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管理萊茵庄園的工商局

管理萊茵庄園的工商局

發布時間:2021-09-18 12:52:29

① 烏魯木齊新市區迎賓路萊茵庄園的孩子在哪裡上小學嗎

最好是到開發區的56試驗小學,學校不錯,就在衛星廣場附近

② 新疆交建金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新疆交建金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是2017-11-10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新市區迎賓路1466號萊茵庄園D11棟06室。

新疆交建金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50104MA77Q5PW2K,企業法人王志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新疆交建金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工程管理服務,市政共用工程,公路工程,商業投資。(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新疆交建金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③ 烏魯木齊萊茵庄園的幼兒園多少錢一個月

烏魯木齊萊茵庄園的幼兒園,一個月在5000元左右

④ 跪求!八年級上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人教版)

( 椅子舞 那個號的內容也是的)(太多了一個打不下)

1.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條件(地球氣候變化,降水減少,森林面積減少,退化成草原)
2. 人類化石最早的發現地:東非大裂谷
3. 直立行走是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和人類誕生的重要標志
4. 直立姿勢對人體體質的形成產生的影響:
1.直立使胸廓向兩側發展,胸腔擴大,使上肢的活動更加自如.
2.直立使喉頭的聲道角變小,促使發音器官出現很大的進化.
3.直立使頭顱托置於脊柱上,促進腦的發育.
4.直立使脊柱發展為s型彎曲,全身重心向下移,保證行走的穩定性.
5. 人手和猿手的區別:
1.猿手同攀緣生活相適應,大拇指短小,大魚際肌群不發達,不能靈活同其它各指配合活動.
2.人手經過勞動,大拇指增長,大魚際肌群發達,大拇指和其他四指靈活對握,可以做出精細動作.
6. 舊石器時代:使用打制石器(300萬年前)
新石器時代:使用磨製石器(100萬年前)
7. 1.古人類生活的區域:非洲,亞洲,歐洲等。
2.古人類生活區域的氣候特點:溫暖,濕潤,植物茂盛
3.我國最早的人類化石:雲南省元謀縣的元謀人化石,距今170萬年
8. 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比較
類別 北京人 山頂洞人
生活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
生活時間 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距今約一萬八千年
體質特徵 外貌特徵接近現代人,但仍有猿特徵 與現代人基本一致
生產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使用磨製石器,仍以打制為主,懂
鑽孔技術
火的使用 使用天然火 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狀況 群居生活 氏族生活
9. 山頂洞人和北京人在外貌上有什麼區別?
北京人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沒有明顯下頦,臉部仍有猿的特徵。山頂洞人臉部與現代人基本相同。
10. 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處?
人類可隨時使用火,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1.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2. 土耳其、希臘是最早馴養牛的國家。
3. 墨西哥最早培育出玉米
4. 西亞是最早馴養羊,種植小麥和大麥地區
5. 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和發展,標志著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這一變化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
1、生產工具有了明顯改進,出現了磨製石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
2、推動了社會手工業的發展。
3、促使農業村落的出現,人類逐步實現了定居生活。
6. 新舊石器的區別:打制石器只需將石塊打製成所需要的形狀,而製作磨製石器時,還需要將石塊磨光,多數磨製石器還被磨出了鋒利的刃部。
7. 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先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
新石器時代使用磨製石器和陶器,舊石器時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過定居生活,舊石器時代是以採集和漁獵為主。
8.古代西亞村落:
1.這個村落是由哪些部分構成?那裡的房屋是什麼樣式的?
村落由長方形厚厚的圍牆、生活區、生產區組成。那裡的房屋是用泥砌成長方 形房屋,屋頂用草覆蓋。
2.人們從事哪些生產活動?從畫面上看出他們馴養哪些動物?
人們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他們主要馴養牛羊豬等。
3.他們使用怎樣的傢具和生活用具?
有簡單的石台,地上鋪草作為床,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4.村落居民與外界溝通、往來?
圍牆有大門,可以走出村落。或者用特製的梯子翻過圍牆。
9. 半坡氏族距今約五六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河姆渡氏族距今約 7000年,生活在多水、潮濕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現在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10.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 距今約五六千年 距今約七千年
分布區 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自然條件 乾燥、河流較少 濕潤、水網密布
建築式樣 半地穴式 干欄式
製作的陶器 彩陶 黑陶
馴養的動物 豬 牛
種植的農作物 小麥和粟 水稻

