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鞍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可以參觀嗎
馬鞍山市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馬鞍山市濮塘風景區王公山濮塘烈士陵園西側。馬鞍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建於2001年,為四合院式、主展廳兩層的建築,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館名為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沖所題。
㈡ 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怎麼樣
馬鞍山師專藝術系是一支專業過硬、素質優良、充滿活力又彰顯個性的和諧團隊。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69名,專職教師58人。其中35歲以下教師佔全系教師比例為76%,有副教授2人,講師6人,碩士研究生18人,雙碩士1人,省、校級專業帶頭人各1人,「雙師型」教師7人。同時,還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校外專家來系兼職。
藝術系不僅擁有一支充滿朝氣、才華橫溢、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硬體設施也較齊全。現擁有美術樓和音樂樓各一幢,總建築面積近1萬平米。並擁有內設500座的音樂廳1個、數碼鋼琴教室1個、舞蹈教室4個、琴房114個、多媒體教室5個、機房多個、畫室5個、陶藝室2個、展廳2個、服裝工藝教室2個、服裝打板立裁室2個、服裝工作室1個和西洋、民族樂器數件。
藝術系開設了8個專業,成立了5個教研室。專業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其中師范類有美術教育、音樂教育 2個專業,非師范類包括動漫設計與製作、服裝設計、裝潢藝術設計、視覺傳達、音樂表演、藝術設計6個專業。
藝術系在專業發展上實行「打造精品專業、發展重點專業、培育特色專業、優化熱門專業」的原則。在8個專業中,師范類音教、美教、舞蹈三個專業和非師范類音表專業作為馬鞍山師專升格前老師范的主設課程一同見證了學校的成長和輝煌,現為藝術系的精品專業。其中音樂專業主修課程為樂理、和聲、視唱練耳、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歌曲寫法、鋼琴與伴奏、聲樂、合唱指揮、民樂等;音表專業在音教主設課程基礎上增設了舞蹈及創編、器樂演奏等課程;美術專業主修課程為素描、水粉(水彩)畫 、中國畫 、油畫、設計與工藝、中外美術簡史及作品欣賞、書法等;舞蹈方向主修課程為舞蹈基本功訓練、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現代舞、少兒舞蹈及創編、劇目排練、中西舞蹈簡史、舞蹈鑒賞等。
音樂、舞蹈兩教研室提倡科研促教,積極參加各級比賽和各類文藝演出活動。在05年全國第一屆大學生文藝展演中,音表專業選送的表演唱《打麥歌》獲專業組一等獎;在07年安徽省高校音樂專業基本功大賽中,藝術系獲團體第一名。在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比賽、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節和安徽省大學生藝術節中,藝術系分獲國家級優秀組織獎、國家級十佳表演獎、省級優秀創作獎,並有作品《春蠶》、《待到山花爛漫時》分獲省大藝節二等獎和一等獎。此外,還成功申報省、校級課題多項,公開發表相關科研論文多篇,用實際行動扭轉了「音樂、舞蹈專業只會唱歌跳舞,不會鑽研理論」的偏見,啟動了促進專業長足高效發展機制。
美術教研室是系部師資隊伍在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等方面表現最成熟的團隊。該教研室充分發揮團隊力量,在教科研上做出積極探索,現已出版高校美教教材《速寫指南》、《小學美術課程與教學論》;申報了校級教研課題《從寫生到創作的研究》、《小學美術課程與教學研究》並於2007年結題;有多篇論文獲得公開發表;多位教師作品參加各種類型的畫展。其中殷實老師作為當代擅長水彩和工筆重彩的書畫名家,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被日本、新加坡、英國等國家和國內圖書館收藏。該專業還每學期定時為學生舉辦一次精品書畫展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營造了濃郁的專業學習氛圍。
藝術系師范類教育一貫秉承精英教學的傳統,努力打造精品專業,採用「一見二實三頂崗」的教育實習模式,確保教育質量,力求向全國中小學及幼兒園培養優秀的音樂、舞蹈及美術教師,同時也為高等學校的專升本輸送合格人才。學校還鼓勵學生多方位就業,學生可向中等職業學校、群藝館、文藝團體及企事業單位、省市縣廣播電台等單位求職。近幾年來這四個專業的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好評!
