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風雨

馬鞍山風雨

發布時間:2021-09-16 16:46:30

馬鞍山的三塔兩浮橋是指哪三塔,兩浮橋有什麼典故嘛身為馬鞍山人還真不知道。

三塔具體是指當塗地區城北、城東、城西處。其中除了凌雲塔(1911年毀於暴風雨、現在回的是重建的)答,其他兩個塔都是歷史留下來的,但為了更好的觀賞性進行了部分翻修。浮橋因為時間久遠的關系已經消失了,不過在老一輩當塗人口中還是時常念叨著「三塔兩浮橋」。現在政府對文化保護逐漸重視,三塔周邊以後會慢慢形成景區。看著這些代表馬鞍山歷史建築文物重新被重視並保護起來很開心。另外當塗太平府文化園正在修建,不久後,千年古鎮又能重新喚醒。到時候有機會可以帶著家人朋友到當塗來玩啊~。

㈡ 馬鞍山ok論壇匯翠名邸跳樓事件

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跳樓----不想活了。覺得人活著專已經沒有意義了屬,一般人人在過度絕望的時候常常採取的措施之一。
跳樓----不怕死,視死如歸,死不旋踵,有這個勇氣的人是最可畏懼的。
黃巢有這個勇氣,大唐王朝劇烈動盪。
陳勝吳廣有這個勇氣,大秦帝國風雨飄搖。
李闖王有這個勇氣,把崇禎皇帝逼到煤山樹上。
朱毛有這個勇氣,使蔣家王朝偏安小島。
只要有這個勇氣,不管你是泥腿子或者貴族,都可以做出驚天偉業。

㈢ 國慶節日記500字爬馬鞍山

今天,陽光普照、晴空萬里,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媽媽、姥姥、姥爺去爬馬鞍山,到了那裡,一眼看見馬鞍山的主峰直插雲霄。

下面我介紹一下馬鞍山:馬鞍山位於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8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集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名勝風景區。馬鞍山山峰奇險,形若馬鞍。峰頂險峻峭立,巍然壯觀,山下淄河奔流,似玉帶繞身。

一進了大門,裡面有成千上萬個台階,因為是向上爬的,爬的很慢,我和爸爸體力最好,就跑到了最前面,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和爸爸看到了第一個景點——革命烈士博物館,裡面的圖畫講述了馬鞍山的抗日故事,1942年的11月9日,幾千名日軍掃盪沂蒙山區返回時包圍了馬鞍山,向馬鞍山發起攻擊。當時,守山的八路軍傷病員及家屬只有30餘人。在一位八路軍副團長王鳳麟的指揮下,山上的傷病員、家屬、小孩、老人都行動起來,用手榴彈、石頭和僅有的幾支槍阻擋敵人,戰斗到傍晚,擊退了日軍多次進攻,敵人傷亡慘重。第二天,附近的敵人前來增援,加強了力量。在激烈的戰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犧牲了。見形勢危急,王鳳麟決定把做軍衣剩下的布撕成條擰成繩,重病號和老少家屬趁夜幕降臨時,拽著繩子從山上滑下轉移。由於布繩長度不夠,滑下去的很多人都犧牲了,只有少數僥幸逃生。王鳳麟也英勇戰死。在這場兩天一夜的激戰中,守山的27名同志壯烈犧牲。敵人以付出100多條性命的代價奪得了一座空山,敵師團參謀長也在戰斗中一命嗚呼。這一戰斗,在淄川的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終於爬到了馬鞍山主峰的最高處,有一個玉皇頂,進去你的正前方是玉皇大帝,兩邊是:二郎神、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我挨個拜了拜,又到了比最高峰稍低一點的山峰,它的最高處又有三個神仙,她們是:泰山奶奶、送子娘娘、眼光奶奶,下來了兩個主峰,到了平坦的地面,我看見了齊長城,古代雄偉的齊長城,經歷了風風雨雨,現在只剩下一點牆了

回到家,馬鞍山的風景我忘不了,馬鞍山的抗日故事我更加忘不了,我愛你美麗的馬鞍山,我愛你雄偉的馬鞍山,我愛你充滿抗日故事的馬鞍山!