1.《吉爾伽美什史詩》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詩,古人用楔形文字刻在12塊泥板上.
2. 人物:吉爾伽美什
地點: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烏魯克王國
考證: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個城市國家首領,修造城垣,指揮過對他國的戰爭
3. 人物:斯巴達國王麥涅拉俄斯,斯巴達王後海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
地點:土耳其,希臘半島
考證:特洛伊戰爭確實存在
4. 神農氏:發明耒耜,教人農耕,發明醫葯,發明陶器,開辟集市,嘗遍百草
軒轅氏:建造宮殿,發明車船,製作衣裳,教人打井,讓下屬發明文字,
歷法,算術,音樂
嫘祖:發明養蠶抽絲
5.禪讓制:堯舜禹 世襲制:禹啟

1.古埃及的位置:東— 紅海,阿拉伯沙漠。西— 撒哈拉沙漠。
南— 非洲原始叢林。北— 地中海
2.古埃及的氣候:乾旱少雨
3.尼羅河對古埃及的影響:夏季泛濫,秋季豐收
4.古埃及發展時間表:公元前3500年-出現古埃及國家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統一古埃及,定都孟斐斯
公元前15世紀-古埃及成為軍事帝國
公元前6世紀-古埃及被波斯所滅
5.古巴比倫的位置:新月沃地 兩河流域
6.古巴比倫的氣候:乾旱,少雨,河流量不穩定
7.古巴比倫文明奠基者:蘇美爾人
8.古巴比倫發展時間表:公元前3500年-出現城鎮,神廟,宮殿,文字
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定都巴比倫城
9.古代印度的位置:南亞次大陸
10.古代印度的氣候:氣候溫暖濕潤
11.哈拉帕文化遺址:摩亨佐.達羅+哈拉帕
12.古印度發展時間表:公元前2500年-出現城市國家
公元前2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3世紀-摩揭陀國阿育王統一印度半島.
13.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北線:以大乘佛教為主,經帕米爾高原入我國,
在由我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
南線:以小乘佛教為主,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
14.古代中國地理條件與農業:黃河-植被豐富,地勢平坦-種植麥,粟
長江-雨量豐富,水網密布,氣候溫暖-種植水稻
15.文物與文化:玉琮-長江流域良渚文化
牛神廟遺址-遼河流域紅山文化
蛋殼黑陶杯-黃河流域龍山文化
銅器-石器時代向金屬時代過渡
耕田器具-農業進入犁耕時代
16.古代中國發展時間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個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滅夏建商
17 文明古國 流 域 年 代.
古埃及 尼羅河流域 約公元前3000年
古巴比倫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約公元前18世紀
古印度 印度河、恆河 約公元前2500年
古中國 黃河、長江 約公元前2070年

1.兩河流域的烏爾城
2.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 達羅
3.中國夏朝都城二里頭遺址
4.古代埃及 法老 金字塔
5.古巴比倫 官僚統治機構 軍隊
6.古中國 九州九鼎 軍隊刑法監獄 世襲制
7.分化的社會
(1)古代埃及
統治階層:王室,僧侶,貴族
自由民:工匠和農民
奴隸:戰俘
(2)古印度
婆羅門:掌握祭祀
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
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
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者
(3)古中國
統治階層:商王
貴族:官員和部落首領
平民:從事農耕,戰時出征
奴隸:戰俘和罪犯
8. 軍隊與刑法
軍隊:埃及,中國夏朝,中國商朝
刑法:古巴比倫的《漢漠拉比法典》與中國夏朝和商朝的嚴酷刑法
9. 烏爾城在公元前3000年代時是烏爾第三王朝的首都,為當時兩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業的中心。
10. 大禹加強王權的做法
(1)塗山大會
(2)誅殺防風氏
(3)劃定九州
(4)鑄造九鼎
11. 婦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文武雙全的女將軍。甲骨文中有關她的記載有200多條。她曾率領13000多人的軍隊去攻打前來侵略的鬼方,並大勝而歸,因功勛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國民的愛戴。婦好終因積勞成疾而先逝,國王武丁予以厚葬,並修築享堂時時紀念。

