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各位,雨山區佳山鄉政府的具體位置。
靠近江南御花園 東湖碧水灣109底站就是 你網路一下109路線吧 大北庄 新亞那就可以坐109
『貳』 佳山鄉的行政區劃
佳山鄉下轄村: 南村村 蘆場村 宋山村 安民村 九華村 東湖村 馬塘村 前庄村 三聯村 興和村 印山村 平山村 湯陽村 陶庄村 貴都社區
『叄』 雨山中心小學盛剛簡介
馬鞍山市雨山中心小學簡介
1949年以前在西至長江,東到佳山,南至採石河,北達南湖的這片土地上只有恆興、盛家廟、湯陽少數地方時有私塾先生從教。在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由當地士紳(原私塾先生)謝蔭階先生在湯陽村全額捐助創辦了塘陽小學,後改為湯陽小學。湯陽小學1950年後轉為公辦小學,於1974年遷至小西城。
1950年在陶庄廟(現佳山鄉陶庄村)創辦陶庄小學,張家志任該校首任校長,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會」。陶庄小學於1970年遷至陶庄果木園,後因H型鋼建設,於1995年又遷到陶庄村小陶村。
1950年恆興小學在原私塾的基礎上也正式成立,2001年劃歸金家莊區管轄。
1962年在安民村安西創辦安民小學,在九華村成立九華小學。安民小學後遷至安民村孫底(1979年2月至2001年9月一直是原雨山中心總部所在地)。宋山小學、雨山小學都於1968年在屬地興建,其中恆興小學在七十年代還附設初中部,後於1985年拆並。至此,原雨山鄉各村都興建了小學。同時一批下放或回鄉的知識青年走上教育崗位成為民辦教師,他們為原雨山鄉小學入學率和畢業率雙達標作出了重要貢獻。
雨山小學於1987年撤消。2000年2月在原安民小學西南150米處(現校址)市教育局投資興建新的雨山中心小學。新學校建有教學、綜合兩棟大樓,佔地面積12419.24平方米,操場面積4728平方米。湯陽小學、宋山小學、陶庄小學分別於2004、2004、2003年先後撤消。宋山小學一部分師生並入採石小學,其餘並入雨山中心小學。
2001年6月以前,同時接受原雨山鄉和原向山區教委領導;2001年6月向山區撤並以後,同時接受原雨山鄉(後改為佳山鄉)和雨山區教育局領導。
新學校建成後,學校發展進入了新時期,先後建成了多功能教室、電子備課室、兩個電腦教室、語音室、美術室,檔案室、教師之家、陶藝室、圖書室、心理咨詢室、音樂室、階梯教室;興建了幼兒園和食堂;創辦了校園電視台,建成了校園計算機網路,硬體和軟體水平迅速提高。
學校現有教師72人,專科學歷以上40人,本科畢業12人,其中兩人獲得學士學歷。學校有30多位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市區級公開課教學中獲獎,僅2008年教師各類各級論文獲獎120篇,學生獲獎100多人,其中教師獲國家級獎二篇,市級一等獎7篇。陳蓉、汪惠亞兩位教師編寫的美術教案收錄在省級教學參考書中。為創辦英語特色學校,學校承擔了市級清華英語一條龍教學科研任務,開展了「張思中英語教學法」實驗研究。學校還積極開展語文、數學、美術、科學等校本教研課題研究,探索適合素質教育的學生評價體系。經過全校的共同努力,雨山中心學校先後被評為馬鞍山市精神文明單位、馬鞍山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馬鞍山市安全文明校園、2004年被成為馬鞍山市師范專科學校實驗基地、市衛生先進單位。趙剛老師2002年獲全國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2004年獲馬鞍山市級青年教師標兵。在2006年12月榮獲馬鞍山市首個「小學英語特色學校」、2007年10月獲馬鞍山市「毒品教育示範學校」、 2007年12月獲馬鞍山市「綠色學校」、2007年10月被授予馬鞍山市「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 2007年12月獲馬鞍山市「教科研先進集體」和雨山區教育局「宣傳先進單位」。2007年有150人次教師在各級比賽或評比中獲獎,有300人次學生在各級比賽和評比中獲 獎。在2007年8月由雨山區政府投入100多萬元建成了塑膠運動場。2008年獲馬鞍山 市「衛生先進單位」,學校加入了全國基礎教育研究培訓中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舉辦的百校工程項目。目前,各項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是全市最好的農村小學,正朝著創英語特色學校,建師生快樂的校園的辦學目標邁進。
學校發展的目標是:「創英語特色學校,建師生發展樂園」。就是以英語學科為突破口,通過教育活動形式和內容的有效改革,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提高師生英語課堂生活的質量,逐步提高英語教育的效果,並以此帶動其它各學科教育及學校工作的全面、均衡、協調發展,加速農村學校的城市化建設進程,最終實現校園師生活動的生活化,讓師生共同發展,快樂生活。
學校所有年級開設英語課,其中一、二年級使用清華大學的英語一條龍教材,現有9名專職英語教師,2006年被市教育局命名為馬鞍山市唯一一所小學英語特色學校。