㈣ 李白介紹

李白(701-762)
「子之文章,傑力人上。地辟天開,雲蒸雨降。播產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大騁闕辭,至於如此。意氣飄然,發揚儔偉」【宋曾鞏《代人際李白文》】。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塗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㈤ 馬鞍山有多大

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縣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甘肅省馬鞍山位於正寧縣宮河鎮西面3公里的山上。 傳說山形是天神化的,孫行者大鬧天宮時玉皇大帝為了收買他,給他封了個弼馬溫。孫悟空不曉得此為何等職銜,官屬幾品,一問左右才知是個管馬的,是天宮最小最不起眼的官。老孫怒氣難忍,一下甩掉烏紗,回花果山做他的「齊天大聖」去了。這一下,無人管的天馬便得了自由,滿天飛奔,有一匹正沖出南天門的灰馬,看到東南方向有一汪清凌凌的池水,一高興便縱身洗將起來,濺出的小泥點落下來不一會就成了座馬鞍形的山。後來就把這山叫作馬鞍山。沿山道峰迴路轉,穿過碧翠的山腰,走過花葉掩映的山林,來到溝底,眼前豁然亮出一個綠油油、清亮亮的攔溝大壩。清風徐徐,壩中錦鱗飛躍,碧波鱗鱗,水面如綢,似鏡反光,整個山形、草木花葉全倒映水中。天光水色,被點點游魚縱橫穿梭成一幅翡翠色的綾帕。壩里已投放20多萬尾魚苗,最重的已達10多斤。真是旱塬山溝里的「小江南」。遊人尚且流連忘返,當年縱身洗滌的天馬豈能捨得離開?
馬鞍山(Ma On Shan),屬於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位於烏溪沙的青年營,數十年來都是度假及小學旅行的勝地。現在馬鞍山則是大型住宅所在地。區內同名山峰馬鞍山有兩個山峰,較高的俗稱馬頭頂,高702米,它是新界東部最高的山峰,而副峰為牛押山,六百多米高,兩峰之間形成一條很長的弧線,形如馬鞍,故被稱為馬鞍山。根據王崇熙新安縣志(卷四)亦提及馬鞍山名字源由:「馬鞍山在縣東八十里,枕東洋,形如馬鞍。」
馬鞍山最初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等傳統鄉村經濟活動。近代日本企業來到這里開采磁鐵礦,使馬鞍山頓時成為工業重鎮,鼎盛時期有幾千個工人在此居住。但到了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新市鎮發展等事件,開礦成本大增,加上港英政府決定開發馬鞍山為新市鎮,礦場也隨之在1976年結束。現在,經過政府幾十年的努力,馬鞍山成為屋邨、商場林立的大型住宅區。
馬鞍山三寶:
廣西馬鞍山雄峙於柳州柳江南岸,東西走向,長約1500多米,海拔270米。山形東西峰突兀,中間凹,形似馬鞍。登上山頂,回環若襟帶的風光盡收眼底,大有「群山生足下,雲氣漫胸前」之感。唐宋以來,馬鞍山就是柳州名山,是歷代著名游覽勝地。山西側如合掌的「梓 岩」為道教遺址,有梓 帝君神龕和「黑肌而赤脈」的棋盤石,傳說八仙中的漢鍾離和呂洞賓在此對弈,並在岩口留下仙人腳印,岩間有許多題詠刻石,宋朝方信孺「釣台」篆書摩崖、王安中《新殿記》摩崖均立於此。前臨古靈泉背靠梓 岩的靈泉古剎在宋代寺院中稱為「廣右第一」。山北近山頂處儼若廣廈的仙弈岩,面積約300平方米,洞口高朗寬敞,洞內鍾乳石形成的石柱、石幔、石花似人狀物,千姿百態。唐朝柳宗元對此曾有詳細的生動的描述。
貴州馬鞍山位於長順縣,海拔1444米,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距縣城27公里,馬鞍山腳即廣順鎮。明代前馬鞍山稱為馬嶺,清代改稱天馬山,書寫天馬呈圖,民國以後統稱為馬鞍山。
「綉林十景」之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內龍蓋山與筆架山之間,形如馬鞍而得名。
傳說之一:三國時,東吳年輕的大將陸遜,首次領兵與蜀漢交鋒,黃勇病況善戰,智謀超人,一舉攻破了劉備的七百里邊營,取得驍亭夷陵之戰的大勝。殺得劉備敗退白帝城,惶惶不安。陸遜因防曹兵偷襲,不得不率兵回師。他順江而下,星夜兼程,來到曾是吳王之妹投江的石首,於兩峰之空間屯下營來,暫作休整。誰知剛剛停馬解鞍,當夜有「蠻陌」之寇,蜂湧而從背後襲來。陸遜之馬因受驚躥入江中,天黑流急,無法救起,陸遜看到心愛的伴隨自己征戰不懈的戰馬,被滔滔的江水吞沒,一氣之下,把馬鞍和韁鞭亦投入江中,讓它隨馬流去。不料,陸遜離此去後不久,突然一夜之間,風雨大作、雷掣電閃,此地長出了一座淺峰,先現馬頭,後現馬身,再現馬尾,宛如陸遜的那匹戰馬,卧於兩山之間,把那龍蓋山和筆架山連了起來,此後,人們一度把它叫作陸馬山,後雙根據形狀,叫成馬鞍山
傳說之二:明代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張璧是石首人,他曾是就馬鞍山寫過一首詩,詩曰:「蔓出群峰詎可攀,峨然疊嶂倚雲端。(此二句寫山的現狀)舊傳蠻陌曾為冠,記得將軍此解鞍,投轡等閑空歲月,積塵從此起岡山。(此四句寫山形成的傳說 )馬頭流落江南岸,往事多訛問俗難。(此二句疑為訛傳不可考)」
張閣老詩中的意思,是以為此馬鞍山的形成和命名,多有訛傳,難以問俗了。這里的「問俗」恐怕就是指的民間傳說。