告別野蠻
1. 文字的雛形:特殊標記和刻畫符號與文字
2. 刻劃符號根據一定特定的符號來表達信息
3. 圖畫文字根據形象的畫面來表達信息
4. 埃及人在公元前3100年創造了象形文字。
5.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200年創造了楔形文字
6. 甲骨文是商朝後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7.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8.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三種文字比較
象形文字 發源地:尼羅河流域,形成時間:公元前3100年左右,發明者:古埃及人
楔形文字 發源地:兩河流域,形成時間:公元前3200年左右,發明者:蘇美爾人
甲骨文 發源地:黃河流域,形成時間:商朝,發明者:中國商朝人
共同點:都從圖畫文字發展而來,都有讀音,是三地人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9.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10.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還發明了現在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
古老文字 各自特點 共同點
發源地 形成時間 發明者 構造特點 書寫材料 都從圖畫文字發展而來,
都有讀音,是三地人們進
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象形文字 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古埃及人 「畫成其物」 蘆管削尖為筆寫在「紙草上」
楔形文字 兩河流域 公元前3200年左右 蘇美爾人 筆畫像楔子 削尖的蘆葦桿、骨棒作筆,在泥版上寫字
甲骨文 黃河流域
(殷墟) 商朝 中國商朝人 「刻成其物」 刻在龜甲、獸骨上

11.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亦稱「懸苑」,它依偎在幼發拉底河畔。相傳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鬱郁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周長500多米,高達25米的花園。
12.人類最先發現和使用的金屬是青銅嗎?
不是青銅,而是天然銅紅銅,也稱純銅。
13.青銅和純銅有什麼區別?
青銅熔點低於純銅,硬度卻高於純銅
14.哪個國家的青銅文化最發達?
我國商朝是青銅文化的光輝時期
15.青銅是如何製造的?
製造復合范 熔化紅銅 加入鉛,錫等合金 銅液澆注 冷卻加工
16. 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它通高133厘米,口長116厘米,寬70厘米,此器重875公斤。鼎身呈長方形,形制宏偉,厚重,文飾華麗。因鼎腹內有「司母戊」而得名。司:祭祀;母:母親;戊:婦好。
17.古埃及:太陽歷,木乃伊,幾何學
古巴比倫:太陰歷,星期
古印度:10個數字元號
18.古埃及:阿蒙神
古印度:佛教的創立
佛教的教義
佛教的傳播
19.為什麼佛教要宣揚「眾生平等」?
反對印度的等級制度,否定婆羅門教和神造種姓之說。
20.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揚的「眾生平等」?
佛教主張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揚只要今世做了善事,來世就有好報;今世做了壞事,來世就有惡報。釋迦牟尼的這些主張,逃避嚴酷的現實,有消極的一面。他還主張用自我解脫的辦法來消除煩惱,否定斗爭,所以歷代統治階級往往都利用它。

