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

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1-09-18 22:52:15

⑴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也就是政府花錢請人來進行一些公共性的服務,請問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對政府職能

政府購買服務復是指政府在社會公共制服務預算中拿出經費,向各類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服務機構,直接撥款資助服務或公開招標購買社會服務。好處是可以避免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弊端(如貪污腐敗等),提高服務的工作效率。同時這種行為能激發市場和民間公益力量,形成政府、企業、民眾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體系,能提高服務質量,豐富服務方式,激發市場活力,同時也為政府減負了,使政府從參與者轉變為監督者的角色。

⑵ 相關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什麼

1.政府購買公抄共服務涵蓋大多襲數公共服務領域,特別是教育、公共衛生、文化、社會服務等主要公共服務領域。
2.非營利組織是公共服務購買的重要承接主體。
3.購買類型一般分為核心合作或長期合作以及短期項目支持兩種。
4.在購買方式上,公開競標是最典型的模式。

5.資金撥付流程有多種形式。
6.對於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立法規定健全。
7.公共服務購買有一系列較為嚴格的操作程序。
8.以結果為導向的監管制度。
9.除簽署合同購買服務外,公共財政資金對於非營利組織的支持還有三種形式:資助、競爭性或隨意性撥款、減免稅的間接資助。
10.國際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發展趨勢,大致分為內生型和外力型兩種模式。
11.服務購買也與向社區地方轉移職能、增強地方治理能力的趨勢相關。
12.目前各國公共服務購買中體現出的問題與公共服務的難測度性和非營利組織的運作特性有
關。

⑶ 政府如何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

上海行政學院何海兵、浙江大學吳玉霞、上海大學耿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蔡秀雲等就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經驗、問題與對策進行了研究。 一、經驗 吳玉霞總結了西方國家政府購買服務的三條經驗:制定宏觀政策引導政府購買服務工作、重視對服務的承包者的綜合服務能力評估和嚴格控制、檢查和評估服務質量的制度,並對我國浙江及其他地區的經驗進行總結,得出組織「為NGO服務的NGO」,實現公共服務的兩次分工、政府職能轉變與社會組織成長同步進行,構建了新型政社合作關系、服務范圍不斷擴大、資金來源不斷拓寬、管理流程不斷規范、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等結論。二、存在的問題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遇到了一些共性的問題,對此,蔡秀雲指出,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微觀上存在「三個不足」:社會組織公益意識不足、資源能力不足和內部管理不足;宏觀上:存在「 三個障礙」:社會文化方面的障礙,政府在政治傳統、管理體制和法律政策環境方面的障礙,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的障礙;公共服務提供實踐中存在「五個問題」:社會組織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少數領域,大部分社會組織由政府創建並受政府主導、沒有形成政府部門為社會組織提供資助、委託其提供服務的固定模式,沒有形成由政府委託社會組織給需要者配送服務的服務配送方式,社會組織發展還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 三、政策建議 何海兵指出,政府要明確角色和職責,制定法律法規,嚴密相關制度,加大財力配套,重點完善項目選擇和項目評估機制,嚴格購買服務程序。

⑷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涉及到的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所以叫公共,它的形式是服務版類而非商品類,比如權大病醫療保險等,向社會力量購買是推動市場化改革,要知道我們的國企和私企在政府采購項目上地位並不平等,審批服務大廳應該是政府職能而非商業項目,在我國,政府采購是保持經濟增長的一種措施,但政府向國企購買,那對私企是不公平的,推進市場化不僅在於價格可以有限制幅度的彈性波動,更在於市場參與者能公平的竟爭

⑸ 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既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應有之義,又是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必有環節。閱讀材料,

(1)①市場和計劃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②政府將適合市場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或市場機構承擔,遵循價值規律,引入競爭機制,通過供求、價格機制,充分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了資源的有效利用。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注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定項委託、合同管理、評估兌現,綜合運用了經濟手段、法律等手段加強宏觀調控,要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將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2)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我國的執政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實行政治領導。②黨提出推廣政府購買服務,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工作,不斷創新和完善服務提供方式,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③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遵循了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