7崑山馬鞍山。山上有妙峰塔玉宇瓊台景色優美

㈥ 十年以後的馬鞍山作文

天,陽光普照、晴空萬里,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媽媽、姥姥、姥爺去爬馬鞍山,到了那裡,一眼看見馬鞍山的主峰直插雲霄。
下面我介紹一下馬鞍山:馬鞍山位於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8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集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名勝風景區。馬鞍山山峰奇險,形若馬鞍。峰頂險峻峭立,巍然壯觀,山下淄河奔流,似玉帶繞身。
一進了大門,裡面有成千上萬個台階,因為是向上爬的,爬的很慢,我和爸爸體力最好,就跑到了最前面,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和爸爸看到了第一個景點——革命烈士博物館,裡面的圖畫講述了馬鞍山的抗日故事,1942年的11月9日,幾千名日軍掃盪沂蒙山區返回時包圍了馬鞍山,向馬鞍山發起攻擊。當時,守山的八路軍傷病員及家屬只有30餘人。在一位八路軍副團長王鳳麟的指揮下,山上的傷病員、家屬、小孩、老人都行動起來,用手榴彈、石頭和僅有的幾支槍阻擋敵人,戰斗到傍晚,擊退了日軍多次進攻,敵人傷亡慘重。第二天,附近的敵人前來增援,加強了力量。在激烈的戰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犧牲了。見形勢危急,王鳳麟決定把做軍衣剩下的布撕成條擰成繩,重病號和老少家屬趁夜幕降臨時,拽著繩子從山上滑下轉移。由於布繩長度不夠,滑下去的很多人都犧牲了,只有少數僥幸逃生。王鳳麟也英勇戰死。在這場兩天一夜的激戰中,守山的27名同志壯烈犧牲。敵人以付出100多條性命的代價奪得了一座空山,敵師團參謀長也在戰斗中一命嗚呼。這一戰斗,在淄川的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終於爬到了馬鞍山主峰的最高處,有一個玉皇頂,進去你的正前方是玉皇大帝,兩邊是:二郎神、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我挨個拜了拜,又到了比最高峰稍低一點的山峰,它的最高處又有三個神仙,她們是:泰山奶奶、送子娘娘、眼光奶奶,下來了兩個主峰,到了平坦的地面,我看見了齊長城,古代雄偉的齊長城,經歷了風風雨雨,現在只剩下一點牆了
回到家,馬鞍山的風景我忘不了,馬鞍山的抗日故事我更加忘不了,我愛你美麗的馬鞍山,我愛你雄偉的馬鞍山,我愛你充滿抗日故事的馬鞍山!