藝術系非師范類的5個專業(音樂表演除外)共分成兩個教研室。綜合藝術設計教研室包括服裝設計、裝潢設計、動漫設計與製作、視覺傳達四個專業;藝術設計教研室主攻藝術設計專業。
服裝設計專業是藝術系重點發展專業。本專業通過學習中外服裝史、設計素描、時裝畫技法、服裝材料學、服裝工藝製作、手工印刷和編織工藝、服裝生產經營管理、時裝攝影與服裝廣告設計等相關理論和基本技能技法,主要培養從事於服裝配件設計、服裝產品開發、服裝生產經營管理和製作、服裝表演組織以及服裝理論研究等方面工作、適應現代服裝行業需要的人才。該專業在開拓實習實訓基地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先後與馬鞍山怡人時裝有限公司、馬鞍山大同服裝有限公司、馬鞍山東齊服裝有限公司、馬鞍山祥瑞制衣刺綉有限公司、馬鞍山甲辰服裝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專業探討和實習合作。近期又與中國服裝行業前15強的浙江寧波洛茲服裝集團達成了校企合作辦學協議,並在校內設立了洛茲服裝工作室。在教科研方面,針對目前服裝行業各方面良好發展的狀況,該專業開展了09服裝分方向擴大招生的可行性研究,通過市場調研,擬定09年服裝設計專業高招分成工藝製版和經營管理兩個方向招生。同時,該專業正在積極申報國家勞動部頒發的「服裝設計師」職業證書的鑒定資格。各方面的有利條件促成了該專業的就業率在上一屆取得100%的驕人成績!
動漫專業是藝術系新設專業。本專業通過三年的學習和訓練,逐步讓學生系統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設計技能,並會使用相關軟體進行熟練操作,使其成為具有現代設計觀念的實用型操作人才。主修課程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電腦設計(Photoshop)、動畫運動規律、網頁動畫設計(Flash)、動畫與廣告創意、動畫技術設計、卡通漫畫設計、3DMAX、MAYA、卡通產品設計、PREMIERE、數碼影像與視頻合成、動畫影視後期製作等。學生畢業後可面向新聞出版、廣告、影視娛樂、職業學校等行業從事動漫設計與教學工作。雖然該專業的發展時間不長,但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探索上已領先一步,目前已與江陰尚視銳思公司、馬鞍山雨山區視聆通軟體公司、馬鞍山紅色勢力公司正式達成實習及就業協議。只要學生在畢業前取得相關資格認證,實習公司可考慮安排學生就業。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將來的就業問題。藝術系將加強本專業的師資隊伍、硬體設施建設,力爭將該專業培育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專業。
裝潢設計、視傳專業又分別名為室內空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其中裝潢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木材加工材料工藝及傢具設計等技能。視傳專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上述技能之外還要求掌握一定的景觀建築設計技能。畢業生在就業時主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軟裝潢設計、室內傢具設計等工作,也可在職業學校或研究機構從事專業教學與新材料、新工藝的科研開發工作。
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體現著文學、藝術學、民俗文化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諸多學科交叉的學科。本專業強調學生對藝術設計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的同時,更要突出對學生設計創新思維的引發、實際操控能力的訓練,力求培養出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生產和管理領域內從事專門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優秀人才。畢業生在就業時可面向職業學校、廣告設計公司、建築公司等行業,從事理論研究、項目管理和設計等工作。通過長時間的實踐摸索,該教研室已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建立固定實習點,保證了學生實踐學習的質量,鍛煉了實際動手能力,為將來的就業奠定良好基礎。另外,自05年開始,本專業與合工大等高校合作開辦「二學歷」本科教育。這種「學生進企業、項目進課堂」的教學模式和「專升本」的學歷提升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市場就業力,也為該專業高達97·1%的就業率提供了可靠保障。
上述三專業在國內都屬新興熱門專業,藝術系將在各專業已成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行優化發展。
㈢ 柳州景點都有哪些
世界之大,屬景秀山川,還看柳州。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美麗柳州吧。
柳州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北部的一個城市。歷史上稱其為“龍城”。從地理學來看,柳州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里有很多奇石、瑰麗的岩洞、幽深的泉水,具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下面聽小編給你細細道來。
這里很熱門的程陽橋景區-程陽八寨景區。這里有很原生態的侗族村寨,村寨周圍綠樹成蔭、環境特別的幽靜,非常適合養生養心。在這里,大家還能欣賞傳統的村莊風格。參觀程陽橋等歷史文化古跡。還能體驗侗族風情。
在這里,你能真正地了解到苗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到遠離城市的清靜的苗家生活。他們有特色的舞蹈表演,還有很多個性的家常菜,比如酸肉、酸魚就是苗家特色菜,腌制過後的五花肉微咸,鹹的發香,這個香味又剛剛好,吃一口、特別有嚼勁。一點也不油膩,再搭配一點米飯、那才叫完美!
