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力資源就業服務中心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1、人力資源就業服務中心屬於事業單位,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人力資源就業服務中心集集人才交流、人才引進、就業與失業管理、勞務交流、人事外包、人才派遣、人事代理、檔案管理、人才評測、畢業生就業指導等服務功能於一身的人力資源管理和服務機構。
3、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工作職責:
(1)宣傳貫徹執行國家的就業再就業方針政策,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
(2)全面掌握轄區內城鎮失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村勞動力等人力資源情況,掌握企事業單位用工需求情況,建立基礎信息庫。
(3)協調指導全區人力資源分市場,做好就業再就業政策工作。
(4)負責崗位開發、職業介紹的統計和供求分析等工作,提供職業指導、就業指導、求職登記、推薦就業等職業介紹服務。
(5)負責公益性崗位和組合型小額擔保貸款項目的開發及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的申報工作。
(6)負責創業項目的開發、收集及評估。建立創業項目資源庫和創業意願人員檔案資料庫;指導創辦公益性的社區創業實體;為各類人員提供創業指導服務。
(7)組織各類培訓,抓好勞務輸送、就業崗位定單培訓。增強培訓針對性和適用性,注重培訓與就業再就業的有效結合,建立完善培訓就業再就業互動機制。
(8)開展勞務交流,提供勞動就業政策咨詢等工作。採取經驗交流會、洽談會等宣傳形式,為創業者提供創業經驗交流。
(9)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② 請問,社會和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指的是各省市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局及其下屬的人才服務中心、人才市場等機構。
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的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本市關於人力資源服務和促進就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指導各區縣、系統、行業開展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工作,負責研究本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事業發展規劃並提出建議。
(二)承擔本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和管理的輔助性、事務性工作,承擔大型公益性人才服務活動的具體組織協調工作。
(三)承擔本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公共服務標准化、信息化建設的輔助性、事務性工作。
功能責任:
1998年以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之一的勞動力,其自由流動的訴求越來越強烈。與此同時,政府的公共職能要求進一步強化。通過改革以減少機構重疊、職能交叉與脫節現象,增強政府的協調能力與對社會經濟的宏觀管理能力的社會期盼越來越強烈。
在這種情況下,本屆政府決定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時成立國家公務員局、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組建,旨在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統籌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完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統籌全社會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從就業到養老的服務和保障體系。
作為肩負公共管理職能的部門,她將在兩大領域發揮政府的調控服務功能:一是以促進就業、維護勞動關系穩定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核心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二是以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管理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職能。
新任部長尹蔚民在新部處級以上幹部會議講話指出,這個部門將承擔起擬訂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勞
動收入分配製度、組織實施勞動監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職責;承擔起公務員隊伍建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和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職責;承擔起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職稱制度改革和軍轉安置制度改革等重要職責。
從新部職能的整合上可以看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是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大部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的一項重要舉措。
此後,這個部門將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
簡潔與高效,是人民群眾對新組成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熱切期盼。隨著機構的正式運轉,所有進入人力資源市場中的人將會實現無障礙流動,勞動力將回歸經濟社會的基本要素功能,其配置將更加的市場化,更趨合理。
③ 政務服務中心關於三個戰略定位嗎
一要工作定位。進一步構建「審管分離、權責一致」和「審批一條龍、服務一站式」的行政審批工作機制,為百姓提供更加直接便利的服務。二要服務定位。實現無縫隙化服務,以一種整體的、全盤的、聯合的方式工作,去掉部門分割,拆毀隔絕,為百姓提供一步到位的服務。三要一體化定位。建立一體化的服務組織,在充分發揮部門窗口作用的基礎上,更多的發揮集中辦公、集成職能、集聚服務的優勢。
④ 人社服務大廳管理辦公室如何定位
一、社群的定位是什麼?
給社群定位前我們要思考兩個問題:
一個是你打算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另一個是你打算建立什麼樣的社群?
社群是一個系統,要素是人,有規模差異和質量差異;社群的結構主要是人際關系,由規則決定,包括正式規則和潛規則。我們建立社群肯定是帶著某種目的而才建立的。
所以建立社群前就要問問自己,想要建立什麼類型的社群?規模人數多少?在哪些渠道建立?想要解決哪些問題?社群的規則是什麼。
① 確認用戶的身份
找准用戶的身份特徵是形成社群的第一步。
例如一個針對年輕女性用戶的社群,在推廣的時候就針對年輕女性的特點,推出「尋找你生命中的男神「活動,訂閱號幾個小時就達到十萬+,吸粉效果驚人。這個群體的用戶,一方面熱衷新鮮事物,對娛樂話題興趣最大,又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就能一下被話題吸引住,成為社群的粉絲。
② 不斷強化興趣標簽
蘋果手機的社群粉絲,喜歡追求科技感與前衛感;羅輯思維的社群粉絲,具有獨立、思考的共同標簽;豆瓣的社群粉絲,對文藝氣質、情懷有著共同追求,所以這些品牌在運營社群時,會推出一系列切合粉絲興趣,同時又具備持續性的話題,以此不斷強化興趣標簽,給精準用戶帶來共鳴。
當粉絲的興趣點在社群之中得到不斷強化,品牌的粘合度自然就水漲船高,社群粉絲的身份認同已經成為信仰。
二、定位人群在哪裡?