⑹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服務是什麼意思

一、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服務的含義: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服務,是指政府將面向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通過直接撥款或公開招標並以市場化、契約化的方式,交給有資質的社會服務機構來完成,最後根據擇定者或中標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標准進行評估後支付服務費用的行為。

二、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

2、具有公益性、非營利性,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健全,擁有良好的社會公信力和較強的公益項目運營管理能力。

3、獨立的財務管理、財務核算和資產管理制度,具有依法繳納稅收、社會保險金的良好記錄。

4、有專職工作人員(需提交勞動合同和社保繳納證明);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及合法穩定的收入。

5、連續2年年檢合格,且3年內無違約、不履行或被中止、撤銷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行為的,5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

三、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服務的購買方式:

1、公開招標。

2、邀請招標。

3、競爭性談判。

4、單一來源采購。

5、詢價。

6、國務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采購方式。

(6)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服務的實施原則:

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通過政府編制發布項目、落實資金、強化監督等方式,確保政府主導作用發揮到位。通過引入市場機制等舉措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公共服務中的協同作用。

2、轉移職能,穩妥推進:

政府各部門要加快職能轉移,合理界定項目服務內容和要求,明晰政府、社會組織、服務對象在購買、提供和享受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

3、需求導向,項目推動:

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導向,挖掘、設計公益服務項目,在購買服務的內容、流程等方面充分體現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則,基本實現社會公共服務需求與社會組織公共服務供給的相對平衡。

4、公平公正,競爭守信:

通過競爭性方式選擇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實現「多中選好、好中選優」,保證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福利的效益。

5、公開透明,強化監督:

向社會公開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資金使用、服務效果等內容,要探索建立多方參與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監管方式,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嘉定區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實施辦法(試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暫行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論:購買服務,關鍵在「向誰購買」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政府購買社會服務,買什麼,如何買

⑺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向誰買買什麼如何買

誰來買——購買主體是經費由財政負擔的各級行政機關和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以及納入機構編制管理且經費由財政負擔的群團組織。
向誰買——供給主體包括在民政部門登記或經國務院批准免予登記的社會組織,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業主管部門登記成立的企業、機構等。事業單位不再作為供給主體。
買什麼——適合採取市場化方式組織提供、社會能夠承擔的公共服務和政府履職所需的輔助性服務。《實施意見》列出了政府可向市場購買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社會治理服務事項、行業管理與協調事項、技術服務事項、政府履職所需輔助性事項,以及其他適宜由市場供給的公共服務事項,共計六大類314項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
如何買——規范購買程序,先由購買主體根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在編制部門預算時同步編制本部門細化到具體項目的年度購買服務計劃,然後財政部門對部門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計劃進行審核和批復,最後購買主體根據批復的部門預算及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計劃,制定具體項目實施方案,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詢價等方式確定供給主體。
買得值——加強資金管理,主要通過嚴格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的預算管理,逐步將「養人」支出轉向「辦事」支出;強化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的績效管理,形成購買前制訂績效目標、實施中實時績效跟蹤、結束後嚴格績效考核的全程監督機制,必要時引入第三方實施績效考核,並建立政府購買服務供給主體退出機制。
專家指出,通過建立制度和長效機制,將政府購買服務趕進「籠子」,幫助政府從傳統的公共服務生產者向組織監管者的角色轉變,既能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提供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效率,解決公共服務短缺問題,對老百姓、政府都是「惠而不費」的好事。

⑻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是什麼意思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就是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把政府直接向回社會公眾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答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承擔,並由政府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向其支付費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是政府承擔公共服務的新模式,是現代國家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創新,是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⑼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什麼意思言簡意賅點

9月30日,國務院公布了《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出台背景、基本定位以及意見中涉及的購買主體、承接主題等概念進行了解讀:

一、什麼是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就是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會公眾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承擔,並由政府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向其支付費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是政府承擔公共服務的新模式,是現代國家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創新,是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二、《指導意見》出台的背景

答:新一屆國務院對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善公共服務作出重大部署,明確要求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利用社會力量,加大購買服務的力度。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開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進一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是惠及人民群眾、深化社會領域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加快服務業發展、擴大服務業開放、引導有效需求的關鍵之舉,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事、政社分開的必然要求。出台《指導意見》,對於深化社會領域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整理利用社會資源、激發經濟社會活力、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三、《指導意見》的基本定位

答:《指導意見》的基本定位是做好頂層設計,相關政策設計注重原則性、方向性、統籌性和指導性。既鼓勵支持開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主動性、積極性,又明確一些基本原則要求,確保規范操作、穩妥推進。

四、關於「購買主體」和「承接主體」的界定?

