柒』 現在可以說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了嗎這句話是對的嗎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到2015 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版逐步完善,推進基本公共權服務均等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0 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時候,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比較健全,城鄉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明顯縮小,爭取基本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因此,現在2020年才第一季度,還不能說。這句話是錯的。

『捌』 對公共關系有三種錯誤的認識,分別是哪三種

(一)主客體錯位,以人際關系取代公共關系

中國社會「人情」氣息濃重,在某些具體辦事環節上,人際關系作用巨大,有時甚至可以超越「游戲規則」;同時,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確實存在交叉、包容關系。在理論和實踐上,對公共關系有明顯的認知誤區,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的混淆,導致以人際關系取代公共關系,以人際交往取代公共關系活動。認為公共關系就是人際關系,公共關系活動就是「美女+送禮」,就是「拉關系」、「走後門」,甚至把行賄行為也冠之以「公關」之名。有些企業把解決具體問題與開展公共關系活動混為一潭,將企業辦公室、營銷部門視為公共關系專職機構。所謂「公關人員」選配,也以性別(以女性為主)和社交能力作為標准,把找具體人、辦具體事稱為開展公關活動。出現這類問題主要是企業決策層對公共關系學缺少基本了解。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企業形象,蠶食企業實力,而且造成企業內外公眾對公共關系活動的誤解,影響公共關系科學的推廣和應用。

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既有區別,又存在交叉、包容關系。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活動主體、活動客體、中介手段、產生基礎及時間等方面,這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二者的不同,但是,最根本的區別是價值功能的差異,即目的和效果的不同。人際關系是個人與個人或者人群的交往關系,其運作內容是物資交換、感情交流,滿足物質或精神需求。公共關系是與公眾通過一切傳播手段,塑造組織形象,協調利益關系,其運作內容包括溝通信息、聯絡感情、轉變態度、引發行為、管理危機、傳播公共意識、設計組織識別系統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組織贏得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最終目的是為了組織的生存和發展。人際關系與公共關系最突出的交叉部分在於業緣與人際傳播。二者產生的基礎都包括業緣,人際傳播也是公共關系傳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實踐中,對公共關系活動與人際關系活動容易產生混淆的重要方面,就是組織領導者交往活動。當然,組織領導者存在與常人具有同等意義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活動。但作為組織領導者,本身是組織形象的重要代表,其對外、對內交往影響較大。與組織生存發展有密切關系的那部分公眾的交往,組織領導者無論以組織身份出現還是以個人身份出現,所產生的影響是對整個組織的影響,都是以不同形式從事組織公共關系活動。我們不能因為組織領導者的人際交往的特殊性,就片面地以人際關系取代公共關系,以人際交往活動取代公共關系活動。

『玖』 什麼叫公共服務啊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維護性公共服務,經濟型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
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
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拾』 「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是並列的嗎

「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是並列的嗎?

目前,我們對實行政府體制改革、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使政府能夠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共識。但是,面對著改革的挑戰以及對新問題和新領域的探索,對一些基本概念仍有弄清楚的必要,譬如說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各自的確切含義是什麼。在一些人的表述中,公共服務是與公共產品並列使用的。如常可以看到:「政府的職能是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這實際上是不恰當的。
如果「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這兩個措詞所表述的內容是一樣的,那麼就沒有必要同義詞重復使用。既然將這兩個措詞並列使用,那麼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分別是指什麼呢?這里,很容易被理解為是將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當成相對應的,各有其內涵與外延的概念。即根據產出的不同形式,政府可提供兩種類型的產出,一種是公共產品,即政府產出的產品形式;另一種是公共服務,即政府產出的服務形式。在經濟學中,產出可以分為產品和服務兩種形式。它們的區別在於:產品是有形的產出,而服務是無形的產出;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可以在時間與空間分離,而服務的生產與消費則是時空一體的。在這個意義上,政府的產出同民間的產出是一樣的,政府的有些產出是有形的,如所供應的水、電、氣等;有些產出則是無形的,如教育、醫療、保健等。按照上述邏輯推理,有形的公共產出似應是公共產品,無形的公共產出則應是公共服務。
但是,這里會出現一個很大的誤解和混淆。在經濟學中所創造和使用的公共產品這一措辭,是有其特定的含義的,並不是從政府產出的產品物質形式去定義的。薩繆爾遜(薩繆爾遜,《經濟學》第82頁,第1192-1203頁)在闡釋公共產品這一概念時,並不是將其當作政府行為的一種結果,而是當作具有特定性質的一類物品。他在說明公共產品時,所使用的例子有國防、安全、燈塔、法治和秩序、交通設施、醫療保健、環境、以及科研與教育等。可見,在他的分析中,公共產品並不是因其產出的實物形式而同公共服務相對應的一個概念。薩繆爾遜認為,作為人類行為的結果或者產出, 其中有一些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是公共產品。被稱作公共產品的這些產出, 存在著私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差異,或所謂的外部效果。當一種產出的社會效益大於產出提供者的私人效益時,稱作具有積極的或者正的外部效果,反之,則具有消極的或者負的外部效果。具有外部效果的產出就是公共產品。對公共產品的消費具有非排他性,即一個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並不會排斥或者減少其他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
薩繆爾遜在分析公共產品這一概念時,不是將公共服務、而是將私人產品作為其對應概念。在他看來,私人產品就是不存在外部效果的產出。薩繆爾遜在論述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這一對概念的同時,還進一步使用了市場產品和集體產品這一對概念。市場產品是由市場決策、配置而產出的,而集體產品則是由政治和政府決策而產出的。由此可見,所謂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是針對產出的特定屬性而言,而所謂的市場產品和集體產品是針對產出的機制、方式和制度而言。
迄今我還沒有看到有人在並列使用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時候能夠明確地令人信服地區分和定義這兩個概念。將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並列使用是一種理論上和邏輯上的錯誤。這樣做無助於理解和解決問題,而只是表現出在基本概念上的含混不清。實際上,根據各種相關理論,當談到公共產品時,其中是包含了公共服務的;而談到公共服務時,其中也是包含了公共產品的。

閱讀全文

與關於公共服務的理解哪個是錯誤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