早期愛琴文明與城邦國家
1. 愛琴文明:
起止的時間:從公元前2000年起,歷時800年。
文明的中心: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城。
文明的意義:是古希臘文明的開端。
2. 古希臘:
地理環境:包括希臘本土,愛琴海地區和小亞細亞西海岸。
重要城邦之雅典:海上貿易和民主制。
重要城邦之斯巴達:軍事。
3. 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開端,最先產生於克里特島。公元前2000年島上出現一些奴隸制城邦小國家。公元前1800年前後,形成以克諾索斯為首都的王國。傳說中王國最強的國王叫米諾斯,考古學家便稱呼他的王朝為米諾斯王朝。至公元前1500年起,克里特文明走向衰弱。隨後在連續的天災人禍的打擊下,克里特文明消失了,愛琴文明轉入以希臘本土的邁錫尼文明為主的階段。邁錫尼文明存在的時間為公元前15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約公元前1100年左右,在入侵的多利亞人的打擊下,邁錫尼文明各國先後滅亡,邁錫尼文明也告結束。
4. 古希臘包括希臘本土、愛琴海地區和小亞細亞西海岸。它瀕臨愛琴海,處於海洋的包圍之中,島嶼密布,海上交通方便,有助於古希臘航海業和工商業的發展,便於吸收西亞和北非的文明。
5. 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許多以城市為中心的小國出現,歷史上稱為「城邦」。古希
臘最重要的兩個城邦是雅典和斯巴達。
6.由於雅典和斯巴達都想壓倒對方,彼此征戰,消耗很大,公元前5世紀晚期以後,希臘逐漸地衰落了。這對於我們國家有什麼啟示嗎?
對內我們始終要團結全國人民,各地區間要相互幫助,不搞小團體主義。對外,我們要互利合作,多對話少對抗,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7. 雅典的地理環境對其經濟的影響
1.地中海氣候宜種植橄欖和葡萄.
2.海港,便利的海上交通發展對外貿易.
8. 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什麼?
由全體男性公民參加的公民大會
9.雅典的最高司法機構是什麼?
陪審法庭,陪審員從公民中抽簽選出
10.在雅典哪些人中具有參政議政的權利?
全體男性公民(貴族和平民),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
11.公民大會多久召開一次?休會期間,抽簽選出多少人負責處理城邦的日常事務?
10天;500人
12.雅典的國家性質是什麼?
奴隸制共和國
13.你如何理解:「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制度,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
積極方面:它具有專制統治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點,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權利;
消極方面: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並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因此,雅典民主制並不像伯利克里所標榜的那樣美好,他的話僅說對了一部分。
14.古代希臘重要城邦比較
雅典 斯巴達
地理環境 瀕臨愛琴海,多良港。 境內三面環山,中間為平原。
工商業活動 航海、工商業發達 農業較發達
政治制度 奴隸主民主政治 少數奴隸主貴族專政
社會生活 文化學術發達 尚武,注重軍事訓練

⑤ 八年級的歷史上學期復習提綱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進行暗訪密查,緝拿煙販,收繳鴉片.6月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3.1840-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1856-1860年,英法聯軍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佔領北京後,火燒圓明園.
5.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結合第8頁表格和第9頁圖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派軍隊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為欽差大臣,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新疆.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學生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1.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從70-80年代籌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1862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12.評價洋務運動(第30頁內容,重點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揭開了變法維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內容( P33):要求從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思想五個方面掌握.
15.1894年,孫中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他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當總理,通過了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創辦的機關刊物《民報》,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沒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17.1915年,陳獨秀等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以四提倡四反對為主要內容,向尊孔復古逆流進行攻擊,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進行宣傳馬克思主義.
19.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影響到後來.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舉行示威,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要求,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壓.6月初,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斗爭,工人階級起了巨大的作用,結果政府被迫釋放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22.1922年中共二大,確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23.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由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主要戰場:湖南,湖北;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出師不到半年,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25.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26.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
27.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進攻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在未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後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
29.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0.長征途中,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的包圍,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蔣介石要求駐守東北的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使東北三省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時間全部淪於敵手.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內戰,抵抗日本的侵略.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組織東北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
32.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張,為了逼蔣抗日,1936月12月12日,發動"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軍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動進攻,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的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在事變中,佟麟閣,趙登禹先後為國捐軀.平津相繼陷落,這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在六周時間內,屠殺中國居民達三十萬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為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百團大戰,這是抗戰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國民黨軍隊在1938年春取得台兒庄大捷.
36.抗戰勝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中共七大,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發動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38.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1945年8月到10月,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在周恩來,王洛飛的陪同下,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最後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39.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標志全面內戰爆發.
40.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軍挺進大別山威脅南京和武漢.標志戰略反攻的開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陳毅曾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掌握P98圖)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標志統紿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台.
43.狀元實業家張謇,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情況下,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同時興辦學校和開展慈善事業.一戰期間企業由於帝國主義放鬆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但大戰結束後被吞並.
44.中文報紙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46.揭開制鹼奧秘的侯德榜撰寫了《制鹼》一書,他的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47.近代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嚴復.魏源他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天演論》,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進步觀點.
48.戊戌變法期間,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50.魯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孔乙已》等;徐悲鴻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聶耳的代表作是《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

歷史該如何復習?