在這里,夜晚也可謂人間仙境,一到晚上河灘就會變得熱鬧起來,你會看到熱情奔放的篝火晚會。各種妙曼的舞蹈讓整個現場氣氛達到高潮。精彩的舞獅表演也會讓你應接不暇,那繞梁的歌聲、那精彩的舞蹈,回盪在山谷間、回盪在你的心間、會讓你畢生難忘!
還在等什麼,背上行囊,快來柳州旅遊吧!
㈣ 馬鞍山可以學美術的地方有哪些
好多啊,到處都有,各個畫室,教的都挺好的啊。。我以前在半山花園,也就是花雨亭(好像叫這個)小區後面有一個叫 知畫廊 的一個地方,嗯教的挺好的 ,是素描,也有教油畫的吧
㈤ 馬鞍山哪有賣數字油畫
海瑩畫廊
㈥ 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怎麼樣亂么
在安徽這塊應該還算是不錯的,至於亂的話看你怎麼理解了,還好啊!裡面管理不是多麼的嚴,但是還不錯啊
㈦ 老舍《暑假裡的齊魯大學》的讀後感
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回想起來這已是我第二次讀《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了,但是這一次我卻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再一次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後我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中不能遇到困難就唉聲嘆氣,應該勇於面對困難遇事還要樂觀一些,都不要把任何事都看的那麼絕對,要多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就像魯濱遜一樣雖然身陷荒島確不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制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榮的家園。就像在發現有野人的時候剛開始手忙腳亂,可是最後他沉著冷靜以他的勇氣與智慧和「星期五」並肩作戰,一起打退了野人,這也體現出一個人遇到困難只要沉著冷靜的去應對就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對人就像一顆種子他會想盡辦法沖破泥土去感受太陽的溫暖,當他經歷晚千辛萬苦回頭望去,他已是枝繁葉茂的蒼天大樹了,在我們的旅途中不能只停留在原地,要時刻想著只要我努力明天會更好,這樣才不會因滿足於現狀而自失。
魯濱遜又是個徹頭徹尾的「經紀人」。他熱衷於航海,並不因為什麼浪漫的追求,而是完全為了經濟利益。他在海島上曾發過幾句金錢無用的感慨,但說過以後立刻就把見到的錢幣一一收好,最後又一錢不落帶回英國。
在他看來,非經濟的社會關系和活動是次要的,他被海盜俘獲時曾鼓動同為海盜奴隸的小男孩佐立一起逃跑,並許諾要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然而一旦出逃成功又有人出了個好價錢,他只稍經猶豫、略講價錢就把那孩子賣了。後來他在荒 島上解救了一名土著,給他起名「星期五」,便順理成章地把他收為奴僕。從這些看來一個人也要存在一些利益觀念也要具備一些經濟頭腦,會分辨哪些對自己有利哪些對自己有害不能滿足於現狀有事要做一些長遠的打算才能更保險一些。
㈧ 濟南有買油畫的嗎
濟南高新區丁豪廣場二樓,
老闆是職業畫油畫的
看到獲獎很多證書
風景人物古典
㈨ 雪宧綉譜圖說怎麼樣