我們要在哪裡找到第一批的種子群員?要召集到人,肯定是在人多的地方找,例如微信、微博、QQ、facebook、知乎、豆瓣等。在這些平台中找到跟你用戶畫像相近的人。
比方我們要找到一群做外貿的人,我們可以加入外貿相關的微信或者QQ群,進入群後可以通過內容吸引讓她們主動加我們,我們也可以主動去加她們。先建立核心社群,再慢慢擴展更多的社群。其實家人加群並不難,很多時候我們一天就能建立好幾個微信群,難的是如何做好維護和轉化工作。
⑤ 人事人才公共服務中心和公務員局有什麼區別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可以先下載職位表來看下,或者咨詢下相關部門的,專業版的區權別還是要咨詢下老師,或者可以加入中公群,咨詢下中公老師,或者跟群里的考生一起討論下,有經驗的考生會比較清楚。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⑥ 公共服務中心是什麼
公共服務中心一般指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是地方為應對入世版後對外開放的新形勢,轉變政府職權能,建立公開、透明、高效、廉潔行政體制,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方便投資者和百姓而設立的專門機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共行政服務中心職能不斷擴充,現主要有三個職能:
1、是地方政府本級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和非許可審批事項及各種證照類業務集中統一辦理;
2、是負責地方軟環境建設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工作;
3、是負責地方誠信體系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
(6)人社公共服務中心功能定位擴展閱讀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指導思想:緊密圍繞地方軟環境建設和地方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的中心工作,以提升和完善服務功能為核心;以提高綜合素質為根本;以科學規范的制度和嚴謹扎實的工作作風為保證;以優質高效的工作業績為目的,全面做好各項工作。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堅持「誠信服務」的理念,正在全力推進地方政府的誠信體系建設,力爭盡快建立起社會信用信息徵集、查詢、發布制度,搭建起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基礎平台,構建起政府、企業、個人三大信用體系。
⑦ 社會事務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社會事務服務中心職責:
1、負責全鎮社會保障服務工作。
2、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開展失業、工傷、生育、養老、醫療保險等服務工作。
3、負責收繳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及相關信息、資料、檔案管理工作。
4、負責民政救助工作。負責群眾最低生活保障,救災救濟工作,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承擔優撫救濟、社會互助事務性和服務性工作。
5、負責授權范圍內各項社會救助人員調查統計、申報工作,承擔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服務工作。
6、承辦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7)人社公共服務中心功能定位擴展閱讀:
接待困難群眾來信來訪,開展咨詢服務、徵集意見、做好信訪督辦,化解社會矛盾,暢通困難群眾訴求渠道設立信訪接待窗口。
以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和運行效率為目標,立足創新社會管理體系、打造創新型政府,建立「群眾接待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法律服務中心、財務結算中心、惠民幫扶中心」,並引入「市場中介服務機構、企業服務機構」。
積極探索和構建包括「政府」和「市場」在內的社會事務服務網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一個功能完善、服務便捷、配置有效的「社會事務超市」正在逐步形成。
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是:加快推進各項惠民行動,整合惠民幫扶資源,完善惠民幫扶體系,建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公共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服務體系網路。
⑧ 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定位是什麼
北京定位四大中心將成北京資源高度集中的板塊,在新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第一條就是重點闡述了北京的未來戰略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等四大中心。
政治中心功能:二環內的核心區+通州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各個區域中,能夠稱得上政治中心的地方,估計只有核心區和通州城市副中心了,一個是國家中樞,一個是北京行政中心。
文化中心功能:奧林匹克中心區+新首鋼+南苑+三山五園地區。
科技創新中心功能:三城一區+回天地區+兩大高教園,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功能主要載體,就是三城一區,分別是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亦庄經濟開發區。
(8)人社公共服務中心功能定位擴展閱讀:
意義:
北京作為中國首都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居於全國之首。一方面北京是中國與全球其他國家間政治、經濟交流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北京悠久歷史所造就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遺產吸引著國內外遊客,都將北京作為尋訪東方文化精髓的首選地,北京也是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產品交易的主陣地。
因此北京憑借國家首都所帶來的政治、文化和交往上的優勢,成為北京建設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