1.心理狀態穩定是正常發揮的關鍵
其實這個不僅對於歷史有用,其他也是如此了.但是歷史考試中一定么心裡保持號哦.因為我高考那次好像真的比較緊張的說啦..有的地方真的是一下子想不起來,短路.所以如果真的心理狀態不穩定,其結果則必發揮失常。
所以要學會自我調節,注意幾點
①通過考前練兵,(摸擬考試)了解並盡快適應准高考型的試題,緩解考試緊張症。
②查缺補漏,完善知識點的不足,增強應考自信心。
③吃好,睡好,身體好是健康心理二大前提,切忌打"消耗戰",同時不斷告誡自己"往前看,(高考過後)實現目標需努力,往回看(中考會考)難關能過要自信"。
2.爭取全面拿分,切忌輕易放棄任何部分。
3.抓總體櫃架結構,切忌撿芝麻丟西瓜。
最後一個月鞏固提高,應該從櫃架結構入手,准確抓住主要線索及階段特徵,再對應基礎史實,如重要事件、人物及評價問題。這樣由大及小,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如中國古代史,從縱向(按時間)抓住六大階段--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橫向抓住四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這樣構成網路體系,並准確掌握基本史實,總之,抓線索,突出重點,帶動整體。
4.應考時抓審題,站史實,注意史論結合。
審題是做題的前題和關鍵,歷史知識內容厭雜,但題目設計都有針對性:時間、空間、程度不同,相應內容也會有所變化,審題時要仔細抓住每個關鍵詞,再確定落筆的角度,材料題要有針對性地審查是否將有效信息,抓信了,抓全了。問答題則要按設問結構分層解答,切忌從頭到尾"一段論",否則會失"踩分點"。
最後注意:回讀考綱、回讀課本、回讀歷史地圖、回讀錯題,記信,只要穩定心理正常發揮就不會出現成績滑坡,所以以穩為准,爭取穩中提高。
自始至終抓好「三個著力點」
著力點一:狠抓歷史基礎知識,准確掌握重要的史實、概念和結論,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內在聯系,形成學科內容的主幹系統和知識網路:
1.准確記憶基本史實,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使知識網路化。
2.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和結論,這是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
3.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發展過程,從宏觀角度去認識歷史。
4.強化專題史復習,融會貫通,形成知識主幹。
呵呵,其實歷史真的比較容易復習,但是問題在於很多時候不容易拿高分,但是很多時候也拿不了低分.所以看大家平時復習的功力咯...

中國歷史(八年級 上)
速 記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一課 鴉片戰爭
英國為開辟市場,走私鴉片危害廣。
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為國強。
一八四零鴉戰起,《南京條約》喪權益。
賠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史。
第二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戰爭
英法起禍端,火燒圓明園。
沙俄割領土,一百五十萬。
南有太平軍,反清抗洋兵。
奇兵殺華爾,千古留美名。
第三課 收復新疆
俄英垂延爭新疆,入侵稱汗阿古柏。
海塞並重左宗棠,先北後南好策略。
新疆收復回祖國,治理西北行省設。
第四課 甲午中日戰爭
一八九四甲午戰,割地賠款喪主權。
世昌殉國黃海間,開設工廠增口岸。
北洋艦隊全軍沒,大大加深殖民地。
《馬關條約》被迫簽,民族危機險空前。
第五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滿清,北京二度被佔領。
賠巨款,派駐兵,辛丑年裡淚盈盈。
嚴禁人民反列強,清朝變成洋人庭。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課 洋務運動
內憂外患陷困境,地主階級忙自救。
19世紀60至90,師夷長技辦洋務。
自強求富為口號,奕忻曾李又左張。
軍事民用和學堂,富國強兵未達到。
資本主義得發展,啟動中國近代化。
第七課 戊戌變法
公車上書給皇帝,維新變法運動起。
《中外紀聞》強學會,康梁奔走救危機。
光緒詔書要變革,救亡圖強改現狀。
維新百日終失敗,愛國憂民精神揚。
第八課 辛亥革命
孫中山建同盟,三民主義作指導。
興民族,爭民權,改開土地為民生。
武昌起義震華夏,辛亥革命創民國。
推翻清朝帝制結,民主共和入民心。
第九課 新文化運動
《青年雜志》運動搞。
「民主科學」搖大旗,陳李胡魯作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馬克思主義響中國。
新文化運動載史冊,人們思想大解放