1904年春節後,在清廷商部供職的單束笙為敬獻慈禧太後七十壽辰籌辦壽禮,登門拜訪沈壽,懇請趕制一堂進貢綉屏。余覺從沈壽父家收藏的名畫中選定了<<八仙上壽>>(顏純生(1859~1934)作)、<<無量壽佛>>等畫幅共11件,親自描摹,讓沈壽綉制。沈壽率刺綉高手,歷時三個多月,完成了<<八仙上壽>>、<<無量壽佛>>、<<萬年青>>、<<甘露降>>、<<壽星見>>、<<萬福來朝>>、<<松鶴>>、<<黑龍>>、<<青綠山水>>等綉品。後選八幅,進呈慈禧,慈禧稱為絕世神品,極為高興,親筆寫了"福"、"壽"、兩個大字,分賜余覺夫婦。自此,余覺得福字,更名為余福,沈雲芝得"壽"字,更名為沈壽,以作紀念。余覺、沈壽還獲得了雙龍寶星四等勛章。後來慈禧下諭在農工商部設立女子綉工科,任命沈壽為總教習,余覺為總管。 1904年6月,沈壽和余覺到北京,籌綉工科,開辦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刺綉學校,執教七年多。 1904年11月,農工商部派余覺夫婦去日本考察,學習外國美術教育經驗,前後三個月。由此也開始了中國刺綉史的轉變。沈壽在傳統綉藝的基礎上,參照日本的美術表現手法,製作綉品,融合西畫用外光來表現物體明暗的手法,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模擬綉」。在其所著《雪宧綉譜》中談到:「我針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學焉,長而習焉,舊法而已。既悟綉以象物,物自有真,當放真。既見歐人鉛油之畫,本於攝影。影生於光,光有陰陽,當辨陰陽。潛神潛慮,以新意運舊法,漸有得。既又一游日本,觀其美術之綉,歸益有得。久而久之,遂覺天壤之間,千形萬態,但入吾目,無不可入吾針,即無不可入吾綉。」這樣的綉品,使畫面富有立體感,再現了大千世界的真實風貌,開創了蘇綉的新紀元。 沈壽改良了傳統刺綉的材料——絲線以及綉法。旋針是沈壽獨創的一種刺綉針法。以往做刺綉的時候,一般都是平綉就是直著往下拉平著往下綉,沈壽她把針法旋轉著做,她所用的針法一個就是用機針和逼針來進行旋轉,但在旋轉的時候。還要根據物象的機理來掌握針腳的長短。所以比一般刺綉一般的平針綉要難得多。沈壽綉的耶穌像臉部就是用的旋針,很好的突出了耶穌的面部的一個肌理效果。還有就是最明顯的地方還是就是頭發。頭發的那種捲曲的機理效果,顯得立體感很強,然後又很蓬鬆又很柔軟。 1906年沈壽運用模擬綉法,以鉛筆作稿本,綉制了《義大利皇帝像》和《義大利皇後像》。《義大利皇後像》是沈壽第一件運用模擬綉法完成的綉品。她逼真的效果在今天看起來就像是照片。1909年在義大利世界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授予"世界至大榮譽最高級卓越獎"。意皇和皇後愛麗娜看到後,深為喜愛,博覽會後,按清政府旨意將愛麗娜綉像贈給皇後。意皇也向清政府回贈了一枚"最高級聖母利寶星勛章"。1912年11月,意駐華公使又轉達了意皇和意後對沈壽的謝意,並贈給她一塊貼有皇家徽號的嵌鑽石金錶。這兩幅綉像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還獲得第一金質大獎,贏得了更為廣泛的聲譽。這是中國刺綉史上的第一次獲得國外皇室的獎賞。這也就是南通市濠河邊這座雕像的由來。沈壽在通執教,課余仍刺綉不輟。她的作品多次在國際展覽會上獲獎。1915年在美國芝加哥巴拿馬博覽會上,她的力作<<耶穌像>>榮獲一等獎;美國人慾以一萬三千美金求購,被沈壽婉拒。<<女優倍克像>>,綉的是當時美國著名歌星倍克女士,刺綉中的倍克形象,神彩飛揚。1917年在美國紐約展出。倍克女士聞訊特地從西部趕來,見綉品綉出了自己的風采,許以五千美元購買,沈壽婉拒。(據《雪宧綉譜圖說中說,此《女優倍克像》乃是1919年所綉,沈壽費時三年,是其最後的傑作)。1986年,沈壽的《耶穌像》和《女優倍克像》從海外回到了南京市博物館,引起了刺綉界和美術界的轟動。人們沒有想到中國傳統刺綉,在一百年前就已經可以綉出完全是西方繪畫風格的綉品了。 人們能清晰的感受到綉品所表現出的油畫般的光影效果。這是中國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刺綉從未出現過的改變。一直受到中國傳統繪畫影響的中國刺綉,從沒有用綉針和絲線這樣去描繪一個人物。而《女優倍克像》還有了一些西方素描的意味。難怪就連我國著名的美術大師劉海粟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中國第一個畫素描的是沈壽不是我劉海粟。