除英語學科外,在古詩文默寫、體育和美術競賽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市古詩文默寫競賽,連續兩年成績優異;市「九運會」男子籃球冠軍、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連續四年總分位居前六;學生在國家和地方的美術競賽中頻頻獲獎。
學校已經初步完成了農村學校的城市化改造。目前,學校正在進行新的校本課程改革,以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均衡、和諧發展,整體提升辦學水平和辦學品位。
歷任校長:張家志、李士蘭、施茂瑤、黎林春,現任校長:趙昌勇
歷任書記:徐儉勝、施茂瑤、王久平、楊文明、葉茵,現任書記:峁令萍
學校地址:馬鞍山市紅旗南路鴛鴦三村內
聯系電話 :2236677
『肆』 馬鞍山市佳山鄉印山村萬村2010年6月已拆遷為何至今未拿到5000元拆遷費
說是還有釘子戶沒有和大隊談好條件。人戶一致的已經准備發錢了,人戶分離的估計要晚點。
『伍』 雨山區佳山鄉超超山村有沒有拆扦計劃
關於雨山區佳山鄉超超山村有沒有拆扦計劃?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可以,跟社區的人詢問一下,雨山區佳山鄉超超山村有沒有拆扦計劃,或者看看有沒有啥關系,問一下親朋好友。
『陸』 佳山鄉的基本概況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 顯示;轄 14個村民委員會和 5 個居委會,區位獨特,地理位置優勢,是城市「東擴南進」的綠色寶地。該鎮連續獲得馬鞍山市首批小康鄉鎮,省鄉鎮企業百強鄉鎮、省先進鄉鎮黨委、省計劃生育先進集體、省全民健身示範鄉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等項殊榮。
『柒』 佳山鄉的介紹
佳山鄉隸屬於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的南郊,東接馬鋼「 礦石糧倉 」南山鐵礦,南抵採石河與銀塘鎮隔河相望,西連名勝古跡採石磯風景區,北與城區和有 1700 多歷史的年三國朱然文物陳列館融為一體;全鄉面積 56 平方公里。
『捌』 馬鞍山雨山區佳山鄉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屬於什麼居委會
1.馬鞍山雨山開發區居委會
『玖』 馬鞍山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馬鞍山市
概況
馬鞍山市位於安徽省東部。總面積168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124.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22萬人,非農業人口58.17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花山區,郵編:243001。行政區劃代碼:340500。區號:0555。拼音:Ma'anshan Shi。
行政區劃
馬鞍山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
馬鞍山市面積168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人(2003年)。
雨山區面積 130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243071。
花山區面積 123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243000。
金家莊區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243021。
當塗縣面積1385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43100。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馬鞍山,以山為名。1954年始設馬鞍山鎮,1955年成立馬鞍山礦區人民政府。1956年由當塗縣的馬鞍山礦區和採石鎮設立馬鞍山市,由省直轄。1958年馬鞍山市劃歸蕪湖專署領導。1961年馬鞍山市改由省直轄。1983年6月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馬鞍山市總人口1196916人; 金家莊區 86261 花山區 179542 雨山區 132943 向山區 168830 當塗縣 629340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1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75號):(1)撤銷馬鞍山市向山區。(2)將原向山區的慈湖鄉劃歸馬鞍山市金家莊區管轄,霍里鎮、濮塘鎮劃歸馬鞍山市花山區管轄,雨山鄉、佳山鄉和向山鎮劃歸馬鞍山市雨山區管轄。
2004年,全市鄉鎮由31個調整為19個。年底,全市共有1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