⑥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

提問者你好,由於我打的字數超過了字數限制,所以請你告訴我你的郵箱,我會給你發過去的。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公元前一直是高寒針葉林地貌,居住者是高大強壯的、高鼻樑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平均壽命在40歲左右。偶爾會有凱爾特人出現,但是日耳曼人才是原住民。
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人開始進入南德和萊茵河流域,擴張的步伐止於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屋大維手下的將軍瓦倫斯率領四個精銳的羅馬軍團進入了易北河流域,在條頓森林中遭到伏擊,全軍覆沒。不久之後屋大維鬱郁而終,羅馬人退回了萊茵河左岸,沿河布防,在德國西部和南部留下了不少的羅馬式建築。公元5世紀,蠻族大舉入侵,分割佔領了西羅馬帝國的疆土,建立了蠻族王國,其中最強大的當屬法蘭克王國。他的疆域南至比利牛斯山脈,西接布列塔尼,北鄰丹麥,東至易北河。由於當時易北河以東是非日耳曼人的領土,所以當時的德國屬於法蘭克王國的管轄。
查理曼大帝死後,法蘭克分裂為三部分,東法蘭克王國便是今天德國的雛形。10世紀,日耳曼人大舉越過易北河,入侵了當時的波蘭。在這批征服者當中,條頓騎士團獲得了立窩尼亞(今天的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並不斷騷擾著諾夫哥羅德公國;普魯士則沿著波羅的海建立政權,阻斷了波蘭的出海口;還有一部分人從南德出發,進入了波希米亞(今捷克)和潘諾尼亞平原(今天的奧地利境內),為後來的哈布斯堡家族奠定了基礎。公元962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正式加冕為羅馬帝國皇帝,正式宣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公元1155年,綽號「巴巴羅薩」的腓特烈一世在羅馬帝國的國號中又添加了「神聖」兩個字,意味著國號完整了,這個名字——神聖羅馬帝國——將會被永遠載入德國歷史。
隨著時間的流逝,公元16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對德國的統治達到了頂峰:查理五世(又稱卡洛斯一世),是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1500—1558年),尼德蘭君主(1506—1555年在位),西班牙國王(1516—1556年在位),德意志國王(1519—1556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20—1556年在位),這個處於大航海時代和宗教改革運動啟動階段的帝王,統治的領域包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奧地利、尼德蘭、盧森堡、名義上的整個德意志邦聯,還有非洲的突尼西亞、奧蘭等,加上美洲正在不斷擴大的、數倍於歐洲本土面積的殖民地。他的帝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比維多利亞的大英帝國早了三百多年。但與此同時,天主教帝國已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宗教危機。1517年,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德國修道士將「九十五條論綱」貼到維滕堡教堂的大門上,揭開了風起雲涌的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他就是新教的發起者馬丁·路德。此事件發生在卡洛斯「天主教帝國」的土地上,是對卡洛斯的巨大挑戰和考驗。卡洛斯決心還擊,他在1521年召集了沃姆斯宗教會議,把路德押出會場,宣布路德及其追隨者違法,但路德在同情新教的薩克森選侯庇護之下安然無恙。接著,投向新教的德意志諸侯組成了施馬爾卡登聯盟,忍無可忍的卡洛斯在1545年召開特倫特公會議,對新教諸侯宣戰,但先勝後敗,在1555年因斯布魯斯之戰中差點成為階下囚。對天主教無比虔誠的卡洛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新教之火在他的地盤上越燒越旺。經歷了因斯布魯斯之敗後,戎馬一生的卡洛斯終於心灰意冷,將德意志交給弟弟斐迪南,將西班牙和尼德蘭交給兒子菲利普二世之後,獨自回到尤斯特修道院履行與亡妻多年前的約定,安度完了生命最後的日子。
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對歐陸的控制逐漸衰弱,普魯士取代了維也納方面在德國的統治。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其子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在1740年繼承王位,即位7個月之後即進攻西里西亞,從而引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通過戰爭,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軍事國家。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裡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先後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並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即後來的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邦聯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但1848年歐洲革命結束後,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歸專制統治。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從此向德意志第二帝國過渡。