她是用針畫出來的素描。」 在《雪宧綉譜》第四章《綉要》中,沈壽在《妙用》一節提到她綉皇後像和耶穌像的心得:「色有定也,色之用無定。針法有定也,針法之用無定。有定,故常;無定,故不可有常。微有常弗精,微無常弗妙。以有常求無常在勤,以無常求有常在悟。昔之綉花卉無陰陽,綉山水亦無陰陽,常有一枝之花而數異其色,一段之山,一本之樹,而歧出其色者,籍堆垛為燦爛焉耳,固不可以綉有筆法之畫,與天然之景物。余憾焉,故不敢不循畫理,不敢不師真形,雖謂自余始,不敢辭也。言乎色,若余綉耶穌像,稿本油畫,綉義大利皇後像,稿本鉛畫,皆本於攝影。影因光異,光因色異,執一色以貌之而不肖,潛心默會,乃合二三色穿於一針,肖焉。旋悟雖七色可合而和也,分析之雖百數十色亦可合而和也,故曰:色之用無定也。」真乃神乎其技也。 1906年4月沈壽余覺夫婦入京,5月農工部綉工科招生,沈壽任總教習,余覺任總辦。1906年8月沈壽余覺夫婦至蘇州,在馬醫科購置花園住宅一幢,創辦「福壽夫婦綉品公司」,內設「同立綉校」,對外招生,11月停辦。1907年重返北京綉工科。辛亥革命後,京都綉工科停辦,沈壽余覺遷居天津,開設了「自立女工傳習所」。1910年4月,清政府在南京召開南洋勸業會,農工商部大臣張謇任總審查長,沈壽任國綉審查官。張謇對沈壽精湛的藝術鑒賞力及認真嚴肅的工作態度甚為賞識。1914年,張謇在江蘇南通創辦女紅傳習所。沈壽應聘來到南通,擔任了所長兼教習,余覺則擔任了南通平民工場的經理。(1917年余覺因與張謇似有芥蒂,遂獨自去上海,以賣字為生。《神針》一書中記載,農歷四月沈壽氣痛暈厥,五月借張謇在南通博物苑之「謙亭」養病,壽在病中發綉「謙亭」兩字留至謙亭。電視劇中情節與此相仿,來通三年余覺就此離去,沈壽之病,不得不疑是因與余覺感情不睦造成,電視劇中單仰萍演來實是令人愛憐,可想像深慕沈壽才華的張謇怎能不痛惜?順便一提,劇中余覺乃一標准小開,無書畫家文人氣息,所以看了電視,只知其對沈壽綉品的出售宣揚有力,並不知其書畫修養對沈壽而言也有幫助。)女紅傳習所起初附設在南通女子師范學校,後移到南通濠陽路,傳習所第一期招生二十餘人,以後逐年增加,學制也逐漸完善。所內設有速成班,普通班,美術班和研究班。 沈壽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刺綉藝術家,而且還是一位富有經驗的刺綉教育家。沈壽除了教授傳統刺綉,還讓這些普通綉娘和現代學習西方繪畫的學生一樣開始接受寫生描的教育。在刺綉時已經不再是按畫刺綉了,而是要求學生要把被綉物放在面前觀察,對照實物刺綉。已經完全擺脫了傳統刺綉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她主張「外師造化」,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綉花卉,她就摘一朵鮮花插在綳架上,一面看一面綉。(此情節電視劇里中也有,單仰萍笑吟吟的綉一朵剛剛摘下的菊花,佳人心情愉悅,在陽光沐浴下,綉一朵含苞水靈的花,自然是再賞心悅目不過的一幅圖畫了!)綉人物,她則要求把人的眼睛綉活,綉出人的精神。(說起綉眼睛,電視劇中沈壽也曾與張謇探討,我倒是擔心單仰萍那一針下去,把個好好的耶穌仿製品給刺壞了:)不過據網上之圖看,電視劇中的仿製品與原作尚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沈壽的精心教誨下,南通女紅傳勻所培養了許多蘇綉人才。南通的綉品也逐步形成了「細」「薄」「勻」「凈」的風格,在國內外打開了銷路。對於每一個女紅傳習所的學員來說,這里給予他們最重要的影響還是怎樣成為自立自強的新女性。(電視劇中沈壽帶學生去琅山寫生,手捏昆蟲作示範,在生活中又對學生愛護有加,實是作教師的楷模。) 沈壽在南通「授綉八年,勤誨無倦」(張謇語),不幸積勞成疾,張謇「懼其藝之不傳」,便在延清名醫為沈壽治病期間,徵得她的同意,親自動手記錄整理她的刺綉藝術經驗。沈壽身染沉痾,仍不忘教學,學生深受感動。同時,她用自己最後的精力終於完成了刺綉史上最完整最寶貴的雪宧綉譜一書。