1、關於購買主體。《指導意見》將購買主體界定為「各級行政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同時提出,「納入行政編制管理且經費由財政負擔的群團組織,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公共服務」。主要有以下方面考慮:

一是目前存在一些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如環境保護督查監管機構、海洋維權巡航執法機構等,這類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是轉為行政機關,將其納入購買主體,有利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與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相銜接;

二是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如公立醫院、公立學校等,是政府設立的提供特定公共服務的主體,其中涉及的購買服務問題宜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展情況逐步研究推進;

三是群團組織主要是指婦聯、工會、團委等,這些單位一直納入行政編制並按照公務員管理,經費也由國家財政負擔,雖然不屬於行政機關,但其工作職責和提供的服務也可以採取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方式。

2、關於承接主體。《指導意見》界定的承接主體為「依法在民政部門登記成立或經國務院批准免予登記的社會組織,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業主管部門登記成立的企業、機構等社會力量」。需要說明的是,承接主體必備的基本條件是獨立的法人,能夠承擔民事責任。承接主體的具體資質條件,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由購買主體會同財政部門根據購買服務項目的性質和質量要求確定。

⑽ 如何做好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及創新社會管理

政府購買服務是政府利用財政資金,採取市場化、契約化方式,面向具有專業資質的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購買服務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制度,深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對創新公共財政投入形式、改進現代社會管理和服務方式、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率、增進社會公共福利、有效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但長期以來,基本公共服務的內涵、范圍等,各界有許多研究,也有不同認識,如何有效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需要我們深入探索和思考。

(一)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是開展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保障。隨後印發了《關於開展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試點工作的意見》,在全省試行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工作,在全國屬率先之舉。為進一步規范和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服務主體、服務范圍、服務程序、經費保障機制等。

(二)購買程序進一步規范。購買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規定組織實施。重大項目、重大民生事項或黨委、政府因工作需要臨時確定的重要事項,由財政部門委託第三方機構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供應方組織實施;其餘項目中,屬於政府采購范圍的,應按規定採取公開招標等方式實施;不屬於政府采購范圍的,除單筆金額較小的項目外,均通過公開競爭方式實施。實際操作中,由部門編制政府購買服務計劃(包括政府購買服務需求、數量和質量相關指標),該計劃報財政部門審定後上網公示,進行公開招標,確定供應主體後組織實施。

(三)購買規模逐步擴大。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從購買資金看,部分地方政府逐步將購買服務納入財政預算資金支持范圍,同時引導其他資金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發展。二是從購買項目看,不少地方政府針對不斷涌現的新的緊迫社會需求問題,及時設計相應的服務項目,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為有需要的個人和群體提供服務。三是從購買范圍看,政府購買服務逐步從中心城市拓展到邊遠農村,從經濟發達地區拓展到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從養老服務、殘疾人服務、青少年服務、社區服務、就業服務等傳統領域逐步拓展到司法矯治、醫療衛生、教育輔導、婚姻家庭、新農村建設、外來務工人員服務、志願服務等新興領域,從民政部門、殘聯拓展到司法、教育、衛生、工會、共青團會等其他部門和組織,逐步形成了多部門、多組織、多領域購買服務的新格局。

(四)購買方式多樣化。社會發展的非均衡性決定著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的多樣性。根據當地群眾的服務需求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規模情況,有選擇、分步驟地發展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並面對這些機構購買服務。這種方式既可以保證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的獨立性和服務的專業性,又可以避免機構間的無序競爭,是在政府購買服務的規模和數量不大、社會工作服務市場發育不充分不完全情況下的一種好的選擇。

與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