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稱帝,帝國建立(另有記在是1870年9月2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稱帝,建立德意志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4月16日,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德意志帝國憲法,即:1871年憲法。憲法第五條規定:「帝國立法權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行使之。帝國法律應取得兩個議會必要的多數同意」。第十一條規定:「聯邦的主席職位屬於普魯士王國,普魯士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稱。皇帝在國際關繫上為帝國的代表,以帝國名義宣戰,同外國締結同盟及條約,委派並接受使節。以帝國名義宣戰,必須取得聯邦議會的同意,除非聯邦的領域已遭受攻擊……」。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德國1871年憲法確立的是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體。因為憲法規定立法權屬於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正常的情況下,皇帝以帝國的名義對外宣戰,必須徵得聯邦議會的同意,皇帝的權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由於憲法同時又賦予了皇帝極大的權力,如:規定帝國皇帝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任免官吏等權力,帝國宰相只對皇帝負責,皇帝有對宰相的任免權。十九世紀末,帝國權傾朝野,名重一時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因為新繼位的皇帝威廉二世不能忍受他功高震主,他不得不乖乖辭職,含淚引退,隱居於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庄園直至去世。於是威廉二世開始圖謀建立大日耳曼帝國: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作風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強大的軍隊和殖民帝國,此導致與英國關系惡化。1890年7月英德簽定赫爾果蘭—桑給巴爾條約,解決了英德殖民地之爭的問題,暫時改善兩國關系。威廉二世早在19世紀末積極擴軍,尤其是海軍,介入外國殖民地事務,引起了英國的關注。1895英國進攻德蘭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議,最後英國行動失敗,威廉二世祝賀德蘭士瓦,結果英國派艦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示威。1897年德國佔領中國山東半島。1898年英德簽定秘密協定,瓜分葡屬非洲,以防德國干預即將進行的第二次波耳戰爭,而德國亦答應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戰爭的機會,出資購買關島、加羅林群島和帛琉。然而當時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遠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多是資源貧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這些收獲,便與英法兩國直接競爭。德國決定建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艦隊,這無疑會引起英國的不滿,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使英德關系惡化。1903年得到巴格達鐵路建築權後,推出3B計劃,連接柏林和巴格達,中途經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國勢力滲入鄂圖曼帝國。英國提出要德國把連接波斯灣沿岸鐵路最後一段建築權讓給英國,但德國拒絕。於是英印總督在英軍艦隊護航下,在波斯灣進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關系越來越緊張。1905年在摩洛哥與法國發生爭執,引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威廉二世出透摩洛哥並表示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最後摩洛哥獨立。1911年引發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德國派出艦艇往摩洛哥,英國介入,最後德國獲得部份剛果領土,並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1914年6月28日發生薩拉熱窩事件,德國向奧國表示無條件支持,結果俄國向奧國宣戰,德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後,德國是以速戰速決方式擊敗法俄兩國,可是戰事持續,由於德國沒有作打長期戰爭的准備,1915年糧食出現短缺,主要是英國封鎖所造成,許多糧食無法入口至德國,在6月政府實施麵包配額管制。1916年至1917年情況更嚴重,麵包嚴重短缺,城裡出現搶糧、搶店、示威的情況,許多農家不再帶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搶去,約70萬人在大戰期間活活餓死,戰後營養不良現象普遍,許多年輕人因營養不足而被認為無法勝任工作。不單糧食出現短缺,軍需也一樣,所有彈葯在1914年10月用盡,工廠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補。1918年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國,魏瑪共和國建立了。