張謇在綉譜的序言中說:「積數月而成此譜,且復問,且加審,且易稿,如是者再三,無一字不自謇書,實無一語不自壽出也。」此書分綉備,綉引、針法、綉要、綉品、綉德、綉節、綉通,共八章。 「綉引」敘述綉制前的輔助工序,如剪線、劈線等;「針法」總結了齊針、搶針等十八種難易不同的針法;「綉要」敘述對綉制對象的光色變換關系和傳神要點,總括在「審勢」、「配色」兩節中,並附有「線色類目表」,總計八十八種色線, 「因染而別」則又有七百四十五種;「綉品」、「綉德」、「綉節」從不同方面敘述刺綉職業中應注意的一些有關身心健康問題,「綉通」敘述書畫鑒賞修養對刺綉藝術的輔助作用。該書是沈壽數十年刺綉經驗的積累,也是對包括明代「顧綉」在內的民間刺綉經驗的小結,內容全面,層次豐富,堪為我國第一部系統總結蘇綉藝術經驗的專門著作。1918年該書完成,1919年由翰墨林書局出版,而後《雪宧綉譜>>一書,還請人譯成英文版<<中國刺綉術>>(Principles and Stitching of Chinese Embroidery) ,流傳世界。(此英譯本由上海商務印書館與民國二十六年二月印刷發行 不知道我是否有緣可以一見此英譯本) 一九二一年,農歷五月初三,沈壽病歿於南通,終年四十八歲。按照沈壽生前要留在第二故鄉南通的遺願,把她安葬在寧靜的黃泥山下(1982年已恢復馬鞍山原名)。1921年10月10日,南通縣為沈壽舉行公葬。女紅傳習所全體人員白衣素服,收執輓聯、白幡為所長送行,各界代表相隨其後。縣知事主持儀式,張謇在墓前宣讀長篇祭文。沈壽墓呈蓮房形,象徵高潔,墓前有石坊和玉白石墓碑,墓門石額上鐫刻著張謇的楷書「世界美術家吳縣沈女士墓闋」,碑陽刻有張謇撰書的《世界美術家吳縣沈女士靈表》,碑陰刻有沈壽的遺像。 (此情景電視劇中都有表現。) 沈壽逝世後,由其姐沈立繼任所長,直至1938年日寇入侵南通,女工傳習所才停辦。前後25年,共辦15期,培養的刺綉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如今,女工傳習所舊址,范圍雖已縮小,但修葺一新,在二樓陳列室中,還可以觀賞到當年沈壽精心刺綉的<<耶穌像>>、<<女優綉像>>的復製品,那光彩照人的形象,精緻多變的刺綉針法,令人贊嘆不已。鄒家華副總理所題寫的"瑰寶"二字,正是對這些作品最貼切的評價。 陳列室中還陳列了一幅沈粹縝女士(當年女工傳習的教師,沈壽之侄女,鄒家華之母)綉的張謇手跡,堪稱傳世精品。沈壽藝術館從1992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綉園"而今呈現新姿。 沈壽的作品使中國刺綉藝術蜚聲海外。沈壽在晚年擔任南通織綉局局長期間,同時還在美國紐約第五街開設了「南通綉織局紐約分局」,專門銷售各種綉品。此外,在瑞士、義大利等地也設立了銷售處,使中國刺綉在國際上聲譽大振。沈壽傳世的刺綉實物存於國內的,有:上海博物館藏《花鳥冊頁》四幅,南京博物館藏《羅漢》等,蘇州博物館藏《生肖綉》四幅,《濟公像》一幅,南通博物館藏《觀音像》、《蛤蜊圖》,《牧羊圖》。
㈩ 馬鞍山畫室哪個好
馬鞍山藝馨畫室坐來落於馬鞍山源市北湖公園旁沙塘路19號603室,教學環境安靜,靠近長途車站交通便利,教學設施完善,教師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等院校,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從業至今已有大批學生先後考入國內藝術高校。現面向馬鞍山招收小學、初中、高中美術愛好者
收費標准:
高考沖刺班:周2---周7全天上課(8:00——21:30)。1600元/月
高中預科班:可按照學校課余或周末上課。25/節(每節課3個半小時)
初中基礎班:可按照學校課余或周末上課。20/節(每節課3個小時)
少兒興趣班:可按照學校課余或周末上課。20/節(每節課3個小時)
馬鞍山藝馨畫室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xinhuashi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