㈦ 馬鞍山市文化館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文化館成立於1955年,系全額撥款的副縣級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現館建成於1971年,位於花山區解放路6號,館舍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廣場使用面積3500平方米,歷經40多年風雨和文化積淀的市文化館大樓(原馬鞍山展覽館大樓)已成為馬鞍山市為數不多的地標性建築,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 馬鞍山市文化館先後經歷馬鞍山礦區文化館——馬鞍山市文化館——馬鞍山市群眾藝術館——馬鞍山市文化館4個發展階段。1955年8月至1956年9月,為馬鞍山礦區文化館發展階段。館址位於金字塘畔,有7間平房,面積90平方米,工作人員7名。1956年10月到1984年3月,為馬鞍山市文化館發展階段,館址遷於幸福路100號。1956年10月,馬鞍山礦區文化館更名為馬鞍山市文化館,由省、市投資3萬元建造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一座,面積360平方米,設有圖書室、報刊閱覽室、活動室,1958年建成使用。1984年4月以後,市文化館改稱馬鞍山市群眾藝術館,館址遷至花山區解放路6號、建成於1971年的原展覽館舊址。1993年10月,馬鞍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以馬機編字(93)064號文件批復「同意市群眾藝術館升格為副縣級事業單位」。2007年6月,馬鞍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以馬機編字(2007)20號文件批復同意「市群眾藝術館更名為市文化館,其他維持不變」。
注冊資本:62萬人民幣

㈧ 馬鞍山採石磯的三元洞名字的來歷

三元洞得名有二:
起源一: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年間,僧人定如雲游,悅此清內幽絕俗,遂容率眾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於此而得名三元洞。
起源二:根據民間傳說,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會考,途經採石忽遇狂風驟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險為夷。後三人皆金榜題名,為官一方,為報神仙救命之恩,捐資就洞築樓,改名三官洞。

中文名:馬鞍山市三元洞
別 名:三元洞又名三官洞
地 點:馬鞍山

㈨ 馬鞍山有什麼好玩的

馬鞍山新十佳景點
五彩斑爛――採石磯風景區

以採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的採石風景名勝區,因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被列為長江三磯之首。

採石風景區以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的壯麗景觀和鎖溪河風光為載體,含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的名勝。景區內的太白樓,四角飛翹,斗拱畫梁,古色古香,與黃鶴樓、岳陽樓、騰王閣並稱為「三樓一閣」。沿石級向上,有聯璧台、燃犀亭、三元洞、三台閣、李白衣冠冢等,像一串串珍珠鑲篏在翠螺山上下,五彩斑爛,美不勝收。人類和大自然的和謁,在這里得到充分的詮釋。
詩魂歸里――青山李白墓園

李白墓園位於市東南20公里的青山下。山巒遙接,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南齊詩人謝眺稱作「山水都」,曾築室山南。李白生前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於是後人將詩仙葬在這里。

太白墓園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園內青翠沁綠,池水泱泱。太白祠飛檐聳脊,雕梁畫棟。廳內聳立一尊李白塑像,側身而立,氣度非凡。廳堂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詩無敵」,兩側壁上鑲嵌著的多塊石碑,是現存較早的文物。祠後為李白墓地,墓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四周柳樹婆娑,盪漾著人們對詩人綿綿的思念之情

詩城明珠――雨山湖公園

雨山湖位於市中心,通過雨山河和長江溝通,水域千畝,與佳山和雨山構成山水相依的景觀。四條繁華的街道環湖修築,沿路栽種香樟、銀杏、迎春花和懸鈴木,不僅給城市增色,也使雨山湖成為一顆亮麗的明珠。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園到處是掛滿露水的草坪,每一葉小草,彷彿蘊藏著萬語千言。形態各異的小橋、迴廊、亭閣,引導遊人時而凌波賞荷,時而隔岸觀景。湖中一座人工堆築的小島,成為大雁、鷗鷺和鴛鴦的棲息地,鳥兒成群匯集於此,或戲水啁啾,或引吭高歌,完全融入醉人的綠水藍天之中。

將軍遺夢――朱然墓園

朱然墓園位於市區南,為東吳大將朱然之墓,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然浙江安吉人,13歲過繼給舅父為子,少年時與孫權同窗共讀。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生擒關羽,成為統領東吳全軍的將領,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終年68歲。

1984年6月,沉睡1700多年的朱然墓被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墓長8.7米,寬3.54米,由墓道、前室、後室等組成,結構嚴謹,布局合理,顯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築技術。