⑦ 簡述法國革命

戴高樂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後,推行了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使法國經濟發展,國際地位獲得提高。但獨立發展核力量耗資巨大,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反對,總統的獨斷專行引起人們的不滿,政府反對罷工的立法導致工人的反抗,削減小農戶的政策也激起農民的抗爭。由於經濟情況不好,失業人數多達50萬,青年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威脅。1968年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以青年學生為前導,法國掀起了五月風暴。

3月,巴黎大學農泰爾分院出現了學生運動,要求改革學校的教育制度。5月3日,為抗議大學當局開除學生運動領導人,巴黎大學學生罷課並佔領了大學校舍。警察封閉了農泰爾分院,驅散了巴黎大學的群眾集會。為抗議警察的暴行,全國各地學生紛紛罷課遊行。在巴黎,學生築起街壘同警察對峙。5月中旬斗爭進入高潮。 5月12日,工人舉行罷工,聲援學生的斗爭,要求每周40小時工作制,保證每月200美元的工資。5月13日,學生、工人聯合舉行總罷工總罷課,巴黎20 多萬人湧上街頭,高呼反政府的口號,進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5月14日至18日戴高樂訪問羅馬尼亞期間局勢大大惡化,學生佔領學校,工人佔領工廠,水陸空交通停頓,工廠停工,商店關門,整個巴黎陷於癱瘓。罷課罷工還席捲了法國90多個省,農民也要求提高農產品收購價和降低稅收。

戴高樂匆匆回國,以軍隊為後盾,同工會和企業主代表談判,於5月25日達成協議。政府基本上滿足了工人和職員提高工資的要求,要求工人復工。政府允諾改組,國民教育部長辭職,實行教育改革。5月30日,戴高樂宣布解散議會進行新的選舉。此日,幾十萬人在巴黎街頭遊行示威支持總統的政策。次日,戴高樂改組了政府。6月12日,政府宣布禁止遊行示威。6月16日,警察進駐巴黎大學,拘捕了學生運動的骨幹分子。五月風暴逐漸平息。6月舉行議會選舉,戴高樂派獲勝。戴高樂為了避免「五月危機」的重演而進行了改革。國民議會於10月10日通過了建立大學自治和安排大學生參與高等教學方面的法律。局面逐漸恢復正常

⑧ 日爾曼人所到之處全是破壞,是什麼促使他們墾荒、種糧、創輝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糧食和農業生產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世紀歐洲糧產量曾處於極低的水平,有學者統計,魏晉時代的人均農業GDP要比同期的歐洲高上五六倍也不止。但在這時,一場轟轟烈烈的墾荒運動在歐洲大陸上拉開了帷幕。

一、羅馬東退後的「中世紀早期農荒」

5世紀開始的蠻族入侵對歐洲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大批以日耳曼人為首的蠻族部落侵入風雨飄搖的羅馬帝國,在那裡建立起一個又一個蠻族國家,使得羅馬人本就衰微的統治變得更加艱難。



修士

於是,在森林中的空地上,在沼澤旁的孤島間,或在山間的溪水旁,抑或在原野斷崖間,都出現了大量勤勞的農民。他們不畏艱險,因地制宜,在這些荒無人煙之地上修築起了農場和牧場,開辟了種植園和果園。短短幾百年時間里,歐洲的農產量成數倍地增長。曾經的「日耳曼破壞者」最終變成了經濟發展的推動者。這樣的歷史不可謂不奇妙啊!

閱讀全文

與管理萊茵庄園的工商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