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議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這個提議可以為人們提供怎樣的幫助
對於像這樣的提議,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不管是對於工作的人還是孩子,都是非常大的好處的。這個提議如果在以後能夠真正實現的話,就完美的解決了生育的一大難題,工作和生養兩不耽誤。
很多的家庭現在也都是一個孩子,再生二胎經理成本高,並且也沒有人照顧,如果說,真的能夠有這樣的政策的話,能夠解決很大的生育問題,我國面臨的現狀也有可能會有很大的好轉。
Ⅱ 幼兒園托費報銷 是否有法律規定
幼兒園托費報銷問題,每個地區的規定都是不一樣。
例如:蘇州市
根據《關於調整蘇州市區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的通知》現將我區保育教育費、幼托費報銷標准調整如下:
1、本區職工子女(符合國家生育政策、戶口在吳中區)入園(托兒所)的保育教育費報銷,按每月250元標准。按月報銷,上半年在女方單位報銷,下半年在男方單位報銷;按學期報銷,春季(含暑假)在女方單位報銷,秋季(含寒假)在男方單位報銷。家長所在單位報銷方式另有規定的,以單位規定為准。
2、職工子女戶口在吳中區,經單位同意寄養在外地幼兒園(托兒所)的費用,憑就讀幼兒園(托兒所)收據,按照吳中區的報銷標准報銷。
3、現役軍人和離異家庭的法定監護方子女的保育教育費報銷部分,由吳中區的家長工作單位負擔。
4、嬰幼兒寄託於家庭托幼所的,由街道開具區財政提供的統一收據,每月報銷150元,報銷方法同上。
幼兒園為0—6歲幼兒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務可收取保育費。保育費實行按等級收費,收費標准為:日托班特級幼兒園每人每月520元,甲級幼兒園每人每月400元,乙級幼兒園每人每月280元,丙級幼兒園每人每月200元,丁級幼兒園每人每月100元。
3周歲以下嬰幼兒的保育費標准按照相應等級日托班標准最高上浮40%;全托(寄宿)班保育費標准可在相應等級日托班標准上最高上浮50%。保育費補貼辦法 保育費標准調整後,其保育費補貼一律實行統一標准。即:已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不論入哪一級幼兒園,均可憑幼兒園的收費單據和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每月補貼85元。
第一胎為多胞胎子女的,可比照報銷。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第二胎子女及沒有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子女,不論入哪一級幼兒園,憑收費票據,每月補貼60元。
保育費補貼,由父母雙方單位各負擔一半;若一方無經濟收入來源的,則在另一方單位報銷;若一方在市區以外非本市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在市區一方報銷。此項費用,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在職工福利費「目」,其他福利費「節」或「專用基金-職工福利基金」中開支;企業在「應付福利費」中開支。
Ⅲ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此建議有可實施性嗎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增強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建議增強公共政策、文化輿論、社會環境對生育更廣泛的包容性,對承擔生育重擔的女性提供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接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采訪表示:需要多部門合作,加強生育社會支持政策。目前存在家庭生育意願不高,幫助女性平衡生育與職業發展沖突的支持政策仍不足,需通過進一步加強生育社會支持力度,強化支持家庭發展政策,促進男女平等和人口均衡發展。
出生人口持續下降,婦女生育意願不高,是一部分原因。另外,養育成本過高,無人照顧也是不少家庭不想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比如,在一些調查中,對於不想要二孩的主要原因,很多女性選擇了養孩子經濟成本太高以及無人照顧孩子。此外,對於無生育史的女性,則選擇了影響本人/配偶生活質量為不想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此外,嬰幼兒托育面臨困難,父親育兒參與度較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3歲以下孩子的入托,超過70%的家長認為非常困難。超過90%的家長報告子女在0-3歲主要由家庭養育,沒有入托。由於傳統婚姻形式造就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嬰幼兒在家照料的重擔,大多數落在女性身上。在每周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上,母親也是顯著高於父親。
謝文敏建議,各級婦聯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服務,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設立夫妻共享的育兒假,夫妻雙方每年休假的天數共同計算,其中強制男性休假不少於總天數的1/3,夫妻雙方休假期間的工資由社會保險支付。“鼓勵男性共同參與育兒,分擔女性撫養責任。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夫妻共同做家務的氛圍,促進家庭和睦。”謝文敏委員說。
Ⅳ 如果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可以有效解決什麼問題
近幾年來,國家鼓勵家庭生二胎的政策,但是由於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養孩子的成本又非常的高,再加上工作非常的忙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導致好多年輕人拒絕生二胎。如果說用人單位可以為員工提供一些托幼服務的話,這樣父母在時間和精力上就會稍微輕松一些,不至於那麼累,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也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
雖然中國的人口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保持了多年依舊穩居世界第一,很值得驕傲,但是也值得警惕,所以國家出台了計劃生育的政策,但是隨著勞動力的短缺,國家又不得不做出應對,放開二胎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
Ⅳ 政協委員建議: 將托幼教育納入公共服務范疇
羊城晚報記者 豐西西
「生孩子容易,帶孩子難」。一份調查顯示,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是否有人幫忙照料,是七成以上受訪年輕人決定是否生孩子時首先考慮的問題。對此,民進廣東省委員會提案呼籲盡快把3歲以下幼托教育納入社會公共服務范疇。
托幼機構供需缺口大