墓園內有文物陳列廳、仿古兵器館、朱然家族墓陳列廳等。館外群山遙峙,館內綠樹成蔭,三月櫻花爛漫,八月丹桂飄香,是將軍夢幻中的仙境,也是尋幽探古的勝地。

青山竹海――濮塘自然風景區

濮塘自然風景區分黃庄、劍湖和陵軒三個景區。

黃庄景區位於濮塘東北,山高谷深,竹翠樹密,有幽谷和清泉,篁林古道、九龍戲珠、深谷古庵、龍泉壽樹、星湖山村。劍湖景區位於濮塘西南,山水相連,景觀奇特,有劍湖畫舫、綉簾鳥語、鍾鼓奇觀、龍尖攬勝等。陵園景區是進入黃庄的門戶,這里是烈士忠魂安息的聖地,有供人瞻仰、憑吊的烈士塔、烈士墓。整個景區山巒起伏,竹海泛浪,茶園成片。分布在青山和竹海間星星點點的農舍,正滿懷深情地講述著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流光溢彩――節慶廣場

節慶廣場位於市區以南,是集觀賞休閑和防洪於一體的綜合工程。廣場西至湖西南路,東到湖東南路,近1.5平方公里,是我市面積最大,最時尚的廣場。兩岸的木棧道和景觀橋連為一體,形成以水面為中心的多層次的濱河親水空間。華美的建築,寬闊的水面,給人雄偉壯麗之感。

入夜,華燈初放,這里成了色彩的天堂,五顏六色的光柱在這里交匯。天上繁星點點,地下流光溢彩,偶而有流星墜落,似乎融入廣場上斑爛的色彩,綻出無聲的閃亮,使人恍如夢中。

夢里禪語――小九華

小九華是臨江而立的斷崖山丘,位於採石鎮西北,擎天鎮地,山高百丈。相傳地藏王曾在這里住過,古代就有地藏王殿。由於山巒秀美,酷似青陽九華山,人稱「小九華」。原名望夫山,古時一女子在此盼夫歸來,化為巨石,至今,「望夫石」三字依稀可見。

山間寺廟多座,一年四季遊客不斷,香火極盛。這里樹木茂密,野兔在草叢里出沒,百靈在林間歌唱,使人恍如走進夢幻的天地。桂花、金銀花等具有觀賞和栽培價值的植物隨處可見。如果說人與自然存在著韻律關系,小九華就是最美的旋律。

古塔臨風――黃山塔

當塗縣城北的小黃山,又名浮丘山,相傳浮丘公曾在這里牧雞。山上有一塔,故名黃山塔。李白登臨此山,呤出了「送君登黃山,長嘯依天梯」的絕唱。可見,此塔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南宋詩人陸游在詩中也提及此塔:「可憐黃山塔,突兀暮煙里,依然十年前,看我行萬里」。即使浪跡天涯,詩人也不會忘記黃山塔,這濃濃深情實在令人感動。

古時山上有宋離宮、凌歊台、懷古台、誓清堂等。山頂的凌歊台五尺高,相傳是劉裕避暑的地方。黃山塔雖數次重修,仍帶有宋代、明清時期的風格。

黃山塔是地域歷史的文化標象,像一位滄桑的老人,帶著時代的印記,從千年的風雨中一直走到今天。

放飛心靈――盆山度假村

馬鋼盆山度假村位於市東郊,佔地二千多畝,是集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度假區。
度假村四周奇峰羅列,前有西綿山,後有天鵝峰,左有雙鷺溪,右有金雞嶺。金雞嶺流傳著五隻金雞散步,天鵝峰流傳著88盞油燈至今長明的動人傳說,給這里的山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度假村是野生動植物的家園,植物百餘種,野生食用菌有10餘:動物60多種,其中鷺鳥達10餘種。這里山谷幽深,溪水長流,空氣清新,是天然氧吧。紅瓦白牆的庭院式住宅,風味獨特的農家菜,熱情好客的山裡人家,無不向你訴說,來這里度假,是放飛心靈的最好方式。

登高佳處――佳山公園

佳山原名家山,位於雨山湖東,高百餘米,與雨山遙遙想望。相傳是佳郎的化身,而雨山則是他的妹妹。這一對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年輕人,不顧父母親反對,毅然相愛,卻遭殺身之禍。他們的真情撼天動地,天神將他們化為兩座山。人們說,兩山間的湖水是他們的淚水化成。

山頂曾有一寺,抗戰期間被日本人燒毀。後由南京一位施主四處化緣,在原處建「白雲庵」一座,1958年被拆。

佳山四季常青,松樹繁茂,有十多條道路直達山巔。山頂兩則有望景台,可以觀賞日出,也可俯瞰全市。每天清晨,登山者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喚醒了沉睡的山巒。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風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