據統計,目前我國0-3歲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1%,遠低於部分發達國家50%的比例,重要原因是托幼機構長期缺位。民進廣東省委員會調查了解到,目前我國托幼行業發展存在著監管不到位、扶持不到位、從業人員稀缺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國幼托教育法規政策均處於空白狀態,辦學機構難以獲得資質許可,政府部門也無法落實監管責任。其次是缺乏對幼托機構和行業的扶持。此外,高素質托育服務人員稀缺。有一定經驗、符合從事托育服務資質的專業人員缺口很大,現有從事托育服務的人員大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與技能訓練,缺乏職業培訓。
明確托幼機構主管部門
民進廣東省委員會建議,對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明確最低辦學資質標准,明確主管部門,落實監管職責。呼籲省政府盡快明確3歲以下幼托機構的主管責任部門,研究制定幼託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和評價體系,規范課程設置,以此來對各類幼托機構進行科學評價,切實落實監管職責。
民進廣東省委員會建議,給私營幼托機構平等的政策保障,探索將幼托、幼教納入社會公共服務范疇,從供給側發力,增加供給、提升質量,建立居家養育、社區體驗、機構服務等多位一體的模式,綜合開展嬰幼托服務。
加快培養培訓相關人才
另外,還建議教育等相關部門建立幼托教育服務機構教育人員的資格認證制度,依託師范院校和職業技術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培養、培訓具有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托育服務人員隊伍。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培養早期家庭教育指導人才,組建專、兼職結合的家庭教育講師隊伍。各中小學富餘教師經培訓合格後願意轉入幼托教育的,政府可適當給予補助。
Ⅵ 建議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這個提議如何
提議很好,能夠為生育大方向鋪路,同時也能緩解家長們的壓力。畢竟現在很多家長都忙著上班,沒時間去接孩子,要是有托幼服務,就能放心工作了。另外還有二胎政策,年輕人不想生二胎,更多是覺得照顧孩子麻煩。
只不過托幼服務,需要資金的支持,目前國內只有一部分大企業,在單位開展了托幼服務。想要全國范圍內推廣,並不現實。要照顧孩子,就要請專業人員,這筆開支對於普通的單位來講,可是不小的負擔。
3、存在現實困難其實每個人都清楚,男女比例不均,是現在社會主要的問題。而提高生育率,則能改變現狀。只是在現實生活中,阻礙太多了,二胎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隨便要的。
單位托幼也是如此,托幼要請專門人員、提供場所,這都是開銷。向員工們要錢,員工們不見得會同意。要是免費,這筆開銷又難以承受。想要推廣單位提供托幼服務,必須有相應的政策出現,對單位進行資助,幫助有關單位去建設托幼服務。
Ⅶ 建議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這一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
建議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這一要求不過分。
很多打工者在外出打工時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孩子的上學問題,因為是在外地打工,學校對於孩子的入學條件非常嚴苛的。他們有時會需要孩子是當地的戶口或者在當地已購買了房子馮。但是這些條件並不是所有的家長和孩子能夠滿足的,這就需要企業為員工的孩子進行調節,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員工的子女正常的入學,這樣會對職工有非常大的幫助。如果能夠幫助職工解決他們子女上學的問題,就會讓職工能夠更多的為自己的企業進行服務,能夠留住他們。職工子女的上學問題解決之後,職工們就不會在去原戶籍地工作,這樣也會大大的降低企業的離職率和解決企業的招工難問題。
如果企業能夠幫助職工子女解決上學問題,這對於職工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的事情,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企業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也有利於企業自身的發展。
Ⅷ 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託管困難,國家是如何做的
國家鼓勵私營機構在社區,小區附近建立的幼兒託管幼兒園,解決居民託管問題。有媒體透露,雖然國家很早就放開了二胎政策,但從數據來看,我國的出生人口開始劇烈下滑,孩子的撫養成本成為最大的阻礙,尤其是0-3歲時期的幼兒託管問題,如何解決是一個急需重視的公共問題。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有32%的女性因為要照顧孩子不得不暫停工作,即便沒有暫停工作的母親,也有接近一半每個月要請1.7天的家,很多母親是因為沒時間看孩子,而不願意生孩子。
其實如今已經有不少有條件的單位和企業開始辦理類似的託管班,但對於社會多數家長來說,還是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普惠性幼兒託管服務,減輕女性的負擔。
Ⅸ 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政策指向及其內容是什麼
指向:
學前教育仍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短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十分突出,「入園難」、「入園貴」依然是困擾老百姓的煩心事之一。
主要表現為: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不足,政策保障體系不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滯後,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保教質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學化」傾向,部分民辦園過度逐利、幼兒安全問題時有發生。
內容:
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對學前教育工作的領導,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在學前教育領域深入貫徹,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位,確保學前教育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2、堅持政府主導。落實各級政府在學前教育規劃、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監管等方面的責任,完善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堅持公辦民辦並舉,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主要目標
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
(9)托幼公共服務家庭政策擴展閱讀
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前教育規律,牢牢把握學前教育正確發展方向,完善學前教育體制機制,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系;
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